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2024-04-27

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比身高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掌握了小数基本的加减法之后,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学好此内容,不仅为将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比身高”“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等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计算,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教学目标预设:

1.创设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法、自我探索法 师生课前准备:PPT 教学主要流程:

(一)导学:

口算:

+= += += += = += = +4= = +=

(二)自学:

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体检,你们还有印象吗?瞧!长颈鹿一家正在进行体检呢!我们看看去吧!(多媒体课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从这个情境里你能收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2)小黑高多少米?

(3)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三)共学:

2.解决问题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注重解决第2个问题,小黑高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试着解答。

=

(米)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3.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试着解答。= 米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0在小数的末尾对小数的大小没有影响。

总结: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板书:6= 全班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 米呢?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学生这时候可能会提出整数怎样减小数的问题,可以引导班级的其他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引导学生发现,6=区别在于6米精确到整数部分,而米精确到小数部分,精确度不一样。

3.完成教材第14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与应用 1、口算。

(除了书上出现的6道题外,再加6道题:0.52+0.48= 1—0.34= 0.9+0.6= 3.40+1.6=

6.9—5.9= 5.3—3=)

2、教材第4题 森林医生。要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前两道题是由于小数点没有对齐,导致计算错误;最后一题是学生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有的学生还可能得到1.23。让学生在计算时,在被减数的小数部分添上0,按照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可能会减少错误。

3、教材第6题。

4、教材第7题。 笑笑买完文具后,又和好朋友到书店去买书了。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六)作业:

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6元5角2分+8元零9分 8千米-5千米20米

2、一本趣味数学元,一本少儿百科书元,一本动物世界元,一本童话书元。 这4本书小华都喜欢看,但他最终只买了两本书。他付给售货员18元,猜一猜,他买的可能是哪两本书?如果小英有19元,他可能买哪两本书?应找回多少钱?

篇2: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王俊

统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学生的面前。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与身边的人和事是紧密相联的,体会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课,我关注学生以下几点:

1、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我在引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话题——统计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虽然在此以前,学生不知道如何整理数据,但借助这一情境,学生感受到了数据整理的必要,并尝试分段整理,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统计活动中来。让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计的基本过程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图表、分析数据。在课中,我让学生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我根据学生们的已有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同学们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3、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3: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利用1985,1991,1995,2000,200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4,5,6,7,8,9]获得7~12岁儿童的身高资料,每岁为1个年龄组,各年龄组人数接近,分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群体。经济指标源自国家统计数据库的全国及各省人均GDP[10]。为保证研究对象样本结构同质性,未将海南、重庆、西藏纳入研究,其余各省市划分到不同区域。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

1.2 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利用体质调研报告资料,运用集中指数评价儿童健康公平性,集中指数用公式计算(CI=2×COVAR(X,H)/M),其中X为各省按经济水平排序后的秩次,H为相应的身高值,M为整个人群的平均身高。集中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集中指数为负值,表示指标集中在低经济水平组;为正值则表示集中在高经济水平组。绝对值为0表示绝对的公平,绝对值越大表示越不公平[12]。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8.0软件。计算集中指数、身高差值,人均GDP与身高之间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加权平均值法[13]对三大经济带、城乡及各年龄段的身高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并对城乡及东中西部的儿童身高差值进行统计学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985—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与儿童身高变化的相关性

除12岁城男、城女、乡女外,其他各组身高与人均GDP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系数r值均>0.8。见表1。

注:*P<0.05。

2.2 城乡儿童身高差异变化

1985—2010年,乡村儿童身高水平虽然低于同年龄段城市儿童,但身高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儿童。7~12岁各年龄段儿童身高城乡差值的平均值越来越小,城乡男生身高差值自1985年的4.13 cm减少为2010年的3.24 cm,女生则由4.57cm减少至3.07 cm。见图1。

2.3 东中西部儿童身高差异变化

以7岁儿童身高作为代表,分析1985—2010年在不同区域的变化情况发现,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相似,中部和西部7岁儿童身高水平相接近,均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后中部地区的7岁儿童身高快速增长,与东部差距有所缩小,西部地区儿童身高发展速度则较为平缓。如图2~3。由表2可见,与1985年相比,2010年各年龄段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的儿童身高差值均增大,25年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平均身高差值男生从1.62 cm增至2.27 cm,女生从1.78 cm增至2.61 cm;东西部差值男生从3.01 cm增至4.41 cm,女生从2.92 cm增至4.57cm,且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东西部儿童身高差值远高于东中部。

2.4 1985—2010年儿童身高集中指数的变化

城乡及各年龄段混合后,计算各省间的儿童身高集中指数,发现均是正值。1985—2010年男生集中指数由0.006增长至0.007,女生由0.006增长至0.008。而不同年间不公平程度变化情况不同,1991年集中指数最低,1991—2005年集中指数一直增大,而2010年集中指数又有所下降。见图4。

注:*P<0.05。

3 讨论

3.1 儿童身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性

身高反映身体线性生长状况,对体格发育的代表性强,是人群生活的生物学标准指标。相比于成人身高,儿童身高能更灵敏地反映生物学健康情况,为评价群体的生活环境、预防保健可及性提供重要依据。营养、疾病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身高,社会经济环境因素通过改善营养、减少疾病间接地对身高增长起“允许”作用[14]。本研究显示,经济发展与儿童身高呈正相关,伴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群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会逐步提高,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15,16]。有研究证实,人群的平均身高不仅取决于平均收入,还与收入的分配情况有关,即身高的变异性可以反映收入的公平性,身高不公平与经济收入不公平呈线性相关[17]。另外,身高与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密切相关,因此利用身高评价社会的健康公平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2 城乡及三大经济带儿童身高变化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儿童身高的生长潜力表现出来,城乡之间的身高差异缩小,甚至出现个别年龄组乡村儿童身高高于城市儿童[18]。7岁身高是学龄前身高累积增长的结果[19],分析东中西部的7岁儿童身高差异发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较大,主要与东部快于中、西部的不平衡经济增长格局有关,2005年之后中部经济发展迅速,儿童生长的能量和营养充足,身高增长较明显,该结果与以18岁身高为代表的分析结果一致[20]。与1985年相比,2010年东中西部各年龄段的身高差异均增大,说明经过25年,我国儿童身高的城乡差异缩小了,而三大经济带之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提示我国保障儿童健康公平性的关键在于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卫生状况、医疗服务等,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

3.3 儿童身高的集中指数变化

集中指数是广泛使用的衡量健康不公平的指标之一,能敏感地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公平性的影响[21]。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儿童身高的集中指数均为正值,表明经济状况较好地区的儿童身高高于经济较差地区。25年间,男生和女生身高的集中指数均增大,说明不公平程度有所加大。集中指数的值均较小,可能与身高的城乡及各年龄段的混合有关,减少了实际的差异。从年份变化趋势看,1991年集中指数最低,可能与1991年的调查样本量偏小,代表性不及其他年份强有关。1991—2005年集中指数不断增大体现了不公平程度的增大,2010年不公平程度有所下降,可能由于2007年实行了城镇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有效的卫生政策及2009年实行了新医改方案,使地区间的健康公平性有了一些改善[22]。

篇4: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关键词:山西省;青少儿;生长水平;长期变化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64-03

生长长期变化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改善、疾病减少等社会进步因素的客观、综合反映[1]。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经济的发展对青少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少见报道。为此,本文着重就山西省7~18岁青少儿1985-2005年期间身高生长水平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山西省青少儿20年间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1985年、1995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山西省资料。该资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7~18岁山西省社会经济为“好”、“中”和“差”三片的在校健康汉族学生。其中1985年城乡男女各年龄段的样本量均为306人,1995年和2005年各年龄段的样本量为150人[2-4]。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和Elsevier SDOS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有关青少儿身体形态方面的资料查询。

1.2.2比较法对山西省青少儿1985年、1995年和2005年三个不同时期的身高,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进行比较研究。

1.2.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和Excel 2000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城市男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7-18岁城市男生的身高生长水平表现为2005年>1995年>1985年。1985-2005年20年间,平均增长5.16㎝,增长幅度为2.64㎝~6.95㎝。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变化非常显著(p<0.01)。按10年计算,1985-1995年平均增长4.03㎝/10年,除18岁年龄组无显著变化以外,其余各年龄组同年龄比较,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1995-2005年平均增长1.14㎝/10年,同年龄组比较,7岁组增幅显著(p<0.05),17岁、18岁组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其他各个年龄组的增幅虽然存在,但是差异不具有显著变化。对照身高均值10年差异变化,1995-2005年10间的生长水平变化低于1985-1995年,但是,17岁、18岁组增幅高于1985-1995年的生长水平变化。表明山西省7~18岁城市男生的身高生长水平经过20年的变化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增幅逐渐变缓。但是,成年时身高生长水平增长幅度增大。

2.2乡村男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7~18岁汉族乡村男生的身高生长水平表现为2005年>1995年>1985年。1985-2005年20年间,平均增长5.57㎝,增长幅度为3.42㎝~7.34㎝。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变化非常显著(p<0.01)。按10年计算,1985-1995年平均增长3.66㎝/10年,各年龄组同年龄比较,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1995-2005年平均增长1.91㎝/10年,同年龄组比较,8岁、11岁15岁组增幅显著(p<0.05),7岁、13~14岁、16~18岁组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9~10岁、12岁3个年龄组的增幅虽然存在,但是差异不具有显著变化。对照身高均值10年差异变化,1995-2005年10年间的生长水平变化低于1985-1995年的水平,但是16岁、17岁、18岁组增幅高于1985-1995年的生长水平变化。表明山西省7~18岁乡村男生的身高生长水平经过20年的变化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增长趋势逐渐缓慢。成年时身高生长水平增长幅度增大。

2.3城市女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7~18岁汉族城市女生的身高生长水平表现为2005年与1995年互相交错和重叠,均高于1985年。1985-2005年20年间,平均增长3.55㎝,增长幅度为1.72 cm~5.35 cm。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变化非常显著(p<0.01)。按10年计算,1985-1995年平均增长3.27㎝/10年,各年龄组同年龄比较,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1995-2005年平均增长0.28㎝/10年。同年龄组比较,7岁、18岁组增幅显著(p<0.05),11岁组下降变化显著(p<0.05),其他各个年龄组的增幅和下降虽然存在,但是差异不具有显著变化。对照身高均值10年差异变化,1995-2005年10年间生长水平变化低于1985-1995年的水平。表明山西省7~18岁城市女生的身高生长水平经过20年的变化虽然存在增长趋势,但是增幅变化缓慢。成年时身高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幅度降低。

2.4乡村女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7~18岁汉族乡村女生的身高生长水平表现为2005年>1995年>1985年。1985-2005年20年间,平均增长4.16㎝,增长幅度为1.40 cm~7.15 cm。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变化非常显著(p<0.01)。按10年计算,1985-1995年平均增长3.17㎝/10年,16岁、18岁组无显著变化,其余各年龄组同年龄比较,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其中17岁组为显著变化(p<0.05);1995-2005年平均增长0.99㎝/10年。同年龄组比较,7岁、9岁、13岁、15岁、18岁组增幅显著(p<0.05),17岁组增幅变化非常显著(p<0.01),其他各个年龄组的增幅和下降虽然存在,但是差异不具有显著变化。对照身高均值10年差异变化,1995-2005年10年间生长水平变化低于1985-1995年的水平。1995-2005年在16岁、17岁、18岁年龄段增幅高于1985-1995年。表明山西省7~18岁乡村女生的身高生长水平经过20年的变化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增幅变化逐渐变缓。成年时身高增长幅度加大。

通过3.1~3.4的讨论,可以看出山西省7-18岁青少儿身高生长水平总体表现为2005年>1995年>1985年,其中城市女生1995-2005年间的变化较小,多数年龄阶段变化不显著。按10年计算,1985-1995年平均增长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1995-2005年平均增长乡村男生>城市男生>乡村女生>城市女生。

2.5身高最大增长年龄身高最大增长年龄(MIA)反映群体生长突增的开端,即青春早期[5]。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出,身高发育经过1985-2005年20年的变化,2005年不同群体的身高最大增长年龄开始下降,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相比1985年分别提前0.29岁、0.03岁、0.93岁和2.62岁,下降幅度表现为乡女>城女>城男>乡男,但身高最大增长年龄依然表现为乡男>城男,乡女>城女。以上表明山西省城乡青少年身高发育年龄提前,反映出城乡青少年青春期提前的预示,依然存在城乡差距。

2.6身高性差的变化趋势身高“性差”反映基因决定的群体生长潜力。男性体格发育对良好恶劣社会经济影响的反应都大于女性,所以长期趋势经历时间越长,增幅越大,性差也越大[6]。长期变化持续时间越长,增幅越大,性差愈大,提示身高愈接近生长的遗传潜力。荷兰、瑞典青少年18岁时性差约为14 cm。日本18岁青少年身高性差由1925年的10.8 cm发展到2000年的13.2 cm的事实表明身高性差不足13~14 cm的人群,一般都存在着生长长期趋势的潜力[7]。通过分析1985-2005年20年间山西省学生成年(18岁)身高性差(如表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经过20年的变化,依次为11.69 cm、11.94 cm、12.45 cm,1985年<1995年<2005年逐渐提高,距成年身高12.45 cm,1985年<1995年<2005年逐渐提高,距成年身高已停止增长的荷兰等国(14 cm)相差甚远[8]。说明山西省儿童体的生长水平具有生长长期趋势。预示山西省的成年身高增长还将持续很长时期。

3结论

1) 山西省7-18岁青少儿身高的生长水平经过二十年的变化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增长趋势逐渐缓慢。但是,1995-2005年16岁以后身高增幅四类学生群体(除城男16岁为0.93 cm和城女17岁为0.46 cm)均超过1 cm,表现为成年身高增长潜力明显。

2) 山西省7-18岁青少儿2005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身高最大增长年龄较1985年全部提前,这一现象表明山西省城乡青少年身高发育年龄提前,同时也预示着城乡青少年青春发育期提前。

3) 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经过二十年的变化,总体表现为1985年<1995年<2005年,身高性差逐渐提高,由于身高性差不足13~14 cm,山西省青少儿身体的生长水平仍然具有生长长期趋势。

综上所述,山西省青少儿20年间各年龄生长水平提高、成年身高持续增长、青春期提前,开始进入身体形态生长的长期变化。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注意生长长期变化的双面效应[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2):75-76.

[2] 山西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1985年山西省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R]. 山西三厅委出版,1987.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1979-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资料库光盘[OB].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4] 山西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山西省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数据[OB].

[5] 季成叶.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03(1):1-4.

[6] Malina RM, Reyesy MEP, Tanz SK, eta1 . Secular change in height, sitting height and leg length in rural Oaxaca, southern Mexico: 1968-2000[J]. Ann Hum Biol,2004,31:615-633.

[7] 胡佩谨,季成叶.青少年成年身高的长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11:421-424.

篇5:宝宝的身高体重变化的过程

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比如中国北方地区的孩子会普遍比南方地区的孩子高,城市比农村的孩子高。这就是为什么和同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可能更高或更矮、更胖或更瘦,

资料

宝宝的体形变化

在3岁之前,孩子的体形基本都是中间粗,肚子鼓鼓的,胳膊和腿相对短些。到三四岁时,他的身体会逐渐变长。肚子随着腹肌的形成而变平,四肢也长长了,越来越像大孩子的身材。

男孩子往往比女孩子有更结实的肌肉,就算在这个年龄也一样。

到4岁时,孩子更喜欢用左手还是右手也基本定型了。

他头的大小几乎接近成人,但因为身体还不像大人,所以看上去头有点不成比例的大。他的五官也长得越来越成熟了。

宝宝的身体内部变化

他体内最有用的一项变化就是膀胱长大了,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像两三岁时那么频繁地上厕所了。平均来说,2岁的孩子每天小便12次,而3~6岁的孩子每天小便8~9次,能够好几个小时都不用撒尿。

篇6: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篇7:《变化的魅力》教学反思

本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开始留意身边的变形现象,也能欣赏一些设计作品。根据现实进行再现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漫画人物,以它诙谐、幽默、夸张的形象深受学生喜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想要学生掌握变形的方法,并用其来创造新形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变化的魅力》这节课时,应重点分析人物变形规律,探究变形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观察、欣赏、体验、发现、总结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力图体现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抓住对象特征,大胆表现,创作出生动、有趣、具有个性的新人物形象来。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察了生活中的许多变形现象,并欣赏了个别大师作品,课堂气氛活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新授部分,为了解决“如何发现变形规律、掌握变形方法”这一难点,我以哈哈镜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变形规律,使学生明白哈哈镜中的四种变化:桶形变化、拉伸变化、波形变化,枕形变化。从学生们的课堂作业效果来看,基本掌握了变化方法。

课后,我进行了总结和深刻反思,有如下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方面:评析作业的时间不够。有效的评价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忙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评价中知不足,在赏评中求进步;

2、语言组织方面:语言需更精简,语速快慢需有变化;

3、课堂设问方面:提问需要更有针对性,注重有效提问,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

4、教具使用方面:对录播室的使用还不熟练;

5、知识拓展方面: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用变形手法将对象健康、向上的一面展现出来。

篇8:身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取自1943年发行的《学生体格标准》中5~19岁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数(其中男生为5~19岁15个年龄段,女生为5~17岁13个年龄段)及“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4]中全国5~19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平均数。其中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学校和幼儿园抽取5~19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测试,包括5~6岁儿童50 000名,7~19岁学生308 725名。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07计算并生成对比图形。不同年代同龄同性别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数差值=2014年平均数-1943年平均数。同年代同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数性别差值=男生平均数-女生平均数。同年代同龄每岁身高(或体重)增长值=相邻两个年龄组的数值差值。

2 结果

2.1 不同年代儿童少年身高比较

男生5~19岁和女生5~17岁各个年龄段身高平均数2014年明显高于1943年。男生差值为4.6~20.4 cm,女生差值为3.4~14.7 cm。最大差值的年龄,男生是13岁,女生是11岁。见表1。

2.2 不同年代儿童少年体重比较

男生5~19岁、女生5~17岁各个年龄段体重平均数2014年明显高于1943年,男生差值为2.4~14.8 kg,女生差值为1.2~11.6 kg。最大差值的年龄,男生是13岁,女生为11岁。见表2。

2.3 性别差异在不同年代的趋势

从1943年的数据看,5~14岁男生的身高均低于同龄女生,差值为-6.6~-3.7 cm,男生15岁时身高超过女生,17岁时差值达到7.6 cm。男生、女生的体重在5~13岁时相差不明显,男生14岁后体重高于女生,17岁时差值达到3.7kg。而2014年的数据表明,男、女生在5~12岁时身高差别很小,其中10,11岁男生身高低于女生0.5 cm和1.2 cm,13岁开始,男生身高明显高于女生,19岁时身高差值达到12.2 cm;男生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女生,5~12岁时相差较小(1.0~2.3 kg),13岁开始男生体重明显高于女生,19岁时差值达到11.1 kg。性别差异在2个年代的趋势可归纳为:1943年男生在5~14岁年龄段的体格发育水平不及女生,14岁后超过女生;2014年的男生在10~11岁体格发育水平与女生相当,在其他各年龄段都高于女生。见表1~2。

2.4 不同年代生长突增年龄比较

观察儿童各年龄段身高或体重增长值,可以了解体格发育快速生长的年龄特征,并确定生长突增年龄。依据每岁身高、体重增长值的计算,1943年身高生长突增年龄女生为12~13岁、男生为15岁,体重生长突增年龄女生为12~15岁、男生为14~15岁;2014年身高、体重生长突增年龄均为女生11岁、男生13岁。见图1~2。

3 讨论

生长发育指标是评价儿童健康水平和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5]。个体儿童身高发育水平和速度变化无实际意义,但群体儿童的身高增、减往往可以说明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变化[6]。相隔71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卫生及营养状况的充分改善,使我国的人口素质大大提高,反映在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指标上的增长就是最切实的证明。本文利用非常珍贵的1943年的体格标准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的数据比较,可以观察到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中我国人体形态的演变,也是对历史数据的发掘、利用和二次保存。

体格检查的论调,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到了民国时期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研究开始逐渐开展起来[7,8]。1929年11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学生健康检查规则》[9,10],号召对全国学生每年进行体格检查。《学校学生健康检查规则》对学校施行学生健康检查的方法、步骤等内容,以法令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当时教育部门几乎每年都要对各地学校的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普查工作,学生健康检查测试成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11]。1931年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中小学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章程》中,该委员会的第一、第二项任务便是“编订幼稚园、小学、中学学生体格发育标准”和“订定体格检查之实施方法”[12]。在1931年民国教育统计里有该年度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体格检查20 977人之状况的记载,包括各校学生身长、体重、胸围等的平均数[13]。在民国教育部教育视导组对学校的视察内容里包含了学生体格,并要求填写报表。而1940年于重庆举行的全国国民体育会议上,学校体育组的11项议决案中包括了“拟请举行小学儿童体格测量案”“拟请完成女生体格测量及运动技能标准案”和“拟请加测初高中学生6 000人,以完成合乎统计原理的运动技能标准案”[14]。

《学生体格标准》发行于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末期。在事关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关头,需要唤醒民族精神,动员一切力量一致对外,于是具有“政教合一”“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合一”特征,能够提升民族精神,促进抗战胜利的国民教育被推上历史舞台[15]。民国政府在抗战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教育国策,使得当时不但在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制度、教育立法、教育经费上,而且在教育教学法、课程教材以及学制上,都比战前更为发展和加强。据记载1943年我国小学校为27.34万所、中等学校为3 455所(含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小学生1 860万,中等学校学生110万[14]。当时实施的国民教育政策要求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80%以上,但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后方19省市所统计的入学儿童数占儿童总数为74%[15]。可见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初级教育体系依然是基本完备的。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学生的体格检查与测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种相关的标准也随之逐渐形成,并有“合乎统计原理”的含义。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且资料有限,暂时无法考证《学生体格标准》制订时的抽样测试情况以及建标方法,但以当时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学校数量、学生数量上看,以及以民国教育部制定标准的层面看,组织大范围学生体格测量,并制订合乎统计原理的标准是完全有条件和能力的。因此,作者推断该标准应是基于较大样本量的抽样测试,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制订,所列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从1979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功能与素质的研究”课题开始,我国分别在1979,1985,1991,1995,2000年,进行了5次大规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6,17,18,19,20],1998年进行了全国幼儿的体质调研[21]。在获得大量体质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2]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23]。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经常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5年一大测(与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同步的全国大中小学生抽样测试)、每年一全测(大中小学校各个学校全员覆盖的自行检测及抽查测试)的工作常态。其中2000,2005,2010,2014年的抽样测试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形式公开发布监测结果。

近30年来随着学生体质测试的广泛开展,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也方兴未艾,其中生长突增期与体格发育动态变化研究最受关注。曾凡辉等[24]1992年撰文认为我国女性儿童少年身高增长最快在10~13岁之间,15岁以后基本趋向稳定,男性儿童少年身高增长最快在12~15岁之间,17岁以后基本趋向稳定。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5]对1979—2000年青少年体格发育增长的情况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体格发育大幅度提高,有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表现,最显著的变化出现在生长突增期,女12岁、男13岁时是生长突增高峰。季成叶[26,27,28]的系列研究认为:1979—2000年间,我国青少儿体格发育水平全面高大化,长期趋势的最突出表现是青春期发育提前;城市学生全面进入体格发育的“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乡村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全面增长;体格发育水平增长最快的阶段,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是13岁,城市女生是11岁,乡村女生是12岁;身高的增长趋势,使当代青少年与其父辈、祖父辈相比,显得又高又大。李辉等[29]在2009年制定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生长标准化曲线图,并认为女生身高生长高峰在10~11岁,男生则在12~13岁。从该研究的儿童体重P50拟合值可看出女生11.5~12.5岁、男生12.5~14.5岁是体重生长高峰。许良[30]基于1985,199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身高、体重最大增长值年龄女生为11~13岁、男生为13~14岁。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与2005年相比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31]。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发育水平继续提高[32]。

以上自1979年以来各个时期对儿童少年体格生长发育的研究,帮助我们对我国儿童少年体格生长的动态变化有了准确地把握。虽然基于样本和方法的不同,结果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即身高体重的生长突增年龄在逐渐提前,体格发育水平越渐高大化。本文对间隔71年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数比较,2014年男女生各年龄段均明显高于1943年,并且2014年男女生身高、体重生长突增年龄比1943年提前1岁以上。因此笔者认为,我国5~19岁儿童少年2014年与1943年相比,体格已发生明显变化,身高更高、体重更大,体格发育生长突增年龄提前1~2岁。

篇9:《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反思

“人口的迁移”这个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和人口流向是教学的重点。

国际迁移的特点,19世纪前的特点,课本以一个实例解释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我在课堂上列举了学生喜爱的电影《黄飞鸿》,还有当前热播的电视剧《下南洋》一些人口迁移情节,让学生可以形象理解。对于图1.8,我让学生看图后归纳出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以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

国内迁移的原因:古代的迁移,我列举了“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实例,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和战争。1949-1986年期间的原因,我用“新疆建设强兵团”“北大荒”让学生知道这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学生对于这些是很有兴趣的。学习的效果也是不错的,这从下节课的复习提问中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80年代以后的人口遷移,我让学生根据图1.9先说出人口迁移方向,然后提问,为什么要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迁向工矿区,由农村迁向城市?结果学生回答得很朴实“赚钱”两字,这也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也就是由于经济原因人民自发迁移的。

对于第9页的活动,特别是第二题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最频繁的考点,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我也是让学生先思考后回答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人口迁移的原因”也是本节教学重点,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我也列举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实例,如:有人在发达城市买房,取得当地户籍,其子女考大学相比在我们江西考大学容易。当前电视当中出现的相亲节目,一旦相亲成功,组成新的家庭,势必会有人口迁移,通过这些例子学生的上课氛围很好,也能学到知识。对地理这门课程感兴趣,学生就喜欢地理,以后学习就可能事半功倍。

对于第10页的案例2,我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将其信息结合活动提出的问题,以小组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学习活动中,分析美国在各历史时期中的人口迁移规模、特点、原因,引导学生在课本文字、图像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还是由于传统教学效率不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讲练习,这可能会使学生学习效果不是那么完美。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会精编精选练习,且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毕竟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从这一节来讲,我愉快地上完了这堂课,心情比较舒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错的。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下个学期,我想学校多媒体做好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篇10:《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效地按照自学指导进行学习。由于学生以前接触的都是常量,对于变化的量的了解不是很多。变化的量不仅是一种新思维,而且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因此,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应该使他们对函数的多种表示——数值表示(表格)、图像表示、解析表示(关系式),有丰富的经历。在课堂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思考、交流、理解教材中分别运用表格表示、图像表示、关系式表示的方法所呈现的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具体情境。这三种方法对后面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也十分重要。

本课中所涉及到的表格、统计图、解析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观察,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教学中,我还注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并记住了次数除以7加上3等于气温,既H等于T除以7加上3.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还不能较好地理解本课知识,在下次复习课上将培优补差,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通用6篇)】

篇11:《水温的变化》教学反思

1.以猜想确定研究方向。本节课在一开始就提出了“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就是:热水降温的规律。学生去研究自己的猜想比研究教师确定的目标要感兴趣。

2.演示做折线图的方法。制作折线图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而通过的演示就更容易让学生把握制作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以热水温度变化规律是什么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整个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于实验热情不减。但是在学习活动之中,发现个别学生在小组的活动的过程被其他的同学排斥。

现在想来被排斥的同学都是在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不仅在本学科有困难,在相关的其他的学科也是遇到了困难。怎样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在现在的三年级上出现,在其他的各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虽然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是极少数的学生,但是我想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是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参与到活动之中,增强的学习兴趣。

篇12:《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观察,找出两种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相关量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表述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关系时,让学生根据问题来寻找、组织、归纳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合作,共同获取知识。让他们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

4、体会到靠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处在引导、辅助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尽情表达对于知识的见解,让他们深深感受到这间教室是属于他们的,这节课是属于他们的。

6、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是我这节课的任务。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的`学生可能只能说一句,有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不清楚,但他们的勇气就值得我去表扬,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上一篇:语料库在英语教育应用下一篇:美丽的校园风景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