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心得

2024-04-20

读传习录心得(共11篇)

篇1:读传习录心得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篇2:读传习录心得

同学将试卷交到我手里,我的心不知道怎么咯噔一下,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我做了个深呼吸,往分数上一瞥,92!我瞬间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这对我来说是个晴天霹雳,我什么时候考过这样低的分数。我的心仿佛蒙上了尘埃,一整天我都在昏昏沉沉中度过。

晚上回到家,迎接我的依然是妈妈那灿烂的笑脸,平时我一定会开心地喊一声:“妈,我回来啦!”可是今天,面对妈妈,我格外烦躁,面对妈妈的嘘寒问暖,我只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晚饭后,我关上房门,盯着那分数发呆。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把试卷放在一旁,开始写作业。这时,妈妈敲敲门进来了,为我端上一杯热牛奶,温柔地说:“乖,把牛奶喝了,这样……”话没说完,断了,我抬起头望向妈妈,只见她的目光牢牢地定格在试卷上。我张了张嘴,可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妈妈拿起试卷,看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从嘴中吐出几个字:“算了,这次考砸了,下次再努力嘛!好吗?”我忍住几乎要夺眶而出的眼泪,点了点头,端起一旁的热牛奶,品尝着牛奶香甜的味道。

篇3:读潘天寿论画笔录有感

潘天寿国画造诣很深, 传统根基非常深厚, 吸取各家所长, 把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辟蹊径, 变成自己独特风格。他始终坚持中国画表现方法以线为主的特长, 运用中国书法中一些手法入画, 例如“屋漏痕”。用笔老辣, 墨色注意黑白对比, 构图的趋势伸缩适宜、疏密恰当。他的作品集天地灵气。作品气势雄伟、苍劲有力;使人读其画如读人世, 如观天下。他擅长写意, 花鸟和山水画, 他的作品诗、书、画于一体, 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笔下的草木山川、花鸟鱼虫, 都予了拟人的生命力, 诗意浓浓;指墨画更是独树一帜, 苍郁古拙, 气势恢宏;书法风格真草隶篆, 样样精通。他一生荣辱, 看淡世间名利, 以笔墨聊以自娱, 笑傲世间, 这一切从其作品均可体会的到。他也精通画史、画论、且著作很受欢迎, 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法史》等。他一生从事中国画教学, 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潘天寿的指画在画坛独占一席之地。这类作品挺多的, 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 画的均为“映日荷花”, 以泼墨指染, 以掌抹作荷叶, 以指尖勾线, 生动之气韵, 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 对每一笔都细心推敲, 作画态度一丝不苟。他让自己的作品在有变化的情况下, 取各家所长成自家体态, 他的画材为一般的鱼虫花鸟, 蔬菜瓜果, 但经他润色后, 却又不平凡的体会。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 让观画者看到雄浑的山势, 漫山遍野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 这种方法, 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 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 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作为一位一代中国画大家, 潘天寿先生对自然之美情有独钟。他拜自然为师, 师法自然加上自身的修养, 使花鸟画在审美意境上和哲学境界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潘天寿先生在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进行尝试的成功的典型应属《小龙湫一角》。小龙湫是雁荡山风景区中最著名的一景, 地处灵岩寺后。到过小龙湫的人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这里的环境很安静。人到了这里, 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但这里静中有动。动的是龙湫飞瀑声, 水声和各种小虫的叫声, 有时还有松涛声。小龙湫是被很多画家数次描绘的对象, 但一般画家都是画那股从高山上悬空而下来的飞瀑和两边的山岩。可潘天寿先生画小龙湫时,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与众家风格不同, 画面呈现出画家内心独特的感受。如画题所示, 他只画了小龙湫下的一个角落, 而以一角来表现全龙。以“小龙湫下一角”为画题的画共两幅:1962年曾画过一幅, 画幅近方形, 但上下略长。1963年又画一幅, 是正方形。前一幅画印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潘天寿画集》中。两幅画基本相同, 在本文作者看来, 后一幅好像更精彩一些。画面上的主体是潭水和溪流以及围绕着溪流的石头和山花野草。看似普通的自然之物, 却在画家的手下却呈现出别样的意蕴。

潘天寿的画往往以大笔墨线为主, 用笔雄健老辣。潘先生喜欢画巨大的磐石, 画面经常上顶天下立地, 体态突兀, 充满整个画面。《鹰石图》就是潘先生的最佳作品中的其一。这张画是潘先生“体块组合”之精髓的代表, 鹰是神来之笔, 石是平中求险, 整幅画的构图是很巧妙的。巨石方长起棱角, 视平线贴近地面, 石头的重量和坚硬的质感表现出来, 潘先生巧妙地运用“变实为虚”的方法, 只用粗笔纯墨画出石的轮廓, 线条中显出“金石味”。石面唯取其形, 不皴不擦, 将体块转换成了框架, 让人对岩石的厚重感一目了然。巨石上方的雄鹰, 俯视远方。石上绘的最常见的山花野卉, 色彩运用的自然, 特别是巨石下侧一簇小花, 与巨石形成鲜明的对比, 阳刚与柔美, 巨大与弱小, 互为反衬, 各领风骚。左上角威风凛凛之鹰, 也与右下角柔美小花形成巧妙呼应, 艺术大师往往能化普通为神奇。潘天寿先生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结语:

潘天寿先生的绘画创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艺术风格, 雄浑苍古为特点, 用笔讲究骨力、注意构图, 钟情于对美的传达, 对美的拓展。尤其是先生的指墨画。指墨画以指头代笔, 用指头画画比用笔画画要困难的多, 自古以来以指墨画名世的只有清初的高其佩, 而先生的指墨画有其自己的内在美, 感染者众多的观众。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家的潘天寿先生, 他的绘画作品博彩众长, 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不仅笔墨苍古、凝练老辣、雄浑苍润, 而且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关键词:潘天寿,老辣,苍古

参考文献

[1]陈洙龙.山水画语录类选[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6

篇4:读传习录心得

关键词:阳明心学 《传习录》 以象达意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6)04-83-88

王阳明心学最惊世骇俗和最受争议的观点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1这既是心学与理学最大分歧,也是心学中最不易被常人理解的地方。这个观点与心学中其它重要命题,诸如“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有什么逻辑联系?普通读者该怎样去学习、理解?如何吸取心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加以批判地继承?

我认为还是要从对《传习录》等心学代表著作的论述语言的研读、思考、辨析入手。其中“以象2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许多还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

心学看待心、物关系的着眼点、侧重点及思维方向,与我们日常思考这个问题的惯性思维和角度不同。其着眼点放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上,强调和突出“心”即主体意识的作用。其理论侧重点在于:修身、治学的入门着手处是“心”,是对自身本心先天具备的“理”及“良知”的体认,是反求诸己心,而不假外求。但心学认为,光体认“良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致良知”,即把体认到的良知天理,通过实践行动推致应用到相关的事物上,即“知行合一”,认识到并切实践行的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批评了知、行分离的弊端。

《传习录》中“以象达意”式论述语言及其常用的意象3,在论证中更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感发性和启发性,可以把它当做我们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的一把钥匙,初步开启心学之门。

一、岩中花树,“心外无物”

A.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1

这段流行最广,也可说是《传习录》乃至整个心学论述中最有意境,最富语言和意象美感的篇什。

我将《传习录》中这种自成一体,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短小论述段落称为“小品”。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运用“形象性语言”的小品。其特点是具有核心的“象”或喻体,借助具体形象或喻体来说理,即运用了所谓的“以象达意”的表现手法。目的仍是说理,但由于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来做比喻、举例或类比,所以运用了述诸形象思维且简洁的描述性语言,便于受众2感知、理解又能启发思考。《传习录》中有些形象性论述小品甚至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描述和情境构造,起、承、转、合脉络清晰,又短小精炼,鞭辟入里。

例如“岩中花树”这一段,外在结构上是王门弟子转述老师王阳明一段小故事。情境是郊游,主要情节是友人借眼前存在的景物“花树”诘问守仁“心外无物”观点,守仁顺势就“花”这一“象”辩答论证。情境与物象皆优美。虽只简单的一问一答,人物当时的情态气质却跃然纸上。友人半玩笑半较真,强调“花树”是不依靠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守仁则从容应对,他的回答强调了“物(客体)”与“我(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其联系的中介是“看”这一行为。未看时,即客体未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实际并未产生,所以“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这个“寂”我认为用得极其精妙,并不是“无”,而是各不相扰,互未感应。可以理解成,“花”对“心(主体意识)”而言此时是不存在的。一旦“看花”的行为发生,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就实际产生了,与此同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若无“心”的感受、感应,颜色如何能明白起来?主体如何能感知 所以“心”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不可否认的。颜色明白起来的“此花”,已非绝对外在的客体,而是进入了主体认识及审美视阈的、由主客体共同作用产生的“心中之花”,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是合情合理。

这个“以象达意”的小品中,情境与物象的美感自然而然能激起受众心中的共鸣,而“未看”与“看”两种情形的对比,又以情境与物象自然地触发受众的思考,审美感受与思辨色彩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在受众心湖中激起涟漪。心学这段形象性论述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意境,韵致深远。因此受众心有感应,思维还要拐好几个弯。重要在于,其述诸感性思维、情感和逻辑思维的双重感发力,远远超过直接的逻辑说理。究其原因,就是有了“花”这个“象”,成为“达意”的中介,架起理论观点和接受者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心即理”

B.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理”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万物的根本规律可称之为“道”,落实到具体每样事物上的规律就称之为“理”。理学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朱熹的观点),即通过认真观察研究各种客观事物,把握其具体规律,掌握其“理”。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 “心即是理”的观点最早来自陆九渊,而真正深入分析阐释这个观点的则是王阳明。1

理解“心即理”这个心学核心观点,至少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一己之心,如何能包含万事万物之“理”呢?上面这段论述针对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形象化论证。首先直接陈述观点,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后以举例法,罗列部分具体事物“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等为天地万物的代表。人存在于天地间,属于万物之一,与其他事物“原是一体”,亦可说得通。接着说食物、药物可养人、疗疾,而食物(五谷禽兽)、药物(药石)也属天地万物,推导出人与万物“同一气,故能相通”。它们的构成要素及内在结构必定有某种相同之处。这段论述,为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提供了理论前提: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由于“心”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同一气,可相通,故心可感应万物,心之理也可体现天地万物之理。

此段虽未加以描摹,但“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养人”、“疗疾”等词对应的事物现象,生活常见,列举出来,已能使听众读者在头脑中构筑起具体形象。人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的观点也自然易于被理解。

这段论述进一步指出,“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天地万物中,最开窍精妙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灵明”这一意象,可引出“良知”这一心学核心概念,也与《传习录》中许多有关“光”“光明”“明镜”的形象性论述相互呼应。其“以象达意”的意象群是有内在联系,同气相通的。

三、养心、立志是根本,反求诸己心,不假外求

C.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D.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E.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心学特别强调修养学问时必须“养心”“立志”,反求诸己,去除私欲,培养良知。以上三段皆用比喻手法进行说理。以种树培根比喻养心、立志用功。以“根” 的形象,喻“心”“志”,强调其重要作用。就像种树不重培养根基,自然整棵树也长不好。比喻生动平易,说理明晰。“持志如心痛”一句,简练却幽默。心痛的体验,常人也有。注意力专注于“痛”上,自然顾不得其它。抓“心”这一根本,不为外在因素干扰、诱惑,将修养、为学的重点专注集中于本心“良知”发掘、体认、存养,心无旁骛,才可事半功倍。

心学认为,“心即理”。因此,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即不是从外在具体事物上去求具体事物之“理”,“理”本已存在于“我心”。先“致知”,再“格物”(当然其概念与理学的“致知”“格物”概念是不同的,应具体区分辨析)。王阳明为此专门作诗《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以下是其中两首: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两首诗用了类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心”是人的“定盘针”,是“万化”的根源,“乾坤”的基础。认为理学从外在具体事物上去求具体事物之“理”,是舍本逐末,修养、为学未抓“养心”“立志”根基,完全弄颠倒了。不求诸“心”,向外物寻求“理”,就像只看枝叶,未能从“根”处下手。王阳明认为认真体察修养己“心”,方可正本清源;“心”蕴含无尽宝藏,可从自己的“心”上穷尽万物之“理”。为什么要本末倒置,“沿门持钵”向外求呢?王阳明自己也认为,心学和理学的差异主要在于“求理”的方法、方向不同,即“入门下手处”不同。

四、“良知”“致良知”

F.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G.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异于圣人也,特期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

H.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I.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反求诸己心,究竟是求什么呢?是求体认本心的“良知”,并将体认到的“良知”推至施行到各种事、物上去。

由“养心”“立志”就引出心学又一重要概念“良知”,及“致良知”的重要观点。

“良知”即人天生具备一种直觉,知对错、知善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王阳明 《大学问》:“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与“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条用举例法的形象性论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即“良知”是人先天自然具备的,是可以凭直觉体悟的。1对此,王阳明还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扭怩。”即连盗贼心底都是有良知的,也清楚知道盗窃行为是错的。这一段也是用举生活实例的方法说明。

用现代心理学解释,王阳明是性善论者,他所说的“良知”近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但正如G条与H条所述,圣人与普通人本来都可以凭直觉体认“良知”,但由于普通人常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不能自觉体认本心得“良知”,不能去私欲,就不能自觉“致良知”。能否“致良知”,存心中的天理,去私欲,就是普通人与圣人的区别。

I条关于花草的论述,又可与A条“岩中花树”对照来读。客观事物,如“花草”,本无所谓善恶可言。都是人因自己一时的需求与私欲,主观赋予“花草”等客观事物善恶的价值判断。合己欲者则“善”,不合己欲者则“恶”,随心所欲,毫无确定的标准。这也就失去了“良知”这一价值判断的“准则”。

王阳明说:“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又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强调自觉加强自我约束、慎独,先反复自觉体认心中“良知”,自觉去除蒙蔽“良知”的各种私欲,正己心。心为主宰,良知是“自家地准则”。这与“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又是相互呼应的。为学也是同样道理,首先要特别加强学习意志力的培养,自觉去除好逸恶劳的私欲。

普通人也要认真从本心求先天具备的“良知”,再将“良知”用“行(行动)”推(实施)到各种具体事物上去,即“致良知”。而“致良知”,最重要的功夫还在去除自身的私欲,不让其蒙蔽良知。这样,人人都可成圣人。即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这两条仍以生动的比喻及富于形象性的语言说理,讲还是要从“心”上下功夫,找到做人做事的规则与意义。

五、“知行合一”

J.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K.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王阳明的“心即理”观点是认识论,最终收束于“知行合一”,则是重要的方法论。

J条举“好好色、恶恶臭”的具体实例,论证“知”与“行”本为一体,不可剥离。对“好色(美色)”有感知(“知”),同时就产生“好(喜欢)”的判断与行为(“行”);对“恶臭” 感知(“知”),同时就产生“恶(厌恶)”的判断与行为(“行”)。

K条列举两种人,要么不思考而妄行,要么空想而不着实躬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和主张,就是深感这两种“知行分离”态度的弊端,要矫正这两种修养和为学上盛行的错误风气。不思考而妄行或空想而不着实躬行两种方式,都不是真知和真行。用辩证思维来看,知与行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是辩证统一的。

L.爱:“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L条是师生问答。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服从尊敬兄长,但行为上却做不到孝、弟(“悌”的古字)。以此得出结论,“知”与“行”是分开的两件事。王阳明指出只有“知行合一”的才是真知。知而不行的只是未知,根本不是真知。这也启发我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认到的“良知”、准则、见解,也要到实践中去验证、感知、体会、落实践行,才算获得真知。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空谈理论不务实。空想空谈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盗贼的例子来看,盗贼内心对“为盗”是有价值判断的,其“良知”认识到为盗是错的。所以被别人唤作贼时,也会“扭怩”,有羞耻感。但为什么内心实际有这样的“良知”,盗贼仍然实施了明知错误的“为盗”行为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盗贼的“良知”被其内心的私欲所蒙蔽了。私欲使盗贼不能将“良知”推致和实施到实际生活中去,也就是盗贼未能“致良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道德修养上,反求诸己,时刻去私欲、存良知的重要性。

盗贼被私欲蒙蔽了“心”,其知道为盗是错的“知”,由于不能克除私欲,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产生了“知行分离”的状况,因此就未能“致良知”。可见,盗贼按良知实施正确的行动,其“知”也就是未知,不是真知。由此,我个人理解,“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同一个意思,即思考省察、体认良知,并着实躬行。

以上是我对《传习录》中运用形象性语言,使用“以象达意”手法说理的一些语段小品的赏析。其语言特点是,诉诸形象思维,选用对应生活常见事、物、现象的词语,简洁地呈现“具体形象”,同时运用比喻、举例、类比等修辞或说理手法,以“象(语言塑造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论述抽象哲理。由于这些“象”对应生活常见事、物、现象,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就使抽象哲理与接受者之间有了沟通的桥梁。语言塑造或呈现的“象”,仿佛是猜谜时谜语的“谜面”,学习理论的人就好比猜谜者。而语言塑造的通俗常见的具体形象,反而降低了猜谜的难度。同时“以象达意”又不是直接说理说教,更能启迪哲思,让受众体会思考的乐趣。

当然,我并不因此强调《传习录》的文学色彩,这也不是王阳明的初衷。它更让我联想到《老子》、《庄子》、《孟子》、佛经、禅宗的“以象达意”的说理方式与传统,即以物象、比喻、故事、寓言说理,《传习录》与之一脉相承。这也是东方哲学一大特色:恰当运用形象思维说理。

The Language Explaination on the Enjoyment of Chuanxilu as its Meaning Understanding

Lu hui bing

Abstract:Among Chuan Xi Lu,the described comment of imagery language is very simple,the image is ordinarily read,it is good at using metaphor,examples,similar,brief and lively,a lot of them are full of interesting and beatified language,which are very eas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It can be as a key for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tance of Xingxue,to open the door of xinxue.

Key words: Yangmings Xinxue,Chuangxilu,Using image to meaning understanding

1 《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卷一)其中一段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2 本文中的“象”,指以语言呈现、塑造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对应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

3 这里“意象”的含义与注释2中的“象”相同。由于论述者在使用这些语言塑造的具体形象时,已主观赋予这些具体形象一定内涵,已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其定义与内涵已与诗歌评论的“意象”近似,所以借用诗歌评论的“意象”术语。

1 本文赏析的A至L条论述语段,选自,〔明〕 王阳明著《传习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本文中“受众”与“接受者”,都指阳明心学论述的阅读者、学习者或听众。在具体论述语段中,其受众可能是与王阳明对话的某个友人或学生。

1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99页。

篇5: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平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学习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平静了许多。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篇6: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篇7: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行,集明代大儒陆九渊、朱熹等人之学说,创立心学,一生教育后人,名人辈出于其门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圣人。王阳明又以文人之身率军剿匪,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在军事史上留下很多传奇。过世后,其弟子徐爱、钱德洪等人集王阳明书信、讲课内容等,编写成《传习录》。《传习录》分上中下三篇,为阳明一生的讲学内容。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在明代,很多人学朱学,深入人心,大家有一共同观点:先学而后知,再去实践。阳明通过自己体会,尤其是龙场悟道后,深感知行合一,两者是一体的。朱学人为将其分离,误导后人。知道就要做到,做到就要知道,两者是统一的。人心本善,却被各种杂念私欲等灰尘覆盖,人只有去私念,存天理方可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就是格物致知所提倡的。人人可为圣人的观点也第一次提出,而成为圣人不是从外界学习能学到的,只能自己去除私念,存养天理。到王阳明晚年,他体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有可能使人走向歧路(日本人所推崇的阳明之学即使真是体现,重视知行合一,但是如果知本身是错误的,而自己都不知道是错误的,人们会走向歧路),于是提出致良知。

篇8:读《传习录》有感

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把《传习录》读完。这本书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在他去世之后,为弘扬先生学说,更好地传播心学,而多次编撰的。里面收录了王阳明先生写给弟子的信件,以及先生与弟子之间的谈话等等,整个结构形式与《论语》很像。书是读完了,可是脑袋中空空如也。无法理解书本的精髓,为什么无法理解呢? 看不懂,看不透。比如王阳明先生对“惟精惟一”的解释,对“格物”的解释,对“性善性恶”的解释,对“未发之中”的解释, 我对字面的意思都是一知半解,文字背后的道理更是不得要领,不得所悟。因为我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程朱理学。没有读过这些书,要想把《传习录》看明白,对我而言很难。因为文章中,有部分是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词语的解释,有部分是对程朱理学观点的驳斥。没有读过原文,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没有体会原文的用意,要想理解《传习录》这本书,真是难上加难。

我真的很想追根溯源,但又怕实现不了,只能慢慢谋划,一步步来。不过,在读完《传习录》后,确实是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不是很明确,想抓又抓不住,这种感觉很是奇妙,值得自己去品味。就是,不管各家学说各有不同,最终还是会回归“良知”。而“致良知”不是静坐,不是静思,而是需要事上练,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任何学说,离开了实践都是空谈。而心学,却着重强调实践的重要。良知指导实践,实践体现良知;良知是内,实践是外。“致良知”的关键是在“致”,也就是实践。因为“良知”,与生俱来,天然存在,无需格物便已存在天地之间。没有实践,“良知”即不是“良知”。“良知”的完美体现,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良知”与行动(实践)的高度统一。行随心发,心随行动,一切顺其自然。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发生的小事儿上“致良知”,事事体察反省,时时体察反省,感悟“良知”,只因世间万物皆是“良知”。

现在人,看过很多道理,说起时头头是道,做起时一无是处,能够做到最后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人只是把这些道理当做心灵鸡汤,阅读时心潮澎湃,气质超然;阅读后一声叹息,回归本我,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羡慕别人的成功,嫉妒别人的拥有,却又吃不下奋斗的苦。知道奋斗必有所获,依然窝在一处,我行我素,表现的满不在乎。甚至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点来麻痹自己。这样的我们不是在奋斗,而是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懒惰与逃避。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混吃等死呢?

篇9: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个部分。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篇10:传习录学习心得-2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王阳明先生认为,人要经常自省,若老是去指责别人,看到的只能是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只有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就不会再去指责别人了。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总是习惯于把过错和责任推给别人,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其实,这跟王先生说的“人生一大病,只是一傲字”如同一辙。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涤荡心灵的一股清泉,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自省,能将我们内心思想里面的浅薄、浮躁、消沉、诡诈、自满、狂傲、自私等污垢清洗刷除,让良知苏醒。只有发现并承认自己的过失,才能进一步纠正过失。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的过程,就像一个人亲手拿刀切除自己身上的毒瘤,不仅需要勇气,还要一颗坦诚的心去面对,这是大智大勇的表现。自省,不是一次、两次的尝试,而是毕生的功课,只有不断的自省才是格物穷理的过程。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他反复自省、格物穷理的结果。

篇11:传习录129条疏解

【129】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1]。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2]。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3]。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举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注释:

[1]《古本大学序》:“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2]《传习录》中卷134条:“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

[3]《坤卦·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疏解:

朱子定《大学》章句为经文一章,传文十章,首章经文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古本《大学》传文直接解释八目之“诚意”,却没有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朱子认为“有阙文”,并根据程子之意增补此章传文。阳明认为“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所谓“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根本不须增补“格物致知”之传文。

对于常人来说,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确实与我心毫不相干。阳明为什么说“意之所在为物”?这其实是从功夫论意义上说的,唯有“物”是心之物,格物工夫从心体发出,才能返回心体,“工夫始有下落”。阳明说“意之所在为物”,目的是避免格物工夫往而不返。既然格物工夫最终回到心体,故可训“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离心体而向外去格物,其实是“逐物”。认为事事物物上皆有定理,于一草一木上去格物穷理,这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如果不先说“万物皆备于我”,而直接说“反身而诚”,“反身而诚”之“反”就虚而不实,所谓“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要避免致知工夫“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致知”即知善知恶,知善知恶才能好善去恶,所谓“知至”而后“意诚”,“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但此“知”不能自外面输入,不能“义袭而取之”。“致知”本来是人之“穷理”,而阳明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是《中庸》 “成物,知也”,好像把致知的方向解释反了。但“万物皆备于我”,“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其实是“反身而诚”,“往”即是“返”。对于人来说,“反”的当下即是“明”,即是“知”,所谓“自明诚,谓之教”。阳明这样解释格物、致知,不同于先儒,真正融会贯通地揭示了《大学》八条目的义理。

《中庸》23章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此章可看做对《大学》八条目进行另一种形式的阐述。“其次致曲”相对于“唯天下至诚”而言,至诚是“性之”(生而知之),“致曲”是“反之”(学而知之)。既然是“反”,就有内外物我之别,但“反”也是有条件的。《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同样也可说“无复不往”。《大学》“致知在格物”即是“往者屈也”,诚意、正心是“来者信也”,一开一合,循环往复,这即是“学”。当“学”之功夫纯熟,达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就是“尧舜性之”。开合往复是互为终始的,格物致知是从心“体”起“用”,唯有“物”是意之所在,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格致功夫才能“无往不复”而不断反于心体。

上一篇:初二作文醉下一篇:村企合作开发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