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2024-04-08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篇1:《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篇2:《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是各族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和中央领导同志会见外国朋友的地方。它的建筑雄伟壮丽,体现我国工人阶级伟大的创造力。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商量”、“情不自禁”造句。学习积累词语。

4、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词,读熟课文,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导入:

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你们去参观过吗?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给大家讲一讲。

二、读熟课文

1、自由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

2、自由读课文,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3、老师或同学范读课文。

4、再次自由读课文。

5、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几个地方。

五、默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后在全班提出并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2、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跟随陈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人民大会堂吧。

二、快速读课文,想一想,我参观了哪几个地方?

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

三、

1、默读课文,划出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3、小组讨论后汇报。

四、再次默读课文,参观的这几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来,并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通过颜色亮度的描写突出国徽的庄严,通过数字描写说明柱子又高又粗,突出大会堂的雄伟。

2、中央大厅:从水晶玻璃等的明亮以及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突出大厅的壮丽美观。

3、大礼堂:礼堂大,座位多。通过举数字的方法说明。通过无数盏、像满天繁星说明小灯多的数不清,灿烂的光芒说明大灯明亮。

4、宴会厅:金花彩画。“ 简直不知往哪才好,看得我眼花缭乱说明彩画多而且美丽,宴会厅富丽堂皇。”又通过举数字的方法突出宴会厅的宽敞。

5、会议厅:摆设各不相同,名称的命名。

五、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

2、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

3、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

4、我们又参观了几个会议厅。

六、快速默读课文,那些自然段讲参观的经过?给课文分段。想想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完成课后作业,仿写。

一、造句

商量

1、词义

2、造句

3、范句:我们小队在商量主题中队会出什么节目。

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先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情不自禁

1、词义

2、造句

3、范句:看到这美丽景色,我~的想高歌一曲。

这本书写的太感人了我~的留下了热泪。

二、摘录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句。

三、仿写。

1、读习作要求。

2、体会文章是怎样把正门写具体的。

先写正门的位置抓住要写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可以用举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具体描述。

3、自己找材料,找到要仿写的对象。

4、抓住特点进行仿写。

5、先说后写,先找同学说,再自己说。

6、说准确后再落笔。

篇3:《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 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 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整数除以整数, 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用0占位。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 愉快的双休日又要到了, 这次的双休日小兵、小红等四位同学准备去博物馆参观, 我们也一起去吧。

生:好呀。

师板书课题:参观博物馆

这节课, 我们来比比谁的收获多, 哪个小组的表现优秀。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课件演示四个去参观的学生进入博物馆, 出现字幕:门票和车费共花了26元。

师:看到这个情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个人花了多少钱?

师:好, 我们现在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求平均每人花的钱数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将他们所花的钱数平均分, 看每人应拿多少钱。

生:平均分, 将26元平均分成4份。

生:用算式26÷4来计算。

(二)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探索整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1) 师: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平均每人大约花了多少钱。

生:平均每人大约花了6元。

师:那同学们就用竖式算一下看实际每人花了多少钱。计算时可以直接商6, 看结果怎么样, 独立计算, 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商量一下怎样解决。

(2) 教师巡视, 发现有代表性的做法让学生板演于黑板上。

(3) 两种结果对比, 第一种:商6余2;第二种:将26元写成260角除以4得65角, 也就是6元5角。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生1:第一种解法不能准确地说明每人花了多少钱。

生2:而第二种又好像太麻烦。

师:那我们就来找一种既能说明问题, 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引导学生将改写的过程体现在除法竖式中, 也就是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在商6的后面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 接着写商。

师生小结: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 可以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探索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 要在个位用0占位。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博物馆里有卖纪念品的, 快来帮老师算一算买一个纪念品要用多少钱?

(课件演示:买16个纪念品共需要12元, 每个纪念品多少元?)

(2) 学生讨论。

生1:不到1元。

生2:用算式12÷16来计算。

生3:还是用竖式来算一算吧。

(3) 师引导学生在商的个位不够1时要用0来占位。

(4) 学生用竖式做完后, 交流竖式的写法。

(5) 师生小结。

3.探索列除法算式的方法。

(1)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来观察每个算式 (指扳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列除法算式。

学生找出规律:求每份数是多少, 就要用问题中的总数除以份数, 简单地说, 就是要求的每份数中的“每”字后面的量词为份数的单位名称, 用含有这个单位名称的数量作除数, 用另一个数量作被除数, 列出除法算式求商。

(2) 练习验证这一规律。

师:博物馆中的服务员看到我们来了这么多同学, 就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看题。

(要求只列算式不计算)

※6个苹果1.26千克,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小红买了5个苹果共用去了3.12元,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4个袋子共装了78千克的苹果, 平均每个袋子装了多少千克的苹果?

※5个人合买一个蛋糕用了38元, 平均每个人应付多少钱?

师生评价后再总结一次列除法算式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1.观察算式判断商的最高位是几。

1.26÷6 3.12÷6

78÷4 38÷5

2.判断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1的大小关系。

32÷5○1 4÷25○1 435÷12○1

54÷36○1 7079÷95○1 35÷56○1

四、拓展练习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蓝鲸!

师边介绍蓝鲸边出示数学问题: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体重可达198吨。相当于36头大象的体重。

生:呀!蓝鲸好大呀!

师:那你能算出一头大象的体重吗?

生:用198÷36可算出大象的体重。

(2) 蓝鲸对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满意, 你们看它还会笑呢!屏幕演示蓝鲸的笑, 并演示蓝鲸的话:同学们, 我也有四个数学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答一下。

※老师今天早晨用2元钱买了8个馒头, 每个馒头多少钱?

※我们班级60个同学, 一天能喝25千克的水, 平均每个人喝了几千克的水?

※3元钱能买6个冰砖, 平均每个冰砖几元钱?

※105千克的饮料可以倒在4个杯子里, 平均每个杯子能装多少千克饮料?

五、总结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数学书62页—63页的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遍数学课文, 看还有什么疑问。

2.师:请小组内四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63页第四题, 每组四个人每人做一道, 再互相检查, 没有问题的就把4道题的结果填在书上。

生计算后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哪组得红旗) 。

篇4:《参观人民大会堂》说课示例

《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组第二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通过“我”看到的情景和王叔叔的介绍,再现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抒发了“我”对人民大会堂的赞美之情。

课文是按参观的顺序写的,共有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了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第2至第8自然段讲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且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先讲“我”来到了什么地方,再抓住这个地方的突出特点进行描述。这样写层次分明,各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9自然段讲了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赞扬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也赞扬了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二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和带有生字的新词,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运用本课中的词句说话。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品读来感受人民大会堂各厅室的特点、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学生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三、教法与学法

本课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叙述清楚,对人民大会堂的描写直观、形象,令学生心驰神往,故采用“以读代讲”“直观演示”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自读感悟”的学习方法,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读懂课文。

四、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师生收集人民大会堂的相关图片和其他资料,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旧知铺垫,导人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赵州桥》中刚学过一种读书方法,你能说出是什么吗?(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那么,我们今天就用这种方法再来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

3板书课题,学生介绍。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关于人民大会堂的课外资料(图片、文字等),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课外查找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扩大信息量。

4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学生自由读生字和课文,同桌互相纠正字音。学生谈如何记忆部分生字字形。(2)演示人民大会堂课件,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将学生带人情境。(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谈收获。把课文中自己读得最棒的部分进行展示读,学生互相评议。自由谈谈多次朗读后对人民大会堂又增加了哪些了解。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把课外资料和课本知识相结合,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特点,这是一个从想读到会读,再到初步读懂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5共同探究,了解课文写作顺序。共同回忆刚才“参观”了哪几个地方,用“我们首先来到……接着走进……然后参观……”的句式或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说话,培养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并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练习。

6品读课文词句,感受人民大会堂各厅室的特点。(1)自主学习。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厅室,读读课文中相应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2)合作学习。全班学生按照各自选择的段落分为5个小组进行学习。①集体朗读喜欢的段落。②在小组内和伙伴谈谈这部分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印象,从哪些字词有所体现。③以读代讲,把自己感受到的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宽敞或其他特点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落实合作学习。这一部分教学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3)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汇报学习成果。随机引导学生用字典、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品赏优美词句,并穿插字理的教学。学生在多形式的朗读、赛读中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如“耀”字的字理教学。通过对“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这句话的学习,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悟出“晶光闪耀的大理石地面,它就像一面闪闪发光的水晶镜子”,是从“闪耀”一词看出来的,因为“耀”字的偏旁是“火字旁”,表明它与火光有关。这一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这种理念渗透在字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去发现字理,探讨字理,掌握学习生字字理的主动权。

7启发想象,学以致用,学做装潢设计师。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是贵宾开会的地方,课文中没有进行描写,请同学们担任设计师,把会议厅装修一下。引导学生大胆发挥创造力、自由想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延伸,又在想象描述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装饰”一词的意思,同时还让学生在再创造想象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8抓住课文的重点

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如“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我”对人民大会堂的总体印象,课文以下各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突出了国徽的庄严。“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大,从这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也能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9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厅室。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每组推荐一名最佳导游,其他成员商量如何设计精彩的、有创意的导游词,要求学生以文章中介绍的知识为基础,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来介绍,并按照参观人民大会堂的顺序依次请各组导游介绍,鼓励“参观者”针对自己感兴趣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这体现了学习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学生先将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经重新组合、整理后再外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提倡双向互动,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实际的交际能力。

10小结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人民大会堂如此雄伟壮丽,修建所用的时间却不到一年,那是我们祖国的建设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创造的成果,请你说一句赞美人民大会堂的话。

五、作业设计(可任选一项)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或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写:为人民大会堂写一份导游词或学习本文的写法,用一段话介绍我们的学校。

3演一演: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参观”人民大会堂。

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和人文性。

六、板书设计

篇5:《参观人民大会堂 》

上完课后,我有很多感慨。

其一,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这么深的感受,尽管课上好了,可我的脑海里深深烙着上课的每一环节及缺陷;

其二,我觉得自己今天这堂课有好多遗憾,是一堂失败的、却又很令人回味的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首先,整堂课结构欠紧凑,虽然环环相扣,可由于某些环节的拖拉,时间松散,来不及做作业,只是课中穿插了一小部分生字词的抄写,主要原因我想是字词教学的检查反馈欠精炼。其次,词语解释形式单调,我让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词语意思说出来,结果同学们踊跃发言,变成了纯粹的说词语意思,现在想来真没意思。

篇6: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jiē

J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习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习题

五、作业

朗读课文。熟背第5、6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4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5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习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习。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习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习。(出示。课件)

1、小组学习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主席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习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习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习《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8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习,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习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习》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领导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国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国徽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习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习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篇7:《参观人民大会堂》 之二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篇8:信息类高校参观实习教学方法探索

一、参观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类高校学生接触机械加工、生产的机会较少, 但很多工科专业又必需对大的工业环境、生产加工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参观实习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参观生产实习, 学生可较全面地了解机械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物料流程、工业工程技术应用, 精益生产, 刀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以及生产企业管理和生产机械等相关知识, 并进一步地掌握装配生产线的操作过程、机械生产的基础知识, 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参观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 传统加工制造车间机床的功能及应用

传统加工制造车间主要包括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于机械类学生来说, 这些设备在金工实习时已经使用过, 但对于信息类高校学生来说, 他们却很少接触。因此, 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对传统的加工制造车间进行参观。主要参观国内外主要机床结构, 让学生了解零件生产工艺过程, 包括加工工序、加工工步、走刀路线和工位的概念。

在参观实习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加工生产的总体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的特点, 以及不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情况。

另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工艺规程, 主要包括:规定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也称工艺规程) 、毛坯制造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也被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热处理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规程。

在整个工艺的参观过程中, 学生尤其需要了解车工序、铣工序、钳工操作等大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定制的工艺过程, 这是未来工艺发展的方向。

(二) 参观各种数控机床, 并了解其工作过程原理及性能

教师要让学生在数控中心参观各种数控机床, 并了解其工作过程原理及性能, 比如数控定梁龙门镗铣床和数控刨台卧式铣镗床。

1.数控定梁龙门镗铣床

机床刚性好, 上下工件操作方便, 配置德国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 四轴控制, 三轴联动, 配置先进的自动万能铣头, 由于万能铣头能自动分度和自动立卧转换, 可一次装夹工件进行五面体和多种空间方向的铣、镗、钻、攻等工序加工, 自动化程度高, 广泛适用于各机械制造领域, 特别是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制造领域。

2.数控刨台卧式铣镗床

该机床为数控刨台卧式铣镗床, 六轴数控, 任意三轴联动, 具备粗、精加工能力。回转工作台可任意位置精确定位, 可进行四面加工, 高精度调头镗加工。主传动系统采用调速电机与两级机械变速相结合, 轴承采用转速高、刚性好、精度高的进口轴承。机床的X、Y、Z三个运动导轨均采用贴塑滑动导轨与滚动导轨相结合的复合式导轨。B坐标采用贴塑滑动导轨与滚动导轨相结合的复合式导轨, 并采用双小齿轮消隙机构, 确保了工作台高的回转精度。

(三) 总体装配车间

参观总体装配车间, 要求学生主要了解:

1.总装车间的情况

学生要了解总装车间的总体布局、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汽车装配车间为例。它主要包括内饰工段、综合工段、底盘工段和发动机工段, 其中发动机工段最终汇入底盘工段, 而底盘工段和内饰工段最终汇入综合工段。这些都需要学生了解。

2.机械生产整机装备工艺

(1) 整机总装方式:总装的方式一般以整机的结构来划分, 有整机装配和组合件装配两种。

(2) 整机总装的基本原则: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里后外、先低后高、易碎后装, 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安装的基本要求是牢固可靠, 不损伤元件, 避免碰坏机箱及元器件的涂覆层, 不破坏元器件的绝缘性能, 安装位置与方向要正确。

(3) 工程机械生产整机装备的一般工艺流:准备→机架→组件→机芯→导线连接→传动机械→总装检验。

(4) 整机总装质量的检验:整机总装完成后, 按质量检查的内容进行检验, 检验工作要始终坚持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的制度。

(四) 了解先进的5S管理理念

在了解生产加工过程之后, 应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对工厂至关重要。以泰隆集团为例, 它的各个工厂均引入了先进的5S管理方式, 5S的核心内容是:清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在参观实习中, 学生应对此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所了解。

摘要:金工实训是信息类高校重要的实践环节, 由于专业方向的限制, 信息类高校接触机械加工、生产的机会较少, 但很多工科专业又必需对大的工业环境、生产加工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参观实习教学。本文在分析金工实习的必要性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践, 介绍了参观实习的主要内容, 旨在为教师更好地进行金工实习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金工实训,参观实习,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玉萍.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2] .熊征, 郝朝斌, 原大卫.军事工程院校金工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1) .

[3] .徐丰羽, 万佑红.邮电类高校金工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1) .

篇9:《参观人民大会堂》的优秀教案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篇10:《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习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习题

五、作业

朗读课文。熟背第5、6自然段。

【篇二】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三)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四)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一、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二、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篇三】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上一篇:二叉树的遍历学习心得下一篇:写猫的小学二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