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演变

2024-04-30

词义演变(精选八篇)

词义演变 篇1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正确理解词义演变的原因, 把握词义演变的规律, 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客观世界, 更能帮助我们学好语言, 进行交流。由于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人们开始用已有的词来命名新事物, 词义发生了变化, 但这种变化并非是任意的, 而是建立在人的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方式上的。词义演变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 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在研究词义演变的原因时,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其归结为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这些虽然是词义演变的重要因素, 但却都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能把握词义演变的本质。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 词义演变的内因来自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历史社会因素只能说明变化的必要性, 而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赵艳芳, 2001) 。隐喻认知作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词义演变的重要认知因素。

2. 隐喻与认知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一种修饰话语的现象, 这种观点只注重结果, 忽视认知的关键作用, 无法解释隐喻形成的过程。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 而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过程具有系统性, 是源认知域 (source domain) 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认知域 (target domain) 上, 通过源认知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认知域, 也就是说, 隐喻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如人们是通过源范畴 (source category) MONEY来思考和概念化目标范畴 (tar-get category) TIME的:

You are wasting my time.

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上述例子还让我们看到了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文中强调:“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不仅在语言中, 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一样。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 ”

隐喻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 隐喻是认知的结果, 反过来又推动认知的发展。“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 以此喻彼, 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 化异为同, 同中得义, 这里的‘同’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 (王寅, 2007) 。由此可见, 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 认知隐喻学对词义演变的解释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文中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性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 、方位性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和本体性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 。我们不妨就从这三方面来分析一下认知隐喻学对于词义演变的解释。

3.1 从一种概念结构到另一种概念结构的词义扩展

结构性隐喻就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后者能按照前者的结构系统地加以理解, 于是便产生了一词多用现象。

如有关“金钱”域中的相关概念可以系统地隐射到“时间”域中:

TIME IS MONEY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I don’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有关“战争”的相关概念可以映射到“争论”概念中:

ARGUMENT IS WAR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汉语中类似的隐喻概念及其语言表现形式也无处不在。如鲁迅在《 (呐喊) 自序》中关于“铁屋子”的隐喻性用法:

3.2 空间概念词语的意义扩展

方位性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如在英语和汉语中, “上”通常都与好的事物相连, “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汉语中有“上司”、“上任”、“下流”、“下岗”;英语中则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以及MORE IS UP;LESS IS DOWN的隐喻, 例如:

HAPPY IS UP;SAD IS DOWN

I’m feeling up.

You are in high spirits.

I’m feeling down.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

MORE IS UP;LESS IS DOWN

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The stock prices keep rising these days.

The number of errors he made is incredibly low.

His income fell by 10%last year because of inflation.

3.3 从具体到抽象的词义扩展

本体性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有形的具体的实体, 用有形的实体来表示抽象的概念。如计算机科学中的很多术语都来源于此类隐喻扩展:computer virus, network, information highway等。在本体性隐喻中, 容器隐喻 (container metaphor) 是最常见, 也是最典型的。容器隐喻是指将本体 (不是容器的事物、大地、房子、丛林、田野、地区、行为、活动、状态、心境等) 视为一种容器, 使其有边界、可量化。如英语中有以下表达方式:

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

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

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

He is out of his mind.

隐喻在不断发展、创新, 词义也在不断演变。新事物的发展和隐喻思维方式是词义演变的催化剂。语言的隐喻思维功能是语言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隐喻不是词的单纯替代或转换, 它是以已知喻未知, 以熟悉喻不熟悉, 以简单喻复杂, 以具体喻抽象, 以通俗喻科学, 从而形成抽象思维的手段” (赵艳芳, 2001) 。由此可见, 隐喻语言是不可缺少的语言手段, 培养隐喻能力不仅有利于语言教学, 而且有利于人类创新能力的培养。

4. 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语言词汇是极其丰富的, 人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无须也不可能学习或记住每一个含义, 而机械记忆对于学习者来说又很难, 但如果学习者能够了解和把握词义演变的认知基础和规律, 以认知的思维方式推导出不同语境下的词义, 必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广大语言教师而言,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隐喻的意义化联想, 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王寅在2004年就提出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的教学观, 他认为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 而且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 因此, 在我们的语言教学大纲中应充分体现出当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最新观点, 认真考虑“隐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内容、举措。王寅还提出了关于隐喻能力培养的四点设想: (1) 多读诗歌, 加强文学修养; (2) 注意收集隐喻表达, 于细微之处见思想; (3) 利用隐喻认知规律, 不断开拓创新思维; (4) 利用现有形象思维, 触动外语隐喻机制形成。

隐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 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先教给学生一些隐喻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在对隐喻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记忆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于语言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鼓励学生课外收集隐喻表达, 并相互交流, 在学生具备一定隐喻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等网络手段和学生共同创造这样的交流平台。

5. 结语

笔者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词义演变的现象及隐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才是词义演变的重要内因和本质;隐喻认知作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词义演变的重要认知因素;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语言教学还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

摘要:传统的语义学在分析词义的演变和发展时, 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外部因素, 未能把握词义演变的本质。认知理论认为词义演变的内因来自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 只有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本文探讨分析了认知隐喻学对于词义演变现象的解释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义演变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96.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汪榕培, 王之江.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读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王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6) .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词义演变 篇2

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

本文以隐喻性词义生成和演变的仙人掌发展模型为工作假设,分析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指出英汉语中有关“吃”的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存在共性和个性,同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机理.本文同样可以为窥探英汉民族的文化特性、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提供借鉴.

作 者:房战峰 FANG Zhan-fe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江,宁波,515211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20087(17)分类号:H3关键词:吃/eat 隐喻性词义 仙人掌发展模型 相似性

“小学”词义的演变 篇3

关键词:“小学”  教育  学校  词义  演变

一、引言

“小学”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对“小学”作出如下定义: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②指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汉语大辞典》对“小学”作出如下解释:①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先学文字学,故名小学;②六朝以后,范围逐渐扩大,音韵学亦进入小学;③唐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小学”从古至今有一个相通但不相同的含义,即作为教授内容的泛称及教育场所的“学校”。以下将从汉朝之后儒家构建殷周礼制的“小学”、历代史籍志书所载录的“小学”等方面具体分析“小学”词义的古今演变。

二、先儒阐释殷周礼制中的“小学”

两汉以降儒家解经释典之时,对周礼所言之“小学”多有所涉。虽各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小学”是教育贵族子弟的学校,但在“小学”本身的内涵及其教授内容、入学年龄和学校建制等方面各执一词。

(一) 作为教授内容的抽象概念

1.“小学”作为内闱仪行规范

(1)三德之教,大学之学也,三行之教,小学之学也,郷三物之为教也,亦明而详矣。(《周礼订议》卷二十二)

(2)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周礼注疏》卷十四)

(3)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大戴礼记》卷三)

2.“小学”作为基本文化常识

(4)保,安也,以道安人者保氏,教国子六艺六仪,乃王宫小学之师。(《周礼全经释原》卷四)

(5)礼乐射御书数,小学之事也;格物致知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大学之事也。幼则教之以小学,长则教之以大学。(《学易记》卷一)

3.“小学”作为文字之学

(6)师古曰小学谓文字之学也,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故因名云艺文志载小学十家。(《两汉博闻》卷六)

(7)小学之重于古久矣,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玉篇序》)

上述“三行”,“六艺”“六仪”,“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六书”,可谓从品行到文化,不一而足。概括而言,“小学”所指即贵族子弟学习的内闱仪行规范和基本文化常识,因处在教育初级阶段,从而不涉大德、大道。

(二)“小学”作为“学校”之建制

在经学家的解释中,“小学”是周代继虞氏庠制而立的学校,分为“门闱之学”和“郊外之学”,前者立于内闱,后者立于西郊。

(8)蕙田案,天子立小学有二,其一为门闱之学,师氏保氏掌之所以教太子,而国之贵游子弟亦学焉;其一为郊外之学,王制所谓虞庠在国之西郊。(《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

(9)周立小学于西郊,胶之言紏也,庠之言养也。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礼记注疏》卷十四)

(10)礼记内则虞庠在国之西郊,郑氏曰周立小学于西郊。按天子之小学有二,一在内门闱之学是也,一在外西郊之虞庠是也。(《大学翼真》卷一)

由此可见,“小学”又分为二:师氏保氏教授太子及国之贵游子弟者为门闱之学,从王制立于国之西郊者为郊外之学。

有人将“小学”用作“小子之学”,此处是相对“大学”而言。八岁年龄较小故言其学为“小学”,十五岁年纪稍长故言“大学”。

(11)礼诸侯之子八岁受之少傅,教之以小学业小道焉小节焉,十五受大傅教之以大学业大道焉履大节焉。(《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一)

(12)八岁者小子也,以其为小子之学故谓之小学,十五则大人也以其为大人之学故谓之大学。小学者养其良心而谨其学业也,大学者充其知识而措诸事业也。(《大学疏议》)

两汉以后,儒家对周礼所言“小学”已经有了较为详备的阐释。作为抽象概念,“小学”指贵族子弟需学习的内闱仪行规范和基本文化常识;作为建筑实体,“小学”分指门闱之内和国之西郊的讲授之所;就入学年龄而言,因身份地位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有早晚。

三、唐宋之前的“小学”

“小学”一词虽历代沿用,以指教育之处所,但其内涵自唐宋以前至元明以后已有革新。立“小学”以教授胄子之倡议在十六国时期已有;唐初因袭先儒所言上承两汉遗风,设“小学”教育宗室子孙、功臣子弟,尤近周礼之制;宋夏时期,“小学”仍立于宫中,教授宗子。

(13)(慕容)俊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晋书》卷一百十)

(14)光寿三年春(公元359年)二月俊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七)

(15)(唐)高祖即位,诏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以教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一)

(16)唐高祖武徳九年,诏皇族子孙及功臣子弟于祕书外省别立小学,专属皇族及公卿大夫之子,而士庶不与,则犹近古意。(《四书胜言》卷一)

(17)初,宗学废置无常,凡诸王属尊者立小学于其宫,其子孙自八岁至十四岁皆入学,日诵二十字。(《宋史》卷一百五十七)

(18)令诸宫院建小学。(《宋史》卷三十七)

(19)诏建内小学,择宗子十岁以下资质美者二三人,置师教之。(《宋史》卷四十二)

(20)始建学校于国中,立小学于禁中,亲为训导。(《宋史》卷四百八十六)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的“小学”一词作“学校”义时,其含义与周礼极为接近,均为教育贵族子弟的学校。

三、元明以后的“小学”

元明以降,“小学”去贵族化倾向并向民间延展。此后,“小学”之义与今义逐渐趋同,指地方普遍建立的、平民子弟亦可入读的学校,其倡议早在北朝有之,于元代得以践行,明清之时更为普遍。

北魏有倡议:

(21)(高)祐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黉序,乃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魏书》卷五十七)

元代之践行:

(22)至元二十八年三月,本若于各路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请老成之士以阐循循善诱之训,惠至渥矣。(《庙学典礼》卷三)

(23)元元统二年,裔孙徳原请于郡,以己赀建书院,有宣圣殿、明伦堂、大小学二斋,设山长主教事。(《姑苏志》卷二十四)

明清之普遍:

(24)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明史》卷一百十六)

(25)小学旧在斋馆后,面大池,置生员,破供视太学斋生三之二,有教谕以司训导,后废。(《吴兴备志》卷十四)

(26)顺治四年,定入学分大学中学小学。大学取四十名,中学取三十名,小学取二十名;十五年,入学大府取二十名、大州县取十五名、小学取四五名。(《畿辅通志》卷二十八)

(27)准建造内奉圣祖仁皇帝御书乐育英才匾额,至五城各设一小学,延师教育,有成材者选入义学,共计每年廪饩银三百两,于府县按月支领。(《畿辅通志》卷二十九)

(28)在人文最盛之州县题请小学改为中学,中学改为大学,大学照府学额取録。(《江西通志》卷首之三)

(29)冯寅字子敬,未仕时聚童子为小学之教,凡洒扫应对之属曲尽其节。(《武功县志》卷三)

中国古代历史上,“小学”一词唐宋以前多见于经史典籍而元明以后多见于方志,可见其由中央到地方的延展、从官方到民间的扩展。虽然“小学”都有“学校”之义,前期的“小学”为中央政府垄断且仅教授宗室子孙、功臣子弟的学校,后期的“小学”是由地方政府或私人设立的教授平民子弟的学校,“小学”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近现代以来,“小学”的基本含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仅其名称略有变化,从“小学堂”转变为“学校”并固定下来。戊戌变法时期,清德宗皇帝颁布上谕“京城设小学堂”,“京城现已设立大学堂,其外学堂亦应及时创立”。民国初年颁布实施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设立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时提出的“教育正规化”对小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根据1949年6月颁布的《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小学设国语、算数、珠算、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卫生、政治常识、体育、唱歌、图画、手工等科”。清末民初至建国以来,“小学”逐渐取代“小学堂”而成为固定的名称并一直沿用,《现代汉语词典》将“小学”定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四、结语

通过对“小学”词义的逐一分析,可知“小学”在先儒构建的周礼体制中既是教学内容的抽象概括,又是实体学校,此时的“小学”仅教授贵族子弟;唐宋之前的“小学”是教育场所,承袭两汉遗风、立于禁中,教授宗室子孙、功臣子弟;元明以后“小学”在地方渐兴,并在制度上固定下来,成为国民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直至今日,“小学”逐渐成为孩童成长受教的必经之所。从“小学”一词用法演变的脉络来看,其含义与今之“小学”逐渐接近。回顾《古汉语大辞典》对“小学”的解释: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先学文学,故名;六朝以后,范围逐渐扩大,音韵学亦入“小学”;唐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可见其忽略了“小学”在古代作为学校教育之含义。“小学”一词历代沿用,不仅要注意其作为学校教育的内涵,也要详考其历史演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徐复.古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

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0卷)[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1991.

“然”的词义演变与虚化 篇4

从字源来看, 《汉语辞海》对“然”作了如下解释:“形声, 从火, 然声, 是‘燃’的本字, 燃烧。”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则这样解释:“然, 烧也。从火, 月犬声。難, 或从艸, 難。”由此我们得知:“然”最初为一个动词, 是“燃烧”的意思。后来在此词义基础上, 又引申出“点着”之义, 如:“张云锦之帏, 然九光之灯”中的“然”就为此义。由本义可以引申出“照耀”“明白”“正确”等实词意义, 由于其用法较常见, 例不烦举。

由“然”的本义假借为一个指示代词, 指代上文已言及的某种事态, 其功能实质就是对前面内容进行回指。它的意义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译为近指的“如此”“这样”和远指的“那样”。在句中只作谓语, 不作定语, 更不能作主语。如:

彼天子固然, 其无足怪。 (《战国策·赵策》)

“彼天子固然”, 义为“那个天子本来就这样”;“然”在句中都是作谓语, 这是“然”的借代用法。

二、以代词“然”为基础的词义演变和虚化

(一) 形容词“然”和应答之词“然”的形成

沈家煊曾说过, “演化出语法范畴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实词本身, 而是实词所在的结构式, 一个实词之所以演化出功能不同的虚词是因为它处在不同的结构式中。”“然”的形容词用法以及表应答之词的用法就是在特定的结构式中形成的。我们知道, 指示代词“然”经常被用在人们的话语交际特别是用在人们的对话语境之中。如: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 若仆耶?”辛垣衍曰:“然。” (《战国策·赵策》)

由于受认知心理的作用和影响, 人们便可能对这种语境中“然”字的语义进行重新分析。于是“然”字既可以被理解为谓词性代词“ (是) 这样”, 又可能被分析为对说话人观点的一种肯定与赞扬, 译作“是的”“对的”, 还可能被分析成对说话人话语内容的应答或承诺。这样一来, “然”的词义便向以下两个方向演化。

1.演化为形容词“是的”“正确的”

用在对话语境中的“然”, 被人们理解成“是的”“正确的”的形容词用法之后, 久而久之, 形容词“然”也可以跟宾语, 如“……然之”。这种语境中, “然”就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是正确的”。下例中的“然”, 作了句子的谓词性成分, 是说明性的谓语。

愬然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

2.演化为应答之词

“然”演化为应答之词, 意义同汉语中的“诺”“行”“可以”“要得”之类。于是以然诺之词参与构词所出现的双音节词“然诺”“然许”“然赞”“然信”等便开始出现。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孟子·梁惠王上》)

而布衣之徒, 设取予然诺, 千里诵义, 为死不顾世, 此亦有所长, 非苟而已也。 (《史记·游侠列传》)

第一句“然”作为答话, 是谓语, 独立成句, 可译为“是的”“诺”等应答之词;

第二句“然”与 “诺”凝结成双音节词, 表应答。

(二) 连词“然”的衍生

1.顺承连词“然”

夏谚曰:“吾王不逰, 吾何以休?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一逰一豫, 为诸侯度。”今王不然。 (《孟子·梁惠王下》)

富岁, 子弟多赖, 凶岁, 子弟多暴,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

第一句中的“然”是放在否定副词“不”“非”之后, 简单地对前文进行回指, 避免了相同语句的重复出现;第二句则是“使之然”的省略, 同《庄子·大宗师》中“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輮使之然也”句型是一样的。而当“然”位于句首的时候, 则明显带有了承上的作用, “然”字一顿, 以承上文。

子张问行……在舆, 则见其倚于衡也, 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

识其不可, 然且至, 则是干泽也。 (《孟子·公孙丑下》)

以上关于“然后”“然且”的例子中“然”字还是一个指示代词, “然”后所接的词则表示转折或是顺承的意思。

2.转折连词“然”

“然”作为顺承连词和转折连词的源头都是指示代词。因此“然”在向转折连词虚化的最初仍是指示代词, 其作用还是对前文进行回指。同时引起停顿, 后面引出的与前文意义相转的内容, 则由一个新连词“而”领起。例如:

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 倡优下贱得为后饰, 然, 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 (贾谊《治安策》)

或是由带有让步意味的“虽”来引出, 它多与“然”连用, 但各表其义, “虽”为虽然之义, “然”仍作指示代词“这样”。

虽然, 城下之盟, 有以国毙, 不能从也。 (《左传·宣公十四年》)

“然”“而”是用“, ”隔开, 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很明显就能识别;“然”“而”和“虽然”的形式一样也可以连用, 其功能是和分开时一样, “然”用来回指上文, “而”引出意义相反的下文, 只是这时“然”的指示作用已淡化。例如:

夫二子之勇, 未知其孰贤, 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孟子·公孙丑上》)

虽然例句“然”的指代作用弱化, 但是还能找到它所指代的内容。当“然”回指内容难以确定, 也就是说在前文里没有明确的指代对象, 这时“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它的确切意义, 就只能通过分析句义来找答案了。例如:

吾敬鬼尊贤, 亲而行之, 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 吾是以忧。 (《庄子·山木》)

这个例子是先作事实陈述, 接着“然”字一转, 引出与上一分句相反相背的内容。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 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吾是以不敢。” (《国语·吴语》)

刘利先生认为这两句中的“然”仍是回指代词, “然”只是引出与前文相反内容, 释作“然而、但是”, 就十分顺畅了。“然”在这样的语境中长期大量使用, 指代作用逐渐弱化直至消失, 表转折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然”既可以独立连接, 也可以和“而”“虽”凝结成双音节词, 以连接两个意思相反相对的分句。这时候的“然”, 完全语法化为一个转折连词了。例如:

周勃重厚少文,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汉书·高帝纪下》)

这个例子中, 前一个“然”基本上没有了指代作用, 已经被“而”“虽”等词类化而凝结成了复合连词, 后面这个例子则是类化词脱落, “然”字单独承担起了转折连词的作用。

(三) 后缀“然”的形成

“然”假借指示代词之后, 其发展并未就此停滞下来。由于语言自身的原因, 再加上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然”随后就发生了语法化。当“然”作形容词后缀时, 即是由其代词的用法虚化引申而来的助词。其实“然”作后缀出现的时代很早, 先秦就有了。

1.形容词后缀“然”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 (《诗经·邶风·终风》)

悄然村墟迥, 烟火何由追? (杜甫《赤谷》)

第一句中“然”位于表情状的词语之后, 对事物情状描摹的形象性起加强的作用。到唐宋时期, “然”作为后缀发展到极致。“然”字附在描写声音情态的词语后, 描摹声音情状, 构成形容词。因形容词本身具有描写性, 加上“然”就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就是这种用法。

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墨子·尚同上》)

此句中的“然”位于名词之后表比喻, 而且多用于句末, 意为“像……一样”, 表示带有这种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

2.副词后缀“然”

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 (《庄子·齐物论》)

这句中的“然”与副词重新分析组合以后便演变为适应于新语境的表示“实际情形跟预料的完全相符”的语义。然而这时“然”的语法化意义并不明显, 直至汉朝, 随着“然”使用频率的增加, “然”的指示功能也就逐渐趋于弱化与脱失, 促使其与前面的单音副词进一步融合, 这样, “然”便走完了由指示代词向副词后缀虚化的整个演变过程。

词义的虚化, 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在整个虚化过程的不同阶段, 虚化的程度往往并不一样。刚开始虚化时, 虚化义和源义的关系很容易看出来, 但随着虚化进程的继续, 虚化义和源义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 以致很难对其作出准确的训释。但如果能追寻虚化义与源义的关系, 把握其基本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 是不难对一个虚词作出概括性强而又合理的解释的。“语法化”理论总结的实词虚化规律中有一条“保持原则”, 即实词虚化以后, 其意义在虚化中仍有所保留。这或许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然”被演变为形容词或应答之词、被用作表顺承或转折的连词以及被语法化为形容词后缀或副词后缀之后,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然”仍有偶尔被用作指示代词的真正原因。

摘要:本义表“燃烧”的“然”被借作指示代词后, 随时间的推移和人们高频率的使用, 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 其词义向多个方面不断演变与虚化:有用作形容词或应答之词的, 有用作表顺承或转折的连词的, 有用作形容词后缀或副词后缀的。本文对“然”这些用法的形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并试图揭示出“然”词义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然”,语法化,词义演变与虚化

参考文献

[1]路丽梅.汉语辞海 (彩图版) [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 1998 (3) .

“苦力”的借入及词义演变 篇5

关键词:“苦力” 外来词 词义演变

外来词又称“借词”,即从另一民族的语言中“借入”的词,它是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被称作“异域文化的使者”。[1]汉语外来词的借入,多半是主动的,但也存在被动借入并经过历时演化的例子——“苦力”。

一、古汉语中的“苦力”

在“苦力”借入前,古汉语中已存在“苦力”形式的短语。但其构成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大有不同。

从语素来看,古汉语中“苦”本义为“味苦”。《说文解字》:“,大苦,苓也,从艸,古声。”[2]《尔雅·释言》:“咸,苦也。”又可作“苦菜”讲,如《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这里的“苦”即“荼”,一种苦菜。后引申出其他释义。本文从《古代汉语大词典》[3]中摘录如下:

1.“劳苦”“困苦”

(1)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管子·乘马》)

(2)孤儿遇生,命当独苦。(《汉乐府·孤儿行》)

2.“刻苦”“辛勤”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3.“穷尽”

(4)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管子·版法》)

4.“竭力”“极”

(5)某尝欲注此语于遗事之下,钦夫苦不许。(《朱子语类》)

(6)史进住了几日,定要去,朱武等苦留不住。(《水浒全传》)

5.“恨”“遗憾”

(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8)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古汉语中的“苦”多与“甘”“福”“乐”“好”等义相反,含有“非佳”义。正如方国瑜所言:“从训诂方面说:《说文》从古得声的字,多有消极的含义。”谭嗣同在《仁学篇》中提到:“于文从古,皆非佳义,从艸则苦,从木则枯,从网则罟,从辛则辜,从文则故,从口则固,从疒则痼,从水则涸,从人为估,估客非上流也。”[4]

语素“力”在古汉语中,本义为“力气”。甲骨文中记为“”,金文中记为“”,本为原始农具“耒”的象形字。后延伸为“人伸臂操作之形”,作“力气”讲。《说文解字》:“,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属皆从力。”[2]《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又可引申为“能力”。《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以此为源还可衍生出如下释义:

6.“兵力”“威力”

(9)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史记·高祖本纪》)

(10)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后汉书·鲁恭传》)

7.“努力”“勤劳”

(11)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荀子·荣辱》)

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8.“功劳”

(12)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国语·晋语六》)

9.“徭役”“劳役”

(13)以为地法而待政令,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周礼·大司徒》)

(14)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陶潜书》)

古汉语中“力”多表示“能力”“力量”“徭役”“仆役”等义。

综上,“苦”和“力”在古汉语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可单独成词,词义灵活。以“苦力”形式出现,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江淹的《自序传》:“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5]此处“苦”取“辛苦”“劳苦”义,“力”取“努力”“用功”义,用前者修饰后者,表示“辛苦努力”或“用尽功力”,是一个复合短语,形容用功程度之重。此后,还有宋朝叶适的《法度总论三·铨选》:“学士大夫,勤身苦力,诵说孔孟,传道先王,未尝不知所谓治道者非若今日之法度也。”[5]“苦力”亦为“穷尽功力”“用尽精力”之义,以“苦”修饰“力”。由此可知,古汉语的“苦力”多为复合短语,“苦”被形容词、副词化,“力”取名词、动词义,以前者修饰后者,为复合短语,具体语义随语境而变,有较强的灵活性。

二、“苦力”的借入

根据吸收方式的不同,史有为把外来词分为:借音外来词、借形外来词和混合外来词等。狭义上的外来词仅指借音外来词,借音有“纯音译、谐音音译和字形异化”三种形式。[1]“苦力”在近代作为一个外来词被借入,属于谐音音译,即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去对译外族词语的音,但保留汉字的意义。为了解“苦力”借入形式,我们首先应对其外语词源进行研究:

“苦力”的英源词为“coolie”,亦作“coolee”“cooly”“kulī”“qulī”等。学界普遍认为,“coolie”一词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它起源于印地语。印度北部语言中“kholees”或“kolis”指身份卑微的拉其普特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中的“kūli”,常以“kūli wages”的形式出现,指“薪金”“报酬”。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时,用近音词“coolie”称呼当地“身份卑微的雇佣者”,后亦用于称呼从印度输出的廉价劳力。这种输出劳力逐渐扩展到中国,以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为主,列强美其名曰“契约华工”,实则待遇等同奴隶,亦作“coolie”讲。《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coolie”译为:“欧洲人对亚洲不熟练的劳工或搬运工人(特别是印度或中国这类移民)的轻蔑称呼。”

由于地缘关系,“coolie”首先出现在“契约华工”兴起之地的澳门,译为“咕唎、哈哩”,但逐渐被“苦力”的字形所取代,这是由外来词字形选择因素引起的。关于外来词字形的选择,已有人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总结出了如下制约因素:

1.语音相似性:外来词与原词读音相似;

2.字义联想性:外来词能引发人们对词义的联想;

3.字义相关性:汉字与原词在字意上相关;

4.字形俗成性:人们对范畴相同的词倾向于采用同种书写形式;

5.书写经济性:外来词书写追求字形的精简;

这些制约因素存在一定的等级次序:字形俗成性>字义相关性>字义联想性>语音相似性>书写经济性[6]外来词在字形的选择上表意性明显大于音似性,因为英文多音义分离,而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从中国人传统的认知心理上看,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与其他传统用语同质的音译词。由于汉语构词习惯采取“词根复合法”,注重词语内部各结构项的组合关系,即字义联想和字义相关。因此“咕唎、哈哩”逐渐被同样读音相似,但书写更经济,且表意性较强的单音节语素“苦”和“力”所取代。“苦”选“劳苦、辛苦”之义,“力”取“劳役”义。“苦力”最初用以表示从中国输出的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契约华工”。

三、“苦力”的词义演变

由于外来词具有独特的“源语言”因素和“目标语言”因素的二重性,即由外语代表的源语言文化和由汉语汉字代表的固有语言文化同时共存。外来词在借入后,始终面临着语言文化二重性引发的冲突与磨合,这是外来词词义演变的根源。

特定时期的外来词有词语与非词语之间的冲突,即词语本身的意义与社会历史的附加因素的冲突。这种非词语因素是民族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在词语借入初期就含有某种贬义、侮蔑色彩,受到“目标语言”的排斥。“苦力”的借入是被动的过程,由于非语言因素,其借入一开始就含有浓烈的贬义色彩。如刘正埮等人编纂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将其释义为:“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重体力劳动者的蔑称。”[7]虽然到19世纪末,华人的自由移民开始取代苦力输出,但仍被看作带有贬义色彩的“苦力”,具有污蔑性。

20世纪初期,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全面瓦解,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城市,从事重体力劳动。中国传统习惯以“夫”代指男性,从事这类职业的人被称作“脚夫”“挑夫”“搬夫”“栈夫”“人力车夫”“清道夫”等。在民国初年,这类无技艺的重体力劳动者也被称作“苦力”。但国内的“苦力”只是上述职业人群的统称,并没有侮蔑之意,相反还带有同情意味的人道主义色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展开的一场大规模的“苦力”调查,主要报道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及汉口等政治经济中心“苦力”的衣食住行情况,呼吁社会救济,经后人汇编成册,即《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此外,一些地区甚至将“苦力”作为“士农工商”之外的一类职业人群写入地方志,如宁波的《民国鄞县通志·政教志》。在近代书报刊物中,“苦力”一词也频频出现,其词义被逐渐的职业化、广泛化。有人称“中国近代城市全赖苦力维持”,给了苦力群体很高的评价。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苦力”出现的词频较旧时减少,但其“辛苦”“劳力”的“目标语言”因素凸显出来,结合旧时“苦力”的职业特点,被引申为“从事劳动多但报酬少的工作的人”,仍有一定的使用空间。如:

“生活苦力”指为生活劳碌奔波的人,他们一直在创造价值,却没机会享受价值。

“知识苦力”指辛苦地靠出卖知识为生的知识分子。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脑体倒挂,一些知识分子以此来补偿经济收入的不足。

“文化苦力”又称“扛文化活儿的”,指受雇于人、出卖自己的脑力或作品的文化人。他们多为实力较强的文人,因不懂市场或来不及研究市场,只能为他人打工,报酬也如同小工一样微薄。曾有人戏言“文化苦力”是文化高手做小工,形象地展现了“文化苦力”的基本特征。[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知识分子的待遇与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苦力”一词又被转用到了都市工薪阶层的白领身上,用以调侃劳动和薪资不成比例的工作。

四、结语

“苦力”在古汉语中已有,是一个复合短语,词义和用法灵活。外来词“苦力”借入后,遵循了汉语构词传统,借助古汉语词根组成特定名词。由于语言文化二重性的特点,“苦力”词义存在一个历时演变的过程,即从“帝国主义者对‘契约华工的蔑称”,到国内“城市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再到现代人对劳动和薪资不成比例的工作的调侃。对外来词“苦力”在汉语用词环境中的历时考察,不仅可以梳理“苦力”包含的信息,改善大众认知;还能丰富外来词的研究成果,使理论作用于实践,为本族语言增添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徐复等.古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方国瑜,林超民.“古”之本义为“苦”说——汉字甲骨文、金

文、篆文与纳西象形文字比较研究一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5).

[5]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6]张丽.外来词词形选择制约因素的等级序列[J].现代语文(语言

研究版),2014,(7).

[7]刘正埮等.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8]吴光远.适者生存——国人命运话题聚焦[M].北京:中国社会出

版社,1997.

框架语义理论与汉语词义演变研究 篇6

一、词义演变与框架语义学

词义演变现象考察的认知视角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语义不被当作是孤立的个体, 语义反映的也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这体现于运用隐喻、转喻这类思维方式解释词义演变轨迹呈现当前状态的原因。另一方面, 否定了传统的客观真值范畴观, 认为范畴是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 范畴存在典型和非典型之分, 原型就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运用该理论, Geeraerts (1997) 等人认为家族相似性也存在于一个词语的多个意义之间, 某个词语的词义内部也存在原型, 一个词语的某个词义的典型性与否决定了词义的发展和变化的进程快慢。

框架语义学是Fillmore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格语法基础上提出的。Fillmore (1982) 认为“框架”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该理论认为, 说话人理解了词的意义是由于理解了能够激活词所编码的概念的背景框架。从这一角度来看, 词和词义之间并不是直接相联系的, 而是通过他们与共有背景框架, 与意义凸显特定框架元素的方式表征联系在一起的 (Fillmore, 1992)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词义演变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者结合应用的可能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词义从本质上来说是认知的。传统的词义观认为自然语言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意义, 是与客观现实相对应的, 这种观点不能解释诸如同一事物为何可以用不同的词来指称这类问题。经验主义词义观与之对立, 认为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 突出了认知对经验能动的组织作用 (赵艳芳, 2000) 。由此, 我们的认知活动就是汉语词义发生演变的原动力。从认知的词义观出发探讨词义的演变, 既能够解释客观语义学不能或不好解释的汉语词义演变的理据性, 又能获得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思维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规律。

其次, 框架语义学理论能够较合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Fillmore&Atkins (1992) 以risk为例做出阐述, 作者在考察大规模语料库后认为展现出动词所属的框架和范畴, 描述框架内的相关概念的引入方式以及增加一个给定用法所需要的任意修饰成分对于描述动词的意义更加敏锐透彻, 也能更好地描述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词汇在共时层面静态的词义呈现, 词义演变是词汇在历时层面动态的词义呈现, 静态与动态, 共时与历时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但词义演变现象仍可被看作是对共时平面上的词义现状的归总, 词义演变中必然存在新义旧义并存的现象, 因此框架语义学在词义演变研究中是有应用价值的。

最后, 框架语义学在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Fillmore于20世纪90年代末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建立起了框架网络Frame Net。上文提及的Fillmore和Atkins (1992) 对于risk的研究构成了框架语义理论在词汇编纂实践中的首次尝试, 成为了框架网络建立的先行实践。该框架网络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 且处于不断地更新中, 具体的框架数据资源在网络上均可以查询。

二、“黑”、“白”词义框架比较研究

汉语词义演变研究需要明确词义和词义使用年代信息,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词典语义资源可供利用, 以“黑”、“白”两词义项和例证为依据, 我们确定两词所属框架和其他相关信息。

1.“黑”的词义框架与元素凸显

《汉语大词典》共列出了“黑”的13个义项, 部分词义已经消亡, 部分词义作为语素义凝固在新词中。参照Frame Net, 我们将“黑”的各义项归入如下框架中, 此处, 我们不讨论意义作为姓氏的“黑”。

A.颜色框架

该框架指色彩作为对颜色空间的切分, 既可指颜色空间中的某一点, 也可指某一广泛的区域。它表现为由于某种原因 (Cause) , 实体 (Entity) 的色彩 (Color) 及其性状的描写, 包括该色彩的深浅程度 (Color_qualifier) 、与比较物色彩的相似性 (Comparand) 、与认定色彩之间的相似程度 (Degree) 、描述性状 (Descriptor) 、色彩类型 (type) 等。“黑”表示由于光线的缺失和完全吸收产生的色彩。

B.光亮程度框架

该框架为一个可分级的框架。它表示为发光物 (Source) 对某一地域 (Location) 的光亮程度 (Degree) 和光亮性状 (Descriptor) 的影响。“黑”表示完全没有光线。

C.道德评估框架

该框架表示为对被评价者 (Evaluee) 对对象 (object) 的某种行为 (Behavior) 中体现的道德和公正水平的判断 (Judge) 。“黑”表示道德水平低下。

“黑”的12个义项可归入到上述框架中, 表1简要列出各义项所属框架、产生年代、框架中凸显元素和例句的搭配对象。可见, 每个框架中都存有原型。义项1、10-12都隶属颜色框架, 10-12分别指代具有该色彩的实体, 词典中他们能独立成一个义项与“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义项2、3、6属于光亮程度框架, 但凸显的框架元素完全不同。其他义项属于道德评估框架, 5表示认为被评价者道德低下, 7表示对对象做出认为是道德水平低下的行为, 8表示认为某种行为道德低下, 9则是认为被评价者道德低下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性描述。

结合年代信息我们发现:在各框架之间, “黑”经历了由颜色框架 (先秦) —光亮程度框架 (汉) —道德评价框架 (清) 的过程, 三者存在着认知联系。颜色框架反映了物体对光线的感应和吸收而获得的色彩, 而光线的有无、多少决定了物体的光亮程度, 存在一致性。道德评估框架可看作是由色彩域向道德域的隐喻。色彩的有无和强弱关系到了我们视觉的明晰程度, 当色彩亮度越亮越强, 我们看待事物越清晰, 给人以光明正大之感, 而当色彩亮度较暗较弱时, 我们看到事物越模糊, 给人以偷偷摸摸之感。

而在框架内部, 由凸显元素所反映的认知视角的转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颜色框架中, 认知视角一直集中在实体色彩关系上;在光亮程度框架中, 认知视角经历了由地域光亮到发光物光亮的改变, 这似乎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由表象不断接近本质的规律;而在道德评价框架中, 认知视角也经历了由对被评价者的评价到对对象和行为的评价。

2.“白”的词义框架与元素凸显

《汉语大词典》共列出了“白”的43个义项, 我们考察比较常见的义项, 将其归入如下框架:

A.色彩框架

同“黑”, “白”是物体反射全部光线获得的像牛奶一般的色彩。

B.光亮程度框架

同“黑”, “白”表示光线充足。

C.显著性框架

该框架表示通过某些证据 (Evidence) , 感受者 (Perceiver) 描述一种现象 (Phenomenon) 或附属物 (Attribute) 在特殊场景 (Circumstance) 下被感知或熟识的可能性程度 (Degree) 。“白”表示容易被感知和熟识。

D.判断框架

该框架表示判断者 (Cognizer) 作为具有决策能力的角色 (Role) 因某种原因 (Reason) 对待评价物 (Evaluee) 或所属主题 (Topic) 做出判断。“白”表示对待评价物的态度不满意。

E.值得框架

该框架表示事物 (State_of_affairs) 存在的充分性证明能够直接采取行动 (Action) 。“白”表示认为事物因为缺乏某种属性 (Attribute) , 没有存在根据。

我们发现, “白”的词义演变过程比“黑”要复杂得多, 且经历了实词虚化的过程, 这类意义本文中不作讨论。我们具体分析其中的27个义项, 获得了上述5个框架。义项1-5, 20-24均属于色彩框架, 其中大部分是对实体色彩的凸显;7单独属于光亮程度框架;6, 8-13, 25-27属于显著性框架, 其中6, 9均是对附属物的凸显, 因附属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释义, 除12外其余均是对现象的凸显, 表示现象易被感知, 但因搭配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释义, 功名显现是“显明、显赫”, 冤屈显现是“表明、辩白”, 话语显现是“禀告、陈述”, 谎言显现是“揭露、揭穿”, 25-27是言语易被理解;14-16属于判断框架;17-19属于值得框架。

依据表2可见:“白”经历了由色彩框架 (西周) 向光亮框架、显著性框架 (战国) 辐射, 再扩展到判断框架 (唐) 和值得框架 (清) 。其理据性在于光亮是色彩的体现, 光亮程度决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明晰程度, 个体身体的独特体验上的色彩变化 (颜色变白) 能够反映个体情感态度的变化, 影响判断, 这建立起了色彩框架和判断框架之间的联系。而值得框架源于色彩框架中“白”是对光线的全部反射, 没有光线被吸收。在框架内部, 色彩框架经历了由实体-性状描述-原因的凸显变化过程, 显著性框架经历了由现象-附属物的凸显变化过程, 值得框架由属性-事物凸显变化, 判断框架凸显被评价物。

3.“黑”、“白”词义框架比较

相对于“黑”的词义而言, “白”的词义相对复杂, 反映的框架相对多样。两者共同具有色彩框架和光亮程度框架, 这反映了同一词义范畴下词义演变的共性, 也反映群体对于色彩认知辐射到光线明暗的认知共性。“白”所属光亮程度框架产生时代先于“黑”所属光亮程度框架产生时代, 这是否可以说明单个色彩词在整个色彩范畴下的地位, 这都有待于其他色彩词框架演变的补充。此外, “黑”演变出道德评价框架, “白”演变出显著性框架、判断框架和值得框架, 但同时“黑”也有向显著性框架过渡的趋势, 如“黑市”中“黑”表示“秘密的、非法的”, 含有不易觉察之义。也许相同词义范畴的词沿着相类似的词义框架演变路径演变, 只不过, 某些非认知上的原型在词义演变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上文我们探讨了“黑”、“白”所属的框架及框架间的理据性。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认为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首先, 从认知出发, 原型、视角在词义演变中发挥作用, 同时, 不同框架间认知上的联系呈现连续统, 某些义项是不同框架之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因而, 对义项所属框架的归并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值性的分析, 需要在连续统中做出选择。究竟我们人类的认知是如何在这些框架元素中进行选择的, 是单个框架的接续作用, 还是多个框架的融合作用?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似乎更贴近语言事实。

其次, 义项框架存在无法归类的问题。除认知外, 词义演变还受语言自身系统性的影响, 如因避讳、语言经济性等原因作为假借字存在等, 而不易觉察义项与其他框架的关联性, 是否应根据汉语自身特点建立新的框架, 但新框架是否符合人类认知的实际状况, 需要寻找新的证据验证。

最后, 作为个案考察, 从框架语义学出发的汉语词义演变考察很多还只是假设, 还需要大规模语料库和统计方法提供支撑。词典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但相对于每个词、每个义项的例证则相对较少, 还需要反映各时代词汇状况的文献给予补充。

总之, 尽管框架语义学对词义演变现象具有解释性, 但是需要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才能克服框架建立中主观主义的弊端, 才能系统、全面地揭示词义的演变和认知规律。

四、结语

本文是对框架语义学和框架网络在汉语词义演变研究中应用的尝试, 从“黑”、“白”两个词义项演变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中, 发现词的义项受限于框架内, 是对框架内不同框架元素的凸显, 同一词的不同框架之间还存有认知上的联系。此外, 我们看到了这两个词由最初的同一框架内对立到向彼此或同或异的方向演变的过程, 看到了认知思维在词义演变中的体现, 也看到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群体认知视角的共性与差异。总之,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词义演变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 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分析中还存有一些问题, 有待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摘要:近年来, 认知语义学开始关注汉语词义演变现象。框架语义理论的认知性和应用性契合汉语词义演变研究的要求, 框架网络资源也提供了材料。以“黑”、“白”为例, 分析了“黑”、“白”两个词相似又相异的框架演变轨迹, 表明义项联系建立在框架之间的认知联系上, 不同义项是对框架中的不同框架元素凸显的结果。“黑”、“白”框架演变的相似性反映了词义的系统性, 相异性反映了词义演变的顺序性。当然, 作为个案研究, 还需要大规模语料库和统计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词义演变,框架,凸显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著, 詹卫东译.Frame Semantics[J].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Hanshin, Seoul:Hanshin Publishing Co, 1982.

[2]Fillmore C J, Atkins B T S.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J].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 1992.

[3]Fillmore C J, Baker C F.Frame semantics for text understanding[C].Proceedings of WordNet and Other Lexical Resources Workshop, NAACL.2001.

[4]Charles J.Fillmore.etc.Background to FrameNet[J].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16 (3) .

[5]Charles J.Fillmore.Frame Semantics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Conference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Speech, Volume 280.

[6]Geeraerts D.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A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lexicolog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Fauconnier G, Turner 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Basic Books, 2008.

[8]德克·吉拉茨著, 李葆嘉等译.汉语词汇语义学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3.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0]汉语大词典2.0[CD].商务印书馆 (香港) , 2005.

词义演变 篇7

“笨”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一般是指理解能力差, 不聪明, 是个明显的贬义词, 没有人希望被别人说“笨”。但“笨”字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 它原来并不“笨”。《说文解字》[1]中很早就有记载, “笨”指的是竹子的里层, 是竹子削去青皮后留下的部分, 像纸一样又薄又白, 可作为造纸的原材料。这是“笨”的本意。可是从“竹子的里层”到“智商低, 脑袋不聪明”, 是如何转变的呢?意义上毫不相关的两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

本文试图运用传统词义演变的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一个较好的解释。

2. 词义演变相关研究

词义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 不同语言学派对此现象提出了各种解释方式。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2]一书中提出“分析词义的发展, 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一种是从词义的联系来分析, 一种是将词义同它发展出的意义加以比较, 看在内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张绍全[3]从动因和认知机制两方面分别探讨了词义演变现象, 将动因分为客观动因、主观动因和语言动因, 将认知机制分为隐喻、转喻和主观化。有研究者将词义演变看作是“词汇、文字、音韵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4], 也有研究者认为词义演变的规律可以从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方式来看。[5]

3. 传统词义演变理论

根据文献[2]的理论框架, 词义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前者和分析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一样的, 有本意、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而后者涉及到词义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改变等等。前者关注词义本身的性质, 而后者更关注词义演变的方式, 我们将后者作为本文研究“笨”字词义演变分析的基础。

3.1 词义的演变方式

一般而言, 词义的演变有深化、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改变几种。

词义深化指词的概念义适用的对象古今基本一样, 但其所表示的对象特点则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词义扩大或缩小主要是指词义外延的扩大或缩小。词义转移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指词性不变, 但适用的对象或表示的对象特征不同, 二是指词性转变造成词义转移, 如“修理”原指“完善有条理”, 现指“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感情色彩变化, 顾名思义, 是指词义的褒义、中性义、贬义三者之间的转变。

3.2 从传统词义演变理论分析“笨”

《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中对“笨”的解释有三个, 解释及每种解释对应的例子见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 这三种释义之间存在交叉。可见, “笨”的词义演变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的。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关于“笨”字的释义及相关示例 (选取了一部分) , 具体见下表2:

从表2中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笨”的各种词义在各个时代的出现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这个整理如下表3:

上表是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笨”字情况。可以看出在晋朝就出现了“愚蠢”的意思, 而在南朝梁的时期, 也已经出现了“笨拙;不灵巧”的意思,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意思“古代辇车上如篷盖形的一种车饰”, “笨”的这个意思侧重强调装饰的简陋粗糙, 如在“笨車”、“薄笨車”等中的用法。在北魏时期出现“质量较差”以及“酿酒用的大曲”的意思。这三个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没有了。保留下来的释义中与这三个意思较为接近的是“费力气的、笨重的”这个意思。因为当时车饰的制作比较粗糙, 而且很庞大笨重, 质量也不太好, 因而从南朝梁到北魏就引申出“质量较差”这个释义, 北魏以后则进一步引申为“费力气的、笨重的”这一意思。因此, 到北魏时期, 目前仍在通行的“笨”的三个释义已经都出现了, 而且出现的顺序是“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 笨重的”。

从“愚蠢”义到“不灵巧”, 词性没有发生变化, 但词义缩小了。“愚蠢”即“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 不聪明”, 这个一般是形容有生命的人或动物, 而“不灵巧”则一般只形容有生命的人或动物的身体的一部分, 如“嘴巴”“手脚”等, 这是词的适用对象的缩小。从“不灵巧”到“费力气的, 笨重的”, 也是词义的缩小, “笨”从“形容有生命的物体的一部分”到形容“无生命的物体”是词的主体的缩小。

所以从传统词义演变的方式来看, “笨”的词义从“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 笨重的”都是词义缩小。然而“笨”从最早出现的“竹中内层白色薄皮”是如何变化到“愚蠢”的词义的, 从汉语大词典的资源中, 无法找到直接有力的证据。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汉语大词典并没有完全收录关于“笨”的所有词条, 也有可能是由于古籍散佚造成的。

4. 范畴化原型理论分析“笨”

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的。从认知的角度看, 范畴化就是指人类在歧义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 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 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原型理论中, 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该理论由维特根斯坦首先提出, 他发现有类范畴无法用经典的模式去概括, 而是以一种他称作“家族相似性”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其中同一范畴的成员就和同一家族的成员一样, 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数项特征, 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多位成员所共有的, 这样以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因此维特根斯坦推测, 人们是从一些事例出发, 再根据相似性的原则类推到其他事例而学会或定义了一个范畴的全部所指。

在研究语言中的现象和规律时, 范畴化原型理论在词类、词义、短语、词语搭配[10]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也试图运用范畴化原型理论中的“家族相似性”理论, 来解释“笨”的词义演变规律。下文先尝试推导出“笨”的词义演变过程。

根据上文表3, “笨”本意为竹子削去青皮后留下的像纸一样又薄又白的里层。这层薄膜可以用来造纸, 而一根竹子的里层数量有限, 古人取竹子的这层薄膜造纸, 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显然, 这项工作是很费力的。本文认为, “笨”的第二个词义———“费力气, 不灵便”, 就是在此时产生的。

一件费力气的事情, 给不同的人来做, 效果是不一样的。熟练而灵活的人, 做起事情来, 给人感觉并不费力。而不灵活的人, 做起事来, 往往就给人感觉很吃力, 很费力。因此渐渐地, “笨”的词义从费力气的事情, 引申到了做事情费力气的人上来。此时, “笨”就有了第三个词义———“不灵巧, 不灵活”。据《晋书·羊曼传》记载, 有四位大臣通过评比, 选出了当时的“四伯”:大鸿胪江泉把能吃的人定义为“谷伯”, 豫章太守史畴把“大肥”的人定义为“笨伯”, 散骑郎张嶷把狡妄之徒定义为“猾伯”, 羊聃则把狼戾之徒定义为“琐伯”。这是比附上古时期的“四凶”。其中“大肥”就是指身体肥大, 行动不灵巧, 这类人被称作“笨伯”, 可见此时的“笨”已经转义成了不灵巧、不灵活的意思了。而现在, 我们也经常会使用“笨重”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这个义项。

一般而言, 一个人“笨嘴拙舌”“笨手笨脚”, 表面上看是身体的各部分行动不协调, 但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大脑运转不灵敏。大脑控制着我们的一切思维活动, 一切行为举止。所以, 由“不灵巧, 不灵活”这一义项, 演变出了“笨”的第四个义项———“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 迟钝, 不聪明, 智商低”。

本文将“笨”词义演变的过程抽象成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笨”的各个义项之间有着显著的家族相似性, 各个义项通过家族相似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证明了本文上述对词义演变的分析是正确的。从范畴化原型理论来看, 义项“竹白”是一开始的原型成员, 而最后发展出来的“不灵活, 不聪明”则是边缘成员。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 处在最边缘的义项“不灵活, 不聪明”已经成为现在最主要的义项, 而最早的原型义项, 如今已经很少使用。

通过家族相似性, 可以很好地发现和解释词义的演变过程, 发现词语看似不相关的词义之间, 实际上存在的紧密联系。同时, 词义使用情况的变化, 也说明了对于词义来说, 原型和边缘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

5. 结论

本文根据传统词义演变理论和范畴化原型理论, 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传统词义演变理论, 利用词典资源, 本文分析得到“笨”的词义从“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 笨重的”, 是一个词义不断缩小的过程。根据范畴化原型理论, 本文先推导出“笨”从本义“竹白”到“不聪明, 智商低”的演变过程, 而家族相似性的特点, 证明了本文推导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词义演变本身非常复杂, 而且原因多样化,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从更大范围入手, 挖掘出词义演变更为内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M].凤凰出版社, 2004.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3]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 2010 (1) :31-35.

[4]徐时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J].中国语文, 2004 (2) :161-166.

[5]赵艳芳, 周红.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8 (4) :53-56.

[6]昂格雷尔.认知语言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7]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 1995 (1) :154-170.

[8]吴世雄, 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14-19.

[9]刘正光, 刘润清.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5 (4) :243-250.

汉语称谓词“公”的词义演变 篇8

摘 要:“公”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称谓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试图归纳出“公”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演变。

关键词:公 词义 演变

“公”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作为称谓词,常用的有“公公”“阿公”“老公公”“老公”“相公”等。其实,古代“公”的使用非常广泛,如“上公”“主公”“诸公”“王公”“公人”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中“公”的词义分析,概括出其词义的变化情况。

一、秦汉及其之前的“公”

《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预无期。”《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可以看出,“公”字在周代指的是爵位、统治阶级的头衔和称号。“公”是五等爵位中最高的,在许多文献中有记载。如:

(1)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

西周以后,“公”的使用范围扩大,不再单指爵位,出现了许多新的称谓词。如:

(2)公叔族类卒,子古公父立。(《史记·周本纪》)

(3)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史记·乐书》)

(4)惠王不听。随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

(5)吏执之,献诸公。公曰:“国有大令,何故犯之。”(《国语·卷第十四》)

(6)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管子·匡君·大匡第十八》)

(7)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说苑·卷第七》)

(8)鲁阳,楚之县公也,楚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今南阳鲁阳是也。(《墨子间诂·卷十一》 )

(9)岂第君子,俾而弥尔性,似先公酋矣。(《诗·大雅·卷阿》)

(10)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慎子·慎子逸文》)

(11)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於天公。(《尚书大传》)

例(2)中的“公”是后人对周天子祖先的尊称。例(3)中“公”是周朝分封的公国君主的头衔和称号,也是臣民对这些高等贵族和公国君主的尊称。例(4)和例(5)中的“白公”“诸公”是王室贵族,因此“公”是诸侯国国内王公贵族与将军大臣的尊称。例(6)中的“公子”是诸侯儿子或女儿的尊称。例(7)中的“老公”是对老年人的通称。例(8)中的“县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西周始置。例(9)中的“先公”是对天子或诸侯祖先的敬称。例(10)中的“王公”在古代指显贵的爵位。例(11)中的“天公”是对天的敬称,把天比作人。

到了秦汉时期,“公”字的使用范围更广,也出现了“相公”“县公主”“太公”“公王”等,但也普遍延续了商周时期的情况。如:

(12)公、卿、大夫者,何谓也?内爵称也。(《白虎通义·卷一》)

(13)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史记·项羽本纪》)

(14)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史记·货殖列传》)

(15)相公乃乘轻轩,架四骆。(《羽猎赋》)

(16)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后汉书·皇后纪下·附皇女传》)

(17)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史记·高祖本纪》)

(18)李氏灭矣!自太公以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后汉书·李燮传》)

(19)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妪,以男为山公,以女为山妪,犹祭之有尸主也。《(后汉书·卷四一 》)

(20)其后,皇孙功崇公宗坐自画容貌,被天子衣冠,自杀,莽有‘宗属为皇孙,爵为上公,不知厌足,窥欲非望之语。(《法言义疏·十四》)

(21)三星若合,其宿地国外内有兵与丧,改立公王。(《史记·天官书》)

例(12)中的“公”是延续了周代的爵位的敬称。例(13)中的“公”是对文臣武将和平民百姓的敬称。例(14)中的“公子”是对青年男子的敬称。例(15)中的“相公”是对古代宰相的尊称。例(16)中的“县公主”是汉代皇女的封号。例(17)中的“太公”指代父亲或他人之父。而例(18)中的“太公”是对祖父的尊称。例(19)中的“山公”指代山神受享祭的男子。例(20)中的“上公”也是公爵的尊称。例(21)中的“公王”指君主。

二、宋元时期的“公”

“公”发展到宋代不仅继承了秦汉时期的用法,而且又出现了关于“公”的新称谓词。如:

(22)丞相称相公,自魏已然矣。(《能改斋》)

(23)梁鸿云:“夫人请穿上者。”正旦云:“相公,我不敢穿。”(《举案齐眉》第四折)

(24)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台做弟子。(《玉壶春》第二折)

(25)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

(26)年年早纳早收钞,那有公人来叫呼?(《宣州劝农文》)

(27)延之以其轻脱,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南史·颜延之传》)

(28)衢州视事迹,有妇人姓翁,陈谍论田产,称阿公阿翁在日,坐客笑之。(《因话录·谐戏》)

(29)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坐太平寺主。(《南史·贼臣传·侯景》)

(30)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读唐太宗记》)

(31)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宋书·萧思话传》)

(32)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无加命号,名差卑,于配不宜。(《乌氏庙碑铭》)

例(22)~(24)中的“相公”是延续了秦汉时期的用法,不过词义不同,分别指代官吏、妇女对丈夫的敬称、读书人。例(25)中的“白公姥”是对公婆的称呼。例(26)中的“公人”是宋代出现的指衙门里的差役。例(27)、(28)中的“阿公”是指祖父;女子对丈夫父亲的称呼。例(29)、(30)、(31)中的“老公”是在宋代出现的称谓词,其分别是对老年人的蔑称;对父亲的别称;老年人的通称。例(32)中的“先公”指亡父。

“公”叠词的用法是出现在元代,而且出现了“老公”指代丈夫的情况。如:

(33)想您两口儿在生时,倚仗着公公、婆婆的爱,您要了伯伯、伯娘便宜,你便死了,今日都折乏在我身上。(《全元杂剧·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34)俺祖公公冒顿单于,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宫秋》)

(35)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醉寒亭》第二折)

例(33)中的“公公”是妻子对丈夫的父亲的称呼。例(34)中的“祖公公”则是指代祖先和祖父。例(35)中的“老公”指丈夫。

三、明清时期的“公”

明清时期除了延续宋元时期的用法外,出现了“公公”指代太监的用法以及新的称谓词。历史文献中记载:

(36)先公被逮,太夫人每夜向北辰而拜,祈声酸苦。(《移史馆先妣姚太夫人事》)

(37)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红楼梦》第八三回)

(38)今人既呼祖曰公,则呼曾祖为太公。(《陔馀丛考·太公》)

(39)黄入辞公姥。时诸郎皆他出,翁挽留以待其归,黄不听而行。(《聊斋志异·霍女》)

(40)某姓钱名俶,字文德,本贯杭州人士,自祖公公钱鏐在唐昭宗时平黄巢有功,封有吴越,更五朝世守此邦。(《风云回》第二折)

(41)王义回头看时,却是守显仁宫太监张成,即忙答道:“张公公,失瞻。”(《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

(42)以大臣于正德中上书太监刘瑾云:“门下小厮某上恩主老公公。”(《觚不觚录》)

(43)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以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通俗编·仕进》)

(44)在京城里面,逛相公是冠冕堂皇的,不算犯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5)老公祖不知,他与左良玉相交最密,常有私书往来。(《桃花扇·辞院》)

例(36)中的“先公”指代亡父。例(37)中的“老公”指代宦官。例(38)中的“太公”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39)中的“公姥”指代岳父、岳母。例(40)中的“祖公公”延续了宋元时期的用法,指代祖先、远祖。例(41)中“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例(42)中的“老公公”是明清时期对太监的称呼。例(43)中的“相公”指贵族青年。例(44)中的“相公”在清朝时期指代男妓的特殊用法。例(45)中的“老公祖”是明清时期官场中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四、结语

“公”作为一个称谓词,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东周时期用于君王贵族的尊称,在秦汉时期演变出指代平民百姓的称谓词。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公”的称谓词,并且词义不断丰富。可见,“公”字在中国语言文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张淞淞.《史记》中的公字称谓[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

(2).

[2]吴鹏程.“小子”词义的历时演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版),2014,(10).

上一篇:技术课程教学下一篇: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