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在融安县金橘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应用

2022-11-27

融安金橘是我国金柑主栽品种, 因主产于融安县而得名, 经农业部门多年的选育, 果实品行尤佳, 融安金橘汁多, 味甜, 色泽金黄, 不仅果实美观,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2007年获得国家工商局颁发的“融安金橘”原产地保护的证明商标;2011年获得融安金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同年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近年来, 政府极其重视该产业, 决定大力发展金橘种植, 按县党委、政府计划, 仅20142016年就要发展3 333 hm2, 大量果农急需金橘栽培技术。传统的农民培训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 内容面窄, 很难适应果农的需要, 而近年来在全国农技中心倡导和支持下刚发展起来的以培养农民综合实力为主的新型培训模式“农民田间学校”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欢迎,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农民田间学校概述

农民田间学校 (Farmer Field Schools, FFS) 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提出和倡导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强调以农民为中心,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农民田间学校最早于1989年在印尼开办, 于20世纪90年代初扩展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后扩展到非洲、美洲、东欧等地区。1984年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 开始在东南亚实施水稻IPM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项目;1992年FAO在IPM项目实施中总结出在田间全生长季办“农民田间学校”的方法是使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乱用药现状, 增加效益, 保护环境的最好方法[1]。我国于1988年成为该项目实施成员国。该培训模式农民为中心, 通过组织农民参与田间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2]。

2 农民田间学校的目标

农民田间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种植水平,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提高农民个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促进农民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的理解, 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通过提高产量、优质优价或者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来增加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避免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减少化学品在农产品的残留, 改善农民和消费者健康状况;实施环境友好型农业管理措施,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改善农业生态系统。

3 农民田间学校的主要特点

农民田间学校有5大特点。一是开放式课堂:该模式以农田为课堂, 农田生态为课本, 实践与分析为手段。二是启发式教育:基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辅导员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研究, 寻找解决途径。三是参与式学习:所有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辅导员扮演协调角色。四是全生长季跟踪:从播种到收获, 全面跟踪农作物全生长季节的生态系统变化, 进行分析和决策。五是采用非正规成人教育方式:根据成人教育心理学, 灵活采用培训方式, 实践第一, 教、学、游戏统一结合, 启发为主, 寓教于乐。

4 农民田间学校在融安县开展情况

融安县从第一期农民田间学校于2008年9月5日在大将镇东潭村举行开学典礼以来, 已在全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12所, 培训农民学员407人。以金橘为目标作物的学校有10所, 以水稻为目标作物的学校有1所, 以沙糖橘为目标作物的学校有1所。不少乡村干部向植保站提出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要求。

5 在金橘产区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取得的成效

5.1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培训

学员的种植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系统的培训, 果农获得了一整套金橘栽培管理技术, 观察与决策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2010-2013年, 学员金橘平均667m2产量比培训前增加约750 kg, 增产幅度达到30%, 优果率比培训前增加50%。学员比非学员直接经济效益增加105.3%。

5.2 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显著提高

农民田间学校改变学员理念,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技能, 为他们改善生产条件, 创造良好品牌, 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 通过“走出去, 引进来”方式, 创造一个个辉煌业绩:2009年获县农业局示范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 获项目资金4万元;2010年度荣获全区供销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获奖5万元;2009-2011年获县科技局金橘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资金13万元;2011年获县科技局水肥一体化项目, 项目资金15万元;2011年获县农业局完善合作社建造办公培训室项目, 获项目启动资金3万元。

通过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和农民田间学校后续建设, 农民的农药使用量比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前减少了30%, 使用次数比开办前每年减少了3~4次;禁用和限用农药在目标作物上的使用则由开办前的2次减少到开办后的0次;学员种植的农产品抽检没有出现农药残留超标 (以融安县农残检测中心抽检为准) ;学员中没有出现农药中毒事件。每个社区都设立了农药废弃物回收站, 学员100%建立了农药专门的储存专柜。

2010年12月获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12月获柳州市出口检验检疫局批准产品出口东南亚, “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3 培养出一批农村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这个平台, 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得到了较好的启发, 自信心明显增强, 团体意识得到提高, 他们很快成了一方技术带头人。在融安县金橘节金橘擂台赛中, 这批种植能人连续荣获大奖, 分别为:2009年获三等奖2个, 在2011、2012年获二等奖各1个, 2013年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个。不少学员已经在各乡镇承担起了技术员的重担, 个别学员还长期受邀到各乡镇指导培训, 加快了金橘栽培技术的传播。

5.4 团队意识初步形成

在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后, 单打独斗多年后的农民开始意识到团队的作用, 根据学员的意向, 辅导员相继引导、帮助学员成立了6个金橘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会员做到“6个统一”:即统一的生产作业计划、统一物资配送、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使用植保“三诱”复合技术、统一产品包装和销售以及成立统一植保技术专业机防队, 团队意识的形成对打造融安金橘品牌极其有利。

6 农民田间学校在推广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6.1 存在问题

当前, 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多由植保部门组织实施, 而目前基层植保部门的人力、财力都比较薄弱, 而农民田间学校又是比较耗时、耗力的一个模式, 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6.2 对策

应宣传展示培训成果, 争取政府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重视, 从而获得资金及其它方面的支持。

摘要:通过介绍“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以及融安县2008年以来举办的12期“农民田间学校”开办过程和效果, 总结探讨“农民田间学校”这一培训模式在金橘推广工作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金橘,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普云, 等.农民田间学校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2] 张求东.农民田间学校的实施效果及推广方法评价[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上一篇:生产某可发性聚苯乙烯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下一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