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

2024-04-17

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共6篇)

篇1: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

目 录

1、咏鹅----------------3

2、登鹳雀楼----------6

3、凉州词-------------8

4、江雪----------------10

5、鹿柴---------------12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4 7蚕妇-----------------16

8、古朗月行---------19

9、塞下曲

(一)---21

10、塞下曲

(二)--23

11、塞下曲

(三)--25

12、风-----------------27

13、咏柳--------------29

14、易水送别---------31

15、人日思归---------33

16、早发白帝城-----35

17、望庐山瀑布-----37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9

19、夜宿山寺-------41 20、画鸡--------------43 附文-------------------45 致小读者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哪儿?告诉你们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长江黄河,是万里长城,是京剧,是武术„„是《诗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与象征。

也许你会问:我天天上学读书不就是学习文化?是的,但不完全是!我们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要读一读经典。诵读经典,你将目睹一幅幅历史兴衰的画卷,惊叹帝王将相的功绩,仰慕古圣先贤的风采;诵读经典,你将领略祖国的灵山秀水,品味人生的美好庄严;诵读经典,你将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力量。也许你会问:如何诵读经典?这个答案可多呢,但有几点给同学们提示一下:你们要在老师或者家长的指导下,先粗知大意,在此基础上,多读几篇,再熟读成诵。同学们现在这个时候是记忆力“黄金阶段”,多读就一定能背下来。我还告诉你们,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越背越会背,一首古诗词,一篇古文,开始可能要一个星期背下来,后来可能两三天就能背下来,不信你试试。背诵也有窍门,要由短到长,由易到难,还要“学而时习之”,久而久之,你的文化积累就丰富起来,你的语言和行为就会大不一样。

为此,我们编写了《小学生古诗文读本》,我们是根据同学们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来编写的,相信你们会喜欢,相信你们养成经常诵读的习惯,相信你们能够用经典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一层靓丽的底色!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老师的话】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成语小故事】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针”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这个成语说明只要下苦功夫,一定能得到成功。所以常有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老师的话】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成语小故事】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地头上的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 告诉我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3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老师的话】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成语小故事】

揠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揠苗助长”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为了急于要把一件事情办好,可是采用了违背事理的方法,结果把事情弄糟了。4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老师的话】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成语小故事】

半途而废

东汉时,有个名叫乐羊子的人,没有远大志向。他有一个贤慧聪明的妻子,经常勉励他上进。

有一天,乐羊子拾到一块黄金,他欢喜地拿给妻子看。妻子非常生气地说:“这块金子是别人掉在路上的,我们应该靠劳动挣钱啊!”乐羊子连忙拿起黄金,跑回原处,等待失主前来认领。有朋友劝乐羊子去求学。乐羊子跟妻子商议,妻子很高兴,鼓励他前去。

乐羊子在外面读了一年书,总是想家,于是向老师请了假回家探望。当妻子得知乐羊子并没完成学业时,非常伤心,拿起剪刀,把自己辛辛苦苦织的布剪成两截。乐羊子大惊,问妻子这是为什么?妻子说:“你求学应该是靠日积月累、刻苦钻研才能学成,现在你中途回来,不是和这块布一样半途而废了吗?

乐羊子听了,深深受到感动,明白了妻子的苦心。从此,他发愤求学,整整过了七年,直到学业完成,才回家探望妻子。

后来人们就用“半途而废”来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5 鹿 柴

(唐)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老师的话】

这首诗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意蕴具体化了。

【成语小故事】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他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自相矛盾”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矛”是“长枪”。有人的言语或行动前后正好相反,可以说他“自相矛盾”。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我在异乡的时候,每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老师的话】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成语小故事】

滥竽充数

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没有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滥竽充数”告诉我们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的人,骗不了多久,假的就是假的,早晚会被揭穿。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7 蚕 妇

(宋)张 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镇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市集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老师的话】

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成语小故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 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邯郸学步”的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我们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8 古朗月行

(唐)李 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的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我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又怀疑,那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之间。【老师的话】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成语小故事】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许多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大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出了差错或者遭遇失败之后,要吸取教训,及时补救,还不算迟。9 塞下曲

(一)(唐)卢 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译文】

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老师的话】

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成语小故事】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有个小偷看见别人家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心想把这口钟偷走。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一急,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说明干了坏事,想尽办法遮盖,结果只是骗了自己。10 塞下曲

(二)(唐)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老师的话】

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成语小故事】

狐假虎威

一只老虎肚子饿了,想找什么小动物当一顿点心,正巧遇见一只狐狸。

老虎刚要扑上去,没想到狐狸大喝一声,说:“哼,你敢吃我!天老爷派我来掌管大小野兽。你要是吃了我,天老爷可不饶你!”老虎看狐狸又瘦又小,不大相信他的话,可是听他这么大的口气,又不敢不相信。老虎这样疑惑不决,早让狐狸给看出来了。他冷笑一声,说:“嘿嘿,你以为我在骗你呀?要是你不相信,你就跟在我后头瞧吧。我走到哪儿,大小野兽见了我就得逃跑。”老虎想:“这倒真得瞧一瞧。”

于是狐狸大模大样地在前头走,老虎紧紧地跟在后头。山上的鹿呀、野羊呀,一看见狐狸后头跟着老虎,都吓得撒腿就逃。

老虎看了,还以为他们真害怕狐狸,没想到他们害怕的正是他自己。

“狐假虎威”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指仗着别人的势力欺负人 11 塞下曲

(三)(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老师的话】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成语小故事】

胸有成竹

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他首创了画竹叶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写意墨竹。

文与可画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记录竹子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一有灵感就铺纸研墨,把竹子的印象画在纸上。时间一天天过去,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了,只要凝神提笔,在画案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形态各异的竹子就好像在眼前晃动一样。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栩栩如生。可每当人们夸奖他的时候,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12 风

(唐)李 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老师的话】

风,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诗人通过“叶”、“花”、“浪”、“竹”这些有形的事物,形象地表现了风的轻柔与急狂,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另外,诗人在每句诗中巧妙地嵌入一个数字,但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显示出超凡的艺术功力。全诗没有一个“风”字,可句句都在写风。如果把题目盖住,这四句话其实就是一个谜语。

【成语小故事】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13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老师的话】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成语小故事】

画饼充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聪明的小男孩,他只有十岁。一天他一个人出去玩,结果他走进了一个森林里迷路了,他走了好久好久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到傍晚的时候,小男孩很饿很饿了,他很想吃妈妈做的饼,可这时候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能吃到妈妈做的饼呢?于是聪明的小男孩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还在饼上点上芝麻。小男孩看着看着,好像就闻到了饼的香味,他想着自己平时吃到的香喷喷的饼,想着想着小男孩就觉得自己不是特别饿了,他又沿着一条小路走。很快小男孩的爸妈就找到了他,于是聪明的小男孩回了家,还吃到了真正香喷喷的饼。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14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想当年,荆轲和燕太子丹在此诀别,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昔时的侠士已经不在了,然而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老师的话】

诗人在易水送别朋友时,想起当年的壮士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时的种种情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荆轲虽然已死,但易水仍然寒气逼人,好象诉说着荆轲的豪情壮志,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之情,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成语小故事】

画蛇添足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买了一瓶好酒,于是请了很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准备把这瓶好酒喝掉。这瓶酒非常好喝,大家都喝得很开心,喝到剩最后一杯的时候,大家都还想喝,可是让谁喝呢?

于是,有人想了个办法,对大家说:“这样吧,咱们来比赛画蛇。谁先画好,最后一杯酒就让给谁喝。”大家都同意了,就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到大家都还在画,就说:“你们还没画好呀,看吧,我还来得及给蛇添上四只脚哩!”于是他端起酒杯,一边喝一边又在地上画起来。他还没把四只脚画完,有个人也把蛇画好了,就抢过他手里的酒杯,几口就把酒喝干了,对他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什么要给他画四只脚呢?你现在画的不是蛇了,所以你不能喝这杯酒!”

“画蛇添足”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本领,反而把事情搞坏了。也比喻做没有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15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

诗人在旧年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

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让人快乐的,自己因为思乡,在花前反而更惆怅了。

【老师的话】

此诗是诗人出使陈时在江南作的。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成语小故事】

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有个叫叶公的人。他非常喜欢有龙,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

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就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叶公好龙” 指表面上爱好赞赏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不是很了解,我们应该言行一致。

16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

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老师的话】

全诗给人一种峰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成语小故事】

专心致志

从前,有个下棋名手叫弈秋,他收了两个学生,非常仔细地给他们讲解棋艺。

一个学生听讲非常仔细认真,一心一意地注意弈秋的讲解和分析。而另一个学生呢,却是心不在焉。他一会儿看看窗外的田野和树林,一会儿又听听天上的雁鸣,当他发现有好几只天鹅飞过,便起了射天鹅吃的念头。直到弈秋全讲完了,他也没在意。

这时,弈秋叫两个学生对下一局,看看他们究竟学得怎样。起先,那个开小差的学生凭着以前的基础还能勉强应付,可渐渐地就显出差距来。而专心致志的学生攻守从容有序,老是三心二意的学生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了。弈秋一见,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学生说:“虽然下棋只是一种小小的技艺,算不得什么大本事,但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好的啊!

“专心致志”形容做事情的时候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7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老师的话】

这首诗想象丰富,用比喻、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成语小故事】

愚公移山

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汉,头发胡须都已经白了。他家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每次都要绕好远的路才行。愚公很是烦恼,他下决心要带领着全家老小,把这两座大山挖掉。于是他们就一起干开了,挖下的泥土石块,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他们干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在黄河边上住着一个很精明老汉,大家叫他智叟。智叟劝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我看你呀,比我还傻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顽强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现在常用“愚公移山”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1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在黄鹤楼下,老朋友孟浩然向我告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他要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

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老师的话】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成语小故事】

囫囵吞枣

从前,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能多吃呀。它虽然对牙齿有好处,可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青年人就问:“枣儿吃多了呢?”老头儿说:“枣儿对身体是好的,可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也不能多吃。”青年人看了看梨儿,又看了看枣儿,想了一会儿,说:“哈哈,我想出了个好办法!我吃梨儿就只用牙齿嚼,不吞到肚子里去。吃枣儿,我就把它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说完话,他就拿起一个枣儿放在嘴里,直接吞了下去。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被枣儿噎住了。

“囫囵吞枣”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有人念书只顾死记硬背,或者含糊了事,不去理解书里所说的内容,可以说他是“囫囵吞枣”。

19 夜宿山寺

(唐)李 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老师的话】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成语小故事】

杀鸡取蛋

有个老太婆,养着一只母鸡。这母鸡可是个宝贝,他每天下一个黄灿灿的金蛋。老太婆每天能捡到这么一大砣金子,什么事儿也不用干,日子还过得挺阔气。她闲得没法儿,就天天守着她的宝贝鸡,只盼望他早点下蛋。

有一天,母鸡照例又下了一个金蛋。老太婆把金蛋托在手上,心里想:“这宝贝鸡一天只下一个金蛋,真叫人等得闷气。不如宰了他,把他肚子里的蛋一古脑儿取了出来吧。”老太婆拿定主意,真把这宝贝鸡宰了。没想到打开肚子一看,一个金蛋也没找着——长成的金蛋已经下完了,新的金蛋可还没长成呢。

“杀鸡取蛋”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没有搞清楚金蛋的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产生错误的想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0 画 鸡(明)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

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老师的话】

唐伯虎说:"我这是题我画的白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他好像又在说自己,他说,我美丽的,天生的冠如大官员头上的帽子,我披着满身雪白的羽毛慢慢向你们走来。平时我不会随便说话,因为我是时间的使者,一旦我说话了,你们就要开始新的一天了!

【成语小故事】

不自量力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马上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附:

望天门山(唐)李 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池 上(唐)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 白 莲 回。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

绝 句(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春 风 花 草 香。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死 亦 为 鬼 雄。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悯 农

(唐)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但 爱 鲈 鱼 美。君 看 一 叶 舟,出 入 风 波 里。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青 箬 笠,绿 蓑 衣,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清 明(唐)杜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江南春(唐)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篇2: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

小学环保教育这一活动在小学进行 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为学生讲解环保知 识, 自然界的奥秘、可持续发展的道理等 等。

陇头小学平时利用校本课时对学生 进行环保教育;每年的地球日、世界环境 日和水日、植树节等节日学校都会组织形 式多样的活动, 或进行展板宣传, 或集体 外出拣拾垃圾等, 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 保意识氛围 , 做到热爱绿色,保护绿色。

一、地球妈妈变漂亮了

二、拒绝“白色” 拒绝包装

三、俯俯身 伸伸手------带 “垃圾宝贝”

四、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五、多吃水果蔬菜好处多

六、了解森林的作用

七、我们期待绿水青山

八、我们要节约用水

九、我做环保小卫士

十、环保知识我知道

十一、世界环境保护日

篇3: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阶段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 它将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融合在一起, 阶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说明的。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 设计了八个专题, 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 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 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 没有写字要求。

三、教材特点与编写体例

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如第三组, 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 民风的淳朴。

2. 教材更具有时代感, 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新编选的课文, 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 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泉水》、《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等, 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 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 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 突破传统呈现方式, 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 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 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 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4.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 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 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除了上述题型外, 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 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5. 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 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 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宽带网”则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 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 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建议

1.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2.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针对这一建议, 我以本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例, 谈谈我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教学《日月潭》可以以读带讲, 在读中感悟。对一些词句的理解, 不能以词解词, 应该让学生多读, 自读自悟,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词句。

教学《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揭题后可以让学生提问题,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哪些地方说出了好?”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再用各种形式读出喜欢的情感, 最后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一抄。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对伟人的事迹不太了解,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饰、手里拿的器皿、身上挎的乐器。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共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 由于学生识字量比较大, 有很多新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五、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只对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进行评价。

1. 识字写字。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 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2. 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 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4:小学校本教材儿童年画的创作实践

一、继承性的创作

“绘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繪画不一定非得照搬原样,可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改变,显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画面描绘得更加完美。这种创造可以是添加、也可以是省略、还可以是替换等多种方式。

【例一】以年画中最常见的主题门神为例,让学生进行门神的创作。

了解门神的来由可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门神是我国民间最受信仰的神之一,在每年春节时都被人们挂于门上,使其保护全家一年平安。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傲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抖尽了威风,历两千余年,至今不衰。门神不凡的本领和身份,确立了其特殊的造型和色彩。

二、挖掘性的再造

年画的题材丰富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所有的题材和内容都适合儿童去表现,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年画的创作,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角度。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这些都发源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色彩。将这些文学经典融于年画的创作中,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来的年画更具民族风情,能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获得更多层面的感悟。

1. 具有神话色彩的儿童年画

【例二】以“后羿射日”为主题的年画联想与创作。

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题材,画面上学生选择了后羿射日过程中不同的场景表现,生动、形象地画出了神话故事中十个太阳的不同形象,更是将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惟妙惟肖,有太阳坐着马车巡天的场景,也有后羿射日的场面,艳丽的色彩,奇特的造型,加上学生由于年龄和手部肌肉发育的原因所形成的“拙”味,让观者看了更是趣味十足。

2.展现传说故事的儿童年画

民间传说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孩子们最爱听的故事,它来自于民间,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孩子的天真纯朴相映成趣。瞧!学生们画的七仙女。画面表现了七个不同的仕女,无论从人物的发饰,还是服装的造型上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是对学生的一次小小的考验。但学生子总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不遵照大人的绘画规律,能按照自己心中的美女形象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时代性的创造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美时尚的图文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图文所呈现的时尚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如招贴画、卡通画、明星。这些都是学生想要表现的题材。所以学生在进行年画创作的时候,画面自然呈现出时尚与精美。这是时代特点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痕迹,是社会进步的足迹。

通过一幅幅充满童真、稚拙的年画,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我们非常的骄傲,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根。在校本教材的实施中,我们领略了年画的魅力,目睹了孩子的进步,孩子笔下具有儿童绘画特征的年画,虽稚拙,却动人;虽质朴,却有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

篇5:小学部校本教材二年级

《名人伴我成长》

致小读者

亲爱的同学们,人生因阅读而精彩,酷爱阅读的孩子更有爆发力。匆匆岁月,似水流年,在这匆忙的时代中,只有书籍,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它似一泓清泉为我们注入新鲜的力量;它似一把钥匙,让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它似一展远航的风帆,载我们向成功起航。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当你静静地融入书中时,你就会看到,那里繁花似锦,那里五彩缤纷,翻开淡淡墨香的历史,走出了多少才子栋梁,他们在人类进程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读名人故事,名人伴我们成长。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去开启心智,激发潜能,从而让学生从手中的“语文”走向更广阔的“大语文”中去,结合法库县东湖小学办学理念,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语文课标、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计划,我们开发编写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阅读教材,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根据年段特点编排了《名人伴我成长》校本教材,当你们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来到了一个可以任你驰骋的精神世界。在这里,你可以和你喜欢的人物交流,也可以朗读故事,背诵你喜欢的名言,书写喜欢的词语······你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阅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也可以向老师们请教你不懂的问题。

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位同学都能捧起一套经典,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让阅读悄然成为师生的习惯,改变师生的人生,我们相信:《名人伴我成长》的实施,一定会使我校这个大摇篮里的孩子们更加聪明、健康、快乐、向上,一定会使东小的天空更加亮丽,草地更加芬芳,笑脸更加动人。

主题阅读,让孩子爱上读书,让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孩子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享受读书的那份乐趣,进入一个新的读书天地,向着阳光而行,让阅读成为你们一生的伴侣,从读书中获得幸福的人生!

【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60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热爱母语,就要喜欢诵读经典。诵读经典,你不仅会更加热爱母语,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而且会为自己幸福的人生奠基。”为了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成长,让祖**语美丽学生的人生,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因此开发了该校本课程。历史上的名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例如一提到岳飞,我们想到的就会是精忠报国;这些英雄的故事儿童读了,加上老师、家长积极的引导,很容易让良好的价值观在儿童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课程目标】:

1.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积累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协作,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3.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

4.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名人故事中获得知识,明白道理,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从儿童心理需要和精神成长的各个层面出发,根据年段特点选择名人故事为阅读内容,《名人伴我成长》整本教材融合认知性、教育性,学练一体,可读性、可操作性强。既可以做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名人故事的教材,也可以做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外读物。

从书中可以感受到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勤奋刻苦、钻研的可贵精神;做事要有自信,有始有终,即使遇到困难也决不放弃;人生需要毅力和勇气,否则将一事无成;珍惜时间等;从而激励、影响学生。

课后设有讨论和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懂得道理,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思考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学间的合作、互助能力等。全书没有拼音标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快乐阅读、主动阅读、发展阅读、持续阅读,从而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受益终生。

编者 2018年1月

编 委 会

二年级《名人伴我成长》校本教材

爱国英雄杨靖宇

阅读*思考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

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讨论*

1.杨靖宇被日军围困后靠什么充饥? 2.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什么?

3.写一写 你还能写出几组含有意思相反词的成语吗?

冰()雪()(-)(-)(-)

*拓展 *延伸*

1.杨靖宇是个怎样的英雄? 2.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阅读*思考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 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讨论*

1.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周恩来又是怎么回答的?

2.我们向周恩来学习什么?

*拓展 *延伸*

1.按照课文填一填。

()地工作()地奉献

2.你知道周恩来的哪些故事?和同学们说一说。

茅以升

阅读*思考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 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讨论*

1.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了哪座大桥? 2.美国人劝茅以升留在美国,茅以升是怎么回答的?

*拓展 *延伸*

1.我们要学习茅以升什么精神? 2.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一份份 ____ ____ ____ 名言积累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华盛顿砍树

阅读*思考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

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没一会儿,樱桃树就被砍倒了。他又用小斧子把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您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子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失去一千棵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小乔治望着父亲,懂事地点了点头。

*讨论*

1.小乔治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圈出第二自然段中小乔治的动作词。

*拓展 *延伸*

1.照样子写一写

高兴 高高兴兴 开心 ____ 明白 ____ 快乐 ____ 干净 ____ 马虎 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诚信名言积累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李白的故事

阅读*思考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

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悟。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讨论*

1.李白从老婆婆话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拓展 *延伸*

你知道李白的哪些诗?背诵给大家。

王羲之吃墨

阅读*思考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 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讨论*

1.2.3.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什么? 王羲之把墨汁当什么吃了?

你知道哪些形容人刻苦学习的成语,分享给大家。

*拓展 *延伸*

1.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我们学习时应该怎样做?

残疾人的骄傲—海伦·凯勒

阅读*思考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

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讨论*

1.海伦·凯勒一岁半时患了什么病? 2.海伦·凯勒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什么? 3.海伦·凯勒写的自传作品是什么?

*拓展 *延伸*

1.从海伦·凯勒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你读过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讲给大家听。

坚持就是胜利

阅读*思考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讨论*

1.小巴雷尼遇到了什么不幸? 2.画出妈妈鼓励小巴雷尼说的话。

*拓展 *延伸*

1.我们向小巴雷尼学习什么?

2.你平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举例说一说?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阅读*思考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小时候练功十分刻苦。有天清晨,天气十分寒冷,北风呼啸,和岳飞住在一起的小师弟们都因怕冷不肯起床练功。岳飞却想:功夫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将来用什么去报效国家呢!他从被窝里跃起,穿衣提剑,迎风斗雪,挥剑起舞。

天大亮了,小师弟们才慢慢腾腾地出来练剑。见岳飞已练得满面红光,汗流浃背,一个个羞红了脸不敢吱声。

从此以后,他们也像岳飞一样不分酷暑寒冬,刻苦操练,武艺渐增。岳飞也成了一位名将,率领‚岳家军驰骋疆场,建立了赫赫战功。

*讨论*

1.岳飞是怎样练剑的?

2.你知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是什么意思吗?这样的谚语你还能写出几条?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有没有在大风大雪天气坚持上学的经历,举例说一说? 2.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不怕困难的故事?

不教一日闲过

阅读*思考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

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 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了。

*讨论*

1.齐白石用来勉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是什么? 2.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举例说一说? 2.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

毛主席的特殊爱好

阅读*思考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这也是他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

*讨论* _

1.毛主席的特殊爱好是什么? 2.毛主席是怎样读书的,在文中画出句子。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举例说一说? 2.照样子填空,再读一读

难过地(说)高兴地()慢慢地()

___()___()___()

好习惯能帮助人们赢得宝贵的机遇

阅读*思考

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既细小又重要的事情。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

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 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 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讨论*

1.加加林为什么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是怎样讲卫生的,举例说一说?

2.成功从()开始,因为养成()就可以了?

爱思考的天才

阅读*思考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小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他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讨论*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举例说一说? 2.我们向张衡学习什么?

自督读书的重要

阅读*思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

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 岁那年,他的祖父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讨论*

1.顾炎武从几岁开始读书? 他的自督读书的措施是什么?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是怎样监督自己的,举例说一说? 2.为自己制定自督计划,并和同学交流。名言积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居里夫人和镭

阅读*思考

—有信心,才能克服眼前困难,看到光明前景

著名的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被誉为“镭的母亲”。

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以便测定镭的原子量,向科学证实镭的存在,曾终日穿着沾满灰尘和污渍的工作服,在极其简陋的棚屋里,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沥青矿的废渣中寻觅镭的踪迹。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心里却充满自信。

她对友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

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她终于获得了成功。

*讨论*

1.居里夫人被誉为什么?

2.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是怎样做的?3.按照短文填一填。

我们应该有(),尤其要有(*拓展 *延伸*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关于自信的名言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爱默生

33)!林肯的故事

阅读*思考

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可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林肯没有放弃,他又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讨论*

1.说说林肯在一年里遭受两次什么样的打击? 2.学习林肯什么精神?

*拓展 *延伸*

名言积累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林肯

前功尽弃不可要

阅读*思考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正好在机房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教训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不然就像我割断布那样前功尽弃。”

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校发奋念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讨论*

1.孟母教育儿子的方法是什么?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什么好习惯?

*拓展 *延伸*

1.你平时有过事情做到一半就放弃的事例吗,结果如何,试着说一说?

篇6:合平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教案

题:蜜蜂的成长过程及蜂群的组成

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了解一下蜜蜂成长的四个阶段

2.让小朋友了解蜂群的组成

材:

重点:蜜蜂的成长过程

难点:蜂群的组成

教材准备:幻灯片

教案

序:蜜蜂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小

物, 对人类有利有害,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解一下它的成长过程及蜂群的组成.一、蜜蜂的成长过程

1.蜂卵。蜂王产下蜂卵,于是新的生

命诞生了。

2.幼虫。蜂卵逐渐变成了幼虫。

3.蜂蛹。幼虫又逐渐长大,形成蜂蛹,其形状与蚕蛹相似。

4.成虫。蜂蛹一段时间以后,变成了

成虫,即变成了小蜜蜂。

二、蜂群的组成

1.蜂王。在蜂群中只能有一只蜂

王,它的体积庞大,在蜂群中居主要位置,其主要职能是产乱卵,繁殖后代,保持种族的延续。

2.工蜂。工蜂的数量在蜂群中是

最多的,它身体很小,它的主要职能是照顾蜂王及幼虫,同时它还得做蜂巢的内外事情。

3.雄蜂。雄蜂的数量在工蜂和蜂王之间,它的主要职能是帮助蜂王完成种族的延续,雄蜂的主要特点是寿命短。

蜂群中的各个成员都是相互联系的。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居生活,任何一只蜜蜂都不能完全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所以,蜂王、工蜂、雄蜂中的任何一种蜂对蜂群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后记: 大部分同学都过于活泼,上课时

上一篇:焐暖一缕风诗歌欣赏下一篇:组织工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