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024-04-25

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共13篇)

篇1: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搞好公司安全管理的几点心得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高处作业多,地面作业多,大型机械多,用电作业多,易燃物多,施工生产事故引发点多,安全控制的难点必然大量存在。施工现场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密集,机、料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因此,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调整,强化动态中的安全管理活动。作为公司层面的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抓好公司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时对下属项目部进行检查、监督与服务、指导,上传下达,全面提升整个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标准体系

(1)建立和健全公司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了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到实处,公司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明确每一个层次的安全责任人员配置。二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明确每一个层次安全责任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三是根据公司的发展和行业管理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2)建立和健全公司安全标准体系。施工企业安全标准体系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人员责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是行业管理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人员责任的规范和标准,三是企业制订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人员责任的标准。公司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要满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管理标准体系要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ISO14001:2003《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贯彻实施结合起来;责任人员工作标准体系核心是:明确责任人员保证设施和设备到位,责任人员到位,检查和指导到位,整改和落实到位的工作标准。加强对项目部安全管理的总体策划和过程策划工作

(1)指导项目部做好安全生产策划工作。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项目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要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同步,做好项目安全生产的策划工作,编制好《项目安全生产保证计划》;项目安全生产策划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主要管理措施和责任人员的管理职责、现场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布局、机械设备和设施的选择、专项技术方案等。策划的核心内容:一是针对项目的实际和特点,进行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识别。二是在已识别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三是围绕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制订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四是明确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和责任人员。

(2)做好项目安全管理过程的策划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对原策划方案产生影响的因素,如设计方案的变更、施工(材料、工艺)方案的变更、使用机械设备方案的变更、专业分包或者劳务分包队伍的变更、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等。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必须要做好项目安全管理过程的策划工作。项目安全管理过程策划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一是对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识别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修订、完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和责任人员。二是复核、完善《安全专项技术方案》。三是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项目安全管理总体策划和过程策划,使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部施工人员都明确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工作重点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1)全面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交底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交底工作包括4 个层次:一是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向项目部和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安全总交底”工作;二是项目部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进行《安全专项技术方案》的交底;三是项目部和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对作业班组进行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四是作业班组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指导书》交底。通过施工现场安全交底工作,进一步明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控部门、项目部、分包单位的责任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工作标准。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服务。一是项目部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工作。项目部安全员对每天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设施设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应督促作业班组(分包单位)及时整改。对口头通知不落实的,应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将要求整改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班组长(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要求落实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落实的,项目部经理应将情况书面 2 报告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接到书面报告后,应及时深入现场督促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仍不落实的,开出局部停工 / 停工通知,待整改完毕,经验证合格后再复工。二是安全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和监督。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在对施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设施、设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应开出书面整改通,并通知项目经理,要求督促整改;项目经理应将书面整改通知告知班组长(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要求落实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落实的,报告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查,对不落实整改的,开出局部停工 / 停工通知,待整改完毕,经验证合格后再复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要通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服务,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过程监控,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3)加强沟通、协调,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一是公司安全、技术主管部门、项目部门与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项目部与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程师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工作例会和专项工作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生产。二是公司安全主管部门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项目部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公司要定期召开分包单位负责人会议,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状况,确定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的改进措施。

(4)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控制。一是未经资质评定合格的分包单位不得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公司要按规定把好选择分包单位的资质关。二是工程项目开工前,要会同分包单位共同制订安全生产具体的实施方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分包单位“设施到位、人员到位、整改到位”进行严格的检查。三是凡是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采取局部停工整改的措施;凡是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的,采取清理出现场的措施;凡是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采取停工整改的措施。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

(1)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作为一个建筑施工单位,我们必须要把安全生产摆到公司日常工作的首位,承担起自己的安全责任;同时,要把这种安全生产的意识变为一种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公司要利用各种会议和场合进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和行业规范、标准的宣传教育,进行安全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全体安全责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要在施工现场利用标语、宣传画、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的力度。要按照规 3 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岗位资格的培训,做到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大内部安全生产基本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结合公司施工过程的案例进行专题分析,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2)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要自觉地培育自身的职业素质,增强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公司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真正做到:一是把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和解决。二是对开出的“整改单”,能够有效地组织分包单位进行整改;对一些长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分包单位安全方面重复发生和不整改的问题,能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

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环境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就一定能让安全之花常开不败!

篇2: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配餐问、冷荤凉菜间、烧卤熟食切配间、裱花间、沙律间、生食水产品、集体用餐分装间、备餐间等加工操作,应做到“五专”(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洗手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

2、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未清洗消毒的瓜果、蔬菜、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专间。食品应从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传递。不得放置煤气灶等污染性设施,地面不得设明沟。专间室内温度不得超过25℃。

3、专间工作人员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预进问二次更衣,穿戴洁:争的衣、帽、口罩,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触摸未经清洗消毒的食品外包装袋等食用品、工用具后,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或更换清洁手套后,方能接触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4、每天应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30分钟,紫外线灯应安装在工作台正上方2米内,按30w/10~1 5 m2设置,定期监测辐射强度,每次记录使用时间和累计时间,及时更换。消毒时,室内应干燥、无灰尘、无水雾,门窗密闭,人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5、专间的各种刀具、砧板、切片机械等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定位存放。用前消毒,用后洗:争。消毒应严格按要求使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或用含氯制剂浸泡消毒等方法。

6、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做出撤换等相应处理。

7、瓜果蔬菜消毒应按要求使用含氯制剂和高锰酸钾(PP粉)浸泡等清洁消毒方法,有果皮的,最好剥掉食用。盛放直接食饮品的容器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保洁。

8、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生食水产品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裱浆和新鲜水果(经清洗消毒)应于当天加工、当天使用。应严格遵照不同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及时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半成品和成品应用保鲜膜或餐盒等密封保存,标签注明生产时间,注意在保存时效内使用。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莱,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须按规定进行充分加热。

篇3: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林庚,生命意识,意象,现代派

著名诗人、学者林庚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 沿途留下了对生命意义不懈探问和追求。他固守着勤勉、执著与朴质、淡泊, 追寻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醒觉。

林庚新诗创作的早期, 主要指自1931年他踏上新诗创作道路, 至1935年他专注于新格律诗的探索实践之前。那些生动奔放的充满独特生命体验的自由体诗为他打开了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 他“一写就感到真是痛快”[1], 尽情感受着打破一切旧有的形式、习惯的束缚的“草创的新鲜感”[2]。此时期的创作, 主要收入《夜》 (开明书店, 1933年出版) 与《春野与窗》 (开明书店, 1934年出版) 两本诗集。

生命意识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 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 是对于自我生存的方式、价值和意义的反思。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 时代从迷狂转入沉思, 只有沉入生命的最底层, 对现存状况进行冷静的逼视, 才能更深刻地体悟出生存的向度与本质。生命观照是现代诗最根本的立场。

一、“现代病”与“边城感”的双重挤压

1932年, 施蛰存、戴望舒等在上海创办《现代》月刊, 施蛰存对“现代派”有如下解释:“《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3]他们看到现实的混乱和无序使生命显得无助、迷茫和孤独直至陷入困境, 然而对现实的不解和恐惧, 使他们返归自身, 体验和思索生命本身是他们共同的诗学追求。“四·一二”后的黑暗和恐怖、上海崛起带来的欲望爆炸、恶性膨胀等使应接不暇的诗人们纷纷染上时代的恶疾, 诅咒、破坏之余, 迸发出逃避现实、回归精神家园的强烈渴望。林庚所处的北京城, 虽不及上海都市化、商业化的进程, 然而依然笼罩在“时代病”的阴霾中, 受到“现代情绪”的浸染。对现实的困惑、不满与嘲弄, 化作种种“冷”、“硬”、“丑”的意象, 常常猝不及防地出现在诗中, 刺人耳目, 折损人心。“十月的阳光如同情样微薄/露出地壳原本是冷的来/遂令丑恶的形状尖棱德/彼此无相干的罗列着” (《末日》) , “我走上了无人的墓地内/听蟋蟀伴着死人的骷髅” (《夜行》) , 特别是《在》:“如霍乱菌之无所谓, 这难道就是人类/蛀满了蠹虫的木头人/绊脚于周围/终于有跌死的意图/才出世的苍蝇阿/你怎样与人熟识的呢/因觉得天地之残酷”, 很容易联想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荒凉感、丑恶感、废墟感扑面而来, 令人窒息。

“九一八”之后, 北京已成为一座边城。生于斯, 长于斯的诗人, 古都名城、天子脚下的优越感与安全感霎时破灭, 与之形成巨大落差的“边城心态”一直在诗人心头挥之不散。所以在诗人刚刚踏上诗坛, 作为“一个初经世故的青年”, 就带有“内心深处的荒凉寂寞之感”[4]去写作。多年后诗人回忆道:“《何梅协定》后北京处于半沦陷状态, 北京成了失去政治意义的‘文化城’、一座军事上不设防的空城, 气氛异常压抑, 但唤起的是家乡故土的生命意识而不是绝望的毁灭感。”[6]无法割舍的故土乡情, 深痛挚爱的文化血脉, 日渐急迫的民族危机, 使身在荒凉与萧索、失落与悲哀中的诗人顽强地保有倔强与抗争的生命意识。《空心的城》中, 寂寞的城, 孤单的我, 阴森的声, 诡异的影, 不知是否还有可以容身取暖的斗室, 抵挡那无边的凄冷和虚空。即使面对江南美景, 依然摆脱不了深入骨髓的“边城意识”, 随时随地的见闻都能激起内心的悲凉。比如偶然听到的琴声就轻易地把诗人的思绪从江南拉到北地, “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孟姜女寻夫到长城” (《沪之雨夜》) 。

在现代病和边城感的双重挤压下, 诗人蹒跚地行走在这一片人间废墟之上。“夜”是诗人抒发寂寞、荒凉之感的惯用意象, 因诗人独具个性的生命意识的烛照而构成了诗人生命意志的对应物, 揭示出苦痛与悲哀, 坚守与抗争。夜是诗人的世界, 当它黑色的羽翼覆盖了喧嚣嘈杂的大地之际, 也正是诗人们意识活动最活跃, 情感世界最丰富的时刻, 正如诗人所说, “诗神的脚步乃铿然的/扎实的踏进门来” (《秋夜》) 。于是, 诗人以“夜”为题创作了大量诗歌:《雨夜》、《独夜》、《欲春之夜》等。“鬼魅的走动/黑静院落中央/我独坐//不相问闻的同居者/鸱鸺问黄莺这是什么/一点心间的火” (《独夜》) 游荡的鬼魅, 梦中的眼泪, 醒来后的痛苦与追问, 然而心中始终保留不熄的火, 哪怕只有一点, 都让诗人有走下去的勇气。诗人在无边的黑暗中, 不甘沉沉睡去, 期望始终保持清醒与抗争:“我挺起胸来像一个战士, /向前走去心中再没有事。” (《夜行》)

二、寻梦路上的跋涉与漂泊

从鲁迅的《过客》, 到戴望舒的《寻梦者》、卞之琳的《白螺壳》, “寻梦”的跋涉者形象, 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人生探索的写照。林庚以独特的细腻和深挚,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踽踽独行。

一开始, 逃离黑暗, 寻找精神家园的诗人脚步是坚定的, 毫不犹疑的, 就像在《夜行》中反复吟唱的“我不回头只管往前走”, 也仿佛在给自己打气鼓劲。他走过田间、沙漠, 穿越晨昏, 经历寒暑, 不为荆棘牵绊, 不为野花流连, 仿佛希望就在咫尺间:“昨夜的路上我赶着走里/追上前面一个相识的人了” (《大风之夕》) 。

上下求索而不得, 跋涉变为无目的的漂泊, 迷惘与孤独扰乱了他的步伐。诗集《夜》中的《黄昏》一诗, 展现了一幅回荡着忧伤凄婉调子的漂泊者的剪影图。在黄昏降临的前村, 流霞和寒烟笼罩下的憔悴的行人, 怀着离愁别绪, 引起无限思量。“晚风轻拂着迷濛的山色, /嫣红散染了前村/为了多少泪在这里零落!/黄昏, 我爱这黄昏。”无休止的相思是诗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枕畔式思恋的家园/醒来的眼睛是望着窗外吗”, “但游子是知道那幸福之红叶的/且拾起了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 (《幸福的歌》[5]) 。

即使诗人张开冥想的翅膀, 远走高飞, 笔下的意象仍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今夜的海岸边/一只无名的小船漂去了” (《风雨之夕》) ;“我则像一个新断了线的纸鸢/于青的太高的天空上/飘荡到那边去了” (《秋深的乐园》) 。《林中》像一则寓言, “黄莺失去了知心的旅伴”而四处寻找, 尽管“黄莺的两翼已飞得发软”, 仍“一路上不敢稍停”, “爱人也许已在冥冥中, /愿随着狂风吹出天外!”诗中涉及了跋涉、坚守与抗争、奋起的主题, 是诗人理想中的生命状态, 因而写的纯洁、美好, 义无反顾。

可叹的是, 现实中一路上的见闻时时令他惊愕、愤怒、心寒, 《月台》描写了匆匆过客的残酷和麻木, 而在《沉寞》中更可体会到铺天盖地的窒息。诗人不禁对所坚守的一切产生了意义的怀疑, “生在今日, /使我怕看诚实人的眼睛, /满身的筋骨, /大路旁, /希望与失望之接受” (《生在》) , 进而感到迷惘和失望, “我把青春卖与希望的人/因青春而失望了” (《五月》) , 自己的跋涉究竟有没有意义?能否到达理想的彼岸?虽然现实的严酷远远超过诗人的预期, 但他无法停下疲惫的脚步, 他不忍放弃自己的信念与梦想, 坚守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路在脚下继续延展。

三、信念与梦想的多向度辐射

或者在途中时时能得到一点慰安, 或者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心中的梦想, 所以进取的理想, 青春的活力, 奋发的追求一直不曾远离诗人。在林庚诗的世界里, 对美好的呼唤, 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构成了多向度辐射的意象群, 向人展示出生命的坚韧, 给人前进的力量, 坚守的希望。

(一) “回家”的梦想

对于旅人来讲, 漂泊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有朝一日可以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哪怕路途遥远, 只要暗夜中的一盏灯, 就足以点燃他内心的火种, 倍增他的勇气和动力。“秋夜的灯是苦思者的伴风意寒峻地/独行者的心仍想着灯吗一点的华丽” (《秋夜的灯》) 。午夜梦回, 诗人不止一次地找到了幸福的入口:“暮色中归来/模糊的我找着家门了” (《归来》) 。尽管醒来仍独对黑暗山洞的篝火, 他坚信那不只是梦, 每每想到家的温暖、妻的守候, 足以令他暂时忘却孤单, 抖落灰尘, 振作精神, 继续人生行走。

(二) 生命力的歌唱

“仿佛是站在这世界初开辟的第一个早晨里”[6], 破晓时分, 大地一片苍茫, 自然界的伟力融化坚冰, 唤醒了诗人“冥冥的广漠的心”, 诗人欣然面对生命力带来的美丽和清新。诗人不止一次地歌唱“人间第一次诞生”的原初时代, 因为那时一切都带着新鲜的活力, 充满生机和希望, “太阳如一团烈火/地上有一团和风” (《喂!》) 。面对现实的黑暗, 他期望“一日古时的洪水/乃奔波而来” (《末日》) , 涤荡世上一切的罪恶, 使人类在涅槃中获得新生。

(三) 大自然的礼赞

诗人用一颗充满青春气息和生命跃动的心灵, 饱含深情地投向自然, 拥抱自然。他努力寻找并歌颂自然美, 歌颂融化在自然美中的诗性人生, 他的赞歌唱遍了早晚晨昏, 阴晴圆缺, 雨雪风霜, 春夏秋冬。当诗人的生命融于自然, 自有说不出的欢欣与惬意, 所以“一些事情常带着微笑”, 于是, 诗人有了玩味“长夏雨中小品”的兴致, 有在秋林下“乃作着种种的白日想”的悠闲 (《秋日》) , 有“燃着如青春之火焰的”炉旁的冬日的温暖 (《炉旁梦语》) ……

诗人最是热爱春天, “每个冬天必做春天的梦” (《春雨之梦》) 。《春野》被李长之称为诗集《春野与窗》的“压卷之作”, 诗人愉快地看到严冬过去, 万物复苏, “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河的两岸生出青草/在没有记起也没有人知道/冬天的风哪里去了”, 无尽的生机与希望孕育其间, 蓄势待发, “春天的企望/在第一次的细雨里/那不同于冬天的/同是未长出草来的土地”, 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养, 新生命一定会破茧而出, 瞬间主宰整个世界。

(四) 返归“童真”

林庚热爱和赞美生命的另一种表现, 是对纯真的儿童世界的返归和发现。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永远保留着一片不受打扰与污染的纯洁天地, 只容得下童真。或描写孩子的生活, 或唤起儿时的回忆, 或构筑孩子的想象, 以此寻找人生的支撑和希望, 是对现实追寻不到的美和自由的寄托和补偿。

童心几乎成为诗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感受生活的态度。他的坚守和执拗, 他的朴质和直率, 他的“一种若即若离的人间味”, “一种孩子似的喜悦”[7]无不来源于此。至此也就可以言明, 那个“我不回头只管往前走的”孤独的夜行者, 与这个爱与美的执著歌者, 是怎样圆融统一的。

林庚的诗歌追求着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美好, 呼唤摆脱现代病, 恢复和谐人性的“真人”, 探索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为此他甘受清寒与孤独。但他的诗因之历久弥新, 他的生活因之热烈充实, 他驰骋宇宙, 上下求索的身影, 将为天地永存一点心间的火!

参考文献

[1]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代序[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15.

[2]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7.

[3]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J].现代, 1933 (4) .

[4]林庚.林庚诗选.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龙清涛.林庚先生访谈录[J].诗探索, 1995, 1.

[6]林庚.问路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84.

篇4: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摘要:农产品经验品和信用品的质量特性使市场调节失灵,政府监管成为必要。在小规模分散经营占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政府利用自身资源获取执法信息成本太高,群众举报是政府低成本获取执法信息的重要途径。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举报制度,但该项制度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对举报人缺乏激励,举报处理程序太笼统,对举报人法律保护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规范举报案件处理程序和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1—0151—05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目前,南于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不当,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从2006年起,同家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农业部也配套出台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然而,现实中,瘦肉精、毒豇豆、毒韭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继续频频曝光。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效?比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难发现我同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于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失灵,而公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又相对缺失。因此,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公众参与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是公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分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就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提出几点看法。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的必要性

(一)农产品质量特性导致市场调节失灵

农产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的特性,搜寻品特性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之前就可以了解、掌握和判断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光泽、大小、成熟度、新鲜程度等。经验品特性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之后才能判断的特征,如鲜嫩程度、汁的多寡、口感、味道等。信用品特性则是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难以了解、掌握和判断的安全和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特征,如涉及安全的激素、抗生素、胆固醇、沙门氏菌和农药残留量以及涉及营养与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和配合比例等。农产品的质量特性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较消费者掌握更多的农产品质量信息,交易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一般不会主动提供信息,因为这种信息的提供对他来说不仅无利可图,反而可能使其丧失因信息优势而获取的超额利润。而农产品消费者由于受信息收集成本和能力的限制单凭自身无法改变信息劣势的地位。阿克罗夫指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选择会导致市场上“逆向选择”的产生。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能根据农产品的搜寻品特性和对农产品质量的理性预期给出价格,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就会由于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或不能够弥补其生产经营成本,会逐步退出市场交易。当消费者发现市场上所出售的农产品质量下降时,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也随着下降,进而导致质量水平稍微高的农产品也逐步退出市场,最终导致市场上只有普通的甚至劣质的农产品,高质量农产品市场难以形成,市场调节失灵。

(二)政府运用自身资源获取违法信息成本太高

市场失灵是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为必要,尽管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但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仍然频发。究其原因,在我国现有监管模式下,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只能是概率性的。任何执法行为都要有信息前提,执法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执法主体对被监督主体的信息掌握程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部门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必须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前提。我国是一个拥有近2.47亿农户的农业大国,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占主体,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再加上污染农产品的物质多、过程长、动机复杂,因此,要单靠政府对所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物品和行为进行有效识别成本很高。然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政府的财力物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执法力量有限。在政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只能是概率性的,如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概率很低,被处罚也不及时,即使法律对违法行为惩罚很大,那也是徒劳。这也是我国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难以控制的症结所在。

(三)举报是政府低成本获取执法信息的有效途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够被一部分人群以相对低的信息成本观察到,而其他人群观察该行为的成本较高,那么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权力就可以大大地节约监督成本”。举报制度就是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制度。在农产品由土地到餐桌的过程中,总会有人知晓不安全的生产、加工行为,这些人和被举报者总是有多多少少的联系,其发现违法行为的信息费用远远低于执法者,甚至不需要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政府应该激励这一部分知情者向政府通报信息。公众的举报拓宽了政府执法部门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信息供给量,扩大了执法部门信息拥有量,减弱执法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避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中大量的无用功。虽然执法者获取信息需要向知情者支付激励成本,但执法机关用于让知情者说真话的激励成本往往要低于执法机关利用自身资源去获得信息所耗费的成本。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

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有两种举报制度,一种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在检察系统建立的检察举报制度;另一种是行政主体为了获取信息促进行政目标更好实现而推行的行政举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属于行政举报制度范畴,对于检察举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若干规定(试行)》、《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暂行办法》和《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等一系列规定,但以上规定属于系统内部规定,没有全面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法律效力。对于行政举报,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统一的立法,相关规定分散在不同的行政法律法规中。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举报只是在《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作了原则性规定。《产品质量法》第10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8条:“同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和控告。”《食品安全法》第10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1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举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6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以上诸多法律法规都涉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众举报权,但是在现实中,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事件的行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激发公众举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对举报人缺乏激励

举报人进行举报需要花费时间、费用和精力,同时也冒着可能遭受打击报复的危险,因此对举报人进行奖励是必要且合理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举报是否有奖励,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了不同的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只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法行为有检举揭发的权利,但是否有奖励,根本没有提及。《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在规定公众有举报权利的同时,也在其他条款中规定对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是否包括举报者,不得而知,即使包括,但由于对奖励资金的来源、奖励范围、奖励标准以及发放方法等内容没有规定,最终根本无法落实。虽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2011年给各地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但该指导意见仅适用食品。食品和农产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农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和非食用农产品。非食用农产品同样面临着农药、化肥、化学原料、重金属等的污染。即使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全是由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的,只有经过加丁的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才由其负责,未加工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管。因此,除了对加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有奖励外,对举报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否有奖励则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利益是广大群众举报的驱动力,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不计报酬的举报者,但毕竟是少数,少数人掌握的信息也是少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激励与未激励的积极性之间约有60%的差距。我们以法律的名义强制他人去服务于正义的事业而不予补偿,这种观念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主体首先作为“经济人”而存在,最大利益是其主要目的。如果在举报者说出真相之后,没有可直接获取的利益,则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不会做出这种选择。因此给举报者奖励是举报制度的必要内容。

奖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但能否激发公众的积极性,重在落实。否则再完美的制度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如邯郸市在2011年8月推出食品药品有奖举报政策,该政策规定凡举报问题食品药品被查实,可获奖10万。律师殷清利想知道政府是否能按文件办事,接连举报问题食品10起,使用拍照、录像等各种取证手段,并请工商现场查处,但无一起得到工商部门的处理结果,更不用提奖励了。

(二)举报处理程序太笼统

要使群众的举报线索能够得到及时受理,举报材料能够得到认真的审查,举报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需要有规范的举报处理程序。作为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只是原则性地规定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揭发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但未规定在什么时间内处理才是“及时”处理。也没有规定在举报的处理过程中举报受理机关应该遵循哪些程序。虽然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规定:“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接到的举报及时、完整地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依法进行核实、处理、答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该规定相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貌似详细了一些,其实还是很笼统:只规定了举报案件的简单流程,没有规定在各个阶段举报受理机关和举报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另外对举报处理过程中保密事项、举报审查期限、举报人不服举报处理结果的救济程序等都没有规定。程序性规定的缺位和笼统,会给举报受理机关以很大的随意性,容易导致举报人信息的泄露,也不利于举报人和社会对举报受理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三)对举报者的法律保护不足

对举报人的保护比奖励更重要,倘若举报人的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奖励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委员会的郭光允曾因举报河北省原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维高违法违纪,被迫害开除党籍、劳动教养两年。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职工李文娟,因举报单位领导被辞退工作、刑事拘留、劳动教养两年。河南省舞钢市的吕净一,因举报平顶山市原政法委书记李长河遭打击报复,妻子被迫害致死。2010年6月,多家媒体引用相关统计资料,报道了一个惊人的数据,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目前,虽没有因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而受打击报复举报人的重大案例发生,并不是因为报复不存在,而是因为举报人制度不健全而没有人愿意去、敢去举报。举报人屡屡遭受打击报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法律对举报人的保护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首先,举报人保护责任主体不明确。保护举报人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负责。在《刑事诉讼法》、《刑法》等法律与规定中,公、检、法机关都有保护举报人的责任,但没有规定具体是谁的责任,最终谁也不负责。其次,我国对举报人的保护重事后惩罚、轻事前防御。一个健全的举报人保护机制,不是等到打击报复已经发生后,对这些打击报复者严惩,而是保护举报人免遭打击报复。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应当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惩处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但这种事后惩罚,对已经受到伤害的举报人来说,意义不大。我国法律对于举报人事前保护,如何启动保护程序、如何确定保护程度、以怎样的方式来保护、保护责任机关没履行职责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均没有规定。

四、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举报奖励制度

1.明确授奖主体。在奖励关系中,没有任何一个构成要素比授奖主体更为重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换句话说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行政部门的职责,搜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信息也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义务,举报人向其提供信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就理所应当成为奖励义务主体。

2.明确奖励范围和条件。奖励的范围和条件是决定举报人的行为能否受到奖励的法律标准,应当予以明确。

3.明确奖励等级和标准。奖励应该根据受奖行为的社会效益、贡献大小、举报人风险大小等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一级别设置不同的奖金数额,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梯度,而且有利于举报人获得确定的回报预期。

4.规范奖励程序。奖励程序不完善则难以保证奖励公正性和有步骤地进行。完整的奖励程序,对于举报奖励一般包括奖励的申报、初审、评定、核准、颁发、争议的处理、差错的补救等几个阶段。

5.保证奖励资金来源。为保证奖励机制能够长期有效运转,应该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奖励基金的来源渠道应当多元化,可以源于执法业务经费,也可以由社会捐赠,也可以来源于对违法行为的罚款。

(二)规范举报案件处理程序

完善的举报处理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和内容:

1.举报的受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向社会公布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举报电话号码、举报网址和电子邮箱等相关事项,受理群众各种形式的举报。

2.举报材料的审查。各级举报中心接受举报后,要对举报材料认真审查,对于属于自己处理的举报材料,要交由本机关的专门部门处理;对不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但属于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工作应及时转交给相关的部门去处理。

3.举报的催办。对于凡需催办督办的,举报受理机关应督促有关机关及时完成对举报材料所揭露问题的处理。

4.举报的处理与答复。举报受理机关对查证属实的案件应该做出处理,无法答复的情况除外。对于未追究的,应当说明不追究的法律依据,以确保举报人的知情权。

5.举报处理期限。为了保证举报案件得到准确及时地处理,应根据举报案件的不同特点,明确规定举报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的期限。

(三)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

1.明确举报人的各项权利。应具体规定举报人的各项权利,如举报方式选择权、处理结果的知情权、信息保密权、损害赔偿权、拒绝作证权、获得奖励权、申请保护权及在遭受打击报复后的申请救济权等,这些权利应当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并建立相应的权利保障机制。

2.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对举报人进行保护的第一责任机关应该是举报受理机关,当然地方人民政府及公安等其他相关机关应承担相应的协助职责。对于保护责任机关未尽到保护责任致使举报人或其近亲属收到打击报复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完善举报人事前保护。建立严密的举报保密制度,对泄密人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一旦举报者的信息或举报行为被泄密,保护责任机关应当主动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当举报人认为本人或者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安全因举报行为而处于危险之中也可以向保护责任机关提出给予保护的申请,接到举报人的申请后,保护责任机关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决定对其是否实施保护、保护的对象、保护的方式和等级、保护的期限等,保护机关决定不提供保护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重新界定报复陷害罪,加大对报复陷害者的惩治力度。我国刑法规定的报复陷害罪主要针对检察举报制度而设立的,检察举报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刑法将报复陷害罪的主体限定为国家工作人员。这样规定的结果导致行政举报的被举报者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不能适用该罪名。应通过完善刑事立法,重新界定报复陷害罪,将目前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由国家工作人员扩大到一般主体,保护对象由举报人本人扩大到举报人的近亲属,再有刑法对于报复陷害举报人的行为,量刑幅度比较轻,对于报复行为严重的,也只是处2~7年有期徒刑,应通过修法提高报复陷害罪的法定刑,加大对报复陷害者的惩治力度。

参考文献:

[1]鹿永华,辛德树,单洪国.柠檬市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经济,2010(6):90-92.

[2]应飞虎.有效监督与法律遵循[J].河北法学,2003(2):22-27.[3]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注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99-112,207.

[4]王莉.作为行政手段的举报奖励制度研究[J].浙江学刊,2010(6):88-93,96.

[5]王玉环,徐恩波.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涵辨析及安全保障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5.

[6]陈朝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51-53.

[7]申均.举报人,总是很受伤[J].都市·翻阅日历,2010(7):17-18.

[8]黄生林,朱再良,杨国志,等.“三个效果”统一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之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100.

篇5:凉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凉菜指定专人加工制度,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凉菜间,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凉菜间。

2、凉菜间工作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预进间二次更衣,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严格洗手、消毒。

3、凉菜间室内温度不得超过25℃。

4、凉菜间的工具、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须洗净消毒,未经洗净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6、加工熟食卤菜要先检查食品质量,原料不新鲜不加工。熟食卤菜要在另间加工,加工后进凉菜间改刀配制,剩余的存放在熟食冰箱内。

7、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不能再做凉菜供应。

8、各种凉菜装盘后不可交叉重叠存放,传菜从食品输送窗口进行,禁止服务员直接进入凉菜间端菜。

9、加工结束后,将剩余食品冷藏,清理室内卫生。

大同市开发区樊庄家园食堂

篇6:幼儿园配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备餐间外要有二次更衣间,二次更衣间内设流水洗手池。

3.备餐间必须配备专用空气消毒设施,严格执行空气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备餐间的消毒工作,并有每日消毒记录及责任人的签字。

4.备餐间只能摆放消毒好的各班幼儿餐具、当天烹任好的食品或各班已分装好的食品。带外包装的食品箱、筐不得进人备餐间。

5.分装好的饭菜放置在备餐间中,必须加盖后才能分发到各班。发饭菜窗口如果对外必须有遮雨设施。

6.在备餐间分饭菜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二次更衣间换好备餐间工作的衣、帽,洗净双手,方可在备餐间分发各班已消毒好的餐具及分装好的饭菜。

7.严格执行备餐间的每日清洁工作,做到餐台无油腻、无浮尘,玻璃光亮,环境整洁。

篇7:食品工厂工具清洗间管理制度

一、每日或每次加工工作结束后均应进行食品工具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

二、食品工具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意简化,更改。

三、食品工具设备须按粗加工、半成品、成品分开清洗、消毒,并分架存放,防止交叉感染。

四、每日或每次的清洗、消毒工作应认真仔细,务必达到卫生标准,不得留有死角。

五、清洗、消毒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明确到人,工作结束后须对清洗、消毒进行记录并签字。

六、清洗、消毒工作须有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若有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则追究责任人责任。

通许好多福食品有限公司

篇8:焙烤食品的点心之笔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赵谋明说, 已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知名品牌的出现有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品牌格局的形成。但由定位问题造成目前饼干等产品利润偏低的现状, 使得企业不具备经济实力支付品牌建设和维护的相关费用, 同时也决定了短时间内焙烤行业不会有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出现。

焙烤行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赵谋明说, 目前焙烤企业应更加注重原辅料品质的提高,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面粉筋度、油脂熔点、乳化活性等的需求都不相同, 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另外, 国内产品过分强调外在花色、品种的变化, 忽略了产品内在品质和营养方面的提高。这一误区可能是受到了消费者求新心理的影响, 同时却也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谈到各类焙烤食品的质量问题, 赵谋明做出以下分析。饼干中的油脂氧化问题目前已经完全可以解决, 又由于饼干水分活度低, 所以基本不存在质量问题;加入馅料的饼干存在防腐剂使用的问题, 厂家要注意科学使用防腐剂;糕点水分活度较高, 存在问题相对较多, 又由于厂家生产规模小, 缺乏对添加剂控制的概念, 特别是色素超标问题比较严重;膨化食品主要存在的是香精、香料的使用问题, 而含铝膨松剂早已被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盐类所取代。

篇9:安全生产应讲点心理学

安全生产是石油化工企业头顶一把永远悬着的利剑,它以其人命关天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但百有一疏,事故总是在“只怕万一”的担心中发生。究其根本,还是人的因素。笔者以为,除了建立健全制度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外,企业还应在“亚制度”建设上做文章。比如安全生产的亲情文化建设。

传化集团所属的传化华洋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塑料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生产的化工企业,为解除“百有一疏”的安全隐忧,除了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制度之外,他们还从安全生产的主体——操作者出发,以营造亲情文化为切入点,把每个员工的全家福照片和亲人情真意切的嘱咐语制成板报,每周面对板报进行至少一次安全宣誓。这一创新型的做法实施近两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当地安全主管部门的高度称赞,其经验被当地企业广泛借鉴采纳。与制度比起来,文化是“软”的,但它更具有亲近性、渗透性、绵密性和恒久性。它克服了“硬”制度的冷面孔,具有把“硬”制度转化成行动的功效,使得制度的落实化被动为主动。其次是,文化的营造要有良好的切入点。我们通常也会在许多企业看到常年悬挂在醒目位置的安全标语口号,比如“安全生产关系千家万户”,但却没有具体的活动支撑,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从这个角度说,营造一个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氛围需要我们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上岗前,让你在洋溢着笑脸的全家福前宣誓,并默读亲人的最真切的提醒与嘱托,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然不言而喻。这就把安全教育做到心坎上了。

无论是“硬”制度建设,还是“软”制度创新,安全生产要解决最深层的问题就是人的意识问题,解决人的问题,光靠冰冷的制度和说教是难以产生持久心理效应的。所以,包括安全亲情文化建设在内的“亚制度”建设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同时,笔者还建议,各个企业的安全主管部门,还应学习一点心理学,从心理学入手寻找安全事故发生的心理动因,从而创新安全教育方式与方法,对于防患于未然是大有裨益的。

篇10:餐饮冷荤间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配制冷荤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等。上岗前认真洗

手,换工作服及二次更衣,进入冷荤间前进行空气消毒半小时,室内严禁吸烟,非直接入口食品和加工咸生鱼肉的工具、容器不准如内。保持手和工作服、手布的清洁卫生。

二、各种用具、容器按三步消毒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操作前手、刀、墩用75%

酒精或0.1%左右“84”消毒液清洗和擦拭,门把、冰箱把部位应有消毒药液浸湿的小毛巾包裹(为手接触随时消毒用)。

三、选用新鲜的原料,加工过程中要做到洗净消毒,加热彻底,生熟分开。

生吃的凉拌菜和水果等必须用消毒液或沸水焯的方法进行消毒杀菌,洗净去烂叶后,用0.1%—0.3%的“84”消毒液浸泡三分钟,在用净水充分清洗,除去残留药液,达到杀灭生吃食品中的一切细菌。

四、防止加工好的熟食品再再受到生食品上的细菌污染,生熟食品要分开存

放。熟食品需分类分架码放不要直接挤压,库存时间不要过长,隔餐隔夜的食品在使用前必须加热处理。出库后的箱/盒等容器必须用经过消毒的纸、布或其它物品遮盖,避免出库后空气尘土,微生物、昆虫等污染。

五、切配好冷荤熟食品应用保鲜膜,使用专用、封闭、制冷的车辆运送,以

保持熟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二次污染和卫生物的繁殖。

六、保证切拼前的原料不被污染,盛装原料的容器必须经过消毒。

七、动物性熟食的制、售、冷藏做到生熟分开,专用的刀墩、案板、抹布等

用具容器在使用前洗刷消毒。动物性食品等必须彻底加热,在冷荤间凉透后放入温度在零度—4度的冰箱,但注意计划加工,避免积压,尽量缩短冷藏时间,储存时间不应该超过8小时,冰箱内外要保持清洁,无霉无味,内外门每月消毒一次,门把手包有湿消毒巾。带包装的食品罐头、调料等,必须对表面进行消毒后方可放入冰箱。

八、外进冷荤只限灌肠类,必须冷藏运输,当天进货,当天卖完。水果蔬菜

必须在粗加工间择洗干净,再进冷荤间清洗,消毒后切拼或放如冰箱,当天消毒,当天卖完。

九、沙拉制作需要一些特殊原料,必须确保卫生,土豆、水果、蔬菜、鸡蛋

等必须洗净消毒,奶油必须合格,制作成品及时冷芷,不应超过12小时。

十、所有的制作机器和其他用具、工具、容器必须用后洗刷消毒,定位存放,拆开洗刷严格消毒。

餐饮部

篇11:点心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课间和大课间活动中,为保证学生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教师

1、加强责任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师布置内容,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不能做学校要求以外的活动。

2、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

3、经常向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让学生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4、在进行大课间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有关活动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老师强调后学生不听扔违反,出现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

二、学生

1、下课和大课间铃响后,各班在指定的活动地点集合毕,站队要迅速、有序,做到“快、静、齐”。

2、无特殊原因,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活动,学生如遇生病等特殊情况应向班主任请假。

3、学生在大课间活动期间应全面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和指导,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若有特殊事项必须报告教师。活动要有秩序,上下楼梯,不得拥挤、争抢。跳绳要卷好,不能在地上拖着,以

免造成自己或同学的伤害。

4、课间和大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必在学校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做危险或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游戏和运动等,不能追逐打闹及进入走廊处玩耍、游戏等。

5、活动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发生,学生活动要在教师的视线内。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场地周围的人群,避免伤到别人。

6、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定,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或体

育器材的使用(双杠、高低杠、爬杠),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

退场也要有序、不拥挤、不推搡、不抢道。回教室时队列行进以班为单位,步伐整齐有力,纵队要直,在教室门口整队后再进入。

7、进教室后,迅速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8、出现违纪(包括不带工具活动、活动时追逐打闹、攀爬体育器材、课间老师整理路队拥挤说话、楼道内奔跑等情况)被点名或给班级减分的同学,班主任老师停止该同学一周的课外活动资格,在教室里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纪律的重要性和自己的错误。

同庆道小学

2013.1

1同庆道小学早自习管理制度

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各个班级早读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特制定我校早读管理细则。

一、早读安排:

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7:45——8:00为早读时间。

早读的内容老师要提前告知学生。

二、早读要求:

1、早晨学生进入校园后,马上进教室并保持安静,不准在教室外逗留、玩耍。早读铃响后,各班值日学生立即回教室参加早读。

2、在班干部或老师的带领下,同学认真早读,不能出现走动、写作业、交作业,在教室扫地等现象。

3、学生读书时要做到手持课本,坐姿端正,精神饱满;

4、教师也可以在早读期间对学生的早读进行指导,可采取带读、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指导背诵等各种形式进行早读,但不得利用早读时间上课、考试。

同庆道小学

篇12: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 电力安全南方电网公司

最近,通过学习云南电网公司“11.9”安全生产事故的有关资料,使本人对云南电网公司强调安全生产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谈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点心得:

电力行业虽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行业,但我们电力职工手里的《安全规程》和各种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就是给这个危险行业设计的层层保护网。电力生产“安全无小事”,只要自己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按已经制定的有关安全要求执行,充分掌握电力运行规律、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惕性,防微杜渐,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任务,就可以做到安全生产。

电力安全生产,尤其是人身安全,是电力行业的生命线,这是我们云电职工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或者看到的警句,但是如果只把它当作口号挂在嘴上,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那再好的安全措施也不能保护自身的安全。我们应把安全生产随时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准则始终贯彻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有的单位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看,在职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作业的严重危害性。二是部分职工有时对安全生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三是部分职工因工作紧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或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四是部分职工在野外工作时,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我想可从以下方面做起:1)从源头抓起,认真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每位员工从思想上明确遵章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2)根据新的情况认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各种环境下危险源的识别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3)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和相互监督,互相保护的防范措施。4)单位应创造条件让员工有一个快乐工作的环境,尽量避开在危险地区作业,使员工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和减少各种不安全行为等。

通过这些方法,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麻痹、逞能等思想障碍,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切实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

篇13:层流手术室管理中的几点心得

层流手术系统以快速、持续、高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含量而实现“无菌”的环境。层流手术室的正确使用将为手术提供一个安全、理想的环境,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因此,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1人员管理

1.1对医护人员进行多方面、多渠道或人员分层培训,明确层流手术室工作的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手术间的适用情况,从而严格医护行为和各项操作规范。

1.2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明确分区并悬挂指示标志,如:划分无菌、急诊、感染手术间,连台手术按先一类再其他等规章制度。

1.3明确规定病员进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出通道,并分区合理、标志明显。

1.4手术间手术人员一经进入手术间后,不可乱串手术间,减少不必要的走动,手术需要的物品需提前放置并固定以减少在手术间走动的次数即可维持手术间空气气流的稳定,保证空气的洁净度。

2加强人员、物流管理

2.1工作人员进入限制区时走专用通道,进入前需要更换手术室的专用衣帽鞋裤口罩,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对参观人员做到限距、限时、限地、限人(一般手术应小于3人,特殊手术应小于2人,新开展或感染手术不参观)。外出或离开手术室时需要穿外出衣或更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颈、手部感染者一律不得进入手术室。每天更换衣帽鞋,如果污染需要立即更换。

2.2一次性医疗物品进入层流手术环境前要撤除外包装,并做生物检测,以减少污染。

3手术无菌物品管理

3.1无菌物品撤除外包装后,应分类、有效期限固定放置。手术间常用物品按固定基数、固定位置、使用期限放入物品柜内,同时物品固定专人添加,定期清查,高资耗材由专人管理并将送入所需要的手术间,这样减少护理人员出手术间的机会,以达到维持手术间密闭环境,空气的稳定,保障手术间环境的恒定。

3.2仪器设备按手术间相对手术专科分类,将设备相对固定,减少移动,避免空气产生乱流。

4运行手术间的管理

4.1运行手术间需要达到手术需求的环境,所以手术开始前30分钟开起层流,温度控制在22-25度,湿度控制在50-60%,因为在此环境下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

4.2连台手术1-2类手术需间隔20-30分钟,3-4类手术需间隔30分钟以上。

4.3每日晨在层流开起前、手术结束后应用湿布擦拭手术间物体表面,所使用的清洁用物不得混用,病员使用的对接车不得内外互换。

4.4空气监测,每周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部监测,对特殊感染手术使用过的手术间,按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后,需要经过院感部门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月对手术间硬件:回风口,过滤器进行生物学监测,手术间动态生物学监测,及其他层流系统定时检查,定时更换,从多方面重视,以保证手术间空气的“无菌”状态,满足手术需求。

5加强硬件设施配置

5.1中央层流控制系统,可实事求是地动态了解手术间的情况。

5.2手术间配置电脑,电话,医护人员不需要频繁出手术间,即可了解病员信息,或者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保证手术间空气的最大稳定性。

小结 通过以上的处理措施我院从2010-2011年未因手术室原因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为此保障了手术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医院层流手术室建筑技术规范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上一篇:蓝翔毕业学生下一篇:砚眼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