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2024-05-03

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通用18篇)

篇1: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一、家访基本要求:

1、新接班的班主任,包括因特殊原因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在接班后两周内完成普访。

2、普访完成后,以后每学期家访不少于1/3,其中必访家庭为:(1)家庭困难学生必访;(2)特殊残缺家庭必访;(3)后进生必访;(4)家庭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不同意见的必访;(5)家庭教育能力较欠缺的必访。

4、如发现学生不明原因不来学校且无法与家长及时联系或联系不上,要求班主任即时家访,并了解学生不来学校的原因,若学生不在家,需及时与该生邻居、居委、街道、派出所及时沟通,了解原因与学生去向。

5、学生因心理等原因不来校,班主任需及时家访,与学生沟通,并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疏导工作。

6、学生因身体原因长期在家休息,班主任应择时家访,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关心学生。

7、对家庭经济困难及单亲和与老人居住一起的学生,班主任应主动定时家访,以了解该生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家庭教育能力与现状。

二、家访必须了解的基本内容: 班主任通过家访,应尽可能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基本要求,并力求掌握下列情况:

1、学生上学和放学的路途所使用或借助的交通工具。

2、学生以前及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况。

3、家庭成员的组成状况和经济状况。

4、监护人的教育能力。

5、家庭电话和与监护人第一时间的联系方式。

三、家访注意事项:

1、家访时穿着要注意教师的形象。

2、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3、与家长交流时要亲切、耐心,言谈举止要彬彬有礼。

4、礼貌拒绝家长的各类馈赠。

5、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与家长产生因观点、方法、认识等原因不一致时,要做到,不大声说话、不争执、不吵闹,依据有关教育教学的法规,进行耐心解释、劝说,力争寻求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何桥镇中心中学 政教处

篇2: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力争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必须切实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诸多问题,做到发现及时、观察入微、多方沟通、全面协调,解决于萌芽状态。经学校研究,特制定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一、班主任要对所任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生活、学习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二、班主任平时要对学生的思想波动及反常苗头发现及时,观察入微,掌握情况及时沟通,并对特殊情况适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把工作做到学生家中,把问题解决于萌芽,做到不定期家访。

三、要目的明确地每学期对班中每位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并和学校举办的家长会结合起来。

四、家访要有书面材料。把家访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

篇3: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中午临近放学, 我怕该生溜掉就早早地侯在了教室门口。待铃响后, 我叫出了该生。一路上, 我悄悄地跟在他的后面并暗自思忖着:这可是我第一次家访, 见到家长我该说些什么呢?就在我认真思量时, 该生突然告诉我:“老师, 前面最边上那家就是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大概也就两百米的距离。

“你不陪我吗?”我问道。

“我害怕, 你还是一个人去吧!”他答道。

“那你这会儿去哪?”我追问道。

“上我姑妈家去!”

看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 我应了他的要求。随后我按着他手所指的方向走去, 可来到跟前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大门破旧, 还挂着一把铁锁。可能人出去了吧———我猜测着。于是我耐心等着, 可时间过去近半个小时了也不见人回来。最后见有路人经过忙问道:“你好, 你知道这家人去哪了吗?”

“这家哪有什么人那, 房子都空了好几年了。”听了这话, 我顿觉胸中大火猛烧。

等到下午上学时, 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 恰巧见到了坐在座位上的他。

“站起来!告诉我为什么骗我?”我吼道。

“我怕我爸打我!”

听到这话, 我顿时愣住了,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件事已过去近十年了, 可它一直让我铭记于心。因为它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同时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在以后的家访工作中我不断摸索, 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应该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一、采集学生信息

家访前, 对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要胸有成竹, 这样既能表现出教师对他的孩子非常关心及了解, 又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和家长交流时产生言语共鸣, 从而使他们产生仰慕之心。同时对学生的家庭主要成员、家庭详细住址、乘车路线等情况也要有所了解。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尤其要留心, 否则家访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若冷不丁冒问家长一句“您爱人还没下班吗?”之类的话, 会使家长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同时家访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二、明确家访目的

由于学生相当多的时间生活在家里, 他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性格的养成, 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无一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素质较低, 势必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偏差。记得某新学期刚一开始, 我班里有一位同学曾在两周之内连续打架三次。第一次他打完后, 我将其训斥了一顿;第二次他打完后, 我让他写了检查;第三次,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 采取软措施。先是把他请到办公室, 让他坐下, 而后再耐心仔细地了解情况。谁知, 该生除了回答我几个不相关的问题外, 对于情节的关键性问题都一言不发。事后, 对于这三次教育的失败我进行了思考:原来我只看到了他打架斗殴这一表面现象, 而忽略了对其行为心理动机的分析, 实际上我是没有找到“病因”的情况下胡乱“下药”, 最终导致了失败。于是, 我向和他关系要好的几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 该生父母离异, 法律将其判给了他的父亲, 而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时间一长, 他渐渐地对生活、学习失去了兴趣, 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的思想混日子。找到“病因”, 明确目的后, 我先联系了该生的父亲, 向他讲明了情况, 取得了他的支持。然后又在某一天的中午, 我和该生一起吃完了午饭, 并在办公室拉起了家常。以后的日子里, 我经常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其进行关怀、照顾、教育和鼓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的行为终于唤醒了他那颗沉寂的心, 最后他振作起来了。后来他不仅改掉了打架的毛病, 还当上了班干部。

三、勤家访, 架好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一室, 促膝谈心, 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也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最终实现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这对学生是个激励, 对家长也是个触动, 容易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应勤家访, 通过与家长谈话,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 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同样, 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 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 发现学生的特长, 班主任就可依据不同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四、遵从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 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 使学生接受教育, 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 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 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 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班主任工作近十年, 我家访无数, 虽然很累, 但一直坚持。因为我深知经常与家长沟通, 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才会有利于教育方向的统一;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家长素质的提高。

篇4:班主任家访工作浅谈

关键词:家访 对象 时机 准备 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25-01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都知道,家访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亲近感,联系师生情感,促进家长、学生、教师间的合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效能的目的。

1 确定家访对象和时机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因此,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所以留守儿童、贫困生、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学生、学困生、弱科生、行为偏常生、优秀生等等都可以作為家访对象。

2 做好家访准备

(1)准备学生:在家访前,我们必须要准备学生的一些基本素材,如住址、爱好、优点、缺点与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家长在哪些方面配合,还有哪些不可预见的家访问题,如何应对等。应准备好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这样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家长提出的问题老师说不上来,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的想法。

(2)准备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

(3)准备时间:准备好后,还要先与家长预约,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再出发。特别强调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的去家访,是不是又要告状等想法,这样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4)准备思想:另外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明确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要做好这一方面充分的思想准备,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3 家访过程注意的问题

(1)谈话注意方式方法。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首先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家访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而且要尊重学生,不要语调生硬。其次,家访时,要注意与家长平等协商、做到有情、有理、有节,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再就是教师家访时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避免让家长或学生误认为老师的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以免适得其反。

(2)将学生的错误渗透到他的闪光点中。家访很多时候都是在孩子犯错后向家长反应情况,希望家长共同配合教育,这是必要的,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如果在家长面前一味地大谈学生的不是,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因此,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某一方面有了进步,教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同时强调在哪一方面做得再好一些,其实就是说他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这样往往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家长也会乐于接受。

4 完善家访后的反思工作

家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家访后,都需要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来评价上一次家访的效果。老师家访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不能够说是家访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而是还要进行许多的后续工作。一般性的问题,在家访之后,就收到效果,在与家长交换意见以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样的家访,目的性是比较明确的,主要是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对于问题学生,一两次的家访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而是只能够了解一些情况,他们的情况不能彻底改变,而是要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式暗示和教育,向学生发出信息,我时刻在关注着你,而且要与家长经常性地保持沟通,这样在长期的感化下,学生才能慢慢地改变了过来,我们家访的效果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最后还要注意总结。在每次的家访之后,我们都会有许多的感触和心得,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感触心得记录下来,就会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以后工作的借鉴,也就会使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

篇5: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留在家中,使得家庭教育主体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隔代监护——溺爱;寄养监护——偏爱;无人监护——失爱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与迫切,也亲身感受了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

去年秋季我接手了二年级2班,班上的一位高个子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从与她谈话中知道,她叫陈晓梅,已经十岁了,是一名留守生。她很腼腆,穿着也较朴素。从成绩报告册上,我发现她还是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善良懂事,乖巧可爱。与她接触一段时间后,觉得她特别爱劳动,每次班上有劳动任务时,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同学们推选她为劳动委员,她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周末,我走进了她的家,得知她被寄养在家庭比较贫困的舅舅家,其父母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当时她坐在椅子上,头垂到了膝盖下,两只手不停地在地上来回摸着,连跟我对话都不肯抬起头来。她胆怯、自卑的表现让我心酸,我走到她身边拉起她的双手和她交谈起来,其中最核心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当一个小主人”从收拾房子、倒茶到与客人礼貌交谈等等我们谈了好一会儿,我起身离开时,孩子竟站在门口,有礼貌地跟我挥手说再见了。通过这次的家访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似乎很愿意与我亲近,总是寻找机会表现自己。

可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就经常有人向我报告:“陈晓梅打架了”。“ 陈晓梅又欺负小同学了”。经过调查,我发现她有一次是因为拿别人的钱被揭发了,她便动手打人;还有一次是为了向其他同学讨要玩具,而别人没有给她,她觉得别人瞧不起她而与他人发生口角,总之,我觉得她与二年级上学期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于是我再一次走进了她舅舅家,了解她的情况,并和她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还叮嘱她:如果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告诉老师或同学们,我们会尽力帮助她的,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当发现她的点滴进步,我会及时予以表扬,帮助她树立信心。在师生们爱的滋润下,她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本学期期末测试中,语文、数学均取得了95分以上的好成绩,还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今年暑假(7月11日)学校安排“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我和配班教师陈老师又一次到她家走访,当时只有她舅妈在家,通过和她舅妈的交谈,我才知道她父母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异,她随母亲生活,母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过年都没有回家。舅舅、舅母觉得孩子可怜,一家对她特别偏爱,处处迁就她,但在她幼小的心里,这一切的好都无法替代母爱。每当她看到别人的父母来学校看孩子时,她就会觉得孤单、无助。看到别家孩子幸福的样子,她羡慕极了,埋怨过、苦恼过……,父母的爱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可欲而不可求。

一颗幼小的心灵就这样承载着如此之多的创伤,着实令人心痛。作为教师,我有职责让她走出心灵的阴影,让她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让她能够感受母爱,我当即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讲述了孩子现在的情况,并提醒妈妈:“不要因忙而忽视家中孩子,不要因累而对孩子力不从心,不要用钱来代替母爱”。同时要求家长做到“三个一”,即每月给她打一个电话,每学期至少与老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另外,我还与她舅舅、舅母进行了交流,希望他们不要过于姑息、迁就孩子,要经常向孩子的妈妈反应其情况,并提醒他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要关心她的生活,关注她的心理健康,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尽一份力。

今年8月5日,市、区、镇教育界领导一行走访了陈晓梅,市教育局樊局长等领导亲切地慰问了她,在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后,亲手为她送上了书包、书等学习用品。现场的她热情有礼,落落大方,一会儿向客人们问好,一会儿为客人们搬凳子,倒茶……对领导们的问题对答如流。最后还表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谢谢您们对我的鼓励与帮助。” 说话时,她脸上绽开了自信与幸福的笑容,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不是天生的孤僻。只因父母的外出,幼稚的心里承担不起孤独和寂寞,因而有的会变得自由散漫,有的则变得沉默少言。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在留守生教育问题上,一定要有细心、爱心,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带着爱心走近留守生 做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

留守生往往因为各种各各样的原因,例如父母在家的孩子常常会在每个周得到一次两次,乃至多次的探望,而留守生却在这一点上得到的甚少,于是留守生的自卑心理在潜意识中不断产生,从而使一些留守生逐渐变得难以接近,更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于是,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走近学生身边,了解他,和他做朋友,并想尽一切办法走进留守生的内心深处。

二、捧着真心走进留守生心里 实现心与心的互换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之以情,胜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走近学生身边,经常了解、关心他们,更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留着细心做留守生的楷模 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篇6: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一、家访的量化指标: 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各年级应达到全班总数的50%。

二、家访的原则:

家访必须有准备,要进行家访备课,明确家访的目的,确定谈话的方式,确定家访放时间,并预先告知学生家长。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而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可以以后进生的家访为主。

家访时,班辅导应随同家访。

三、家访的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如何)。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

1、家访后,班主任应如实填写家访登记表,并让学生家长在家访登记表上签字。

2、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3、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写好家访手记随笔,总结好家访工作的经验与收获,积累教育素材案理。

五、考评

篇7:班主任家访制度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为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推进家校一体化的德育管理,使教师与家长更好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协调学校与家庭步调,统一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特制定家访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1.班主任应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家访,每月须上门家访至少5位以上的学生,一学年须上门家访完班内全体学生。

2.班主任家访以后,要做好工作记录,写出家访心得,结合实际不断总结家访的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3.班主任对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身体残疾学生、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近期家庭有较大变故的学生要特别进行家访,给予及时的关爱。

4.对起始年级,班主任应利用假期等时间进行家访,要求在第一学期完成班内学生的全部家访,并做好记录。

5.教师通过家访工作,须与家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与配合的关系。

6.每月的第二周作为学校开放日,接受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反映,教师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8:职初班主任家访工作反思

作为一名担任班主任三年的青年教师,我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困难。特别是家访中,由于年轻、经验不够丰富,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这给我带来很大困扰和挑战。

开学的挑战——如何家访新生

家访是了解新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为班主任时,家访新生对我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家访中需要了解些什么?如何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何介绍学校和自己?这些对于新教师的我而言都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家访的内容只是去看看学生家庭居住环境,了解其父母工作以及学生平时的喜好等,那么家访就会滞留于表面,不够深入。虽然知道可以在家访中了解更多,但由于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提问,怎么去旁敲侧击,而无法得到想要的信息。同时,学生的家长对于青年教师总是缺乏一定的信任感。他们有时对于一些学生情况不愿多谈,刻意回避,怕教师对学生有偏见或者有不好的印象;有时不信任青年教师能教好他们的学生,特别是能抓好学生的成绩等。这些都影响着我的工作。要知道越早了解学生的缺点和家庭中的教育情况,越早地介入教育,其收到的效果越好。特别是对有些学生,比如由于中考不理想而沉浸在失败情绪中的学生,如果不及早地进行疏导,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就会产生放弃、厌学等不良情绪。作为初为人师的班主任,我不知道要如何在家长的刻意回避中了解这些关键信息。

沟通的挑战——如何获得家长信任

在家访的过程中,那些年龄比我大、人生阅历比我丰富的家长会用审视的眼光来打量我,有些会在交谈中直接或间接地问:“王老师挺年轻的,工作没几年吧,有没有成家?”还有些家长甚至会问我是不是应届毕业生等问题。这些问题让我明显感到他们对于青年教师的不信任,似乎在质疑我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对于这样的态度,对于这些眼神或者言语,我既感到压力,也感到无奈,毕竟每个教师都是从年轻的时候不断成长起来的。我想青年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活力和对工作的热情来弥补这些不足。

在挑战中成长——与学生教学相长

篇9:浅谈班主任的家访工作

一、拉近家校间的距离

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低年级家长经常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常与教师接触,但毕竟教师还在工作岗位上,沟通时间较短,有时三言两语难以说明问题。而电话沟通往往是产生问题后的交流,针对性比较强。很多时候,教师在和家长谈话时,会不自觉地用一种指导的语气,不够平等。而家访,让教师以一种来访者的身份,为了孩子的进步,与家长面对面,放下架子,平等地交流。同时,在家访过程中,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很多家庭在得知我要上门家访后,精心打扫家中卫生,带我参观家中环境,特别是孩子的学习空间,热情展示自己的家庭特色,让我深受感动,气氛的融洽一下子就把家校间的距离拉近了。

二、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很多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会不自然地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如果只是了解其中的一面,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家访中,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大家都清楚了孩子在家校中的不同表现,全面了解后,就能方便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又由于我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还较短,对孩子的特长知之甚少,在家访中,孩子们都乐意向我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的捧出了一大沓美术作品,有的打了一段新练习的架子鼓曲子,有的弹奏出一曲优美的钢琴曲……两个月的家访,让我了解了我的学生中,有已经游历世界各地的“旅行爱好者”,有能歌善舞的“小明星”,有喜爱青蛙、昆虫的“小收藏家”,有挥毫泼墨的“小书法家”,有身手不凡的“小武术家”……种种意外收获让我如获至宝,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三、指导家庭教育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天下没有不希望自己儿女好的父母。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有持“黄荆条下出好人”的观点,动辄打骂的;有只看中成绩,要求过严的;也有溺爱包办过度的;更有家长纵容子女恃强凌弱的;等等。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家长。在家访中与家长平等相待,适时地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站在家长的角度为家长出谋划策,更要体谅家长的辛劳。家访中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再结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坦诚地共同协商,有针对性地就事论事进行分析。要先肯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长处,使家长有信心,再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不足,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应对的措施。这样,班主任和家长就可以相互配合,齐抓共管,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

四、班主任家访中的艺术

一轮家访下来,班主任可以大致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也明白了孩子学习或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找到问题,就方便对症下药,也使班主任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当然,要想家访真正取得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学生在学校的点滴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做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的热情,使家长对教师的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用借桃喻李的方式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衣着、言谈举止等都要体现一个教师的身份。穿着太过随意、休闲,是对家长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贬低。教师言行举止要端庄大方,更不能接受家长的馈赠,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

总之,适时的家访可融洽师生的感情,减轻班级工作的压力。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更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因爱而美丽,通过家访,让教师的爱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责编 陈剑平)

篇10:中学家访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这次“家访活动月”是继“课堂教学质量月”之后,又一次比较大的活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由政教处拿出方案,通过校行政会讨论,廖校长为“方案”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家访活动月”方案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案出台后,学校又召开了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方案”,廖校长进一步强调了家访的目的、要求和家访纪律,使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这次家访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二、层层落实,真抓实干

1、各年级组长分别召开了本年级任课教师会,进一步落实家访任务。如初一年级把本年级任课教师分成5个家访小组,由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下去家访。

2、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高三年级确定家访对象时,不但有文化尖子生,又有中等生,还有体育生、艺术生、家访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我校20xx年高考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班主任都按规定,填好了家访学生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在校表现等情况,绝大多数班主任都写得非常认真,尤其是初二(2)班班主任何小阳老师,对该班学生李琪是这样写的“该生前两天因小事与母亲口角,至今不理母亲,家访目的,调解母女关系”。如对刘杨写道:近段时间该生学习上有所分心,比较注意穿着打扮,在穿着方面,有求异心理,家访目的,了解其在家情况,是否与外面人有来往……“。对王亚萍写道:”该生组织纪律散漫,对老师不礼貌,甚至出言不逊、厌学,作业时常拖欠,家访目的,消除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对学习的热情。“学生情况写得仔细,老师家访谈话就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

3、家访月全校共有139位教师参加,共走访了716户,家访人次1753次,各年级走访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级人数家访户数占年级学生数家访人次

初一3146621%185

初二3826015.7%151

初三26910338.3%246

高一42314434%341

高二76425032.7%576

高三4179322.3%254

4、许多老师都在克服困难,牺牲休息时间,利用晚上或双休日,”五一“假期去家访。高三年级家访人次最多的是袁慧玲老师21次,其次是文丽珠、李香花、邓柳萍、廖树文、李秀珍、贺启发、邓国荣、罗建华、王思爱、柳定纯、王明德等老师。初三家访人次最多的是许蓉花31次,其次是谢华、谭珍香、寻娇、韩萍、杨宗昭、阳军生、谭丽丽、昌汉萍、黄玲、饶小玲、刘琴等老师,初一家访人次最多的是崔梅芳21人次,其次是林桂清、彭正玉、彭梅珍、宋淑芬、乐连美,初二家访人次最多的是何晓阳16人次,其次是赖江萍、杨升启、刘全香、黄南萍、张开文、邓雪琼、边娜。高一家访人次最多的是梁小萍24次,其次是欧阳青22次,贺江、宋恒华20次,再其次是潘志建、邓美连、甘秋萍、彭辉兰、刘欢、何艳兰、胡捷、江国英、王正乾、李嫩、陈文秀、谢剑虹、贺先锋等老师,高二家访人次最多的是何水根35次,其次是邢江海、刘亦萍、刘秋云27次,再是肖利文、何冬梅、彭建萍、吴启林、胡年萍、糜顺全、李晚安、殷萍、谢志坚、陈君、王家清、施向方、邓绍秋、李群娓、李林、胡萍康、彭小敏、甘建舒、邬小红、巫建国、刘浩等人。

5、行政干部家访人次最多是周积纯25次,其他干部均超额完成任务,这里特别指出是赖校长、易主任、袁主任出差开会学习十多天,回校后他们抓紧时间走访学生家庭。硬是超额完成了家访任务。

三、家访活动初见成效

1、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月,大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绝大多数班级比原来更稳定了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通过这次家访,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更加了解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解决了部分学生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了,正如:高三年级在家访小结中所说:通过次家访,使得有些学生如虎添翼,更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更明确地认识自己,对时间的把握更到位了。

3、通过家访活动月,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正如初三年级所说:教师在家访过程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了解到某些家庭教育的缺憾更加意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增添了教师的使命感。

4、这次家访活动是一次展现萍乡二中的机会,在这短时间内二中家访活动,深入到城市,乡村、深入到大街小巷,在家长中,在社会上都起到了很好的反响,为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这次家访活动月,全体家访人员都能认真遵守家访纪律,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任何不良反映。

四、存在不足

1、因老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这次家访学生的面不足很广,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家访任务,我们”家访"方案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班主任最少家访8位学生,(课任教师家访6位),二是每班要家访20-25户学生家庭。主要是第二个指标未达到。第二个指标达到的班级只有14个,它们是:初一(1)(2)班,初三(2)(3)(5)班,高一(5)(7)班,高二(2)(3)(5)(6)(7)(11)(13)班。

2、有个别班级,班主任工作不够扎实,《家访记录表》中学生表现一栏为空白。

篇11:班主任工作家访记录

学 期: 2013秋季学期

单 位:x中学

教 师: 欧x华

任教年级:八年级

家访

一、学生姓名:周xx 家庭地址:x州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3、解决方案:在全家人面前聊天,在表示完对他们现实情况理解的情况下,跟他们分析小毛病的大危害,并在适当时候要家长对我们或学生的意见表态,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初中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家访时间:2013年9月22日下午5:30--6:30

家访情况:经过下午的家访,我们了解到,周承良同学在家中是“太子”,父母相当的宠爱该生。据七年级时的了解,周承良同学在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动的调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不稳定。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但是,该生所以自从进入初中来不求上进,为所欲为;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屡犯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很糟糕。家访中,其母透露家长管不住这个学生。

家访过程中:周xx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时有所进步。

结果:该生一如既往,自己保证的什么都不做到,现在学习成绩很差,半期考试成绩已经落到班级倒数第三。

(材料整理及汇报结果日期:2013年11月半期考试结束)

家访

二、学生姓名:x明 家庭地址:下x村 家访时间:2013年9月28日

基本材料:男,我八(6)班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居于下等。

亮点:劳动积极

老师观察的现象:上课不听讲,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近期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在服装和发式上比较下工夫。

与家长交流的结果:

家长对他的教育一向比较民主,认为他已经很痛苦了,就不必在言语上刺激他了,所以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措施。

初步的对策:

可不触及他的伤口,多关心他,可利用春节的时机与他做平等的交流,主要与他谈成绩退步的问题,利用迂回包抄的方法,达到纠正目的。

初步的反应:

春节后,新学期开始,上课依然心不在焉,作业还是有不交或迟交现象,有事没事还是去找某女生搭讪,特别是他父母应他要求给他买了手机,他却在晚自习时用手机给某女生发信息。他的一篇小作文特别能反映他此时的心态,内容大概是他星期天在家无聊,面对白纸无意识地画出了一堆线条,他画的线条,杂乱扭曲,可见他此时的情绪是相当茫然若失和躁动不安的。

与家长的再次交流:

家长说春节期间曾与他多次谈话,也买了名牌服装和手机来宽慰他,但效果甚微,甚至起反作用。老师建议不能一味地采取民主的方法了,宽容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见面,分析问题,直点其死穴,讲明单相思的徒劳无益,以及目前上课“魂不附体”的严重后果,打消其幻想,让其“定神”。

除思想上教育外,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

1、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回家检查作业,老师讲到哪里,作业必须做到哪里;

2、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课外书籍暂时停看;

3、无事的话不要再找某女生闲聊;

4、手机暂停使用;

篇12:何桥小学公务卡的使用制度

一、基本定义

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制度的直接作用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用公务卡支付结算。持卡人在日常公务支出时,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并取得交易凭证和发票,据此到本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到期还款时,由单位财务部门将款项直接支付给发卡银行。

作为公务业务的一种新型结算方式,公务卡操作可以概况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例如,您外出公务消费时,可以不再预借现金,而是持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出差回来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

二、总体思路

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集中支付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预算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三、基本原则

公务卡的使用遵循以下原则:要有利于加强财政动态监督,实现财政部门对单位零余额账户划款信息和公务卡消费明细信息的动态监控,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预算执行。要有利于

方便预算单位用款,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主要内容

公务卡是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基础上,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通过“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管理方式,将预算单位授权支付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改用公务卡进行支付结算,以减少现金结算,规范预算单位支付业务,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一)公务卡的确定

1、公务卡的使用范围: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零星购买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公务消费支出。对其余大项开支,必须使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2、公务卡持卡人员:主要包括学校法人,学校财务主管,学校后勤主任。

3、发卡银行的选择:汉口银行。

(二)公务卡结算程序

1、预算单位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不需要预借现金,直接在公务卡支额度范围内进行刷卡支付,并取得相应报销凭证(发票等)和经职工签名的刷卡消费凭证(POS机小票)。

2、预算单位职工按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免息还款期内,持发票、公务卡刷卡消费凭证等有关报销凭证到本单位财务部门申请报销。

3、单位财务部门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公务卡支持系统,根据报销人公务卡刷卡消费凭证的“交易日期”、“卡号”、“消费金额”等提取公务消费信息按规定核实、审批后,对符合公务卡结算范围和财务制度规定的予以报销,签发授权支付指令和“还款汇总明细表”,交代理银行办理还款。对不予报销的部分,由持卡人自行偿还。

4、公务卡发卡银行根据单位授权支付指令和“还款汇总明细表”,将资金划入个人公务卡账户,归还职工个人的公务消费支出。

五、有关规定

1、学校申领公务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实做到量入为出的原则。

2、学校公务卡持有人员必须按照公务卡报销流程,及时办理有关财务手续,因个人原因导致的还款利息,有使用者本人承担。

3、学校公务卡持有者因违规消费导致的费用一律有个人承担。

4、未定事宜,以上级有关文件为准。

篇1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家访艺术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家访

一个班级里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家长可能在不同的岗位上, 职业不同, 在家有空闲的时间也不相同。为了避免家访不扑空, 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规律:工人家庭中午访。因为工人多半三班倒, 有时当夜班, 有时当日班, 一般说, 家长中午吃饭时在家。农民家庭中午访或深入田间地头访。农民每天差不多都是起早摸黑忙农活, 没有星期天和其他节假日。教师可以抓住午间趁家长们收工吃午饭时去访问, 也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访问。干部或事业单位的家庭晚间或周末访。因为他们白天要上班, 又多半有午睡的习惯, 只有晚上和周末有空闲, 我们只有选择合适时间去家访, 才能不扑空, 少走冤枉路。

二、选择恰当的语言与家长交谈

对好学生在家长面前既要赞扬又要谈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在校一贯表现好, 甚至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学习积极分子的学生就不必家访了。其实不然, 因为有些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不错, 在家却娇生惯养, 他们虽然优点多, 但缺点也有。对这一部分家长, 教师在赞扬其子女的优点的同时, 也要直言不讳地提出其子女的不足之处, 便于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育, 使子女能克服缺点, 不断进步。

对差生在家长面前要避免缺点谈得较多, 切忌“告状”。要注意家访的方式方法, 与家长交换意见的语言千万要注意。教师要诚恳地、和颜悦色地与家长商议共同教育的方法, 这样才不会使家长对家访产生反感。家访时, 对差生也要一分为二。要先肯定其在学习、品德等方面取得哪些进步, 那怕是微小的进步, 然后再指出近来有点什么毛病, 还要分清这种毛病是一惯性的还是偶发性的。不能添油加醋, 夸大事实。出发点不是把学生推给家长去管教, 而是要用自己的热忱去感动家长, 争取家长与学校合作, 更好地促使其子女转变思想, 取得进步。

三、建立多种联系渠道, 选择起作用的家长作家访对象

教师登门拜访是学校与家庭联络的重要形式, 除此以外, 还有其他形式可以作为与家长联系的通道。如打电话、发短信等, 必要时可召开家长会或邀请来校商谈等等。无论哪种形式, 都要对学生家庭中不同成员做不同的工作, 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现在有很多留守学生与父母没有亲近感, 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 不愿意听他们的话, 而听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的话;有的只听其他亲属的。所以教师要依靠学生家庭中的积极因素, 克服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影响, 必要时要选择对学生起更大作用的家长作家访对象。

篇14:班主任家访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班主任家访创新一、家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说到家访,大家自然都认为就是教师一个拎一个包,包里放着学生的成绩单,然后挨家挨户到学生家串门,这是一种对家访工作的误解。我的家访工作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至少三名学生陪同我一起家访。事实上,在家访工作开展前,我已经把班级中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哪些家庭境况穷一些,哪些富一些;家长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是农民还是老板,了解这些并非为了厚此薄彼,戴上有色眼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的做法是,到富有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穷人家的孩子;而到贫穷一点的家庭去家访时,我带的是富有家庭的孩子;到学生优异的孩子中家访,我带的是成绩差一些的孩子,相反,到成绩差一些的孩子家庭去家访,我带的是成绩优异的孩子。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家访成为另一种育人的方式。我常对贫穷家庭的孩子们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我也常对富有家庭的孩子说“富贵不淫,厚德载物”;我时常鼓励学习差一点的孩子多向学习优异的同学学习,也时常鼓励学习优异的同学要乐于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而这一育人过程都是在家访中完成的。

二、家访内容的创新

家访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向家长介绍他们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这只是战术任务,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要有班级管理的全局意识,家访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改变一名学生,而是改变整个班级,是改变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这是一个战略构想。所以我的家访内容也随着家访形式的改变而扩展。如在家访时,对于那些正在创业中的家长,我同随去的学生共同静心听取他们创业过程的坚辛和不易;对于创业成功的家长,我们会静心分享一下他们成功的故事,家长讲述过程中,我不仅受到感染,家长自己的孩子及随同我前来的三名孩子也深深地受到感染,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点燃了他们奋斗的激情,激励了他们顽强打拼的学习精神。有意思的是,正是在这样的互相家访中,我居然帮助几名失业家长在那些创业成功者的家长那里找到了工作,还学到了不少门路和方法,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们的孩子是共同上进的好同学,他们的家长也成了为人称道的好朋友。

三、成立互访平台——家委会

为了使班级成为一牢不可破共同奋进的组织,学生的团结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为了让每一名家长不仅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了解别人的孩子和家长,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互访平台——家委会。家委会的责任是了解学校政策和教育大事,协助好学校和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家委会更是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在我的班级中,每学期要开两次家委会全体会议,每次家委会都会有几个主题,针对学生现在的年龄阶段,在校的表现互相切磋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法和心得,哪位家长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家委分里来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方法。也正是在家委会的大力帮助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好做了,家长对学校更多的是理解,同时,不同的家长所传达了不同的家教内容和方法,无疑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大家开了心胸,拓宽了视野,更懂得了教育。

四、送教下乡——开拓家庭教育新篇章

篇15: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

一、作为副班主任,应像班主任那样了解班中的每一位学生。

接班后的首要任务要记住每位学生的姓名,这样既能让学生感觉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又能为自己尽职尽责做好副班主任工作创造条件,对学生及时进行批评与表扬,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服务于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二、工作中,正副班主任应该根据个人自身的优势合理分配工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学生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

副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班主任排忧解难。如:在遇到自己所教学科的竞赛中,副班主任无疑比班主任更具备辅导学生的优势,这时,作为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使班中学生能在相应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争光。

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正副班主任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当自己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与班主任发生碰撞时,应该遵循愉快合作、以诚相待的原则,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16: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

家 访 与 学 生 谈 话 工 作 计 划9 年级7班

班主任的家访与学生谈话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年级7 班

班主任:买买提托合提

一、家访的必要性

家访——教师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但教师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

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我们深深感到,教师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教师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要教育好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二、家访要做好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篇17: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 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家访。本学期我利用了周末的时间对班级的多名名学生进行家访。家访就是要让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被你关心的;你是爱孩子的;你也在关注孩子任何举动等等。你的一切行为都是着眼于孩子的持续发展的。这样即使你没有华丽的词语,家长对你所说的话也会很感兴趣的,同时也会理解你的。通过家访,我也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家访的几点感受:

1、通过家访,深入到各个家庭细致的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二、家访中所了解的问题

1、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挣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多是交给老一辈抚养。出于对隔代的关心和照顾,老一辈往往对孙子孙女百依百顺,养成了娇生惯养的生活学习习惯,更无力监督家庭教育。

2、部分孩子在家没有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农村孩子都以外面疯玩或长时间看电视为主,有的边看电视边做作业,造成回家作业马虎或不做。

3、部分孩子由于家人的宠溺,在家容易对家里人乱发脾气,不懂得体谅别人,比较自私。

4、由于家长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针对教材的情况,部分家长反映即使由父母直接管教的孩子,家长也只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对学生的辅导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家长开玩笑说现在的小孩子学的东西他们也不懂,搞不懂怎么辅导,家长希望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并表示了对老师的满意。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更进一步的协同教育,家长要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

篇18:何桥中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一、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现状

在广大农村中小学, 家访工作常常被班主任教师忽略。有的教师对家访工作认识不够, 认为家访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 没有多大的作用;有的认为家访是件苦差事, 爬山涉水, 筋疲力尽, 就为了学生的一点“小事”不值得。于是, 家访工作被教师人为地变成了“通知家长到学校”、“捎个信反映反映学生情况”等消极的处理办法。家访工作的教育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 因为教师“通知家长到学校”而让学生颜面丢尽, 信心丢尽, 自尊丢尽。

二、教师家访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 要有准备, 有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工作

教师在家访之前, 事先要同家长取得联系, 要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尤其是学生在校的表现要掌握得全面具体、真实可信, 找出学生主要优点,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要拟一个家访提纲, 提纲包括要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估计家长、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对有针对性的问题将做出怎样的答复。家访后整理好家访记录, 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二) 把家访的事用爱的语言事先告诉学生, 让他觉得老师家访的目的是关心自己

如果家访之前没有告诉学生, 他会误认为老师是给家长告状, 这样, 必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 不利于发挥家访的积极作用。教师与家长谈话时, 学生最好在场, 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信任, 有利于直接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当然, 如果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 学生最好回避, 教师应该与家长正面沟通。

(三) 家访过程中, 教师自始至终要表现出对学生关爱, 要站在关注学生健康发展这个角度同家长交谈、商量、研究问题

以关爱为支点, 找到学校、教师、家庭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切入点和共同点, 探讨社会对教育学生的影响, 寻求教育学生的最好方式。

(四) 针对不同的家长,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

教师在家访之前, 要了解家长平时的家庭教育状况。如果家长经常对学生实行“高压政策”, 要多用实际例子小心谨慎地说服家长, 绝对不能责怪、埋怨家长, 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在反映学生的优缺点时, 要以表扬为主, 对于学困生要尽量多反映闪光点, 让家访能起到树立学生、家长信心的作用。如果是做事武断, 刚愎自用的家长, 教师要择好家访的时机。这种类型的家长, 他们一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家访, 才能受到欢迎。如当学生与家长发生纠纷时, 老师出面解决问题是很受欢迎的, 当学生获得某项奖励时教师家访, 也很受欢迎。当然, 在家长遇到喜事时家访就更受欢迎了。

三、家访工作有哪些类型

家访, 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研究学生的一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目的, 可以把家访工作分为调查访问型、交换意见型、鼓励导向型、慰问辅导关怀型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 调查访问型家访

一般是指教师接到一个新班, 在开学初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全班学生的各种情况, 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方法。通过家访, 整理好收集来的资料, 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奠定了基础。有时, 为了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也可以采用这种家访法。

(二) 交换意见型家访

班主任通过家访, 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 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教师与家长一道分析确定教育方案, 商量研究怎样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探讨如何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习指导工作。

(三) 鼓励导向型家访

鼓励导向型家访是班主任通过家访对成绩优异、或学习成绩差或犯过错误却在某方面有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鼓励的一种思想教育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以后的发展问题。教师及时为学生和家长导好向, 为学生的发展排除来自家庭方面的不利因素。

(四) 慰问辅导关怀型家访

上一篇:主题性过程性材料下一篇:初中政治教师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