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产业工人调研报告

2024-04-12

县产业工人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县产业工人调研报告

沧源佤族自治县茶叶产业调研报告

一、沧源县茶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末,茶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91个村、2.3万户9.31万名茶农,茶园总面积11.6万亩,采摘面积11.28万亩,有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5.57万亩,有机茶园认证1.93万亩,无公害茶叶认证1万亩,雨林联盟认证1.68万亩,3次荣获

“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9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全县共有181个茶叶初制所,其中有营业执照的140个,获得生产许可QS(SC)认证的茶叶企业有5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28个,已建成2条全程清洁化CTC加工厂,年内计划新建5000吨全程清洁化精制茶叶加工拼配厂一座,2019年底全县实现毛茶产量达9643.4吨,实现农业产值2.42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2100元,茶叶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县63%以上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布

勐董镇

5230亩428.2吨、岩帅镇34356亩3089.1吨、芒卡镇4786亩196吨、单甲乡9940亩672.9吨、糯良乡10652亩833吨、勐来乡9468亩635.8吨、勐角乡8773亩675吨、班老乡3690亩147吨、班洪乡5540亩365.5吨、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18500亩1947吨、勐省农场5805亩653.9吨。

(三)茶叶品牌情况

全县有龙头企业2户,即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云南沧源县佤山茶厂,其中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属省龙头企业,云南沧源县佤山茶厂属市级龙头企业。主要品牌有“碧丽源

65里林间茶”、“佤山印象”、“拉勐河”、“西代蒙”、“仟润红”等品牌。佤山茶厂的“佤山映象”商标和勐省农场茶叶公司的“拉勐河”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碧丽源”商标和佤山茶厂的“佤山映象”商标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四)龙头企业带动情况

近年来,我县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规模、有品牌的茶叶加工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稳步推进。目前,佤山茶厂已兼并重组小弱散初制所35个,全县小企业、初制所逐步向骨干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集中;年生产能力为1600吨的贺岭CTC红碎茶生产线于2019年7月20日建成投产,202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可有效带动7个乡镇19个村2.19万亩茶园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目前,碧丽源、佤山茶厂两家龙头企业已带动37个小弱散初制所发展,辐射带动茶园面积达6万多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5.17%,两个龙头企业共带动1822户6741人建档立卡户发展,龙头企业引领茶叶产业化进程强势推进,二、三家精制企业基本情况

1.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是2004年5月组建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以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主,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是沧源县挂牌的重点保护单位,是县、市级龙头企业。沧源佤山茶厂厂房占地面积20.5亩,厂房建筑面积9191.21平方米,拥有一个红茶精制车间,一个普洱茶精制车间,一条有机茶生产线,一个紧压茶车间,企业自有10000多亩高优生态茶园,辐射11个茶叶初制所,涉及607户茶农,茶农人均纯收入7500元。目前获得有机茶认证面积3228亩,年加工生产能力2500吨(其中普洱茶产品年生产能力800吨,红茶产品年生产能力1200吨,绿茶产品年生产能力500吨),2007年底精制茶产量798吨(其中本地原料450吨,外来原料348吨),实现工业产值2587.78万元,销售产值2981.53万元),2017年上交税收156万元。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质检科、原料科4个科室,现有公司员工78人,其中:中专学历10人,占12.82%,大专学历8人,占10.26%,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6.41%,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2005年取得了

“出口食品卫生许可证”,2006年4月取得“全国工业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2010年获得了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的“有机加工”证书和“有机农场”证书。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2760万元,总负债1355万元,银行贷款余额450万元。

拥有的佤山映象”系列品牌、优质出口茶叶和有机茶种植、加工、营销三项技术以及特制名优精品茶生产等专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除少部分在国内销售外,其余都是出口,产品畅销欧盟、美国、波兰、香港、澳门等地。产品在充分体现佤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体现了茶文化,让消费者领悟到了原生态的产品魅力,目前“佤山印象”品牌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品牌潜力排行榜居第80位。“佤山映象”牌系列茶叶产品自2004年上市以来,多次在茶叶博览会上获奖,在昆明、广东、汕头、香港、澳门等地的茶叶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佤山映象”

普洱散茶在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上获第二届“神农杯”优质奖。普洱茶皇在中国昆明首届茶叶博览会茶王评选获“优质奖”。生产的“佤山映象”古远陈香金典普洱茶荣获“临沧市第二届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我公司所生产的“佤山映象”红茶在2014年被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佤山映象”商标在2012年被认定为第三届临沧市知名商标,在2014年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2018年计划在糯良、岩帅建设CTC生产线。

2.碧丽源茶厂: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茶叶公司,2006年12月在临沧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50万元,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室、质检科、原料科等9个职能部门,是沧源县挂牌的重点保护单位,是市省级龙头企业公司。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占地面积52亩,厂房建筑面积23亩,现有公司员工80人,其中:中专学历18人,大专学历4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人,有1500名茶农。目前公司自有茶园基地面积15000亩,有机茶园认证15000亩,位于勐董镇芒摆村,基地建成后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面积1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勐董镇龙乃村和羊冷村近5000亩,带动缅甸司岗惹、水牛寨等地5000多亩。芒摆茶山现已建成初制加工厂2所,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以上,目前还准备新建一个5000吨的清洁化精制加工厂。同时碧丽源(沧源)茶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QS证。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出口基地备案申请,于2009年10月通过了整改审核,即将完成出口卫生注册、领取出口基地备案证。拥有一条国内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加工线、与532多户茶农签订了茶园管护合同,年加工各级干茶320吨。目前已能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CTC红碎茶;2012年8月7日,雨林联盟认证部总裁谭明为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雨林联盟茶园认证书。至此,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1.5万亩芒摆茶园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雨林联盟权威认证的茶园基地。2017年底精制茶产量达2810吨(其中本地原料600吨,外来原料2210吨),工业产值12353.5万元

;销售额11276.4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2017年上交税收56万元。

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茶园、生产、销售管理认证;2012年8月公司的1.5万亩芒摆茶园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雨林联盟权威认证的茶园基地,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10995万元,总负债5365万元,银行贷款余额1700万元。

目前已能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主要品牌65里林间茶系列的紫箐香、金澜香、蕴山香、萱子香、若兰、沧源红、唐珍寿眉、玲岩碧水等。

3.国营勐省农场茶厂: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始建于1980年,1981年竣工投产。现有11000平方米的初、精制双套加工厂房,生产产品主要有红条茶、烘青茶、绿茶等。现有公司员工198人,4162名茶农,有2个初制所,属于小型企业。2017年底生产毛茶831吨,实现农业产值1778万元,销售产值达1778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4000元,现有茶园6000亩,涉及756名茶农,辐射带动4392名茶农。近几年来取得的认证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标识许可使用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等。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茶园建设滞后,管理粗放。

我县茶园分部广,大部分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随意使用化肥农药,农残超标、茶叶品质低等情况较为严重。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程度不高,标准茶园面积占比小,茶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薄弱,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

(二)生产滞后,加工水平低。

茶地包产到户,管户小而散,近几年茶叶价格低迷,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许多茶地疏于管理,在各大重点产业发展中茶产业成为烫手山芋,食之无味,去之可惜。184个茶叶初制所中,大多属小作坊,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条件简陋,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粗糙,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初制所多为承包经营,受承包期限、初制所土地性质、贷款难等制约,提质改造升级难。

(三)茶企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培育难。

全县获得QS认证的6户茶企,上规模企业只有碧丽源公司和佤山茶厂两家。大部分企业“小、散、弱”,管理粗放,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融资渠道不畅,人才队伍匮乏,经营管理落后,营销能力弱,财税贡献率低,龙头企业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盟机制,企业缺乏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

(四)品牌提升难,活力不足。

品牌影响力弱,企业品牌仍然停留在云南名品阶段,品牌提升产业的效果不明显,茶叶品质优势、品牌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联动发展乏力,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五)资金短缺,茶叶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茶叶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园建设投入大,现有的茶园建设受传统模式制约和市场价格低迷影响,茶农对茶园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承包经营者自身实力不强,茶叶龙头企业融资难,投入有限,茶园提质和厂房设备改造升级难度大,难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品牌茶叶,产品提质增效难。

(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

茶农及大部分初制所生产设备陈旧、卫生条件差,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匮乏,茶园农药化肥使用、加工设备、加工环境、卫生质量、产品检测等缺乏有效监督,产品粗糙、农残超标等问题十分严重。

四、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茶叶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深化茶叶产业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茶园经营权流转,稳定茶园面积,稳步推进低产老茶园改造,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2.健全茶园生产组织方式。成立县乡(镇)茶叶产业联合会,发挥产业联合会沟通协调联系茶叶企业、茶叶庄园、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中枢作用,开展生产资料服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对茶区环境卫生、生产、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整治,推进清洁茶园建设。鼓励和支持茶企采取流转、认养、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稳定企业原料基地,解决茶叶生产管理难题;实行“专业种植、专业加工、专业销售”,鼓励茶农及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茶园标准化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打牢茶叶品牌提升基础。

3.按照扶优扶强、产地最适宜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注重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植。淘汰一批管理粗放、条件简陋的茶叶初制所,扶持一批有基础、有规模、有品牌的茶叶加工企业,扶强茶业龙头企业,促进小企业、初制所向骨干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集中,着力提升茶叶品质,打造优质品牌,增强企业带动作用,提高茶叶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茶企效益。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强化茶叶清洁化加工、品牌创建宣传、技术培训、专业合作建设、开拓市场等工作,做好茶产业这篇文章。

(二)抓好茶园改造升级,打牢茶产业发展基础

1.茶园建设是茶叶产业做强做大的基础,也是茶农增收的根本保证。应以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农为主体,以现有茶园为基础,以茶园万元山建设为目标,按照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改善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质量安全认证工程,强化基地林、水、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茶叶基地标准化、园艺化、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2.加强基地管理,提高茶园效益。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和茶农共同参与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格局,加强茶树修剪、茶园中耕管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综合治理、茶叶质量安全、清洁化生产和鲜叶采摘等技能培训,让茶农掌握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技术,大力推广茶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生产应用技术,推进茶农按标准采摘和生产加工,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化肥、农药,通过建设绿色、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茶园,充分发挥我县茶叶传统产业优势,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

(三)大力实施精品茶叶庄园建设

1.按照有经营主体、有产业基地、有加工体系、有特色展示、有地域品牌、有文化内涵、有商业服务、有市场体系的“八有”要求,以名山茶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合茶叶基地,抓实规划设计,制定科学方案,建立核心区茶园,规划建设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庄。

2.抓实品牌打造工程。抓好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工作,积极申报“碧丽源茶、佤山映象茶、怕拍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支持鼓励企业研发生产“65里林间茶”牌红茶系列产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全面推进茶叶品牌打造工作,形成以“碧丽源”、“佤山映象”等为代表的一批公用品牌。

3.开发茶区旅游资源,搭建茶山旅游平台。把茶园生态经营管理与茶山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对园区林地和湿地进行重点管护,提升园区交通道路设施等级,不断挖掘整理佤族茶饮文化,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提升茶叶产业对全县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把我县茶叶产业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生态的旅游支柱产业。

4.把古茶树保护区纳入南滚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建设,强化对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遏制乱砍乱采现象,挖掘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提高县域茶叶知名度,充分发挥茶产业在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农资市场、农药使用、产品绿卡、贮运、销售等关键点监管和培训,从源头上解决好茶叶质量安全,维护好茶品质和声誉。

2021年4月2日

篇2:县产业工人调研报告

发挥柞蚕基地优势 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关于**县柞蚕产业的调研

**境内柞坡资源丰富,是全国19个柞蚕生产基地县之一和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近年来,**立足柞蚕基地优势,膨胀、完善、提高柞蚕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条件有利,得天独厚

特色明显。**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是南北气候交汇带,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别适宜一化性柞蚕放养。**柞蚕业始于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蚕茧产量占全省的50­―60%,有“召半省”之称。目前,全县蚕坡发展到105万亩,占全国利用面积1200万亩的10%,占全省200万亩的53%,全县有14个乡镇262个行政村78%的农户从事柞蚕生产,每年柞蚕种卵放养量高达1.6万公斤,产鲜茧350万公斤,实现效益3500万元。

市场广阔。**柞蚕产业,初步形成了种养加系列化、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雏形。从蚕坡发展、良种繁育、茧丝加工、市场销售到挽手、落绵加工、丝棉、丝毯制作、栎叶、槲叶加工出口都基本配套。县有县办缫丝厂、麻绢厂、纺织厂各一座,手工缫丝户及丝绵加工户两万多户,年产柞丝95吨,柞绸8万米,绢纱190吨,落绵230吨,丝织品120万米,丝绵、挽手近百吨。丝毯加工骨干企业23个,机梁4万多付,从业人员66000人,年生产400多万平方英尺,年产值近10亿元,农民收入达6亿元。6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2月,**一化柞蚕茧、丝(绵)、绸又获世界原产地标记注册成功,在国内、国际上打响了**一化柞蚕品牌,进一步提高了**柞蚕的知名度。**蚕丝的色泽和解舒优于全国各地,始终保持“皇冠地位”,被誉为“纤维皇后”,在市场上称之为柞丝“王牌”。这将是我们占领市场的品牌优势,是了不起的无形资产。

效益显著。**柞蚕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好的产业。全县100多万亩柞坡,覆盖率为88%。柞树(墩)的光合作用,能净化空气,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同时,柞树根系发达,又能防风固沙,减少土壤冲刷,保持水土。柞蚕业除了茧、丝、绸 、毯取得较好效益外,它的挖潜增效综合利用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如“九五”期间,13个叶类加工企业,栎叶、槲叶类采摘80多万吨,完成槲叶出口22万箱,完成交货值6200万元,实现利税2100多万元。蚕坡养蚕轮伐,提供栎柴(种香菇原料)90万吨,收入5400多万元。蚕砂(蚕屎)提取叶绿素、蚕蛹做罐头已小有规模,年产蛋白蚕蛹3200吨,高级补肾壮阳雄蛾15吨,销往国内二十几个省市。

前景可观。我国入世后,蚕丝业发展潜力大,出口形势好。世界组织和协会,从人类生态需要出发,提出“重返大自然”,纺织用品和衣着服饰用天然纤维原料。这无疑迎合了现在人们的消费心态,因而国际市场尤为重视天然纤维制品,其需求量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县的丝制产品具有柔软、透气、无静电、吸湿性好、光泽优美,倍受世人青睐,入世后国际上需求量大增,出口量有望不断扩大。丝绸内销也在逐年增长,真丝制品每年也正以8%的消费速度递增。

二、培育特色,促进发展

政策催动。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把荒山和柞坡交给群众来经营,鼓励他们放胆放手发展柞蚕养殖。使柞蚕业逐渐由随意、粗放经营向有组织、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

科技推动。加大科技兴蚕力度。坚持科学制种,坚持常年开展送技术、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6名高级农艺师带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教材,发放资料,把柞蚕饲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县、乡、村、组四级技术覆盖网络,使全县75%以上的养蚕户成为养蚕技术明白人。

龙头带动。围绕柞蚕的茧、丝、蛹、绢、绸等,先后吸引各种社会闲置资金5000多万元,组建了**豫丰蚕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纬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出“经纬丝绸”、“丹霞丝毯”、“五香蚕蛹”等一大批名牌产品,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宣传促动。一是上网宣传。开通中国**柞蚕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远山在召唤”等专题片,在《中国特产报》上刊登**柞蚕专版。二是借会传媒。组织参加豫洽会、市“两节一会”等节会,宣传推介,提升**柞蚕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三、问题突出,面临挑战

蚕业法制不健全。乱制种、乱毁坡现象时有发生,无执法依据,更无执法队伍,无力解决。扒“木花”,滥砍乱伐栎圪塔现象屡禁不止,案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蚕坡毁坏严重。

蚕种质量不优。一是质差、量少、太贵。年需种两万多斤,只能生产一万多斤,缺50%。老场设备陈旧,包袱太重,处于维持状态,个体制种更难保证质量,因而病毒率高达8%以上(行业国家标准是2%以下)。每斤蚕种200多元,蚕农难易承受。二是蚕业科技人员青黄不接。蚕业大专生转行,老科技人员下岗,老蚕倌已不能上山养蚕,年轻人不会养、不愿养。三是投入非常难。育种定补取消,制种资金没着落,科研经费、科技人员培训费不足。

龙头企业实力弱。一是企业+基地+农户没有联结好,导致企业带不动基地,基地也带不了农户。二是企业缺乏资金,“龙”不起来,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薄弱。

销售渠道不畅通。一是已建的.蚕丝市场、地毯市场无市,作用发挥不好;二是产品粗制滥造,档次太低,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促销手段不多,缺乏网络信息和得力销售人员;四是环境不优,有恐吓、围攻外地客商现象,使销售渠道受阻。

上述这些问题,制约着柞茧产业的振兴,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四、抢抓机遇,振兴柞蚕

(一)树立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观念

政府引导。品牌即特色,特色即优势。**是“中国柞蚕之乡”,又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尊“金身”,要借助这块“金字”招牌,用好这笔无形资产。一是政府要紧紧依靠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项目为纽带,以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柞蚕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二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完善信息体系、市场体系,着重解决龙头办不好,农民办不了的事情,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柞蚕特色产品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施名牌战略,打响“中国**柞蚕”品牌,坚持高品位开发,提高产品效益,使柞蚕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

政府服务。政府作为经济工作的组织者,要根据职能积极协调,督促完善各级服务体系。一是政策服务。柞蚕产业化建设,要有一系列政策规定作保证。如蚕坡的延包、转包及稳定承包的政策;繁育良种的补助、奖励政策;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管理蚕坡的政策等。二是科技服务。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科技是先导,只有抓好科技服务,才能提高柞蚕产业水平。要把蚕坡、蚕种、蚕茧、柞丝、丝毯、丝绢的科技含量,作为实施柞蚕产业化的主要内容。首先,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组织,制订科技培训、推广和普及规划,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其次,鼓励科技人员,搞科技承包;其三,搞不同形式的科技试验示范点。三是资金投入服务。柞蚕产业战线长、投资大,要千方百计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方筹措投入资金,搞好基地建设。如加强与银行联系,争取贷款;争取上级扶贫,支农资金投入;用孟加拉模式小额贷款;各有关单位筹资;发动企业和蚕农自筹资金等。还要积极筹建国家和地方两级蚕业发展基金,财政列收列支,政府审计监督。四是法律服务。依法治蚕,健康发展。要恢复和建立蚕业派出所、蚕业法庭,依法处理破坏蚕坡、蚕坡改包、中止承包合同等违法案件,保护蚕农合法权益。建议人大、司法部门订立蚕业产业化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以法保护产业发展。

(二)采取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举措

科学管理。一是抓好百万亩柞坡的资源管理。柞坡基地建设,要保护和开发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治理水土和经济、用材林建设结合,扶贫开发和旅游开发结合。要点橡补墩,柞树修剪,去杂复壮,巩固提高老蚕坡;坡坡联结,乡镇联片,退杂还柞,开发新蚕坡,逐步形成规模优势;要继续建设好万亩优质柞坡示范基地,搞出几个样板,带动全县发展。要尽快改变旧的伐坡习惯,大力推广柞树修剪,留桩放拐新技术,扩大树冠,增加叶量,提高叶质,增加养蚕量。二是抓好蚕场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严格审批,合理布局,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三个国有蚕场和44个集体蚕场进行整顿、壮大、恢复,还可建一些新场。三是严把蚕种质量关,对种茧鉴定、审查界定病毒率,按照国标,超标处理,取缔不合格种茧制种者;查处无证制种者;打击制假冒伪劣蚕种者,从源头上杜绝劣质蚕种流入市场,使全县蚕农真正用上“优良种”、“放心种”。

集约经营。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应柞蚕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一是采取租赁、承包、公开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塑造多元化投资主体,保护合法的非劳务收入,从政策、体制上调动群众养殖柞蚕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向养殖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深加工系列化,市场网络化,销售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构建打造柞蚕特色产业的新局面

培育龙头。围绕资源办企业,资源有出路;围绕基地办企业,企业有靠山。“龙头兴则产业旺”。要使柞蚕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兴办、培育一批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应坚持规模大、带动面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对蚕农的凝聚力及联结力强。一是筹建蚕业开发集团,把缫丝、绢纺、丝毯、丝绵、蚕蛹、蚕砂等企业联合起来。可下设蚕种公司,丝织绢纺公司和蚕蛹、蛾开发公司。二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养蚕――缫丝――绢纺――服装――装饰;另一条是养蚕――蚕蛹――食品――保健品。可筹建蛾公酒厂、蛹罐头厂、蛹蛋白厂及蚕砂等加工企业。三是国营、集体、私营等多种形式一齐上。要注重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来我县办企业,进行综合开发。

篇3:县产业工人调研报告

近10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道路、通讯的逐步改善, 维西人对兰花经济价值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过去视为草如今视为宝。今天的维西人家家养兰, 户户栽花。在实地走访农户过程中, 时常可以听人们提到“兰花房子”、“兰花车子”, 这些年, 一大批农民在兰花养殖和经营中获得了实惠, 增加了收入, 有了能力建房, 购车。据统计, 近年来, 维西每年仅在兰花节期间的兰花交易额就达500多万元, 占维西县GDP的0.5%, 有的兰苑, 仅一户的交易额就超过百万。维西农户, 40%都受益于兰花的栽培和经营, 有的销售收入占到家庭收入的60%左右, 几乎构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年人均收入达到3400元。有了养兰的收入, 使得他们的家庭净收支状况基本平衡, 甚至略有盈余。由此可见, 兰花种植、经营在改善维西农民经济状况, 提高其生活水平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兰花产业, 作为当前维西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生物产业的一个分支,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可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兰花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维西经济不断向前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适度加大金融支持兰花产业发展的力度, 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成为维西经济发展进程中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维西县兰花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资源现状

维西是中国细叶莲瓣兰的原生地和主产地, 是“兰花仙子”的摇篮, 维西细叶莲瓣兰在兰艺界独树一帜, 海内外兰花爱好者对维西兰花情有独钟。目前, 维西县境内现已查明的兰花有150个原生种, 80余个特色名兰和200多个新种。被载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云南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一级保护的云南素心兰属国兰中的佼佼者, 其原生种源产地就是维西;主要高山花卉名录中的杓兰有5个优质原生种源, 同样是维西独有。维西是滇兰, 尤其是细叶莲瓣兰天然原生种源特产基地。自2000年以来, 维西向省内外兰花博览会上送展兰花30多次, 获得各类奖项近200枚次, 其中获金奖达50枚次之多。在全省、全国兰花博览会上挂金夺银的许多莲瓣兰、豆瓣兰精品, 如太白素、领带花 (黄金海岸) 、玉兔、丽江星蝶、倚天奇蝶、国色天香、炎黄子孙、奥运牡丹、大丽之华、金玉良缘、碧龙奇莲、心心相印、白雪公主、三江麒麟以及天雨流芳、三羊开泰、中国龙等原产地都出自维西, 有的品种还通过内地远销到中国台湾、香港地区, 以及日本、韩国等地, 都充分展示了维西优势的国兰资源。

(二) 生产现状

近年来, 维西兰花栽培有很大发展, 已经初步形成以农户为单位, 自主栽培, 自主经营的兰花经济链。自1998年起, 受韩国、日本、台湾及广东等地兰商纷纷到滇西选购莲瓣兰等因素刺激, 维西兰花市场也快速升温, 兰价一涨再涨, 小雪素从100元上涨至400元, 莲瓣兰中的“财神献宝”从80元上涨至30000元, 这样的热炒热卖一直持续到2005年。从2005年起, 维西兰市开始降温, 至2008年调查之日, 兰花市场价格一直呈下降调整趋势, 兰花栽培营销趋于理智与稳定发展。

维西兰协成立于1983年, 并始终致力于维西兰花产业的发展。兰协大力开展各类兰艺学术交流, 宣传普及兰花知识, 强化资源保护意识, 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兰协及兰友的交流与合作。2001年以来, 维西兰协共举办兰艺学术交流座谈会30余次, 利用科技三下乡及科普培训等形式开展兰花栽培与鉴赏培训班15期, 编印和发放《维西兰花栽培与鉴赏》技术资料2000份, 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次。在兰协的牵头下, 维西养兰规模不断扩大, 养兰队伍不断增多, 养兰技术也不断提升。据初步调查估计, 维西县现存兰花栽培数量达110万盆, 约1000万株, 县内兰花栽培经营农户有6580户, 从业人数达7100人, 占全县农户数的70%。投资100万元以上规模养植户约有35户, 按当前市价年产值超过3亿元, 部分兰花还走出国门, 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同时,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 还涌现出幽香兰苑、雪龙兰苑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兰园、兰苑30多个, 一个资源价值上亿元的绿色生物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维西县委和县政府对兰花产业发展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 克服各种困难, 拨出专向经费支持兰协举办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平均每年的兰花节上都会有4000盆兰花展出, 观众达3000多人次。在前几年全国兰市兴旺时, 维西兰花仅在兰展期间的交易额每年均在500万元以上, 就算在今年这种全国兰市被兰界称为市场冰点的低迷时期, 维西兰花市场仍然人财两旺。据不完全统计, 自今年二月以来, 已有50万株普通兰花被外地客商买走, 许多高档兰花也因今年价格较低而交易活跃, 全县兰花交易额接近500万元。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认识不足。

维西拥有丰富的兰花资源, 也具备良好的兰花生产条件, 同时也面临全省花卉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 但怎样利用现有基础、怎样把握良好机遇, 怎样保护兰花种质资源,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尚未形成全面明确统一的认识。

2.、科技滞后。

在调查中, 被调查农户都认为花卉种植技术对兰花种植效益的提高非常重要, 农户普遍反映, 他们会通过书报、网络或向亲戚朋友学习一些花卉种植技术, 但他们所掌握的种植技术水平还是相对很低, 就目前的生产方式, 不但繁殖率低, 而且生长缓慢。因此, 科技进步, 尤其是资源保护与繁殖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已经成为维西兰花产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3. 产业化水平低。

据调查显示, 目前维西县兰花产业主要以农户小规模自主经营为主, 兰花的种植80%主要依靠自己, 有20%会请家人或亲戚种植, 尚无雇工养植的情况。在被调查者中, 有两位农户曾经从事过定单生产, 但数量不多。兰花销售方面, 90%的兰花都是农户自己在市场上销售, 也有客商到农户家里选购以及被厂商收购的情况, 但比率很小, 约占10%。缺乏花卉种植销售龙头企业, 以及处于庭院式小生产和分户式分散营销的初级水平构成了当前维西兰花生产现状。

4. 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 维西县投入兰花产业的资金规模小, 资金来源渠道十分狭窄。据调查显示, 种植兰花的资金70%主要来源于农户的自有资金, 农户家里有多少钱就投资多少于兰花种植, 约26%的农户会向亲朋好友借款来投资发展自己的兰花种植, 向金融机构贷款投资兰花的为数不多。据兰协介绍, 截止2008年6月末, 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兰花投资约300万左右, 仅占全县兰花产业总投资额的4%。因为花卉产业自身固有的风险性, 农户担心难以取得花卉贷款, 往往以其他理由申请贷款投资兰花种植, 所以花卉产业贷款实际情况无法从金融机构全部得到反映。但即便如此, 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是该县用于兰花产业的资金投入, 不论从融资渠道上还是投资数额上都不足。

5. 管理体系不健全。

多年来, 维西县除了兰协外, 就没有其他花卉服务机构, 虽然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维西兰花产业发展, 但因县政府财政困难, 没有充足的专项经费, 从而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兰花产业的发展。

二、金融支持维西县兰花产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 金融支持现状

课题组对维西县的2家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 分别就金融支持兰花产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关金融支持情况具体见表2-1。

单位:万元

注:数据为各金融机构截至2008年6月末的各类贷款余额

从表2-1中可以看出, 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重视度较高。农村信用社截至2008年6月末, 各项贷款余额为13019万元, 比年初增加4060万元, 增长45.32%。其中农业贷款8546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5.64%, 比年初增加1084万元, 增长14.53%;农户贷款8350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14%, 比年初增加了888万元, 增长11.90%。中国农业银行截至2008年6月末, 各项贷款余额为28059万元, 其中农业贷款为322万元, 占各项贷款的1.15%, 农户贷款为2543万元, 占各项贷款的9.06%。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养殖业, 还有春耕、备耕所需要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表2-1显示, 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对花卉产业发放过贷款。其实, 贷款用于投资兰花的情况是有的, 只不过申贷农户专款不专用, 他们以建房、养殖为用途申请贷款, 然后用来投资兰花, 因此实际的花卉信贷信息就不能在金融机构信贷情况中得以反映。但即便如此, 投资于兰花产业的贷款数额还是很小, 据兰协统计, 截至2008年6月末, 投资于兰花产业的金融机构贷款大约为300万, 仅占全县兰花种植投资的4%, 与全县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相比, 仅占各项贷款的0.7%, 仅占农业贷款的3.38%。不管从投资占比还是信贷占比来看, 目前维西县兰花产业的信贷融资还处于较低水平, 金融机构支持兰花产业发展力度明显薄弱。

(二) 制约因素分析

1. 贷款期限与兰花产业发展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目前, 金融机构贷款期限大多在1年以内, 而要培育出一株性状稳定并且有经济价值的兰花, 从种植培育到产生经济效益一般需要1~3年以上, 而且由于花卉产业的特殊性, 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的投资明年不一定能全部实现收益, 所以, 由于贷款期限短, 花农很难在贷款期限内实现收益并还本付息, 作为承贷主体的金融机构风险加大, 贷款清收难度加大。由于金融机构在经营上强调风险管理,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金融机构对兰花信贷的有效投入, 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的金融支持。

2.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持。

在对农户和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 对于申请和办理贷款, 农户和金融机构都认为抵押、担保落实难。农户普遍反映, 银行贷款门槛高、要求苛刻、贷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烦琐, 并过分地强调抵押和担保。银行也反映, 农户担保、抵押不实, 很难准确把握其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目前, 迪庆州境内只有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没有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 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级难, 抵押、担保难落实, 而兰花产业也是一个未来收益不完全确定、风险相对较高的产业, 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因此往往不愿意向其提供融资服务, 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的信贷支持。

此外, 社会信用环境差, 贷款违约率高。从调查中了解到, 截至2008年6月末, 农村信用社各项不良贷款余额为1060万元, 农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048万元, 全部为农户不良贷款, 占各项不良贷款余额的98.87%;农业银行的各项不良贷款余额为12262万元, 农业不良贷款为322万元, 占各项不良贷款余额的2.63%, 农户不良贷款为2377万元, 占各项不良贷款余额的19.39% (见表2-2) 。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使用的有偿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资金筹措行为普遍短期化, 只管借不管还的思想在一些个人中还广泛存在, 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借款人逃避银行的资金监管、赖帐不还的失信行为不可避免地存在。信用环境不良必然给当地的金融信贷带来了较高的运行成本和坏账损失风险, 金融部门自然不会轻易发放贷款, 这也就成为制约花卉信贷支持的瓶颈之一。

单位:万元

注:表中数据为各金融机构截至2008年6月末的各类不良贷款余额

3. 农业保险缺位, 加剧了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 它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 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 便于其获得贷款, 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 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资金融通成本。目前, 迪庆州境内的保险公司都没有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 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风险程度的评估, 加剧了农村信贷供给紧张状况。农业保险市场的滞后发展, 导致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 使农业信贷风险几乎都由银行来承担, 造成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 因此抑制了金融机构对农业, 具体到对兰花产业信贷的积极性。

4. 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 在核定的额度和基础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期限在一年期以内的贷款。这样的信贷政策能给那些难以提供抵押、担保的困难农户以极大的融资便利。但是, 由于政策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大多数农户都未曾申请得到过小额信贷, 表现在, 被调查的10户农户中, 只有一户得到过小额信贷, 其余9户都未曾得到过小额信贷, 因为他们反映根本不知道有这项优惠政策。而调查中, 获得过小额信贷的农户反映, 小额信贷期限过短, 金额偏小 (维西县在3000元及以下) , 而对于兰花产业, 若要培育经济价值高的品种, 资金投入量是很大的, 一般的小额信贷很难满足资金需求。因此,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对兰花产业的支持。

三、维西县兰花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地方发展的“主心骨”, 在兰花产业中, 也应实施一定的扶持政策。首先, 政府应牵头, 突出生态、绿色理念, 保护环境和野生兰花种质资源不受破坏, 制止过度采挖兰花生草的行为, 并加强市场的监管, 禁止生草大量转出。第二, 政府应鼓励科技部门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技术咨询服务, 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多举办花卉技术培训, 直接指导农户生产, 为花农提供各种技术服务。第三, 政府应加强指导经济、服务经济的职能, 并加强对兰花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使兰花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及时为花农提供花卉供求及市场价格波动信息, 促进政府、花农间的交流与协作, 共同促进花卉业的快速发展。第四, 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要设立专项资金投入花卉生产, 扶持和培植一批有经济实力, 花卉栽培、营销经验, 可在兰花生产方面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实施兰花的科学种植经营, 同时要维护好生态环境, 保护好兰花资源, 并在竞争激烈的花卉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第五, 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政府应全力支持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 加大对欠、赖、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调动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支持的积极性。

(二) 金融支持方面

目前维西兰花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有了充足的资金, 就能充分发挥维西兰花的资源优势, 促进兰花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提高兰花种植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维西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可见, 适度加大兰花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不论对兰花产业发展, 还是维西经济发展, 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应结合维西实际, 适度加大对兰花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 也是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加强金融创新, 一是提高市场研发能力, 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各金融部门应结合维西实际增强产品业务功能, 明确信贷支持方向, 根据兰花产业资金需求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灵活设计制定金融信贷产品的期限和金额, 在兰花生产旺季的时候, 在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信贷资金发放, 以有效地满足兰花产业的资金需求。二是提升服务能力。金融部门应加强服务设备和服务科技含量等硬件设施建设, 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 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运作效率, 在信息咨询方面为兰花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咨询服务。

2.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拓宽营销渠道, 加大对兰花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

一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多种渠道更多地收集包括个人品行, 信用记录, 对外担保等信息的一手资料, 准确把握农户的经营、经济状况的真实性。二是改变目前单一强调抵押贷款的做法, 逐步建立银行、农户双方相互接受和认可的多元化风险保证体系。三是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这样可以排除个人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抵押品不足的障碍, 可以弥补个人信用的不足, 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风险, 促进融资交易的发生, 实现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加大对信贷人员市场营销、预测等现代金融及花卉知识的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正确评估信贷资金风险奠定基础。五是加大对失信者的信贷制裁力度。六是提高金融信贷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种金融信贷知识, 提高人们对金融信贷的认识, 解决人们对金融信贷的认识的疑点、盲点。

3.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在, 国外很多国家为了支持农业发展, 大都有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 并且由于农业保险风险过大, 成本较高,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 都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而且, 大多都制定农业保险法, 确定其基本法律依据。就目前来看,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接受农业保险, 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予以扶持。因此, 应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 大力鼓励现有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 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农业保险制度, 切实保障促进种兰农户稳定增收, 确保农村、农业的利益。

4. 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贷管理办法, 扩大贷款额度和期限。

农村信用社要壮大资金实力, 根据兰花产业的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农民的贷款期限, 适当增加贷款额度,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适度加大对兰花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5. 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一是要积极协调各行社对逃废债务的企业或个人实施制裁, 使逃债者无款可贷, 无处贷款, 切实为银行的信贷行为提供一个优良的信用环境。二是要鼓励信用社适当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 切实解决农户种植兰花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引导金融机构转变信贷营销观念, 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 满足种兰户在兰花生产旺季时对流动资金的需求。

四、结束语

篇4:玉龙县核桃产业发展思考

摘 要 主要阐述玉龙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力度,搞好母本示范园,资金扶持,创品种,强化市场营销等措施,以期促进玉龙县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核桃产业;技术培训;品牌;玉龙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66

1 发展现状

云南省是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大省和产量大省,云南核桃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玉龙县境内野生核桃面积还保留着3 600 hm2,玉龙县山区多,大部分地区受金沙江影响,适合核桃生长。从2008年实施核桃产业以来,到2016年,核桃种植面积达4万hm2,县政府以主柱产业来抓,力争实现上亿元产值。主要品种有当地老品种,云新系列,漾濞核桃等。目前大部分已进入初果期,近3 000 hm2进入盛果期,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经济效益不明显。

2 有利条件

2.1 市场前景广阔

核桃仁富含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既可滋补健身又有防病治病效果,具有广泛的用途,核桃仁可制成食品,可鲜食,也可添加到其他食品中,还可加工成油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到核桃食用和药用价值,对核桃需求量越来越多。核桃还有很多优点。

2.2 群众积极性高

玉龙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但一开始只是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零星种植,在江边河谷地段,一棵收入上千元不计其数,有一部分一株树甚至收入达6 000~10 000元,其经济效益已被老百姓认可,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致富树”“上学树”“养老树”。现政府结合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资金,大力发展核桃,将核桃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来抓[1]。从每667 m2补助30元提升到100元,连续补助4 a,种植时每株补助10元,极大地带动了农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全县山区、半山区掀起种植核桃的热潮。

2.3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核桃树个头高大,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金沙江流域山区、半山区一旦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流失,对防范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有一定作用。核桃仁精深加工空间很大,可以加工成核桃粉、核桃小食品、核桃油,或制作核桃壳艺术品,核桃木纹理美观,质地坚韧,是制作高档家具的首选。

3 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由于技术人员不够,林果站人员往往只能到村一级,无法深入到组,导致有些农户没有按照技术规范种植,再加上每株种植补助10元,大部分农民只顾眼前利益,有些667 m2密度达20株以上,村干部、组长也没组织规划栽培用地,有些农民把自家的田全部种植了核桃,在核桃没有形成经济效益前,无法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有些人会把树砍掉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有些人干脆外出打工,如再不加强技术扶持,这个产业肯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2 品种混乱

没有母本核桃示范园支撑,无法对引进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示范,造成了有些品种不适应,最明显的是冻害严重,有些嫁接苗六七年以后结出的是铁核桃,有些桃仁不饱满等,造成无法估量经济损失。

3.3 重栽轻管现象突出

大多数群众只顾眼前利益,种植玉米、大豆等高秆作物,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技术人员没有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有些农民还存在核桃树不用修剪的老观念,大部优质核桃从种植后就没有修剪过,没有施肥,造成树体过高,树型紊乱,通风透光差,结果部位外移,光秃严重,树势老化,造成低产,桃仁不饱满,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

3.4 土壤管理

一是核桃园耕作需进行深耕压绿或投入有机肥已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春季核桃萌芽前进行,夏秋季节在雨后进行更好,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提供营养。深耕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耕作,深度以60~80 cm为宜,但必须防止损伤直径1 cm以上的粗根。核桃树幼苗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1次。二是核桃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给核桃树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从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适时给核桃树灌水。

3.5 整型修剪

一是修剪时间。冬季核桃树休眠期间,核桃有伤流现象,不宜进行修剪;修剪的最佳时期以秋季最适宜,利于伤口在当年内便早愈合。幼树无果,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修剪,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修剪为宜。二是幼树整型。核桃树干性强,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树冠层性明显,结合此特性,以采用主干疏层形为宜,且修整极易。其修型方法为:干高50~80 cm(若当年幼苗不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够高,可待苗木生长1 a后再做修整型),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以免造成损伤,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选一个壮芽代替),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5~6个芽将萌发侧枝(其余芽不能萌发),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3~4个侧枝为第1层主枝,将其作新梢全部抹去。第2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2层主枝,第2层保留2~3个主枝(与第1层相距60~80 cm),

第3年选第3层主枝,保留1~2个主枝,与第2层相距50~70 cm。1~4 a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4 a成形,成形时树高3~5m左右。

三是结果树修剪。核桃进入结果盛期后树冠仍在继续扩大,随结果部位不断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保证核桃达到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修剪上应经常注意培养良好的枝组,利用好辅养枝和徒长枝,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从结果初期开始,就应有计划地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培养枝组可采用“先放后缩”和“去背后枝,留斜生枝与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型,在盛果期可改造为枝组。要及时控制背上枝,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实,结果能力差,徒耗养分,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4 发展建议

4.1 加大技术培训,服务力度

一是在不同海拔建立母本示范园,通过品种示范、试验、挑选出适宜该海拔的优良品种,对不适宜的品种及时改良,通过建立示范园,带动周边的核桃种植户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二是组织科技人员,特别是依靠园艺部门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核桃种植管理技术,让农户少走弯路,尽早致富;三是政府加大对科技扶持力度;每个乡镇要抓好1~2个示范村,每个村要树立1~2个示范户,对按照技术规范管理的农户可以用适当的资金鼓励,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户提高技术水平;四是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可发展养殖,如养鸡鸭、养羊等。

4.2 打造品牌,强化市场营销

鼓励县内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核桃产业基地开发,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有偿服务参与产业中,培育一家高起点,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兴办加工厂,积极开发产品专利权,积极开展绿色核桃产品生产认证,注册工作,创立丽江核桃品牌。依托丽江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网络,商品交易会,推介会把丽江核桃品种宣传出去。

參考文献

[1]王秀娟,李志先.薄皮核桃密植丰产园栽培管理技术[J].山西果树,2011,13(5):26-27.

篇5:县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执笔:张攀峰

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当下最具人气的“快乐产业”、最富潜力的“内容产业”、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围绕我县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课题,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江山留胜迹:条件与优势

文化产业能产生多重效应,启迪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我县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具有深厚的潜力,对其独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产品,只要扎实求证、认真规划、努力实施,就可以开创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

1、实力优势。曲江新区与周至县联袂建设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截至目前已建成赵公明财神文化区、曲江农业博览园、道教文化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这些景区的相继开园,直接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周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源优势。周至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众多,人文荟萃,名家辈出。这里是世界人文经典《道德经》的诞生地,老子讲经的地方;这里是华夏正财神赵公明的故乡;这里还是仓颉苍峪造字台,中华汉字的故乡;这里更是千古名刹仙游寺所在地,《长恨歌》的诞生地,董永、七仙女浪漫传说的诞生地……同时,周至又是全国生态县,山清水秀、民俗独特,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条件。

3、品牌优势。周至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秦腔、古乐、道情、山歌、剪纸、石雕、花灯、牛斗虎、古法造纸、豆村大蜡、渭旗锣鼓等众多民间技艺,历史悠久、艺术精湛。这些传统文化品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

4、市场优势。周至人市场意识强,市场机制灵活,其优势已经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得到培育和体现。如能将它应用于发展文化产业,定能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有力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入画图:做法与成绩

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娱乐演艺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多种业态。近年来,我县着力做深昨天文化(文化遗存),做实今天文化(各类演艺),做活明天文化(网络服务),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升,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2012年为例,在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和“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做文章。

1、抓大项目建设,强支撑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在更高起点上进行文化表现形式、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市考指标和重点项目“路线图”、“时间表”及“任务书”,强力推进、重点突破,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势头。据县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34.1%,超市考指标7.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13个区县首位。

我县始终把建设文化设施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重点抓好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据资料显示,总投资1744万元建成的县文体中心,现已投入使用;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周至剧院装饰改造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也即将启动;总投资2937万元、总建筑面积17000㎡的县电影院重建工程项目已顺利完成,其中五层楼的颖苑商城楼、11层的2号住宅楼、7层的3号住宅楼现已交付使用;县图书馆建起了200㎡的知识资源共享工程演播大厅;艺职校和中菲集团下属的西安音乐舞蹈学院联合办学,由中菲集团投资近400万元,在原校址新建了练功房、教室等基础设施;财政总投入408万元的17个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并已投入使用;总投资1128万元,实现了全县37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覆盖;全县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总投资1466万元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广场120余处;投资220万元,为全县110个行政村配送了锣鼓、服装、乐器等文化活动器材。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健身场地基本满足了我县群众自娱自乐,强体健身的需求。

2、抓龙头带动,强牵引力。以2012年为例,全年文化体育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4万元,占县考指标4210万元的104 %;争取政策性资金2396.43万元,占县考指标500 万元的479%;招商引资3120万元,占县考指标3000万元的104%。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了加强,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县50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集贤鼓乐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豆村大腊、马召八家庄牛斗虎、楼观大玉木偶、周至皮影、渭旗锣鼓、周至道情、华夏财神、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等11个非遗项目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哑柏刺绣、二曲礼仪、西里和尚杜柳翠、熨斗村曲子、厚畛子山歌、周至竹马、周至剪纸、青山索圣母庙、周林海雕塑、周至翠峰马家饦饦等10个非遗项目进入市级保护名录,新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6个。集贤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古乐之乡”。各类群众文艺、体育社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近400个团体队伍且活动频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市场经过不断整治,逐步规范有序。

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发挥着特色作用。宗圣宫遗址、傥骆道遗址、赵瞻墓、财神庙、路德故居、王氏宗祠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完成了八云塔、玉皇楼、王氏宗祠的维修和二曲墓的修复,建成了佛坪厅故城遗址碑石保护长廊和周至历史陈列展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秦寺塔被列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点之一;楼观台、仙游寺、大秦寺被列入道文化展示区规划进行综合开发提升。

3、抓品牌打造,强影响力。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全力打造特色节庆文化产业品牌,先后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连续多年举办了春节文化活动、干部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象棋擂台赛、书画展览、群众秦腔大赛、夏日文化广场活动,同时还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翰墨缘?渭水情”四市八县区弘扬老子文化书画联展、喜迎十八大周至县书法美术作品展、庆华“兰亭杯”周至县第三届书法篆刻临作展等大型书画展览。

文化下乡不断深入,每年都开展了夏日社区文化天天剧场及体育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完成771场,占县考目标700场的110.14%;送书下乡3600余本,占县考目标3000本的120%;送电影下乡4532场,占县考目标4000场的113.3%。

三、短板“晴雨表”:瓶颈与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的“短板”集中表现在:优势发挥不够、体制有待优化、产业规模不大、基础设施滞后、文化人才匮乏等层面。归纳起来主要是:

1、结构不优。我县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缺乏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机制。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我县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缺乏大型会展中心,不能有效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紧凑的产业链;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层,譬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等还存在缺失和空白,在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文化产业在宣传文化系统“热”、其他部门单位比较“冷”;还有的人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挣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文化旅游元素尚处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阶段。

2、资金不多。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上都是采取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模式,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停滞不前。投资结构不够优化,特别是政策资金、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方面,在文化产业领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资机制,政策倾斜、营销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3、人才不足。一是高层次人才匮乏。近年来,虽然我县涌现了少量相对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但总体来看,各界领头人物和学术带头人普遍缺乏,特别是文化产业开发人才严重缺乏。二是新型复合人才缺失。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文化人才队伍中传统型人才比例较大,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熟悉现代企业运作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些方面还刚刚起步,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

四、唱响发展歌:对策及建议

体制创新是文化的活力源,载体创新是文化的大舞台,产业创新是文化的持续力。为此,如何加快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必须唱好“五部曲”,以形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周至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努力达到文化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文化体育产业结构合理、文化产品绚丽多姿、体育竞技成绩喜人、文化体制机制富有活力、广大民众文化和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目标。

1、在规划编制上下功夫。周至文化产业要壮大和发展,必须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产业整体规划,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一是统筹协调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适时成立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总体协调,审定发展规划和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文化产业整合,组织文化精品工程的实施,推动县内外文化交流合作等。二是建立文化+旅游+统计+楼观新区等部门合作机制,统筹文化价值挖掘和旅游市场开发,加快推进大文化旅游发展。三是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将规划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突出重点,立足周至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强集贤古乐、秦腔演出、特色旅游、民俗表演等优势行业,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性现代文化中心和文化市场;在空间布局上,要围绕我县 “一城一园一区”建设,唱响生态立县和开放办县,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和低碳环保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在体制改革上出重拳。文化产品具有与一般产品不一样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公益性。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因此,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民营资本的演艺团体),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曲江入住在我县的企业)。一是建议政府可立足我县实际,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重点、分阶段、针对性地予以扶持。适时成立“周至县文化产业促进会”,整合各方优势,引导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推动文化市场步入合理、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二是依托道文化展示区,启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建议县政府采取“政府扶持引导、企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重点地扶持推进一批行业性产业基地,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在结构优化上做文章。积极发展大众娱乐业、体育健身业、文化旅游业、书画艺术业,重点做好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在楼观道文化景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仙游佛文化和大秦景教文化,打造旅游演艺精品。建议借鉴我省华清池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革命圣地延安大型实景战争体验剧《延安保卫战》的成功案例,以文化项目引资,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招商引资,扶持文企联姻组建演艺集团,适时在道文化展示区打造推出常态大型实景舞剧《问道楼观》,投资拍摄电视剧《华夏正财神——赵公明传奇》、微电影《白居易与仙游寺》等,整体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坚持高端演艺和大众娱乐并重,支持演艺节目内容与形式创新,发展多层次的演艺产品,弘扬具有周至品质、周至气派、周至风格的演艺品牌价值。同时还可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分别设立音乐创作基地、书画写生基地、摄影采风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吸引文艺家扩大正能量、汇聚好声音、传播美画面,提升美誉度,实现更多仁人志士关注周至、投资周至的“双赢模式”。

与此同时,还可创新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挖掘与旅游线路紧密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以地方戏曲、道情、山歌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演艺精品,精密设计周至特色一日游的景点和游乐园场所,延伸游览厚畛子。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以更好地发挥历史的教化作用。建议由县史志办牵头,文体广电局、教育局、马召镇等参与,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马召知行小学复原动态的历史场面,增加我县文化的品位、色彩和厚度,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此外,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可充分利用我县深厚的中医、太极、功夫文化和丰富的山水、人文、花卉、美食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着力培育现代都市人群需求旺盛的森林生态游、康体保健游、高端会务游、运动休闲游等新兴业态,拉长旅游产业链。

4、在项目带动上求突破。周至要实现文化产业新的跨越,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进程,加强市场管理和市场培育,优化文化消费环境,畅通文化产品流通、销售、传播渠道,积极构建合理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根据我县文化资源分布的实际,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如历史悠久的“道文化”,厚重的“财神文化”等资源可进行整合,将文化资源与经济相融合,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各类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以价值为魂魄,以产业为载体,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不同规格和价位的“紫气东来——老子汉白玉旅游纪念品”或者其它衍生品;巩固和发扬我县秦腔优势,进一步加强管理,更新设备,稳定队伍,提高演技,释放活力;恢复周至电影院放映功能,弘扬“读书月”品牌;在周至博物馆、仙游寺博物馆、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大馆藏容量,强化活动支撑,引导居民形成时尚、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在道文化展示区周围打造集古玩、藏品、奇石、根雕、字画、邮票、文房四宝、珠宝工艺、老旧书报、产权交易、民间工艺品等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品交易集散中心,与西安大唐西市相连接,形成辐射关中、影响西部的文化产品交易和物流中心,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引导文化营销服务朝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5、在人才聚集上务实功。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文化含量高的智能产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队伍。按照文体产业投资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档次,在文体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促进文体广电事业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因此,必须坚持培养和聚集并举,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和文化创新战略。一要把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当作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制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引进规划。二是实施名家工程,建立文化名人工作室,可采用聘用、访问讲学等形式,对文化名家提供创作生活便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开展评选周至本土和外来周至的文化名人、名师名作活动,对评选出来的文化名人和名师名作进行重奖。四是开辟文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采用签约、聘用或项目承包等方式,为文化人才创业提供一切便利。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象上,引进一批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引进一批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引进一批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篇6: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县累计成立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蚕桑类的合作社13家,茶叶合作社12家,林业合作社12家,养殖业方面的合作社7家,其他特色种养加工业合作社11家。

(五)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农业服务体系中现有粮油站、蚕桑站、茶叶站、畜牧兽医站、植保站等,林业服务体系中现有基层林业站和林业改革综合服务中心等,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产业化发展、农业项目实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20xx年农业经济年报统计显示,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xx年我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全县上下积极应对,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初步形成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畜牧等六大农村经济支柱,农民人均纯收入55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来自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收入248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7%,农民的家庭状况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乡村旅游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县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和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旅游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农旅结合效益显现。同时带动了旅游与工业、农业及文化产业的深度结合,切实增强旅游的牵动作用。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精心策划组织三届XX县桃花节(开茶节)暨“桃花源里赏花游”系列活动,推出独具XX县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徽菜美食游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全面展示古黟魅力和新农村建设风采,提升XX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20xx年我县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403.16万人,其中境外游客达到14.86万人,旅游门票收入6822.52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63亿元。

(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xx年投入资金1447.5万元,新建村村通道路25条,总里程达到57.9公里;投入资金24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村16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000人;投入资金323万元,加固病险水库5座;还有灌溉碣坝、渠道等一批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及时的修复;投入资金160万元,完成农村沼气网点项目45个,新建沼气池750口,全县累计完成8200口;结合沼气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了“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上一篇:小抄写员一文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防火门施工进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