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2024-04-21

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通用6篇)

篇1: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石家庄原生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期专注于环保领域。本公司倡导“专业、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力量和成熟的售后服务团队。我们的宗旨是:“用服务与真诚来换取你的信任与支持,互惠互利,共创美好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公司地址:中国河北石家庄石家庄市红旗大街581号

篇2: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我在电力系统工作已有8年, 从刚进入单位, 就参与到QC小组活动当中, 对QC小组活动认识比较深刻。QC小组是在大家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有明显的自主性, 广泛的群众性, 高度的民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活动确实可以汇集成员的聪明才智, 对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个企业也正是认识到了QC的重要性, 对QC小组的奖励也比较丰厚。

目前有一个现象在QC小组活动中普遍存在:一些人抱着追名逐利或是其他目的加入到了小组中去, 但是, 一旦参与其中, 又表现的毫无主动性, 能混则混, 能少干就少干, 在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位置, 没有主观能动性。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这些成员缺乏团队精神, 这样, QC小组活动肯定会走弯路。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才能真正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才能形成合力, 实现突破。

那么, 什么才是团队精神呢?所谓团队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表现。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 相反,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古人云:人心齐, 泰山移。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

从前, 有一个装扮很像魔术师的人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他向迎面而来的夫人说“我有一颗汤石, 如果将他放入烧开的水中, 会变出美味的汤来, 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这时, 有人就找来了大锅, 也有人提了一桶水, 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材, 就在广场煮了起来,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 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 很兴奋的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立刻, 就有人冲回家拿了一堆洋葱, 陌生人又尝了一口, 说“太棒了, 如果再放一点肉片就更香了。”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 “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陌生人建议道, ……在陌生人的指挥下, 有人拿了盐, 有人拿了酱油, 也有人捧了其他的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的时候, 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东西。

其实, 那块汤石只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捡到的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子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只要我们愿意, 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 当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 众志成城, 汤石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看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使我们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道理。而目前QC小组成员中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团队精神, 这就是企业在推进QC小组活动时困难重重。缺乏团队精神, 对QC小组活动会产生多方面影响。首先, 小组成员会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 小组成员在活动中不会各尽所能, 不能达到良好的队员知识结构互补。再次, 小组成员如果个人意识太浓, 便无法充分发挥团队合力。

所以说, 团队精神在QC小组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明显, 其作用甚至超越了QC小组本身, 对促进企业凝聚力, 对构建和谐企业, 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应该如何使QC小组成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呢?

一、目标的导向功能, QC小组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力量, 要让目标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 就要在目标制定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位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 最终达成共识, 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使每位成员都有动力, 同时, 组长在最终确定目标时, 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不要制定一些虚无缥缈, 可望不可即的目标。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目标, 才可以真正让大家齐心协力, 拧成一股绳,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组长在创造良好团队精神的作用

组长的人选必须要选择在团队中有一定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人, 是团队的核心。在平时, 组长也应通过各种方式, 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这样, 才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 在小组中建立起良好的团队精神。

(一) 组长在团队中的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 QC小组也不例外, 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 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 通过小组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 来沟通小组成员的思想, 引导成员间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反过来会逐渐强化团队精神, 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二) 组长在团队中的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每个组员自觉地要求进步, 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组长就应该调节好组员之间正常的竞争, 实现激励功能, 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基础上, 应该多方并用, 使组员得到团队的认可, 获得团队中其他组员的尊敬。

(三) 组长在团队中的控制功能

组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 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组长应该在团队内形成一种观念力量, 去约束规范, 控制组员的个体行为及组员的价值观和长期目标。这种控制才更有意义, 才更深入人心。

三、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创造良好的环境

QC小组活动虽然是员工自发组织的团队, 但是也要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和明确的奖惩措施。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才可以为小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才可以做到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消除和化解分歧, 增进彼此间友谊。例如, 制定“为组员过生日”制度, 给组员送上团队的问候, 使人人都感到团队的温馨, 增进大家的友谊;制定定期召开“诸葛亮会”制度, 既可以充分发挥头脑风暴法的作用, 又为大家营造了轻松的氛围, 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

QC小组成员们, 在工作中是亲密合作的战友, 在生活中, 是朝夕相处的朋友, 风雨同行、同舟共济。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 十根筷子抱成团, 只有通过团体的力量, 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才能使QC小组活动做的更出色。而在活动中, 也会加深组员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程度, 进一步巩固团队精神, 形成良性循环, 更好的推动QC小组活动开展乃至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社会快速的进步。

摘要:目前在小组活动中存在小组成员缺乏团队精神的问题, 小组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共同努力, 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小组。

篇3: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摘  要:内部审计委派制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人的能力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经验积累的总和。提升能力素质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要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卫生行业的改革发展、与时俱进地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相一致,坚持知难而进的指导原则,且要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应不断明确提升内部委派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委派制;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提升途径

人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的总和。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党和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促进其素质与能力方面在不断提高与攀升。

一、提升能力素质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

(一)强化内部审计机构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要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相一致

《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也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审计业务的能力,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前提基础。这就要求委派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审计专业理论、业务知识、且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审时度势地准确把握国家的审计法规、吃透国家的政策精神,正确有效行使审计业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作用,在审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性原则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前提基础。委派的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要理解和把握国家卫计委对医药卫生战线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委派制的重要性的认只,是为进一步贯彻与落实国际与国家的审计法规,独立于各管理层,极大地发挥国家在卫生领域投资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性。

(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地为卫生行业的改革发展服务的指

导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的营运发展情况时刻也在不断变化,为确保大型公立医院为人民的健康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对委派的内部审计人员要随着情况的发展与变化就得与时俱进地转变审计观念,根据医院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改变,要不断更新审计理念、调整审计的指导原则、以适应服从和服务于大型公立教学医院的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市场的逐步开放,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将不断涌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委派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审计的知识结构,加强审计工作的法规与国家在每个时期的政策学习与研究,不断打破常规的旧观念,倡导消化新东西、不断挑战与提升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具有与时俱进地知难而进的指导原则

在审计工作中要树立有所为的新观念、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现审计的方式方法、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与时俱进,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国家卫计委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委派制的跨越式发展。着力要解决与确立一个公正、公平、公认、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要依据国家和各地域出台的与审计规则方面有关的政策、规则、工程量计算标准、劳动定额框架标准、税率标准、管理费用标准、利润标准,规范统一一致的审计业务技术与审计方法,是确保审计业务开展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力性的有效保证。二是审计证据的收集要具有客观实在性存在有难度性。审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没有统一的尺度与标准,特别是国家有许多腐败案例它走的招标程序与路径都是正确的,但只有在执行过程中对产品的品牌和对工程项目中合同工期及分项目的签证发生了改变,因签证的合理性而没有合法性,给国家的投资额度的增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确实也有不少。投资方签证的改变大多都是由被投资方的利益而引起的。各种变更签证的动因有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业务能力不熟悉及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是有的;也有的是审计人员与投资管理方及投资方勾肩搭背而造成的,有些项目是审计人员事先没有参加,审计机构情况不明也有不少。若是后两种原因是投资方的管理者出于是有目的活动,其审计证据收集的正确性是难以保证的,使得审计证据的取证增加了难度性;三是效益审计的标准欠缺统一性、方法性。

二、委派的审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一)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掌握要明、要细、要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委派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基本功,这是对审计人员最基本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就是说委派制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公立医院营运情况、医院法人的政策水平与观念等情况及医院职工对领导层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廉政、勤政意识的应相与公认度及反应情况是好还是差、是优还是劣,特别在医院营运的管理上是否存在有偏差与问题,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和全面的了解,便于在审计业务开展活动中有驾驭的方法与能力,始终处于主导与主动地位;

(二)审计人员知识方面的能力要全面、要广泛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当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快、知识信息变更快、更新快、发展快,这就要求委派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必须要以严谨求实态度,契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博览群书、丰富知识、积累知识,为开拓审计工作的新局面适应时代的发展履职承职;二是对审计法规制度要熟悉。审计工作的法规制度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项目是非曲直的一把尺子,依法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审计业务工作准则及会计准则,并要掌握与审计相关联的法律条文和行业规章,且能准确理解其基本精神,才能具有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经得起法规制度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审计专业技能要精细。审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事项需要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呈现多学科、多领域状态,才能有效适应审计领域深层次、多情况、多问题的正确处理,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无论是审计和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是其它专业人员出身,在审计战线均有用武之地,就得不断学习、深钻细研、努力实现知识更新换代、能使审计业务工作在原专业上成为问不倒、难不住的专家型人才。

(三)创新科学的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

真实合法的审计是一切审计业务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真实合法的审计,发挥内部委派审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1],在审计的方法上要正确处理好效益、合法、真实三者的关系,就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同时要深刻领会审计组织赋予对所有审计职能部门和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的权限、职责,使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上级机构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和使用,以确保内部审计在方法上所确立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合符国家内部审计准则与要求。

三、委派的审计人员要具有扎实全面的工作能力

(一)在审计工作中要有严谨认真科学务实态度

在大型公立医院的营运发展中、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委派制的能力与水平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基准,提高委派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确保医疗卫生战线的大型公立医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深刻认识审计工作委派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委派的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求真务实性、独立性、权威性、客观实在性的综合素质,具有全面扎实的审计工作的业务能力及契而不舍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在项目审计中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及审计行业法规贯穿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审计程序和审计章程办事。也就是要在实施具体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委派的审计人员要放下架子、静下心、专心致志投入到项目的审计中,按时、保质完成审计组织交结的任务,把项目存在的问题查真实、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委派制的作用。

(二)在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工作要严谨、一丝不苟

项目通过审计后的数据的统计、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与不对,能经得历史复查与检验。要深刻认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客观实在性、政策法规性。审计的主体和内涵主要是与人、数、事、物相融合,是一项既认真又细致且复杂繁琐的工作,只要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把审计工作做细、做深、做透的综合能力素质,做到在项目审计中一丝不荀、细致严谨。

(三)在落实审计结果与结论时要注意方法性、技巧性

注重运用先进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包括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确定,正确把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政策 度、科学性分析性与有效性,在审计工作中在与被审计单位在对话时既要敢于亮实情,做到诚实、公正、正派、可靠,又要注重在与其对话中的方法性、策略性、技巧性、原则性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对待,更要坚持原则性、把握政策性,基本做到一视同仁。

(四)要有提升与发挥团队作用的能力

在审计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团队的作用发挥很重要,团结与合作就是力量。人们必须结合在—起,将个人的才能、创造力和精力投注到团队中,才能有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①要认识当今的审计工作复杂、政策性强,个人的力量存在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审计业务中发挥团队的执行力与创造力比单打独斗的个人力量要大得多、强得多;②要建立能发挥团队的影响力、作用力,达到高绩效的审计工作团队。审计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也就是让审计团队成员彼此合作,激发团队成员创新审计意识,获致独到且具有一致性的审计工作成果与绩效。在团队中的分工协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团队中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抛弃利己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团队意识。③审计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要自觉服从审计组织及领导的工作安排。在审计实施阶段,要根据工作进展和情况变化作好审计人员力量分工的调整,且审计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要自觉服从、主动协助他人工作,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为审计组织的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而履职尽责。

四、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抓好集中组织培训

卫生卫计委直属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委派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要求“从委派的方式与方法、委派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与领导、工资关系、考核办法、人员交流的原则,以及牵头的部门与单位、委派人员的时间及待遇”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与要求。特别对委派到的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都要集中3~6个月的审计业务技术教育培训与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学习能进一步熟悉审计人员委派工作的管理、准确掌握国家审计政策、审计法规、审计事项的内容、重大经济事项和经济政策变更、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支出、重大合同协议方案、重大诉讼情况、以及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形式与方法,审计报告及审计例会的形式,审计的职能与权限,且明确了在审计报告中的主体责任。对审计基本理论、审计组织内容、范围、技术及内审法规准则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内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二)审计组织要不断组织审计人员加强业务与技术学习

委派的审计机构及组织要科学掌握审计法规、吃透国家对审计的要求与精神,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每周得组织一次碰头会,让所以的审计人员汇报在审计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履职水平,以及在审计项目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凝点问题、关键点问题进行研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是否受审计法规还是政策的影响、还是被审计单位的违规及违纪问题、还是国家的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违规违章问题,以及是否是审计业务技术不到位出现的问题,正解查出所存在问题的来源及存在的根源,对问题的提出通过研讨会进行分析与归类,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的措施与办法。委派的审计组织要每月组织1~2次审计方面的业务技术学习,不断了解国家在内审方面的最新动态、先进经验、审计技术与方法、上级组织相关文件精神及医院各种文件方面业务学习,促使内审人员知识不断更新,有利增强委派的内审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水平不断提高。

(三)对委派的审计人员可采用走出去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与学习

要全面提高内审委派人员的综合素质,走出去参加全国举办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班,是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方法。①通过培训,对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并可在培训中通过互相研讨与交流,可获取许多审计方面的信息、并能为解决在审计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与方法;②通过教育培训能扩大与提高内部审计的业务规范。科学建立内部审计执业规范、实施三级复核制度,且以内、外部检查制度的严格遵循,有利严格按程序执行审计;③通过培训且能进一步熟悉审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查证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提供支撑与帮助;④通过培训有利于建立一套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内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定期评比与考核,是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需要。

参考文件:

篇4: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近年, 随着各种环境现象的日益严重, 使得会计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管理的视野, 环境管理会计 (EMA) 是随着现实问题出现而诞生的一门会计学分支。 美国环保局 (USEPA, 1995) 依据管理会计性质将EMA界定为: 为帮助组织决策而确认、 收集和分析关于环境成本和环境业绩的信息过程。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1998) 认为环境管理会计是 “通过发展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进行环境业绩和经济业绩的管理, 涉及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完全成本会计、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的战略规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 (UNDSD, 2001) 将其定义为:为了满足组织内部决策和环境决策需要, 对实物流动信息 (如材料、水和能源流) 、 环境成本信息和其他货币信息进行的识别、收集、估计、分析、内部呈报和使用。从上述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看出, 环境管理会计是以环境管理为核心, 包括企业环境成本分配与管理、产品流程设计与定价、投资决策评价、业绩评价、资本预算和价值链管理等诸多内容。

环境管理会计涉及到公司管理的诸多方面, 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就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环境管理会计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 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绿色消费主义等诸多外部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落实和推进, 但外因仅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内部驱动机制是实现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关键。本文试图对青岛啤酒案例进行剖析, 拟从其管理实践中寻求答案。

二、青岛啤酒环境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驱动机制实践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截至2012 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 个省市地区拥有59家啤酒生产厂。 在环境管理方面, 青岛啤酒荣获了“首届中国绿金奖”、“中国社会责任百榜”、“国际碳金奖”、“最佳企业公民”等奖励, 且四度蝉联“中国绿公司百强”。 在企业内部, 青岛啤酒几年来一直推行环境管理会计体系, 并将其贯穿在企业投资、融资、产品定价和采购等诸多环节。 通过不断推行和优化环境管理会计体系, 青岛啤酒环境绩效显著提高, 公司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单位COD、二氧化硫排放量环比削减率分别为9.38%和42%。 青岛啤酒环境管理和环境发展能力成为啤酒企业的风向标, 数字和荣誉背后是与其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密切相关的, 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培育。 近年来, 青岛啤酒从组织价值观转向社会价值观, 从为整个供应链转向为整个社会负责, 把责任与担当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青岛啤酒提出企业发展力量来自于股东货币资本、 员工智力资本、自然的资源资本和社会环境资本的组合, 企业做大的过程, 不仅仅是资本的做大更是责任的放大。 在环境方面, 青岛啤酒信奉“好心有好报”的朴素环境观, 呵护大自然, 履行环保责任, 让消费者享受绿色产品, 并受益于绿色价值链, 用大自然所赐予的大麦、水和酒花酿造好酒, 并将“一切源于自然, 也将回归自然”的环境伦理观渗透到公司价值链全过程, 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全方位调整, 提升企业的绿色发展能力。 同时, 也将环境伦理观渗透到公司每一个员工价值观念中, 使得绿色环保成为员工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 环境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的完善。 良好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内化为企业决策和行动中, 需要科学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一方面, 青岛啤酒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以履行社会责任、防范环境风险、提升环保绩效为宗旨, 持续推进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环境管理机制, 将水资源保护、能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废物资源化利用等作为公司环境管理战略重点, 构建了企业各个层次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如制定《能源资源控制程序》和《能源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能源管理检查和考核体系。 另一方面, 青岛啤酒建立覆盖各层级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总经理为公司环保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实行分级管理和总经理约谈、红黄牌制度, 实行环境事件一票否决制度。其次, 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公司环保管理领导小组, 每月召开例会, 会议内容包括环境安全工作回顾、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分析、重点工作推进、环境管理案例分析等。 再次, 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 推行环保岗位标准化配置, 加强人才储备, 如组织污水操作人员参加公司职业技能大赛, 将环保纳入到技术工种竞赛范围。最后, 将环保指标层层分解到现场管理各项工作中, 细化环境管理考评体系, 公司每年与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 制定节能降耗指标, 并将指标分解到班组, 由部门组织班组进行能源消耗的数据分析, 对每月目标进行评估考核。

(三) 全面环境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 青岛啤酒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调整,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第一, 开展环保设计, 青岛啤酒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优先考虑产品环境属性, 将环境影响作为最重要参量, 除考虑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外, 还考虑到产品回收和处理。 第二, 进行环保经营, 啤酒在生成过程中有来自电力消耗、化石燃料燃烧、酿造工艺过程等的排放温室气体, 青岛啤酒采取节能降耗、二氧化碳回收、温室气体核查等构建环境运营模式。 第三, 选择环保物流, 青岛啤酒首先选用易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 其次选择环保运输, 实施共同配送, 再次实现环保仓储, 即要求仓库布局合理, 以节约运输成本并加强维护和保养。 第四, 重视环保回收, 啤酒在生成过程中实行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技术, 将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处理, 最终回用于啤酒灌装过程,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如2012 年每千升的冷麦汁二氧化碳回收量比2011 年提高16.89%, 相当于种植了116 万棵30 年树龄的冷杉树。

(四) 环保创新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 青岛啤酒坚守和重视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创新, 1994 年公司创设科研开发中心, 2011 年成立了“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的《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和《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荣获了啤酒行业仅有的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术为青岛啤酒节约近三分之一的能耗。同时, 为鼓励全体员工环保创新积极性, 在公司内部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方案活动和奖励制度, 如2011 年公司员工共提出技术革新方案375 项, 为公司降低电耗56 190 千瓦时, 节约用水97 460 吨。 另一方面, 青岛啤酒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高能源利用效率, 公司通过工艺创新、技术改造、细化节能降耗等管理, 能源绩效不断提升, 能耗指标大幅降低, 如公司废水处理系统采用USAB厌氧处理工艺, 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气, 公司将沼气进行回收处理, 将其作为锅炉蒸汽生成的燃料, 既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又降低了能耗成本。 如2012 年公司下属14 家工厂陆续启动沼气回收装置, 回收使用沼气量比2011 年提高了26%。通过水资源保护、节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生物能源利用、降低废气排放、废物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全方位保护环境, 提升公司绿色价值。

三、青岛啤酒环境管理会计内部驱动机制实践的启示

(一) 环境伦理观是环境管理会计实践的价值基础。 伦理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传统企业管理更多地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管理思维, 道德关怀对象被限制在保障股东价值、员工权益、客户权益等人的范围内, 将人类之外的自然看作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东西。随着伦理学现代环境向度的转向, 伦理范围已由人与人之间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 在强调人际平等的同时, 把自然价值和代际平等也纳入伦理关怀范畴, 强调用道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 企业作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契约组合体,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客观存在, 必然需要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应约束。青岛啤酒在发展过程中, 环境伦理观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 在公司内形成了“人是资源的一员”的文化, 科学的环境伦理观为青岛啤酒环境管理会计的践行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使得企业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 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会计实践的制度基础。Johannes Fresner实证研究表明, 引入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后,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与优化是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青岛啤酒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企业将环境管理纳入长期战略发展中, 制定了详细的环境管理规划和明确的环境目标, 并把环境目标和规划落实在全面环境管理制度中, 体现于环保研发设计、环保采购、清洁生产直到环保物流。如采取绿色采购措施, 青岛啤酒按照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014000 系列要求, 优先采购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原材料和零部件。实行清洁生产, 青岛啤酒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在企业生产中效仿自然系统内部运作的低耗高效循环性能, 采用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运行机制。通过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 使环境管理会计获得了制度的有力支撑。

(三) 环境管理组织是环境管理会计实践的保障。 公司管理组织的建立常常是各项制度落实的重要保障因素, 随着企业发展, 环境管理正由外部压力驱动下的“他组织”向内部可持续发展驱动下的“自组织”进行转变。 企业环境组织机制的建立主导着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 互动有序的企业组织结构是培育企业环境管理组织能力的基础 (范东阳, 2009) 。 青岛啤酒的管理实践也表明, 环境管理组织的建立不仅使环境伦理观得以植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中, 也成为环境管理会计制度落实的保障, 尤其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理念和行动更是其主要保障因素。 青岛啤酒遵循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 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写进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为贯彻“一切源于自然, 也将回归自然”的环境伦理观, 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及制定相关的岗位职责, 同时, 对环境管理组织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 按照管理层、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层次进行培训, 使得环境管理会计实践获得了根本保障。

(四) 环境管理技术是环境管理会计实践的手段。 技术创新在企业解决环境问题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青岛啤酒通过环境管理技术创新来实施和驱动环境管理会计实践的落实, 通过环境技术开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而且技术创新也减轻环境负荷并改善环境生态。近年来, 青岛啤酒正是通过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 健全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 推动企业不断效率大幅提高, 使青岛啤酒不断创造“绿色红利”,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魏洵.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在化工企业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业, 2007, (9) .

[2] .许家林, 孟凡利等编著.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 .史迪芬·肖特嘉, 罗杰·布里特.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 .王国印, 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软科学, 2011, (1) .

篇5: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关键词:管理 内部控制 往来 账款

企业往来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按其基本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应收款类和应付款类。本文就以这两大类为基础来分析目前企业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1、不定期对账。有些企业由于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特别是欠款企业,往往对债权人的对账要求持抵触态度,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

2、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如坏账不及时报损、处理,不需付债务不及时报批做营业外收入等,均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3、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坏账的应收款,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甚至公饱私囊;不需付的款项,付出作为账外资金,或被个人贪污。

4、利用往来账款调节利润。

5、出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

以下从五个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分析造成往来账款中诸多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1、控制环境

从目前企业现状来看,有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没有充分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有些领导财务知识有限,他们无法将应收款项与公司实实在在的资产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无法将应收款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使内部控制成为管理者真正的需求,这就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基础上选用业务素质好,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员工,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可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也没有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管理。事实上,往来账款账目不清,内容混乱,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会使少数人有可乘之机,因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企业从业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要按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分析与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3、控制活动

往来账款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或有了这些政策和程序却没有执行。这些政策与程序主要指岗位分离、授权批准、文件记录、预算控制、实物保全等。下面针对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建立哪些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3.1、涉及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额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均应被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必须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

3.2、涉及其他应收款的内部控制

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货币资金的收支与记账分离,货币资金的经办人员与资金收支的审核人员分离,这样可以防止恶意串通。

3.3、涉及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进行适当的岗位分离:付款审批人员不能办理寻求供应商和索价业务;审核付款人员、付款人员、记录应付账款人员应进行岗位分离,以防止舞弊发生。

3.4、涉及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1、采购审批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储存人员、财会记录应实行岗位分离,以防止串通舞弊。

2、定期分析应付账款,规定付款顺序,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配合,在企业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先付有折扣的货款。

3、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对长期无人追索的款项应进行调查,确属不需付的账款,应报有关领导批示,及时转入收入账内。

4、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

3.5、涉及其他应付款的内部控制

①、实行岗位分离,房屋、设备、场地等的租赁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实行岗位分离;废旧物资、材料、包装物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等实行岗位分离。

②、定期对其他应付款进行清理,有不需付的款项应及时做账务处理。

4、信息与沟通

往来账款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往往在信息沟通方面做得不够。首先,财务人员没有定期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其业务有关的应收、应付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并且由于企业没有相关的收款、报销等时间的规定,财务人员也不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往来账款清理进度及计划方面的交流;其次,财务人员也不能做到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因此主管领导也心中没数;再者,企业间由于缺乏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工作也会造成企业往来账的不准确。所有这些都影响往来账款管理。

为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当局、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相互配合,上传下达,共同做好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

5、监督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指示得以执行的程序、制度,还包括对整个控制活动的监督。而内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主要职能。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其定位、人员、独立性、审计范围等原因的限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特别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监督作为经常性项目的很少,这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篇6: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

一、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

内部控制是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任何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称之为控制环境。它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比如,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建设,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聘任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和注重员工的培训、指导和激励等,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保证企业日常控制活动正常有序的运行,保持内、外部信息与沟通顺畅流通,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作用。所以说,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日常业务管理基本有章可循,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控制环境缺失,使得内部控制失效,从而引发企业陷入经营危机或者遭受重大损失。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管理层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管理层不愿意设立适当的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立的控制,那么,控制环境将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如今,一些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存在着误解或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不相容会计岗位的分离,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被盗案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尽管农行在《现金业务操作规程》中规定“营业机构负责人每月查库一次”,然而由于主管金库的领导风险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不重视,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农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未组织进行过查库,也从未有查库记录。尤其在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要做好全行各分支机构风险提示,加大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之后,主管金库的领导仍未及时组织进行整改,致使在整改期间发生了任晓峰等人盗窃金库5100余万元的特大犯罪案件。

2、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权力制衡。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的,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董事会是企业内部环境这一控制基础的直接影响因素,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关键要看董事会的职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目前,很多企业的治理结构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其弊端就显而易见了。比如董事会成员中绝大多数或全部是内部董事,甚至有的由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这种董事会结构不合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导致董事会权力失衡,以及相关管理层权责不明确,职能履行不到位,使得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效力。中航油事件是最好例证:中国航油集团向其在海外的控股子公司——中航油派驻董事会成员时,陈久霖以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兼任中航油董事和执行总裁,在其任职期间,无视董事会的存在,一人专权独断,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控制人”,最终其违规投机的行为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3、内审制度不健全,审计领域狭窄,权威性和独立性差。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主要要素,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审计制度建立不健全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差,审计领域狭窄,审计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从而使许多企业领导看不到内部审计的作用,忽视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当然就谈不上了,就更别提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贯彻和执行了。比如一些股份企业,董事会下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内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直接削弱了内审部门的作用,甚至是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4、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制约企业文化发展。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程度,一切控制都要围绕这一点进行。内部控制强调“以人为本”,它既是对人的控制,又需要由人来控制,因此,企业员工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与能力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从聘用到后续培训以及激励等,都有利于规范职工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进而升华为企业文化。目前,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只注重高管和管理层的选聘、薪酬、培训和激励,而忽视了员工在这些方面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聘用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和员工的职业道德缺失;重要业务和重要岗位人员没有制定授权、批准和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制定适当的培训和激励制度等。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被盗案中,就是由于掌管金库钥匙的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监守自盗;没有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造成没有授权审批的情况下,接触现金和调用、转移资金。

三、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几点建议

内部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反映了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单位重要性的态度。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

的有效性。因此,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企业应注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这里,提出几点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议。

1、切实转变企业管理层的观念,自觉执行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管理哲学以及经营方式、风格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管理层应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作用、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企业员工有没有内部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只有管理层首先树立起内部控制观念,自觉执行内部控制,才能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尤为重要。

2、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首先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正监督引导的作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可以聘请一些熟悉公司主要业务、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参加,既可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又可以增强其专业性。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任何可能影Ⅱ向其对公司决策和事务行使独立判断的关系,也不受其他董事的控制和影响,从而能对内部人和关联交易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度,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

3、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企业应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并且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独立的行使审计监督权,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出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监督与评价职能。

4、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及激励约束机制,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企业应注重制定较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并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对变化做出敏捷迅速的反应。这都迫使企业不得不减少管理层次,进行分散决策,丰富工作内容,留给员工更多的自主空间。企业应通过主动建立和加强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激励人们正确的履行责任,将外来的压力变成人们内生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升华为企业文化。

上一篇:腊市镇中心小学控辍保学责任状下一篇:和陌生人打招呼作文:一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