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文本品词析句

2024-04-26

走入文本品词析句(通用9篇)

篇1:走入文本品词析句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作者姓名:马晶 工作单位:乌市第十八小学

通讯地址:乌市炉院街338号乌市第十八小学

邮编:830006 邮箱:16193870@qq.com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乌市第十八小学

马晶

何为语文?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或是是语言文学,还可以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离不开字词句篇,是由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积淀,主要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基本上又是以文本为例子来实施的,所以,文本细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何为文本?何为文本细读?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文本的总和。文本细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阅读中教师对文本中对言语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指向言语性的细读,品味语言、细读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一、透过历史悟文本

文本所反映的是作者的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好文章常常是写作者在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对于文章当时的历史环境的了解是对文本细读的一个前提。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一些特殊课文的教学中,做好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古诗教学中更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深入的理解古诗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如《示儿》这一课,应该先从历史角度来理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被压迫的广大人民十分痛恨,为此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陆游写下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入情入镜的理解古诗。

现代文也不能忽视对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就可以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入手,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二、透过作者悟文本

作者是作品的创作人,作品就是作家的心声。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手写我心。”任何文本言语都不单是词句意义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意味。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任何学生,翻开书本都会想到的问题。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的文章表达一种情感;有的阐释一种理念;有的是一种内心的直白;有的是人生的感悟,一己之心得……从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有利于我们对文本的主旨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之前,也要像学生那样“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会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因此细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甚至应了解作家同时代作家或与之相关的同一流派作家的生活情况和创作风格。如果把阅读一个文本比作享受一次大餐的话,那么阅读前收集有关信息就好比是喝餐前果酒。有些作家作品因为年代的久远、地域的差异、社会状况的变化等原因,会给学生阅读文本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所处的年代、写作的背景、作品的风格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揭示内涵、体会深意。想一想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创作这篇作品的?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前,让学生搜集安徒生的信息,了解其生平,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丑小鸭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童话故事,更是作者生平的写照,也是作者不屈奋斗的人格的写照。又如新教材中新增了鲁迅的很多篇目,他的作品思想性、时代性非常强,所以学生在读之前了解一些有关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学《孔乙几》之前必须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前必须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更加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再去解读文本我们就清楚的了解了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就能为走进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三、品词析句悟文本

《阅读教学细则》中提到: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 夏丏尊认为理解词语句子的概念化意思,从中品味、欣赏到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领悟、学会“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就是品词析句。

品词析句的过程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品词析句本身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计过程,学会了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词句”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1、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灵气和智慧。其实文章也有眼睛,如果你能找到课文的眼睛,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通过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理解,更能理解母亲的艰辛。《穷人》一文,通过对“忐忑不安”的理解就能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2、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细读文本

含义深刻词句是文章的精华。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既是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包蕴文章的中心。如《一夜的工作》这课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句话中体总理屋里本该有什么?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咀嚼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只有让符号的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表象,这才能达到真正细读文本。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有我们潜心阅读,会发现在语文的课堂里处处都能出彩!

会为什么“简单” 的前面要加上“极其”?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

篇2:走入文本品词析句

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位语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感和表达方法。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呢?我认为,首先,抓住“文眼”把握主旨;其次,细细品析,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文眼”,把握主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智慧与灵气,“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它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如《但愿人长久》一文,它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较长,就得找个字眼,统帅全文。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苏轼触景生情的词,学生便能找到“心绪不宁”一词,这个词就是那双关键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心绪不宁”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心绪不宁?作者为什么心绪不宁?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心绪不宁”的内涵。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又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中的“奇妙”、《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夺”等。有的课文,关键词“文眼”隐藏在文章中,需要教师深钻教材挖掘,潜心涵咏,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他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细细品析,感悟文本

如果说关键词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句中的好词便是洒落在文中的星星,要让他们吸引学生的眼睛,滋润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细细地去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能巧妙的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我紧扣文本中的两个动词“斜着”“掠过”,一个拟声词“唧”进行品读与感悟。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掠过”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吗?

生:轻轻地擦过。

师:那为什么不用“擦”呢?把它换成“擦过”,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

生:“擦过”用的力大,重重的接触;而“掠过”表示动作很轻。

生:速度不一样,“掠过”速度极快,“擦过”速度较慢。

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生: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生:“唧”是燕子的叫声,只短短的一声,燕子便从这边的稻田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飞得真快呀!

生:从用剪尾或翼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通过对这些字、词、句的品析,燕子那轻快飞行、姿态优美的特点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文章用词造句准确传神,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很快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三、反复推敲,感悟文本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言环境中,反复推敲,才能品味到遣词造句的巧妙,品味语气的意蕴和美感,从而对语气、语感、情感有更好的感悟。

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为什么不用“到”、“过”、“入”等,改了十多次,都不满意,最后才选用“绿”字,作者把“绿”这个形容词巧妙地当动词使用,把本为静态的景色写活了,赋予了生机与活力,表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的景物在春风中变得一片新绿,既有色彩,又有动感。

篇3:品词析句,辨伪求真

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特殊词句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与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伽利略的大胆质疑精神。文章中能够体现伽利略辨伪求真精神的词句有:“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表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为下文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做了铺垫。伽利略不仅具有大胆的质疑精神,还具有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伽利略对于存在的疑问没有简单的放过,而是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践来对真理进行检验。

与伽利略的质疑精神相反,研究科学的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却是“信奉”、“不容更改”“真理”,不仅自身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不怀疑,而且不允许有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人,对于质疑的人,人们会责备“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胆大妄为”、“会让他丢尽了脸”。这样的群众是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对于权威所说的话全盘相信,不质疑、不检验,迷信盲从。

二、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伽利略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的故事。伽利略并没有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哲学家就将他说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是对其所说的话进行认真思考,对于先哲话中的悖论进行认真思考和实验,探寻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勇敢追求真理的人,才获得了在科学上的造诣。然而,这位先哲也说过未经过实验证实的话,就是关于两个不同质量的铁球下落速度的结论,这个未经过实验验证的结论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伽利略通过使用整体法思想对亚里士多德这句想当然的结论进行了质疑,并且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认真探索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伽利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获得了真理,而是更加勇敢地在所有人的质疑中通过实验展示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是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出现的,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对于教师和长者具有依附心理,认为长者或者教师所说的话都是对的,因此,对于学生进行追求真理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欲,小学生在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的时候,倾向于向长者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并对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大胆探索真理,通过自己的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真正答案。引导学生思考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句话的含义。不要害怕因为质疑和为难教师受到批评,教师是欣赏善于思考和质疑的学生的。

三、公布真理的勇气

拥有辨伪求真的勇气首先需要具有质疑“所谓真理”的勇气,在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错误的观点并知道伽利略公然进行实验之前,一直没有人能够发现这句话存在的悖论,这是因为人们一直以来“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没有质疑,就无法发现谬论的错误,而伽利略通过大胆质疑,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话中的漏洞,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发现了真理的存在。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获得真理之后,不畏惧众人的嘲讽和质疑,勇敢地在比萨斜塔上展示了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亚里士多德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对的”。

小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经常能够发现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的勇气。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交流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分享,能够激发学生在进行公布发现之前进行反复检验,提高学生的探索和钻研能力。学生具有公布发现的勇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能够互相发现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学习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大胆挑战权威的精神,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认真求证的能力和将发现结果公之于众的勇气。

篇4:走入文本,品词析句

关键词:品词析句;小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字、词、句以及段落、文章等。字、词、句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运用语言、赏析语言的根源所在。小学生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语文文章段落的阅读理解能力、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灵活表达写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离不开语文课堂上词、句的学习和应用。因此,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品词析句概述

品词析句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引导学生对词、句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用法在语意表达中的区别进行分析和体会。重点对于相近词的不同使用环境或不同含义、不同的句子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所带给读者的感受进行具体分析。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品词析句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自然形成一种语感,减少作文写作中的病句数量。另一方面,品词析句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方面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品词析句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1.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

词、句都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正确使用字词,合理运用句子描写手法。因此,品词析句能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升学生对词、句的把控能力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品词析句方面的练习,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对字词的掌握能力,清楚认识不同词语的使用环境,还能够了解句子在不同语序、不同修辞手法、不同表达方式下的表达情绪,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内容。

3.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通过对品词析句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与人沟通交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自觉形成语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等。

三、如何通过品词析句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对相近词的辨析

通过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对相近含义的词汇进行辨析,通过对词汇的辨析学习,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些看似相同词语的使用环境、使用语境等。

例如,在“讨论”和“探讨”这一对同义词之间,就有着语境和用法上的区分。“讨论”这一词一般适用的语境为较口头化的文章或句子中,一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使用;“探讨”这一词的适用语境较为正式化,多用于书面语,在论文、学术期刊等理论性较强的文章中经常出现。

2.总结不同表现手法在句子中的不同应用

不同表现手法在句子中的应用也会使句子含义的表达发生相应变化,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习计划中的修辞手法部分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教学中不只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适用范围,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优点。

例如,拟人这一修辞手法能够使句子中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喜爱或厌恶之情等。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够帮助作者将句子中的表达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如在眼前之感。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得句子更加有气势,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更加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品词析句是小学语文所需要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通过走入文本来品词析句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并能够夯实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用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减少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通过品词析句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措施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同义、近义或者相近词语进行辨析,对句子中不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所带给读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在语言上的有效合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沈月红.在品词析句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72.

[2]李谷初.品词析句培养语感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真情无价教学设计及评析[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3]孙娜.论怎样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关爱明天,2015.

[4]徐卫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1(13):4.

篇5:品词析句味无穷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于,它需要品味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欣赏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吴永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指出:“在精读阶段,应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要重视课文是如何说的,说的效果怎样……”

一、品味用词之美离不开语境

语言文字之美往往要结合语境来品味、鉴赏,才可显现其丰富的韵致。什么是语境呢?所谓语境,指的是文章的语言环境。离开了具体语境,词语的字面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因而,读懂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来推断它的意义。俗语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出示:“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师:这个“韧劲”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它让我想到柳枝弯曲度很大,很难把它折断。

师:那在这里它又引申为什么意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看看。

生2:我想,它是说这株柳树在困难的条件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屈服。

生3:前面说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这就是韧劲,就是不屈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我们用得相当多的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词语,从简单的组合中发现遣词造句的内涵美,就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结合语境品词析句的有效方法

1.稀松平常的字眼,联系上下文后就有了丰富的意蕴。有的词语单独看起来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但与语境结合起来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情趣。请看《小稻秧脱险记》中的句子:“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对于三年级的儿童来说,“收拾”一词还难于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收拾’就是你欺负我,我就打你。”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让他们读读课文后面的句子:“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联系这句话,他们就会明白:“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因为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倒下去”就是死了,杂草给消灭了。而平常所说的“收拾房间”中的“收拾”是“整理”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这就是活学而不是死记。2.简单的词语,变换读法后就能领会其中表达的技巧。《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样是品味词语“终于”的意思,教师可以直接提问:“这里的‘终于’一词能不能删去?”但有一位教师却采用范读的方法,故意丢掉“终于”,学生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意思不对。这时,再让学生阅读品味,他们很快就思考出“终于”一词表明乌鸦想了很长时间。可见,变换一下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看似普通的词语,运用比较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作者炼句的精巧。《烟台的海》中写冬天的海浪:“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春天的海浪:“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同一篇文章,写不同季节的海浪,却用了同一个词。这里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味在不同语境中“扑”的内涵和意蕴的不同。冬天的“涌浪扑向堤岸”,“扑”字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春天的“浪花”“扑”上岸展现的是“微波泛起”时烟台海的可爱与轻盈。4.品味优美的词句要重锤敲打,不能旁敲侧击或浅尝辄止。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比喻句,他们虽然不懂“比喻”“明喻”“暗喻”等概念,但能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而到了高年级,若教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文章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再进行训练,那未免有些“老熟套”了,浪费了抓住重点品味词句的时间。但是如果在需要品析的地方,因为教者自身备课不充分,又碍于脸面,羞于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而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那就不可能让学生品尝出语言的无限韵味来。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泉城》中的一段:“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教师没有挖掘出这段比喻、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和内涵的美,而只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学生造的句子还是在一、二年级就说过的:“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做游戏。”这显然没有达到品析的效果,让人兴味索然。

篇6:《黄继光》教学设计(品词析句)

高新区银杏小学 张 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感受他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理解,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思促悟,以悟促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清明导入

2、抗美援朝战争时代背景

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正当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之际,觊觎中国已久的美帝国主义又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我们的邻国——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试想,破碎的山河刚刚旧貌换新颜,胜利的果实刚刚交给人民,我们岂能容忍他人的再度践踏!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今天咱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战斗英雄,他叫黄继光(出示课题)。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黄继光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老师相信:只要你也用心去读,一定也会有所感悟。

3、播放影视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1/4

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

2、检查字词情况。A、检查生字的读音。B、强调字形。C、理解字词。

3、检查指导读课文。

4、学生练读课文。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词析句,体会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黄继光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去体会。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黄继光语言、行动、神态的语句品读,体会品质)

教师提问:黄继光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预设: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先指导指导朗读黄继光和指导员的对话,读出黄继光的坚定和充满信心;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愤怒地注视),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他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请战)的?[指导理解“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上级命令黎明前夺下597.9高地、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如果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山头也会全部丢失”]在这种情况下,黄继光心里会想些什么?[体会黄继光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2)黄继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2/4

先指导学生理解“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体会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肩上腿上都负了伤;]说明了什么?[顽强]再指导读

(3)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导读;理解“突然”,再读;

他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请读这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4)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导读;再读;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引导学生想象又站起来是多么困难。)(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

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全班齐读第11段末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指导学生看插图,体会黄继光的顽强,想象这时战士们的行动:战士们会趁势冲上来。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惊天动地、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

黄继光的精神鼓舞了大家,消灭了全部敌人,这是一种怎样的一种精神?

3/4

课件: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带着这种感情读5——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他的光辉形象,闪耀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灿烂光辉。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中。请出声有感情的读课文吧。

篇7:开源引流挖掘美 品词析句欣赏美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美育必须通过自己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也就是说,美育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的感情,陶冶人的心灵,使人的思想情操得到健康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语文丰富的教学内容,蕴涵着许多审美因素,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缺乏审美意识的学生是不健全的学生。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呢?

一、深钻教材,挖掘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的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教学之中。

1、大自然的美。小学教材中,如《第一场雪》可以领略到铅云密布、雪后初晴的意境美,体会绘声绘色美,绘动绘静美,绘景绘情美;《燕子》一文可感受到光彩夺目的春景美,可感受到燕子飞翔时的动态美,可感受到停歇时的静态美;《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更有《月光曲》中如梦如幻,仙境般的柔和之美;《趵突泉》、《乡下人家》《秋天的雨》《荷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学生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美的熏陶、激励,从而想要去开拓、去创造、去争取光辉灿烂的未来。

2、社会生活美。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由人创造的社会生活中的物质、精神才构成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小学教材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物形象,其美好的行为、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早已跨越历史长河,为人们所公认和缅怀,并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各无限的美好的价值。

如《晏子使楚》表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彩那天》反映的是一个普通工人诚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光辉形象;《尊严》是让学生学习哈默的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这一类写人记事的文章,教学中从人的神情态度、情感行为等细致的分析,人物的高大形象刻画于学生脑中,使学生从中吸取无形的力量,理想、情操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进而对人物形象产生仰慕学习的愿望,以至于行动。

3、诗词韵律美。古诗文是汉文化的精髓,是语言的艺术,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光辉。无论是描景记事还是写人表意,无不触人心思,怡情自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挖掘古诗文教学的审美点,古诗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还有自己的特有韵律美。教师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激发他们的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很自然地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

以上是根据教材的不同题材,发掘美育因素,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会创造美这一能力,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先学会鉴赏美!

二、品读领悟,赏析美

1、创设情境感受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一种美育方式。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桂林山水》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幻灯或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同时播放音乐,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之秀美。

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引导诵读体会美

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和浓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叙事抒情文章最好还要美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以意逆志,设身处境,激昂处还他那个激昂,委婉处还他那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配乐读、自由读、引读、齐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优美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如《观潮》一课,教学重点部分“潮来之时”,首先让学生自读、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反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老师读时表现。再让学生模仿观潮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等行为。最后再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于其中,充分感受潮来之时“浩浩荡荡”、“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壮观场面。

3、利用插图陶冶美

因为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过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得到美的享受。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呈现形象不鲜明具体。这时可借助插图,把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的画面,更能使学生直接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的目的。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写“董存瑞托起炸药包”那一段文字描述,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意象,唤起美感。教材以图辅文,凝固瞬间。教学时,通过对插图的欣赏,能使学生获得主人公的整体的形象感知,理解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舍身为国的品质,体会包含其中的壮美和崇高,受到心灵的震撼,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将同时受到良好的训练而发展起来。

篇8:品词析句学古诗

1. 在诗眼中品诗情

小学课本中入选的古诗都是精挑细选的。要使学生领会诗意, 教师就要根据诗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诗中的关键的词, 是诗的“魂”。例如教古诗《示儿》, “九州同”中的“同”是诗魂。诗人一生奋斗就是为了收复失地, 统一中原。少年的努力, 中年的奋斗, 耄耋的遗恨, 让学生抓住“同”, 去品味诗人漫漫的求“同”之路。诗人一生奋斗的是“九州同”, 诗人的遗愿也是“九州同”, 诗人的遗恨更是“九州同”。诗人在世“万事可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历经人生的沧海桑田, 尝尽酸甜苦辣, 照理“悲”的地方很多, 可到临终告知儿子唯一“悲”的是不见九州“同”。仔细品来这是不以物喜的大悲, 这是忧国忧民的悲。由此可见诗中的“无忘”并非单指“家祭”, 更是诗人嘱咐儿辈要继承“乃翁”的遗志, 即使在九泉之下仍然“无忘”北定中原的大业。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只有从品词析句中体味出来。再如“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 在字典里的解释是 (1) 哀怜、同情; (2) 宠爱、爱惜。“应怜”的“怜”应取“爱惜”, 因为“苍苔”与花相映成趣, 古朴幽雅, 构成了花园的整体美、和谐美, 主人爱花, 自然也爱惜苍苔了。

2. 在比较中析诗意

古诗教学中, 比较既能强化语言训练, 又能让学生明白诗意。 (1) 从析词中看用词的准确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 可用“到”“入”“过”“满”等字作比较, 体会作者选定“绿”字的精妙之处——暖暖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万物绿的动态过程仿佛就在眼前。 (2) 从同一字中品不同。“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 是比喻李白与汪伦的情谊深厚。“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中的“深”, 是指丛林深处。学生在比较中弄清字意, 品味诗意, 这样的训练既理解了诗的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 在诵读中品词句

小学课本上的古诗都有音美、形美、意美的特点, 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训练学生感情朗读, 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品味词句美, 理解古诗的内容和写作艺术。在古诗教学中, 随着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步加深, 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沟通诗中的词句与意境间的关系。如品读《示儿》时, “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死”字应读得急促一点, 并很快带出“去”, 以表示诗人对生死看得很轻;而“元、空”则要低沉有力, 表达诗人尘世一切可抛, 唯有不见祖国统一而悲的爱国情感不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王师”要重读, 以表达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无忘”要用企盼的语气读, 以表达诗人在九泉之下对祖国统一的期待之心。王维的《鹿柴》一诗, 描写了鹿柴幽美的风景, 朗读时, 语气要柔和、舒缓, 就要研读“空山、闻”和“返景、复照”。“空山、闻”要读得柔而缓, 感悟山中之静, “返景、复照”则要响而亮, 传达诗人愉悦之情。

4. 在品词句子中想意境

意境是艺术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经过提炼、加工后所形成的境界。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出发, 通过想象, 让情景再现, 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柳宗元的《江雪》, 可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 仔细品味诗人如何描绘江畔雪景, 借歌颂垂钓“寒江”的渔翁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和孤傲, 抒发失落和忧闷的心境。再如教《暮江吟》, 可品“暮、铺、瑟瑟、可怜”等词, 让美景、心境交融。夕阳西照, 江水红绿, 露似珍珠晶莹, 月如弯弓悬挂。漫步其间, 流连忘返。

这样的教学, 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篇9:慧眼灵心读文本品词析句促表达

现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抓“教眼”,悟品质

语文课应该着力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这也是语文课堂的“教眼”。《少年王冕》这篇课文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着手抓“教眼”。

1.扣矛盾

文本的第二自然段中写道:“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这是文本中王冕唯一的语言,从王冕回答母亲的话中,前后是矛盾的,要理解他的“孝顺”和“好学”,理解“闷得慌”是关键。从内容上来看,这个词半真半假,真的是父亲已经离开人世,靠母亲做针线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供他读书。作为家中的男子不仅不能为母分忧,还要高坐学堂花去母亲的血汗钱,心中不忍。假的是他深知像现在家庭的情况,也只有通过自己的苦学,将来学有所成,谋得发展才能改变家庭境遇,孝敬母亲,说“闷得慌”只是宽慰母亲。这一词就是理解人物品质的突破口,在看似平常的一句“闷得慌”中却饱含了他对母亲的孝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读懂文字背后的真实思想,对王冕的性格有清晰的把握,更要深入文本领悟作者用词的妙处。

2.品细节

文章里有一些感人的细节描写,比如:“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此处细节描写:王冕有两个“舍不得”,舍不得吃好点心,是为了拿回家孝敬母亲;舍不得花点心钱,是为了积攒钱去买旧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书,边读边思,紧扣人物的动作,抓细节描写处,品悟人物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美好品质。

二、赏句段,促写作

1.品词析句,以读促悟

文本第五自然段中的大段景物描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引读出示写景的文字,让学生们先自由朗读,初步感悟景色之美;提问写了哪些景物,并围绕作者是如何写景以及写景的顺序两方面来进行展开,抓住地上的“红”“青”“紫”“绿”和天上的“黑”“白”等字词,感受颜色美;再请学生圈出表示方位的词语,作相关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在写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更要在遣词用句上多仔细斟酌。随后出示荷花图片,感受湖里荷花苞上“雨水点点”“晶莹透亮”的艺术美。这一段是积累的重点,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所以我设计了段落填空,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这一美景。

在教学中还应考虑引领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智力的挑战,让学生围绕着“文章写的是少年王冕,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景色呢?”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体悟景物描写有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2.关注留白,激发想象

课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情节“空白”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与主人公相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文中王冕刻苦学画的过程作者是一笔带过,学生很难体会他立志学画的决心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紧抓关键短语“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并创设情境,出示三个填空:白天,他一边放牛,一边会做什么;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会做什么;买不起画笔、画纸,他又会怎么做。通过关注留白让学生想象王冕学画时的情景,这不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关注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展其内在之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讲究“留白”的艺术,要为教学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机会。

3.聚焦“语用”,渗透写法

课文的五、六自然段讲述的是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勤奋刻苦,立志学画,终有所成。文中正面突出他绘画的成功,只出现了短短的一句话,却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乡里人去购买他的画,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是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乡里人很好地完成了绿叶陪衬任务,将王冕这朵“红花”衬托得格外鲜艳。通过衬托,文章在描写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变化,在结构上也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充分说明王冕勤奋刻苦、画技高超。这也是侧面描写的长处。

三、明主线,适拓展

1.走进原著,明确主旨

本文改编自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第一回。该文刻画了一个淡泊名利、嵌崎磊落的王冕形象。改编为课文后尽管着眼点有所改变,但对于少年王冕懂事孝顺、勤奋刻苦的形象刻画是一致的。儿童对于此类文章大都比较重情节,关注故事内容,人物经历。而对于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以及文章语言比较容易忽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学习课文如何通过生动的描写、细节的表现刻画出人物形象。

2.研读课文,涵泳布局

《少年王冕》从王冕七岁丧父写起,写到十岁辍学放牛,到十三四岁开始学画,再写到十七八岁离开秦家,时间节点清晰。文本描写的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又无突出事件,但我们读来毫无拖沓之感,这与作者精巧的安排是分不开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课后问题: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写这个人的?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文本,走入文本,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涵泳文本布局之精巧,领略详略之得当,经营安排之巧妙。

3.促进积累,延伸拓展

在课堂,我通过拓展阅读与书画欣赏,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经典,使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充满理想,走向深刻;在课后,我结合课文内容,提供学生有关励志、刻苦自学成材、孝顺长辈的人物故事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感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适当选取上述部分内容,予以补充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富。总之,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这两个阶段对于研读文本能起着莫大的功用。

上一篇:高中写春的作文下一篇:桂附理中丸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