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2024-04-09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礼仪也要注重教学。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下面是文库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发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抛弃其中有害部分,弘扬祖国礼仪传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了此次主题活动,并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猜你感兴趣:

1.幼儿礼仪教育学习心

2.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

3.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4.幼儿园托班老师心得体会

篇2: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

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

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

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

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篇3: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我园为了让幼儿在人生最初阶段就得到文明礼仪的良好熏陶和浸润, 从汉族礼仪教育入手,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家园共育,不断丰富其教育内容,创建适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汉族文明礼仪课程。本次活动不但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园的园所文化建设,而且通过各种有效支持途径促进了幼儿文明利益行为的养成。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保障

环境是孩子的第二位老师, 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会得到自然发展。因此,我们努力营造一个视觉的礼仪氛围,在周围环境中布置一些本班幼儿在一日生活各环节相关的生活礼仪图片,如:问好、道别、排队洗手、安静吃饭、保持桌面整洁、安静入寝、折叠衣服,等等,让幼儿在思维上有具体图像,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礼仪的基本内容。在活动室的周围布置一些礼仪基本手势图,如:请、安静、胜利、棒等,让幼儿了解除了语言,还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跟别人进行礼仪交往。我们还设置了许多幼儿可以操作的墙面,将文明礼仪行为与图片或文字对应,找出正确做法,这种墙面深受幼儿的喜爱。就是在这样的礼仪氛围环境中,幼儿每天都接受着文明礼仪的浸润。

二、将文明礼仪融入情景中,拉近“礼仪”与孩子的距离

“礼仪”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是较抽象的 , 仅停留在“问好、道别”的层面,对礼仪的基本内容比较陌生。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我们采用观看情景表演的方式,借助具体的情境或形象,将各项生活礼仪的基本 内容和具 体做法的 全部或部 分展示在 幼儿面前 ,在幼儿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痕迹,如:《到鸡婆婆家做客》、《学好样》、《上下楼》、《公园里》等,以朗朗上口的礼仪三字歌归纳各种礼仪内容,由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礼仪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并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发挥成人榜样示范的力量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所以教师、家长必须言行一致, 用文明的礼仪、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孩子。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不断要求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教师、家长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如: 要请小朋 友做事时 先说“请”,之后要说谢谢 ,进餐时要求幼儿保持桌面整洁 ,老师、家长首先自己就不要撒饭粒或将骨头放在盘子里, 要求幼儿安静时,要用简单的手势语,不要大声喊叫“请小朋友安静”,等等。在这样的榜样示范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注意礼仪交往行为。

四、注重一日生活中的礼仪行为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他们的礼仪习惯养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一学就会,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

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在方式上,我们都要有足够耐心,给幼儿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如:喝水时,幼儿总是喜欢单手端杯子,边走边喝,这时大人就要及时提醒,引导幼儿双手端杯子,走到位置上坐下来再喝。再如:幼儿睡觉时总喜欢躺着说悄悄话或者玩被子等, 老师就及时引导幼儿了解到这样做给别人带来的不好影响,知道这是不礼貌的做法,并设置评比栏,对幼儿的礼仪习惯起到激励作用。

五、利用周末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行为

为了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礼仪,知道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如何与人交往和沟通, 我们开展了以家庭为单位走进家庭、走进社区的周末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和良好的礼貌修养。如:让幼儿当客人、当主人、当小小宣传员宣传爱护绿色、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使幼儿在做客、宣传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胆量和自信,能适宜地运用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在快乐的实践中形成好的品格。

篇4: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作为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注意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长远效应,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其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4岁的幼儿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情感和引导教育和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德育教育是幼儿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现实需要,提出一些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培养方法。

一、在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和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及感染作用。幼儿园应当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比如把学校的一些教育图片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我们设计了一场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主题图片,老师认真讲解这些感人的故事,组织一些性格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较好的幼儿,表演这些趣味盎然的故事,之后再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一种活动,幼儿懂得了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

二、在教学中渗透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

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谈谈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这样能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其最喜欢的活动,还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进行口头教育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模仿,在动中学习。如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地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加深了幼儿对同伴的感情,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地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我和不倒翁做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不倒翁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不倒翁有礼貌地交往,邀请不倒翁和自己做游戏,请不倒翁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了他们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環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行为规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地提示和训练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大班的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是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当上小干部,会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在中班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礼仪故事表演、礼仪游戏歌谣等,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为什么,怎么办。小班的礼仪教学中,让幼儿学习基本礼仪:坐立蹲姿势,说礼貌用语。让幼儿通过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天离园前,对幼儿进行口头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篇5:小班礼仪教育心得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引导下,学习用一些礼仪要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习惯。

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礼仪应从小做起,由于幼儿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各不相同。作为小班幼儿主要是初步了解一些礼仪知识,作为教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给幼儿灌输各种礼仪小知识,如:图书、讲故事的魅力。幼儿对故事、儿歌会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让幼儿从中学习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孩子们喜欢自由阅读,那我们就将关于礼仪方面,如《我会喝水》、《排一排》等绘本故事中放在书架上,孩子们自由选择。当然,有时候,孩子们也会选择让老师来为他们讲故事,记得有一次我讲故事《分享玩具》,让幼儿学会讲:“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一起玩,不争抢玩具,有的孩子就能牢牢记住老的要求,不争抢,齐分享,在这个故事的延伸活动中,我让幼儿表演“小动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儿通过游戏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对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游戏。我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配合性强的游戏。如:一起搭积木,让幼儿几人一起搭建玩具,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体会分享的快乐,如:游戏“吹泡泡”,需要大家手拉手才能将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可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拉好手,那么就不能吹出又大又圆的泡泡,一次来锻炼孩子们的相互协作能力。在日常活动中也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如:蚂蚁搬豆,让幼儿观察蚂蚁是怎样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窝里的,我会邀请小朋友也来模仿,将很很重的轮胎一起“滚回家”,在不断的实际练习当中,不仅增进了孩子相互协作的情感,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朋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才能交到好朋友。当然,这些工作除了是在幼儿园要做,在家里也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家园共同努力,将孩子们的礼仪教育渗透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里面。

篇6: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熏陶幼儿的德育情感.幼儿园中环境创设都注意做到童真、美观、舒适。因此,为了创设与幼儿德育相适应的环境,力求为幼儿营造有浓郁的德育氛围的环境,我们根据每月制定的德育目标,在教室内张贴了有关的图片内容。如:“做个懂礼貌的孩子”、“我来帮助你”等,树立榜样教育。

其次,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品德及行为模式的重要作用。例如:平时,我们提出要求让幼儿时时记住用普通话交谈,有一次,孩子不经意一句“我也听你们讲过本地话嘛。”这时,我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立即承认了老师的错误,并请孩子们也随时监督我们,互相督促提醒。同时还注意随机榜样教育,及里对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鼓励幼儿说说“谁做了什么好事?”激发幼儿向好榜样学习的愿望,以点带面,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从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入手,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有快乐的情绪,幼儿才能热情地参加活动,对其身心发展有益,也为活泼开朗的性格打下基础,“学习哪些本领?最喜欢什么?最能干的是什么?”这些话题能促进老师与孩子进行亲切的交谈,抚摸孩子的小脑袋,让幼儿体验老师对他的爱,既在轻松的所氛中探讨,充分激起了幼儿的自信,又使幼儿了解了自我,有利于幼儿的自我评价。例如:原本较内向的卓楠,杨欣小朋友现在不仅愿意回答别人的提问,而且还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愿望等。另外,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分碗筷、毛巾、擦桌、扫地、整理活动室等、逐步形成成“我行”、“我能做到”、“我爱集体”的心理意识和自信。

三、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教园地、家长联系本、家长开放日、家教讲座、定期走访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家教经验和家长任务等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效应,会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我们还针对家长常常会忽略正确的言行引导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及时对家长进行提醒,帮助他认识自身的言行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如有个别家长平时有说粗话的习惯,我们老师就耐心身他说明其危害性,以及其孩子言行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倾向性,使家长认识到“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接受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幼儿间礼貌行为进步了许多。

以上是一年来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但仍存有不足:

1、有部分幼儿爱护玩具和公共财物方面还较差,有争抢玩具现象。

2、个别幼儿的功击意识还较强,不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分享玩具和物品。

3、个别幼儿在收拾、整理学具、玩具方面还比较薄弱。

篇7:幼儿园小班礼貌礼仪儿歌

出门坐车要注意,先下后上莫忘记。小朋友们守规矩,乘车排队不拥挤。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待客歌

客人来,欢迎他:请坐下,请喝茶,客人走,送送他。挥挥手,再见吧!中国礼仪代代传

孔融让梨敬父母,黄香暖被教育人,中国礼仪不能忘,争做礼仪小标兵。轻轻的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到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文明礼貌最重要文明礼貌最重要文明礼貌最重要文明礼貌最重要 唱着儿歌上学校。遇到老师问声好,见了同伴道声早,文明礼貌最重要。

打招呼

篇8: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_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我们知道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与家长,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模式往往有很多种, 不同教育模式造成幼儿的学习结果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师与家长双方面的教育培养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弟子规》。

( 一) 教师方面

1. 渗透生活, 形成习惯

由于年龄特点,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耐心, 要求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多次、充分、反复锻炼的机会, 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实践, 培养幼儿的礼仪习惯, 逐步提升幼儿对礼仪的认知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高度重视《弟子规》的应用, 千方百计将《弟子规》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 在幼儿盥洗、入厕、进餐及散步时都能够运用上。另外, 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将读句时努力让幼儿边读边用, 在读、用之中不断加深理解, 如跟餐桌礼仪相关的有:“对饮食, 勿捡择。食适可, 勿过则”, 要求幼儿在吃饭的时候要专心致志, 不能三心二意, 不能东张西望, 不能让饭粒漏出碗外, 同时做到不挑食。久而久之, 幼儿就会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2. 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蒙台梭利强调: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幼儿能够自然发展, 而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幼儿自然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可见, 创设适宜环境的重要性。鉴于此, 在幼儿园周围环境中布置中增加幼儿生活礼仪图片, 如:如何跟别人问好、道别, 为什么要排队洗手、安静吃饭, 如何做到安静入寝等,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掌握生活礼仪的相关内容。在幼儿活动室布置礼仪基本手势图, 如: 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手势有请、谢谢、对不起、胜利等,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如何使用手势跟别人进行礼仪交往。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 必能深切体会到礼仪的巨大魅力。

( 二) 家长方面

1. 言传身教, 榜样示范

目前的幼儿的家长, 绝大部分出生于80 年代, 因年纪尚轻, 社会阅历较浅、绝大多数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幼儿园在开展《弟子规》教育的时候,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 家校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小小的要求, 让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与到《弟子规》的学习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孩子的影响作用直接而明显, 因为幼儿均具有很强的模仿、效仿能力, 他们通过模仿大人言行, 逐步掌握《弟子规》里的内容。因此, 为了形成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家长的参与相当重要, 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弟子规》, 相互监督, 相互影响, 相互激发, 作用特别明显。言传身教, 榜样示范, 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最好环境氛围。

2. 家园合作, 经验共享

开展《弟子规》教学实践的初期, 我总是担心家长是否可以顺利接受《弟子规》, 并且能否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工作, 更好的让孩子理解并形成良好礼仪。不少家长反映有难度, 因为他们工作很紧张, 不知道该如何教孩子, 更不知道该如何配合老师完成《弟子规》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现象, 我们开设了“经验你我共享”等专栏, 让家长与我们经常互相交流、探讨, 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 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幼儿践行篇

通过以上阐述, 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学习《弟子规》培养其礼仪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小班幼儿已经将这些礼仪内化为自身的修养, 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了起来, 比如:

( 一) 物虽小, 勿私藏

《弟子规》中“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说的就是事情虽然不大, 不是很重要, 也不要自作主张, 而不于父母进行沟通, 如果任由自己的行为发展, 就偏离为人子女的本分, 东西虽然很小, 不值钱, 但也不能隐瞒父母, 偷偷的私藏, 如果让父母知道这一事实, 父母的心里肯定不好受, 同时也不利于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 常常在教室不经意间会有大小纠纷找到老师: “老师, 他打我”、“他摸我的椅子”、“老师, 他拉我的衣服”……自从学习《弟子规》便解决了许多问题, 《弟子规》能帮助小班幼儿着手生活小节, 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他们儒雅大方的行为举止和严谨诚信的生活态度, 使孩子懂得对人要宽厚, 待人要慈爱, 以理服人, 不可自私自利, 喜新厌旧。一天, 轩轩小朋友把霖霖的“奥特曼”拿去了, 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诵读“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还没等我们念完, 轩轩就红着脸将玩具“奥特曼”还给了霖霖。渐渐地, 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渐渐自觉养成了, 告状声音越来越少, 宽容团结之处随时可见。

( 二) 父母呼, 应勿缓

《弟子规》中“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的意思是说: 父母亲的呼唤, 应该立即应答, 不应迟缓; 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 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 要赶快去做; 父母亲的教诲, 需严谨听从, 恭敬地倾听; 父母亲的责备, 不能顶嘴, 应该顺从他们, 承受他们的责备, 努力改进自新。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的学习以来, 家长普遍反映: 小孩比以前更容易教育, 更听话、也懂事了, 甚至顶撞父母的不良习惯也改掉了, 这是因为《弟子规》中“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的句子发挥作用了, 小孩认识到以前自己的不对, 知道孝亲敬长, 听父母教育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还有家长提到: 在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小孩能主动帮为自己端水、拿药, 甚至会说一些安慰的话语; 看到父母回家, 能主动为家长送上拖鞋, 尽管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 微不足道, 但能感到动父母, 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孩子长大了, 而且教育起到效果了。

篇9: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探究

[关键词] 一日活动;文明礼仪;小班幼儿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总是更受欢迎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习惯,才能提升修养。小班幼儿正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是摆在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之一。

一、当前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深刻挖掘礼仪教育的内涵,部分教师太注重形式。通过观察大多数幼儿园的小班幼儿礼仪教育,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走形式、走过场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没有深刻挖掘教育的内涵,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在礼仪教育的形式落实上。比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在入园时,遇到老师要主动鞠躬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遇到小朋友的家长也要打招呼:“某某爸爸妈妈早!某某早!”离园时,幼儿要主动与老师告别,说:“老师再见!”教师和幼儿基本都能按着要求来做,但大多数人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甚至有的说话时都没有注视对方,这种形式化的礼仪就像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礼仪教育没有将文明礼仪之美渗透到幼儿纯洁的心灵中,幼儿不明白为什么要讲文明讲礼仪,感受不到其中的愉悦感,没有很好地激发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积极性。

2.存在幼儿只为了获取表扬而讲礼貌的问题。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现在幼儿园中一些鼓励性的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文明礼仪教育同样如此。比如,在对小班幼儿园的采访中,笔者提问孩子:“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孩子吗?”得到的回答大多数都是:“讲礼貌的孩子能得到小红花。”“讲礼貌老师才会喜欢我!”似乎在幼儿眼里,所谓的礼貌就是向老师问好,和别人说几句礼貌用语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不难看出,这同样也是在走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下衍生出的差强人意之处。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让孩子懂得文明礼仪的真实意义,否则,就会长养幼儿的虚荣心,让孩子变成口是心非之人。

二、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

1.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人在他们身上付出了无私的爱。但是,在我们国家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物质优越、百般宠爱的家庭环境之中,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对父母和亲人心怀感恩,觉得理所应当。因此,幼儿园要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教师可通过放映一些影视资料,让幼儿理解妈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不易,哺育抚养时日日夜夜的艰辛等,让幼儿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让感恩之心萌生。同时,让幼儿懂得入离园时对家长讲礼貌是爱的表达,是感恩家长的表现,因此,在离园时,要亲切地和家长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

其次,要让幼儿懂得感恩教师。幼儿园要通过播放一些平时教师与幼儿相处的图像资料,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知道其中的辛苦,让幼儿产生由衷的感恩之情。早上入园时,对教师说:“老师早!老师好!”每天放学离园时,要主动与教师告别,说:“老师再见!”这些礼貌用语都表现了对教师的感恩和尊重。

第三,让幼儿认识到小朋友和小朋友的父母都是我们的亲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这个社会中大家是相互依存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心存感激,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小朋友的亲友,也应像对待自己的亲友一样。看到他们要热情地打招呼问好,如“叔叔好,伯伯好,阿姨好,某某小朋友好……”明理则通,幼儿在明白了讲文明礼仪的意义后,在按着要求快乐遵守执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养成见人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2.养成文明用餐礼仪。用餐礼仪是显示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习惯,对幼儿以后的生活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些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时,有的挑食,有的一口不吃,这都是因为父母平时太溺爱孩子;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吃饭和嬉戏分不清,边吃边玩,这都是因为平时在家里太娇惯养成的不良习惯。

幼儿入园后,教师要要求幼儿文明用餐,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用餐礼仪习惯:第一,要求进餐时不挑食、不说话、不玩耍。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孩子明白要想身体长高、健康,就要给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而挑食是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进餐时说话,会影响和破坏吞咽动作,容易使食物进入喉腔,引起咳嗽,会造成危险。因此,吃饭时一定要保持安静,要在自己的固定位子上吃,不和其他小朋友嬉戏。第二,要求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通过结合一些生动资料的展示讲解,让幼儿明白吃饭前应洗手,让孩子知道病从口入,嘴巴碰到没有洗干净的手,会传染病菌,会得肠炎、菌痢等多种疾病。同时,教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而饭后漱口可以有效预防牙病,长久坚持就会起到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效果。有的小班幼儿开始不会漱口,教师要做好示范,教会孩子漱口。另外,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用餐礼仪,保持用餐礼仪,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幼儿在家时也要和在幼儿园里一样,遵守用餐礼仪,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3.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时期,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指出:情感─认识─实践是幼儿良好礼仪习惯形成的三个重要环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幼儿游戏中培养文明礼仪习惯应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开发游戏中的情感元素。在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展开轻松、自由的对话,渗透礼仪元素,比如,想借用一下某某的玩具怎么说,想和某某与你一起做游戏怎么说等,引导幼儿运用礼貌性的语言与别人交流。教师还要创设能够融合礼仪教育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在游戏中的礼仪交流提供启发和指导。比如,画一个太阳花的卡通笑脸,表示见到小朋友、老师、家长打招呼时要亲切微笑,会像向阳花一样美丽。第二,在游戏中体验礼仪。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有关礼仪的多媒体资料,让幼儿了解一些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设计与之相应的游戏情节,让幼儿表演和实践,学会一些礼仪交往的常识和技巧。比如,怎样接待来客,怎样称呼不同年龄段的人,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交往中练习礼仪的运用。第三,回忆分享文明礼仪的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游戏区域中,模仿电视访谈之类的节目,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访谈。比如,以文明礼仪主题中的“礼貌待客”为题,让教师或者小主持人采访小朋友家里来客人应该怎样接待?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大家分享礼仪经验,强化对礼仪的认知,以期内化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任何良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幼教工作者要将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为之付出热情、真诚、大爱和信任。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如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3).

[2]潘晓江.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J].考试周刊,2012,(86).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篇10:幼儿园小班礼仪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礼仪课教案范文

餐厅礼仪知多少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餐的基本礼仪并文明用餐。

2、懂得节约,能够自觉排队取送餐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3、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开心的享受用餐过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足量的餐具和足量的点心。ppt课件。抽纸一盒。

经验准备:有过在餐厅或饭店吃饭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餐厅情景,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快乐餐厅吃饭吧。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位置坐下。

2、提问:现在啊,饭菜还没有熟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正确的做法:端坐好,安静等待就餐。

3、小朋友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让我们排队去取餐盘吧。

老师示范正确的做法。安静走到餐盘放置处,先取一个盘子,然后取一个小碗,最后取一个勺子。两只手平稳端好餐盘回到座位上。幼儿排队依次取餐盘。教师在旁边指导。

4、总结饭前礼仪:进餐厅,请安静。坐端正,不吵闹。餐饮具,放放好。

二、学习吃饭礼仪。

1、餐厅厨师给幼儿盛好饭菜。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呢?预期:不用手抓饭,不撒饭;吃饭时不乱讲话,不大笑(很危险);不挑食;吃多少盛多少,不够时主动要求添菜。

2、出示公益广告,倡导节约用餐。

3、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吃饭礼仪:不抓菜,不撒饭。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来添一勺。节约粮食我最棒。

4、现在小朋友可以吃饭了,老师巡回指导,老师指出错误做法并要求其改正。

三、学习饭后礼仪。

1、小朋友都吃饱了吧,现在请你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饭后礼仪。

老师示范:抽一张纸,擦擦小嘴吧。端起餐盘,主动将餐盘放回餐盘回收处。要求:将饭渣倒入指定盆中,其他餐具分类摆放。

2、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排队放餐盘。

3、总结一下饭后礼仪:吃完饭,擦嘴角。送餐盘,不推挤。饮食礼仪我记牢,人人夸我好宝宝。

四、饭后散步。

1、小朋友们,以后我们到餐厅吃饭都要向今天这样做哦。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餐厅饮食礼仪:进餐厅,请安静。坐端正,不吵闹。餐饮具,放放好。不抓菜,不撒饭。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来添一勺。节约粮食我最棒。吃完饭,擦嘴角。送餐具,不推挤。饮食礼仪我记牢,人人夸我好宝宝。

上一篇:殷墟调研报告下一篇:韵母a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