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2024-05-09

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共10篇)

篇1: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问:什么是保障性住房?

答: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城乡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目前主要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

问:什么是廉租住房保障?

答: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形式,向符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低收入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供社会保障的方式。

问:我区申请廉租房保障的条件?

答:申请廉租房的家庭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或家庭年收入在2.8万元以下的家庭;

(二)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

(三)家庭人口两人(含两人)以上,主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区正式户口;

拥有本区正式户口,由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年龄在35岁以上(含35岁)且年收入低于15000元的单身居民,且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可申请廉租房保障。

问: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是怎么测算的?

答: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按照家庭承租住房建筑面积计算租金补贴。租金补贴标准:低保家庭每月10元/平方米,低收入家庭每月8元/平方米。计算公示为:补贴金额=家庭承租住房建筑面积-家庭原有住房建筑面积)×租金补贴标准。

人均承租面积高于25平方米的,按人均25平方米计算补贴金额。租金补贴标准不得高于租赁协议价格。

问:廉租房能否转租,转让?

答:廉租住房不能转租、转让,也不能继承。但如果户主的其他家庭成员(包括其子女)仍符合保障条件,可以继续承租使用。

问:什么条件能申请租金减免?

答:承租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照相应等级申请减免部分租金:

(一)直管公房租金核减: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按实际租金的70%收取。

(二)廉租住房租金核减:

1、廉租住房家庭属低保的,房屋租金减免20%;

2、廉租住房家庭中有残疾人或患有重大疾病的,房屋租金减免20%;若属残疾军人的,房屋租金减免30%;

3、廉租住房家庭中有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房屋租金减免30%;

4、廉租住房家庭人员均在60岁以上的,房屋租金减免50%;若属孤寡老人的,房屋租金减免80%;

若廉租住房家庭具有上述多种情况或区民政部门提出核减意见,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可申请累计减免租金,直至租金减为零。

问:什么是公共租赁住房?

答: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问: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条件?

答:家庭年收入7万元以下(单身人士年收入在3.5万元以下,年满35周岁)的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无房家庭、单身无房职工、进城务工人员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申请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一)家庭:一是家庭人口两人(含两人),申请人必须具有我区城镇正式户口。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包括申请人及配偶、子女、父母等。申请人已婚的,其配偶及成年子女必须作为共同申请人;二是在我区无自有住房或未承租公房的。

(二)单身人士:一是申请人具有我区城镇正式户口;二是在本区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三是在我区无自有住房或未承租公房的。

(三)进城务工人员:一是申请人具有成都市行政区域户籍或持有我区居住证;二是在本区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连续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2年以上(含2年);三是在我区无自有产权住房和未承租公房。

(四)在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面向面园区就业人员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人单位可以代表本单位职工申请。

问:我区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是多少?

答:我区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城镇户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和个人的按照市场租金的70%缴纳租金;农民工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按市场租金的50%缴纳租金。市场租金由房产管理部门根据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问: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有无时间限制?

答: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在租赁合同期内不调整租金。合同期满确需继续租赁的,承租人那种申请程序重新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以续租。

问:什么是限价商品房?

答:是指限定销售价格和套型面积,向中等收入家庭供应的商品住房。

问:限价商品房的申请条件?

答:家庭年收入7.5万元以下(单身居民年收入在4万元以下)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购一套限价商品住房。

(一)本区正式户口的无房家庭或现有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家庭。

(二)有本区正式户口,年满28周岁,无自有住房的单身居民。

(三)夫妻双方在本区工作,两人在本区连续缴纳3年以上综合社会保险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无自有住房的外来从业人员家庭。

问:限价商品房的销售价格是多少?

答:限价商品房实行政府定价,销售价格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市场价低15%-20%。

问:我区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哪些?项目房源情况、所属地理位置?

答:我区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分别有:“红星逸园”、“清心园”、“学府苑”、“新繁公共租赁住房”、“石板滩镇公共租赁住房”、“工业东区公共租赁住房”

(一)红星逸园小区:2008年建成,220套廉租住房,位于新

都镇红星村黄河路78号;

(二)清心园小区:2008年建成,367套廉租住房,位于新繁镇高墙村、李园村;

(三)学府苑小区:2009年建成,共计1098套保障性住房,其中经济适用房699套,限价商品房382套,廉租住房17套,位于位于蜀龙路北延线

(四)新繁镇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开工建设,200套公租房,位于新繁镇北一环建设,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验收;

(五)石板滩镇公共租赁住房:2012年开工建设,215套公共租赁住房,位于石板滩镇东风社区的215套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预计2014年5月竣工;

(六)工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2013年开工建设,200套公共租赁住房,位于新都镇工业东区龙虎小区北侧的2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筑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预计2015年5月竣工。

问:如何申请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答:根据保障房开竣工情况,按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公租房分类进行申报,经过审核公示无异议的家庭,实行摇号分配和轮候。具体申报材料和程序为:

(一)申报人提供户籍证明、收入证明、住房证明等相关材料向所在社区提出书面申请;

(二)社区受理审核;

(三)街道办复审、公示;

(四)区住房保障部门入户调查再审核、再公示;

(五)公示无异议进入摇号配租(申购)选房或轮候。

新都区房产管理局:89396500 新都区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科: 83016008

篇2: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1、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或年满35周岁的单身人员,可以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1)在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和泰山景区范围内有城镇常住户口(非农村经济组织成员);

(2)无房户或自有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包括10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

(3)家庭人均年实际收入低于5000元(包括5000元)。

2、申请廉租住房保障须提交哪些材料?

答:申请家庭须在报名地领取《泰安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审批表》并按要求填报,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1)家庭收入情况证明材料;

(2)家庭住房状况证明材料;

(3)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

(4)婚姻状况证明;

(5)申请租金补贴的家庭提供租赁合同;

(6)其他证明材料(如低保证、残疾证等)。

以上证件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原件验证后退回。

3、目前,我市廉租住房有几种保障方式?

答:目前,我市廉租住房保障方式有两种,一是租金补贴,二是实物配租,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只能选择一种保障方式。

4、什么是租金补贴保障方式,租金补贴额如何计算?

答:租金补贴是指按照规定标准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增强其承租住房的能力,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补贴额度按照现住房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确定。目前的补贴标准为:2人以下(含2人)家庭的保障面积标准为建筑面积30平方米、3人以上(含3人)家庭的保障面积标准为建筑面积50平方米,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按照每平方米4.5元补贴;对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照每平方米3.1元补贴。

5、什么是实物配租,实物配租房源在哪里,租金是怎样确定的?

答:实物配租是指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目前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位于长城路以西、万官路以北惠普家园西区,一期建设廉租住房270套,单户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实物配租的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由物价部门会同房产管理部门制定后公布。

6、廉租住房保障申报时间?

答:本次报名时间为2009年5月31日~6月19日,自2009年下半年起,廉租住房保障申请每年集中受理两个月时间,分别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

7、廉租住房保障的申报地点?

答: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家庭可到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领取《泰安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审批表》并按要求填报。

8、现正享受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家庭如何申报?

答:现正享受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家庭需按照要求重新申报,逾期不申报者,视为放弃廉租住房保障资格,不再继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

9、对弄虚作假、骗取廉租住房保障的人员如何处罚?

篇3: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作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三类, 其供应对象、供应方式、建设标准虽各有不同, 但它们都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 以较低价格或租金向不同层次的保障对象出售或出租的住房。在政府干预居民住房问题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后, 各国普遍形成了市场调节和社会保障双重机制并存的住房体制, 我国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与美国的“可支付住宅”、新加坡的“组屋”、日本的“公团住宅”、香港地区的“居屋”、德国的“社会住宅”等相似, 都是一国 (地区) 住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8年提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至今, 中国的住房政策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前行, 但在保障住房政策方面却一直处于摸索、实践及不断改善的过程之中,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下, 尽快建立保障住房政策体系已经提上日程,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障住房政策的成功经验, 笔者认为完善我国保障住房政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保障住房政策应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

制定住房政策以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权益, 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 但在保障住房政策模式的设计、选择上, 不同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类型、住房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国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做法和经验。比如, 同样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崇尚自由市场经济, 政府尽量不对住房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只对低收入等特殊阶层提供住房保障;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先驱, 既强调以市场配置住房资源为主体, 又实施比较广泛的住房保障政策, 并把出租住房和合作住房作为满足社会各阶层住房需求的长期策略;新加坡的市场经济模式属于行政管理导向型, 政府充分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参与保障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 帮助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实现“居者有其屋”。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 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居民的住房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决定了我国住房市场运行的环境、保障住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与其他国家都不相同, 因此, 在设计我国保障住房政策的模式和实施方案时, 虽然要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但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现成模式。

二、注意住房保障的层次性

为了体现保障住房的公平分配, 在国外的保障住房政策中, 很注重住房保障的层次性。一方面, 通过保障住房政策, 所有的保障对象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国家的住房福利, 以缩小与其他阶层在居住水平上的差距, 达到政府规定的住房标准;另一方面, 不同消费能力的保障对象从保障住房政策中受益不同, 处于劣势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住房福利。例如, 新加坡对购买组屋的低收入居民实行分级补贴的政策, 购买房屋的面积越大可以获得的补贴就越少;美国政府对可支付住宅实行“按收入交房租, 按人口分住房”, 要求承租户必须拿出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房租, 政府只对超出消费能力的部分给予补贴。在我国的保障住房政策中, 虽然有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两限房, 但并未充分体现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受益的公平性, 尤其对于经济适用住房, 其保障对象定位比较模糊、差异较大, 另外还有一些处于各类保障对象之间的夹心阶层游离在政策之外, 单一的供应和分配方式已不能适应所有保障对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因此, 针对某类保障住房也应该提供不同水平的保障方式, 使得不同层次的保障对象尽其所能地消费适当的住房。比如, 对于经济适用房就可以尝试变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 提供一定比例略低于市场租金、可承担的租赁住房, 解决那些既不属于廉租房保障范围、又确实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夹心阶层的迫切需要。

三、保障住房政策的长期实施与动态调整

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住房供应体系中, 消费能力不足的中低收入阶层始终是住房问题的核心, 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会有中低收入阶层, 其住房问题的长期存在决定了一国保障住房政策的长期性, 即使在人均居住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政府也长期承担着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的社会责任, 保持了保障住房政策的延续。比如, 新加坡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四十多年, 既有科学的总体安排, 又有固定的分布实施计划, 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 为了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 许多国家对长期实施的保障住房政策又建立起动态的调节机制, 以利于在新情况下解决新问题。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 在住房发展的不同阶段, 保障住房政策的内容就有所改变, 其中, 政策的保障对象从房荒时期的绝大多数居民过渡到供求缓和时期的中、低收入阶层, 现在又逐步缩小为以低收入阶层为主;政策的侧重点则经历了从直接兴建保障住房到提供租金补贴和金融支持、充分利用存量住房的转变, 通过政策的动态调整推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住房水平的升级换代, 形成住房的自然淘汰, 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促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 城镇中低收入阶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保障住房政策的目标主体, 因此, 保障住房政策绝不是政府的权宜之计或临时的政策, 而是一个长期都将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政策, 随着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动态调整。

四、各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从手段上说, 保障住房政策包括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保障住房、对保障住房建设的用地支持、信贷优惠和税费减免、对住房购买者的金融支持、对住房租户的租金补贴以及帮助社会团体等非营利住房合作组织建房等, 在欧美和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 一般都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手段, 以适应不同的政策安排和居民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虽然各国的政策手段并不完全相同, 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促进保障住房消费的措施为主 (欧美国家) 或者对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措施并重 (新加坡) 。 (2) 住房金融手段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为保障住房建设提供低息贷款;二是为购房者提供各种形式的住房抵押贷款, 如新加坡的公积金贷款、瑞典的住房合作社储蓄贷款、英美两国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抵押贷款等;三是欧美国家还普遍为低收入者购房提供抵押贷款担保和保险, 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3) 注重公司合作, 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私人金融机构为保障住房建设和消费提供贷款, 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参与保障住房建设, 扶持住房合作社、住房储蓄银行、住房协会等社会团体筹集住房资金或者从事保障住房的建设、经营、管理。 (4) 用间接手段促进保障住房的建设和消费。比如, 欧美国家通常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保障住房的供应和需求, 美国还通过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促进银行为居民发放抵押贷款。与这些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保障住房政策侧重于以促进供给的措施为主, 而促进消费的措施不足, 住房金融手段还比较单一, 社会团体在保障住房建设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各种配套措施也很不完善, 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好的做法, 在政府实施住房保障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来促进保障住房的建设和发展。

五、用立法推动保障住房政策的实施

篇4:浅谈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执行审计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审计

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对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为解决社会中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的政策执行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本文从审计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一、保障性住房审计的重要性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中央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完備的保障性住房审计机制对推动国家治理科学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合理运用,杜绝腐败和浪费;二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审计,有利于保障保障性住房质量,杜绝设计缺陷和偷工减料;三是对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有利于保证保障性住房入住率稳定,杜绝孤岛;四是对管理效益进行审计,有利于建立完备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五是对保障性住房配租摇号程序进行审计,有利于建立阳光透明的配租机制,杜绝暗箱操作。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这是中央出台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如何把好事办好,审计部门应如何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对资金筹集与管理、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管理、房屋分配等所有流程,均以“公平性”作为审计的主导原则。

(一)资金筹集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资金的筹集方面看,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自己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贷款等,审计过程应重点审查财政资金是否按照正常需求足额筹集及时到位,贷款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是否存在资金缺口,以及能否保证工程进度的要求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各地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但根据国家审计署对全国的审计调查结果显示,22个城市的资金比例未达到上述要求。

从资金的管理方面看,应重点关注资金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控制好了资金的流向问题;检查管理费或代理费的开支范围,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开支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利用虚假申报材料套取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的行为。

(二)保障性住房成本与收益的控制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收益利润问题成为了住房建设中的一大问题。一般各地方价格主管部门都综合考虑材料人工成本与施工企业合理利润因素进行住房价格的严格控制,大部分保障性住房基本收不回成本。一方面影响地方政府建设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较高收益而私自提高房价或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

(三)保障性住房规划、选点方面的问题

审计调查中发现,某些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过于偏僻,周围没有可供就业的产业,尤其是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就业的相关产业,由于缺少相关的公交配套设施,导致出行困难,出行成本高,也造成了就业的障碍。

(四)对申请人群的资格审查问题

按照政策规定,保障性住房只能出租给中低收入的家庭,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保障性住房被高收入家庭或已有一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所挤占。而且在核定低收入家庭方面,没有出台详细的明文规定。因此,在关于核定收入上,瞒报、少报、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缺乏持续有效的金融资金支持,很多政策都流于形式而难以落实,资金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因素。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加大银行信贷对保障性住房的倾斜,吸引大量企业参与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确保资金来源。

在规范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应充分发挥审计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措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督职能;以专款专用为原则,监督资金使用过程中授权审批及付款的职能分工与相互制约防止出现个人及单位套取、挪用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情况。

(二)纳入政府考核项目,建立保障性住房绩效评价审计

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考核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项目中,将提高地方政府对公租房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权利制约和监督,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起到激励作用。

(三)建立责任监督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在选点布局上充分考虑保障对象家庭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规划在近期重点发展区域、产业集中区域和公共交通便利的区域,并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实施监管;二是按照政府组织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可通过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具一定资金实力和良好社会责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项目建设,择优选择项目施工、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

(四)规划分配审批程序,提高保障性住房分配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严格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制度,将是规范保障性住房分配的重要举措,作为审计部门,应当审查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此外,审计部门应积极促进家快捷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公民相关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家庭收入档案,与相关公安、房产、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进行数据共享,从而更加准确合理地规划保障性住房受益人群,实现社会公平。(作者单位:重庆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魏显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

[2]刘飞,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角色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5:长沙住房保障政策

发表时间:2010-12-0

2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进入业主论坛

2011年长沙市将要完成3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昨日,长沙市住房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志坚接受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访谈,就长沙住房保障政策进行解读。

25万棚户区居民搬入新居

据了解,长沙市从2009年起启动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作,当年完成棚户区拆迁200万平方米,2010年的目标是完成200万平方米,2011年的目标是完成330万平方米。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统筹兼顾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等工作。”李志坚说,去年以来全市共立项86个,目前改造完成20个,8万多户25万棚户区居民搬入了新居。

今年,长沙加快启动了中山西路、火车北站、南湖片区、滨江新城、湖橡社区、东牌楼等一大批重点棚改项目。到10月底,全市已启动棚户区改造的项目有47个,完成拆迁达到了8753户。同时,年内已启动实施第一批11个国有工矿棚改项目,大部分项目可在年内竣工封顶。

符合两条件可申请廉租房

下阶段长沙将进一步加大廉租住房建设,规范经适房货补,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

“是不是所有的无房户都能申请廉租住房?要到哪里申请?大概多长时间能申请下来?”有网友发问。

李志坚解释说,不是所有的无房户都能够申请廉租住房,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是具有长沙市城镇非农业户口五年以上的本市居民;第二是经民政部门审定的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街道进行申请,按相关的程序进行审批。从申请、受理、审批、公示到取得资格一般在一个月以内。

篇6:住房保障知识问答

1.我市自2010年开始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及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4.我市廉租住房保障以实物配租为主,发放货币补贴为辅

6.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经政府给予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8.建成后的廉租住房按照租售并举的方式,可以租赁给廉租家庭,也可以以成本价或适当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给廉租家庭,使其获得有限产权。

9.实物配租家庭在租赁使用房屋期间发生的租金和水、电、暖、气、物业等项费用,由享受实物配租家庭负担。

11.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住房保障部门负责辖区内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管理与实施。

10.公共租赁住房交付使用时应提供简约、环保的基本装修,具备入住条件。

10.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为我市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

11.应退出承租住房但暂时无法退出的,可延长三个月租期,延长期间租金按同区域同类住房的市场租金收取。

12.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租赁期满后,承租人需重新申请。

14.从2014年起,各地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二、单选题:(10分)

2.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对旗县区、稀土高新区住房保障部门的审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A)提出复核申请,()应及时予以复核。

A、市住房保障部门 B、市民政局 C、旗县区政府 D、法院

3.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廉租住房货币补贴或实物配租的,要依法追回补贴资金或配租房屋,申请人(C)年内不得再行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住房保障。

A、1 B、2 C、3 D、4 5.我市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最高为(A)平方米/户。A、50 B、60 C、70 D、80 6.符《包头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向(A)提出廉租住房保障书面申请。

A、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 B、户籍所在地住房保障部门 C、市住房保障部局 D、市民政局

7.(C)年,我市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A、2004 B、2008 C、2010 D、2012 8.公共租赁住房以中小户型为主,平均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B)平方米以下

A、50 B、60 C、70 D、80 9.各区域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由辖区政府、管委会确定,原则上控制在同地段市场租金的(C)以内。A、50% B、60% C、70% D、80% 14.根据《包头市市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配建办法(试行)》,凡规划为住宅的建设项目,要按照项目规划要点确定总规模的(D)比例配建廉租房、公租房。

A、6% B、5% C、2% D、1%

三、多选题:(15分)

1.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棚户区改造、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

A、廉租住房 B、公共租赁住房 C、经济适用住房 D、城市棚户区改造

2.按照《包头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我市廉租住房申请者必须同时满足下列哪几个条件:(ABCD)A、具有我市城镇户籍;;

B、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低收入对象或优抚对象;

C、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

D、无房家庭或住房面积未达到保障面积的家庭;

3.新建廉租住房按照(ABCD)的原则建设。A、小套型; B、经济适用;

C、满足基本使用功能; D、节能省地;

4.实物配租家庭有下列哪几项行为之一的,住房保障部门有权终止租赁合同,收回房屋,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赔偿:(ABCD)

A、将承租的廉租住房擅自转租、转让、转借他人的; B、无正当理由连续拖欠租金六个月的; C、经复核已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况可以收回的。5.租赁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制度。A、申请 B、审核 C、公示 D、轮候

6.在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时,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可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其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合同约定交纳租金,5年内不得享受我市住房保障相关政策:()

A、将承租住房转租、转借、改变承租住房用途的; B、不如实申报家庭或个人住房等情况,骗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C、连续3个月以上未在承租住房内居住的; D、连续3个月以上未按期交纳租金的;

7.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对象为我市居住的中低收入家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哪几项条件:()

A、具有本市户口或在我市连续居住3年以上的; B、必须具有本市户口;

C、家庭人均年收入不高于我市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D、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我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80%。

8.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内政发[70]号)要求,今年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A)和(C)的并轨管理实施意见。

A、廉租住房 B、经济适用住房 C、公共租赁住房 D、棚户区安置房

9.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内政发[70]号)要求,要通过(C)、(D),实现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并轨管理运行。

A、实物配租 B、货币补贴 C、租补分离 D、分类补贴

10.《包头市保障性住房室内装修标准(试行)》所称保障性住房是指受国家政策补贴、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分配的()和()。

A、经济适用住房 B、廉租住房 C、棚户区安置房 D、公共租赁住房

11.保障性住房室内装修应遵循()原则。A、整体设计 B、整体装修 C、一次到位 D、方便使用

四、简答题:(10分)3.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时,申请人应向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填写《包头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并提交哪些材料:

答:

(一)户口簿或暂住证、劳动(聘用)合同;

(二)家庭成员身份证件;

(三)婚姻状况证明;

(四)住房情况证明(自有房屋证明由房屋产权部门出具);

(五)社会保险费缴纳证明;

(六)用工企业出具的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担保证明。

五、论述题:(10分)

篇7: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年检通知

一、2013年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家庭进行年检。

包括2012年享受租赁补贴家庭,购买按份共有廉租住房家庭,享受实物配租家庭。

二、年检内容及相关要件

1、须本人携带有效二代身份证及户口原件,租赁补贴证,民政部门2013年颁发的《低保证》或有效特困证明。

2、农村户口需提供无耕地林地证明。

3、夫妻户口未迁到一起的家庭,如果一方是外地户口需要到当地开据(有无)房查询证明。

4、申请人需到产权一楼大厅开据(有无)房查询证明。

5、带着所需要件到房产五楼会议室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保障家庭进行填写年审表。

三、年检时间

2013年5月13日至2013年6月13日,期限为一个月。

四、年检地点

篇8: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 住房泡沫和市场失灵程度愈发严重, 越来越多的城镇低收入家庭无力支付商品性住房, 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住房保障政策作为保障中低收入阶层居住权利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发展完善, 各地积极参与住房保障建设目标任务的实施, 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然而, 住房保障的预期目标却并没有很好地实现, 很多城市住房市场仍然存在很严重的市场失灵, 住房市场整体价格飙升, 普通居民依然无力负担商品住房。一方面是住房保障建设大张旗鼓的推进, 另一方面却是分配、退出等并不完善的政策体制和依然严峻的住房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 从而实现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反馈,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实现住房保障目标, 体现政策价值[1]。

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就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 对住房保障政策制定、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做出评价, 目的在于取得相关的信息, 作为政策调整、改进的依据。本文试图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适宜的绩效评价方法, 为住房保障政策的评价和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维度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3E原则以及住房保障政策目标的基础上, 构建包括公平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维度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1 公平性

公平性是指公众是否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 可测度住房保障政策是否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安居的机会[2]。主要指无力负担商品房的人群均有同等的机会获得保障性住房, 即被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可用覆盖度指标衡量, 即住房保障政策涵盖的保障对象对应保人群的覆盖程度如何, 即当地住房保障政策中规定的居民收入准入标准与理论值之间的比值。理论值的确定运用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计算公式推算得出。由于租售情况的可支付能力计算方法不同, 因此, 把覆盖度指标分为配租型覆盖度和配售型覆盖度两个具体指标。

1.2 效率性

在政策评价领域, 效率性主要指政策执行效率, 由于住房保障的根本目标是弥补市场失灵, 因而效率性指标可以由市场失灵的弥补效率来衡量。可测度政策调整是否具有效率。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商品房覆盖面与保障房覆盖面不能有效搭接, 两者之间有夹心层的存在, 因此, 本文把市场失灵程度的大小界定为夹心层的人数。市场失灵修正度则指, 当年度市场失灵程度较上一年的变化情况, 即夹心层人数较上年一年的变化情况。包括配租型市场失灵修正度和配售型市场失修正度两个具体指标。

1.3 效果性

是指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可测度住房保障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住房保障政策可以调节收入分配、调节住房市场。因而, 效果性指标可以用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来衡量, 具体来说包括房价收入比变化率、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基尼系数变化率三个指标。 (表1)

2 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择南京、无锡、扬州三个城市对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从三个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综合绩效评价值、各分项绩效评价值和单项绩效评价值的分析比较, 得出政策实施的结论与建议。

2.1 评价指标原始值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各地统计公报、南京市住建委、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扬州市住房保障网站公布的信息。 (表2)

2.2 权重计算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采取熵值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 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 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 从而得到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3]。 (表3)

2.3 评价值的计算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评估法是根据指数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确定各指标权数后加权算指数公式, 是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为指标的评价指数;

λi为各指标相对于总体目标的权重;

Rj为单项指标评价的标准值。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 可以计算出单项指标评价值和综合指数评价值, 见表4、表5。

3 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结论与对策

3.1 综合绩效评价结论

三个城市的综合绩效指数中的三个分项绩效指数的贡献率各不相同。其中无锡市的综合绩效指数最高, 所以分项绩效指数也较为明显, 公平性绩效指数和效果性绩效指数齐头并驱, 效率性绩效指数最高;扬州市的效果性绩效指数贡献值较高、公平性绩效指数次之, 但是效率性绩效指数明显较低;南京市由于其综合绩效指数最低, 所以分项绩效指数相对较低, 但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效率性绩效指数, 而公平性绩效指数比较低。 (图1)

3.2 单项绩效评价结论

单位绩效评价是通过比较三个城市各个指标的评价值, 来全面认识各个指标对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绩效作用的差异性, 三个城市地方政府住房保障各单位指标绩效评价指数占比如图2所示。

3.3 公平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对策

就三个城市的比较来看, 扬州市最高、无锡次之、南京最低。无锡市配租配售保障房覆盖度均超过1, 即实际配租配售线均超过了合理配租配售线, 虽然无锡覆盖度指数最高, 但也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故无锡市应下调配租配售线;扬州市配租覆盖度较高, 很接近于合理值1, 但是配售覆盖度略低, 故扬州市应扩大配售型保障房的覆盖对象, 把更多买不起房的人纳入到住房保障政策对象体系中;南京覆盖度指数低主要是由于配售型保障房的覆盖度太低造成的, 根据实证分析的测算, 南京市2013年合理配售线为4823, 而实际配售线为1513, 存在很大的保障缺口。

3.4 效率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对策

效率性绩效指数差异最为明显, 其中无锡市最高、南京次之、扬州最低。无锡市住房市场比较健康, 2012年、2013年的住房保障政策均把所有无法支付商品住房的人群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故无锡住房市场和保障房完美衔接, 不存在夹心层, 因而市场失灵的修正度最高。扬州和南京住房市场和保障房政策对象之间均存在夹心层, 2013年的住房保障政策中, 南京对市场失灵人群的弥补程度大于扬州市的政策, 故扬州市的市场失灵修正度最低, 即效率性指数最低。

3.5 效果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对策

从图1中, 可以看出扬州市最高、南京市略大于无锡市。在公平性与效率性绩效并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 扬州市的效果性绩效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城市。说明住房保障政策效果并不是与公平性绩效、效率性绩效特别相关, 这表明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提高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性, 应该从保障对象入手, 合理设计户型、面积、安排建设地段, 有针对性的开发建设, 提高政策效果。

4 结语

为解决住房难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建设住房保障, 然而政策目标却并未很好地实现, 因而对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3E的角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熵值赋权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值, 通过不同城市评价值的对比分析, 发现政策绩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在研究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 从3E的角度设计评价指标, 构建了基于熵值赋权和综合指数评价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南京、无锡和扬州三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政策评价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吴翔华, 张静, 权艳.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 2014 (5) :81-84.

[2]董翊明, 孙天钾.基于“4E”模型的经济适用房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研究——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8) :109-111.

篇9: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摘要:文章运用福利体制理论对欧洲典型福利国家英国、德国、瑞典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了政府、社会、市场在三种福利模式下的住房保障政策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住房保障政策“去商品化”的衡量维度和指标,以及对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住房保障;福利体制理论;福利国家

一、 引言

福利体制理论(Welfare Regime Theory)的出现是与欧洲福利国家出现“福利危机”密切相关。丹麦学者艾斯平-安德森(Esping-Andersen,1999)的福利体制研究克服了之前的缺点,分别用了去商品化程度、公民社会权利、社会分层化等特点将福利国家聚类为三类,分别是以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福利模式,以欧洲大陆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福利模式以及以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模式。福利体制理论为学者们研究福利模式的划分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模板。

从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体制理论应用看,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领域集中在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领域。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我们发现,运用福利体制理论对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极少,而住房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游离于福利体制理论框架之外,不利于这个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尝试运用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体制理论对欧盟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这样做的优点为:一是福利体制理论对福利体制类型进行了划分,便于进行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研究,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其他福利政策,如养老金、医疗保险政策的国际比较,完全可以延伸到住房保障政策领域。二是运用福利体制理论便于清晰地分析出不同类型国家在住房保障政策中,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在何方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三是运用同一分析框架可以使国际比较建立在相同的概念和评判标准中,便于客观判断。

二、 文献回顾

国内外不少学者站在欧洲福利国家角度分析了英国、荷兰、法国以及德国等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马尔帕斯(Malpass,2004)详细讲述了二战后不同阶段中英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变化,探讨了住房私有化改革对英国福利国家的影响。国内学者陈燕(2003)、陈杰(2011)、王兆宇(2012)等对英国住房政策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与分析,提出政府既不能承担太重的建设负担也不能一味放开住房市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长期因素。薛德升等(2012)对德国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认为在西方国家中德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堪称典范。沃尔克(Volker Busch-Geertsema,2004)讨论了德国政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社会福利与住房保障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约翰·艾克豪夫(2012)分析了前东德与前西德在住房政策上的不同,着重介绍德国在社会福利保障住房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除此之外,胡戈·普里莫斯(Hugo Priemus,1999)、克莱尔(Claire Lévy-Vroelant,2014)梳理法国社会住房的发展历程。景娟等(2010)回顾了“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分析荷兰公共住房发展多个历史阶段的政策特征,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这些文献深度大多停留在经验介绍和描述层面,缺乏运用福利多元主义和去商品化的理念进行深入分析。

在欧盟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学家哈罗尔(M.Harloe)就对欧洲范围内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廉租住房体制进行过比较研究;吉姆·凯梅尼(Jim Kemeny,1992)对住房研究与社会学的结合最为杰出;彼得·马尔帕斯(Peter Malpass,2005)详细而全面地论述了欧洲不同福利国家的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余南平(2009)以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政策族群之一的欧洲住房政策为视角,结合欧洲国别差异化的住房市场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潘晓娟、吕洪业(2014)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典等欧盟典型国家,从发展历程、法律政策体系、运作机制、政府作用等方面,分别对其住房保障制度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从这些国家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中提炼了若干启示。这些文献大多数只是对住房保障政策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并提出经验借鉴,很少运用福利体制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三、 欧洲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

依据福利体制理论的划分,我们选取自由主义模式代表国家英国,保守主义模式代表国家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代表国家瑞典,从福利体制理论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探求这三种福利模式下的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是否也具有三种福利模式的显著特征。

1. 英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演变。英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始于20世纪初期颁布的《住房和规划法》。这项法案的施行标志了英国政府正式直接干预住房市场。二战前,英国政府对租房市场补贴,同时新建大量公房,形成一批非营利性的住房协会。战后,由于大量的住房受损,政府推行了社会公房项目(Social Housing Program)的住房改革政策。公共住房建设飞速发展。到1951年,新建住房中的80%是由地方政府建造的。由于政府实施了住房补贴法案,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新建公共住房。20世纪70年代,公共住房数量占住房总量的1/3。从这个阶段看,英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现了“去商品化”的过程。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领导的政府大规模推行“公房私有化”政策。该政策鼓励公共住房的租户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其住房的权利,并从金融政策上予以支持。英国的公共住房比例开始显著下降。公共住房通过获得住房模式(Right to Acquire scheme)、购买住房模式(Right to Buy scheme)、社会公房购买模式(Social HomeBuy scheme)等方式转化为私有住房。受这个政策影响,社会公共住房率从1980年的30%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20%左右。从中明显体现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再商品化”过程。21世纪初,英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住房协会的建房补贴,通过金融税收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加强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鼓励其建设社会公房,向低收入者提供可负担房租计划,加强了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体现出“去商品化”略有回归的过程。

2. 德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演变。德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历经长时间发展演变形成。1847年,住房合作社的出现标志德国住房保障制度开始。住房合作社制度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统一起来,通过集资合力,共同解决住房问题。二战后,德国城市损毁严重,政府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行公共福利性住房制度。政府提供低价土地、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措施,由个人、非营利住房公司、社会团体建造住房,向有困难居民出租。此项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战后住房短缺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特别是到2005年,德国已经累计建造了近1 000万套公共福利房,住房短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政府对公共福利性住房的投入也在逐步降低。政府推行的房租补贴和租赁管制政策也是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部分。房租补贴是对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凡是收入不足承担适当住房者,由政府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及房租的支出情况,补贴其中的差额。租赁管制是政府对租房的租金进行管制或指导的一项制度。为防止租房价格过快上升,各地方政府按照房屋的区位、结构、质量,提出相应指导租金参考标准,并通过《租房法》对租赁合同的签订、期限、解除及出租人和承租人权利义务进行规定,侧重保护承租人的权利。20世纪末以来,伴随人口增长的下降,政府逐步加大运用金融财税杠杆来提升住房的质量,鼓励居民新建或购买住房,支持旧房改造。德国住房储蓄制度是德国住房保障政策中非常有自我特点的措施。它是为实现购建房筹资而形成的互助合作融资体系。德国的住房融资40%来自于住房储蓄机构,全国1/3的住房建造是通过住房储蓄融资实现。

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住房保障市场形成了福利性公共住房、住房补贴、住房储蓄、购建房税收优惠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其发展过程中鲜明的体现了保守主义模式下的福利政策特点,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强于市场。保障性措施的实施,既满足国民住房需求,又延缓了住房价格上涨,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德国住房保障政策相比自由主义模式下的国家,公民社会权利有更多的扩张,去商品化程度也高的多。

3. 瑞典的住房保障政策演变。20世纪初,工业化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中,瑞典出现住房紧缺问题。政府通过了立法限制租金、贷款补贴、住房救济金以及非营利市政住房公司建设公共住房来增加供给,缓解住房需求压力。二战后,瑞典政府提出“为所有人提供优质住房”的口号,积极介入住房市场,大量建设住房。1955年,提出了“百万工程计划”(Million Dwelling Program),建设100万套公共住房。1968年,政府实施租金价格谈判体系,由租户、房东、租户协会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租金价格,通过《租房法》保护租户权利,规范了租赁期限、合同终止条件、转租限制、租户装修权等有关权利和义务。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住房数量的增长,政府完全提供公共住房的弊端也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衰退,瑞典政府无法在公共住房方面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政府新建住房达到顶峰。1991年,以保守党为主的新政府推行新的住房保障政策。一是减少对公共住房的财政支持;二是废除国家住房贷款政策,减少利息补贴;三是推动住房建设融资市场化;四是减少对市政住房公司的政策优惠。市政住房公司不再为每一个人提供住房保障。市政住房公司开始向私营公司转型。

从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看,明显表现为去商品化到再商品化的趋势。住房保障政策的去商品化程度也是三种福利模式下最高类型国家的代表。

4. 三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分析。

(1)政府、市场、社会在住房保障政策中角色比较。从英国、德国、瑞典三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分析看,我们不难看到作为欧洲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每个国家的政策既有许多共同特点,但又保留了本国传统福利政策的特性。在自由主义模式下,市场机制在获取住房的社会权利中得到强化,政府只保留基础的、普救主义的住房保障,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保留最低限度的住房供给,对私人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式的转移支付。住房保障政策体现出二元化的格局。这一点从英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上得到体现。在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下,瑞典政府在社会权利扩张中起主导作用,对全体国民施行普遍、公平的住房保障政策,社会作用次之,市场作用最弱。在保守主义模式中,德国崇尚的是合作主义,政府与社会共同起主导作用,维护既有的社会分层,对不同层次阶层,有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措施。从保障性住房市场的供给角度看,这三种模式也有明显的不同。在住房的设计规划、开发建造、消费分配三个阶段上看,自由主义模式强调市场的作用为主,政府的保障性体现在开发规划和消费分配两个阶段;保守主义模式在开发规划阶段政府主导,建设建造上市场发挥作用,消费分配上政府干涉管制;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开发规划、建设建造、消费分配三个阶段中,政府主导作用,社会次之,市场作用式微。

(2)基于去商品化角度的住房保障政策比较。依照艾斯平·安德森关于去商品化的表述,欧洲福利国家住房领域的去商品化可以理解为“个人住房福利相对地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从去商品化的角度看这三个欧洲典型福利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变化过程,我们发现大致都呈现出“去商品化”到“再商品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社会传统文化不同,导致了三个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随着政府保障能力、住房发展阶段、居民住房需求的变化而逐步调整住房保障政策。因此,三个国家的住房保障去商品化程度也存在明显不同。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比较:

①住房保障政策的覆盖程度。住房保障政策的覆盖程度说明了有多居民能够从住房保障政策中受益。具体还可从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和住房补贴的覆盖率两个指标去衡量。住房保障政策的覆盖程度是衡量住房保障去商品化能力高低的首要也是直接的指标。政府或社会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数量越多,占社会总住房数量比率越大,发放的住房补贴数量越多,说明住房保障的去商品化程度越高,居民对依靠市场解决住房需求的程度越低。

②获得住房保障的资格条件。获得住房保障的资格条件的难易程度也能说明住房保障去商品化程度的高低。政府对享有住房保障资格的人群设定的门槛越高,则有更多的人群需要从市场去解决住房需求,住房保障的去商品化程度显然就更低。反之,结论相反。

③住房保障的支出水平。政府对居民住房保障的支出包含了直接建设公共住房的投资、居民租房的补贴,居民购房的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支出。从住房保障支出的总量以及住房保障的支出与该国的GDP比重两个指标,能够反映了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水平。

根据这三个维度,可以得出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代表国家——瑞典,其住房保障的去商品化程度是最高的,保守主义福利模式代表国家——德国次之,而自由主义福利模式的代表国家——英国在三个国家中的去商品化程度最低。

四、 欧洲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

通过上文中运用福利体制理论框架,从福利多元主义对欧洲典型福利国家英国、德国、瑞典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我们探讨了基于去商品化的视角下,对三个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三个维度和指标,能够清晰地看到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在不同国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从三个欧洲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分析中,也给我国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给予有益的启示。

一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政府、社会、市场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各自发挥其优势作用。仅依靠政府提供住房保障,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受限,社会组织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缺失。二是完善住房金融服务政策。从德国住房金融储蓄制度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对我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三是健全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能够规范购房市场与租房市场的行为。从立法上规范享有住房保障的人群、门槛、资金资助、公共性住房分配、租金管理等,都有助于住房保障制度去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四是构建完整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掌握需要住房保障的人群的真实需求量,掌握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数量,租赁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信息,这有助于动态规划住房保障的合理规模。

参考文献:

[1] Esping-Andersen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74-98.

[2] Malpass, Fifty Years of British Housing Policy: Leaving or Leading the Welfare State?[J].European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2004,4(2):209-227.

[3] 陈燕,林炳耀.福利国家英国的住房政策[J].城市问题,2003,(2).

[4] 王兆宇.英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体系与借鉴[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

[5] 薛德升,苏迪德,李俊夫,李志刚.德国住房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4):23-27.

[6] 约翰·艾克豪夫.德国住房政策[M].毕宇珠,丁宇译,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 余南平.欧洲社会模式:以欧洲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为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潘小娟,吕洪业.外国住房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9] 陈杰,曾馨弘.英国住房保障政策的体系、进展与反思[J].中国房地产,2011,(4).

[10] 景娟、钱云.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0,(1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5JJD810021)。

作者简介:黄燕芬(1966-),女,汉族,江苏省靖江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北京市政府住房保障决策咨询专家组专家,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支出管理、公共产品定价、房地产经济;陈余芳(1980-),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篇10:新都区住房保障政策问答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安置住房保障政策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安置计划

1.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及军队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改革现行军转干部住房保障办法,逐步实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以促进军队建设、维护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

2.基本原则

与国家及军队房改政策衔接配套,坚持编筹规划、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合现负担的原则,体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优待。军队转业干部享受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地方人员的各项住房待遇。

3.住房供应保障

(1)保障方式。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主要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有住房或租住周转住房,以及修建自有住房等方式解决。

(2)房源供应。安置地人员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按要求为军队转业干部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对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前提供房源;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后的一年内提供房源。所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应当做到选址合理、质量可靠、设施配套。

(3)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安置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安置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应优先向军队转业干部出售。军队转业干部购房面积由其根据家庭支付能力自主决定。

(4)租住周转住房。对于安置地暂难以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全适户军队转业干部、配偶无住房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金确有困难的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提供周转住房供租住。

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或购买适当数量的住房,作为军队转业干部的周转住房,重点解决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

(5)购买军产住房。租住售房区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及其配偶确无其他住房的,可按军队现有住房出售管理的有关规定购现有住房。

(6)修建自有住房。各地应结合小城镇的改造支持和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建造、翻修自有住房。军队转业干部自建住房,享受国家和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自建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7)住房档案移交。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配偶的住房情况和住房需求,由军队团(含)级以上单位干部、财务、营房部门审核上报。军队转业干部住房档案与其本人档案材料一并

军转干考试

移交地方。

(8)退还军产住房。租住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或者配偶已购买或租住地方住房,以及已修建自有住房或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了住房的,应及时退还军产住房。

4.住房补贴

(1)住房补贴来源。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转业后在地方工作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按有关规定解决。

(2)住房补贴对象。2000年及其以后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及其配偶,未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作房价购买住房或未参加集资建房的,可按规定申请住房补贴;已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参加集资建房给予货币补差的,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配偶已租住地方住房的,可按房改成本价购买,购房实际建筑面积 达到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分别按军队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给予货币补差;按经济适用住房购其配偶现租住住房的,夫妇双方可以按规定分别申请住房补贴。

(3)住房补贴方式。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暂行办法》([2000]后财字第18号)规定计发,计发时间截止到军队停发工作的下一个月。安置地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高于军队基本住房补贴基准房价的,由军队按规定计发地区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的住房补贴,由接收安置单位按照体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4)住房补贴申请。军队转业干部申请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应如实提供家庭住房情况等有关资料,由本人所在团(含)级以上单位营房部门会同干部、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办理。

(5)住房补贴发放。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军队团(含)级以上财务部门在军队转业干部离队时发给个人。其中,租住军产住房的,退还军产住房时计发给个人。

(6)配偶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配偶的住房补贴按其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已实行住房补贴制度的单位应按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划拨、支付。

上一篇:语文苏教版三年级教学教案下一篇:描写贪玩的我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