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2024-05-11

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1: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梁甫、牙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村农技校的阵地作用,搞好文化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全村干部、群众文化科技水平,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学校依照上级有关规定,规划和村情安排教学内工作,确定教师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认真实施教学计划,收集装订教学资料。

二、教师必须自觉执行党的农民教育政策、法规,遵循成人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员,培养有文化、有一定技术专长的新型农民。

三、教学工作要坚持学习文化和学习科技相结合集中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师要吃透教材,提前备课,确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上课期间不许早退、会客,不作于教学无关的事,管理好学校财产。为学员学习、实践搞好服务。

五、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培训,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爱护公物,专心听讲,做好笔记合作业。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实践。

篇2: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为了使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教师必须按办班总计划钻研教材,制定出各期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写好教案或讲义。

2、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落实教学计划,灵活采用适合学员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3、督促学员完成各期培训班的学习任务。

4、教学要精心,辅导要耐心。

5、及时检查学员的学习情况,组织考试。对结果要做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向学员讲评。

6、每位教师必须根据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情况,及时全面地对整个教学情况进行小结。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教职工岗位制度

一、忠于职守,严守工作岗位,全面完成各项教学和培训任

务。

二、遵纪守法,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三、上班办公时间严禁玩牌、下棋、打桌球等文娱活动。

四、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学习、不准迟到、早退,否则一次扣币5元。

五、落实学校安全工作。

六、按时上课和参与实习、实验活动,无故缺教一节扣币10元,无故一天不上班停发当日工资并予以批评。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学员学习、生活制度

一、尊敬老师,热爱劳动,讲究卫生,遵规守纪。

二、爱护学校财物,维护学校利益。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三、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上课专心听讲,认真笔记,按时完成书面作业和实习操作内容。

四、乘车注意安全,严禁下河塘洗澡。累教不改的,劝其返家。

五、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水笼头。

六、不随便进入食堂,尊重并支持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后勤管理制度

一、学校帐务必须坚持每月按时做帐。定期向常务副校长汇报收支情况,坚持一支笔批钱。

二、学校财经必须做到帐钱分开,会计主管帐务、出纳管好钱物。

三、厉行节约,积极开源节支,尽量发挥有限经费的真正作用。

四、实行财务公开制,每审核一次,做到民主理财。

五、严禁挪用公款、公款私借,教职工确需借款时,不得超过本人当月工资的50%,须经常务副校长批准。

篇3: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中耕、镇压。对于旋耕的、土壤不实的麦田, 应在墒情适宜时适当镇压。可采取人工或机械镇压;对于播种过早、播量大、基本苗多、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 应采取冬前镇压或深中耕断根措施, 控制旺长;对于先播种后浇蒙头水的麦田, 进行浅中耕, 破除板结, 消除裂缝, 以利保墒。

酌情浇水、追肥。对于群体小、长势较弱、根系发育较差的田块, 可叶面喷施0.2%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 促进个体发育, 使其健壮生长, 促弱转壮。同时要看天、看地浇好越冬水。根据2013年11月5~6日调查, 目前土壤墒情尚可, 近期不必浇水。如果自现在至越冬无雨, 土壤墒情变差, 应及时浇水。在冬前, 日平均气温在3℃~5℃, 适时进行灌溉, 水量不宜过大, 当天渗完为好, 以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浇后注意及时划锄, 破除板结和裂缝。

防治病虫草害。对于地下害虫较为严重的地块, 可采取人工小范围防除措施。对于纹枯病、根腐病发生重的麦田, 可采用井冈霉素或禾果利喷雾防治。对于杂草较多的田块可用化学方法防除。对于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 可选用苯磺隆、巨星等;对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6.9%的骠马乳油等。喷药时间应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 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0kg, 喷药要均匀, 不重喷、不漏喷。

篇4: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

自从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之后,全国各地都在为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出谋划策。从2008年年末开始,江西、湖北、四川等农民工密集地区都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农民工的网络招聘和免费学电脑现象。

虽然从短期来看,这对帮助农民工再就业所能起到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毕竟迈出了象征性的一大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工群体就业、培训的意义不言而喻:从短期来说,关系到这次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国家的农村产业升级,以及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

细看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公共教育以外的面向青少年和中高端职业群体的教育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技术在这其中的应用也非常普及;但与此同时,真正需要信息技术来产业化的领域,也就是面对农民工、城市基层劳动者、下岗职工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却相对冷淡得多。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我国农民工信息化问题涉及的人口可达到5亿,但目前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仅仅占到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可以想象这是多大庞大的一个信息技术消费群体,其中等待挖掘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为什么现实的需求与市场的发育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诚然,包括农民工人群在内的基层劳动者缺乏支付力是最关键性的因素,他们买不起电脑,也花不起学费。缺乏消费能力,就很难吸引网络招聘、培训机构的注意,整个农民工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市场就很难产业化。

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农民工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买单?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一些以农民工为服务对象的网站。比如,“西陆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就是这样一家基于电视媒体、电话和互联网手段搭建的中介平台,主要提供提供就业信息与劳务转移服务。到2008年10月底,该平台累计收到了30万个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为农民工们提供就业指导,成功为3.5万个找工作困难的农民工找到了适合的工作。

但这只是一个个案。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学电脑现象,依然是由政府或者政府下面的官办机构(教育部、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等部委)牵头组织为主,用人企业或其他力量很少参与进来。

政府当然应该在这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只靠政府力量是不行的,农民工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要真正形成大规模,还需要市场的推动,形成产业化,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原动力。

虽然过去对“教育产业化”充溢批评之声,但事实上相比其他教育领域,农民工的信息技术培训才是真正需要产业化的。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处长李佐军所指出的那样,“指望政府将教育完全统管起来既不现实,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与市场相比,政府具有效率低下、信息收集能力弱、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等弊端,因此由政府统管教育将会造成一系列新问题。”

篇5: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1999-12-09 【生效日期】1999-12-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的规定》已经省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九日

海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基层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是表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与管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业余技能的称号。凡在农村第一线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它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生产与管理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均可评定相应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第三条 第三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晋升与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不同范围的工作,两者所评职称互不套改或转换。但是,凡符合条件者,取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并不影响其向有关政府部门申报国家各类专业技术职称。

第四条 第四条 参加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努力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五条 第五条 评定和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必须以农业生产实绩、技术水平、解决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依据,同时根据不同职称等级考虑已达到的科技文化水平和从事技术工作的资历。

第六条 第六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等级定为: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在职称等级前标明专业类别。

第七条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为技术员:

(一)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又称“绿色证书”);或者初中毕业后参加15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能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和进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作或经营管理,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三)在生产实践中成绩明显,获得群众好评。

第八条 第八条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助理技师:

(一)能一般掌握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及基本技能,协助技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二)能参与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的小型计划,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三)能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示范、指导或一般的技术咨询;

(四)取得技术员职称2年以上,在农业科技推广或经营管理实践中成绩良好。

第九条 第九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技师:

(一)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农业职业中学以上毕业学历,或高中毕业后参加300学时以上中等农业技术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承担并胜任本专业工作,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工作经验;

(二)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某些技术难题,或能指导本专业某一方面的技术工作;

(三)能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能对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四)取得助理技师职称3年以上,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或经营管理实践中成绩显著。

第十条 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高级技师:

(一)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农业职业高中以上毕业学历,能较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开拓性,获得市、县级以上科技推广成果鼓励,或开发出适应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创立市、县级农业生产品牌;或总结、创造过一项以上能在本市、县大范围内运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经验;

(三)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成绩优异;

(四)能结合生产的实践情况制定推广、示范的计划,分析和解决技术工作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撰写试验、示范报告和技术工作总结,能指导农民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五)取得技师职称4年以上。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各级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的具体条件,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情况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确有特殊专长、有突出贡献的农民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和资历的限制,直接破格评定或晋升相应的技术职称。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工作,各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在省、县(市)、乡(镇)建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评审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技术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定或晋升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一般由9至15人组成,主要由各级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及学术团体中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组成,有条件的地方可吸收2至3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委员会下设专业考评小组,各专业考评小组由3至5人组成。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出席会议的委员必须超过评委总数的2/3方可召开评委会;评审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到会评委的2/3以上方可通过。未出席评委会的委员,不得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申请授予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填写《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附上能反映本人技术业务水平、业绩的有关材料及产品样本,并接受有关业务考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技术员职称由个人申请,经乡(镇)专业考评小组考核并提出考核评议意见后报乡(镇)评审委员会评定。助理技师、技师职称由个人申请,经乡(镇)评审委员会推荐,市、县、自治县专业考评小组提出考核评议意见后报市、县、自治县评审委员会评定。上述3个级别职称评审结果均报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高级技师职称由个人申请,市、县、自治县评审委员会推荐,报省评审委员会评定,并报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高级技师职称证书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签发,技师及其以下技术职称证书由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签发。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对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填写农民技术人员登记卡,建立农民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包括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的科目、时间、成绩,完成技术推广任务和获奖情况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民技术人才市场,开展人才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工作由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对过去评定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应按本规定的要求组织审查。经审查符合标准条件者,予以承认,纳入统一管理,并颁发相应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农业基层组织招聘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已在现岗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如未达到本规定所要求学历或业务培训标准者,应按要求参加培训,达到相应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应予辞退或调换其它工作。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享有以下待遇:

(一)在招聘乡(镇)基层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时优先受选,在受聘期间享受同类人员待遇;

(二)可直接与生产单位或农户进行有偿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三)优先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四)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五)优先获得农业科技开发推广项目;

(六)报考高、中等农业院校同等条件时优先录取;

(七)具有农民技师以上职称的,可由政府资助到农业院校接受免费培训。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确保质量。对谎报成果、弄虚作假、骗取农民技术职称的,应撤消其骗取的技术职称,并对有关当事人严肃处理。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各部门原制定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6: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西湖成人学校:陈华光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应用新技术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专业技术素质的首要措施。

我村的“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的增收与农民个人的素质是分不开的,改进我村的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已成为我村现阶段稳定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素质改善(经由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及营养增进)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目前,我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其中有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文化程度占35%,中专文化程度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受过专门技能训练的仅占30%。农村形成了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却严重短缺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只有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源泉。

(一)农村专业技术投资与农民增收的实证论据

我村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农民收入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初中、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人均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农村高文化从业者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较大,主要作用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高文化程度从业者具有更强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

们能够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从而拓展经营领域;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人力资本附着、沉淀于人身,人力资本拥有主体流动能力的高低和流动空间的大小,决定了专业技术与产业资本形成合理、高效匹配机会的多少;对改进经营、就业观念的作用。

我对本村劳动力受教育及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提高对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农民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明显,对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人口计划生育的影响比对子女受教育的影响更大、更直接一些。

以上分析都验证了农民专业技术的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极大的相关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

(二)技能培训对农民专业技术提高的实证论据

我村专业技术收益率时,考虑了构成农民专业技术的因素,如受教育的年限、经验、工龄、外出前培训、外出时间、健康状况、外出前培训费用等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低于城市职工收益率,教育收益率偏低;外出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低于接受培训的收益率,培训对于收入的影响高于教育对收入的影响;教育对收益的影响远远低于外出对收入的影响,外出就业相对于其它形式的专业技术投资能够有更高的收益;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收入的影响高于其它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身体健康状况是决定外出劳动力收入的关键因素;技能培训对农民人力资本提高显著,且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起关键作用。

我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收入有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受教育

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比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的等效年限平均每提高一年,可使农民年收入增加180元左右。

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平均收入高于未接受者;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平均收入越高;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入弹性大于低教育水平;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户其家庭平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户。

我村专业技术投资的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展农村经济。为进一步改善我村专业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村自办专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请专家、学者来讲学进行专业指导的方式提高农民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根据农村生产需求和农民的意愿开设培训班,提高农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篇7:农民技术培训总结

针对农业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许多农民的观念和技术相对落后,在农业种植上、家禽饲养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栽培方式上的误区;施肥上的误区,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料;在家禽病害防治上的误区,有的胡乱用药,不及时用药等,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我乡就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农民培训工程,要让农民真正地学到农业技术知识。通过培训,结合农业技术资料和明白纸的发放,大力掀起科技入户、科技兴农的高潮,普及和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种蔗与家畜饲养的技术水平,为我乡夺取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逐村进行技术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我们举行了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会,分头布置和落实农民培训工作。农作物的生长期里要经过许多次病虫草害的危害,轻则影响其产量,严重则导致绝收;家禽饲养中,各种瘟疫不断,防止瘟疫是饲养家禽的重要步骤;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农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

在培训讲解过程中,专家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易掌握的实用技术。讲解中专家把甘蔗发病的蔗苗带到现场进行实物介绍,做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家禽饲养讲解中,专家深入浅出,介绍了家禽防疫的措施,以及家禽疫病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农民培训,我们发现农民们都非常认真听讲,并且都踊跃向专家提问,还有部分农民拉着专家培训讲课人员到自己的田间地头去现场指导。

我们一定要熟悉掌握所分工村的农业基础情况、生产形势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心中有农,手中有方,不怕脏苦,苦中有乐。农业科技为载体,各种农业技术材料,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篇8:农民技术员管理制度

1 农村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培训特点

全面开展农村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教育在全省是一项全新工作, 如何让培训工作符合建设新农村要求, 使得农村最基层水利工作纳入全省水利系统管理范畴, 实现服务“三农”取得实效,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和水资源安全保障, 需要对农村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 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腹地, 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 地理条件复杂, 降水稀少,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 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全省总土地面积45.4km2, 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3个流域, 多年平均降水量281mm。全省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87亿m3, 人均约1100m3, 耕地亩均378m3, 分别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4。水资源时空分不均衡, 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近60%, 但水资源仅占全省的19%, 黄河流域人口和国民经济占全省的70%以上, 自产水资源量不到全省的50%;在全部总用水量中, 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干旱缺水, 全省每年都有100~133万hm2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旱, 缺水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而甘肃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抗灾能力差。总体上, 灌溉技术相对落后、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格局仍然存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逐年增加, 今后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加强节水技术培训,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用水利用效率, 是实现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 农村水利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是防汛抗旱工作。甘肃省气候变化因素复杂, 防汛抗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利工作。要求水利干部职工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全面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汛抗旱新机制。

二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水是生命之源, 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 是关注民生、解除民忧、谋求民利的具体体现。目前,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 设施简陋, 用水方便程度较低, 饮水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甘肃省政府已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十大”民生工作重点。

三是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面, 要求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实现节水灌溉从项目示范向全面推广的跨越。在山丘区建设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发展集雨节灌。

四是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要求规范建设管理, 全面加强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力度。

五是开展水库海堤除险加固。甘肃省老水库多, 病险隐患比较严重, 必须强化对全省水库安全的统一监督管理, 加强对农村小山塘的管理和除险改造。

2 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水利技术员有了很大的改善。一部分水利技术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但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农村, 因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农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甘肃省农村一年四季忙闲不均, 十一月至来年的三月较闲, 四月至十月较忙, 农闲时常常外出打工或做些短工, 另外农民水利技术员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

根据甘肃省农村水利工作要求和农村具体情况, 培训有下列特点:一是培训内容有的放矢, 要适应农村水利工作实际需要;二是生产和培训两不误, 培训时间要放在农闲, 保证参培人员有足够学习时间, 减少误工损失;三是培训形式要多样, 理论学习和工程参观相结合, 加强交流平台建设, 让参培人员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四是政府支助经费, 使得一部分生活困难的水利技术员也能顺利参加培训。

3 培训工作支撑和保障

1)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牵涉面广, 关系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落实和体现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为此, 要高度重视农村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工作, 强调推进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培训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 态度坚决、措施强硬, 成立领导小组, 指导培训工作。各政府也要将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 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精心抓, 有关部门全力抓”的工作联动机制。为保证培训效果, 还应专门派人全程跟班指导, 强化了培训班的领导。

2) 培训要保证经费。目前, 甘肃省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每年举办三期, 每期五天, 时间安排在当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农闲季节。有关部门拨出专款作为专项培训经费, 解决农民水利技术员学习期间所有费用。同时, 为了减轻农民技术员的经济负担, 每期应对参加培训的农民水利技术员发给一定的交通补贴。显然, 要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要让农民水利技术员得到实惠, 经费的支持和保障是十分重要。

3) 内容要通俗适时。办好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 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需要很好研究。培训课程的设置必须紧跟水利中心任务和农村形势, 紧密结合农村水利工作的现状, 结合甘肃省农村生活工作的特点, 以及农民水利技术员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等因素, 确定合适的课程和讲授内容。几年的办班实践证明, 教学内容深浅适中, 丰富多彩, 贴近农村实际, 就将受到农民水利技术员的欢迎。

4) 师资要精挑细选。开办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 授课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农民水利技术员来自全省各地, 他们渴望得到需要的技术、政策、经验或方法。聘请一批熟悉政策、理论水平高、有丰富实践经验、表达能力强、懂得运用现代教学和沟通原理的水利水电专家、专业老师进行授课。

5) 教学要结合实际。农民水利技术员来自农村, 来自基层, 非常迫切地需要了解和学习当前与他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水利政策、农村水利知识。授课教师要根据教材及农村工作实际精心备课, 授课的内容可由浅入深, 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内容紧跟时事的变化。授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既可以有丰富多彩、图文结合的多媒体授课, 又可以有引人入胜、具体的案例实例分析, 还可以有生动活泼的互动交流。力求讲课做到不枯燥、不乏味, 激发农民水利技术员学习积极性。应该专门安排时间, 组织水利技术员参观一些典型的水利工程, 增加农民水利技术员的感性认识, 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 服务要细致到位。农民水利技术员参加培训学习不容易, 一定要服务好, 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感受到水利人的情真意切。为保障后勤服务工作到位, 全力以赴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除选派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班主任跟班管理外, 还应派人全天候值班值勤, 认真做好教学管理、住宿、饮食、医疗和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

7) 信息要及时沟通。参加培训学习的农民水利技术员来自全省不同市州的行政村或乡镇水利工作人员, 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要搭建好平台, 让农民水利技术员能利用难得的培训学习机会, 多与专家或其他地区的学员交流, 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实践证明, 每期学员通过课内与教师的互动沟通, 课外学员间的相互交流, 大大提高了农民水利技术员政策和业务水平。每期培训班结束前要召开座谈会, 广泛征求学员对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培训时间及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并在下一期培训班中加以改进提高。

4 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几年来, 甘肃省在开办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累积一些经验, 同时在培训过程也遇到一些问题, 有待研究解决。

1) 培训时间和时点。目前, 举办的每期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时间定为5~7d, 有不少人认为集中学习一次不易, 提出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时间, 以便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过多的培训时间, 将造成办班成本增加和学员学习效率下降, 到底需要多少学习时间比较合适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培训对象和内容。根据甘肃省偏远山区与高原高寒区农村水利工作的差别以及农村生活的差异, 是否可以考虑按偏远山区、高原高寒区分片分期来办班。也可以考虑按专业大类分期办班。这样授课的内容能够更加适应培训班的大部分学员, 更加符合农村实际, 但是如果这样做, 增加了培训人员的组织难度, 对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不够有利。

3) 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开办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以来, 每期实践考察安排半天到一天, 每次考察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如何将实践考察与理论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 考察时间的长短是否需要调整,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办班中加以考虑和改进。

4) 培训宣传与学员组织。甘肃省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已开办9期, 各地参训率不平衡, 下达的培训指标没有全部完成。这主要是有些农民水利技术员没有收到学习信息, 其实这些人非常愿意来培训学习, 有些对培训内容和形式不了解, 认为学习无用、浪费时间, 不想参加。今后要加大对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班的宣传, 改进通知形式, 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惠农办实事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楼豫红.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组推广经验理顺体制, 努力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J].《陕西水利》, 2010 (3) 1:7-19

[2]甘肃省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调查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普查的报告[R].甘肃省水利厅, 甘水发〔2009〕856号.

篇9:郭新宇:用动漫技术培养新型农民

记者: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培训软件?

郭新宇:新农民动漫培训软件主要包括看动画学知识和玩游戏长技能两个环节。先通过看动画片的形式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然后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进行技能测试和训练。动画和游戏专门为农民了解无公害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发育特性,设施环境特点,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方法而设计。如我们开发的西瓜无公害生产系统、蕃茄无公害生产系统、黄瓜无公害生产系统以及无公害生产基础知识等培训软件。你看,打开软件可以看到动画。听到音乐,设置的情节密切联系农业知识体系与生产实际,农民可以根据所要了解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详细讲解动画片。学习结束后还能通过游戏检验学习成果,并加深印象。

记者:与传统的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手段相比,这种新型软件有哪些特点呢?

郭新宇:传统的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手段灌输意识强烈、表现手法单一、传播方式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

而我们的这种软件把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以三维可视的方式进行表示,把农业生产目标,生产环境、生产管理流程和物质,技术措施,劳力等投入的关系以动画片或游戏的方式进行阐述,使农民在计算机上种植虚拟作物和虚拟农田管理,可从任意角度甚至在作物冠层内漫游,观察作物生长状况的动态过程,并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直观地观察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这样可以取得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效果,在传播农业知识的同时,还可带来娱乐休闲等新的体验,将使农民更愿意接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田管理技术。

记者:为什么想到要开发这种软件呢?

郭新字: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向以优质,无公害为核心的质量效益型转变,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增加,设施栽培增长迅速、品种和技术更替加快,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造新型农民,快速有效地传播农业生产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十分迫切。但从北京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看,现有推广人员数量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传统的技术推广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

记者:目前这种软件是否得到了实际应用呢?效果如何?

郭新字:新农民动漫培训软件分电脑版和DVD/VCD版,电脑版供计算机、PDA或手机使用,DVD/VCD版可以用DVD/VCD播放,也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用电视观看。目前我们已经为大兴区的科技示范户发放培训软件光盘50400套。农民也可以登陆大兴农业信息网,直接使用该软件进行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信息化培训手段广受农民欢迎,加速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日前召开的2009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展览会上,我们的这种软件也得到了广大农民及参观者的广泛好评。

记者:那么,您如何看待动漫技术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呢?

篇10:2016农民技术培训计划

为深入推进“走基层”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按照“双联”活动要求,根据《县镇村三年帮扶规划》,特制定2016年“双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主线,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把天元村建设成为群众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今年我局“双联”活动的总体思路是:着力转变扶贫方式,加大产业培育,夯实基础条件,增加种养殖收入。转变扶贫方式,把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救济扶贫转变为能力扶贫,开展智能扶贫,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壮大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增加种养殖收入。

三、帮扶目标

夯实发展基础,人均占有粮食160公斤,贫困人口减少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以上。

四、帮扶措施

1.培训实用技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民科技、农业实用技术、新技术推广培训,培训农民200人次以上,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殖水平;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为广大农民解决技术难题。

2.强化基础建设。协助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水利工程”和“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建设基本口粮田600亩、新建蓄水池4口、硬化通村水泥公路4公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抓好生产发展。指导农民抓好水稻、高粱、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施好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引进优良品种,对藤梨进行嫁接换种试验示范,加强梨园管理;以天元乌骨鸡养殖场为基地,帮助农户发展天元乌骨鸡养殖,支持天元乌骨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发展蔬菜产业。4.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村两委阵地建设,出资维修村活动室;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帮助提高村“两委”班子抓发展、保民生、促和谐的能力;协助开展民情走访、问题接访、矛盾排查,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和矛盾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开展结对帮扶。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科站帮”、“支部帮”等形式,对天元村的困难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局主要领导每年至少2次,其余结对干部每年至少1次到天元村开展帮扶。

五、组织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双联”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加强上下联络协调、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措施。

3.强化督促检查。局“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帮扶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篇二:2016年人才发展工作计划3篇 2016年人才发展工作计划3篇

第1篇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人才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不断深入推进农林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农林局2016年人才发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县“两会”及县委县政府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确保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工作思路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农村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农林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更新专业结构,培养引进农林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中高级人才,力争在设施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形成高端科技人才、中级应用人才、一线指导人才全面协调的人才格局,建立老中青结合、多层次、多学术的农林人才队伍体系。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三、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抓好政策落实,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才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今年要选拔几批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外出学习、定向培养等方式,使其成为我县农林技术人才中的骨干力量。第一批选派的8名农技干部已于2月21日启程赴山东寿光学习设施农业栽培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

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依托,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途径,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开展“一人一技”培训,使每名大学生“村官”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成长为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坚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服务与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工作,为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树立良好导向。建立完善创业激励体系,对创业成果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从精神、物质等多方面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

四、工作目标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今年计划全县新增农村生产能手、农村经营能人、能

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使总数达到15000人。计划增加1-2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10名农林专业技术人才,形成高端科技人才、中级应用人才、一线指导人才全面协调的人才格局,建立老中青结合、多层次、多学术的农林人才队伍体系。第2篇

一、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县把努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农民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技能评定等工作,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投入还不足等局面仍未改变,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发展目标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全县农村生产能手、农村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达到0.5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三、政策措施

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依托,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途径,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开展“一人一技”培训,使每名大学生“村官”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成长为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坚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服务与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工作,为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树立良好导向。建立完善创业激励体系,对创业成果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从精神、物质等多方面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

第3篇

一、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县以推进十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等为契机,着力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历高、素质强、技术硬的农业、林业专业人才,推动了农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县农林系统共有行政管理人员15名,未来10年内将有9名同志陆续退休。农林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38人,未评职称34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学历27人,共占总人数的25%。但是,农林专业人才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水平参差不齐,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农村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农林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更新专业结构,培养引进农林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中高级人才,力争在设施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农业方面要加强粮食、蔬菜、果树、食用菌、农业经营、农

产品销售和加工以及信息等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林业上重点引进培养园林、绿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检疫等专业人才;农业经济方面紧缺的农业经济管理、集体生产管理、农村财务管理等人才将得到补充;农业机械方面将培养数名机具试验、引进、示范和安全监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沼气建设方面将培养2-4名能源建设和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

从2016年起,计划每年增加1-2名行政管理人才,每年引进培养10名农林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共引进培养100名农林专业技术人才,使专业技术总人数达到150人以上,中高级技术人才总数达到总量的4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达到总数的50%以上,形成高端科技人才、中级应用人才、一线指导人才全面协调的人才格局,建立老中青结合、多层次、多学术的农林人才队伍体系。

三、政策措施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抓好政策落实,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与人事部门配合引进我县急需农林专业人才。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才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为我县农林事业发展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三要创新机制,每年选拔一批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使其成为我县农林技术人才中的骨干力量。四要完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创造能力,建立起一支综合能力一流的农林人才队伍。篇三:2016年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2016年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镇农业服务中心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整体目标,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服务好农业企业;提档升级粮食、林果、蔬菜、食用菌、水产等产业,力争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良种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率、轻简化栽培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100个以上,加快农业产业的经营步伐;确保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1、抓培训、强基础。

全年完成各项农业技术培训120场次、12000余人次,全镇办现场15个,办样板50个。及时发放《农业110》,并在农业生产关键时刻编发《农业信息》。大力推广“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新品种50余个,推广高效种养模式6个,新技术6项。

2、抓品牌,助提升。

重点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强化品牌农业发展意识,夯实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平台,服务好龙头企业,开展全程跟踪服务。

3、抓基地,兴产业。

抓好优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工作,搞好配套服务。

4、抓环节、促管理。

上一篇:对大学英语相关问题的思考下一篇:吉安市物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