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精华语录

2024-04-28

传习录精华语录(共2篇)

篇1:传习录精华语录

读《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

自从工作以来,少有了好好读书的情怀。偶有空闲又被手机快餐文化、电视文化所羁,忽然就没有了静静读书的那种习惯与心态。公司开展“道德讲堂”暨“读书活动”,于是,我在想,读个啥书呢,武侠、玄幻、盗墓?好像难登大雅之堂,时尚文学“鲜肉鲜草”气息太浓,古典诗词又太凝重太泛情了,想来想去还是找了本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来读。阳明先生的书我很早就想阅读,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契机。当然,以我的这点微末水平想解读圣人学说实在太难,现就读书的一点所得分享给大家,以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王阳明先生对于大家来说应该说比较熟悉。在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因早年曾隐居于会稽阳明洞,并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被世人成为阳明先生。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因其在立言、立德、立功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成就,被尊为我国古代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半个为曾国藩)之一。

《传习录》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三部分,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阳明先生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的论学著作。它包含了王阳明全部的哲学体系和基本主张,体现了先生修心、修身、仁爱、至诚的修养处世的人生智慧。通过阅读《传习录》,可以了解王阳明的“心即是理”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止至善”与“致良知”修养论等。

1《传习录》上卷

在《传习录》上卷,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弟子徐爱的对话领略“心即是理”的思想:如“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先生认为“心即是理”是指“心”主观意识形态代表一切,主宰一切,“心外无物”,是指澄明纯净之心可以感知、认识一切事物,可以产生真善美、仁德孝。先生之思维意境可谓超凡入圣。我对“心即是理”的肤浅理解是心即是本心、本初、初心、本源的意思,心即是理就是要遵从本心、保持本心、坚持本心。人之初,心本善,说明人的本性、本心是忠、孝、仁、信,心即是理就是要坚持本心,坚持忠、孝、仁、信的本性,坚持本心并不是说鼓励男人要率性而为,女人要任性而为,而是要求人的立身行事要坚持本来的真善美、仁德孝。心即是理要求个人要做好不忘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心想事成;而企业也要不忘发展、变革、壮大的初心,共产党人不要忘记勇于担当、开拓奋进、服务人民、使党、社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使国家与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初心;心即是理也要求我们公路人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建良心工程、建品质工程、建绿色工程。

在上篇与徐爱问对中,先生还讲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之心之本体,知识‘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格物’是‘止至善’之功,即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我对于“止至善”的理解是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物极必反,月圆则缺,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就会成谬误。我们的高速路只有不断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打造品质工程、匠心工程,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去做完美工程;我们企业也是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找准方向和思路,脚踏实地去追求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成长、壮大之路,而不是简单盲目地去“做大做强”.阳明思想

2《传习录》中卷

在《传习录》中卷中,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弟子陆澄、顾东桥的对话领略“知行合一”思想:如“职责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至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言谈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我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正是因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为核心的共产党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伟大构想,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不断走向富强、民主、和平、繁荣昌盛的新胜利。同样地,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时时刻刻秉承和践行 “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提高,不断探索创新,为建设好、营运好高速公路、为开发公司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工作。

知行合一

3《传习录》下卷

在《传习录》下卷中,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钱德洪的对话领略“致良知”思想:如“‘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是致知”;如“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等。在我的理解,致良知不单纯是狭义上的道德底线思维,要求我们讲道德情操,而是指“心”的宇宙观、认识论,通过不断观察、探索、分析、思考,对任何事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分清表里、分清主次、分清优劣,达到完全的认知。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改造和创造事物。飞船能够在太空翱翔,卫星能围绕地球周期运行,高铁和高速能又快又好地建成并安全快速运送乘客和货物,这都是我们对自然世界客观规律进行“致良知”的结果。

匆匆阅读,感觉不甚了了,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可能熟读千遍,方有所获。但仍以此书与大家共勉:多读书、读好书、做好人、做好事。

作者:景 卓

篇2:传习录精华语录

关键词:阳明心学 《传习录》 以象达意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6)04-83-88

王阳明心学最惊世骇俗和最受争议的观点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1这既是心学与理学最大分歧,也是心学中最不易被常人理解的地方。这个观点与心学中其它重要命题,诸如“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有什么逻辑联系?普通读者该怎样去学习、理解?如何吸取心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加以批判地继承?

我认为还是要从对《传习录》等心学代表著作的论述语言的研读、思考、辨析入手。其中“以象2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许多还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

心学看待心、物关系的着眼点、侧重点及思维方向,与我们日常思考这个问题的惯性思维和角度不同。其着眼点放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上,强调和突出“心”即主体意识的作用。其理论侧重点在于:修身、治学的入门着手处是“心”,是对自身本心先天具备的“理”及“良知”的体认,是反求诸己心,而不假外求。但心学认为,光体认“良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致良知”,即把体认到的良知天理,通过实践行动推致应用到相关的事物上,即“知行合一”,认识到并切实践行的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批评了知、行分离的弊端。

《传习录》中“以象达意”式论述语言及其常用的意象3,在论证中更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感发性和启发性,可以把它当做我们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的一把钥匙,初步开启心学之门。

一、岩中花树,“心外无物”

A.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1

这段流行最广,也可说是《传习录》乃至整个心学论述中最有意境,最富语言和意象美感的篇什。

我将《传习录》中这种自成一体,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短小论述段落称为“小品”。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运用“形象性语言”的小品。其特点是具有核心的“象”或喻体,借助具体形象或喻体来说理,即运用了所谓的“以象达意”的表现手法。目的仍是说理,但由于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来做比喻、举例或类比,所以运用了述诸形象思维且简洁的描述性语言,便于受众2感知、理解又能启发思考。《传习录》中有些形象性论述小品甚至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描述和情境构造,起、承、转、合脉络清晰,又短小精炼,鞭辟入里。

例如“岩中花树”这一段,外在结构上是王门弟子转述老师王阳明一段小故事。情境是郊游,主要情节是友人借眼前存在的景物“花树”诘问守仁“心外无物”观点,守仁顺势就“花”这一“象”辩答论证。情境与物象皆优美。虽只简单的一问一答,人物当时的情态气质却跃然纸上。友人半玩笑半较真,强调“花树”是不依靠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守仁则从容应对,他的回答强调了“物(客体)”与“我(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其联系的中介是“看”这一行为。未看时,即客体未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实际并未产生,所以“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这个“寂”我认为用得极其精妙,并不是“无”,而是各不相扰,互未感应。可以理解成,“花”对“心(主体意识)”而言此时是不存在的。一旦“看花”的行为发生,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就实际产生了,与此同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若无“心”的感受、感应,颜色如何能明白起来?主体如何能感知 所以“心”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不可否认的。颜色明白起来的“此花”,已非绝对外在的客体,而是进入了主体认识及审美视阈的、由主客体共同作用产生的“心中之花”,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是合情合理。

这个“以象达意”的小品中,情境与物象的美感自然而然能激起受众心中的共鸣,而“未看”与“看”两种情形的对比,又以情境与物象自然地触发受众的思考,审美感受与思辨色彩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在受众心湖中激起涟漪。心学这段形象性论述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意境,韵致深远。因此受众心有感应,思维还要拐好几个弯。重要在于,其述诸感性思维、情感和逻辑思维的双重感发力,远远超过直接的逻辑说理。究其原因,就是有了“花”这个“象”,成为“达意”的中介,架起理论观点和接受者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心即理”

B.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理”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万物的根本规律可称之为“道”,落实到具体每样事物上的规律就称之为“理”。理学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朱熹的观点),即通过认真观察研究各种客观事物,把握其具体规律,掌握其“理”。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 “心即是理”的观点最早来自陆九渊,而真正深入分析阐释这个观点的则是王阳明。1

理解“心即理”这个心学核心观点,至少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一己之心,如何能包含万事万物之“理”呢?上面这段论述针对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形象化论证。首先直接陈述观点,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后以举例法,罗列部分具体事物“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等为天地万物的代表。人存在于天地间,属于万物之一,与其他事物“原是一体”,亦可说得通。接着说食物、药物可养人、疗疾,而食物(五谷禽兽)、药物(药石)也属天地万物,推导出人与万物“同一气,故能相通”。它们的构成要素及内在结构必定有某种相同之处。这段论述,为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提供了理论前提: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由于“心”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同一气,可相通,故心可感应万物,心之理也可体现天地万物之理。

此段虽未加以描摹,但“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养人”、“疗疾”等词对应的事物现象,生活常见,列举出来,已能使听众读者在头脑中构筑起具体形象。人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的观点也自然易于被理解。

这段论述进一步指出,“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天地万物中,最开窍精妙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灵明”这一意象,可引出“良知”这一心学核心概念,也与《传习录》中许多有关“光”“光明”“明镜”的形象性论述相互呼应。其“以象达意”的意象群是有内在联系,同气相通的。

三、养心、立志是根本,反求诸己心,不假外求

C.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D.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E.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心学特别强调修养学问时必须“养心”“立志”,反求诸己,去除私欲,培养良知。以上三段皆用比喻手法进行说理。以种树培根比喻养心、立志用功。以“根” 的形象,喻“心”“志”,强调其重要作用。就像种树不重培养根基,自然整棵树也长不好。比喻生动平易,说理明晰。“持志如心痛”一句,简练却幽默。心痛的体验,常人也有。注意力专注于“痛”上,自然顾不得其它。抓“心”这一根本,不为外在因素干扰、诱惑,将修养、为学的重点专注集中于本心“良知”发掘、体认、存养,心无旁骛,才可事半功倍。

心学认为,“心即理”。因此,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即不是从外在具体事物上去求具体事物之“理”,“理”本已存在于“我心”。先“致知”,再“格物”(当然其概念与理学的“致知”“格物”概念是不同的,应具体区分辨析)。王阳明为此专门作诗《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以下是其中两首: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两首诗用了类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心”是人的“定盘针”,是“万化”的根源,“乾坤”的基础。认为理学从外在具体事物上去求具体事物之“理”,是舍本逐末,修养、为学未抓“养心”“立志”根基,完全弄颠倒了。不求诸“心”,向外物寻求“理”,就像只看枝叶,未能从“根”处下手。王阳明认为认真体察修养己“心”,方可正本清源;“心”蕴含无尽宝藏,可从自己的“心”上穷尽万物之“理”。为什么要本末倒置,“沿门持钵”向外求呢?王阳明自己也认为,心学和理学的差异主要在于“求理”的方法、方向不同,即“入门下手处”不同。

四、“良知”“致良知”

F.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G.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异于圣人也,特期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

H.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I.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反求诸己心,究竟是求什么呢?是求体认本心的“良知”,并将体认到的“良知”推至施行到各种事、物上去。

由“养心”“立志”就引出心学又一重要概念“良知”,及“致良知”的重要观点。

“良知”即人天生具备一种直觉,知对错、知善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王阳明 《大学问》:“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与“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条用举例法的形象性论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即“良知”是人先天自然具备的,是可以凭直觉体悟的。1对此,王阳明还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扭怩。”即连盗贼心底都是有良知的,也清楚知道盗窃行为是错的。这一段也是用举生活实例的方法说明。

用现代心理学解释,王阳明是性善论者,他所说的“良知”近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但正如G条与H条所述,圣人与普通人本来都可以凭直觉体认“良知”,但由于普通人常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不能自觉体认本心得“良知”,不能去私欲,就不能自觉“致良知”。能否“致良知”,存心中的天理,去私欲,就是普通人与圣人的区别。

I条关于花草的论述,又可与A条“岩中花树”对照来读。客观事物,如“花草”,本无所谓善恶可言。都是人因自己一时的需求与私欲,主观赋予“花草”等客观事物善恶的价值判断。合己欲者则“善”,不合己欲者则“恶”,随心所欲,毫无确定的标准。这也就失去了“良知”这一价值判断的“准则”。

王阳明说:“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又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强调自觉加强自我约束、慎独,先反复自觉体认心中“良知”,自觉去除蒙蔽“良知”的各种私欲,正己心。心为主宰,良知是“自家地准则”。这与“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又是相互呼应的。为学也是同样道理,首先要特别加强学习意志力的培养,自觉去除好逸恶劳的私欲。

普通人也要认真从本心求先天具备的“良知”,再将“良知”用“行(行动)”推(实施)到各种具体事物上去,即“致良知”。而“致良知”,最重要的功夫还在去除自身的私欲,不让其蒙蔽良知。这样,人人都可成圣人。即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这两条仍以生动的比喻及富于形象性的语言说理,讲还是要从“心”上下功夫,找到做人做事的规则与意义。

五、“知行合一”

J.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K.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王阳明的“心即理”观点是认识论,最终收束于“知行合一”,则是重要的方法论。

J条举“好好色、恶恶臭”的具体实例,论证“知”与“行”本为一体,不可剥离。对“好色(美色)”有感知(“知”),同时就产生“好(喜欢)”的判断与行为(“行”);对“恶臭” 感知(“知”),同时就产生“恶(厌恶)”的判断与行为(“行”)。

K条列举两种人,要么不思考而妄行,要么空想而不着实躬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和主张,就是深感这两种“知行分离”态度的弊端,要矫正这两种修养和为学上盛行的错误风气。不思考而妄行或空想而不着实躬行两种方式,都不是真知和真行。用辩证思维来看,知与行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是辩证统一的。

L.爱:“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L条是师生问答。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服从尊敬兄长,但行为上却做不到孝、弟(“悌”的古字)。以此得出结论,“知”与“行”是分开的两件事。王阳明指出只有“知行合一”的才是真知。知而不行的只是未知,根本不是真知。这也启发我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认到的“良知”、准则、见解,也要到实践中去验证、感知、体会、落实践行,才算获得真知。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空谈理论不务实。空想空谈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盗贼的例子来看,盗贼内心对“为盗”是有价值判断的,其“良知”认识到为盗是错的。所以被别人唤作贼时,也会“扭怩”,有羞耻感。但为什么内心实际有这样的“良知”,盗贼仍然实施了明知错误的“为盗”行为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盗贼的“良知”被其内心的私欲所蒙蔽了。私欲使盗贼不能将“良知”推致和实施到实际生活中去,也就是盗贼未能“致良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道德修养上,反求诸己,时刻去私欲、存良知的重要性。

盗贼被私欲蒙蔽了“心”,其知道为盗是错的“知”,由于不能克除私欲,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产生了“知行分离”的状况,因此就未能“致良知”。可见,盗贼按良知实施正确的行动,其“知”也就是未知,不是真知。由此,我个人理解,“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同一个意思,即思考省察、体认良知,并着实躬行。

以上是我对《传习录》中运用形象性语言,使用“以象达意”手法说理的一些语段小品的赏析。其语言特点是,诉诸形象思维,选用对应生活常见事、物、现象的词语,简洁地呈现“具体形象”,同时运用比喻、举例、类比等修辞或说理手法,以“象(语言塑造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论述抽象哲理。由于这些“象”对应生活常见事、物、现象,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就使抽象哲理与接受者之间有了沟通的桥梁。语言塑造或呈现的“象”,仿佛是猜谜时谜语的“谜面”,学习理论的人就好比猜谜者。而语言塑造的通俗常见的具体形象,反而降低了猜谜的难度。同时“以象达意”又不是直接说理说教,更能启迪哲思,让受众体会思考的乐趣。

当然,我并不因此强调《传习录》的文学色彩,这也不是王阳明的初衷。它更让我联想到《老子》、《庄子》、《孟子》、佛经、禅宗的“以象达意”的说理方式与传统,即以物象、比喻、故事、寓言说理,《传习录》与之一脉相承。这也是东方哲学一大特色:恰当运用形象思维说理。

The Language Explaination on the Enjoyment of Chuanxilu as its Meaning Understanding

Lu hui bing

Abstract:Among Chuan Xi Lu,the described comment of imagery language is very simple,the image is ordinarily read,it is good at using metaphor,examples,similar,brief and lively,a lot of them are full of interesting and beatified language,which are very eas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It can be as a key for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tance of Xingxue,to open the door of xinxue.

Key words: Yangmings Xinxue,Chuangxilu,Using image to meaning understanding

1 《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卷一)其中一段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2 本文中的“象”,指以语言呈现、塑造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对应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

3 这里“意象”的含义与注释2中的“象”相同。由于论述者在使用这些语言塑造的具体形象时,已主观赋予这些具体形象一定内涵,已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其定义与内涵已与诗歌评论的“意象”近似,所以借用诗歌评论的“意象”术语。

1 本文赏析的A至L条论述语段,选自,〔明〕 王阳明著《传习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2 本文中“受众”与“接受者”,都指阳明心学论述的阅读者、学习者或听众。在具体论述语段中,其受众可能是与王阳明对话的某个友人或学生。

1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99页。

上一篇:八公山乡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汇报材料下一篇:6上英语教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