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

2024-04-19

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精选5篇)

篇1: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

唐突,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横冲直撞、乱闯,近义词是冒昧,反义词是礼貌,词语出处有《后汉书.孔融传》、《上海的早晨》和《桃花扇》。

基本介绍

【英语】 rude;offensive;brusque

【拼音】táng tū

【基本解释】1、横冲直撞;乱闯。2、冒犯;亵渎。3、莽撞,冒失。4、非常突然的意思。

【近义词】冒昧

【反义词】礼貌

【示例】小华突然把我拉住,显得有些唐突。

详细解释

1、横冲直撞,乱闯。

例如:《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A涉波矣”

汉・ 郑玄笺:“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

2、冒犯;亵渎。

例如:《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

唐・高适《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西晋 何披猖, 五胡 相唐突。”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是 阮胡子 ,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韩云程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

3、莽撞,冒失。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酒至半酣,(吕)不韦开言:‘卑人新纳一小姬,颇能歌舞,欲令奉劝一杯,勿嫌唐突。’”

小华突然把我拉住,显得有些唐突。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轮椅上的霍金》

词语出处

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后汉书.孔融传》

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韩云程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 孔尚任《桃花扇》

造句

1、直到现在还很难断定是戈老本身还是他的翻译者给我们造成了这种戈老演讲唐突行为的印象。

2、那样的唐突很不寻常。

3、我一回来就立刻向你提这件事,的确是太唐突了。

4、这种动画很好,因为你从中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唐突的球面。

5、当我们在如此唐突地被抛入冬季,(随着每一天)我就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

6、另外,他如此唐突地就把孤儿们给带回来,丝毫不给孩子们任何准备,这似乎不太符合孩子们的最高权益。

7、他又一次把我转过来,礼貌而唐突。

8、如果没有清晰的结构,你的博文表述可能会显得唐突或者混乱。

9、我觉得它的出现毁了整部影片,因为它彻底改变了影片的基调,使结局显得唐突又自相矛盾,当镜头转到姨妈时,她正努力克服绝望的心情。

10、众所周知,老盖茨比儿子更擅长交际,但他们都有敏锐的才智,而且同样直率,这种直率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有点唐突。

[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

篇2: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

预测性报道概念及历史

对于预测性报道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不同的注释,例如:预见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是当事件要长期变化之时,对它的发展方向、未来结果进行预测所写的报道。

总体来说,预测性报道就是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反映,是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的报道。

在西方新闻界,预测性报道是伴随着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和未来学的兴起而出现的。最早是德国政治学教授弗莱西泰姆于1943年在美国任教时率先提出并使用的。随后在欧美发展, 直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一门学科。6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融合了很多现代科技和现代研究方法的未来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像《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中随处可见大篇幅 甚至整版的预测分析报道。

中国的预测性报道主要兴起于90年代后半期,《人民日报》“农村经济观察”,《解放军报》“国际观察”,《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趋势”等以一些预测性的专栏的专版的出现为标志。

预测性报道现状

1.在数量上,整体偏少,未得到普遍关注

预测性报道在中国新闻奖中的比例很低,篇数相对于来说也较少。这主要和预测性报道对媒体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以及中国新闻观念的滞后相关。预测不当的风险性,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声望。

2.题材和范围上,缺少大气的宏观预测和深度的分析

预测性报道经常关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军事以及与人们密切相关的事件。而当下,对预测性报道最突出的是体育和金融领域的。受众对股市走向、房价涨跌、体育赛事等事件的报道很是感兴趣,于是媒体投其所好,将预测性报道集中在金融和体育两个领域。在金融领域的佼佼者是《国际金融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而在体育媒体中《体坛周报》《足球报》堪称典范。

缺乏科学的预测性手段

预测性报道以一次性报道居多,缺乏复测和连续性预测报道很多预测性报道作出之后就没了下文;事件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一刻都有发生变数的可能, 相对应的预测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连续性的预测性报道会更加有说服力。中国在预测性报道中起步晚,以个人经验判断和专家权威意见为主,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这类报道容易失之于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

做好预测性报道的方法

1.预测性报道对媒体的要求

(1)注重消息来源的权威性

消息来源最具媒体影响力,其为原创新闻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具有公信力与权威性。新闻稿件可以慢慢写就,不满意可以再修改,但是如果一开始新闻来源就错了,那么后来的所有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媒体要辨别新闻来源的真伪,新闻来源要正规、合法、真实。

(2)选择合适的刊发时间

2013年,在竞选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新闻中,央视提前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提前发快讯“伊斯坦布尔胜出”(人民网2013.9.8),闹了乌龙。这两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官方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将预测结果公布于世,确实欠妥。那么如何拿捏合适的刊发时间呢?对于这个度的把握,需要记者和媒体的编辑人员仔细考量。

笔者总结这些预测报道大体分为三类:体育赛事、文化盛事等备受关注的时效性非常强的事件,需要当天刊发, 并最好详细告知受众;全国性的长期目标、规划等需要提前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刊发,例如,党的十八大确定的5年奋斗目标,媒体的相关预测性报道只有等5年之后才能见分晓;某些预测性报道是以1年来做时间界定的。一些媒体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估算等,就是提前1年作的预测性报道。

2.预测性报道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1)见微知著的新闻洞察力

进行预测性报道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对事物发展进程作出科学预见,增加报道的计划性。高度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预知新闻的发生,得到“独家新闻”。

(2)宏观的意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新闻记者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大局着眼,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将微观的、细节的内容放入宏观的背景之下, 从中抓住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

篇3:唐突的词义以及历史出处

法国的经济支柱是法国的文化产业, 其中包括电影业、出版业、人文旅游类等。电影在法国诞生, 又在法国发展壮大, 所以法国的电影历史悠久, 产量和质量都在世界上保持着前列。同样在世界上保持着前列的还有法国的出版业, 其出版社的数量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另外, 法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人文景观深受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好评, 法国每年的旅游人次在全球的旅游市场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法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法国的文化状态直接影响到法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法国的实际情况与中国有相似之处, 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大国, 在文化方面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新中国成立后就设置了文化部。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事业规划方面, 法国对于我国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法国文化政策详解

( 一) 法国文化部对于本土文化的全面把控

法国的文化事务部建立于1959 年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这是第一次法国在中央政府机构中设立了文化事务管理部门, 这就是法国文化政策实行的开始。从那时起法国的文化政策就变成了持续的、连贯的政府行为。尽管多年来法国的政治波荡不安, 对于文化事业的管理却是各代政府都坚持宏观把控的, 对于文化事务的总体方针也没有较大的改变, 基本上保证了法国文化事务的稳定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 法国的文化政策更加注重文化的思想内涵, 对于文化事业的公共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把法国历史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当成法国重振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 逐步为文化事务增添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因素。法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推行法国的文化政策, 将法国文化提高到了国民攸关的高度。

( 二) 法语文化清晰的发展战略

法国政府在维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方面是不遗余力的, 其中最受政府重视的是法语文化。对于法国人来说, 法语文化的发展跟法国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法国国家文化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于法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此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别的语言组织: 法语国家文化技术合作机构。建立初期已经有21 个国家成为了这个机构的合作伙伴。跟法国这项文化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中国的孔子学院体系。在法语国家文化技术合作机构发展过程中, 又陆续有了34个国家加入, 但法国政府一直对这个合作机构占有主导权。这个组织是围绕着法国为主的法语文化宣传和交流的多国合作机构, 法国在合作国家中都派遣了专业的法语教师, 还创建了多个法国文化协会, 还为这些国家本土的法语教师提供专门的法国进修服务。本世纪以来, 法国已经跟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文化交流、合作关系, 也在这些国家设立了法语文化组。法国已经持续多年举办外国文化周、文化季、文化年活动, 这已经逐渐成为了法国的传统文化活动。法国对于成为“文化大国”有着十分清晰的目标和稳扎稳打的战略[1]。由维护本国文化开始, 为国家利益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是我国可以借鉴、也完全具备可行性的战略措施。

( 三) 法国文化政策的开放外交

法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这是法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法国的文化遗产治理方式是政府主导, 为了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和护理, 法国政府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文化治理方面, 法国政府会直接拨款, 免去了私人的盈亏, 文化事业发展变成了国家政府的职责所在。法国的文化产业规模经济也需要政府的直接资助, 法国对外的文化交流也都是政府来管理和推动, 也已经建立了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的文化部门, 因此, 法国的文化政策近似于利用文化进行外交。在修订文化政策的时候, 法国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当成了前提条件, 也把文化的多元化当成了主要目标。对于美国的“单边文化战略”, 法国政府是不认同的, 法国的文化政策是和平发展, 对外开放。将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当成了提升法国国民素质、发展法国文化的战略工具。

对于法国政府来说, 文化成果是全体人民共有的。因此法国的历史文化古迹在特定的时期是可以免费开放的, 而且法国的很多图书馆都是能免费借阅图书的。这就给法国营造了绝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样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内, 法国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2]。法国政府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笔的款项来完善基础设施, 并且增加了许多文化设施。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法国文化产业的顶梁柱。

在2010 年法国文化部通过了“法国文化、科学和教育内容数字化”的文化政策, 政府拨款7. 5 亿欧元用于对文化项目的投资和文化科研计划的研究, 现在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电脑了解到法国过去七十年的辉煌文化历史。法国还在欧洲文化遗产日推出了三维数字化的文化产品, 通过这个产品可以将法国各个地方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具象的展现在观众眼前的电脑上,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法国大型文化工程逐步实施的过程。

( 四) 法国文化政策的数字化发展

法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和谐发展的地方, 从图书出版业到电影电影、音像音乐。摄影图片、游戏竞技等已经趋于完善的文化机构, 到私人办立的文化项目, 再到由专业人士经过筛选和品评最终确立的文化项目, 政府会通过一定的程序给这些文化项目不同程度的补贴和资助。例如2010 年法国推上议程的文化候选项目就有141 个之多, 第二季度还有增补。在出版权明确的基础上, 对于已经不再出版发行的图书也会进行数字化的编辑, 也把上世纪经典法国电影的修复工作提上了日程, 为这些法国电影进行了专业的分类, 将法文电影推上了视屏点播的平台。政府还将收费网站和免费网站的数字影视资源总括起来推出了统一交互式的数字平台, 力图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全面的服务。而且, 对于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法国政府也将文化内容的整理和囊括变成了官方统一管理和指导的事项, 分批次完善各方各面的文化政策, 尽可能对法国现在的文化市场经济查漏补缺, 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变成标准化、集中化的政府行为, 避免由于短视而造成文化种类的衰弱。在法国的文化政策里, 当地的文化产业应当由当地政府负全部责任, 当地文化经济的推动需要地区文化部门的努力, 这就让官方起到的作用更加的具象化和清晰化, 在法国文化部的资金补贴中, 地方部门补助程度已经到了60% 。足以见得地方文化部门对于维护本地文化产业的殚精竭虑。

( 五) 法国文化政策的不足之处

法国文化产业是政府主导, 这就会让文化产业的兴衰与国家社会经济拴在一起, 文化事业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波动。因此随着上世纪法国经济衰退以来, 法国的文化事业也在下滑, 法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这个世纪有了比较明显的衰落。曾经法国作为艺术之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热爱艺术的人们慕名而来, 而随着法语衰落, 文化艺术综合能力的下降, 法国的文化后力不济, 虽然在法国本土还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 在国际上的地位却大不如以前。在莫里森发表在《时代》周刊的《法国文化已死》一文中, 莫里森表达了法国软文化影响力日渐衰弱, 法语写作不再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 电影产业的地位也逐渐随着好莱坞的文化侵略而逐步下降, 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已经不是数一数二, 吃着老本却失去了新意, 其文化软实力日渐没有了活力。这样的现况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法国的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是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的, 可持续发展程度不深, 不足以等到新的文化产品开发出来。而且, 政府补贴的能力毕竟有限, 依然有为数不小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足够的保存和修缮。经过政府的推导固然会提高一部分大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却也会忽视一些不够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不均, 文化产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这就给这些文化产品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外, 法国文化的衰退也跟法国的社会现况有关系, 法国对于个人和“人权”主义的过分强调, 就会让法国民众的公民责任感逐渐淡漠, 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足, 就会让这些文化产业停滞不前。在法国文化政策的影响下, 法国公民对于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足, 容易产生“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心态。

三、法国的文化政策对我国的历史启示

( 一) 将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结合起来

法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曾经在历史上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法国对于文化产品最重视的是其文化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 这固然体现出了对文化产业的尊重, 但在理性规划方面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相对于美国利用优渥的文化政策引导私人投资文化产业的文化商品化模式, 法国的文化选择是“文化保护主义”。这就把重担都扛在了政府的肩膀上, 经过相关数据调查, 有近八成的法国人都觉得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干涉是积极的, 政府在文化方面的重视度是值得肯定的。并且法国的文化政策在对抗美国文化侵略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也应当吸取教训, 不仅发展出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 也要看到它的商品属性,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文化政策, 确保这些历史文化可以持续的发展, 不要被政府的政策绑住, 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样的, 我们也要学习法国的文化精神, 不把文化政策当成完全的经济化行为, 而是将文化政策与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 在民族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下深思熟虑, 制定具有深刻内涵的发展战略, 才能将本国的文化政策发扬光大, 取得更多国家的支持。

( 二) 借鉴法国文化资助政策的优势发展我国文化产品

法国政府文化资助政策是系统化和模式化的, 主要通过对固定的文化团体和文化机构补贴、重要文化设施每年直接拨款给地区、签订分散化的文化协定来管理分散的文化产业等方法来管理和监督政府提供的资金。这样能较大限度的保证文化款项的透明度, 也能让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等的发展更加的高效和清晰。这一部分内容是中国在制定与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时可以借鉴的。对不同的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把握好官方投入和私人注资的力度, 让文化类的款项都用在刀刃上, 取得相应的甚至加倍的效果。

摘要:法国跟中国一样, 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对于文化事业的管理也都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法国的文化历程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法国的文化政策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管理也具有参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法国文化政策在文化事业各方面的发展策略, 及探讨这些文化政策中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通过分析法国近年来文化政策的变迁, 以及这些政策变迁带来的后果, 为中国文化政策的完善找寻模板和规律。既要吸取法国文化政策变革的历史教训, 也要学习法国文化政策中能帮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部分。提高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做出未雨绸缪的准备。

关键词:法国,中国,文化政策,历史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布吕士.太阳王和他的时代[M].麻艳萍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5.82.

[2]吕一民.法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77.

[3]李河.发达国家当代文化政策一瞥[M].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60.

篇4:小议《三峡》的出处与作者

一、《三峡》的出处究竟何在

有些教材对《三峡》一文的出处标注为“选自《水经注疏》”, 并随之解释“郦道元”的有关情况, 由此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好像是郦道元撰写了《水经注疏》。事实如何?

《水经注》是为《水经》所做的注, 《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 具体作者和年代已经不可考, 从内容看, 应是到魏晋时期才最后完成, 其中讲到大小河流一百三十七条, 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但讲叙极为简略, 读来如同流水账。北魏郦道元广泛收集前人有关著述, 融合自己从年少以来游离各地山川之见闻, 在《水经》基础上大量修订扩充, 完成《水经注》四十卷, 资料超过《水经》二十倍。

《水经注疏》是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杨守敬与门人熊会贞在《水经注》基础上写成。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合称“注疏”, 因此《水经注疏》可谓对《水经注》的第二次注解, 《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又是两本书。

那么, 《三峡》的原本出处, 应该出自《水经注》无疑了。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水经注疏》指出, 《江水》篇自“三峡七百里中以下” (即课文《三峡》内容) 出自于南朝宋盛弘之所撰《荆州记》。

《荆州记》成书于南朝宋元嘉九年至十六年间 (432—439) ———, 早于《水经注》380 年左右, 该书 “按州属各郡县分条记事, 其内容为述地理、载产物、述旧事, 明古迹、录神话等五类。某些记载读之使人神游八极, 堪称 ‘奇笔’” (赵国璋、潘树广主编《文献辞典》) , 宋李昉《太平御览》录有盛弘之《荆州记》全文———

旧云自二峡取蜀数千里中, 恒是一山, 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日月。至於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 凡一千二百余里, 虽飞云迅鸟, 不能过也。春冬之时, 则素湍渌潭, 回清到影, 绝巘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岫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见, 《水经注》中郦道元只是对盛弘之的文字进行了几处略微改动, 所以, 准确说来, 《三峡》的原本出处应为南朝宋盛弘之所撰《荆州记》。

二、“《三峡》———《水经注》———郦道元”的关联所在

既然《三峡》的原初出处及其作者并非郦道元及其《水经注》, 缘何《三峡》作者一般标注为“郦道元”、出处多标注为《水经注》呢?

原因在于《水经注》内容丰富, 对河流的考察比《水经》清楚得多, 在讲述河流的同时, 还记载了河流所经过之处的地貌、矿产和动植物, 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河流泛滥造成的水灾也予以关切、多有记载, 注中对涉及的有关行政区划沿革、地名由来与演变也做了大量工作 (记载的古地名多达两万余) , 还记载了许多人工水库的情况、载录了不少古墓以及墓前碑刻的要目, 凡此种种, 使之对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言而喻的综合价值。与此同时, 《水经注》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很强, 从而使之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很高地位, 广为流传, 影响深远。

为什么郦道元能够写出这样一部作品?原因不外乎两点———

首先是郦道元本人在写作中充分利用亲身经历写进大量所见所闻, 真实可感;对有关内容注重分析, 不拘泥于陈说, 有自己的创见和实证。比如, 古书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智伯声言汾水可以淹没另一贵族魏氏都城安邑, 绛水可淹没韩氏都城平阳, 郦道元经过实地考察, 发现汾水河床高, 安邑处于东岸低洼处, 可被汾水淹没, 而平阳地势远高于绛水河床, 绛水淹没平阳的可能根本不存在, 如此等等。

其二在于郦道元博览群书, 对自己足迹未能涉及之处充分利用了有关著述。郦道元的引用可以说是下了很大功夫, 他在《水经注》中援引前人以及时人著述多达四百三十余种, 包括纪传体正史、地方志、游记杂记、诗赋文章等各色体裁, 并多有详尽说明, 也由此增进了自我文学修养。譬如, 三峡他并未涉足, 但在“江水”注中却利用了东晋袁山松等人的著作, 显得生动逼真。

可以想见, 如果没有郦道元的《水经注》, 盛弘之的《荆州记》及其《三峡》很可能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鲜为世人所知, 所以, 《三峡》之所以能传诵后世, 郦道元功不可没, 这恐怕也是《三峡》作者通常标注为“郦道元”的原因所在。

三、关于课文出处与作者的教学处理建议

在教学中, 以上情况可让学生稍作了解, 明确《水经注》一书特点及地位影响、作者概况、知道《三峡》是因《水经注》而得以传诵的名篇即可, 至于细究《三峡》出处是哪儿、作者究竟是谁、甚至将其作为背记的“文学常识”, 则大可不必。

篇5:英汉典故的出处对照和互译

所谓典故就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语, 包括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英文解释为:fable from which a saying is derived。可见不管英语和汉语对其的定义是相同的。它的特点是源远流长, 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广为民间使用, 约定俗成。如果说以词、词组、句子形式出现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那么作为语言一个分支的典故多以词组形式而很少以句子形式出现。它虽然结构简单, 但内容丰富, 意义精深。其形式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表明不可随意改变它的结构, 也不可随便将其中的各个词语分割开来。

1 英汉典故的出处对照。

简单地把英语中的典故和汉语中的典进行对照, 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的出处大致上是一致的, 这就是语言的共通性。下面英汉典故的出进行对照。

1.1 源于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

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著名历史故事或事件, 后人常用一种简洁说法表达其内容, 沿用久了就成了典故。这是典故最主要的来源, 英语是这样, 汉语中也如此。

英语中这样的典故很多, 比如Sword Damocles出自古代希腊的一则历史故事。精通古希腊历史、文学的罗马杰出作家与政论家西塞罗在其论文《图斯库拉的谈话》中写道:纪元前4世纪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的统治者狄奥尼修斯一世有个亲信的人叫达摩克里斯, 他很羡慕帝王的豪华生活, 常说:“君王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人”。狄奥尼修斯为了教训这个想得君位者, 在一次宴会上, 要他坐在国王的宝座上, 当他猛然抬头, 只见头顶上有一把用头发悬着的宝剑, 随时都刺到头顶的危险。他吓得战战兢兢, 如坐针毡, 时刻提心吊胆, 惶惶不安。由此便产生了“达摩克里斯的宝剑”这个成语, 它被用来比喻临头的危险或情况的危急, 类似于汉语的“千钧一发”。又如burn one's boats (bridges) , 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使用, 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 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 不可能后退。现借用来比喻“不留后路, 下定决心干到底”, 同汉语的“破釜沉舟”。汉语中历史故事或事件的典故更是俯拾皆是, 比如, “破釜沉舟”, “不如虎穴, 焉得虎子”, “背水一战”等等

1.2 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通过一个简明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英语和汉语大抵相当。

比如, 英语中有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源于希腊寓言, 说的是曾有一个乡下人, 因为发财心切杀死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 以为如此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 但其结果一无所获。现借喻只贪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打算。但汉语中不说“杀鹅取卵”而说“杀鸡取卵”。又如Viper and File出自《伊索寓言》, 说的是一条蝰蛇 (Viper) 发现一把铁锉 (File) , 以为是一顿美餐。但铁锉说, 它的天职是咬别人, 而不是被别人咬。后人借此比喻“骗人者反受人骗”。再如cat's paw, 是出自法国拉丰丹的一则寓言故事, 讲一只猴子利用猫为其从火中取栗子。在现实生活中则常用来指被别人当作工具或爪牙利用的人。汉语中来自寓言的典故也特别多, “自相矛盾”“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等不胜枚举。

1.3 源于神话故事和传说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向往。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典故的由来都是源神话故事或传说。

比如, 英语中有rain cats and dogs, 它源于北欧神话, 猫对天气有很大影响, 英国水手至今说:“猫尾巴藏大风”。据说驾暴风雨的巫师化为猫形。狗是风的信号, 狗和狼都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在德国古画中, 风被画成狗头和狼头。因此, 猫被当作暴雨的象征, 狗是伴随暴雨的强风, to rain cats and dogs就是to rain heavily/hard, 汉译为“下倾盆大雨”。又如An althea's horn, 汉译常为“丰饶的羊角”。阿玛尔忒亚 (Am althea) , 希腊祖籍中一位神女, 是宙斯 (Zeus为主神, 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Jupiter) 的保姆。婴儿时宙斯由神女阿玛尔忒亚喂以羊乳。为了感恩, 宙斯敲下一羊角送给她。许诺让羊角主人永远富有。又如swan song, 据传说, 音乐之神阿波罗 (Apollo) 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 相传天鹅 (swan) 在临终前唱的歌最优美动听。后人就用swan song来比喻诗人、作曲家、演员等的“最后作品”。再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 相传公元前447年波斯奖军马多尼奥斯在希腊的普拉蒂亚兵败被杀后, 留下一大批财宝在军帐里。底比斯的波利克拉特斯搜寻却一无所获, 请示德尔斐神谕后知道要“翻转所有的石头”, 最后找到了财宝。现借此比喻想方设法等, 汉译为“千方百计, 想尽办法”。汉语中的“精卫填海”“井底之蛙”“开天辟地”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

1.4 源于民间风俗或谚语

民俗是地方文化的体现, 能反映出一地的风土人情和观念, 谚语是在人们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是典故的重要来源。

比如, 英语中有a bird of ill omen, 源出古代占卜风俗, 延至今日, 猫头鹰、鹳则被视为吉祥鸟。渡鸟嗅觉灵敏, 能确定远方死尸和腐尸地点, 因此渡鸟象征死亡, 被称为阴森之鸟。后人以此比喻“不吉利的人, 常带来不幸消息的人”。又如a feather in your cap, 汉译为“值得荣耀的事、荣誉”。源于广泛流行于亚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当中的一种风俗: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在头饰或帽子上加插一根羽毛。古代吕西亚人和许多其他古人也有类似风俗, 均以此来显示战绩与荣誉。再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即“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转义为“一丘之貉”。汉语中有“老虎的屁股”, “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 “老鼠过街”等说法。

1.5 源于某些作品

英语典故则大部分来源于《圣经》、《莎士比亚全集》以及《伊索寓言》。汉语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四书》《五经》和一些典籍里记录了大量的典故。

英语中有较多典故出自某些作品, 有的是原封未动的摘引, 有的是节缩而成。如wash one's hands of a thing, 可译为“洗手不干……;与……断绝关系”。出自《马太福音》, 犹太巡抚彼拉多主持审判耶稣, 由于他判定耶稣无罪, 一些犹太人不服, 因此他当众宣布洗手辞职并交出了耶稣, 以示自己与此案无关。又如as significant as the shake of Lord Bur Leigh's head, 其汉译为“象拍利勋爵晃脑袋般意味深长”。出自爱尔兰剧作家及政治家谢尼丹在《评论家》中的一幕模拟悲剧《西班牙无敌舰队》。伯利勋爵埋头于国事, 日理万机, 忙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靠晃脑袋表达思想。普夫则根据这个晃动解释他所表示的意思。再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出自《新约·使徒行传》第十章:“Then Peter opened his mouth, and said, of a truth Iperceive that God is no respecter of persons, ”原指上帝“不偏待人”, 如今该成语在本义的基础上暗含“歧视”之义, 然而在不民的语境中效果却不一样。G·D·H·Cole曾在“Practical Economics”中用此成语来说明墨索里尼“不偏待人”, 其实是对他的讽刺。汉语中以“四书”为例, 可以信手捻来许多典故。比如:

(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2)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3) 逝者如斯夫!

It passes on just like this!

(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5)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He who finds the proper course has many to assist him, He who loses the proper course has few to assist him.

(6)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If a man takes no thoughts about what is distant,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

(以上译文都来自英国汉学家James Legge, 1814-1897)

1.6 源于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人名、地名等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这样一类典故, 它们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经常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又无法把它们归与上述几类, 就把他们单列出来。

在英语, 如:

(1) shed crocodile tears, 据西方古代传说, 鳄鱼吃人畜, 一边吃, 一边掉眼泪, 比喻坏人假装同情被害者。类似于汉语“猫哭老鼠, 假慈悲”, 且人们常采用此语的前一部分作为其汉语反译。 (2) the apple of discord, 其汉译为“争斗的原因或根源”。传说厄里斯女神未被邀请参加Thetas和Pileups的婚礼, 她就把苹果扔有参加婚礼的神与神中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它给了三个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这就间接地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 (3) all Dutch/Greek to me, 其汉译为“一窍不通”, 其中Dutch与Greek原为“荷兰语”和“希腊语”。 (4) have the free-simple of May Fair, 其汉译为“不受出身等限制无条件继承取得的不动产”, 其中May Fair乃“伦敦西区贵族住宅区”, 十八世纪时该地区每年五月均有集市, 因而得名。 (5) Jack of all trades汉译为“杂而不精的人”, 出自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其中Jack原为“杰克”, trades指“多种行业”。 (6) spill the beans, 汉译为“泄漏消息 (秘密) ”, bean原为“豆类;豆科植物”等。 (7) be fond of the cup/the bottle, 汉译为“贪杯中之物;好酒”, cup与bottle原为“茶杯”和“瓶子”。 (8) Roman holiday, 汉译为“欣赏别人受苦的娱乐”, 而非“罗马的假日”。 (9) as cool as cucumber, 汉译为“十分冷静”, 其中cucumber原指“黄瓜”。 (10) have a ball at one's foot, 汉译为“有成功的机会”, 源于足球运动。汉语中这类的典故也不胜枚举, 比如, “镜中月, 水中花”, 指无法得到的东西。“狗尿苔”指见不得光的人或事。“东施”指丑女, “西施”指美女, “诸葛亮”指聪明的人等等。

2 典故的英汉互译

以上简要地谈了英语和汉语中典故的来源, 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成语, 掌握它们也并不那么容易, 翻译起来更难, 尤其是像“破釜沉舟”等一类成语, 英汉两种语言的彼此巧合, 会使人误以为这两种语言是彼此相通且文化背景一致。这样就错了。那么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2.1 典故翻译理论基础:解构主义的翻译“异化”学说

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学美学, 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西方诸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 在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福柯 (Michel Foucault) 和罗兰·巴特 (Roland Bathes) 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意义的可译性问题, 或者从翻译理论的高度来看待语言的本质问题。罗兰·巴特认为, 文本生成之后, 作者就失却存在的价值, 而文本的意义在读者对语言符号的阅读中产生。解构主义学者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自身决定的, 而是由译者 (读者) 决定的。有趣的是, 在解构主义学者那里, 忠实性原则变得可有可无, 译者用不着担心有人责怪他的译文不忠实, 甚至可以倒打一耙, 责怪原作对译本不够忠实。如此看来, 博尔赫斯 (J.L.Borges) 的幽默 (指他责怪原作对译本的不忠实) 不无道理。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经典文献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 认为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种延续与创生的关系, 本来就无“忠实”可言。文本经过翻译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从而获得新的生命。所以, 在解构主义学者看来, 译本不是原作的附庸, 而是原作文本的再生 (afterlife) 。翻译不仅仅是传达原作内容的手段, 而更主要的是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们以“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这个概念来解释译作与原文之间的关系, 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 从而把译者置于与原作者平等的地位。德里达以“延异” (difference, 是德里达自己创造的词汇, 有区分、延搁、播散三重含义, 有的学者译为“分延”) 的概念来表示意义的不确定性, 显现翻译的异化过程。他认为, 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 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 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人们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

因此, 解构主义学者认为, 翻译的目的不在于求同, 而在于存异, 一部译作的价值, 不在于它的通顺程度, 而在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

2.2 典故的英汉互译必须“异化”

典故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它们的文化内涵。从上面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结合解构主义的“异化”原则, 对于英汉典故的相互翻译, 必须“异化”。比如, 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流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翻译成英语必须为:burn one's boats (bridges) 。而不能是break one's pot and sank one's boats。又如汉语中的“猫哭老鼠”译为英语就须用crocodile's tears, 如果翻译成“鳄鱼的眼泪”很可能会叫人不知所云, 更无法了解什么含义。再如, 在西方文化中, 狡猾的狐狸是专门要偷吃鹅的, 倘若把鹅给狐狸去看管, 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自找祸患, 我们汉语里没有这样的认识。因此, 英语中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 (让狐狸看鹅) 在中国人来说大家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但汉语里有一个接近的习语“引狼入室”, 它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把坏人引入内部”, 恰巧与“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意思对等, 如此对译, 极为传神。

结语

对于学习汉语多年的外国人, 如不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 不留心典故之出处, 肯定会弄不清像“请君入瓮”等一类典故性成语的来历。同样对于从事外语工作的中国学者、教师或翻译人更应该熟谙英文典故的出处才能达到翻译所追求的“信、达、雅”。作为高校教师, 利用课堂讲授或已有的园地刊载典故来源的文章, 可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摘要:典故是语言的精华, 是文化的结晶, 其表现形式固定, 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 英语中的典故和汉语典故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表达出不同的语言色彩和寓意。从宏观上分析, 英语的典故和汉语的典故有着相似的源头, 通过对它们出处的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典故。同时因为典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往往给非母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特别是翻译工作者更加注意典故的翻译方法。采用解构主义的“异化”翻译法, 可以使之贴近本民族文化,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关键词:典故,出处,对照,异化,互译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80.

[2]翁凤翔.21世纪国际商务英语丛书: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治奎.大学英语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5]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6]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班组长的职业道德讲述下一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