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024-04-13

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共13篇)

篇1: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凉菜指定专人加工制度,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凉菜间,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凉菜间。

2、凉菜间工作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预进间二次更衣,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严格洗手、消毒。

3、凉菜间室内温度不得超过25℃。

4、凉菜间的工具、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须洗净消毒,未经洗净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6、加工熟食卤菜要先检查食品质量,原料不新鲜不加工。熟食卤菜要在另间加工,加工后进凉菜间改刀配制,剩余的存放在熟食冰箱内。

7、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不能再做凉菜供应。

8、各种凉菜装盘后不可交叉重叠存放,传菜从食品输送窗口进行,禁止服务员直接进入凉菜间端菜。

9、加工结束后,将剩余食品冷藏,清理室内卫生。

大同市开发区樊庄家园食堂

2013年5月27日

篇2: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要求: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

2、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

3、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喇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5、厨房操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

二、环境要求:

1、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2、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它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3、地面应由防水不吸潮可刷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

4、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以及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设施。

5、凉菜间配有专用冷藏设施洗涤消毒和符合要求的更衣设施,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5℃。

三、凉菜制作要求:

1、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2、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5、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6、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使用。

7、凉菜间必须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8、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冼净、消毒。

9、凉菜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

10、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11、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篇3: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章丘市城区120家加工经营凉菜的餐饮单位, 大中小三种类型各40家 (客座200以上为大型、50~200座为中型、50座以下为小型) 。

1.2 方法

依据《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制作凉菜应当符合的基本卫生要求, 填写调查表。餐具、砧板、刀具消毒效果检测, 采用制片法, 餐具每个单位检测6件, 正在使用的砧板和刀具各检测1件, 依据《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4934-1994) 进行鉴定。合格率的比较采用χ2检测。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120家餐饮单位中, 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 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及卫生知识培训率97.5% (117/120) , 都有卫生管理制度。有3个小型餐饮单位超范围加工经营凉菜, 占2.5% (3/120) 。有凉菜间卫生管理制度的大中型餐饮单位为83% (67/80) 、小型餐饮单位为45% (18/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19.38, P<0.01) 。有空气消毒设施的大中型餐饮单位为85% (68/80) 、小型餐饮单位为55% (22/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12.80, P<0.01) 。有二次更衣室和洗手消毒设施的占25.83% (31/120) 。其中, 大中型餐饮单位占46.25% (37/80) 、小型餐饮单位占20% (8/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7.84, P<0.01) 。有专人负责制作凉菜的大中型餐饮单位为78.75% (63/80) 、小型餐饮单位占32.5% (13/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24.56, P<0.01) 。

2.2 消毒效果检测情况

在120家餐饮单位中, 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大中型餐饮单位为92.92% (446/480) 、小型餐饮单位为79.58% (191/240)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27.89, P<0.01) 。砧板和刀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大中型餐饮单位为75.63% (121/160) 、小型餐饮单位为53.75% (43/80)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11.79, P<0.01) 。

3 讨论

凉菜间的卫生状况是反映一个地区餐饮业健康、持续、安全发展的重要指标。章丘市卫生监督部门结合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 (市) , 积极推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对餐饮单位加工间、凉菜间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集中整治。从而使章丘市城区餐饮业卫生状况有了根本好转, 尤其是凉菜间的卫生状况保持在较好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 章丘市城区餐饮业凉菜间设有二次更衣室和洗手消毒设施的仅占25.83%。小型餐饮单位未经许可, 超范围加工经营凉菜, 空气消毒设施不健全, 不能保证凉菜间专人操作, 餐具、砧板和刀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低, 仅为53.75%。

篇4:凉菜间“专间”管理制度(模版)

2、专间内应由专人负责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3、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应在专间无人状态下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以上。

4、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它感观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5、专间内温度不得超过25度。

6、专间内的工具、容器应为专间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及时清洗并保持清洁。

7、专间内荤、素原料应分开加工,操作台分别设置,容器、工具均应分开。

8、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干净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篇5:凉菜间卫生操作流程及标准

1、打开门,清理出前日剩余物品。

2、用洗涤剂水擦洗内部,洗净所有屉架及内壁、底角四周,捡去底部杂物,擦去留有的水和菜汤。

3、冰箱门内侧的密封皮条和排风口擦至无油泥,无霉点。

4、消毒,用3/10000的优氯水将冰箱内全部擦洗一遍。

5、把回火的菜和当天新做的菜肴放入消毒后的器皿中凉透后,加封保鲜纸,有层次有顺序地放入冰箱中,不得直接摆放。

6、外部用洗涤剂水擦至无油,用清水擦两遍冰箱把手和门沿的油泥,用清水擦净,再用干布把冰箱整个外部擦干至光洁。

7、把冰箱底部的腿、轮子擦至光亮。

8、标准:温度合理,内部干净,无积水,无异味,无带泥制品,无脏容器和原包装箱,无罐头制品,码放整齐,符合卫生标准,外部干净明亮,内外任何地方无油泥和尘土,应该加火的原料交到灶上回火,能利用的食品在符合卫生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浪费,充分利用,不得放入私人物品。

●冷冻冰箱

1、开门,清理出前日剩余原料。

2、用洗涤剂水擦洗干净、密封皮条、排风口。

3、清除冰箱里面底部的污物、菜汤及油污。

4、用清水擦干净所有原料。

5、未用的原料重新更换保鲜纸。

6、按照海、禽、肉分类,原料和半成品分类,依次码放冰箱内,层次分明,不应推放。

7、外部擦至无油、光亮。

8、标准:整齐、清洁、机器运转正常,风叶片干净,水产品和禽肉类原料分开码放,层次分明,密封皮条无油泥、血水异味,不得堆放,注意要放托盘注意除箱。

●地面

1、用湿托布洗涤剂水,从里向外由厨房一端横向擦至另一端。

2、用清水冲洗,反复擦两遍。

3、标准:地面光亮,无油污和杂物,不滑,无水迹。操作时尽量保持地面干净无水。

●墙壁

1、用湿布沾洗涤剂水,由上至下擦洗墙壁,细擦瓷砖的接茬处。

2、用湿布沾清水反复擦2-3次,擦净,擦干。

3、标准:光亮清洁,无水迹、油泥,不粘手。

●墩子

1、用前用热水擦洗干净后,用3/10000的优氯净消毒;用后用热水加洗涤剂倒在墩子上,用板刷把整个墩子刷洗,后用清水冲净,竖放在通风处。

2、每两天用汽锅蒸煮20分钟。

3、标准:无油迹、墩面洁净、平整,无异味,无霉点。

●刀

1、在油石上磨块,磨亮,有重度铁锈时用去污料擦掉,有油时用洗涤剂洗净。

2、用前消毒,用后擦干净;放通风处定位存放。

3、标准:无油、无铁锈、刀锋利。

●装熟食器皿

1、用前在洗涤剂水中洗至无油、无杂物。

2、放入3/10000的优氯净中浸泡2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净,或用蒸笼蒸15分钟。

3、熟食品器皿做到专消毒、专保存、专使用。

4、标准:干净光亮,无杂物,经过消毒。

●消毒灯

1、每天把紫外线消毒灯在关掉电源的情况下,将灯罩、灯管擦干净。

2、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管是否有效,及时更换,开餐前和开餐后保证20分钟紫外线的空气消毒工作。

3、标准:无尘土,定时开关,紫外线灯管保证有效。

●灶台

1、关掉所有的火。

2、将洗涤剂水浇在灶台上用刷刷洗台上每一个角落和火眼四周,用清水冲至灶台面上没有泡沫。

3、标准:灶台干净,无油垢,烧时无黑烟。

●漏水槽

1、用刷子将槽内的杂物扫至漏斗上,提漏斗将杂物倒入垃圾桶。

2、安好漏斗倒入洗涤剂。

3、用刷子刷洗,用清水冲洗。

4、标准:无杂物,无油垢,水流畅通。

●所有操作台面

1、上班后,操作前用洗涤剂把不锈钢操作台面擦两遍后,用3/10000的优氯净消毒水擦拭一遍后用干净无油的布擦干。

2、操作期间不与台面直接接触,应放入消毒后的专用不锈钢盘内。

3、下脚料不堆放在桌面上,应放入下脚料的盆或盘中,随时保持桌面整洁、利落。

4、标准:干净,卫生光亮,整洁无油,利落。

●不锈钢柜子和不锈钢架子

1、把柜内东西取出,用洗涤剂温水擦洗四壁及角落,再用清水擦净擦干。

2、把要放入的东西清理后依次放入。

3、把柜门里外及柜底部依次用洗涤剂水擦去油污,用清水擦净,用干布擦至光亮。

4、标准:柜内无杂物,无有毒有害及私人物品,干净整洁,外部光亮,无油泥,干爽。

●冰箱

1、开门,清理出前日剩余原料,擦将冰箱内部及货架、冰箱密封皮条和通风口。

2、放入冰箱内的容器必须擦干净,所装的食品应加封保鲜纸,底部不能有汤、水等杂物。

3、冰箱外表用洗涤剂擦洗,无油污后用干布擦光亮。

4、作好消毒工作。

5、标准:外表光亮无油污,内部干净无油污、霉点,码放整齐,食品不堆放,无异味。

●水池

1、捡去水池内的杂物,用洗涤剂去掉油污。

2、用洗涤剂擦洗台面,再擦柜子内、门、底部、柜角,保证无油污,无尘土。

3、标准:无杂物、堵塞、干净。

●不锈钢台子

1、每天用洗涤剂擦洗台面、底部及台子腿,擦去油污,用清水擦干。

2、标准:干净、光亮、无油污、尘土。

●门、玻璃

标准:无油污、无水迹,明亮洁净。

●锅

1、将锅用大火烧至要见红。

2、放入清水池中用凉水冲。

3、用刷子刷净锅内的黑糊渣。

一、清理卫生:冷荤卫生至关重要,进入冷荤室前要二次更衣,并认真进行手、墩、刀具消毒。冰箱把手要用消毒毛巾扎好(每天都要换一次)冷荤室内无人时,紫外线消毒二小时,确保室内无菌。冷荤室内杜绝存放杂物,药物和生食品。厨房人员坚持更换消毒池中消毒水,并用消毒毛巾擦试冰箱内部、案子、墙壁等。装食品的用具每天要用消毒水刷洗后用清水冲净。地面等室内室外保证清洁,干净整齐码放用具、食品。

二、检查冰箱:冷荤班前卫生全部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冰箱食品(凡超过24小时的熟食品均需加热后再出售),如发现过期、变味和隔夜拌菜要及时处理,食品盘要洗消更换,冰箱内码放整齐无异味。

三、用具消毒:每天所用冷荤食品盘、盒、刀、墩子、小毛巾都需消毒(刀、墩用酒精消毒)。

四、验收原料:冷荤间使用的原料需冷荤人员亲自验收,符合制做冷菜要求的原料经验收,在加工间加工后方可进行冷荤的使用。

五、粗加工:凡验收合格的原料,需在粗加工间进行粗加工,蔬菜要摘净、去老根并刷洗干净,动物性原料需要宰杀、去内脏、出净血污,并分档取料。

六、制做加工:冷荤的制作加工需在大厨房进行。经加工的各种菜品需达到制定的口味、色泽等要求,不可以粗制滥造、以劣充优。如酱制、卤制、酿制、蒸制、炸制等。

七、拌炝菜加工:拌炝菜品一般实用于蔬菜类和部分动物性原料。原料断生后,随即用调味品进行拌、炝、使菜品保持脆、嫩、咸鲜爽口。

八、配制各种调味配汁:营业前要根据各种不同菜品的要求,将各种味形的调味汁合理的配制完毕,以备营业中使用。

九、宴会品种制作:接到宴会菜单要按照宴会的具体要求。花色拼盘要求:口味、色泽、原料、技法、荤素搭配合理,花色拼盘形象逼真,上菜及时。

十、独碟制作:零点凉菜,要及时快速的完成,不得拖延或影响上菜时间,每一道菜品都要符合成本核算的质量要求,刀工、刀面整齐一致,装盘美观。

十一、果盘制作:按客人习惯制作不同的果盘,要求色泽搭配艳丽、果品新鲜、品种配合得当、干净美观。

十二、检查食品库存:冷菜不同于其它菜品,需要绝对不受交叉污染,存放的成品要随时检查、加热,每天营业即将结束时,要彻底检查成品存量情况,并对明天所需加工的原料提出数据。

十三、提供采购数据:在检查结束后,立即将短缺原料的数量提供给红案主管,以便统一填写采购单。

篇6:凉菜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营养和卫生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对不符合要求的熟食,工作人员有责任拒收,并告之部门负责人;

2、凉菜使用量要做到当日使用当日加工,冷荤熟肉在低温处存放次日必须回锅加热;

3、保持熟食间内环境卫生和食品工具整洁,要有防蝇、防尘、防鼠、防蟑螂以及防有害昆虫设施,下夜班时开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杀菌;

4、熟食间要做到“五专”,即:专用熟食间、专用工用具、专人操作、专用盛装器皿、专用消毒设施;凡非熟食间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操作;

5、砧板做到“三面”光洁,即:砧板面、底、边三面都保持光洁,用前进行消毒(用消毒水或酒精高温),收市后先用刀刮,再用40—90度的纯碱清洗,竖放晾干;

6、熟食间内只能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及必要用的食具、工用具、任何杂物及私人用品不准放入,熟食间内的冰箱为专用,对剩余的熟食品要放置冰箱内;

7、冷荤制作,储藏都要严格做到生熟食品分开,生熟工具严禁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8、搞好个人卫生,进入熟食间前洗手、消毒,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手表等装饰物;

篇7:餐饮服务管理制度 带凉菜

目录

一、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二、食品安全综合检查制度

三、食品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

四、食品库房管理制度

五、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六、餐(用)具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八、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九、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十、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十一、食品粗加工及切配卫生管理制度

十二、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十三、配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十四、食品留样制度

十五、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十六、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单位必须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食品安全有专人管理和负责。

2.《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于醒目可视处。

3.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4.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5.保持餐厅内外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和消毒工作,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

6.食用工具每次用后应洗净、消毒、保持洁净。

7.盛装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应密闭并配有盖子,垃圾及时处理,搞好防蝇、防尘、防鼠“三防”工作。

二、食品安全综合检查制度

1.制订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全面检查与抽查、自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各餐饮部的卫生管理组织负责本部的各项卫生检查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一次卫生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3.厨师及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4.卫生管理组织及卫生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5.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二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提交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的交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三、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1、建立并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的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货方索取生产经营资质(许可证)和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同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查验。长期定点采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害有毒、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志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不得采购。

5、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不得采购。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索证的其他食品等,均应严格索证索票。生肉、禽类应索取兽医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监督部门出具的建议合格证书。

7、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的营业执照、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8、应当查验所购产品的感官、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鼓励建立电子台账。

台账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9、采购乳品及含乳食品的,应当建立单独的乳品及含乳食品进货台账。

10、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时间、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1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顺序有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和台账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四、食品库房管理制度

1、食品及其原料不能和非食品及有害物质同库存放。

2、各类食品及其原料应分类、分开摆放整齐。

3、各类食品及其原料要做到离地10厘米,离墙10厘米存放于货柜或货架上。

4、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加盖密封并张贴标识。

5、库房内应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干燥整洁。

6、库房门、窗防鼠设施经常检查,保证功能完好。

7、设专人负责库房管理,并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8、库房内食品及其原料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及其原料。

五、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3.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4.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不得以掩盖仪器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6.食品添加剂实行专人保管,专柜存放(要有标识),食品添加剂的领取、使用情况要有记录。

六、餐(用)具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洗刷、消毒、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2)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3.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4.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5.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采购洗涤剂、消毒剂时要索取批准文件、许可证件、合格检验报告等。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渍,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1、从事餐饮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3、餐饮服务食品人员的培训对象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课时。

4、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八、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餐饮服务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餐饮服务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

3.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4.凡餐饮服务人员手部有开放性、感染性伤口,必须调离工作岗位。

九、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卫生技术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卫生操作。

3.严格科学的洗手:操作前、便后以及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

4.从业人员不得留过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服入厕。

5.从业人员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用勺直接尝味,使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6.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后。

7.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十、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1.豆浆、四季豆等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必须煮熟煮透方能食用。

2.马铃薯(土豆)发芽时,因芽内含有龙葵素,必须将芽彻底挖掉,才可进行烹调食用。

3.未烧熟煮透的海产品不得食用,熟透的海虾、海蟹应一次或当天食用,如有剩余,放凉后立即妥善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加热煮透。

4.夏秋季多发细菌性食物中毒,要注意食物加工消毒及炊具、餐具消毒。

5.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加强餐饮服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及时化解矛盾,以免发生过激行为。

6.食品仓库、加工间不得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7.食堂内不得有员工住宿、午休房间。

8.如怀疑有食物中毒发生时,应迅速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救治。

十一、食品粗加工及切配卫生管理制度

1.餐饮单位应设置专用粗加工间或粗加工区域及设施,其使用面积应与生产供应量相适应。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清洗间或区域池,并有明显标志。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

2.粗加工间或粗加工区域地面应易清洗、不吸水、防滑、排水通畅,所用材料应无毒、无臭味或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符合卫生标准、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3.粗加工场地应设有层架,加工场所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并正常使用。加工用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用后消毒。

4.解冻、择洗、切配、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5.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并有明显标志。加工肉类、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6.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7.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内(肉禽、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落地,有保洁、保鲜设施。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使用或冷藏。

8.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放在层架上。

9.加工后的肉类必须无血、无毛、无污物、无异味;水产品无鳞、无内脏。

10.加工后的蔬菜瓜果必须无泥沙、杂物、昆虫。蔬菜瓜果加工时必须做到一拣(拣去腐烂的、不能吃的)、二洗、三浸(必须浸泡半小时)、四切(按需要切型状)。

十二、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要盛放在已经消过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3.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4.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5.灶台、抹布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抹布揩擦。

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7.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品、半成品、生食品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8.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十三、配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1.配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立即撤换做出相应处理。

3.传递食品需用专用的食品工具,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4.每餐(或每次)配餐前必须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并对操作台进行消毒。

5.工作结束后,清理配餐间卫生,配餐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紫外线消毒30分钟。

6.配餐间按专用要求进行管理,要做到“五专”(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洗手设施)。其他人员不可随意进出,传递食品从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进行。

十四、食品留样制度

1.重要接待活动、学校食堂、配送的集体用餐等供应的食品成品都必须由专人负责留样;

2.每个食品成品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按品种分别盛放在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

3.每次留样必须作好留样记录,详细记录留样时间、餐次、食品名称、留样数量、留样人等;

4.取样工作完成后,应将留样食品及时存放在专用的、具有冷藏功能的留样冰箱(柜)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5.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十五、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宜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和清洁。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

4、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采用空调设施进行通风的,就餐场所空气应符合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要求。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

8、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9、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10、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十六、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1、安排专人负责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2、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3、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4、餐厨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5、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6、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

7、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报告;

8、企业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单位餐厨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并对处置行为负责。

十七、凉菜间卫生制度

1.凉菜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必须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并对操作台进行消毒。

2.操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凉菜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

4.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6.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必须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7.在大型聚餐、会餐时,食品成品实行留样制度(留样量为 每样100克,放入冷藏冰箱保存48小时)。

十八、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发现生虫、霉变,异味、污秽不洁,以及不符合其他食品安全要求的不能使用。

2.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易于造成农药残留的蔬菜(如韭菜)浸泡时间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

3.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位存放、菜板、菜墩洗净后立放。

4.糕点存放在专库或专柜内,做到通风、干燥、防尘、防蝇、防鼠、防毒,含水分较高的带馅糕点存放在冰箱,做到生熟分开保存。

5.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6.各种食品加工设备,如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馒头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7.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面板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洁后定位存放。

十九、裱花制作卫生管理制度

1.进入裱花间必须更衣、洗手消毒。

2.裱花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允许使用的品种,并在允许使用量范围内使用,不能乱加。

3.要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清洁状态。4.专用裱花工具要定时清洁消毒,防止污染。

5.加工人员要穿戴整洁卫生衣帽、口罩,定时洗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不允许戴手饰及染指甲等。6.防蝇、防尘、防鼠等卫生设施要齐备。7.要定时整理室内卫生。

二十、烧烤制作安全管理制度

1.场所必须按宰杀→粗加工→腌制→烧烤卤肉间→晾凉分设场所(间)。

2.所用畜禽肉类必须经过兽医检疫合格方可使用。

3.所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允许使用的品种,并在允许使用量范围内使用,不能乱加,严禁使用亚硝酸盐。4.制作间必须设洗手消毒水池及设施。

5.切配烧烤卤制熟食品间要设紫外线消毒灯,定时对案板及空间进行消毒处理。

6.切配烧烤卤制熟食品要专人负责,专用工具,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7.放蝇、防尘、防鼠、防腐卫生设施要完备。

篇8:熟食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熟食间是指包括凉菜间(包括冷菜、冷荤、熟食、卤味等)制作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间。应做到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用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洗手消毒设施。

二、设预进间,预进间内配置装有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和消毒水,消毒水应按要求的浓度配置并定期更换(4小时一换),给排水畅通。熟食间内设脚踏式有盖污物容器、悬挂式紫外线杀菌灯、通风排气系统、温度计、工用具洗消等设施。

三、熟食间室内做到无蝇、无蟑螂、无老鼠、无昆虫活动。室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下。

四、熟食间应班前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工具、砧板、容器、抹布、衡器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砧板做到面、底、边三面保持光洁。

五、使用的餐饮具、容器及其他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六、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七、熟食勤作、勤销,做到当餐制作,当餐用完,当餐(天)未用完的熟食品在4-10℃冷藏单保存或60℃以上加热保存。

八、非直接入口的食品和需重新加工的食品及其他物品、私人用品不得在熟食间内存放;不得在熟食间内进行食品原料加工等无关的活动。

九、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食品原料未经洗净处理不得带入凉菜间。

十、奶油类原料应当低温存放。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及烧烤卤熟肉食品烹调后至食用前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物必须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条件下保存。

十一、工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整洁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时戴口罩。

篇9:配餐间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现配餐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实盘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1、配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立即撤换做出相应处理。

3、传递食品需用专用的食品工具,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4、工作结束后,清理配餐间卫生,配餐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

篇10: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在大课间活动中,为保证学生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教师

1、加强责任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场地器材,运动服装,认真检查,充分估计到容易发生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场地器材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理。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师布置内容,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不能各行其事。

3、培养骨干,使他们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动作要领,保护方法。在上课时、协助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在分组练习时负责安全保护工作。

4、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

5、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竞赛中制止粗野的犯规动作,发扬“宁失一球,不伤战友”的优良作风。

6、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有关活动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讲清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危险与不良后果等。

8、建立伤害事故登记制度。对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登记,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目的是为了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9、教师要及时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或主管领导。

二、学生

1、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清的可以向教师发问。

2、学生的有关体育项目必须在与该体育活动相对后的场地内进行,不得在不宜进行该项活动的地方进行该项活动。

3、学生在观摩体育活动时,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得超越规定范围观看,不得进行不文明的行为。

4、学生打算进行一项非规定进行的体育项目时,必须征得有关教师的同意方能进行,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

5、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定,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

篇11:矿装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落实部内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全体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运作,构建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一、矿装车间、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⑴

死亡、重伤、轻伤事故为零;

重大消防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 100% ⑷《安全质量标准化》评价达到二级以上。

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本车间全体员工必须熟知、掌握和遵守《职工安全守则》。

车间生产管理、调度、专职安全员等各类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本职、本岗位《安全职责》。

各生产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在班组日常生产作业中,必须认真履行《班组(安全员)安全职责》。

生产辅助人员(天车工),必须严格按照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的相关规定,从事生产辅助作业,遵章守纪。

借调至本车间人员、临时用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见习人员同属本车间管理,必须遵守所从事工种(岗位)的安全规程,并履行相应的安全职责。

三、安全生产管理

⑴ 根据安全生产“分级管理”的原则,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两级管理,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向公司负责,班组安全管理向车间负责。

⑵ 根据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本车间在全体员工大会和每周生产例会第一项内容为强调安全生产事项,全面、完整、详实地传达国机重工、国机重工(洛阳)基地、公司和安全环保部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精神、工作内容和工作安排,结合本车间工作实际,计划、布置本车间和各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检查、总结前期安全生产情况,对本车间和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要求和整改措施,并记录存档。

⑶ 根据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车间所属各班组,班组班前会和每周生产例

会第一项内容为强调安全生产事项,向班组全体员工全面、完整、详实地传达车间生产例会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和工作安排,组织和布置班组员工进行实施,完成后要在下次班组生产会上进行小结,并向本车间汇报。在《班组“五同时”记录本》上详实记录。

⑷ 车间所属各班组,要认真组织开展每周的安全生产活动,结合本班组实际,通过学习安全规章制度、班组安全明白卡、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事故分析讨论、自查整改等多种形式,强化安全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分析、辨识和防范班组生产作业中各类危险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本班组员工安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详实纪录。每月将“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向车间领导签阅一次。

⑸ 车间领导班子每月对本车间安全生产工作和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和评比,对本车间各类人员履行本职(岗位、工种)安全职责、遵章守纪情况进行评价,提出下阶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计划、步骤和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⑹ 车间内生产管理人员、调度,在本职工作中坚持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充分掌握各生产班组人员状况、设备能力、工艺装备能力、生产物料准备以及气象和重大法定节假日等因素,科学、均衡地组织生产,使生产作业员工劳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击性生产和节假日加班,保证生产节奏平稳,通过有效生产组织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地运行。

⑺ 车间内生产管理人员、调度,在组织非常规生产性(清点、新产品生产试点、设备检修安装调试、节假日及重大节日临时作业等)工作时,认真执行向公司武保部报告制度,安全值班和监督检查落实到人,协同有关部门落实监督职责。危险性作业,要向安全环保部和武保部申请危险作业评价,全面有效地执行各项防范措施,方可进行。现场组织、协调生产工作,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遵守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要求,严禁私自开动设备设施、严禁无证、违章、违规驾驶机动车辆(产品主机和生产用车辆)。

⑻ 对“新、改、复” 员工、大中专毕业生、返聘人员和临时用工人员,认真按照公司“三级安全教育”的规定和标准进行车间、班组两级安全教育,车间领导负责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长负责班组级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了解危险伤害因素、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能,具备相应工种岗位的安全防范技能,教育合格,方可上岗。属特种作业的工种和岗位,必须经公司安全环保部培训教育合格,持证上岗。在学习期内的特种作业人员,要签订师徒合同,约定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标准,做好传、帮、带,并在师傅的带领下从事作业。严禁学习期内特种作业人员单独上岗作业。

(9)各班组人员,日常按照公司及车间安全文明生产(“5S”)管理规定,定期清理清洁,各类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保持现场干净整洁。防署降温设施专人管理、按期保养,发现故障隐患及时申报装备部维修,保证高温季节的正常使用。

(10)车间试验班人员,认真执行公司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驾驶和酒后驾驶。试验作业中,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公司交通安全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行驶安全,把遵章作业做为生产作业的准则。各班组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吊具、辅具及工装,与天车起重吊运做好协同配合,一人指挥,注意观察四周。多工种、多人次、多层次作业,要有专人指挥、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确保安全生产

。严格遵守公司消防管理制度,安期保养好消防器材。

(11)车间办公室和各班组,认真按照安全文明生产(“5S”)管理要求从事日常工作,保持办公用品和办公电器清洁,注意安全用电,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严禁无证动火。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节约用水、节约用气、节约用电、工作完毕关闭阀门、电源开关,节能减排。

(12)本车间员工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树立良好的健康平安理念,上下班路途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规则,前置充裕路途时间,选择合理路线,避让险情路段,谨防意外伤害,平安往返。国内公差活动中注重自我保护,公务出国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13)车间内在生产管理和生产(辅助)作业中发生意外事件,全力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迅速将所发事件时间、地点、人员与伤害情况报安全环保部,并协同配合及时将伤者送医救治。严禁隐瞒不报擅自投医,放任造成二次伤害。在安全管理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相关人员必须配合安全环保部和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如实报告事故经过,协助查明事故原因,并出具事故证言。车间和各班组全体员工,全面开展举一反

三、自查整改活动,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至害因素”进行危险因素的再辨识,查找相同的、相似的、已经被认知和未被认知的危险因素,并报告本车间,制定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防范,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重复发生。

四、预防与纠正

⑴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依照本车间和班组两级管理,对本车间生产管理和生产辅助作业进行日常的各项安全检查以

及专项安全检查。检查本车间各级各类人员履行本岗位、本工种安全职责情况、管理活动和生产作业遵章守纪情况、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情况、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安全生产“五同时”执行情况、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情况、事故“四不放过”贯彻执行情况等,并进行考评。

⑵ 班组安全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五同时”,在班组生产作业过程中,坚持做到要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评安全,发现违章及时纠正、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将“班后五不走”做为常态保持,同时做好文明生产检查与整改工作,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

⑶ 对公司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和本车间安排的隐患整改,按照“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的“三定”要求全力组织整改,个人能解决的不推给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本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对重大安全隐患措施,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协同相关部门实施整改。

本车间各级、各类、各工种(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和本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在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过程中,各类违规管理、违章作业,进行安全教育与经济考核。一般性违规管理和违章作业,警示教育并考核 10 元至 20 元。屡次重复一般性违章或严重违规违章行为,不服从管理拒不改正,视情节轻重,采取安全教育、进行违章登记考核、交人事和安全管理部门短期培训、取消评先资格、专业技术聘期解除、改工种等形式处理,并予以 30 元至 100 元的经济考核。因违规、违章引发工伤事故(含未遂工伤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后果严重的,依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⑸本制度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悖之处,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⑹本制度由总装车间制定,二〇一三年 三 月一 日职工代表、班组长讨论通过,矿装车间戚殿兴 同志批准,报公司安环部备案,于二〇一三年三月一日起执行。

编制:石兴利

审议:职工代表、班组长

批准:王立勋

篇12:检修车间安全检查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车间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与整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避免设备带病运行,做到作业环境整洁有序,保证车间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

车间管理人员对车间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班长对车间员工的安全管理、各自管辖区域的设备管理和文明生产负主要责任,在每月的整改通知单下发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隐患整改,因材料短缺无法整改的及时向车间管理人员汇报。车间每位员工对所属班组分配到个人区域的设备管理和文明生产负责,每日工作完毕要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

三、安全检查的程序:(1)安全检查的内容

1.检查焊机电源线、把线、地线、焊钳绝缘是否良好无金属裸落,各接线处是否连接牢固,是否有接地线。

2.检查切割机砂轮片是否完好,防护罩、开关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有绝缘破损。

3.检查氧气、乙炔表、带、割炬和回火防止器是否完好。4.检查各机械设备(液压拉马、液压油缸、行车、摇臂钻、车床)的润滑油位是否正常,砂轮机砂轮片是否齐全完好,钳工操作台上台虎钳、管子卡钳是否能操作灵活。

5.检查人员的劳保用品穿戴是否齐全。

6.检查易燃易爆品(氧气、乙炔、汽油、废油)是否按规定存放。

7.检查车间库房内的起重设备(手拉葫芦、齿轮千斤、液压千斤),机修设备(板手、管钳、改锥、钳子、大锤、手锤等小工具),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带、梯子、麻绳、钢丝绳),电动工具(手枪钻、角磨机、电锤、电镐)等工具是否完好,数量是否充足,库房物品是否归类整齐摆放。

8.检查库房内的日常消耗材料(切割片、电焊条、法兰垫、盘根、橡胶垫、石棉板、铁丝)是否配备。

9.检查车辆是否完好,发电机车上的发电机和电焊机是否固定牢靠。

10.检查各设备是否挂牌管理,是否完好(能正常使用),各区域设备、材料是否在指定地点摆放,是否有其它杂物。

11.检查各区域的照明、消防栓带、灭火器、开关合、开关柜、排风机是否完好。

12.检查车间院落的焊机、管道、支架、钢带、三通、管卡等是否在指定区域整齐摆放。

(二)检查形式

每月16日9:00由车间主任带队,管理人员(副主任、技术员)参加负责对车间各区域现场检查,由技术员负责对整改问题汇总并通报。

(三)每月安全检查会议

1.每月16日15:00时在车间会议室召开安全检查会议。2.参加人员为班长及班长以上管理人员,主持人为主任。3.会议议程:宣读公司文化号—考核上月整改落实情况—班长汇报上月整改执行情况和安全管理问题(提名1名本班组的星级员工)—管理人员答复—通报本月整改内容和时间—班长表态—主任做总结报告—技术员作会议记录。

4.班长安全管理汇报要点:节约材料、技术创新建议,人员、设备、区域管理情况,宣传稿件方面内容。

5.与会人员要遵守会议纪律,准时到会,不准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开会期间将手机调作静音,不得喧哗吵闹,发言完毕鼓掌祝贺。

四、安全检查考核:

1.对于拒不执行整改的或未能在整改期限内完成的,车间将给予该班组100—500元处罚。

2.对于在整改措施中表现突出的,管辖区域内设备故障率低,区域设备卫生能保持整洁状态的班组给予500元奖励。

检修车间

篇13:仓库、储气间安全管理规定

Q/FBG01.19—2011

仓库、储气间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加强储气间安全管理,确保物资储存安全,保护仓库、储气间免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车间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储气间。

3.职责

3.1生产安全部负责对仓库、罐区日常安全监督和检查。

3.2生产经营部负责成品仓库的防火、防爆及日常安全。

3.3储罐使用单位负责储罐防火、防爆及日常安全。

4.工作程序

4.1仓库安全管理

4.1.1出入库管理

4.1.1.1入库:库管员和搬运人员必须按照“产品入库通知单”上注明的产品名称、数量入库,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转运人员在雨雪天气时要加盖蓬布后进行转运,库管员要认真点清产品数量,确认包装完好无损后,履清交接手续。

4.1.1.2出库:成品保管在接到“产品发运单”后,应首先检查车辆的清洁卫生,确保车辆在干净的情况下(以手摸无灰为准),方可按单上注明的产品数量,产品包装,质量等级发货。保管员在发货后立即清点库存量,做到帐实相符,每天将相关报表及时送生产经营部、生产安全部,每月26日配合生产经营部进行一次盘存,并将相关情况报生产经营部和,若发现差异及时处理。

4.1.2装卸过程安全管理

4.1.2.1在装卸搬运危险品操作前,预先做好准备工作,认真细致地检查

装卸搬运工具及操作设备。工作完毕后,沾染在工具上面的物质必须清除,防止相互抵触的物质引起化学反应。

4.1.2.2人力装卸搬运时,应量力而行,配合协调,不可冒险违章操作。

4.1.2.3装卸人员不准穿带钉子的鞋。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应适当呼吸新鲜空气。

4.1.2.4装卸危险品应轻搬轻放,防止撞击摩擦、震动摔碰。对破损包装必须移至安全地点。

4.1.2.5散落在地面上的物品,应及时清除干净。对于扫起来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应采用合适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置,以确保安全。

4.1.2.6两种性能相互抵触的物质,不得同时装卸。对怕热、怕潮物质,装卸时要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4.1.2.7装卸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漱口、淋浴。中途不得饮食、吸烟,并且必须保持现场空气流通,防止沾染皮肤,黏膜等。如装卸人员出现头晕、头痛等中毒现象,应按救护知识进行急救,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4.1.3储存安全管理

4.1.3.1产品堆码要求整齐有序,而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

4.1.3.2袋装产品堆码高度为每托盘不高于六袋,重叠两托,总高度不高于3米;桶装产品堆码高度为每托盘堆码两桶,重叠三托,总高度不高于3米。

4.1.3.3成品库房应通风、干燥、防晒、防潮、防挂、防击、防撞、防跌落,远离易燃物,禁止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性物质同库储存,库房周围按安全环保科要求挂放灭火装置,以及警示标志,库门、库窗应牢固并有锁,禁止闲人入内,库房应平整卫生,每天扫、拖库房一次。

4.1.3.4在产品入库后,应防尘、防雨、防火、库管员对库内的产品包装、产品数量、产品安全、产品标识负责。

4.1.4电器管理

4.1.4.1仓库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设计和施工安装

验收标准规范的规定。

4.1.4.2危险化学品库房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

4.1.4.2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离不得小于零点五米。

4.1.4.3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

4.1.4.4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4.1.4.5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等家用电器。

4.1.4.6仓库电器设备的周围和架空线路的下方严禁堆放物品。

4.1.4.7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4.1.4.8仓库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

4.1.5火源管理

4.1.5.1仓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通道、出入口的道路应保持畅通。进入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种。

4.1.5.2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库房外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仓库或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动火证应当注明动火地点、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

4.1.5.3库房内不准使用火炉取暖。在库区使用时,应当经防火负责人批准。

4.1.5.4防火负责人在审批火炉的使用地点时,必须根据储存物品的分类,按照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审批,并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

4.1.5.5库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1.6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

4.1.6.1仓库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4.1.6.2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

4.1.6.3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负责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有效,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4.1.6.4对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完整好用。

4.1.6.5仓库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消防通道,严禁堆放物品。

4.2储气间安全管理

4.2.1储气间间距、消防设施等应按《化工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2.2储罐及输气线路日常检查和维修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4.2.3易然、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内,不应有与储罐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穿越。

上一篇:《诵中华诗词 激爱国豪情》教案下一篇:发宜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