写山水的作文

2024-04-19

写山水的作文(共13篇)

篇1:写山水的作文

写湖光山水的作文:游玩桂林山水

广东省潮州市城南小学301黄洛?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艳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篇2:写山水的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千佛山公园游玩。

我们从千佛山东门进入公园,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就来到了千佛山公园广场。

在千佛山公园广场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石雕的牌坊,牌坊上面刻着“弥勒胜地”四个镀金大字。牌坊的正前方横卧着两只石象,它们的样子憨厚,非常惹人喜爱。沿着依山而建的石阶往上爬,很快就来到了千佛山广场中心。

在广场的正南方巍峨地耸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大佛约有三十米高。仔细看,大佛就是人们常说的弥勒佛,只见他盘坐在莲花座上,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到来,并向人们祝福。

在广场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一些仿古建筑,四周还有长长的走廊,古色古香,非常漂亮。

篇3:写山水的作文

王平,1956年生,浙江义乌人,初师朱恒、金鉴才等名家。后研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城市雕塑研究班、中央美术学院,师从钱绍武、曹春生、董祖怡、孙景波等大家。现任职于衡阳市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湖南省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委员,衡阳市美协副主席。

作品曾入选第二、三、四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第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迎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并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艺术成就展;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并获铜奖;和平颂——神七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大型文化活动被评为优秀奖;另有多件作品赴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展出并被有关机构及国际友人收藏。为国内多座城市创作完成城市雕塑数十件,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出版有《王平作品集》等多部专著。

手机:1 37 07 34 0916 qq:99 064508 1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态度多了几分单纯与平和,我们已经不会盲目希望自己的艺术能贴切地解决多么崇高的理论问题,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让我们开始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绘画本身,所以近几年来,山水风颇盛,很多中国画家,都在这块土壤上奋斗、耕耘。

王平是一个在雕塑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对传统的偏爱,不仅表现他对雕塑艺术民间性的靠拢,更有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探索与挖掘,近几年来,王平对山水画的执着,使他在这一领域颇有收获。

山水画有很多传统是根深蒂固的,笔墨、构图、境界等等,都是山水画不得不讲究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根深蒂固的讲究,作为民族特点鲜明的中国画概念本身才有意义。王平的山水画具有很多传统的痕迹,毋宁说是他对传统直白的继承,更应该是一份非常私人化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包含了很多理想性和唯美化的色彩。他善于深远式的构图,这是对磅礴和大气的义无反顾的偏爱。不需要上升到境界的高度。对于这种深远式构图的选择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超乎于物外的勇气。当然,这种深远式的构图可能也是最平和、最保险的选择,因为对于传统,我们都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在王平的山水画中,他以雄壮奇崛的构图方式和笔墨浓淡的干湿变化,展现出咫尺千里的山水意境。他善于营造空间景象,通过相对具象的客体描写,却传达其对于雄强、磅礴的深刻理解。他的山水作品,虽也有小幅册页的愉情之作,但不及长卷山水能更好的表现其自身个性的把握。对传统山水构图形式的深切体会贯穿于他山水画的始终。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茅屋松石掩映期间,为审美主体展现的是一个惘若置身其中的山水之境。

王平具有多年来雕塑艺术的经验,雕塑上的表现手法和观察、理解事物的方式、非常明显地影响着他的山水画创作。他的山水画笔墨中对“泥性化”的喧张,是其画面中最具个性的的表现。笔墨求新求变,是中国山水画经久不衰的课题。王平巧妙地将这种“新”和“变”同雕塑语言结合起来,完成了他对笔墨语言个性化的重塑。他用雕塑造型中的“泥性化”语言,弱化了张家界自然形象的刚硬劲健,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中对“中和之美”、“刚柔相济”的理解和诠释。他以润墨积染山石形象,运用浓淡变化的灵动线条穿插勾勒,线条刚若盘铁而柔若如折柳,笔断意连。这种笔墨的个性化,使王平的山水形象,既未拘泥于传统,又有别于山水画的实验性探索,在吸收传统造型优势的同时,又暗喻了颇为前卫的审美特点。他的画面气势磅礴却又不乏灵秀清幽,将笔墨形象还原为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审美的全方位关照。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王平的作品中,我们甚或能感受到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气慨。所以就意义而言,王平为山水画笔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就审美感受而言,他为审美主体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山水画的境界是品评画格高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可以用中国画来定义的艺术表现方式,都必须接受这一标准的批评和判断。王平的画面在意境和品格的营造上应该说是成功的。在他的山水画中,云气暮蔼的效果得到理想化的发挥,他利用云雾的穿插掩映,拉伸画面纵深层次,营造了一个率逸而具诗性的意境。他的创作摒弃模拟描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虽以写生的的表现方式图绘自然风貌,但却不是单纯的图真,要抒发的是内心对自然景象的深切体会,要表达的是主观情绪作用下客观物象。他变理性的画面经营为趣在法外的笔意流转,使繁乱复杂的自然形态与内心对自然体悟和感受融为一体,使得具有意向特征的笔墨线条在这种内心与造化的结合中隐约欲出。他的画面以小青绿设色为主,借助张家界的自然形象,用切身的体会去感受在真实景物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虽初看粗普质拙,但局部的深层积染和笔逸草草的点划,都有与画面的整体形象和谐融会,树石、溪水、远山、云雾的表现,都高度的协调,立格于笔墨写意,造境于荒疏苍茫。

篇4:写山水的作文

关键词:元四家;山水画;画史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原姓名陆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其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著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

一、《写山水诀》理论知识

《写山水诀》始见于《辍耕录》,共三十二则。是一部山水画论著,该书记录了树、石、水、山的具体画法以及用笔用墨、设色技巧、用绢用纸的方法,并置杂陈。文章近千字左右,具体技法及传承的讲述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二。下面笔者就文中重要内容简作分析:

(一)开篇辩宗师

开篇第一句所言:“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其旨意是近代人学画时多学习董源、李成二人,但两位的绘画风格并不尽相同。初学者在学习他们的风格时,要分开来,学当尽心。黃公望画师承赵孟頫,上追董源、巨然。黄公望曾在绘画上受过赵孟頫的亲自指点,受其影响,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谓:“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绛者,山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笔意尤为深远。”《九峰雪霁图》属于水墨简远一类。以简括的笔墨写出隆冬时节大雪覆盖下的群峰形象。宗董巨作品多温润轻柔,较少崇山峻岭,从他的著作《龙宿郊民》与元代流传之董源山水面貌有关。

(二)树石山水的具体画法

《写山水诀》中记述了很多山水画的具体画法,黄公望说:“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这些都是画家经验之得,从《富春山居图》山石画法可以看出,整卷境界开阔,山峰起伏,凡数十峰,一峰一形状,数百树,一树一姿态,变化层出不穷。其山或浓或淡,皆以干而枯的笔勾皴,清爽潇洒,全如写字,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正如《写山水诀》中记载树的具体画法,“树要四面倶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这些均可以从《富春山居图》中看出画家的技法运用,山峰连绵,江水如镜,境界辽远,使人心旷神怡。

(三)三远透视法的沿袭和画理的继承

黄公望在文中提到经营位置上的“三远透视法”。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从这可以看出,元代的三远透视法与前人并未有断裂性的变化,黄公望继承了宋人画理的传统,提出“作画只是一个理字最紧要”,美术史家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讲到,宋代中国画的繁荣,深受理学影响,讲理故求真,形成了宋代讲神趣而不失物理的画风。 “理”是古人作画时的正确指引,古人作画,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胸径开阔画法尽矣。黄公望提出“画不过意思而已。”理和趣相辅相成,达成佳作。

(四)笔墨与设色

黄公望的笔墨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变异之处,《写山水诀》中论述“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笔墨在中国画中有重要意义,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有“骨法用笔”,五代荆浩的《笔法记》里的笔墨并重,全景山水,加上北宋郭若熙的《图画见闻志》都有关于笔墨的谈论,而黄公望所说的“筋骨相连”“糊突其笔”都是前人所没有的。他有意识的把绘画加入书法的用笔,注意到笔墨本身的审美抽象意味,黄公望的画除水墨以外还以浅绛山水为风貌,山头多岩石,浑厚圆润,笔势雄伟。在画论中也有浅绛山水传授, “着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在墨中加色,相当于浅绛山水的色与墨相融而墨又不掩色,色不掩墨,清逸空灵,明快淡雅。

(五)纸张的变化

元人对笔墨的追求可能源于偶然间的材料变化改变了画风,更对笔墨有了新发现,画论中有“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宋代多用绢和熟纸,对笔性的发挥有所限制,元朝画家特别是元四家刻意选用生纸,黄公望说“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富春山居图》可能就是半生纸上的变异之作。材料的变化也可能是笔墨风格变化的元素。

(六)反对邪甜俗頼四病

画论篇末这样写道“.作画大要,去邪甜俗頼四个字。”,他并未阐明雅甜俗赖四字的含义。元末明初的王绂在其所著的《书画传习录》中解释为:邪,是指出手不正规,不学古人,信手涂抹,妄生枝节;甜,是指只在色彩悦目上下工夫,于传神上则无所作为;俗,则务求华媚柔细;赖,是指一味模拟古人,泥古不化。斗转星移。

二、结语

《写山水诀》是黄公望艺术实践与绘画实践的结合,既有传承又有变异,俞剑华在《中国画论类编》中所说,《写山水诀》全篇并无很好的组织,支离破碎,有语焉不详,不合逻辑、不合画理、不易解之处。要求其中精意,须“披沙拣金,另费一番抉择工夫。虽然如此,也不能否认《写山水诀》在画坛上的重要性,它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研究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篇5:写山水的作文400字

这天,我们一早就向太湖源进发,车子开了10分钟,就到了太湖源山脚放眼望去看到了高大的山,被茂密的树挡着好像穿上了一件绿上衣。刚进入入口就看到了一个小瀑布,明如玻璃晶莹剔透,就像一张保鲜膜。没走多远,我们就又看到一个水池里面的水非常清澈没有一点污染,我们几个小孩把脚伸进这个水池,第一感觉就是清凉,我们在这个天然的“脚盆”里走来走去仿佛在洗脚,刚出“脚盆”紧接着有一个大水池,一池接着一池,我们的眼睛忙极了真是应接不暇,在这个水池中有只大金蟾池中都是金币,传说如果把钱币投进这只大金蟾嘴中,就可以心想事成。

又走了几分钟眼前呈现一个极其壮观的景象。在一块非常大的石壁上长着许多草很整齐,在这块石壁上刻着“龙须壁”三个字,我再看看石壁上的草,果然越看越像龙的胡须,非常的形象。

人人都说临安的湖又绿又清,这次我终于可以见证一下了。走到大山深处,又有一块石壁,上面刻着双龙潭,我心想这里难道是龙住的地方吗?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越往远处看,湖水就越绿,仿佛一块无瑕的翡翠,还没下水就有一种清爽的感觉,真是神仙住的地方。

篇6:小学四年级写山水的作文

马陵山历来为军事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齐魏之战,孙膑胜庞涓于此。黄巢起义的传说,韩世忠抗金的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一九四六年十二月的宿北大战,陈毅元帅指挥部就设在风景区内的三仙洞内。

景区以其奇特的自在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著称。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司吾山,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约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三大景区:三仙洞景区为核心景区,精华所在,面积11.8平方公里,黄巢湖景区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动为特色,面积11.28平方公里;花厅景区以“花厅古文化遗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游览功能,面积6.82平方公里。马陵山位于亚欧大陆第一交通枢纽城市江苏新沂市南郊。北起山东兰山,南抵宿迁。江苏省风景名胜区马陵山位于新沂市区南10公里处,古称司吾山,亦称吾山。它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组成,当地人称为“五姊妹山”。群山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应好友之邀,一行五人到江苏北部的几个城市拜友,行止新沂市,向南25公里,有一古迹,名曰“马陵山”。

马陵山,发脉泰岳,绵延数百里,号称“八百里马陵”。“军事奇谋古战场,山水画卷马陵山”,公元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孙膑胜庞涓于此,战马相连得名。清代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江山”的马陵山,自古为“淮北胜概”,“形胜之美称于江淮”是苏北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宿北大战纪念地,八方景仰。

马陵山山体蜿蜒、涧谷纵横。山水尺度宜人,错置极为自然,颇具江南山水之秀丽。在满山青绿如茵的草地上,点缀丛丛松柏,潺潺细水与紫红色山岩构成清新明快的动感色调,晨曦夕雾之时更见妖侥。我们五人踏入山门,映入眼中的“马陵道”和“古马陵道”两尊石碑是愿政协副主席和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分别所题,葱葱的古柏与路面顽石画出历史的变迁。清乾隆皇帝的御碑“第一江山”在松柏之中更是点睛神笔,五人携手立此拍照纪念。感慨由心而出,一代名皇靠车、马、人六下江南,走了多少县级小城,留下多少颂扬的故事,我们现在的父母官为何不能再深入基层。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在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

鼎湖与七星岩一起于1982年组成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8年七月又评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国际学生旅馆,以低廉的价格接待海内外学生。人们都知道广州有座白云山,有人还把白云山作为广州的标志,甚至把白云山这个名字作为广州的代名词。殊不知天下的白云山多得很,并非为广州专有。

郝玉麟《广东通志》卷十二之山川志云:“顶湖山在(肇庆)城东北四十里,高千余丈,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山半有白云古刹,绕寺产佳茗。”又卷五十二之物产志云:“顶湖茶:端州之白云山顶有湖,僧人于?际种茶,烹之作素馨花气,味甘淡而滑,然岁收止石许。”

可见在广东,距离广州甚近的肇庆,也有一座名叫白云山的山,其实此山就是大家都颇为熟悉的鼎湖山。

大概是因为高山与白云的关系太密切的缘故,为此人们替山命名时往往会联系到白云,所以全国各地用白云命名的山就非常之多。以笔者所能见到的古代重要的山川志、地方志以及相关的资料来看,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名叫白云山的山,有的省甚至多达数座。肇庆鼎湖山之所以又被称之为白云山,其原因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过去肇庆鼎湖山曾被人称为白云山,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怎么流行,以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这种叫法只是在明末清初之时曾经一时出现过,后世很少见有人提及此名。

在此顺便也提一提,在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陈恭尹曾写过一首叫《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游鼎湖》的诗,其中加有注文说:“栖壑大师以(桂王)行宫在端州,改鼎湖山为天湖。”可见改叫鼎湖山为天湖山,明显带有纪念南明永历皇帝的意思。但是随着永历政权灭亡和清朝统治走向稳固之后,天湖山这个名称也就逐渐就无人问津了。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 鼎湖山风光(20张)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篇7:山水自然类的作文写四季的

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万物从浸长的冬季苏醒过来。恢复了生机。春雨稀稀沥沥的地滋润着大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潜入土壤,大地变的绿肥红瘦,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鸟儿在树梢高亢地鸣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夏,是一个热情的季节。蝉在树梢上不停的歌唱。太阳纵然释放着它的威力。夏雨最为凶猛。突然间,狂风夹杂着暴雨一起倾泻而下。街道上,阡陌交通,立刻变为一片汪洋。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势。夏天的火热为自然增添一份美意。

秋天,是一个凄冷的季节,天气渐渐变冷。树木都披上了金色的大衣。“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之凄冷,任凭春天的鲜花凋谢吧,“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独爱这秋景,愿在山中久留,去欣赏这美丽的秋景。

冬天,万物即将重新沉入梦乡,万物都失去了昔日的生机。纷纷的大雪落入江水。独有“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飞雪带春风,裴同乱绕空”,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过后又将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篇8:写山水的作文

刘维阳,字恒之,号宜定、乐山,山水画大师刘知白之子安徽凤阳人,1963年生于贵阳,现供职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山水画家刘维阳秉承家学,自幼随父习画,多年来在山水画的审美境界与艺术语言方面探索不辍其画作气息古雅,笔墨老辣,手法灵动,意境清远,既具有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又彰显着画家本人的艺术个性。作品被省内外藏家及国际友人广为收藏。

刘维阳的摄影很专业,为圈内外称道。在2003年12月的“城市零件”的摄影展中,他的作品《我的父母》,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形式,以画面的极其真实性打动了观众。在病榻上相依为命的双亲日常生活,通过他的记录,观众好像亲临了事件现场,在片刻间就感受了生命的沧桑。这看起来很容易,实则不然,须知画面本身的呈现即是作者感动并选择后的结果。只是朴素的心性一直都流淌在维阳的血液里,一如现实生活并不都惊天动地,并不都那么艳丽,以质朴的方式演绎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艺术态度。

然而摄影只是维阳的爱好之一,准确说是他二十四岁以后生活方式之一种。从他出生起就注定与另一种生活方式——书画生活密切相关。父亲刘知白先生是大书画家,一生援笔勤耕不辍,成就卓越。维阳年幼即承蒙父亲讲授书画,成人后又常常侍奉父母双亲在侧,深受家学熏陶,可谓得天独厚。他回忆到,父亲下放洗马劳动期间,因乡邻照顾,父亲仍有机会提起画笔,老人就曾带着年幼的他,立于风雨之中观察山水晦明变化。现在也还保存有刘知白先生不少课子画稿。笔者见过维阳十三岁时近四尺山水画作,全用家法,笔致绵密松动,意境清灵恬淡,实在难以想像乃是一少年所为。画上并有其父题云:“几重烟树几重山,云影朝朝笔底还。喜得阿儿初解趣,试将赭绿写苍颜。(丙辰十二月中浣十一维阳画如莲老人题于筑市)”。知白先生去世后,维阳又一直参与父亲艺术及生平事迹整理发扬工作,其实是重新认识父亲艺术价值的过程,也是再次学习父亲卓越艺术的过程。

维阳喜欢上了摄影,有二十余年竟然很少提笔绘画,其中缘由让人难以理解。笔者揣度其天性中定然有一丝不羁,青春年少的他就像一匹野马一样,要去他所向往的天地驰骋一番。哪怕只凝眸到一片悠悠白云,何尝没有收获!带着相机上路,不管是旅行,还是为了生存,观山玩水,阅读尘世,品味岁月,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古人所云行路万里的课业。某年到昆明,得知有一代大家担当作品展出,他即不辞旅途劳顿前往一观,且流连再三。以这样的阅历,绘画技法可能一时荒疏,但于绘画精神气韵必定有增。

重拾画笔,腕下指尖,心随笔动,幽幽墨香袭来,人到中年的维阳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光。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不必都需要体现高涨的情绪,但对于他所衷爱的艺术,还是需要激情作动力的。维阳从来不缺乏激情,就像他的朋友所说“充满激情的人却能稳静端方,清空无尘”(清一)。因心性的成熟而把激情淡淡地流露,褪去了狂躁与不安一如果要看他激情四射,就要在酒桌上,那种豪饮不是我辈所能胜任的哟!

他的山水画有清峻绵柔之气,惹人喜欢。清者,清远也;峻者,峻洁、崇高也;绵柔者,绵远和顺,不激不厉也。维阳秉性耿介,不尚巧饰,时见侠骨柔肠,然而每每低调行事。他的画也如此,于峻拔之中蕴涵清朗腴润之气,此类作品,构图迂徐盘桓,多以粗笔折带皴法勾勒山石,以细笔芦草、松竹、流水点缀其间;或者以披麻、米点皴法或渲染之法构形,这类作品于绵柔之中隐含铮铮气骨,有如打太极,一团和气,自有雄风隐隐而生。

其手段当然主要源自家法。父亲刘知白先生山水画上承宋元,下及明清,但影响先生一生最大的还是二米、石涛与黄宾虹。二米创米氏云山,有泼墨山水存世;石涛宣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在绘画中强调主观能动性,一扫前人程式化的一味摹古风气;黄宾虹穷毕生精力于理论与实践创“五笔七墨法”,将笔墨的独立审美价值发挥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刘知白先生学习三家,并不作一般意义的融合,命运给他安排了“洗马写生”以效法自然的经历,退休后且能有闲更有胆魄作各种形式的尝试、探索,最终成就了同样前无古人的大泼墨山水画法。维阳几乎见证了父亲绘画由继承到创新变法的各个时期。运用到维阳自己的绘画中,在图式上,他打破了“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的两段式和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的“三叠式”构图俗套,而是用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注重协调疏密、欹正、曲折、隐现等关系,图式多变,立意新颖。这与其说从石涛得法,不如说是他多年旅行与野外工作中摄影取景经验的潜移默化。在用笔上,他不拘—家一式,勾勒点染随形而赋,长线短笔,浓淡干湿,自然生发,不以奇怪为能事。他的设色也多变化,有浅绛淡青的,也有赋色极明丽的,笔者认为这很大胆,与时下“主黑”一路山水迥异其趣。但他用色雅致,有清贵之韵,与脏乱、污浊之辈自许为情绪宣泄高下立判。

他的绘画始终持守着传统文化的品性,从容娴雅地叙述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他喜欢中医,喜欢道家养生法,逢人便讲其中种种妙用,也修禅习佛,以滋养他空静清和的心性,识者可以从他的绘画一望便知他对于传统的尊崇。他的绘画语言看起来很“旧”,但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用抟和的方法取法前贤,比如他喜欢黄宾虹,却只取洽合他脾性的部分,因而他的作品亦古亦新。我辈所在的时代,每视传统为“陈旧”、“过时”,其实传统是一条“不舍昼夜”而流动的大河,割裂传统、臆想自造无疑是十分浅薄的,历史已然有惨痛教训为鉴。有朋友问维阳:

“你的画很传统,为什么不加一点新的东西呢?”

“加哪样呢?新的东西是加出来的吗?”他反问。

是的,中国画要真正能够发展,还得走进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去找寻出路,黄宾虹、刘知白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画可以由其内部的强大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维阳尊重传统并不是固步自封,尊重他的父亲并不唯上是从。

篇9:仿写桂林山水作文

我们来到机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机飞上了天空,天上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见。飞机上有晚餐,真是太好了。

到了!到了!我们在机场出口找到了导游。导游带我们来到了宾馆。我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打开窗帘,啊!漓江上的灯光就像五彩缤纷的冰糖葫芦,真好看!

第二天早餐后,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穿山岩。穿山岩是一个岩洞。里面怪怪的,好像有很多水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有的像石笋,有的像仙人,有的像猴子...奇百怪,在灯光的烘托下,显得楚楚动人,活灵活现。

下午,导游带我们玩了熊虎山庄。导游说这里有1400头老虎,有400多头黑熊,这么多的老虎和黑熊,吓得我一蹦三尺高。我们一进去就看见一只老虎趴在树枝上休息,嘴里咬着一根树枝。我又看见几只黑熊,我们用苹果喂它逗它们玩。

我们还去看了桂林非常著名的景点---象鼻山。象鼻山像一头大象把鼻子伸进漓江在喝水。我们坐上了竹筏,在象鼻山周围转了一圈。

篇10:写山水作文300字

我们的船慢慢靠进大山,我见过奇怪的鸡公山,可这里的山比鸡公山更奇了,远远的看去,闯入眼帘的是:一座一座的,满眼的绿色,真的是铺天盖地的满眼的绿色。可近处看,她们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可不管她们高矮胖瘦,她们每一座都又是独立的,感觉她们是松软的,很随意的,不是非常有型,有的像老头,有的像小马,有的像大象,有的却像个背着孩子的妈妈,真的是千姿百态……

天是蔚蓝色的,山是碧绿色的,水是翠绿色的,水中的`倒影也是绿色的,船在前行,感觉天、山、水还有水中的倒影都在跟着我们走动,我们好像进入了一幅活动的画中,这一切又好像把我们放进了一个绿色的水晶球里,让我想起了一首诗;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

篇11:写山水作文300字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贞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贞仙饲,上面挤满了人。贞山的右边有几个风格各异的凉亭,还有一些娱乐设施。走近一看,其中一个凉亭旁边有一口鱼池,池的中心有一位仙女,我问爸爸:“这位仙女在干什么?”爸爸说:“这位仙女没干什么,这口鱼池叫仙女池》”我点点头。池李有许许多多的可爱的小鱼,池中有一座假山,小鱼在假山的缝隙下穿梭着,快活极了。几个凉亭李都有人在休息,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凉亭前面有一些娱乐设施,星期天,这里都最受小朋友的欢迎。

走进贞山深处,最有名的是天音塔,听说在上面走一走,就走一运运气海很好呢。抬头一望,八角形的塔,金光闪闪。我走上去,在最高层第9层往下望,差不多连整个四会市都看见了。我在上面走了一转就下来了。下午五时多,我就坐车回家了。

篇12:写山水的作文

在波澜壮阔、绵延千载的中国古典诗潮中, 山水诗这一泓清泉一般认为发端于东晋。其标志在于, 彼时的自然风物在诗歌中的地位已经由环境的点缀、气氛的烘托或者比兴手法的需要而大大提升, 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跨越了“盛唐”诗人的巅峰, “隆宋”一代, 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富于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后来者, 为山水诗注入了勃勃的新生命。

苏轼独特人生经历的一个侧面, 就是“身行万里半天下” (《龟山》) (1) , 以至于让他感慨“人间绝胜略已遍, 匡庐南岭并西湖” (《赠昙秀》) 。在现存近两千七百首诗作中, 山水诗竟有五分之一的分量, (2) 并且“纵观苏轼一生的诗歌创作, 大自然给予他的艺术灵感和兴会, 似乎要比社会生活给予他的多”。 (3) 正因为此, 面对这样许多饱蘸其才华与情性、打上其生命烙印的山水诗作, 面对这样一笔丰厚的文学和文化遗产, 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轻忽怠慢。

二、西湖西子、水暖鸭知:东坡山水诗的比喻和比拟

一走入苏轼的山水世界, 就不免惊叹于他的比喻艺术。对此, 古今不少论者都洞若观火。例如宋魏庆之“子瞻作诗, 长于比喻” (《诗人玉屑》卷十七) , 清汪师韩“用譬喻入文, 是轼所长” (《苏诗选评笺释》卷二) 。钱钟书先生也在《宋诗选注》里精辟地指出:“他 (苏轼) 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4)

1. 妙喻生奇趣

苏轼的丰厚情思与他细致的观察一经结合, 总能触发奇情四溢。“微风万顷靴文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 (《游金山寺》) , “暗潮生渚吊寒蚓, 落月挂柳看悬蛛” (《舟中夜起》) , 这两句以靴文比江面细浪, “鱼尾赤”比血红的晚霞, 以及用寒蚓蠕动之音形容潮水暗涨的声响, 用悬空的蜘蛛形容挂在枝条下的落月, 皆能营造或奇幻或恢诡的气氛, 可谓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2. 妙喻生理趣

随着阅世渐深尝遍甘苦, 加上宋代文化环境与创作风尚的影响, 苏轼笔下还出现了不少蕴含理趣的山水诗。它们虽是借歌咏自然言玄思, 却大都含蓄天成, 绝少说教的迹象。《慈湖夹阻风五首》的第五首:“卧看落月横千丈, 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敧侧过, 人间何处不巉岩。”正是在单纯的景色描摹中融入对人世险恶的深沉体验。

3. 妙喻生谐趣

当然, 在旷达如东坡的眼中, 所有风雨最终不过化解为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咏叹。东坡之“旷”, 在其创作里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喜作谐语。试看这篇《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峨峨两烟鬟, 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谩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王水照先生的透彻解析不妨照录:“前两句以女子发髻比喻大小孤山的峰峦 (小孤山又名髻山) , 又以晓镜比喻江面和湖面;后两句更利用民间传说, 用谐声双关的手法把比喻再加引申。小姑, 指小孤山;刘郎, 指澎浪矶。” (5) 由此才不难体会苏诗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一面, 而不致生发类似纪昀一般“似市井恶少语, 殊非大雅所宜”的偏颇非议。

当然, 东坡山水诗中最常出现同时也是极负盛名的, 无疑是“西湖—西子”的妙喻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用晴雨天气暗比美女的妆容, 将天下美景与绝代佳人加以联想妙合无垠, 既见出譬喻之新奇, 又油然袒露诗人超出群伦的感受和意会。相较白居易的首开先例, 即《杭州春望》的“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此诗青出于蓝尤具匠心。无怪乎苏轼后来多处移植反复化用, 久久回味着创造的喜悦。 (6)

与对比喻艺术的深入探讨不同, 诗人比拟手法的运用, 似乎长期以来鲜为人看重。

比拟, 包括将人拟物 (就是以物比人) 和将物拟人 (就是以人比物) 。 (7) 在修辞学意义上, 它与“比喻”显然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陈望道先生曾以比喻为材料上的辞格, 而比拟则为意境上的辞格。由于较为显豁地抓住不同天气下的风景这一西湖的要素“材料”, 故而前引之诗的手法宜定为比喻而非比拟。尽管在修辞观念尚不清晰的古代诗人, 以及他们呈献的作品那里, 二者时有混同的情形 (这也算得上比拟手法的研究受到“冷落”的部分的理由) , 但应承认, 确实存在认真辨析并予以分别探讨的必要。东坡的山水诗即是明证。

宋代诗人出于“影响的焦虑”而另辟蹊径, 更多倾向于从平凡的风景事物和日常生活场景来发现捕捉山水诗意。比拟手法的取用, 恰恰有助于传达乃至渲染放大这一山水诗意, 同时为诗作披上一层携带浓郁人情味的卓然风貌。

在久负盛名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 苏轼将画中所见的鸭、联想到的河豚等普通物象入诗, 赋予它们灵气, 以此巧妙传达他所认识到的动物对于季节转换的细微感受。“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芹烧笋饷春耕”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此篇共八句, 前六局竟皆是将物拟人的用法, 风云桃柳一个个都成了善解人意真诚可亲的朋友, 读来令人顿生错觉, 简直要随诗人的轻快脚步进入那童话的世界了。苏轼笔下的名山大川, 的确宛若通人性晓人情, 可以直通无碍地与诗人对话交流。“青山若无素, 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 他年是故人” (《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及“蓬莱方丈应不远, 肯为苏子浮江来” (《寓居合江楼》) 等佳句, 相比唐人“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并不逊色。

以苏轼为代表的山水诗人的成功经验在于, 除了使用穷形尽相的状物言辞, 更以比喻和比拟的手法构成诸多意象形象———后者既是对山水的摹画描绘, 又移入了人的情意, 从而成为沟通艺术活动主客体的纽带, 引领欣赏者进入创造者美学空间的桥梁。

三、“我持此石归, 袖中有东海”:苏轼的山水观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上文谈到, 通过比喻和比拟手法的大量使用, 东坡的山水诗充盈着奇想、理致、谐趣和人情味, 焕发出前人少见的风貌。这其中的一些作品还体现出两种手法同时并用、珠联璧合的特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的两首, 实在应联成一体品读, 方能得其三昧。前面苏轼写景象的变幻, 其跌宕节奏暗合人内心的起伏, 通过从形成张力到张力之纾解的过程, 心灵在获得刺激以后复归平静因而产生愉悦感;其后一首则鲜明反映“景物人格化”的特征, 无论动物、植物, 还是山川、风月, 都展现出饱含灵性和动感的生命形态。透过景与景的互动, 实际也让观物之人与眼前之景实现了沟通乃至交融。

不难发现, 苏轼杰出山水诗里的比喻和比拟手法, 已经由“画工之用”进入“化工之用”的新阶段。这正反映出诗人浑整圆融的山水观和宇宙观的影响。易言之, 他之所以喜用并善用比喻比拟, 以至在创作时形成直觉反应和条件反射, 之所以具备超出群侪的丰富联想和奇特想象, 从而做到“窥情风景之上, 钻貌草木之中” (《文心雕龙·物色》) , 除了天赋的观察力感受力, 更在于他以自然景物与人类社会交通, 视风云气象青山绿水与花开叶落蝉噪鸟鸣为一体的深层观念。

在诗人看来, 宇宙浩渺, 然而“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前赤壁赋》) 。但他又欣喜地发现, “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临皋闲题》) 。面对“造物者之无尽藏”,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没有理由不常怀回返自然的志向。职是之故, 可以理解在苏轼的山水世界里, 神思之天马行空畅通无阻, 健笔之由此及彼不粘不滞, 诗风之吞吐万物气象万千。于是我们通过苏轼, 发现了一片万物和谐共生的安宁天地———“野阔牛羊同雁鹜, 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 泛泛春风弄麦苗” (《题宝鸡县斯飞阁》) 。我们也领略到物我两忘, 甚至人、石、海合一的化境———“呼我钓其池, 人鱼两忘返”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其一) , “我持此石归, 袖中有东海” (《文登蓬莱阁……老人》) 。

由苏轼的独特山水观考察他的“博喻”艺术, 也可以别有会心。《百步洪》里形容水流倾泻的佳句, “有如兔走鹰隼落, 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 飞电过隙珠翻荷”, 无疑是重复连贯地使用譬喻, 所谓四句连用七喻也。可纵观前贤 (洪迈、査慎行、纪昀、赵翼、陈衍等) 的评论, 大抵只是停留在赞叹的意义上 (8) , 并未能对“博喻”作理性的分析。其实, 细究原因, 除了钱钟书先生从艺术渊源角度指出的, 东坡对于庄周、韩愈的师法与超越 (9) , 应当说在“道”的层面上正出于诗人心怀万象一览无余的眼界胸襟, 出于诗人浑然一体的观物方式。

在尝试考察苏轼山水观的形成过程中, 自然不可割裂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脉络, 或者抛弃中国山水诗的“精神原型” (10) 。回溯原初, 于魏晋开始出现并在南朝成为独立诗体的山水诗, 承载着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化风尚, 即士人投身自然游乐林泉丘壑, 并自觉进行审美。“东晋士人……品评人物多以山水为喻。……从晋宋到唐代, 典型的山水诗都能显示出诗人超脱、从容、宁静、闲雅的风度。这种品位高雅的士大夫气, 便是中国山水诗的神韵所在”。 (11) 诚哉斯言, 经由六朝文人的努力, 人们才逐渐加深了对自然美的认识, 扩展了自己的审美界域, 也得以汲取并消化圆融宇宙意识的养料。《世说新语》为我们重现的名士风流, 即充盈着对于“自然人格”的仰慕和向往———大量比喻是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如“千丈松”、“春日柳”、“林下风”、“千里马”、“云中鹤”之类来形容夸赞人物的。

联系前文的分析则不难看出, 苏轼在“且餐山色饮湖光”《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在尽情享用“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世说新语·言语》) 的山川之美的同时, 自觉不自觉地守护住原型接续了传统。至于他发展革新方面的成就, 体现在或豪纵恣意或清丽旷远的多样美学风格, 又体现在于更细微层面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来传达所谓人与天地的山水观实践之中。

四、结语:“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尽管某些情况下, 苏轼写人生如梦, 发出的是复杂深沉的低吟 (12) , 但他的山水诗总体上还是反映“坡仙”一般的高风绝尘的品格情怀。质言之, 苏轼圆融浑整的山水观乃至宇宙观, 正与他笑看风云波澜不惊的士大夫气格为表里, 因之而生的诗作自然足以寄寓人类乐观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非此, 我们很难想象, 诗人在一贬再贬的厄运面前, 奔涌出的竟是“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 子由雷州, ……作此诗示之》的慷慨旷达和“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倔强傲岸。

宋以来长期流传的民间传说, 对诗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了不少神奇的色彩 (13) 。可是那些穿越时代而历久弥新的作品, 确确实实在向世人昭示:如果没有山水, 苏轼的人生很可能陷入枯槁凝滞甚至是苦闷沉沦, 其文学和文艺成就也将被打上个大大的问号。反之, 有赖于他, “三峡的奇绝, 长江的壮阔, 西湖的妩媚, 乃至海市的变幻, 南国的秀丽, 无不触处生辉”。 (14) 早在明代, 屠隆就认为苏轼“一代文章万古稀, 山川赖尔亦增辉” (《寄题清泉寺丞三阁》) 。

的确很难言说与分辨, 究竟是山水成就了东坡, 抑或东坡成就了山水。

摘要:比喻和比拟手法的运用, 在苏轼的山水诗里已形成创作自觉, 由此给诗作带来富于奇想、理致、谐趣和人情味的艺术风貌。同时, 这两种手法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圆整浑融的山水观。

篇13:寒假写山水八年级作文

平静的湖面映着山的全貌,无一瑕疵。山把湖映绿了,碧绿的湖面上透露着勃勃生机。叮当~叮当~一条小船缓缓地划了过来,小船驶过的地方出现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荡漾开来,最后融入了水中的倒影,不见了。

湖边的芦苇丛努力的生长着,已经长成的芦苇将芦絮投向湖面,芦絮像流星似的坠下来,留下淡黄的斑点,在湖面飘散。一只麻雀正站在芦苇丛旁的一颗小树上,哼着那欢快的小曲儿,不时盯着水底那嬉戏的鱼儿,眼里透露着不甘,和眼馋。

远处的山像盖上了一层纱布似的,若隐若现,十分缥缈,密集的绿植给山覆盖了一层绿被子,点缀着山的寥寂。突然几只鸿雁划破了那层纱布,兴奋地冲了出来,迎着风,掠过湖面,最后越飞越远,消失在另一层纱布之中,直到阳光刺破这层薄雾,它们又重新出现在那缥缈的纱布中,越向更高更远处。

上一篇: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下一篇:关于那一次的半命题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