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2024-05-02

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全学区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景泰县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学区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结合学习推广教育发达地区改革经验,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目标

1、努力构建以“学、导、练、测”为核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推行“有效自学---合理引导---变式训练---及时检测”的教学策略,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适当拓展课程资源,科学整合教材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学生会学、乐学、富有活力地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结合校情、学清和师资现状,创建符合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中心小学要立足于标准班额、专业师资相对齐全的实际,大胆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地区高效课堂先进经验,充分内化,积极创新,系统创建校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完全小学、教学点,立足于班额超小、兼课超多的实际,着重在“小班化教学研究”上下功夫,切实推行“个体谈话---作业面批---当堂检测---家校一体”教学策略,力争构建学生与教师、课本、名著、媒体、家长、社会等多渠道“立体对话”教学模式。三、三年规划

<一>培养骨干,在实验中建设(2012年)

1、成立学区、学校两级“创建高效课堂”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及保障性制度、措施。

2、建立学区、学校两级示范引领机制:学区确定试点校,学校确定实验班。

3、学区、学校从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县级以上优质课获奖教师中确定相应的学科实验教师,组建学科专业引领团队,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另一方面根据“学、导、练、测”基本教学原则及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为全面开展实验工作铺路架桥。

<二>优化模式,在反思中推进(2013年)

1、以“学、导、练、测”为主体,学区学校在探索实验中导引一种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

2、学区、学校要在实验、反思基础上确定一种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然后在全学区大面积进行实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更早地使众多学生受益。

<三>加强评估,在完善中深化(2014年)

1、组织全学区教师参与“高效课堂”教学过关竞赛活动。通过优质课、达标课验收活动,对全学区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分级定档(拟定达标档次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种),对不合格人员限期整改达标。

2、认真总结改革实验的经验教训,表彰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教师。

3、力争形成乡域内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2012年行动计划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2年4月31日前)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学区成立有基层校长参与的“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保障性制度和相关评价标准;二是学校成立有骨干教师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学科实施细则”、补充性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评价标准。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各校一是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二是开展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三是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研究高效课堂特征,依据校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定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策略。

3、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改革突破口。学区学校要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按照“全体教师参与,骨干教师示范”的原则,在学区

层面确定创建活动的试点校,学校层面确定实验班级和教师。

<二>局部实验阶段(2012年5月3日---7月10日)

1、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各校一是要利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二是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执教观摩课;三是认真领会,借鉴吸收,将专家、名师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

2、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各校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示范课要能够冲破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强化教研活动。各校要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为载体,要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听课评课紧密结合起来,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三>全面实践阶段(2012年8月15日---12月31日)

1、上好家常课。各校要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家常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家常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校要进一步加

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

<四>反思优化阶段(2013年1月1日起)

1、总结反思。各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法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五、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学区成立“高校课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李

副组长:王元仁

石兆庚

员:缪占雄

苏安信

宋秉宗

蒋奎堂

芮文平

张志清

姬福民

马中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元仁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篇2: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小学高效课堂培训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中心校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意见,为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特制定半壁山学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分学段实施,高年级推行“五步三查”课堂模式、中年级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低年级继续使用中心校原定模式,并逐步向先学后教过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教方式”的转变。

3、完善全新的“备课、课堂、作业、评价” 模式。

4、深入落实六有效:“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考查、有效教研”。

三、具体推进目标

(一)高年级构建“五步三查”课堂模式。

1、独学——先检查反馈、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重点难点。然后根据学习任务开始自学(或课件或小黑板或作业纸)(教师一查)

2、对学+群学——根据自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先对子帮扶,后小组交流。

3、组内小展示——呈现前面的学习结果,人人都讲。(教师二查)

4、班内大展示——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进行整合或提出新问题,分配各组任务(或课件或小黑板或作业纸)、小组准备、分组展示;教师点拨、评价、概况、总结。

5、整理笔记、达标测评——整理笔记、巩固记忆;检测题目、独立完成;(教师三查)。

(二)中年级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即4模块8环节)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分钟)(1)情境导入,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简洁明确。

2、先学(自主学习)(5-8分钟)(3)自学提示

(4)读思画批(围绕提示自我探究)(5)检测自学效果(根据目标设计题目)

3、后教(合作探究)(5-8分钟)

(6)相互更正(兵教兵——同桌或小组或全班)(7)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全班交流讲评)

以上先学和后教两个模块要反复2至3轮(共25-30分钟),达到分散学、分散教的目的。

4、当堂练习,检测目标(7-12分钟)(8)作业练习、当堂检测

低年级可设计适当的字、词、句的练习;中高级把握教材特点,第一课时可进行字词句的练习,第二课时则应捕捉“读写”训练点,将练习的重点放在“读写结合”上。

(三)充分运用“合作学习小组”。高年级将班级学生根据区域和能力层次、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人,明确一名组长,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中年级前后桌4人一组,低年级同桌2人一组。

(四)备好教学案,用好导学案。通过个人初备、集体备课、个人复备,把导学案和教学案本土化、特色化。保证容量适中,难度适宜,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五)优化课堂结构。时间分配、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和当堂训练,均需科学高效。每节课老师尽量少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30分钟以上)。让100%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让大多数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全神贯注听学生发言、看学生板演,发现每个细节问题,及时予以点评、引领。

(六)重视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对每一节课要从操作层面到目标达成,从学生参与的广度到学生参与的效度,认真总结,思考对策,及时整

改。各学校和教师要认真总结语文课改经验体会,撰写论文形成课改成果。反思、体会、论文上传潵河研训团队博客:新浪博客登录名:zxxyxs@126.com。

四、实施步骤

1、学习理论,熟悉模式——8月下旬

2、自我操作,熟练模式——9月份

3、校内展示,完善提高——10月份起,每月进行。

全校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以展示促练兵,以练兵促提高,学校安排展示有两个优先:一是语文骨干教师优先上;二是高年级的教师先上。学校对教研活动安排二个层面的点评:一是教研组层面的分析点评,由教研组长安排中心发言人;二是学校层面的分析点评,由校长、教务主任作中心发言人。

4、教学比武,10-11月

各校组织好校级比赛活动;学区中心校将组织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选拔高效课堂教学标兵,参加县级比武活动。通过各级比武活动,提高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水平。

5、视具体情况组织语文教师观摩高效课堂,听专题讲座,参与博客交流。

五、组织领导

1、各校校长亲自抓,副校长、教导主任带头实验,强力推进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要加大对课堂的督查力度,督促教师切实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上课。

2、学区成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校语文高效课堂的培训与实施、督查与评价工作,确保活动各环节落实到位。

长:詹小平副组长:付国文

成员:各校教学校长、副校长; 各校教务主任、副主任。

篇3: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提升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才会潜意识的去探讨、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从而有益于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益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魅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适时运用电教媒体等手段,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努力创设科学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形成和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科学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有能力、有魄力、高水平的教师来担当。构建高效的课堂,首先要打磨出优秀的教师。所谓优秀的教师,即有着浓厚的课改意识、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在学识、素质、情操等方面深受大家称赞的教师。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新形势下,有责任意识、历史使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都会自觉地适应形势,积极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素质,以岗位训练培养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创建,应该来自于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真诚互动的基础。就一节课来说,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多彩、有趣、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踊跃参与问题探究、努力发现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提升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在课前准备上精心谋划,在课堂教学上精心组织,在教学理念上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篇4: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把作文看作是应付考试教师教学生作文,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分数。于是往往采取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到结尾写什么,都对学生提出许多框框,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所谓“决窍”,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原因之二是缺乏素材积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着作文命题无话可写,即使是自由命题,写起来也大多内容空洞,或文不对题。归根结底,小学生还是缺乏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正是由于缺乏素材积累,学生才感到无话可写。

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呢?我提出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式”作文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寫作课堂的效率 。所谓“活动作文教学”指的是师生共同创设并参与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习作题材,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文章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内容入手,从趣味活动的体验入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素材,符合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 它寻找到了沟通活动与写作的良好途径,既不是一般的活动过程,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指导学生写出反映活动的作文,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下面结合我的作文教学谈谈“活动式”作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以“活动”训练思维

李白坚先生说:写作教学应着力于文章生成前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通过十几年来的作文教学,我感觉到原先的写作教学都以文章为对象,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思维和构思过程。学生总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或范文往下接或仿,没有一个在头脑中生成文章的高度运思的过程,只有一个记忆与仿作的印象,单纯着力于语言文字的斟酌推敲,结果往往是作文内容、形式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更少个性的张扬,创新的火花。所以要让学生自愿将脑袋活动起来,并以这种活动为中心来进行写作,即进行思维训练活动,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好的文章。

1.活动观察方面:

观察本身也是一种活动。在活动的前提下,先提出观察要求,做到观察有步骤,有顺序,要仔细,抓特点,有重点,重思考。可采用多媒体训练法、参观法、实验法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充分发挥学生这种形象思维的优势,用声音、触觉、色彩、气味等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细胞,从而使他们能有效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细节,促进思维发展。如:在我设计的《养鱼》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层次观察,先从观察金鱼入手,激起学生对金鱼的喜爱,接着我拿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观察实验过程,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观察的无比认真。这样多层次的活动观察,学生经历了唤起表象、加深表象、更新充实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2、.活动结果方面:

当活动结束,结局已呈现出来时,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整个历程。此时要求将结局与产生这个结局的原因联系起来,即找到必然联系,得出结论。可采用思维定向与角度变换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多样化,如指导写作时我设计多角度选题的环节,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选题立意,有的同学以“金鱼”为题,有的同学以“实验”为题,有的同学以“科学”为题。至此并未结束,我又启发学生如何拟出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一个个有创意的题目应运而生。

二、以“活动”激发情趣

作文需要激情。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生活,没有材料,写作时不能生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链,研究发现,只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使孩子们动情,产生灵感和表现欲望。其实“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造源泉,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众多关系。”所以生活和活动最能激发情趣,诱发灵感的产生。

第一步,引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使信息纷呈并互相沟通以造成最佳的“思维态势”,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观察体验小金鱼的可爱,接着在我拿出实验器材时提出问题:“猜一猜老师要做什么”我的故弄玄虚已吊足学生的胃口。接着我又提出:“猜一猜酒精灯点燃后金鱼的命运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又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引起学生思维震荡,把学生推入活动之中,在简短的活动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想象,去发展,在活动的基础上构思文章,把活动过程中的思、听、说、读、写、动揉和在一起,组织出自己的文章来

第二步 让学生交流讨论中激情。有名言为“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换之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交流讨论是一种特定的激情方法,因为学生头脑中的各种观念和想法,通过互相碰撞,与激发,会出现大脑高度亢奋状态,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头脑风暴”。鼓励同学发表意见,围绕主题还可进行争论,及时捕捉灵感。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使这一情景充分展开和激化,让在场的学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畅所欲言,情感喷发。

三、在激情中投入写作

有了思维训练作基础,激发情趣为条件,还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之中。要训练学生养成习惯,当灵感出现的瞬间,应及时捕捉,迅速形成文字,一气呵成,或马上记录下来。当实验结束时,赶紧写下刚才活动过程。要启发学生大胆地去玩弄那些变幻无穷的文字活动的七巧板,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作时要做到将自己融入文章中,心无旁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互改互善

文章雏形已成,还得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活动,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交代与了解所写的内容。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朗读与欣赏,展示与挖掘成功之处。第三步,提出不足、探讨修改。

我把活动作文教学设计为四大步:训练思维→激荡情绪→投入写作→互改互善。通过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活化,进而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感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之中,这就变以往过分注重写作技法指导为重视作文前信息、情感、方法的储备,使学生的习作进入厚积而勃发的状态。作文就变成了学生把心中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而已,这时就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使写作的题材更为宽泛,除了写活动内容,还可写文章产生的过程与收获体会等。

篇5: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现根据《潜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鉴杜郎口中学成功经验,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强化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探求高效的新型课堂,在全校开展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

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

工作目标:构建“快乐、自信、高效、轻负”的课堂。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张扬学生的个性、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

长:黎义波

副组长:雷勇

张志杰

罗仁海

赵忠平

何成军 组

员:袁松森

王贤明

周智平

关瑞华

邹定波

刘正茂

龙娟娟

祝声杨

(二)宣传动员,统一认识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座、网上观看等方式,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开展具体操作层面的活动,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实践外校的先进课改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按照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

1.优化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决定在全校推进实施“三段五环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根据“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

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结合“三段五环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学校将制定集体备课的有关制度,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严格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小老师”作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控制好课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动,努力达到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的目的。课堂活动应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尽量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4.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根据创建高效课堂的要求,调整并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制度和教师考核方式。对于备课,重点检查集中研讨的过程,或二次备课的过程,避免网上直接下载或一人备课、全组享用的现象;对于作业,不仅只检查数量,更应该检查作业设计的效度、信度以及延展度,还检查学生对练习的纠错情况;对于教学反思,看发现了哪些问题,有几个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得以解决,形成了几篇有份量的反思文章。对于教研活动,看是否有明确的主题,解决了哪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应设置全面的学生问卷调查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教学常规的管理方式也顺应发展的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把教师的常规资料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及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范畴。

5.创新评价方式,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评价包括评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教学结果。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三度三量”的评价策略,即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看学生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对教师的评价采取“五看”的评价策略,即看课中是否坚持“学生中心”;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进行当堂检测;是否遵循教学模式和导学案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即时性、诊断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按照“三率一分”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意志品质、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合作态度等。

6.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教师应把握训练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训练题,课堂训练应

分层、分类设置,既要有针对一般学生的基础达标题,又要有针对优生的提高拓展题;既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又要有挖掘学生思维潜能的主观题。作业设置应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 的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7.实施有效教研,解决操作疑难。学校将以创建高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各级教研组织,完善各种制度,制定相关措施,确立研究主题,安排活动日程,攻克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教学研究在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推波助澜作用。学校教研组侧重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强化总结反思环节;学校备课组侧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强化分层训练,整体提高过程。

8.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实践热情。学校将充分利用楼道、走廊、橱窗、校报等空间,加大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宣传,让高效课堂的理念占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浸泡”在高效课堂的优质文化里。特别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里有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性语言、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文化小知识,有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警示制度;并基于学生“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文化的打造,让高效课堂更有行动基础,更有实施动力,更有发展方向。

9.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决定其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做到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应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

10.建立物质保障机制,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的要求,学校将对部分教室进行必要的改造并配备相应的教学小黑板(试点期间将先改造八个教室)。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学习、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2月)

1、召开动员会,宣讲形势,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一是要引导教师认识到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引导教师认识到创建高效课堂既是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

2、召开创建高效课堂研讨会。探讨实验班级的7---8个小组如何合理分配,评价制度如何建立,组长如何确定,高效课堂与班集体建设如何统一,还有学生培训、小组长培训

和指导等。

3、安排布署创建工作。在认真学习《潜江市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前提下,要求各教研组及时组织学习“三段五环五课型”模式的操作规程,并结合规程制定切合本学科教学特点的具体实施细则,并对实验教师提出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①要严格按“三段五环五课型”模式的操作规程认真备课。②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价值。③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分好学习小组,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中专心致志、积极思考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自学中独立思考的习惯,互动时踊跃发言的习惯,在竞争过程中通力合作的习惯等。⑤要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搞好集体备课,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完善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作贡献。

(二)初步试验阶段(2011年2月-6月)

实验将在七、八年级各四个班中进行(其余的班为对比班),学校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抓好备课环节。我校对全体教师提出如下具体要求:(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课案。(3)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形成优质的教学设计。(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备课的呈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导学案、可以是教学案,还可以是空白教案。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目标的分类达成,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七、八年级的所有教师从2月份起必须用新模式上课。为了促使教师又好又快地运用“三段五环五课型”教学模式,教研组首先要解决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等现实问题,接着各备课组制定出适合本学科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入课堂实践;学校也将采取以下几项配套措施督促活动的按期进行:一是领导班子推门听课,每周至少两节,课后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二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模式课;三是语数外每周各推一人上研究课并及时评议;四是围绕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校本研训,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小论文评比等形式,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成败得失;五是走出去,请进来,开阔

教师的眼界,活跃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六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3、建立反馈评价机制。一是扎实推行“堂清、周结、月测”活动。“堂堂清”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落实,它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必须堂堂有。“周周结”由备课组负责组织落实,周末进行,是“堂堂清”的延伸,也能为各备课组反思创建活动提供重要参考。“月月测”由教导室负责组织落实,每月一次,同时还要做好质量分析,为学校组织阶段性的高效课堂研讨会作准备。二是教务处还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看法,听取学生的建议。三是建立反馈制度,每月定期检查、公布教师的常规教学情况,并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四是根据试验情况,不断完善高效课堂评价表。

4、修改完善教学模式。在为期四个半月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头看,组织教师对教学基本步骤和具体操作规程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或补充,或修改,使之更加适合校情,为全面实施作好准备。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三段五环五课型”教学模式在全校各个年级全面展开,学校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开展典型引路活动。要让试验阶段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谈经验体会,授方法技巧,展课堂风采;教务处则要有计划地安排新手向优秀教师学习,或轮流听课或跟岗培训。

2、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要针对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听研究课、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等。每次听课后,参与人要写出简单的反思,明确自己的收获,找出存在的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教务处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校内优秀教师对以上反思者进行听课,考察其是否落实了整改措施。

3、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一是按要求参加各学科的中心教研活动;二是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举办的竞赛和培训;三是适时举办校内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优秀论文、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

4、开展组内达标活动。这项活动从三月上旬开始到学期末结束,要求人人参与。先由教师个人申请,后由教研组组织评课小组(可吸纳其他学科优秀教师参加)参与听课、评课。对于不达标的,评课小组要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二个星期之后,该不达标者方能再次申请验收。

(四)整改深化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达标验收、总结表彰、提炼升华,学校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开展校级达标活动。此活动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2—4,由学校考评小组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对所有专任教师的常态课进行第一次量化评价,并提出明确的考评意见。

第二阶段从2012.5—6,所有专任教师在认真整改的基础上,向教务处提出达标申请,由学校考评小组对其进行第二次量化评价;接下来,学校考评小组将对申报人的两次量化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判定是否达标。

2、接受市级抽查认定。

3、总结表彰推典型。一是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对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的个人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把着力点放在实施“三段五环五课型”模式的成败得失及建议上。二是学校领导班子会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考评小组对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把着力点放在修改或完善“三段五环五课型”模式上。三是开展表彰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备课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并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篇6:寺滩学区“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设计“学生活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教师观念,设计“学生活动”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讲学生听,我讲了,你听了,但忘了。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学生活动”的安排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克服“单方面教”的痕迹,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更多地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

“学生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促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2.转变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

高效的科学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活动的有效设计和进行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观察蜗牛”中,针对学生盲目无序兴奋的观察,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有学生提出问题:

蜗牛的外部形态是如何的?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蜗牛有哪些感觉?

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看看谁观察得更加仔细!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课上一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动”起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指导的位置上,而课堂上产生的效果却是最佳的。

3.养育创新意识,设计“学生活动”

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逐渐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心观察与分析,合理表达,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加强创新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

例如:“怎样使鸡蛋浮上来”的活动,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老师给出一定量的盐、烧杯、水,使鸡蛋在水里浮起来,方法是加水后往杯中加盐,结果实验的过程较长,效果不明显。引导学生评价:实验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有什么改进方法吗?经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学生们的做法是:先将盐倒进杯中再加适量的水,实验现象很明显。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两种实验做法虽然看起来他们只有很小的差别,而且都达到了目的,但是为什么现象差异却如此大?这不仅总结了:食盐溶液密度变化的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更反映出思维方式是不一致的。正向与逆向的思维方式训练在科学教学中极大程度上渗透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实施“学生活动”,注重科学探究学习

1.“学生活动”使探究学习更加具体,能够落到实处

学生活动需要注意探究活动的深度、广度要适当,让学生对于每一个活动做细、做深、做透,活动设计切忌大而空。同时让学生有时间质疑探究方法的差异,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探究未成功的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结论的表达等过程反思活动的成功与不足。

2.“学生活动”要“放”得到位

教师要真心地相信学生,真心地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而不是定好框架,备好资料,让学生按老师的意思去做。

如:“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教学,常规的做法:老师提供学生酒精灯、碟子、铁制瓶盖,酒精、水、扇子等,要求学生:(1)把同质量的酒精滴在碟子和瓶子中,比较它们的蒸发快慢;(2)把水滴在两个铁制瓶盖上,一个用火烤比较它们蒸发快慢;(3)把酒精滴在两个碟子上,用扇子扇其中一个,比较它们蒸发快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操作工。

有一位教师的设计是:给学生提供蜡烛、扇子等,还准备了许多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器材。如电吹、海绵、衣服架、夹子等,要求学生尽快把一块叠放的湿毛巾弄干。因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用火烤、用扇子扇、用嘴吹、用力甩、用力把水挤出来,有用衣服或海绵把水吸出来,有的多种方法同时用上,各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争取尽快把湿毛巾弄干,他们做得很投入,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汇报成果时讲得津津有味,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把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预设框架,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我认为这样才是“真心实意”地放。

3.“学生活动”要“放”得实在

教师要把开放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把开放的做法体现在学生的每个环节上,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方能在实践中体会开放的愉悦。

如教学“水的密度”内容时,课前向学生公布探究课题:“测一长方体小铁块的密度,你有几种方案”。进行设计实验方案以及自制一些实验器材,课堂教学开始,让学生展示课前设计方案,在全班交流,经过评价、筛选,提出合理的方案如:(1)用天平和量筒;(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3)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4)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5)用天平;(6)用弹簧测力计等。课堂上老师要求被选中的方案由学生说明实验步骤。有的还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发现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样的创造工作。

把科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延伸,拓宽了学习渠道,为人才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反思“学生活动”,实现教学螺旋式上升

1.“学生活动”的自然收尾

收的自然才能达到放的效果。有些设计得很好的实验,学生做的正兴致,思维刚打开,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为了赶时间,急于收场,学生不能尽兴,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既达不到开放的原来目的,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植物》一节时,先通过让学生比较一株南瓜和松树的异同点引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里的绿色植物进行观察和辨认,并进行登记。时间大概过去25分钟,发现每组学生都已经仔细观察了校园里的植物,对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学生可以大概指出哪些是被子植物,哪些是裸子植物。活动时间也许稍长,但做到了收的自然,学习活动也达到高潮。

2.“学生活动”的反思提升

学生活动必须注重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原理、实验结论,反思实验过程的得与失,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位老师在教学“沸腾”时做得比较好,利用学生实验,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水加热,当实验一开始陆续报告观察到的现象,如“水面有波动”,“听到声音”,“试管底有水泡产生,水泡上升后变小,后来没有了”,“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当水的温度升到100摄氏度时,我们再加热温度再也不上升了”,“我们的水温升到99摄氏度是再也不上升了”,“我的试管口冒烟了”,“我的水面上升了”等,老师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都记录起来,当学生试管中的水都沸腾起来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观察到各现象进行分析,这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概括起来,把看到的实验现象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总之,学生活动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引导者,通过有效合理的学生活动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改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活性,在科学教学中全面养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上一篇:听优质课反思下一篇:宾阳县职称论文发表网-新形势国企企业工会工作论文选题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