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分析文本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规划分析文本范文

规划文本

附件

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参考提纲

一、现状分析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分析本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及教学点布局、规模、结构、办学条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规划目标。提出本地区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总体目标。分析2013-2018年本地按项目县平均的主要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包括学校数、校均规模、寄宿率、生均教室、食堂和生均厕所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体育场地、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远程教育设备等指标值以及预期的受益学生人数。

(二)规划任务。围绕规划目标提出主要任务,拟申请支持的项目数量、建设规模和拟购置教学设施设备数量等。

三、资金和进度安排

(一)资金安排。规划投资总体需求和分投资需求。要逐县核定算总账,分校核定算细账。

(二)进度安排。规划需分县列出从2014年-2018年每年计划和项目安排。

四、保障措施

提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的措施,制定规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评估验收等相关制度。

五、项目方案

按照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分别制定项目方案。

- 1 -

第二篇:规划文本

镇平县**乡镇(街道)五年布局调整与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二号字体)

第一部分 (三号黑体)

乡镇(街道)布局调整规划(三号黑体)

一、基本情况(一级标题三号黑体) 正文三号仿宋字体

二、指导思想(三号黑体)

三、具体规划(三号黑体)

(一)规划依据(二级标题三号楷体加粗)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

《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豫政[2016]71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豫政办 〔2016〕129号)

(二)规划目标(具体规划见附表)

1.乡镇(街道)布局调整情况(三级标题三号仿宋加粗) 2019年度规划新建 所、迁建 所、撤销 所、合并 所、教学点恢复小学 所、小学改教学点 所。具体情况如下:

1)XXX教学点撤销 2)XXX小学改教学点 3)XXX教学点恢复小学 ...... 2020年度规划新建 所、迁建 所、撤销 并 所、教学点恢复小学 所、小学改教学点具体情况如下:

1)XXX教学点撤销 2)XXX小学改教学点 3)XXX教学点恢复小学 ...... 2021年度规划新建 所、迁建 所、撤销 并 所、教学点恢复小学 所、小学改教学点具体情况如下:

1)XXX教学点撤销 2)XXX小学改教学点

所、合所。所、合所。 3)XXX教学点恢复小学 ...... 2022年度规划新建 所、迁建 所、撤销 所、合并 所、教学点恢复小学 所、小学改教学点 所。具体情况如下:

1)XXX教学点撤销 2)XXX小学改教学点 3)XXX教学点恢复小学 ...... 2023年度规划新建 所、迁建 所、撤销 所、合并 所、教学点恢复小学 所、小学改教学点 所。具体情况如下:

1)XXX教学点撤销 2)XXX小学改教学点 3)XXX教学点恢复小学 ...... 2.学校建设规划情况

2019-2023年共规划迁建、新建、改扩建学校 所: 1)2019年规划情况

迁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新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改扩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2)2020年规划情况

迁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新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改扩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3)2021年规划情况

迁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新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改扩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4)2022年规划情况

迁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新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所(含

所(含

所(含

所(含

所(含

所(含

所(含 改扩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5)2023年规划情况

迁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新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改扩建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含教学点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

到2023年:幼儿园由 所调整至 所,小学由 所调整至 所,教学点由 所调整至 所,初中由 所调整至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 所调整至 所。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2.密切配合,促进发展。 ....... 附件:1.镇平县XX乡镇2018年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

2. 镇平县XX乡镇规划情况登记表(2019-2023)

规划要求:(学校建设标准: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初中满足十室要求,小学满足七室要求,教学点满足四室或三室要求〈含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要达到四室要求〉),规划要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不得超范围规划,不得打造豪华学校,已建设的项目不再纳入本次规划范围(PPP项目列入本次规划)

图纸要求:存在调整及建设项目的学校,要根据分类,统一颜色、统一图形表示。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 XX乡镇XX学校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位置、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历史发展、占地面积、学生人数等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

现状平面图

名称、指北针、图例、比例尺;建筑物要标准清楚面积、层数、建设年份。(A3纸横向排列,左边图右边图例、说明,用电脑排版打印)

二、规划情况

调整情况:迁建、撤销、合并、恢复(指以前年度撤销学校规划恢复的)、教学点恢复小学、小学改教学点

注:学校调整后名称变更的,要在调整属性后面写清新学校名称,例如:迁建,迁建后学校姓名变更为XXX实验学校。既无调整,又无建设规划的学校规划情况不填。

建设性质:迁建、新建、改扩建 建设内容: 预算投资: 时 间: 规划平面图

名称、指北针、图例、比例尺;建筑物要标准清楚面积、层数、建设年份。(A3纸横向排列,左边图右边图例、说明;现有建筑用实线画,规划建设用虚线画。)

第三篇:绿地规划文本编制

一、概况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永川新区绿地有了显著增加,绿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建设了一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城市形象、城市景观更加亮丽,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提升。

2007年主城区城市绿地面积达到13785公顷,公园绿地面达到4709公顷,园林绿化三大指标中,建成区绿地率32.86%,绿化覆盖率36.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2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

1、城区生态环境还较脆弱。森林树种单一,导致森林群落出现不断退化、生物群落逆向演替加速,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频繁发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能力下降。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认为活动加剧,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和破坏,存在毁林开山,违法建设的现象。

2、现有绿化成果存在被破坏的现象。近年来,侵占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城市园林式单位的绿地因地产开发存在侵绿毁绿的现象。

3、部分规划绿地也遭到蚕食。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配套绿地未能完全跟上,部分规划绿地也遭到蚕食,改为他用。

二、绿地规划总则 (一) 编制目的

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促进永川区绿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规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尤其突出景观、文化功能,特编制《永川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

(二) 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城市绿化条例》 (5)《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6)《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三) 规划范围

永川新区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永川新区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为21.50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建成区为29平方公里。

(四)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五) 城市规模

依据各层次规划及结合实际情况,控制2020年永川规划建成区为2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5万人左右。

(六) 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环境保护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坚持生态保育、恢复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注重城市生态廊道与结构性生态绿地的保护。

2、风貌保护与特色营造原则 结合万江区地方特色资源,发挥自然资源与风貌优势,通过划定绿地控制范围和公园绿地等方式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加大东莞本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本土植物和适宜本地环境的外来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注重结合本土地域丰富的文化特色,创造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景观。

3、以人为本原则

从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出发,满足人类共性与个性的环境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到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绿地的实用性,营造市民需求的生活和游憩空间,使绿地走近生活。特别是力求使市民就近享受公园绿地空间,增强绿地与土地经济及交通系统的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

针对城市整体发展需求以及近期发展的实际要求,编制绿地系统规划以及近期生态整治项目库,提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保障,强调可操作性与实施性。

5、渐进发展依次推进原则 从万江实际出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类绿地建设。

三、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使生态融入城区,文化渗入景观,构筑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物种丰富多样的生态园林县城。

(二)分期目标

1、近期(2010-2015年)

在完善现有城区绿地的基础上发展见效快、对改善城区环境效果明显的绿地建设项目,基本构建较完善的县城绿地系统,达到省级园林县城的绿地建设要求。

2、远期(2016-2020年)

全面完成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的各项绿地建设要求,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县城的绿地建设要求。

(三)规划指标

永川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四、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一)公园绿地规划

永川新区各类公园绿地规划一览表

(二)生产绿地规划 永川区生产绿地规划分布如下: 森美农林:规划定性为观赏植物的培育繁殖基地,主营小乔木、花灌木,主要对城市建成区供苗,规划面积为13.80公顷。

苗木基地:规划定性为乡土植物、绿化苗木的培育繁殖基地,主营大、小乔木,并为植物研究提供苗木基地。规划面积为16.60公顷。

(三)防护绿地规划

1、卫生隔离带

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等重点防护地段,设置不低于30米绿化隔离带,并应选择具有抗噪阻尘功能的树种。规划在变电站、储气站、加油站等市政设施周围设置卫生隔离带,宽度为20-30米。至2020年,规划建成区内卫生隔离绿带为22.74公顷。

2、道路防护绿地 (1)、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10-15米。 (2)、城市次要道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5米。 (3)、出入城交通干道两侧绿带宽度控制15-20米。

至2020年,规划建成区内道路防护绿地为23.75公顷。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规划琴亭大道、滨河北路、环城东路、广兴路为景观大道;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四)、 附属绿地

1、规划指标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附属绿地规模将达273.02公顷。附属绿地按照用地性质的不同,实行分区控制。

2、居住绿地规划要求

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阶段同时进行、统一规划,绿地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域小区内部,使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方便居民使用。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原有树木、建筑,节约用地和投资。 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组团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地为网络,使居住区绿地自成一体,并与城区绿地系统相衔接。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在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180—93]的各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突出文化内涵,形成特色。

运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天台绿化、阳台绿化、墙面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增加绿地景观效果,美化居住环境。

植物配置要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等方面的作用,改善居住环境与小气候。树种选择和种植方式要求能投资少、便于管理,树木的形态及布置能配合组织居住区的建筑空间,此外还应忌用有毒植物,少用带刺、飞毛的、易过敏的植物。

3、工厂及其他单位附属绿地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3号)精神,切实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和节约集约利用,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集中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A、公共设施附属绿地

公共设施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开敞性,其附属绿地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应结合公共建筑自身特点强调其外向性景观特色。通过环境的营造,植物的配植来烘托建筑的形体美,以此产生强烈的视觉聚焦。道路两旁的公共设施与高层建筑应预留绿地广场,与道路景观和城市景观相协调。

B、 仓储及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应满足运输与消防安全等要求。市政设施绿地应以卫生防护功能为主,同时结合市政设施类型选择绿化美化方式,创造绿色景观。

五、树种规划

(一)规划原则

1、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一批对本地风土及具体立地条件适应性强,抗逆性好,长势强健,病虫害少的树种。

2、体现乡土特色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外来适生树种,遵循本地地带性植物类型的分布规律,体现乡土特色。

3、以乔木为主的原则:乔木是绿化的骨架,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地被相结合,营造复层混交,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4、快生树与慢生树相衔接的原则:根据近、中、远期绿化效果要求的需要,做到快生树与慢生树合理搭配,要重点开发利用寿命长、抗性强的慢生树种。 第5/8页

(二) 规划目标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永川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应用植物品种作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营造富有永川区当地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绿地景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三) 树种技术经济指标(建议值)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比例大体为1:10; 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大体为5:5; 乔木与灌木比例大体为1:6;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大体为5:1; 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的比例大体为3:2。

(四)基调树种规划

基调树种是指能够充分表现万江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基调的标志植物。永川新区的基调植物主要有银杏、银木(大叶樟)、二球悬铃木、女贞、栾树、槐(国槐)、刺槐、黄葛树、皂荚、楠木、木犀(桂花)、水杉。

(五)骨干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骨干植物是能充分适应当地植物生长环境,包括对当地土壤、气候等因素适应性强,具一定风光特色,在各类绿地中能适应功能需要,适宜大量应用的植物品种。

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是形成城市生态植被群落的主要应用树种,具有景观价值优良、在本地适应面广、抗逆性强、易栽植、使用数量大、出现频率高、有发展潜力等特点。不同类别的城市绿地应具有不同的骨干树种,才能形成莲花县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群落。

永川新区骨干树种:银杏、竹柏、雪松、水杉、侧柏、圆柏、广玉兰、乐昌含笑、香樟、红楠、垂柳、麻栎、枫香、法国梧桐、红叶李、梅花、紫荆、樱花、合欢、重阳木、鸡爪槭 、桂花、大叶女贞、棕榈、法国冬青、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月季、蜡梅、紫薇、大叶黄杨、红花羊蹄甲、木槿、栀子花、山茶、杜鹃、海桐、竹类、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

六、分期建设规划 (一)、 规划原则

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合理确定规划的实施期限。

2、与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阶段建设目标相配套,使城市绿地建设在城市发展的各阶段都具有相对合理性,满足居民游憩生活和需要。

3、结合城市现状、经济水平、开发顺序和发展目标,切合实际地确定近期 第6/8页

绿地建设项目。

4、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安排园林绿地的建设时序,注重近、远期有机结合,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 分期规划指标

绿地系统建设指标一览表

1、 近期绿地建设重点

规划近期的工作重点放在见效快、易实施、对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影响大的项目上。近期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至2015年,努力构筑山水园林主体框架。

至2020年,建成主要的生态林地和公园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构建 “山、水、城”共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各组团间的绿地、林地和生态型防护用地,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显山露水”,进一步体现港口新城山、水、城三位一体的城市特色。强调对生态敏感区和景观视线敏感区域的保护和控制,完整地保留了沿长江岸线的生态绿化保护带。 a、 绿地规划指标

各组团内的总绿化用地441.6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24.7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216.8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9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 b、 公共绿地规划

重点控制朱沱居住新城公共绿地的建设。公共绿地的规划与城市景观轴线相结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体系,保障居住新城的城市生活品质。 适当增加松溉老镇区的公共绿地面积,改善居住环境杂。 不提倡花园式工厂的建设在三片工业区内布置少量公共绿地。 c、防护绿地规划 第7/8页

本规划防护绿地由高速路、城市快速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高压电力保护走廊和陡崖护坡组成。规划结合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隔离要求、危险品码头的防护要求、松溉古镇的保护要求布置适量的防护绿地满足城市防护功能的要求

(三)、 中期绿地建设规划

1、 城市建设目标

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沿江工业片区、积极拓展笋桥工业片区的建设,形成港口新城的产业支撑;完成朱沱港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及物流服务区的建设,形成港口新城的配套产业支撑;适当拓展朱沱、松溉镇区居住用地,适时启动港口居住新城的建设。

2、 绿化景观建设

积极推进沿江景观绿化带建设,全面改善新城空间环境。完成沿江工业区沿江绿化景观带的建设,新建老镇区及综合服务区内的几处公园,进行大陆溪两侧防护绿地的建设。

第四篇:某区规划文本(推荐)

攀枝花市西区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攀枝花资源优势,加快攀枝花经济跨跃式发展,根据攀枝

花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加快以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型园区建设,本院受西区政府的委托,编制西区格里坪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攀枝花城市规划技术规定》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规。

第三条本规划原则:根据攀枝花市自然、社会、经济现状条件,依托攀枝花市的资源及二次资源的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强调“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城市市场发展规律,坚持“远、近期相结合”原则,为攀枝花工业新区的建设提供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管理法律依据。

第四条本规划包括“西区格里坪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和附件(含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条适用范围: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在本规划区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展与规划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但本规划主要是作为管理的依据,不作为任何施工的依据。

第五条 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本规划由西区格里坪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和负责解释,并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管理。

第二章规划范围及目标

第一条攀枝花西区格里坪工业园区占地总面积8.63平方公里,为工业用地配套

的基础设施、少量必要的公共设施以及居住用地。用地界限:东与格里坪规划区接壤,南至金沙江边,西至龙洞矿,北面以省道310线为界,具体界线以土地利用规划图为准。

第二条结合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攀枝花经济总量翻番规划要求,遵循按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本规划区建设视经济发展情况分步开发建设。

第三条规划目标,创造能适应钛工业、电力工业、煤化工和建材工业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和“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攀枝花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二次资源的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化产品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培植,大力增强攀枝花经济实力,使之成为中国西部现代化的钛工业基地。

第三章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第一条本规划区是以配套设施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炉渣提钛、粉煤灰提铝、

煤矸石发电和煤化工的深加工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园区。

第二条本规划区总用地规模为862.7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594.24公顷,不可建用地268.51公顷。

第四章用地布局

第一条结合现状地形及道路结构,将规划区分为一个中心,五个小区,即A、

B、C、D、E区,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中心安排在格里坪西端(E区),仓储分散设置于靠近对外交通的各小区。用地西部和中部A、B、C、D区,均为三类工业区,D、E区为现状煤化工区,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以外,其余调整为二类工业兼容一类工业。并在E区靠近格里坪西端,使公共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用地,各区之间采用道路或绿化分隔。

第二条D区:D区主要布置配套的公共设施(医疗机构商业服务、金融保险、邮政、电讯等分支机构和少量的行政办公用地)及单身宿舍。

第三条A区、B区、C区:均为三类工业区,本规划工业区占地约301.07公顷,占总用地50.66%,除E区为现有的煤化工区外,其余A、B、C区均为新建的冶炼钛铝和电力工业区,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建设力度。

第四条市政设施包括变电站、水厂、加压泵站、消防站、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分散布置在各分区内。

第五条绿化用地结合地形,利用冲沟和山脊设置公园、街头绿地多处。防护绿化带沿工业用地四周设置,对不可建设用地应切实做好绿化工作。

第五章土地使用控制体系

第一条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GBJ137-90,本规划用地性质分小类,主要安排有工业、仓储、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

第二条本次地块规模控制根据规划区功能及布局结构、道路骨架、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对其进行编号划分,本规划区以主要道路和地形等为界,划分为一个中心和五个区,记为A、B、C、D、E;每个区按不同等级的道路划分为若干地块,记为A

1、A

2、A3„„,每个地块按单位用地界限又分为若干小块,记为A1-

1、A1-2„„等。

第三条鉴于工业用地规模的不确定性,各地块界限可根据投资企业性质和规模、生产工艺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变更,但其用地必须符合《图则》中相关地块所规定的有关指标要求。

第四条本规划根据用地性质分为中、小类。在开发过程中,如要变更地块的性质,必须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

第五条本规划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和图则,对每个地块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表和图则中明确的: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为强制性指标是必须执行的,配套项目、建筑限高(不含烟囱)为指导性指标可参照执行。

-1-四川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六条规划确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为上限值,实施中不得超出,

规划所定绿化率为下限值,实施中必须大于或等于该规划值。

第七条当对某地块进行开发时,地块中有非营利性或公共配套设施时,开发商必须按照规划保证规模(由开发商建)或保留用地(由政府建)。

第八条本规划建筑基本后退红线距离:沿主干道后退15米,沿次干道后退5米,形成绿化用地,又可作为相邻厂区的防护隔离。

第九条特殊后退:商场等人流集中、集散量大和对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建筑(如医院)必须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在其自身用地中保证疏散场地或防护间距等。工业企业内有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的,在使用、储存、运输中等应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设置安全防护间距。

第十条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通风、消防和管线埋设等有关规范要求。

第十一条本规划各地块的机动车开口方位、出入口的位置必须符合《地块控制规划图》和《图则》的规定。道路交叉口禁止开口距离:主干道交叉口≥40米,支路交叉口≥20米。

第十二条配套设施的设置:规划区配套设施包括配套公共设施和配套市政设施。配套设施项目和规模的确定是以规划用地布局为依据,参照现行有关规范进行计算确定,某一街区或街坊内大量用地改变使用性质时(超过总用地30%),应对用地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和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十三条本规划区配套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规模和等级应根据地块使用性质和规模确定。

第六章道路交通控制

第一条结合规划区的地形、地貌、地物及周边道路情况,本次规划在工业区采

用环状和自由式相结合的路网格局,人行交通以尽量便捷原则为准,以采用梯道的垂直交通形式,人行林阴道等。

本次规划道路的等级和红线宽度为: 主路红线宽为24米; 支路红线宽为14米。

第二条公共活动用地场所、人行道、地下通道等地段必须改作无障碍设施。 第三条本规划各交叉口形式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具体控制如下: 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路缘石半径为25米; 次干道与次干道干路相交,路缘石半径为15米; 其余道路相交,路缘石半径为9米。

第四条本规划设置一处社会停车场,分别设置,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第五条本次规划在规划区设置公共交通始末站三处,总占地面为17400平方米。

第七章市政工程控制

第一条规划区总用水量为14万m3/日,由设置在C区的西端头的水厂供给,

设三级加压泵站向高位水池加压送水,供水干管沿规划区主干道和支路成环状布置。

第二条消防用水采用生产——消防共用管道,在规划区主、次干道布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得大于120米。规划区消防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两次设计,一次火灾消防用水时按30L/S考虑。

第三条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第四条雨水量计算,采用攀枝花市暴雨强度公式,其中设计重现期p=1年,地面集水时间 t=15分钟,径流系数φ=0.65,规划区雨水经过组织尽快、便捷排入自然冲沟或排洪沟渠。

第五条生活区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格里坪污水处理厂处理。各厂区内的生活污(废)水,难以集中处理,由各厂自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工业污、废水的排放:在规划区新建的工业企业必须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并通过污水管网排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再次进行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污水处理厂设置在E区中部紫金沙江边(见图),排污口必须设置在水厂取水口下方200m以外。

第六条规划区设110KV变电站三座,110KV电源与市区联网。 第七条10KV出线沿防绿地或道路布置。

第八条规划在A区的西北角的公共设施用地内设置邮政、电讯、商服、金融、派出所等,居民生活区紧靠格里坪镇,除充分利用镇内的各项公共设施外,在设施不足时可增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小学、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商业、金融服务设施等。

第九条通讯光缆沿规划区的主要道路呈环状布置。

第八章城市防灾

第一条根据《攀枝花市总体规划》的规定,地处金沙江岸边C、E区按50年一

遇防洪标准设防。

第二条根据《攀枝花市总体规划》的规定,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重要的大型公建、城市生命线工程(给排水、供电、通讯、医疗等主要设施和堤坝、桥梁)应提高一度设防。

第三条规划区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颁布的防火规范,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级消防站一座占地0.46公顷,消防用水由城市供水管供水,不另设专用消防水管,支路及以上级别的道路应敷设管径不小于DN150mm的水管,且每隔120米设一个室外消防栓。建立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119火灾接警专线,在建设中按标准建设消防通道。

第四条工业企业内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在使用、储存、运输等应按照相关规

范执行,设置安全防护间距,并应留出疏散用地及疏散线路,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五条在A、B区靠近省道310线的上方设置截洪沟一道,以防止山洪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第六条规划区人防工程建设按照专项规划执行。

第七条规划区内所有工程建设必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执行。在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地段,需首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后,方可进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工程建设。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控制

第一条规划区应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利用一切不可建用地培植草

地树木,主干道路两侧设防护绿带和生产防护绿地,应按照“谁开发谁建设”原则进行绿化建设,开发用地应按照规划要求,与工程建设完工时同时完成绿化建设。

第二条入住园区各企业或开发商应尽量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以减少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三条产生废水、废气和烟尘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处理,必须自建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和利用,不得随意排放,以免增加西区的大气和环境污染。

第四条工业用地周边防护绿地应根据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树种,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污染。

第五条沿规划主、支路两侧各控制不少于15实—5米绿带。 第六条水土保持措施。

1)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利用地形高差、合理安排用地,充分体现土地的有效价值。

2)规划区内道路走向应结合地形、依山就势、避免不必要的深挖高填。 3)保护规划区的自然冲沟和植被,并对冲沟进行必要的整治和绿化。

第十章附则

第一条本文本自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二条变更原则:规划实施中,因故必须重大调整变更时,须由有相应资质单

位进行调整,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名词解释

1、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以公顷(万平方米计)。

2、用地性质——用地使用功能,根据各地块用地分类标准。

3、基本性质——在通常情况下应首先选择土地使用性质。

4、兼容性质——除基本性质外允许选择的土地使用性质。

5、用地红线——由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用地界线。

6、建筑后退红线(建筑线)——根据规划要求在用地红线允许设置的范围线。

7、容积率——规划地块内地面建筑总面积与规划面积之比。

8、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与规划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计。

9、绿地率——绿地面积与规划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计。

10、停车泊位——建设项目必须在其规划使用的用地上安排地上或地下、室内或室外的最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位。

11、出口方位及数量——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的出入口的方向、位置和数量。

12、建筑高度——是由室外明沟或散水坡面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本文用词说明:

执行本文本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少的词:采用“必须”。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有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各地块规划要求详见规划地块控制指标及《图则》。

第五篇: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专项规划之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xx 县 规 划 局

xx市xx城市规划设计院

xx

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

一、总则

(一)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重庆直辖市建设新形势的需要,积极、科学地指导和推进xx县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及相关规划,编制《xx县空间发展规划》。本次规划成果中文本和图纸是xx城市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二者不可分割并具法律效力。本规划一经批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土地与空间利用规划及一切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公布)

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7发布)

4、《重庆市xx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5、《xx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6、《xx县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xx县四规叠合实施方案》

8、《xx县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三)规划区范围:xx县域1518.73平方公里。

xx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xx镇、xx镇、xx镇行政辖区,共计xx KM2。近、中期不包括xx镇和xx镇,远期将xx镇和xx镇纳入。规划拟形成三个城市组团:主城区、xx组团、xx组团。本次规划的主要范围为主城区。主城区位于xx镇,西起xx、北含xxxx镇xx村、xx村;东含xx、xx村、xx村以及xx村;南包xx永兴村、村,总面积xxKM2。

1 宜居xx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二、xx城市发展现状

(一) xx城市建设现状特征

1、城区建设用地基本情况

2008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城

5、xx景观、xx景观走廊建设要加强

目前,县城xx路的景观建设正在加强,党校—xx段,xx转盘—污水处理厂—xx中学拟加紧建设,但县城体现公共功能的建筑和休闲空间相对较少,缺少通滨河的视觉景观廊道和开敞空间。xx山的山脊线在县城缺少视觉廊道。

市毛容积率为1.2。

2、住房建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xx县未来住房供给量较大,住宅新开工建设量从2010年开始将逐年增高,保持增长态势。现状居住用地的规模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偏高,呈现增长模式。

3、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增强。2008年公共设施用地的拓展量达到1.5平方公里。同时,近年来城市公建建筑逐步开始建设,南阳公园正加速建设。其中,体育场、体育馆、滨河公园、天宝寨公园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陆续通过选址或建设,将有利于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

(二)城区空间发展的必要性

1、居住用地拓展呈现超前发展态势

2008年县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构成比例与总规的对比分析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需同步加强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居住建设,居住用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共设施用地却未跟上,与居住建设量的增长相匹配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共设施配套仍需同步加强。

3、城市绿地建设比例偏低,分布不均衡

绿地在总规中要求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6.16%,而现状所占比例低于总规确定的用地比例,公园绿地建设速度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公园建设投入不足或进度缓慢。另外,在新的绿地规划建设中,也呈现出区域不均衡发展。

4、工业用地产出强度需要提高

虽然近年来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待提高,使用效率偏低,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和使用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宜居xx空间发展 (一) 宜居xx建设与空间发展

按照重庆市《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直接同城市空间规划相关联的指标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毛容积率、中心城区毛容积率、人均城市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广场面积、人均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中小学人均用地面积达标率、百万人拥有图书馆等场所的个数等。根据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作与分工,本研究主要提出与宜居xx直接相关的核心指标。

就其本质而言,各项用地应保持合理比例,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以达到宜居城市的标准。

(二)空间发展思路

1、城市功能联动尺度拓展的必要性

提升中心功能,实现增长与提升并重的全菜单功能完善是xx未来的主要方向。从传统商贸向现代服务的转型。培育科技生产力、文化影响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打造对接主城的渝东北连接一圈两翼的“桥头堡”功能。

2、构筑两基地一中心,促进整体联动发展

xx天然气精细化工基地:依托现有的xx化工、xx气田、xx厂等形成天然气精

细化工的产业基地。

xx轻型加工制造业基地:依托xx的交通地理优势,打造生态型农产品加工基地,

为县城和重庆主城建立生态农产品定点采购基地。

县城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依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做强县城工业园区,培育现代物流中心,合理县城功能分区,构建经济文化中心。

3、城区空间构架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积极构建行政中心片区xx(行政文化新区)、xx片区(商贸中心区)、xx片区(综合新区)、医药园区、xx片区(综合新区)、xx工业园区、xx现代居住区等功能结构分区明显的空间功能架构。

(三)发展目标

xx应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利用千年古县挖掘xx文化内涵,造就牡丹品牌的一流服务业,把xx打造成为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西部魅力城市。公共空间具体目标是:至2012年,城市毛容积率不超过0.9,人均建设用地达82平方米;至2017年,城市毛容积率不超过0.85,人均建设用地达85平方米。

(四)县域空间发展战略

规划引导构建“一主二次三心四片”的区域空间结构,实行“中拓北聚南优台控”四大片区协调发展战略,简称“六极四片”发展战略。

“六极”即“一主二次三心”六个增长极。其中,“一主”:即县城所在地xxxx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主中心。“二次”:即xx镇、澄溪镇两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两大次中心。“三心”:即xx镇、xx镇、镇三镇,规划引导形成xx县的三大片区中心。

“四片”:即结合县域中心、次中心、片区中心的选择,将xx县域由北至南划分成四大片区,分别为以xx镇为中心的北部片区、以县城为中心的中部片区、以xx镇为中心的中南片区、以xx镇为中心的南部片区。通过各种政策与措施,努力引导县域人口与产业向中部片区和各片区中心集中。

“中拓”:即中部片区应以现状城镇建成区为基础,以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为动力,大力向外拓张建设用地,进行城镇开发建设,构建形成xx县域内最主要、最集中、最有效的城镇拓展区与工商业集中区。

“北聚”:即北部片区应主要以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新型社区集聚为核心,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构建形成xx县域内最主要、最集中、最有效的农村新型社区示范区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南优”:即中南片区应以现状村镇为基础,以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为主要手段,以进一步优化村镇布局为重点,构建形成合理的村镇空间布局形态。

“台控”:即南部片区应以单独形成的自然台地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村庄整治为主要手段,严格控制大规模建设开发与工业发展,构建形成xx县最生态、最环保、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区。

(五)宜居xx空间建设措施

1、加大城市边缘区居住功能建设 加大城市拓展区居住、休闲功能建设。

2、加强xx的生活服务设施开发建设

未来应优化中心城区的生活方便性,提升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方便性。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重视老年人、退休人员、儿童等群体生活方便性的需求,提高该群体的满意度。

①加大新建居住区非日常购物设施建设

日常购物和非日常购物设施已经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未来商业设施的开发,不宜大规模建设大型商业区,应进一步加强桂北新城、行政北片区、娱乐城片区商业环境建设。

②重点进行城市边缘区医疗设施建设

医疗设施建设方面,在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医疗设施建设的地区差距、提高居民医疗方便性的同时,重点进行城市边缘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小空间尺度上,重视大型居民住宅区的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方便性。

③加强区域文化特色建设

加强新开发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行政中心片区以行政文化作为建设的主题,起到带动作用。对于今后的新城建设,一定要将社区文化与区域特色建设作为建设发展的先行力量,推动拓展区的整体发展。

3、提升滨河景观功能和形象

一是重点构建自然山水生态廊道系统,修复xx河生态廊道;顺应xx地带生态敏感性,引导有序开发;整合自然山水和景观资源,改善视觉生态。二是重点加强滨河宜居生活社区等建设。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四、 宜居xx重点项目建设

(一) 重点建设工程

1、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库

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国家住房建设要求,保障都市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建立面向社会不同收入阶层,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体系。

2、城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社区级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体系建设,旧城区中小学改造、扩建居住区特别是新拓区基础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社区和乡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二)民谐工程(劳者有其闲)

1、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大型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完成会展中心、县图书馆等建设。

城市文化雕塑建设工程:在重要街道、广场、重要城市空间节点(如山头、桥头、文物点、城市交通节点等)布置文化雕塑,提升城市空间的文化品位。将历史文化保护、说明标识系统建设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城市地段结合起来,创造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 说明标识系统建设工程:“大、中、小”相结合,即城市展示与标志物建设,既要注重城市级的标志物建设又要注重区级的标志物建设,结合市民生活场景的标志物建设。在建设布局上要结合各区特点兼顾公平的原则,使各区形成各自的特色。

2、城市休闲空间建设

xx特色生活场所建设:城市特色生活场所能使市民产生“家”的感觉的文化体验,这种生活体验可以从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再构建中获得。

城市休闲街区建设:综合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特色。根据街区功能,创造宜人的现代街区空间尺度,避免土地浪费;对于各种街区环境,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充分考虑人的停留空间设计。

(三)民景工程(游者有其园)

1、城市自然景观建设工程

保护城市山脊绿化,做好城市山体绿化禁建保护范围控制,禁止明月山矿产资源开发。塑造好山际线与水际线之间建筑和风景展开面。强化建成区绿化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城市建筑景观建构工程

城市建筑轮廓线规划工程:注意城市建筑群外轮廓线与城市山体轮廓线的融合,突出山地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特色。

建筑风格与色彩规划工程:山地建筑设计以朴实的艺术风格为主,努力创造 “地域的现代建筑”风格。应重视建筑材料的结构特征,充分考虑利用结构自身的美,不另加过多的装饰;注意建筑群体之间色彩的协调。

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建设工程:除城市级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力度外,加快区级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结合整体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考虑,在县城各个空间节点,商贸中心区等重要地段建设标志性建筑物。对需要体现城市形象的地段配以适当的功能,包括标志性建筑群的布点控制。

(四)民行工程(行者通其道)

城市步行系统建设:加强城市休闲型步行系统建设、交通道路无障碍设计实施。 一是应把握空间尺度,形成良好空间感受,避免不必要的城市土地浪费,将步行街建设与其它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二是应当考虑如何吸引城市居民,达到积极开展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日常生活性运动的目的,三是在空间结构上,应注重将城市广场、休闲观景平台协调统一考虑。通过步行系统的规划与一系列实施举措,逐步建立一个适宜步行的城市,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xx”。

五、近期城市空间具体拓展方向研究

本次规划提出近期城市空间两大拓展策略:主城区中心区完善发展策略、城区“东扩西拓南进”策略。

城市是多方位铺开建设还是重点发展一个片区,取决于城市的建设规模总量、建设资金来源与各个片区的发展条件。作为内陆山区城市,其城市的建设规模总量不大,政府的公共财力有限,社会融资能力较弱,而将有限的建设量、有限的建设资金分散到多个片区,必然难以形成一个新区开发所必须的规模积聚效应而达不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同时根据总体规划,北部片区近期作为重点发展新区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东部、西部和南部由于有具 4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体项目建设则是适宜的发展方向。

近期城市发展空间主要形成四个重要的发展地带,其发展各具特色,执行不同的城市功能。近期城市空间发展主要是在完善城市中心区(即桂西大道与桂东大道之间城区)的基础上,向东部、西部及南部进行城市空间的发展。

(一)立足老城区——中心区完善发展策略

当城市的发展转向外围时,并不意味着中心区建设的全面停止,这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原因在于外围几个片区现状基础条件不好,在短期内无法承担起疏散中心区的重任,而城市要发展,市民需要不断的提高生活水平,且城区内尚有一些急待解决的建设问题,因此,理智的选择是在加紧外围片区建设的同时,对中心区采取有条件的发展与加强控制的策略,既满足城市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为今后中心区能顺利实施高质量的改造建设打下基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条件。

xx大道与xx大道之间老城区发展成为中心商贸区。老城区社会服务设施较为完善,近几年新建部分住宅小区,城市中的大部分商业金融活动都发生在此区域。该区近期发展目标是完善其社会服务功能及基础设施系统,开发改造现存的破旧住宅及未建设用地,将该区域发展成为xx县的中心商贸地段。

(二)城区“东扩西拓南进”策略

城区将向东、西、南三方向发展,而由于各区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其发展方向也各有侧重。从城市的现状条件出发,近期实施策略为形成以中心区为中心、以西区、东区、南区为支柱的“扇形”空间发展形态。 三个片区发展条件与发展前景比较分析:

对外交通条件:东部片区由于有xx大道与高速公路相连接,有利于工业与物流业的发展。西部片区在新的县政府附近由新建的xx大道贯穿可以确保其交通的顺畅到达,既能给片区创造便利的对外交通优势,又不影响其城市用地的完整性。南部片区将会有xx大道三期的修建成功带来的便利交通作为保障,使其得到发展。

基础设施状况:东部片区现状的xx工业园区已经拥有四家大型工厂,及大片的整平场地,其现状建设相对西部和南部片区更为成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相对完善。

可持续发展条件:东部、南部片区现状建设较多,且规划保留的现状用地占用了相当的比例(因为执行总体规划较为完整)。而西部片区现状建设量小,因为西部的xx景区限制,故西部片区的发展受约束较大。 综上得出以下片区发展策略:

1.依托xx大道发展东部产业区。xx大道及xx产业园区的兴建带动东部区域的发展,在近期建设过程中用地性质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附加适当的商业办公和居住用地。本区的发展目标是集中发展工业经济,使其成为xx的支柱工业聚集地,带动xx整体的城

市发展。

2.依托新建的桂西大道与县政府搬迁工程,发展西部行政中心区。由于xx大道的建成和县政府的搬迁,促进本地域将成为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为主的地段。因此本地段的用地发展性质为商业金融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和附属居住用地。本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xx的行政龙头,成为xx县的行政办公中心。

3.通过桂西大道三期工程的新建,促进西南片区发展。桂西大道三期工程的兴建必然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该区域的现状建设情况基本上是一张白纸,但这可以认为是该区域的潜在优势,其发展更具有可操控性和发展预测性。因此,该区域的用地划分更加均衡,规划中以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主,附加以基础设施用地。

六.近期城市具体建设发展发展策略研究

(一)中心区 1.近期发展目标

遏制中心区过度开发的趋势,以适度从紧的中心区建设控制政策、人口与相关服务设施整体搬迁等措施,积极向外疏散中心区人口,以松动中心区过度密集的状态,为中心区下一阶段大面积的整治改造创造条件。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改善中心区的人居环境与公共设施水平,完善边缘的xx、xx片区。使中心区由环境状况恶化、城市功能紊乱的状况逐步向人居环境优良、经济运行活跃并具有良好景观的园林城市转变。

2.现状建设问题

中心区尤其是中心区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是过度开发,零星插建,过大的建筑密度导致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的产生与城市环境的恶化。大量危旧住宅小区和民居房存在,占据中心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并影响城市环境。公益性公共设施的缺乏或不完整,城市绿化不足,某些城市地段景观环境较差,居住与公共设施缺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近期发展对策

(1)中心区严格控制建设策略

严格控制建设,杜绝零星插建,防止中心区建设密度进一步加大,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和加大城市问题解决的难度,控制一些近期无法按照规划要求实施改造的破旧区域,为今后城市有能力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完善城市环境与公共设施创造条件,避免城市付出二次开发的代价。

(2)中心区适度提升改造策略

由于城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要不断向前发展提高完善,故针对上文出现的城市建设问题,在严格控制中心区建设的大原则下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度的提升改造策略。 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危旧住宅小区改造。城市急待解决与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设施的建设:如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农贸市场、中小学建设等。城市绿化景观环境的逐步改善、重塑与提升。

(二)东部片区 1.近期发展目标

以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xx产业园区的启动使新区开发迈出实质性一步。利用产业园区的开发逐步打响东部片区的知名度,为后续建设开创良好局面。

2.现状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设施条件

东部片区现状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其发展缺乏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 (2)经济条件

xx县整体公共财政水平不高。东部片区的发展要依靠招商引资来完成,其随机性较大,不够稳定。

3.近期发展对策

新区开发前期的关键在于产业先行,而从目前新区现状发展条件看,建设产业区最迫切的是建设基础设施与用地的平整。由于现状发展条件较差,政府应从规划、土地、政策、资金等多方位的给予支持。

(1)建设变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区主干道市政管线。

(2)对工业用地条件进行评定,适当调整总体规划中的工业用地,积极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工业项目的尽快上马。

(3)继续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以促进更多的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 4.建设资金来源

前期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支持,进行东部片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区的前期开发,使新区具备基本的发展条件后,通过采用TOD、SOD、AOD等多种城市经营手段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并逐渐培养自身融资能力,使新区开发形成良性的滚动发展局面。

(三)西部片区 1.近期发展目标

尽快改善西部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西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形成xx县新的行政中心,并适度进行房地产开发,以产业先行汇集人气积累资金,为西部片区启动打开局面。

2.现状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交通条件

现状道路没有形成完整的路网体系,与外围仅有桂西大道相连。 (2)设施条件

现状基础设施条件一般,需要更一步的加强。

(3)用地条件

片区东临xx大道,西傍xx山,发展用地受限,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3.近期发展对策

片区发展的现状基础较好,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发展时序的把握,政府不仅要以开发促进片区的发展,同时应注重对片区内土地开发的适量控制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尽量使土地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体现。在基础投资方面,以基础设施先行进行道路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在开发时进行同步建设。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片区发展有良好的设施基础。 (2)借政府地址搬迁的契机,开发相应的办公、居住等项目。

(3)进行中心区边缘的小区开发,打响西部片区开发的知名度,向西拉动中心区的拓展。

4.建设资金来源

片区的现状条件较好,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以市场化的运营,采用BOD、TOD、AOC等城市经营手法对城市建设开发进行经营。待起步发展顺利完成后进行大规模的滚动发展。

(四)南部片区 1.近期发展目标

利用近期主城区拓展和xx大道三期建设的时机,解决城市压力,作为城市中心区的拓展。

2.现状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1)交通条件

道路体系不成熟,与老城区联系较为松散。但随着xx大道三期工程的建成应会有所好转。

(2)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不完备,缺少整体的管网系统和完备的市政设施支持。

(3)片区高压线较多,影响城市用地布局。 3.近期发展对策

(1)改善区位交通条件,展开xx大道三期工程以形成与中心区的双向交通联系,正式开启新区开发第一步。

(2)完善市政工程设施建设与城市主干道市政管线建设。

(3)作为城市中心区的延伸地段,发挥其优势,开展多方面的城市建设。 (4)规范市政管网,高压线应逐步下地。 4.建设资金来源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前期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支持,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开发,使新区具备基本的发展条件后,通过采用TOD、SOD、AOD等多种城市经营手段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并逐渐培养自身融资能力,使开发形成良性的滚动发展局面。

七、城市近期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一)基本生态控制线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护城市基本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组团结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尊重城市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线范围包括高程超过450米,坡度大于35%的山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体保护区、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以及城市长远发展必须控制的绿化隔离带,控制范围为75.50平方公里。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用于风景名胜区、农业保护区等非城市建设用地,以及部分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旅游等城市建设用途,严格限制其它用途。严格控制线内现有零星建设用地,禁止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近期建设控制线

为了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和城市土地的粗放型利用,依据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划定近期建设控制线。主城区控制线范围为15.16平方公里,新民组团控制线范围为1.50平方公里,太平组团控制线范围为1平方公里,近期城市建设应严格限制在控制线范围之内。

(三)居住用地

主城区近期规划居住用地568.40公顷(包括中小学70公顷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38.28%,人均居住用地34.46平方米。

根据城市近期发展策略分析,近期城市居住用地建设可以分为三类。

中心区的危旧住宅小区改造与破产企业“退二进三”住宅开发改造。 1.改造建设原则

以整治中心区居住环境为目的,结合疏散中心区人口的目标进行适度建设。改造宜集中进行,杜绝零星插建。

2.改造建设项目要求

建设性质:建筑与环境质量很差需要进行改造;企业倒闭需要盘活资产解决安置问题。

建设资金:住宅小区建设能够依靠自身经营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建设规模:住宅小区建设用地有相当的规模且连接成片,既能分期滚动发展又有利于建设资金的平衡,能起到投资一片收益一片的规模效应,从而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和生活条件。

3.改造建设项目具体用地布局 (1)xx片区改造

(2)xx大道西侧片区改造 (3)xx片区改造 (4)xx片区改造 (5)人民医院片区改造 (6)xx小区二期改造 (7)xx片区改造

(8)xx化工公司搬迁后,该企业“退二进三”的住房改造建设。 (9)xx公司片区“退二进三”的住房改造建设。 4.控制指标

所有住宅区住宅间距须符合消防、卫生与建筑保护要求,新建住宅区绿地率必须大于30%,旧城改造区必须大于25%。

中心区西侧为xx山风景名胜区,为了保持xx山山际轮廓性,所有建筑尽量以多层为主。

(四)商品房住宅小区建设。 1.xx山片区 (1)有利条件

该片区位于xx大道和xx路之间,用地较为平整,交通便利;背靠xx山,周边环境优美;靠近xx大道的部分用地已经开发,现有体育中心、xx一中、中国移动公司,县政府搬迁用地场地在整治之中。

(2)不利条件

该片区大部分为农田,居住村民较多,征地拆迁赔偿费用较高,根据初步估计每亩费用为xx万。

(3)规划对策

综合考虑该片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与建设发展条件,xx山片区宜设置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为中心区向外疏散的中低收入居民提供适宜的住宅。政府对该片区建设应采取积极扶持态度并进行政策倾斜,促进公共设施项目的尽快实施,以提升土地价值,同时对住宅项目实行分期滚动开发,便于采用城市经营手段解决建设资金。规划通过对该地块的建设能够拉动城市向西拓的步伐。

2.xx片区 (1)有利条件

该片区位于xx大道三期与xx大道之间,该片区内现有新华大酒店、汽车南站、南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阳小学以及部分居住小区。

(2)不利条件

片区内有xx110千伏变电站,高压线较多,影响用地布局。 (3)规划对策

综合考虑该片区的建设发展条件,应清理部分高压线。促进公共设施项目的尽快实施,以提升土地价值,同时对住宅项目实行分期滚动开发,便于采用城市经营手段解决建设资规划在xx大道、xx大道南段、xx新城、xx大道北段、xx路、xx片区布置9片经济适用房用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6,96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7.39万平方米。

(3)经济适用房建设要求

经济适用住房每户建筑面积控制90平方米以下,用地容积率控制2.0以下。

(六)工业用地

金。

3.xx大道两侧住宅区 (1)有利条件

该片区位于xx大道两侧,现有中心客运站,交通方便;靠近xx生态园风景区,xx大道北侧的环境相对较好;部分土地已平整。

xx(2)不利条件

大道北侧为丘陵地,土地平整成本较大。

(3)规划对策

平整场地,促进公共设施项目的尽快实施,以提升土地价值。xx大道作为主城区的入口,应注意两侧风貌设计。

(五)中心区边缘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1.廉租房建设 (1)布局原则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具备基本交通条件、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方便生活、工作,就近安排的原则;节约用地、紧凑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廉居工程。

(2)廉租房布局

规划在xx大道、xx新城、xx大道北段、xx路、xx片区布置5片廉租房用地。 (3)廉租房建设要求

廉租住房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8以下;政府投资建设廉租住房提供给社会低收入者居住;收购主城区现有二手房,改造后提供给低收入者居住;将主城区中的临时建筑和废弃建筑物等改造成农民工宿舍,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住房,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住房过渡问题。

2.经济适用房建设 (1)布局原则

方便工作和生活,就近安排的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具备基本交通条件、配套设施基本完善;节约用地、紧凑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经济适用房

主城区近期规划工业用地244.5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6.47%,人均工业用地14.82平方米。

工业用地近期规划的原则是严格控制中心区工业发展;城市东部靠近xx高速公路出口,用地相对完整的地方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布局的重组,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xx

1、xx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一期已启动,一期征地xx余亩。已引进xx、xx、xx电器等xx余个企业,引进资金上亿元,主要发展轻型加工业。

2、xx工业园区发展潜力分析 xx县处于工业工业化初期阶段,应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城镇化推进。xx进入重庆大都市区内,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均进入了主城带动和辐射的半径之内,承接主城“退二进三”、老工业基地改造形成的产业梯度转移,因此整个xx工业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xxxx

工业园区内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xx路(大道))和xx110千伏变电站。已经完成安置点的建设。

3、近期朝阳工业区发展规划

通过政策优惠,继续引进企业,体现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形成新型产业密集带。 在园区内大力发展机电、摩配、食品等轻型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实现聚集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大力推动园区土地整治、道路管网、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规划期末建设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到2010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以上。

(七)仓储用地

主城区近期规划仓储用地xx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xx%,人均占地xx平方米。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加强,除以前的各类仓储除国有粮库和危险品仓库以外,其余的宜转变为大型批发市场和企业自配的仓库用地,并组织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物流运输。

结合工业用地,在xx高速公路出口和中心客运站布置仓储用地,集加工、仓储、展示、批发销售为一体,形成物流园区。

(八)绿地与景观近期建设规划

重庆市xx县空间发展规划文本

主城区近期规划绿地153.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34%,人均绿化用地9.31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园绿地7平方米)。

1.绿地与城市景观近期建设思路

现有的绿地主要分布在xx公园和xx两侧。近期结合xx和xx防洪堤修建,建设可进入的公共绿地;修建小型休闲广场,满足居民户外活动需要;结合风貌设计,整治城市入口节点,提升城市形象。

2.绿地与城市景观建设要求

新建、扩建、改造建设工程都应按有关规范建设足够的绿地,严格禁止侵占绿地进行其它建设活动;绿地建设必须满足服务大众的要求,即为可进入的公共绿地;绿地建设必须满足能够改变城市景观环境的要求。

3.近期重点绿地与景观建设项目 (1)建设xx公园 (2)扩建xx公园

(3)建设xx大道人行道绿化带 (4)建设xx大道人行道绿化带 (5)建设xx防护绿化带 (6)建设xx防护绿化带 (7)扩建xx园 (8)建设xx公园 (9)建设xx休闲广场 (10)xx转盘景观改造 (11)建设xx休闲广场 (12)扩建中心广场 (13)北转盘景观改造 3.可建设项目

(1)建设xx生态园风景区 (2)建设xx公共绿地

(3)建设xx大道与xx路交叉口两侧公共绿地

上一篇:高考文史常识范文下一篇:古今读书名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