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案

2024-04-15

幼儿礼仪教案(共10篇)

篇1:幼儿礼仪教案

教学方法:

活动竞赛法行为辨析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着装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的仪表和良好的着装习惯。

核心要素:

穿衣服/稍稍大/钮必扣/链要拉

常换衣/勤清洗/干净装/更神气

活动准备:

图片两幅:一幅是服装、鞋帽都穿戴整齐的幼儿图片;一幅是服装、鞋帽穿戴不整齐的幼儿图片。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带来了两幅图,我想请校朋友们先仔细看,然后再告诉我:图片上的.这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

2、教师出示两幅图片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两张图片:一张图上是一个帽子和鞋子都穿戴不整齐的小朋友,另一张是穿戴都非常整齐的小朋友。

(二)关键步骤

1、让孩子观察和比较图片,判断对错。使孩子知道穿干净的衣服是着装的要求之一。

2、给幼儿提供各种衣物,让孩子进行穿衣服比赛,让其他幼儿当小评委,要求能说出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并说出他做得好的理由。

(1)请四名幼儿到前面来,参加穿衣服比赛。

(2)教师提供相同的包括袜子和鞋子在内的衣物四套,把幼儿分成每四人一组,让每一组的四名幼儿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穿衣服比赛。

3、与幼儿讨论:

(1)怎样才能把衣服穿得又快又好?

(2)看不到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洁时,有什么好的办法?

篇2:幼儿礼仪教案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行为辨析法、演示示范法、童谣游戏法

活动目标:

1、知道头发要勤洗、常梳理。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男童发、女童发、要得体、勤梳洗、及时理、既漂亮、又神气

活动准备:小梳子、小镜子、图片

图片: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

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哭大闹,不肯梳头。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出活动主题。

(二)关键步骤:

1、看看他们谁做得对呢?

(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早晨起床后,晓晓主动让妈妈给她梳头发),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在做什么事情?她做得对不对?”

(2)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甜甜的妈妈给她梳头发时,她大器大闹),然后对幼儿提问:“晓晓为什么哭?她做得对吗?”

(3)与幼儿共同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2、学说儿歌:《洗头发》

洗头发

温热水/哗啦啦/我洗头不害怕

香波搓/清水冲/干干净人人夸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一边用小梳子正确梳理自己的头发,给幼儿做示范

活动延伸:

1、在教室门口适宜的位置上挂一面大镜子,以便幼儿每天来园后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2、在教室中创设梳妆角,设“梳妆台”——在小桌子上铺上漂亮的桌布,桌子上放一面镜子,梳妆盒(盒中盛有梳子、皮筋、面霜、擦手油等物品),供幼儿起床后装扮使用。

家园互动:

1、家长每天清晨应主动给孩子梳理头发,让孩子知道梳理头发的必要性;

2、定期为幼儿洗头发、剪头发,让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

篇3: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社交礼仪的培养

礼仪, 指为使各种人相处在一起能愉快融洽, 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可以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社交礼仪是日常礼仪中最常用与最基础的礼仪,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要用到社交礼仪。常见的社交礼仪有握手礼、鞠躬礼、拥抱礼等。社交礼仪是幼儿园礼仪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3~6岁的适龄学前儿童上幼儿园, 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社会。而对于幼儿来说社会学习的第一步便是社交礼仪。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还能学习到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 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 为幼儿创设讲文明、懂礼貌的家庭和集体,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获得自信和自尊。俗话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可见社交礼仪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开展社交礼仪的培养

1. 通过念读儿歌和讲述故事, 了解社交礼仪

儿歌和故事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文学形式, 其中儿歌的语言浅显易懂、通俗明快, 韵律优美;故事具有主题单纯、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 两者都十分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 能够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和互动, 因此教师收集了很多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儿歌和故事, 借助这些文学作品让幼儿简单地了解了社交礼仪的内容。儿歌《礼貌歌》中说道:“小朋友, 讲礼貌, 见老师, 问声早;见同伴, 问声好;告别时, 说再见;向人家, 借东西, 说一声, 谢谢你;踩了人, 别着急, 快快说, 对不起;碰了我, 不生气, 轻轻说, 没关系。”儿歌中清楚地讲述了幼儿在见面、告别、发生各种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还有像我们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都是对幼儿进行社交礼仪教育的好材料。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幼儿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所以为了激发幼儿学礼仪的兴趣, 教师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礼仪。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园生活中, 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环境, 营造了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 还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社交礼仪知识, 促进了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游戏, 培养社交礼仪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 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也是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有力手段。在角色扮演和情境游戏中, 幼儿通过想象, 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 它为幼儿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 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教师划分了多个区域, 设置了“娃娃家”、“美食店”、“医院”、“小超市”等活动角, 在不同情境和角色中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在娃娃家, 让幼儿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让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等。在美食店, 幼儿需要学习服务员和客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在医院, 幼儿得学习如何排队。幼儿在各个情境中、各种角色中不停地体验和学习, 不仅能让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 还能使幼儿的社交礼仪在游戏中得到练习、在游戏中得到强化。

3. 通过家校互动和社会活动, 传播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养成的, 更需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 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校通、家长园地来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还通过班级网站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礼仪活动、自己孩子的社交礼仪情况。幼儿园是个小社会, 因此我们更加鼓励幼儿走进大社会, 在社会活动来表现和传播社交礼仪。我们只有拓宽幼儿学习社交礼仪的活动途径, 让幼儿在做中有学、玩中有学才能在认识与情感激励的基础上, 将社交礼仪转化为生活中的行为习惯。

社交礼仪的形成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和启发, 必须真正把社交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教师必须做好表率, 同时也需要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虽然社交礼仪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它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幼儿的礼仪教育

【关键词】礼仪教育 营造氛围 榜样示范 随机性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 

首先,优化教育环境,营造礼仪氛围。让幼儿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在幼儿园的大门口有礼仪小标兵和带班老师,用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礼貌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幼儿来园期间,整个幼儿园洋溢着温馨,问候声、道别声传播着礼仪的气息,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初步养成了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重视榜样示范,强化礼仪行为。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幼儿。在工作中我们要经常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說“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

家长也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俗话说:“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一天周末去逛街,无意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位小女孩逛街,穿得很漂亮。妈妈手里还拿着一瓶“绿茶”饮料。女孩说:“妈妈给我喝一口”。瓶中的水不多了,女孩一下就喝完了。于是拿着空瓶跟着妈妈走。大概1分钟后,妈妈说:“拿着空瓶干什么,扔掉吧,多累呀!”说完随手一扔,女孩回头看了一下。还是跟着妈妈走了。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 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正己化人。

同伴的榜样作用也很重要。根据群体参照理论,群体具有规范和比较的功能--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基础以及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为幼儿提供能够观察、可以参照的同伴榜样。教师对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赞许,可以使成功的幼儿肯定自己,也会使其他的孩子“看有形象,学有榜样”。

最后,注重礼仪教育的随机性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活动、一事一物一节课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教育,又要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随机教育。如: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在上下楼梯、进餐、喝水、入厕等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遵守秩序、排队等候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的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正在浇花,教师用称赞的语气表扬幼儿:“你主动给花儿浇水,是老师的好帮手,是不是?”幼儿肯定会高兴地回答:“是”。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说:“如果把你刚才踢翻的小椅子扶起来,你会成为老师真正的好帮手。”这时幼儿肯定会自觉收拾。教师要及时奖励,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幼儿,变批评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也会逐渐改变。

重大的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好时机,利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学会并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

篇5: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1教案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教案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2教案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己进行阶段性小结的习惯。

2、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己进步情况,接收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正确对待自己的忧缺点。

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制小卡片。

教案难点:初步掌握全面地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的方法。

教案重点:引导学生学校自我解剖,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

1、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让学生相互在自制的小卡片或自备的日记本上写上一句话。

2、小组中依次有一位学生站立,然后由每位学生说一句评述他最突出的某一点的话。

3、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同学评价的感受。

二、你听我说

组织学生自由地上台说“XX眼中的我”的话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打算。在学生介绍父母等家人的“新年寄语”时。可让学生同时展示父母送的小礼品。

三、照镜子

1、老师分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填写表”。

2、学生自填。

3、学生介绍“夸夸我自己”。

4、老师结合发言的对象分别送上“新年寄语”。

四、放飞希望

组织学生寻找好朋友,互写“新年寄语”。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3教案目标:

1、理解对联要点。

2、了解对联、窗花的含义。

教案准备:民间艺术品、剪纸、花炮、“稿”字、对联。

教案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过年时各家门前、窗上增添了什么。

2. 简要介绍窗花的含义:表示喜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好?

3. 出示剪纸、花炮、“福”字。讲解这些民问艺术品丰富的内涵,如在家中悬挂花炮是希望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倒贴“福”字是期望新的一年里福气来到,生活富裕。

4. 出示对联,讲解对联的来历、含义,重点讲解对联的要点(上联、下联、横批)。幼儿园大门对联集锦

5. 幼儿试着编对联。教师在鼓励、肯定的基础上帮其整理。

6. 分组出对联:小组商量确定后请老师写出来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4教案目标:

1.和父母一块购置年货,感受过年的愉快。

2.尝试帮父母做年前扫除工作。

活动准备:与父母商量,自己干什么,并讨论如何干。

教案过程:

1.说说快过年了,周围环境有什么变化。(街上人多起来了,比以往热闹:商店里多了平日不常见的物品,如灯笼、化炮、对联、窗花等。)

2.提问:

(1)家中大人们在忙着做些什么?

(2)为什么过年要购置年货;年前为什么要大扫除?观察成人怎样做年前扫除,尝试帮忙。

3.幼儿介绍自己家经过扫除后的变化,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4.讨论:我们可以为班上扫除做点什么?

5.幼儿自己分工,在老师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5教案目标:

1、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教案准备:鼓、钹、鞭炮的声音。

教案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 |531 |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 ?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6

教案目标:

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教案准备:

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2、剪刀、水笔、蜡笔。

3、录音机、磁带。

4、课件一个。

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教案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幼儿A :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幼儿D: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我的阿姨去年打电话祝我们新年快乐。

(评析:适时播放课件起了调节作用,尽管都是看,但内容不一样,幼儿不会感到厌烦,通过课件的欣赏加深了对过年习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评析: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直观易记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评析:通过分小组的庆祝活动满足了幼儿想过新年的愿望,并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愉悦的体验,使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教育: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篇6:幼儿礼仪春节教案

1.和父母一块购置年货,感受过年的愉快。

2.尝试帮父母做年前扫除工作。

活动准备:与父母商量,自己干什么,并讨论如何干。

教案过程:

1.说说快过年了,周围环境有什么变化。(街上人多起来了,比以往热闹:商店里多了平日不常见的物品,如灯笼、化炮、对联、窗花等。)

2.提问:

(1)家中大人们在忙着做些什么?

(2)为什么过年要购置年货;年前为什么要大扫除?观察成人怎样做年前扫除,尝试帮忙。

3.幼儿介绍自己家经过扫除后的变化,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4.讨论:我们可以为班上扫除做点什么?

篇7:幼儿礼仪教案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

交通警指交通手势语各不同

聋哑人用手语须尊重明事理

活动准备:

1视频四个

2、挂图一幅

3、《相信相爱的一家人》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愉快幼儿的情绪。

教师带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开着小汽车进入场地。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话____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经验谈话,马路上那么多车,为什么都很有秩序,能顺利通行?

小结:因为有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这些动作有一个名字——手势语

2、观看视频——培养观察力、表达能力。

幼儿观察并回答。

(1)片中的人是什么身份?

(2)他在做什么?

第一个视频里的.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第二个视频里的合唱会上,指挥家在指挥演唱

第三个视频的聋哑人正在用手语对话。

第四个视频的篮球裁判正在使用手语提示规则。

2、诵读儿歌-----感知礼仪

出示挂图,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的诵读三字儿歌。

3、学习手语——培养爱心

教给幼儿简单的聋哑人手语,教育幼儿尊重聋哑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4、游戏《我做你猜》——培养礼仪习惯

游戏玩法:

(1)教师用动作表达一个词语,另一个幼儿说出这个词语。要求幼儿的手势或动作要准确。

(2)可以让幼儿说词语,大家猜,并作出动作。

5、创编手语----培养创编能力

三、结束部分:

运用学过的手势语表扬幼儿,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一起用新学到的手语去和小朋友交流.

四、活动延伸

1、回家和家人一起创编手语动作。

2、幼儿集体感受手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谈情说案:

1、开头可以改为:幼儿开着汽车进入场地,老师用手势示意幼儿坐下,或者前进,或者停止。问:刚才老师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老师要大家做什么?(老师用手势)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活动有秩序,马上的车是谁指挥着安全通行?:交警叔叔。

2、老师上课的教态语言好。

3、随机应变能强,随机教育很好。

4、聋哑人的手势语部分多了点,可以删除一些。

篇8:幼儿礼仪教案

中国早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更应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使命, 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开展礼仪教育, 进行礼仪规范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已经把礼仪作为重中之重, 《关于适应新形势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有着重要作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小学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 立人是一切的基础和根本。

二、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 幼儿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 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1. 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政治思想建设、忽略传统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 幼儿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 成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些孩子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 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在开展家庭教育中, 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使“融四岁, 能让梨”的礼仪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 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多少字、认识了几个数字、会念了几句英语单词, 但是思想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 礼仪教育更是无所谓。

3. 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 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幼儿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 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 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 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 从小培养, 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文明由细节构成。在一部分孩子身上, 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 在幼儿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纸屑, 尤其是每天家长接完孩子后幼儿园的操场上各类孩子的玩具随处可见,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 反正有值班人员和清洁工摆放玩具, 随地乱放又何妨;再如有的孩子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极少部分幼儿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保证人顺利前行的前提, 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就可能目无纪律, 不讲卫, 以后上学后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 如果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刚步入社会的起步阶段, 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 将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素质, 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周总理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 是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 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 在融合中提高学礼仪认识

要让学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 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只有让老祖先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2.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 幼儿园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套规范的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依照园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反复调研、对话交流、召开专题会议, 结合幼儿园特点及实际情况, 开发一套礼仪教育园本课程。

3. 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领域之中

幼儿园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举办一些针对家庭教育的礼仪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礼仪专题片等, 使年轻的家长们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 并在各领域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 切合实际地进行文明行为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 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利用教学的资源, 引导与同伴合作时需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同时注重家庭中家长的文明礼仪。

4. 在践行文明礼仪中改进

(1) 认知明理, 感受文明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要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首先让他们分析在自己眼前发生的一些社会活的现象, 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 识别和抵制不文明行为习惯和文明举止, 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

(2) 在活动中学礼仪

通过礼仪活动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 特别是在园本教材的编排过程中把平时丰富的礼仪知识贯穿于教材之中, 使教材更贴近幼儿。

各班积极开展“礼仪小卫士”活动, 在我们幼儿园每个孩子都会担任“礼仪小卫士”, 每个清晨礼仪小卫士们在幼儿园门口用自己亲切的笑容和洪亮的声音向前来送幼儿的家长们、老师们、小朋友们互相问好,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礼仪的真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孩子们不仅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感受到祖国的尊严与伟大而且从出旗、升旗中感受文明礼仪。

为使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建立“知礼仪、行礼仪”奖励机制, 每学期在园内开展“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 把那些讲文明, 懂礼仪的典型代表授予“礼仪小标兵”称号, 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宣传栏里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并号召全体幼儿向他们学习,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知礼仪、行礼仪。教师也在执教过程中文明施教, 着装得体, 教风严谨, 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 每周可以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颁发纪律、卫流动红旗, 评出文明班级。

(3) 营造氛围, 感受文明

良好的风气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因此幼儿园应非常重视幼儿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园内的宣传栏内容丰富新颖, 操场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走廊上的文明标语和图例, 时刻促进孩子们礼仪规范的形成。

(4) 走出校园, 影响社会

幼儿园不仅要求幼儿在园内讲文明、讲礼仪, 也要定期召开家长会, 开办家长座谈会, 寻求家长、社会的配合, 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氛围。通过“小手牵大手, 共创文明城”“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字仪式等活动带动家长文明素养的提高。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 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 会启迪天真的孩童们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 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 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摘要:在当前, 开展礼仪教育, 进行礼仪规范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立人是一切的基础和根本, 幼儿园应把礼仪行为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篇9:幼儿礼仪教育

【关键词】幼儿礼仪 素质教育 日常生活 家园共育

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一、学习礼仪带来的益处

1. 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的性格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善言辞、有的木讷少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制定一个符合他的教育方案,使其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幼儿入园期间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时要经常给孩子们诵读儿歌、古诗、散文等一些文学作品,同时要让孩子背诵一些礼仪经典著作,如《三字经》《弟子规》,使学生从中不仅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孩子的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这将对孩子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1. 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类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2.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3.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三、重视营造幼儿良好的情境氛围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的礼仪教育,长大再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谓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专横、唯我独尊,孩子稍有不如意,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如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地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地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10:幼儿园礼仪教案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有没有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关爱,有没有感受到成人的忙碌与辛苦呢?于是,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关注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感受成人的无私的爱。活动通过谈话感受,到亲子的实践的展示,让孩子们学会关注亲人、体谅亲人、关爱亲人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亲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扩展到对其他人的关爱并尝试伸出爱的援手(如;身边的亲人、同伴、老师……)。我相信,孩子们不仅懂得是“索取“含义,而会更加领悟“回报”的珍贵,让我们新加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小绅士”、“小淑女”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在真挚情感的感召下激发了孩子心中的善良与仁爱。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导幼儿体验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学过的有关帮成人做事的儿歌、有关亲子活动介绍的联系单.活动环节:

一、谈话活动(一)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儿歌的内容。

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请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二)以谈话方式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体验父母的辛苦提问设计: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吗?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回来还要做些什么,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爸爸妈妈很辛苦,你会做些什么呢?

2、激发幼儿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愿望提问设计: 你们想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吗?我们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二、亲子摄影展——《爸爸妈妈小帮手》

1、请爸爸妈妈把幼儿在家做小帮手的情景拍摄下来。(形式:照片、录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对系列照片进行展出,对拍摄的录像可以在某段时间进行播放。

礼 貌 歌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一个熊猫的家,并请一名老师戴上熊猫头饰扮演熊猫。

活动组织: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启发幼儿学习故事中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引起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呀!”“因为小白兔有礼貌,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2、熟悉歌曲《礼貌歌》,并学会按节奏拍手,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拍手,”

3、根据歌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大拇指互相点一点。

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作客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该回家了,跟熊猫说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猫家去作客,小白兔说:“你好”熊猫请小白兔吃萝卜,小白兔说:“谢谢”于是,小白兔和熊猫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搭积木,做游戏。小白兔要回家了,熊猫拉拉小白兔的手说:“我喜欢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猫招招手说:“再见”就回家了!

语言活动:好朋友设计意图:

乐意学习语言,为幼儿创设情境或准备木偶鸡、鸭若干,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说礼貌用语,体会有好朋友的乐趣。在日常活动中常和父母、老师、同伴互相问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礼貌用语。

活动目标:

1、通过招手、拍手、握手、摆手等与词相符的动作,使幼儿知道交友中最简单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木偶小鸡、小鸭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感知和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礼貌用语。

(1)幼儿看木偶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①(出示木偶小鸡)“叽!叽!叽!我是谁?我的名字叫什么?”并与幼儿问早。

(木偶小鸭上场)“我一个人玩真没劲,我要找个好朋友。”

②小鸡,哎,前面来了小鸭子,让我向它问个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鸭:小鸡,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鸡:小鸭,小鸭,我做你的朋友好吗?小鸭说:欢迎,欢迎(拍拍手)。小鸡听了真高兴。

⑤小鸭:我请你吃虫。小鸡看到小鸭请它吃虫,有礼貌地说:谢谢,谢谢!(握握手)。

⑥小鸡和小鸭一起做游戏,他们成了好朋友。

⑦它们要回家了,会怎么说?

2、学念整首儿歌。

(1)教师完整示范朗诵。

(2)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声音要响亮,边念边做动作。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教师可轻声提示。

(3)幼儿与木偶小鸡、小鸭完整表演儿歌。

附儿歌:好朋友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拍拍手。

“谢谢,谢谢”握握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美术活动:帮兔阿姨修路活动目标:

1、感受用不同刷子作画的乐趣。

2、体验创作成功和帮助他人的乐趣。

3、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室外的地上用纸铺一条弯弯的大路,路的尽头是兔阿姨的家,路的前四分之一处事先装饰好(可粘贴彩纸或画上花纹)。

2、准备彩色颜料和各种刷子,如牙刷、鞋刷、油漆刷、钢丝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教师:昨天晚上兔阿姨打电话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可是她的家很远,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司机们要小心,别撞车。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开向兔阿姨家。

3、在大路的粘贴结束处停下,教师:哎呀,没路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想办法)

4、(手机铃响)教师接听,转告幼儿:兔阿姨说昨晚下雨把大路冲坏了,想请你们帮她把路修好,行吗?

二、帮兔阿姨修路

1、引导幼儿观察路边事先摆好的刷子和颜料,提问:路边有什么?这些刷子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

2、启发幼儿用各种刷子和颜料来修路。教师:这些刷子各有用途,可是它们能帮我们修路吗?怎么办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修路的想法)

3、幼儿自由选刷子蘸上颜料在铺有白纸的路上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如;你修的路真漂亮,能试试别的刷子吗?你修的是“石头”路吗?还会修什么路呢?会修弯弯的路吗?会修直的路吗?你会修红色的路,真能干,那会修黄色的路吗?哇,你修的路真奇特,再修一条更奇特的路,好吗?

4、提醒幼儿将作画工具和材料放回原处,共同欣赏刚修好的五彩路。引导幼儿谈谈用过哪些刷子?修出了什么样的路,感觉怎样?

三、去兔阿姨家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阿姨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引导幼儿礼貌地向兔阿姨问好,兔阿姨端出糖果说:“谢谢你们帮我修好了路,阿姨请你们吃糖果!”启发幼儿向兔阿姨致谢。

3、一起分享糖果,提醒幼儿将糖纸扔进垃圾箱。

和兔阿姨说再见,听音乐开车回家。活动自然结束夸夸我的好朋友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找出自己的好朋友的优点。

2、使幼儿懂得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1、了解自己好朋友的长处。

2、幼儿的美术作品。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夸自己的好朋友,引发幼儿夸好朋友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夸夸自己好朋友,要求幼儿说出自己好朋友是谁,有哪些优点。

3、使幼儿懂得虚心向好朋友学习,出示一幅美术作品,请幼儿欣赏,谈谈自己有哪些不足,想向好朋友学哪些本领。

4、使幼儿懂得朋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做客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懂得如何热情待客及礼貌做客。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同伴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选一名离幼儿园较近,条件较好的幼儿家长联系,请其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2、幼儿每人准备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做客前谈话,提出做客要求,路上行走时的安全要点。

1、带幼儿做客让幼儿懂得得到别人家做客要先敲门,要有礼貌称呼主人,做小主人的热情接待客人,并会把家里好吃好玩的东西拿出来招呼客人。

2、和同伴玩耍要有合作、友好、友爱的氛围,学习互相谦让。

二、做客轻轻敲门——向小主人及家长问好——小主人请大家坐下请喝茶——谢谢小主人——小主人请客人吃糖果——小主人拿出玩具请大家玩——小主人向客人介绍玩具名称和玩法——请客人下次再来——客人向小主人和家长道谢并邀请到自己家做客。

三、让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作客的经过,说出小主人是如何热情接待及自己如何礼貌作客的。幼儿园小班礼仪进餐教案...问题补充

2011-02-23 21:12 活动目标,关键步骤以及活动反思能不能一块帮忙想下,帮女朋友搞,我一外行的什么都不懂,所以...ぐォ昧べ 回答:2 人气:361 解决时间:2011-02-23 22:01 满意答案 好评率:12% 有点多,耐心看。

培养幼儿餐桌礼仪的教案:到鸡婆婆家做客

目的:

1、在游戏情景中愉快地练习进餐的正确姿势,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

2、继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好!”“谢谢”、“再见”“请”等。

准备:

炒米1斤,碗勺各30个,鸡婆婆和鸡宝宝头饰 各1,围咀,围裙各1个,餐巾30条,小兔、小狗、小猪头饰各10个,桌子3张,椅子10张,小房1座。

过程:

1、老师富有情趣地说:“今天我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叫“到鸡婆婆家作客”,我扮演鸡婆婆,╳╳老师扮演鸡宝宝,你们呐,扮演小动物。鸡婆婆请小动物到我家作客,你们高兴不高兴?好!看我扮演鸡婆婆了,先戴上头饰,再系上围裙,像鸡婆婆吗?请小朋友也来扮演小动物,请1组2组小朋友扮演小猪,3组4组小朋友扮演小兔,5组6组小朋友扮演小狗,来吧,自己戴头饰(戴好坐在座位上)。

2、鸡婆婆慈爱地抚摸着鸡宝宝说:“我家鸡宝宝可能干呢?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饭,不要妈妈、老师喂,吃得可好呐!你们看鸡宝宝是怎样吃饭的呢?看,她先坐在椅子上,两脚放在桌子下面,身子靠着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饭菜”(重复动作)并伴随提问:两只小脚放在哪里?身子靠哪里,有没有用手抓饭菜?吃好了提问:“鸡宝宝用什么擦嘴巴的?”,“谁替她擦嘴巴的?”“看看碗底怎么样?”“鸡宝宝把碗和勺放在哪里了?”老师,鸡宝宝吃得真干净,你们到我家来作客,我请你们吃又香又甜的炒米,你们要象鸡宝宝一样认真吃饭噢!”

3、鸡婆婆分别请小动物来作客(分3批)小动物作客时“鸡婆婆”和“小动物”要注意礼貌,鸡婆婆态度亲切地检查幼儿进餐的姿势,对规则遵守好的,吃得干净的要予以表扬。(强化规则教育)

4、鸡婆婆作结束讲话:“今天鸡婆婆和鸡宝宝心里真高兴,小动物来作客又懂礼貌,又会吃饭吃得真干净,你们在家,在幼儿园是不是也是这样自己吃饭的?你们都是好宝宝,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作客,下次请你们吃水饺好吗?(好!)好,小动物再见!”(鸡婆婆再见)

教育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进行礼貌情感交流,使进餐规则得以自然传递和操作练习,幼儿做做,学学,学学,做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学中做,做中求进步

礼仪教案:《学做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核心要素:

做客前 约在先 说人数 定时间 如约至 勿早晚

小礼品 人喜欢 入座后 坐相端 主人物 不乱翻

主人忙 要适时 先致谢 再告辞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

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 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

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 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 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上一篇:高三英语教学工作鉴定模板下一篇:述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