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24-04-10

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11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纪检监察工作在区纪委、区监察局的深切关怀与指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干部职工教育,严格监督检查,创新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全区畜牧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提升工作质量,确保项目做优,产业做强,为加快推进我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班子,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

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局总支书记、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基层站、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把反腐倡廉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列为局党总支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充分利用局中心组学习和每月10号工作例会以会代训,由局班子成员作廉政党课和反腐倡廉的报告,促进了全区畜牧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工作执行情况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强化教育,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一是局机关每周的二、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各乡镇站每月组织一次职工学习。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党风党纪、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方案、《廉政准则》、畜牧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要求全系统职工全年学习记录不得少于12次,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二是组织职工学习反腐倡廉正反典型,组织观看《没有规划好的人

生》等警示教育片,增强党纪意识、法纪意识,加强对职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把队伍建成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情趣健康、战斗有力的文明之师;三是针对个别干部职工,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淡漠等的落后观念。我局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的教育,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合力,推动了工作有力的开展。

三、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从严执法,塑造形象。为了切实加强全区畜牧兽医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的全程监督,从严制止执法违法和吃、拿、卡、要等不文明的执法行为,我局纪检组定期与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促督检查,对查出的违纪违规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理,达到了纯洁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塑造了良好的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形象;二是督查督办,提高效能。重点对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和工作按排落实情况的督查,促进工作实、细、快、好,实现全系统上下工作作风有大转变,工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针对个别职工不思进取,作风漂浮,工作抓得不细不实,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工作效果差,导致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强化“三项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落实,增强职工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实现工作作风大转变;三是项目跟踪,提高质量。重点对实施中的畜牧发展项目及灾后重建项目的监督与跟踪,坚持项目大宗物品实行政府工作采购,项目实行公开招标,监督项目经费使用是否规范,项目建设进度是否明显加快,跟踪服务是否优良和项目投产及效益等情况,确保项目建

设进度和质量。

四、创新机制,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上台阶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考核细则》,建立健全职工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用可靠的制度规范管理好全区畜牧系统人、财、物;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全面细化和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加大督查力度,每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督促检查,实行每月督查一次,通报一次,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从严处理,内本人不得评选先进,并扣减该站目标管理分,按工作业绩兑现绩效工资;三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全系统层层签订责任制,落实反腐倡廉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及时掌握和全面分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发生。

五、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意识、表率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和宗旨意识,真正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二是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修养,遇事坚持原则,尽职履责,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三是坚持不畏上、不畏官,只为实的原则,敢于碰硬,严查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2012年,我局纪检监察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廉政、勤政教育、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树立畜牧新形象。二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执行力度,加大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四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作,抓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篇2: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思想纪律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区九届人代会精神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全区畜牧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优势明显,农民依靠养殖增收致富成效显著。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我局始终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用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干部职工,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畜牧业生产科学和谐发展,2011年被评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面貌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把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尧都区发展大局上来,全局上下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

1、坚持学习,完善落实机关制度。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根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根本要求,全局人员坚持每周二、五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时掌握新政策、新理论和新知识。完善落实各项制度,有效地规范全局干部职工的公

务行为。在机关日常工作管理中,实行了请示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和外出派单制度,确保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2、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立足部门实际,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今年以来,我局把争先创优活动,作为全局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机构,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争先创优工作,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在广泛调研,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措施,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工作落实。结合我局实际,以“建设队伍、改进作风、服务中心、提高效能”为主题,按照“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双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推动转型跨越“大学习、大调研、大招商、大竞赛、大服务”五大主题活动,在全系统开展了推动转型跨越“大竞赛主体活动,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转型跨越,确保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五个一”活动。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营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全系统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五个一”活动,即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确保畜产品安全活动;听先进模范人物讲一次党课,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深入贺家庄乡东下庄村听取了党支部书

记张建国同志无私奉献的模范事迹报告;观看《飞天》经典影视片;进行了一次党史教育;开展了一次全局职工文艺汇演活动。多方面、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全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4、扎实开展机关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和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及全省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活动中,认真学习省委“五不准”、市委“四严禁”及尧都区干部管理十不准规定,观看了《没有规划好的人生》、《政风肃纪、创优环境》警示教育片,召开了以“正风肃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并解决好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淡薄的问题。机关管理进一步规范,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问题得到治理。通过集中整顿活动真正收到了“思想有新提高,纪律有严要求,作风有真转变,工作有大成效”的良好效果。

二、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变化

2011年,我局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继续深化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务公开和一岗双责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有效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

1、严格纪律,教育引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局机关在全体干部职工中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廉政教育。组织了以《党章》、《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讨论,规范和培养

干部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了《血染的启示》等视频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二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年来,我局无出现重大经济损失,无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没有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不正之风;领导班子和各单位没有违反规定报销招待费、通讯费、差旅费等情况,没有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事项。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局的涉农事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结合实际、多策并举,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全面实施党务公开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促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我局建立健全了党务公开责任制度、党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党务公开资料归档制度等多项制度,使各项制度贯穿于公开前、公开中、公开后的全过程,党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二是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具体、合法。坚持把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凡是对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工作,按有关保密规定可以公开的党内事务都进行公开。我局党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组织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等。三是公开时限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

内容相适应。对于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固定内容实行长期公开;对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对于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等动态性、阶段性工作,根据进展情况逐段予以公开;对于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处理情况、重大工作的进展情况、重要事项的办理及落实结果跟踪情况等临时性、应急性工作及时予以公开。

3、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双责”制度。真正做到对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对社会安定团结负责;对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的党风廉政责任制教育。对班子成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了实处。形成了党总支统一部署、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三、2011年各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要求,全力推动“百场十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现了全区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重点指标:年初建帐指标: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为2.1万头、13万只、45万头、45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02万吨、1.57万吨、0.84万吨。

完成情况:畜禽饲养量达到:牛21600头,完成102.9﹪;羊146800只,完成112.9﹪;猪465300头,完成103.4﹪;鸡4652000只,完成103.4﹪。肉类总产量2.1万吨,完成104﹪;蛋类总产量1.59万吨,完成101.3﹪;奶类总产量8580吨,完成102.1﹪。

2、标准化养殖工程顺利启动。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百场十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目标,我们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科学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产品安全化、粪污无害化”标准化要求,下发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管理规程、9月10日在一平垣乡召开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基层中心站全体人员参加的标准化养殖培训班,要求所有新建养殖企业必须按照标准化条件设计和建设,对现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截至目前,一批养殖企业已经先行起步,初步实现了标准化养殖。如县底中德农牧、段店彦畅春公司、一平垣蟒福隆合作社、屯里小娥种猪场、贾得宝星农场、河底宏泰鑫等生猪养殖企业;金殿牧盛公司、贺家庄宝绿优种养殖厂、县底隆富达养殖公司、县底九品养殖公司,吴村百泰丰源养殖公司等肉羊养殖企业;吴村傲康、尧庙三农、贾得尧蒙等奶牛养殖企业;县底龙奎牧业、富鸿牧业、魏村瑞邦牧业等肉牛养殖企业;县底镇尧凤、魏村镇同茂合作社、县底腾发公司等肉鸡养殖加工企业。这些养殖企业通过对畜禽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已成为我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排头兵,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经过努力,2011年我区已被列为全省养猪调出大县之一,并得到资金支持。

3、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全面完成,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今年我局对乡镇基层兽医站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完成投资138万元,全区17个基层站业务用房及防疫检疫设备配套到位,站容站

貌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1)站容站貌明显改善。经过提升改造,基层站房屋建筑质量明显提升,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实现了“诊疗检测、应急值班、办公接待、经营服务”四个功能分区,对外展示出全新的形象。(2)设施设备得到更新。通过建设,基层站的冷链系统、检测检验、交通工具和技术服务四项设备全部配齐,防疫装备和办公条件明显改善。(3)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依托良好的设施设备,基层站的服务手段有效改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有效提升,能够有效开展实验室检测诊断服务,业务范围得到拓展,基层站承担的“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疫情报告、监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产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项公益性职能得到落实。

4、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强化动物检疫,确保食肉安全。全年共检疫生猪20余万头,无害化处理419头,实现生猪屠宰检疫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针对今年3月份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我局及时采取措施,印发省农业厅《告广大养殖场户禁用瘦肉精书》在各乡镇、村醒目位臵及养殖场户全部张贴。同时,以尧区牧字(2011)1号文件下发了《尧都区瘦肉精监管工作方案》和《尧都区畜牧局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畜牧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区生猪养殖场户、饲料加工厂及饲料添加剂门店、屠宰厂等进行排查摸底。并与养殖场户签订不制造、不经营、不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品承诺书。

(2)抓好春秋两季免疫,降低动物疫病发生概率。共出动防疫人员800余人次,口蹄疫免疫达35万头只次,其中:猪20余万头次,牛2.28余万头次,羊11.47万只次。羊布病免疫9.36万只次,禽流感H5N1非变异毒株疫苗及H5N1变异毒株疫苗免疫560万余只次。有效控制了动物重大疫病及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蔓延。

(3)认真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畜牧业安全发展。通过认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和无公害畜产品等五项专项整治行动,使全区10226个畜禽养殖场(户);6个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加工的农产品市场,15家超市,164个乡镇、街道、社区肉食经营门店;220家餐饮经营单位;4个定点屠宰场(点),进一步提高了对《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了依法经营观念。

(4)汾河干流草地治理工程项目全面实施完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完成6个,分别是隆富达养殖小区、九品养殖小区、尧蒙养殖小区、百泰丰源养殖小区、玉根养殖小区、文才养殖小区。完成肉牛棚圈建设5000㎡,奶牛棚圈建设5000㎡。机械设备配套6套,完成鼠虫害防治4万亩。

(5)年初确定的两件实事全部完成:一是完成了贺家庄乡东下庄村肉鸡养殖园区建设,建筑面积3300㎡。二是“158”帮扶乔李镇南高村年内建成生猪养殖场一座,存栏300头,年出栏500头,产值60万元。

(6)继续抓好培训,以畜牧养殖大户为培训重点,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7)区委区政府确定的7个养殖园区已初具规模,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8)认真落实办理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对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的办理,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今年我局共收到区人大代表议案1份,区政协委员提案1份。接到提案后,我们都及时与提案人进行了积极沟通、协商,给予认真回复。如人大代表议案是关于金殿镇牧盛种羊养殖场发展缺乏资金,要求予以协调贷款,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银企座谈会,与农商行协调予以贷款30万元,与发改局协调争取了价格补贴20万元;政协委员提案是关于《羊群放养危害大》,我们与提案人讲政策,拿出了意见,取得了支持。真正做到了代表委员的提案,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复,落实政策有依据,使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篇3: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1 抓好全市动物防疫工作

本局组织举办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培训班, 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 健全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法,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做好疫情预警预报, 抓好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2 严格规范屠宰检疫工作

各畜禽屠宰场均建立了检疫检验及台帐制度、畜禽病源追溯制度, 做到了畜禽进场前进行检疫, 畜禽产品出场前进行检疫, 确保宰前检疫合格率达100%, 宰后检疫合格率达100%。同时市监督所成立了屠宰厂专项检查小组, 对每个屠宰点明察暗访, 每次检查都做好记录, 及时纠正检疫工作中的问题, 其中对问题严重的个别点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确保了驻场检疫工作的规范化。

3 从源头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监管工作

认真做好全市畜禽养殖场摸底备案工作, 要求各养殖场认真填写生产、饲养、消毒、兽药使用、防疫、废弃物处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有关记录。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相关政策。通过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积极引导养殖者用好该项政策, 有效控制生猪疫病传播, 有力推动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4 创新形式,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宣传和培训

篇4:如何提高畜牧兽医工作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占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然而在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效益渐好的今天,由于畜禽流通的快速发展,畜禽疫病仍在零星暴发,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农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保障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对保障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基础设施与业务水平差

由于人员少、区域广,乡村社区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任务较为繁重,有时部分乡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还被抽去包村挂点搞行政事务。大部分乡镇连村级防疫员都没有,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开展。而防疫员都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技能差,在防疫注射过程中,常存在注射部位、注射剂量掌握不准,发生注射反应不会处理,疫情不能按程序及时上报,因而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防疫注射,造成疫病流行;另外,由于疫苗从厂家到畜体经过的环节太多,尽管省、州、县、乡都有较好的冷藏设备保存疫苗,但到村委会的保存条件就很差,加之人少工作量大,因此防疫工作时间拖得过长,导致疫苗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过长,疫苗效价降低,免疫失败。

(二)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或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三)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差,多数乡镇目前连村兽医都没有设置,遇到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开展,所以队伍不稳定,全年工作仅限春秋两次防疫注射。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仪器设备基本上没有。再次,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简单对基层站进行撤并了事,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二、建議

(一)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担任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

(二)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控疫病能力。

(三)抓好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乡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村级兽医

按自然村50~100户农户设一个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最好是村民小组组长),通过定期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疫病防治的基本技能、畜牧饲养管理、畜牧科技推广等方面的知识;为每个村民小组配一套免疫注射器械。这样,村级兽医和村民小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可以大大缩短防疫注射时间,缩短疫苗在防疫过程中的周转时间,每次的防疫注射时间缩短到2~3周,这样疫苗效价和防疫密度才会得以保障。

(四)加强村、乡、县畜牧兽医人员的联系和交流

村级兽医人员和村民小组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可以及时把本地的畜禽产品流通情况、疫情及时反馈到村、乡、县,以便县乡畜牧兽医部门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做到疫情及时上报,疫病不出村,畜禽流通情况随时掌握的运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也可将畜产品信息及周边地区的疫情信息,通过村级兽医和村民小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即时反馈到农户家中,共同作出相应的销售决策或预防措施。

(五)加强村社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对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村兽医和社民小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大力宣传与推广种草养畜、秸秆氨化、青贮饲料制作、饲料生喂、种羊串换、科学养驴、猪品种改良和厩舍改造等实用技术,从而使畜牧业完成从量的增加转化到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飞跃,使之走向稳定健康、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良性轨道,从而使畜牧业真正成为会东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

(六)加强畜牧兽医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畜种改良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在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畜牧兽医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修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培训中心,增加培训人次,提高培训质量,保证每名业务人员在1-2年内能参加一次业务培训,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建立健全制度,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素质、政治素质。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完善执法监督制度,逐步提高成县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综合素质。

篇5:畜牧兽医局纠风工作总结

20××年市畜牧兽医局纠风工作在市纪委、市纠风办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市纠风工作会议及市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20××年纠风工作的安排及目标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纠风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一定贡献,现将我局今年纠风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纠风责任制的落实

1、长期以来,我局十分重视纠风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今年调整并充实了纠风工作的领导小组,把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扩大到基层三个站的主要领导,从而形成了站局为一体的纠风工作网络,直属各站也相应成立了工作小组,形成了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也为深入开展纠风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局机关设立纠风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组织,确保了纠风工作组织到位。

2、制定本纠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签订责任书。年初,局领导班子结合畜牧系统工作实际,制定了××市畜牧系统20××年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纠风工作计划,确定了本的纠风工作重点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现象,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准则,规范执法范围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面提高了我局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能。同时,为把纠风工作落到实处,市局主要领导分别同基层直属各站领导签订纠风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规范行为,强化治理

结合畜牧系统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今年我局重点是规范直属站的收费标准和规范执法程序,针对动监站和草原监理站的工作范围及收费内容,畜牧局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规范,要求各站严格按照市物价部门审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依法收费,并出具收据,不得打白条。

今年以来,动监站按照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依法对肉食品经营户违法经营查处180起,并加强对市区畜产品市场进行整顿,依法对未经检疫的牛羊肉进行了没收处理260公斤,确保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件,属于职能范围处理13件,没有出现积压群众信访案件,确保了上访群众含怨而来、满意而去。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今年以来,为加强畜牧系统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工作办事效能,结合市委、市政府及市纪委的安排,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对本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法律、法规作风纪律、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教育,紧紧围绕“为谁服务、怎样服务、怎样当好公仆”这一内容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使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同时,结合党团组织生活、政治学习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行政许可法》等,达到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使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改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

2、加大对局机关、直属各站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查找畜牧系统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面加强了畜牧系统作风建设和提高了办事效率。

3、积极筹备,按时参播“行风热线”工作。根据市纠风办安排,畜牧局主要领导按照要求准时参加地区“行风热线”的参播工作,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群众反馈的意见,畜牧局能及时改正,做到有错必纠。

篇6:畜牧兽医局2019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畜牧兽医局2019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20xx年已经走过,在经过了一年忙碌的工作后,终于有时间可以停留下来,就一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了,在经过了一年的不懈努力后,我们市畜牧兽医局工作顺利的完成的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并有着很大的发展,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做工作的一年,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总结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应该照着20xx年工作的模式去,把我们市畜牧兽医局的工作做到!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和奶水牛四大基地,紧紧抓住生猪市场好、国家扶持力度大和群众养猪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狠抓扶持政策落实、科技推广和行政执法,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xx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回顾

(一)主要成效

——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20xx年,全市预计实现肉类总产23.2万吨,畜牧业产值 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0%。生猪存栏216.57万头,肉猪出栏225.38万头、猪肉产量19.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4%;、7.4%和11.78%。牛存栏60.08万头,牛出栏14.05万头,牛肉产量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5%、8.16%和16.57%;羊存栏40.63万只,羊出栏23.86万只、羊肉产量0.54万吨,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和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62%和12.5%。家禽存栏 539.62万只、家禽出栏760万只、禽肉产量1.69万吨,禽蛋产量9727.8吨,同比分别增长5.49%、10.8%、8.3%和2.42%。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20xx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家;民营种畜禽场18家,新增12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78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示范村165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1个, 养牛小区9个。xx年-20xx年,中央财政投资的1310万元,扶持7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6000万元;全市 72个乡镇883个行政村动物防疫配备了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禽养殖模式有创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畜牧部门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通过“找路子、出点子、送票子”支持尹家坝养殖小区以“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取得成功。信贷支持规模养殖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白恩培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腾冲县推行“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20xx年3户养鸡示范户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纯收达12.3万元。按照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加快全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市县(区)畜牧局正在寻求与正大集团更大范围的合作。

——挖掘培育了全国的河流型水牛品种,扩大了**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20xx年,我市加强了与省农大的技术合作,以市种猪场为载体,以遗传资源保种场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了**猪的选育。目前该场已选育纯种**猪408头(能繁母猪386头、公猪22 头),共九个家系;已向社会提供纯种**猪216头,优质二元杂母猪1217头。同时加强了奶水牛业基地建设,通过选育扩繁及相关试验研究等工作,“槟榔江水牛”于20xx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公告,结束了我国无河流型水牛的历史。目前在腾冲县建立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 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2个,100

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村6个,水牛奶产量20xx年有望突破xx吨。通过挖掘培育全国的河流型水牛“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扩大地方优质猪种“**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部门服务职能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五县区的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年底前可全部结束,基本建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执法监督三大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全方位搞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篇7: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经典总汇

2009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发展畜产品及加工龙头企业,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治,推广实用技术,实施健康养殖,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兽药安全监测检查,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呈现出了畜禽总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养殖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2009年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畜禽饲养量持续较快增长。截至2009年底,牛、羊等草食畜稳步发展,预计全县牛存栏达到17.864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8.15%,同比增长0.5%;羊存栏1.4781万只,完成年计划的97.24%,同比增长1.8%;出栏牛2.6323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4.0%,同比增长1.12%;出栏羊0.4886万只,完成年计划的94.0%,同比增长0.4%;奶牛存栏51头。猪、鸡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生猪存栏43.8630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8.57%,同比增长2.4%,出栏25.6851万头,完成年计划的95.13%,同比增长3.4%;家禽出栏200.8701万只,完成年计划的100.44%,同比增长5.3%。

二是畜禽产品产量稳定增加。截至2009年底,预计全县肉蛋奶总产量1.982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肉类产量1.940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5.37%,同比增长3.1%;禽蛋产量358吨,完成年计划的71.6%,同比增长0.6%;奶类产量60吨,完成年计划的54.5%,同比减少42.3%。

三是畜牧业产值显著增加。预计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3.467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8.2%,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5%,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根据中共澜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自2009年3月31日正式展开,到2009年8月31日结束。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积极行动,突出主题,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我局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县委学习实践办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全局意识,强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二是进一步理清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不和谐问题,认真梳理好发展思路,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和社会的工作能力。

(二)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畜牧业发展

今年,我县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扶持生猪、奶牛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开展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及保险工作。全县完成2009年度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共承保能繁母猪42678头,保险公司为养殖户理赔1829头,赔偿金额137万元,2010年度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现正在进行中。2008年度全县补贴能繁母猪43174头,应发放补贴资金431.74万元,惠及全县31711户养殖户,但由于中央配套资金未到位,而我县财政困难拿不出资金来垫付,所以按实际到位资金每头75元发放到养殖户,共发放补贴资金323.805万元,待中央资金到位后再补发每头25元。

(三)规模养殖有了新发展,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规模化养殖项目的实施:实施规模养殖场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基础。2007年至2008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发展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刺激了生猪养殖的发展,澜沧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007年度项目通过邀标,于2008年9月10日正式开始施工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上允猪场50万元,勐朗猪场50万元,2009年4月竣工并通过了县级验收。2008年度项目于2008年12月28日开始施工。项目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其中远山猪场、益民猪场、魏岩林猪场、石兆忠猪场、拉巴猪场各10万元。2009年7月竣工并已通过县级验收。2009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已批复,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万元,农户自筹30万元,其中糯福回民河猪场、上允德强猪场各4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业主养殖生猪的积极性,规模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2007年5月和2008年4月的两次猪价暴涨及长时间养猪高效益的拉动,激发了多方发展养猪的积极性,建成的猪场纷纷扩建,一批大型养猪场新建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生猪养殖规模达300头以上,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有22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7户,规模养猪户主要分布在上允、竹塘、东回、勐朗,生猪出栏最多的乡(镇)是上允镇年出栏肥猪达5万头以上,占全县年出栏生猪的五分之一,其次是勐朗、糯扎渡、谦

六、东回、竹塘、文东、富帮、发展河等乡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

二是景迈、芒景景区养殖外移项目建设。完成芒景翁基生猪养殖户外移78户,养牛户外移25户,项目投资51.6万元;

三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建设。2008年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涉及谦

六、南岭、竹塘、惠民、拉巴、文东等6个乡镇6个村民委员会的退耕户938户,棚厩建设27400㎡,青贮窖建设800M3,饲料地建设410亩,开展科技培训12期2000人次。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30%,项目总投资为288.6万元。2009年度投资172.44万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实施方案现编制完成并上报。

(四)抓好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网络

根据《关于云南省2008年新增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疫控„2008‟28号文件精神,下达我县新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12个乡(镇),下达建设资金143.76万元,每乡镇投资11.98万元,其主要功能为1间业务办公用房;1间为化验室;1间为资料室;1间为疫苗、生物药品室。项目建设工程于2009年1月8日开工建设,现已开工建设10个乡镇,已完工10个乡镇,建设面积约1600平方米,资金已投入149万元。余下两个乡镇正积极准备建设中。物资仪器设备已按项目规划发放到各乡镇。

(五)引进推广畜禽良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一是加大畜种改良工作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全县开展猪种改良34680胎(次),其中猪人工授精26180胎(次);完成牛品种改良2923头,其中冻精配种1856头(其中黄牛1172头、水牛662头、奶牛22头),累计产犊1168头,其中黄牛820头、水牛331头、奶牛17头。二是引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2009年引进投放高峰种公牛6头,分别投放在糯扎渡、勐朗、竹塘三个乡镇。

(六)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大力推进生态草食畜发展

2009年推广种植牧草2074亩,其中一年生黑麦草84亩,臂形草、皇竹草1990亩。利用桔杆、青玉米、皇竹草制作推广青饲料20067吨,氨化饲料8041吨。

(七)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在年初及时召开全县防制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布署。澜沧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澜政发„2008‟156号),县畜牧兽医局下发了《澜沧县200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08‟48号和《澜沧县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澜(牧)字„2009‟31号文件。为使各项动物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并纳入政府年终统一考核,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县畜牧兽医局与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乡镇畜牧兽医站与各村防疫员和养殖大户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与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县业务部门与乡站、养殖户和屠宰场层层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的责任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完成牲畜口蹄疫免疫1235715头(只),其中,牛免疫注射349298头,免疫密度100.03%;猪免疫注射857116头,免疫密度100.01%;羊注射免疫29301只,免疫密度100.9%。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注射4355454羽,免疫密度101.26%;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注射841013头,免疫密度98.13%;完成猪瘟免疫注射857206头,免疫密度100.02%。完成畜禽常规疫苗免疫。完成鸡新城疫免疫注射4301236羽,免疫密度100.05%;禽霍乱免疫注射303092羽,猪肺疫免疫注射46964头,仔猪副伤寒免疫注射27542头,猪喘气病1200头,牛出败免疫注射189754头,炭疽3019头,牛气肿疽免疫注射75223头,猪链球菌病1181头,猪乙脑210头,猪丹毒126头。猪免疫反应6261头,免疫反应死亡131头;牛免疫反应1431头,免疫反应死亡36头;羊免疫反应41只,免疫反应死亡6只。

通过有效防疫,我县猪、牛、羊因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市要求的3%、1.5%和2%以内。禽死亡率为12.5%,超过任务指标数6%。

三是加大了疫情监测力度。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扩大了监测范围,提高了监测密度,全年完成春秋两季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及日常监测牛、羊、猪、鸡共1844头只份,各种疫病的免疫效价合格率为: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0.15%(其中牛66.66 %,合格率43.62 %,羊合格率59.89%)。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1.5%。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为率为64.58 %(其中规模养鸡场合格率68%,散户合格率为63.9%,交易市场合格率64.5%)。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8.14 %(其中规模场68%,散养55.2%)。完成病原监测1432头只份,其中口蹄疫病原监测460头份,布鲁氏杆菌监测582份,牛羊蓝舌病监测96份,猪伪狂犬病监测204份,猪瘟病源学监测90头份。四是加强H1N1流感疫情防控。根据普洱市农业局《关于成立普洱市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猪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有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澜沧县畜牧兽医局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对防控人感染猪流感工作作了布臵和安排:一是及时成立以畜牧局局长为组长,疫控中心主任、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做好应急物资的贮备和建立防控猪流感应急预备队。三是及时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布臵和安排工作,并制定出澜沧县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工作方案下发。三是及时将情况通报到各乡镇,做好值班安排,迅速开展疫情排查和监控工作。经排查澜沧县无疫情情况。

(八)强化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积极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活动。组成专项检查组对我县18个重点兽药、饲料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整治,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违禁兽药饲料。全县有兽药经营户57户,共检查兽药经营户45户,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车辆21辆(次),在检查过程中,查处无证经营兽药3户,收缴兽药489袋,价值4471.50元,查处经营假劣兽药5户,收缴假劣兽药238袋,价值2393.50元,并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未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兽药和添加剂的现象。全年产地检疫各类动物78066头(只);屠宰检疫各类动物88347头(只),检出并处理病害动物201头(只);出县境检疫21329头(只),出县境动物二维码佩戴率达100%;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开展运输检疫各类动物71226头(只),车辆1669辆(次)查出无证运输动物765头,车辆35辆。

二是深入开展畜禽养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了以生鲜牛奶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奶牛养殖环节、饲料(药品)安全使用、疫病防控和牛奶销售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对奶牛养殖投入品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及对存栏奶牛紧急开展了“两病”检疫,对检疫合格的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同时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按照《澜沧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整治外国牛的要求,开展了边境、公路、县、乡、村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监督检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全年监督检查规模养殖大户144户(次),监控养禽户25户,流通环节巡查监督81次,监督检查交易动物市场25个,对冷冻畜产品经营市场巡查监督36次,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治。在专项整治外国牛中,立案调查无证经营大牲畜贩运案2起,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新办规模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5户。

(九)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增加畜牧科技含量 一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监督执法培训。2009年县乡畜牧兽医专业人员70人分三批参加了由普洱市农业局主办的农业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提高畜牧兽医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我局举办了三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和检疫人员参加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参训116人(次)。同时还举办了三期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为了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我局积极组织专家编写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参训207人(次)。通过培训,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执法队伍逐步建立完善,加强了制度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完善了村级防疫体系。

二是强化畜牧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普及技术知识,推广畜禽良种、高效养殖和秸秆利用等技术,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水平。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班92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730份(册),培训养殖户5045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猪生产成本高,疫病风险大,市场预期难测,特别是当前的活猪及其产品价格波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二是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畜牧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整体生产水平及科技含量低。三是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更加关注,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检验检测能力不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检验检测能力有待加强提高,畜产品检测检验还不能正常有效开展工作。四是龙头企业起点低、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弱。五是饲草饲料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每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增幅不大,农作物秸杆利用转化程度不高,现有草地退化严重,产草量不高,制约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四、2010年工作安排

(一)目标、任务

畜牧业产值:3.6亿元,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

肉类总产量:2.1637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6.3%。(其中:猪肉1.485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1%:牛肉0.3312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羊肉0.01275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0%;禽肉0.22万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0%)。

禽蛋产量:410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5%。奶类产量:80吨,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25%。畜禽存栏:289.22万(头、只、羽)(其中:猪45.6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4%;牛18.22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2%;羊1.52万只,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3%;禽236万羽,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

畜禽出栏:250.27万(头、只、羽)(其中:猪27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1%;牛2.76万头,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羊0.51万只,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5%:禽220万羽,比今年完成预计数增长10%)。

(二)重点工作 一要加快规模化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要按照管建结合的原则,在积极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注重已建规模场的巩固、完善和提高,促其满负荷生产,及早发挥效益。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环保化”的建设原则,积极建设好2009年度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户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建成养殖户的后续管理,确保各个养殖场都能见效益。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户考核验收制度,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二要强化动物防疫,确保畜牧业安全。要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确保各项防疫密度达到100%。要严把活畜、屠宰“检疫关”,依法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运输、交易各环节查证验物等监督措施,严格控制外疫传入,严厉打击经营染疫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要严把环境卫生“消毒关”,对屠宰场、交易市场、养殖大户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要加大动物疫情监测力度,确保畜禽安全。

三要抓好品种改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以生猪良种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我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依法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生产秩序,确保供种安全。积极引进畜禽优良品种,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全县良种普及率。通过逐步实施良种补贴,千方百计引导和鼓励扩大基础母畜养殖数量,提高能繁母畜的饲养比例。继续加强人工授精改良工作,提高授配率和受胎率。

四要加大兽药、饲料行业监管力度,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加强兽药、饲料的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和舆论宣传,着力构建兽药、饲料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把我县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全面加强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兽药、饲料经营市场,规范养殖行为。要积极争取投入和支持,加快动物疫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添臵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增强检测能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五是狠抓项目工作,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要继续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和项目管理,确保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完成。巩固完善肉牛热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肉牛基地建设续建项目和牛冻改点建设完善项目的实施。要早准备,早动手,结合我县项目优势,加大争取国家、省、市扶持项目申报力度,更多地争取政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提升我县畜牧业发展水平。

六是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继续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抓好各类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加强草原保护。要强化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启动畜禽生产信息统计、价格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科学、及时的生产统计和预测预警体系,及时采集、分析、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养殖户调整生产结构,实现市场均衡供应,降低养殖风险。

2009年,全省畜牧兽医系统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线和“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和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扎实开展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以良好的作风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畜牧业的总体情况是: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生猪价格波动剧烈,养殖效益有所下降;牛羊禽兔市场趋好,养殖效益持续上升,助农增收日益突出。预计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945万吨、155万吨和6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7%、6.65%和5.3%;畜牧业产值1955亿元,同比增长3.8%(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受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影响,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减少30元,同比下降5.33%。

一、2009年全省畜牧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现代畜牧业发展提质扩面。一是资阳、遂宁、眉山现代畜牧业试点成效显著。三市不断创新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资阳四海集团10万吨畜产品精深加工、遂宁齐全生态博览园、眉山王家渡食品165万头生猪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蒙牛(眉山)公司和现代牧场落成投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三个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17%、15%、24%,比全省平均增幅分别高1、2.5、8个百分点。二是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生猪调出大县从48个增加到52个。预计全省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鸡10000只以上,年末存栏奶牛20头以上、蛋鸡20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面分别达到39%、35%、30%、44%,分别比上年提高6.9、4.5、3、3.7个百分点。三是良种面和养殖效益有所提高。2009年,全省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67.08%,牛、羊、禽、兔的良种面分别达到38.83%、86%、83.6%、86.71%,分别比上年提高2.05、0.82、0.98、0.76、0.5个百分点。按照当前价格测算,农户自繁自养一头肥猪可盈利150元左右,饲养一头肉牛可获利1500元,饲养一只肉羊可获利200元,饲养一只肉鸡可获利8元,饲养一只肉兔可获利8—10元。四是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进入由局部试点转向重点推进阶段。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经验,总结近年来现代畜牧业试点成效的基础上,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在资阳召开了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2015年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按照省政府《意见》和现场会议精神,为确保2012年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我局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完成了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申报评选工作。全省确定了50个重点培育县,3个现代畜牧业带动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试点县,2个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

(二)重大项目和灾后重建全面推进。今年我局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支持,争取到位畜牧业专项财政资金25.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16亿元、省财政资金5.5亿元),全省145个畜牧业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6.07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全社会畜牧业投资38亿元,力争达到50亿元”目标任务。畜牧业灾后重建稳步推进。2009年51个重灾县已落实中央和省级畜牧业项目资金5.85亿元,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投资25.85亿元,共开工项目234个,其中在建163个,完工71个。39个重灾县共恢复重建圈舍1019.08万平方米,占规划的49.35%;种畜禽场92个,占规划的115%;畜牧兽医站162个,占规划的15.55%;修复草地47.41万亩,占规划的21.26%;及时补栏畜禽2509.83万头、只(其中生猪260.35万头),恢复生产能力71%,个别县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三)有效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2009年2月以来,我省生猪价格与全国同步大幅下跌,一度跌破盈亏平衡点,长时间在低位徘徊,导致农民畜牧业收入有所减少,实现畜牧业助农增收目标难度加大。对此,我局多措并举应对生猪价格波动,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我省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我省已完成《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编制,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项目支持。二是在全国率先启动了2万吨冻猪肉储备(折合生猪100万头),遏制了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的势头,增强了养殖户市场预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三是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组织10270名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联系农户5.18万户,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生产,实现联系户人均增收118.3元。四是加大生猪省外市场开拓力度。根据生猪产地检疫统计,全年出省活猪758.46万头,同比增长4.27%。由于应对措施及时有力,全省没有出现卖猪难,没有非正常宰杀能繁母猪,规模养殖户(小区)信心尚未动摇,稳定了生猪生产基础,全省能繁母猪和育肥生猪存栏持续增长,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全国。

(四)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省新增销售过亿元畜牧龙头企业18家,畜牧业亿元企业达到123家,全省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6%以上。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全省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600个,龙头企业及各种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568万户,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总数的52%。三是市场开拓力度空前。我们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我省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先后组织动员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2009杭州优质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和第十届西博会,以承办全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展览会为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营销四川畜牧业”的经贸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累计签订了50.9亿元的购销投资合同。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力。坚持预防为主,堵防结合,强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等关键措施,面对严峻的动物疫情形势,我省保持了清净无疫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170个县完成改革任务,聘请了50584名村级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21个市(州)、88个县正式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是强化基础免疫。采取市(州)集中交叉抽样、省上统一检测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的方式,强化免疫效果评价和目标考核。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81.1%、93.34%、85.04%、92.14%,高于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三是强化检疫监管。认真落实检疫“四到位”要求,生猪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6%以上,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全面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管,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全省91个公路防疫监督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班,严格把关堵源。四是强化监测报告。完成各种动物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近10万份,并对6400万头猪只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临床监测,未发现感染病例。五是强化应急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及时储备并更新应急物资,积极推进跨市(州)区域联防,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处置做到“早、快、严、小”。今年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在我省德阳举行,我省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水平受到农业部领导高度评价。

(六)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大力推行健康养殖。积极组织无公害产品基地和产品一体化认证。2009年新增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产品85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产品分别达到640个、448个。在146个县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达100%。二是加强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安全。三是加强执法监督。集中开展整治活禽经营市场和打击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行动,在全省178个县实施“放心肉”工程。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2009年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共抽检饲料4584批次、兽药产品910批次、畜产品7329批次。饲料和兽药产品平均合格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畜产品中抗生素、生长素、色素、瘦肉精、蛋白精(俗称“三素两精”)等违禁物质均未检出,磺胺等药物残留均未超标,全年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集中力量编制了《四川省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更多支持,2009年新增退牧还草960万亩,国家投入3亿元,实施范围新增6个县,全省累计完成退牧还草7500万亩。扎实开展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2万户农牧民户平建设围栏草地400亩和改良草地40亩等民生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强化草原防火,全年无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加快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建设,引导牧民发展人工种草和冬春牧草贮备,增强抵御雪灾能力;抓好鼠虫害防治,完成草原鼠害防治752万亩、虫害防治606万亩,新增无鼠害示范区443万亩。

(八)深入推进扶贫为主的民生工程。升钟库区初步建立了生猪、獭兔、山羊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库区乡镇人均牧业增收530元以上。投入畜牧建设资金5973万元,完成了阿坝州畜牧业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年度计划。强力推进巴中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落实资金730万元,完成3年投资任务的73%。确定了“林下生态鸡养殖”发展项目和示范村,以点带面启动旺苍县革命老区贫困乡村发展特色畜牧扶贫工作,省局直接联系的示范户当年户均增收1918元—2071元。配合环保部门完成6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源综合整治。

(九)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执政兴业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省委、省政府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全面启动龙日场153户牧工住房建设,彻底改变过去牧工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制订《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办法》、《四川省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切实做到行政审批 “两集中、两到位”。制订《畜牧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二、畜牧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2010年全省畜牧业的总体趋势。生产总量持续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猪价格窄幅波动,养殖效益不稳定,牛羊和小家畜禽价格稳定,效益较好。

(二)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一是明年生猪市场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2009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第三季度开始回升,到9月中旬基本结束。综合考虑7、8月份价格回升出栏量大、传统消费旺季、玉米和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去年第四季度猪价以稳定为主。但2010年生猪价格波动可能性大,养殖收益面临挤压。主要原因是:本轮生产周期深度调整期短,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总量的比重高于9%(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总量的10.5%),并多处于繁殖高峰期,产能过大的情况未根本改变;吉林、黑龙江、湖南、等部分省(市)近年规划的生猪发展目标高,一旦全面实施,将可能造成生猪供给过剩;猪肉储备的周期是6个月,明年上半年抛售今年的储备猪肉,必然增大猪肉供应量。我省是全国生猪第一大省,受到的影响更大。二是由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对我国出口猪肉持续封关,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猪肉出口呈现出口市场减少、出口量减少的特点。今年1—11月我省冻猪肉出总量同比下降13.4%。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境外疫情多发,周边地区形势严峻,俄罗斯发生非洲猪瘟,国内河南、山东等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源分布较广,特别是当前人间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急剧增加,病毒从人向动物传播难以避免,虽然我省尚未发现猪禽感染病例,但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在世界各国严格进口标准,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小的问题、个别事件容易炒作放大,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我省畜牧业散养比重较高,产加销环节多,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加之监管的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等体系不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

(三)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政策措施驱动有力。今年国家出台《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特别是西部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中央正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继续落实和完善金融、土地、产业等方面政策,必将有力促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省政府今年出台《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层面破解发展规模养殖用地、融资、风险等难题,初步形成了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市场拉动潜力巨大。根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不到19公斤,城市家庭人均肉类消费不到39公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肉类消费将逐年增加。预计全国年新增肉类消费量80万吨以上。三是当前严峻形势是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机遇。多年实践证明,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机遇,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从生猪生产的形势看,市场价格波动对散养农户影响较大,但尚未动摇规模养殖户(场)信心,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养殖户,出栏一头育肥猪仍有150元左右的养殖效益,让养殖户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散户养殖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给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养殖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将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攻坚破难,努力推动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上新台阶。

三、2010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确定的 “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两大重点,坚持“富民为本、产业优先”原则,以培育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以创新推广发展机制为动力,加快推进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和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户(小区)”发展模式,在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户(小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继续实施新增100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提升生猪品质,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目标任务。2010年计划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79万吨、164万吨、7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2155亿元。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畜牧业完成投资35亿元,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50万头,新增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0元以上。扎实推进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3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力争示范片覆盖250个行政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3万户,户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三)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现场会议精神,加快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建设步伐,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生猪以提升品质为重点,抓住牛羊禽兔市场价格持续趋好的机遇,加大畜禽养殖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养殖效益。科学规划良种繁育场布局,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和运用,在提高生猪发展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色小家畜禽。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把2010年确定为畜牧业标准化推进年,制定《关于开展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各类畜禽养殖的技术规范、圈舍标准和农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的参考指标在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上进行公开,供各地选择,以圈舍等养殖设施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重点,成立生猪、家禽、家兔和牛羊养殖四个科技服务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发展规范化的各种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为农户提供品种改良、饲料兽药直供、疫病防控、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强化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养,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引导作用、农民建设主体作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推行“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种畜禽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大项目建设。一是努力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指导异地重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实行沼气统建、集中养殖;就地恢复重建的民舍及院落,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圈舍。加快种畜禽场、市场服务体系重建,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抓好畜牧业大项目建设。结合“十一五”发展目标及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做好项目储备和“十二五”规划制订,积极争取农业部及相关部委支持。三是强化目标管理和项目监管。把灾后恢复重建和项目建设相关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州)畜牧兽医部门,作为目标考核的重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上。

3.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是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加强养猪场综合防疫,做好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处置,做到“早、快、严、小”,坚决防止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二是突出抓好强制免疫,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和日常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保证免疫质量。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按照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分析预警能力。充分发挥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加强疫情举报核查,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是强化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疫情,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五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畜禽交易市场实行到场、到点、到户检疫,继续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各项工作,严防非洲猪瘟流入我省。六是坚持群防群控。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

4.切实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纪律、最扎实的工作,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 “全覆盖”检测,保障投入品安全。二是加强养殖监管,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规模场养殖档案,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加大对畜产品中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和磺胺等兽药残留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提高监测频次和密度,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

5.切实抓好畜产品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和强化畜牧信息采集制度,加强对生猪等重要畜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充分利用生猪产销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系统,通过畜牧信息网站、农经网等平台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加强与物价、统计、商务等部门的横向信息沟通,实现产销信息对接,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指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市场风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动员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畜产品经纪人、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畜产品推介会、对接会,加强网络营销,促进产销衔接,努力提高我省生猪等优势畜产品省外市场和出口市场占有率。

6.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建设。一是积极争取落实牧区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主动做好《藏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衔接工作,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继续争取退牧还草扶持政策,扩大在我省的实施范围,增加人工饲草地、灌溉草场等建设内容,争取国家把我省纳入草原生态补偿试点范围。二是强化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抓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结合牧民定居行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加快草地改良和牲畜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牧区优势特色畜牧业,做到“牧民有住房、牲畜有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三是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抗灾保畜等草原防灾减灾工作,保护好草原生产能力;指导牧区加强草畜改良,加快牲畜周转和出栏,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联户牧场、科技园区等发展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指导红原、炉霍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7.切实抓好畜牧兽医系统自身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今年全面完成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任务,适时启动国家动物防疫二期工程,进一步健全疫病防控体系,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努力实现“以改革促防疫、以防疫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畜牧业“四法三条例” 学习,规范部门执法行为,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畜牧部门的职责。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执政兴业能力。三是加强畜牧系统行风建设。坚持把关注民生、解除民困、帮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任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营造 “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继续发扬“四个特别”的作风,为推进“两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强牧富民”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构筑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为首要任务,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畜牧业,努力提高畜禽产品数量、质量,保持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肉类产量4.01万吨,同比增长11.4%;蛋类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11.4%;奶类产量7.83万吨,同比增长0.3%。生猪出栏量达到48万头,同比增长13.9%,能繁母猪存养量3.7万头,同比增长3.9%。全市牛存栏达到3.12万头,同比增长0.3%。家禽存养量达到392万只,同比增长3.7%。特种毛皮动物存养量达到700万只,同比增长14.1%。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2010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落实畜牧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以项目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2010年累计争取畜牧业无偿资金项目9个,申请省以上资金1228万元。一是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项目投资1879万元,申请省以上投资600万元,对我市6个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实施标准化改造。二是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335万元,申请中央资金120万元,对5个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三是2010年荣成市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总投资550万元,申请省以上资金142万元。在8个奶牛养殖场和1个奶牛专业合作社推广秸杆青贮、微贮技术,将我市建设成为秸秆养畜示范基地,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荣成市嘉盛奶牛专业合作社恒大化工崖头奶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3万元,申请中央资金50万元,对崖头奶牛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标准化水平。五是奶牛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推广项目。申请上级资金40万元,在全市规模奶牛养殖场,开展TMR饲喂、DHI测定等奶牛养殖新技术推广。六是奶牛主产县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申请中央资金130万元,为全市2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配备动物疫病快速诊断设备、疫苗贮存及畜牧良种技术推广冷链设备394台(套),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疫病诊断及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七是2010年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将3家养殖场列为示范基地,申请奖励资金55万元,用于完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八是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确定国家级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4个,申请奖励资金75万元。九是动物防疫冷链建设项目。申请补助资金16万元,购臵设备34台(套)为5个畜牧养殖重点镇和7个重点村配备冷链设备,增强防疫物资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管理,积极推动项目建设。通过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和水平。共完成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973万元,申请上级资金489万元。一是2009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738万元,申请省以上资金360万元,对5个规模奶牛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项目09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3月按期完工,在由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验收。二是2009年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8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方案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项目单位完善项目档案、财务账目,做好项目建设现场指导,项目于9月份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三是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6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24万元。通过招标为市畜牧兽医站购臵仪器设备89台(套),已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检验检测能力。四是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项目。申请省级资金25万元。在全市存栏200头以上规模奶牛养殖场推广。通过推广应用,有效提高我市奶牛养殖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无公害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创建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一是鼓励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今年全市共有恒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疃奶牛场、崖头奶牛场、威海环山养殖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二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将淼海实业有限公司、百晟禽业有限公司、星日畜禽养殖场列为示范基地,通过完善基础实施和加强经营管理,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认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根据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活动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进行现场考评,最终确定将恒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疃奶牛养殖场、桃园种禽有限公司、威海环山养殖有限公司列为国家级示范场创建单位,南桥头良种畜牧养殖场、淼海实业有限公司、俚岛杨夕英养鸡场和益生种禽上庄肉鸡场列为省级示范场创建单位。

(四)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确保百姓得实惠。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工作,及时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养殖户手中,提高养殖者生产积极性。争取惠农政策项目6个,落实省以上资金369.39万元。一是落实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对符合条件的456个饲养场户的3089头优质后备母牛按每头5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发放补贴资金154.45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30.89万元)。二是落实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申请补贴资金68.71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3.74万元),为全市14315头能繁母猪投保,有效降低能繁母猪市场风险,稳定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申请国家级资金96万元,对全市2.4万头能繁母猪进行良种补贴,每头能繁母猪补贴40元。四是落实奶牛良种补贴。申请省级资金22.76万元,采购优良品种荷斯坦奶牛冻精细管15172支,对全市7586头能繁荷斯坦母牛实施改良。五是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误工补贴。争取补贴资金61.2万元(省级资金15万元)为全市102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发放误工补贴,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六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争取经费191万元,采购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加大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积极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重点推广自然养猪、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秸秆综合利用、水貂改良饲养等技术。第一,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实施自然养猪法的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推广自然养猪法养殖户35户,铺设发酵床面积4.1万平方米。第二,积极推广现代奶牛生产技术。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全部实行DHI测定、TMR饲喂、秆秆青贮、标准化挤奶等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为每日农牧有限公司引进价值50万元的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设备,全面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第三,抓好特种毛皮动物实用技术推广。省局和中国农科院特种动物研究所“不同生态区优质珍贵毛皮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确定人和镇刘成功水貂养殖场为试验单位,同时在我市建立特种毛皮动物试验基地;加强与省内外12家狐狸规模场合作,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狐狸养殖场,提高产仔率和成活率;加强与双良饲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毛皮动物浓缩饲料、屠宰加工和裘皮交易市场项目建设,促进我市特种毛皮动物发展。第四,积极开展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畜牧兽医专家下基层”和“畜牧科技人员联系千场万户”行动,组织畜牧、兽医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调研我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困难;组织科技下乡,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国家惠农政策、动物疫病防控与治疗、畜禽优质品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精心开展畜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组织养殖场户参加各类养殖培训班60期,培训人员6700余人次,全面提高我市的畜牧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二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做好生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减少疫病传播,降低生产成本。全年累计完成生猪人工授精6.55万头次,奶牛人工授精7586头,人工授精率分别达到95%和100%。

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突出的位臵,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政府和市编办的批复,重新划分科室及相关站(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市、镇、村三级防控体系。二是积极筹建村级动物卫生室。按照畜牧养殖资源与业务需求,全市累计建设村级动物卫生室10处并正式投入使用,把动物防疫网络延伸到基层,补齐防疫“短板”。三是强化应急机制,应急措施落实到位。修订完善《荣成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充实补充应急预备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加强镇、村两级防控队伍建设,全市已组建镇级防控领导机构26个,应急预备队26个共592人,村级防疫员1020人、疫情报告员900多人,组织应急预备队进行应急演练,保证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扑灭。四是抓好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认真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免疫密度、免疫证发放率、免疫标识佩带率和免疫建档合格率均达到100%,有效保障我市连续10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五是严格检疫监督工作。重点抓好元旦、春节、两会、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节日期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第一,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市持证的7家生鲜乳收购站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整合取消4家保留3家,进一步规范购销记录、设备消毒、质量自检等规章制度,将生鲜牛奶收购、生产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时按照抽检计划定期从生鲜乳收购站抽取样品检测,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行为,全年累计抽取样品96份,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第二,强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在全市26个基层畜牧兽医站、26家兽药经营店、25个规模养殖场和101家获证鱼粉生产企业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员,增强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放《关于加强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管理的通知》125份,督促经营企业守法经营,规范我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市场,在4月份全国饲料企业抽检中,我市4家鱼粉生产企业在农业部山东区域检查企业中名列前茅,受到检查组高度评价;加强对兽药企业的监督检查,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没有发现一例经营违禁药品和伪劣兽药情况。第三,积极推进兽药GSP认证工作。下发兽药GSP认证工作通知,选派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分赴乡镇兽医站和个体经营企业敦促、指导其开展GSP认证,目前已有12处单位通过GSP认证工作,15家企业提交认证申请。第四,做好畜牧业投入品及畜产品抽检工作。制定详细的抽检计划,将抽检任务落实到基层畜牧兽医站,定期从生鲜乳收购站、规模养殖场、无公害企业等抽取饲料、生鲜乳、鸡蛋(鹌鹑蛋)等送检,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全年累计抽检样品2260余份,未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同时协助省畜牧兽医局抽取10个批次兽药、5份猪肉、3份猪肝、2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得到省局的口头表扬。

(三)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有效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为引导,积极推进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步伐,全市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提高,各类规模养殖场2900余个,规模养殖比例占70%。奶牛、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75%、52%、80%。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今年共成立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21家,吸收会员1500余人。在合作社管理上,加强专业合作社指导和服务,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各项制度,增强合作社的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带动作用。

(四)加快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一是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动战略和大力推进山东半岛高端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的要求,制定生猪、奶牛和裘皮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规划,以加工出口示范区建设带动和促进我市畜禽养殖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建立生猪产业化发展体系。由山东环山集团有限公司、荣成市泰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养殖户代表拟建一个畜牧合作社,总投资2亿元,建设5000头母猪繁育场1个,改造2500头母猪繁育场2个,建设550头肥猪的标准化猪舍120个,实现年出栏肥猪20万头,建成仔猪繁育、饲料生产、肥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出口销售的一条龙生猪产业集群,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公司+农户+屠宰深加工”的新型养猪业发展模式,在3-5年内把荣成建设成为一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努力实现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五)认真组织好山东省兽药行业“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研讨会。经过前期积极筹备,9月2日-3日山东省兽药行业“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省畜牧兽医局、各地市畜牧兽医局及省内著名兽药企业的领导、企业家120余人参加会议。项福进局长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我市畜牧业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会后组织与会嘉宾参观了石岛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等镇(区)、企业,展示了荣成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深与会领导、嘉宾对荣成的认识与了解。

(六)积极做好联系重点企业工作。立足本职,将创先争优活动与联系重点企业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联络员不定期(平均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交谈,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对于部门权限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市级领导汇报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及时帮助解决。二是全力争取资金扶持,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共争取项目6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50.42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推动企业上档升级。三是抓好养殖新技术推广,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企业所属的奶牛场开展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和奶牛精细化饲养技术推广项目,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提升饲养管理水平;组织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金钥匙”工程、“中国奶农培训计划”及“奶牛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与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奶牛养殖实用技术应用。四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指导企业开展无公害认证,企业所属大疃奶牛养殖场和崖头奶牛场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为大疃奶牛养殖场申报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示范场,于8月份正式通过农业部达标验收。

(六)强化机关党建工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机关。

一是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兽医工作管理体系,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完成11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优化中层干部队伍,提升畜牧系统战斗力。二是开展效能提速活动。紧紧围绕“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这个核心,认真开展以“严肃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行为”为主题的效能提速活动,通过开展签订职业道德承诺,举办知识竞赛,开展学习体会征文和金点子征集等主题实际活动,有效增强畜牧系统干部职工的行政效能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畜牧系统服务能力。三是认真开展、落实“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活动。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发展战略,结合部门职能,做出四项公开承诺,并建立承诺践诺台账,实行承诺践诺事项销号管理,定期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广泛接受监督。年初制定的四项承诺均按时完成,尤其是在水貂疫苗引起水貂死亡事件中,积极与厂家协调搞好救助,全市800户养殖户救助金640万元全部发放结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广泛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创先进党员活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形成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争优秀,发挥共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强烈氛围,有效增强畜牧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五是开展党员创业帮扶工程。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精挑20名技术骨干成立帮扶联络员队伍,对口帮扶43户养殖户,解决养殖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累计帮助5名创业党员争取80万元创业贷款;为帮扶对象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40余人次;提供有价值信息180余条次;办实事110件;引导13名创业党员加入合作社。六是积极探索合作社党建工作。成立荣成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党建协会,吸引21家畜牧合作社加入,增强合作社协作与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我市畜禽养殖市场竞争力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七是做好帮扶工作。出资7.5万余元为帮扶的大疃镇小玑村村整修文化广场、村委办公室、订阅报刊等,在解决村委办公条件的同时,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出资4000元为5户“联亲户”送去化肥、大米等慰问品,解决生产、生活所需。八是严格落实“人人当讲师”活动。每周安排一名干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或爱好特长精心准备讲课材料为全体机关干部授课。通过此项活动开展,摈弃了机关干部学习只局限于传达文件、读读报的陈旧模式,创造了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干部队伍的新的理论学习模式,推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九是继续贯彻廉政建设和禁酒令。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禁酒令,全系统全年无一名干部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仍存在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畜牧业规模养殖程度不高;二是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有待提高;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三、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促进畜禽养殖增收为目的,通过国家畜牧业政策的实施、畜牧业项目建设的带动,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努力提高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确保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3.6亿元,继续保持10%的增长,主要畜产品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4.1万吨、4.5万吨和8万吨;生猪出栏53.4万头,牛存栏3.14万头,家禽存栏405万只,特种毛皮动物存栏800万只。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建立规范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 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牛、猪、鸡、特种动物规模比重分别达到77%、58%、86%和92%。一是在抓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等9个在建项目跟踪的同时,做好新项目储备和规划编制,年内争取省以上资金1600万元;争取对全市5户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5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争取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6个、质量安全示范基地3个;二是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畜禽生产,年内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企业8家,总数达到47家;三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上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全市统一规划和环保要求,到2011年底全市自然养殖法用户44户,发酵床面积达5万平方米;新增规模场沼气20家,总数达到310家,沼气容积达1万立方米;秸秆青贮9.5万吨,青贮玉米3万亩。

(二)以畜禽良种繁育为重点,建立高效的畜牧科技支撑体系

年内举办各类养殖培训班10次以上,培训养殖专业户5000人。与四职联合办学,开办畜牧兽医专业,三年全日制中专,国家承认学历;加大执业兽医技术培训,争取三年时间所有基层兽医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执业兽医资格;加快奶牛和生猪良种推广步伐,奶牛改良率达到100%,生猪改良率达到95%以上;引进美国金箔尔和大连金州黑水貂,水貂改良率达到75%;狐狸改良率达到80%,争取将水貂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列入国家项目。

(三)以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建立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

奶牛产业:中晟乳品新建一处300头规模养牛场,嘉盛乳业完成2处牛场标准化改造。通过嘉盛奶牛专业合作社、中晟奶牛合作社把乳品收购点压缩到3个,将奶牛产业在畜牧业中率先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肉牛产业:争取我市2个规模肉牛场列入省级以上示范场;毛皮产业:重点协助人和镇与沈阳双粮饲料有限公司建立以水貂饲料厂、毛皮屠宰、交易、加工为链条的特种毛皮生产一体化模式,争取年内饲料厂、毛皮屠宰达产;生猪产业:加强泰祥集团宝竹肉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的质量监管,协助抓好二期工程的筹建和存栏30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开展泰祥集团与规模场定点收购和合作经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生猪养殖模式试点,新增联营规模场35家,总数达到65家;完成环山集团2个2500头仔猪繁育场改造项目,组建由环山集团给养殖户担保贷款、饲料专营“公司+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肉鸡产业:以埠柳振兴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带动肉鸡养殖发展,争取新建5个年出栏2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场;力争荣成“元宝鸡”列入国家濒危养殖品种保护项目;蛋鸡产业:把蛋鸡养殖做为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的重点,年内新增存栏5万只以上蛋鸡场6家,总数达到18家;完成泰祥集团存栏20万只蛋鸡场项目建设;通过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再投资,在荣成新建1-2个种蛋鸡场,以此打造山东最大蛋鸡养殖基地;合作社建设:新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6家,总数达到52家;以俚岛海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鱼粉协会,各类协会总数达到11家;同时以鱼粉协会名义争取荣成鱼粉国家地理标志申报成功。

(四)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积极配合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类保障体系,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市畜牧站实验室认证工作,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免疫率达到100%,确保我市连续11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同时加大对特种动物的防疫和疫病防控。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城西宝竹肉食品有限公司和埠柳振兴肉鸡屠宰厂进行驻场检疫,加大对畜牧生产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大天鹅防疫监管。

(五)以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严厉查处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对外来生猪肉制品统一检疫,发放合格证,实行市场准入制,杜绝不合格的畜产品流入市场,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15家兽药经营企业年内完成兽药GSP认证工作,对未通过认证的经营单位坚决取缔;协助寻山街道和山东正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抓好正合生物制药厂的建设;严格落实生产行政许可制度,积极配合市政府和环保局规范鱼粉生产企业,坚决打击无证生产;继续实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抽检各类样品2300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和违禁兽药及其化合物的行为。

(六)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行政效能提速年”成果,“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加强队伍教育培养,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高执行能力,不断推动畜牧工作上台阶。一是重视党组建设。积极谋划改进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路、方法和举措,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和决策制度,落实工作纪律和作风纪律;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长效机制,层层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开廉政承诺;完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评议内容,激励鞭策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全面实行党务公开工作,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推行“党员考评积分办法”,实现党性教育、党性分析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坚决执行“禁酒令”,坚决杜绝赌博、酒后开车等违纪问题发生。二是严格干部管理。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杜绝在选人用人、干部管理上的不正之风;着眼于正气、才气、灵气、锐气、素质与能力提高,有计划的组织各基层站站长培训,特别是信新任站长的培训提高,同时,落实后备干部教育培养措施。三是强化职工培养。以人人当讲师、自主选学、专家下基层、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强化职工教育培养效果。制定推行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管理人、教育人,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端正行风政风。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实限时办结、AB角岗位、责任追究、督查调度、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制定机关优化服务措施,出台服务承诺,聘请畜牧系统行风监督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围绕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包村扶贫、植树造林、党员创业帮扶、畜牧行业党建协会、农民合作社协会、信访稳定、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全市中心工作等任务。

今年以来,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县政府“四个发展”为工作宗旨,以“科学发展,强牧惠民”为工作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加快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着力抓好养殖方式转变,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等工作,取得了畜禽养殖快速增长、基地建设规模扩大、疫病防控有力有效、质量安全不断加强、竞争优势明显提升的优异成就。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

截止第三季度,全县实现肉类总产量达10754吨,同比增长7.8%;奶类总产量798吨,同比增长15.3%;蛋类总产量5625吨,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猪出栏123850头,同比增长12.5%;羊出栏14479只,同比增长7%;家禽出栏766640只,同比增长11.2%。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2、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

2009年我县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家;种畜禽场6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2户;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2个。2009年,通过政府引导,全县新增规模养殖场38户,拉动民间投资近5000万元;全县11个乡镇兽医站全部完成了基础改造,配备了全新的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初,全县三干会把推进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的着重点落实到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推进措施上,努力实现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县2009年一号文件规定,要切实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对于投资额在50—999万元的新建或扩规上档养殖企业,给予5—10万元的补贴;对于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县财政一次性给予投资额10—20%的资金补贴。目前,我县已核实符合条件的投资额在50—999万元的新建或扩规上档养殖企业36户,补贴资金达260.85万元;核实符合条件的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养殖企业4户,补贴资金将达917.8万元。目前补贴资金正在审批落实中,有望12月20日前资金下发到位。

4、抓好奶站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全县奶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4月1日全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后,我们根据会议精神积极运筹,通过总体规划,确定投建苏店镇东庄村大鹏生鲜乳收购站,韩店镇寺庄炎欣养殖公司生鲜乳收购站。这两个生鲜乳收购站目前建设情况为:苏店镇东庄村大鹏生鲜乳收购站土建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处于安装设备调试阶段,各种制度已上墙,《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正在申办中,12月中旬可正式运营;长治县炎欣养殖公司生鲜乳收购站已颁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从8月份起正式投入运营,日收购鲜奶2吨,各种记录健全,制度规范,达到了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

同时,为保证奶牛户生产的生鲜乳直接送往居民家中的质量安全,我们积极按照监测计划开展了生鲜乳质量监测工作,截止目前,累计监测三次,共抽查50户,质检50户,合格50户,其中炎欣生鲜乳收购站监测达到了两次。

5、抓好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年无大疫

2009年,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日趋严峻的形势,从强化体系建设、落实防控措施入手,加大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并取得了全年无大疫的优异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健康养殖业发展。

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继续按照国家、省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在2007年启动实施全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村级防疫员100名,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县、乡动物防疫机构得到完善和加强,职能和关系得到强化和理顺,村防疫员报酬得到提高、队伍得到加强,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动物防疫体制机制。

二是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全年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0余万元,落实2009年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1个。至此,11个基层站全部告别60、70年代的危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并新增加了全套的仪器设备。县乡两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增强,检测、诊断、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稳定。按照 “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人间不感染”总体防控目标,年初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落实了各级政府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层层落实签订责任状,完善了防控责任体系和追究制度,做到了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追究到人。

四是认真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强化了免疫、检疫、监测和消毒工作。加强了检疫监督,严防外疫传入。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设立20余个畜禽报检点,免费发放禽流感等各种疫苗402余万毫升、猪瘟等疫苗639万头(羽份);各类消毒药品32吨,全面开展了国家规定的5种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和饲养场消毒工作,完成畜禽疫情监测2万头份,抗体合格率均大于国家标准要求70%以上。防、检、监措施落实到位,实现了全年无大疫的防控目标。

五是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针对世界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严重蔓延,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局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要求各乡镇一要做好畜禽的排查、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二要加强养猪场综合防疫管理,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和养殖场(户)消毒灭源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检疫管理。四要加强应急准备,强化应急防控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报告、有效反应,及时应对。五要加强联防联控,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六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定点联系制度。

6、认真开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防疫水平根据省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的安排和全省重大动物疫病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精神,我县行动迅速,高度重视。3月12日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向东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组。整治行动以“三查三强化”即: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查基层防疫人员工资和经费落实情况、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查政府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全县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基层防疫员工资经费落实情况、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以及制度建设情况四个方面着手共查找出30个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全部得到落实解决。6月29日,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整治验收组对我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验收,对我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县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专项整治工作基本份符合我省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和验收标准,并具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特点。

7、抓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管。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畜禽产地检疫15万头(只羽),畜禽屠宰检疫4000头,检出病畜2头。二是切实加大饲料、兽药安全使用等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全县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肉类销售摊点、兽药饲料门市等市场进行检查,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100余户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2009年共对50户养殖大户、重点户使用的饲料进行库房内抽取饲料样品,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及时开展生鲜牛奶生产、鲜奶收购加工、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五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县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1起。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

8、积极应对雪灾,尽快帮扶养殖户恢复畜禽生产

11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我县普降历史上罕见的暴雪,使许多养殖场户的畜禽圈舍倒塌、畜禽被压死压伤、饲草饲料被掩埋,经济损失巨大。为了切实做好全县畜牧业雪灾抢险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帮助受灾养殖场户渡过难关,11月13日我局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县畜牧业雪灾抢险及有关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以片为单位,由局长、副局长带队,及时了解各乡镇养殖场户受损情况,核实乡镇站办公用房受损、畜禽圈舍受损(倒塌、危房等)、畜禽死亡、畜禽生产性能受损以及饲草饲料受损等详细情况,对受灾情况进行了现场录像或照相。二是由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牵头,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强化冬季易发生流行的牲畜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大了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力度,严禁私自出售病死畜禽,对死亡动物畜禽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由县局生产科牵头,制定冰雪冷冻天气条件下畜禽饲养管理技术方案,切实加强畜禽防寒保暖措施,组织机关包乡镇干部深入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排除隐患,杜绝次生灾害发生。同时,督促养殖场户加大饲草饲料储备工作,尽快帮助养殖场户恢复正常生产。四是由办公室牵头,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雪灾抢险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服务站)站长亲自抓,并把此项工作当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目前,全县受灾养殖户排查摸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受损养殖户也已开始着手清除积雪,并积极恢复正常生产。

9、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升队伍素质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局把学习实践活动做为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发展的难得机遇,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工作,着力查找制约和影响我县畜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存在问题

1、我县畜牧生产正处在散养向规模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技术人才需求剧增。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造成监测技术和技术力量等方面不足。

2、基层站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增大,人员老化,影响防疫工作开展。

3、畜禽产品和畜牧投入品监测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检测仪器和设施缺乏,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亟需加强。

4、工作经费不足。

5、本部门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实施畜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计划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末,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实11530吨、5882吨、758吨。具体工作任务是:

1、大力实施畜禽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工程

发展畜禽规模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条件。2010年着重从养殖场区建设标准化、畜禽品种标准化、饲养工艺标准化、日常管理标准化、环境控制标准化、卫生防疫标准化、产品收集标准化等环节着手,大力度推进畜禽规模健康养殖。2010年要在2009年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这些环节的普及和推广,使全县畜禽规模健康养殖规模更大,普及程度更广、水平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2、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动物疫病防控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2010年要全面提升全县动物疫病诊断水平和基层疫病防控水平。全面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加强畜禽标识和免疫档案监管,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加强动物诊疗和职业兽医监管,加强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水平,保障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畜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生态的畜产品。2010年全县要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要通过抓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通过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加大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建立畜产品质量公告制度,强化畜产品质量认证等保证畜禽生产环节安全,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狠抓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工作,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项整治行动是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有力保证。此项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得到了省验收组的肯定。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我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要结合我县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充实专项整治的工作内容,着力解决全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防疫意识,逐步建立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长效机制,依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决把防控动物重大疫病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到人、追究到人。

5、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良种化水平。当前畜牧业增长方式已开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既为我县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畜禽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即对种畜禽场的生产条件、良种引进、管理水平、防疫免疫等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要建立种畜禽引进申请制度和售后跟踪服务制度。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建设种畜禽场,有计划地引进优质种畜禽,加强自身培育,开展联合育种,提高育种水平。

6、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加大广大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和开展畜牧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竞赛活动;二是鼓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再学习;三是继续坚持每周一、三、五为机关集中学习日,雷打不动;四是以全县目前开展的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狠抓畜牧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勤政、高效”的干部队伍形象。五是加强执法素质建设。以贯彻实施《畜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手段和执法水平。主动接受监督,着重提高执法效能,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好畜牧业经济秩序。进一步提升依法监管的能力。

篇8:尧都区畜牧兽医局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同志们: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畜牧科技工作会议, 其目的是传达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总结我省畜牧科技发展成就和经验, 科学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畜牧科技工作, 表彰在畜牧科技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 分析形势, 切实增强加快畜牧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省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单项技术引进、研究和推广为主的积累阶段, 90年代以配套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为主的发展阶段, 以及“十五”期间以重大技术攻关、集成和示范为主的跨越阶段。尤其是进入“十一五”以来, 我省畜牧科技创新能力极大增强,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科技成果转化和贡献率不断提高, 分别达到了38%和55%。畜牧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畜牧业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生产方式不断改善, 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较, 奶牛单产由3.2吨提高到5吨, 生猪出栏率由85%提高到178%, 肉牛出栏率由60%提高到85%, 肉羊出栏率由35%提高到93%。2008年, 我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03.32万吨、109.28万吨、581.50万吨, 畜牧业产值达到846亿元, 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60元, 实现了肉、蛋、奶由调入大省到调出大省的根本性转变,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 畜牧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我省通过健全推广机构, 整合人力资源、创新推广模式, 完善信息平台, 逐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和龙江特色的推广与服务体系。一是各级畜牧科技推广机构逐步完善。目前, 我省共设置了畜牧科技推广机构1 115个, 人员总编制达到6 012个, 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 405人;有技术职称的4 473人, 其中高级职称285人。初步构建了省、市 (地) 、县 (市) 、乡 (镇) 四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组建了由畜牧科技推广员、繁育员和兽医防疫员构成的基层科技推广与服务队伍。为进一步加强畜牧科技工作, 七台河市与伊春市畜牧局还专门成立了科教科, 指定专人员开展工作, 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畜牧科技水平。二是创新了畜牧科技推广模式。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 真正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难题, 自2006年起, 省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畜牧科技推广工作。我局通过整合多方资源, 成立了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市县畜牧技术骨干及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全省畜牧技术百人专家服务团”, 创新提出了以“进村、进场、进户”为形式, 以“良种、良法、良管、良医和良料”为内容的“三进五到位”推广模式。3年来, 专家服务团先后深入到我省44个市县、近千个村屯, 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共培训8 000余人次, 现场解决技术问题近万个, 发放各类资料4万余份、专家联系卡1万余张, 成为养殖户的技术顾问、主心骨, 被养殖户誉为“送来了一支永远不走的专家队伍”。双鸭山市为了能够给养殖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设了一个能容纳120人同时听课的3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大教室, 保障了培训效果。三是建立移动科技信息和网络服务平台。为实现技术推广形式多样化, 2008年, 我局与省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畜牧通”业务, 设立了畜牧移动服务热线 (13804519110) , 首批聘任25位专家, 配备了专用的无线通讯设备, 开展时时互动答疑工作。同时, 我们又新建了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网, 开通了专家在线答疑平台, 养殖户可在网络上与专家进行互动沟通。信息平台开通以来, 共在线答疑2 500余个, 电话答疑3 000余个, 为养殖户提供了便捷的咨询通道。

(二) 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 我省通过不断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 使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一是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增加。2008年,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畜禽规模经营水平, 提高奶业和生猪市场竞争力, 省政府提出了两个千万战略工程规划。规划实施以来, 全省新建、改 (扩) 建150头以上奶牛规模场403个, 其中150~800头规模场394个, 5 000头以上9个, 新增奶牛存栏15.5万头, 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全省新建、改 (扩) 建2 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共1 114个, 其中2 000~6 000头规模场1 037个, 万头以上77个, 新增生猪出栏422万头, 完成目标任务的103%。目前, 全省已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41.8万个, 养殖场7.1万个, 养殖小区4 019个, 规模化经营比重已达到72%。二是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效果显著。自1990年以来, 我省共制 (修) 订畜牧业地方标准105项, 编印了奶牛、肉牛、生猪、青贮和鹅等5个品种的《质量效益型畜牧产业系列丛书》2万册。“十一五”以来, 我省共举办百人以上的各类畜牧技术培训班500余期, 推广了优良畜禽品种37个, 先进实用技术33项。其中青贮饲料应用、奶牛全混日粮饲喂 (TMR) 、奶牛群体改良 (DHI) 、猪人工授精和生态养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我省畜牧业得到飞跃发展。2009年, 哈尔滨市重点开展了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并选择了14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示范。目前, 我省奶牛、生猪和蛋鸡的良种率基本达到100%, 肉牛的良种率达到65%;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360万亩, 青贮产量1 330万吨, 平均每头奶牛饲喂青贮饲料达5.8吨;DHI项目测定奶牛5万头, 参测奶牛场达120个, 生猪生态养殖试点场10个, 畜禽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65%左右。三是科技创新推广项目试验示范效果显著。2007年, 通过积极争取, 我省参与了畜禽、牧草和饲料等6项国家产业体系建设项目。9名专家受聘岗位科学家、7个科研单位 (协会) 列入国家综合实验站, 产业体系的建立, 加快了我省畜牧业科技发展步伐。“十一五”以来, 我们先后在安达、双城、铁力等7个县 (市) 实施了标准化示范县、奶牛科技入户、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 在杜蒙、伊安等4个县 (市) 开展了农牧业院县科技合作共建项目, 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科技发展, 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县 (市) 的畜牧业科技进步。

(三) 畜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 我省畜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大量科研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为我省畜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一是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阶段的建设, 我省初步形成了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畜牧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整合优势科技创新资源, 吸纳了哈工大、黑大、哈理工等高校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 组织哈兽研、东农等院所专家成立了省畜牧兽医学会生态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 重点研究畜牧生产与环境资源保护。同时, 省畜牧研究所结合当前我省畜牧实际生产中畜禽养殖生产中粪污等废弃物污染严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着诸多隐患等诸多问题, 先后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研究室。目前, 我省参与畜牧科技创新工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近30个, 以科研、教育和行业组织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二是科技创新成绩突出。1986年以来, 在我省畜牧科技成果中,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省长特别奖2项;省重大效益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二等奖47项, 培育了龙牧801、803、806和杜尔伯特扁穗冰草等牧草新品种。其中, 由哈兽研研制的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由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的转基因克隆猪, 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推广使用, 有效地遏制了禽流感疫情在我国的蔓延, 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亿元。三是对外技术合作交流不断增强。随着我省技术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科研地位和水平不断提升, 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地区的技术合作交流日益增多, 交流方式由最初的一般性接待考察, 逐步发展为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合作, 我省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实施了中日奶牛乳品合作和世行项目, 开展新型奶酪研发、生态环境治理、草原改良和DHI等多方面的技术合作。通过智力引进和项目合作, 每年邀请20余位国外专家来我省进行技术合作交流。通过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活动锻炼了一批畜牧科技创新型人才, 提升了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掌握了世界畜牧业先进理论和技术, 吸纳并再创新了一批科技成果, 促进了我省畜牧科技进步。

(四) 畜牧科技有效保障了产业安全

长期以来, 我们始终坚持以建立科学的防控手段、标准的检测方法和有效的追溯体系为重点, 加强了防疫灭病和检测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工作, 有效促进了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多年来, 我们始终以“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重点, 加大了对免疫技术、疫苗和组织免疫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开展了兽医防疫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有效提高了我省畜禽免疫覆盖率, 规避了疫情发生的风险, 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份之一, 取得了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特别是今年, 国家农业部宣布我省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这是我省继20世纪50年代消灭牛瘟, 1994年消灭牛肺疫, 1998年消灭马鼻疽之后, 在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成绩。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 我省加强了在新型兽药、饲料和畜产品检测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加大了对检测实验室的改造, 新增了一批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和实验室仪器, 有效提高了检验检测水平, 确保了产品检测结果的科学和准确。2006年, 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被认定为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 并承担了对外省畜产品检测监督抽检任务。2009年, 该中心顺利通过了部级中心复评审。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初步建立。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畜牧兽医行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一直以来, 我局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为重点, 加强了二维码标识佩戴、网络化平台建设、数据库建设、基层信息采集录入等方面工作, 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 我省能繁母猪和奶牛标识佩戴率已达100%, 其他畜禽佩戴率达70%;全省400个屠宰场点、800个乡镇的数据终端系统正在建设中。2005年, 大庆市在我省率先开展了检疫电子出证工作, 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今年, 我们又在哈尔滨、牡丹江、鹤岗、七台河及省铁路兽医卫生处开展了动物检疫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 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我省畜牧科技工作6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 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 是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 勇攀牧业科技高峰, 不断创新的结果, 是广大基层畜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 服务生产, 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畜牧兽医局向全省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和帮助畜牧科技工作的各级政府、行业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充分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 务必清醒地认识到, 我省的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与先进省份和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投入不足, 投资主体单一。近几年, 我省每年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2 000万元, 仅占当年畜牧业产值的0.3%左右, 低于全国1%水平, 更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我省每年用于畜牧科技推广的专项经费仅400万元。畜牧科技投入少且主体单一, 制约了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的开展。二是人才队伍薄弱,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省平均每名科技人员服务的农户量超过7 700户。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高层次人才比重过低, 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 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少。三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目前, 我省畜牧技术支撑体系的改革工作还不够彻底, 畜牧科研推广单位体制还未理顺, 各种科技资源的整合还未到位, 仍有5个市 (地) 、35个县 (市) [占县 (市) 的55.6%]没有完成改革工作。同时, 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 仅有30%~40%, 研究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畜牧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科技意识淡薄。畜牧从业者特别是畜禽养殖户文化知识普遍不足, 科学养殖的意识不强, 专业能力不高, 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我省畜牧科技水平的提高, 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而且影响着畜牧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 是我省畜牧工作中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必须高度重视。

我们要站在建设畜牧强省的战略高度, 从建设现代畜牧业和食品加工大省的全局出发, 深刻认识加快畜牧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增强推动畜牧科技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 建设现代畜牧业迫切需要加强畜牧科技进步与创新。当前, 我省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时期, 也处于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现代畜牧业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畜牧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 可控性强的畜牧业;是技术密集, 工程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畜牧业;是实行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完整产业体系, 是商品化程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畜牧业。要建设现代畜牧业, 落实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期间做出“要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和生猪等畜禽养殖, 促进养殖方式由分散粗放向标准化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的重要指示, 加快实施两个千万战略工程规划, 我们必须走具有我省特色的畜牧科技发展之路, 必须把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动力, 必须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重点,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传统畜牧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传统畜牧业。不断促进畜牧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支撑和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

第二, 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加强畜牧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我省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以来,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由20%提高到4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这一比重还会不断加大, 将成为实现农民收入不断提升的重要增长点。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深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增加发展的科技含量, 延长产业链, 拓宽发展领域, 提高生产效益, 才能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同时, 只有通过科技手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和产品消费绿色化, 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 支持新农村建设。

第三, 提高畜牧业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强畜牧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 我省畜牧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对竞争的良策就是通过科技创新与推广, 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要提高质量和效益, 必须通过研究推广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加工流通等关键技术, 形成产业技术支撑体系。要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必须通过研究推广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净化、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 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要提高畜牧业管理运行效率, 必须通过研究推广数字化生产、信息互通共享、风险预警预报、市场准入监管等信息化应用技术, 形成畜牧业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密集的配套技术快速实现从庭院散养向标准化饲养发展, 从初级屠宰加工向食品深加工延伸, 从传统单一畜牧业向农牧循环经济拓展, 从肉蛋奶集市贸易向超级市场升级, 从畜禽防疫向公共卫生安全转换。

第四,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我省“主辅换位”战略的实施和现代畜牧业的建设, 资源和环境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就是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要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和规模养殖业, 使畜牧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或畜禽排泄物处理能力相适应, 畜禽养殖与动物防疫、投入品和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同步发展, 畜禽养殖业与畜产品加工、饲料和兽药产业协调发展, 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 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推广, 离不开养殖户的应用。稳定和壮大畜牧科技人才队伍, 加强畜牧科技推广, 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畜牧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 把握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重点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 我省畜牧科技的发展, 既面临难得的机遇, 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只有明确畜牧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才能发挥好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畜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强省战略和两个千万战略工程规划的实施,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立足行业特点和我省特色, 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以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以提升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重点, 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壮大人才队伍, 立足产业需要推进科技创新, 立足农民需要推进转化应用, 立足创新实践推进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畜牧科技贡献率和生产标准化率, 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支撑和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

未来几年中, 各级畜牧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有中国特色的畜牧科技进步之路上来, 提高科技对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 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 提高科技对提升畜牧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 筹划和组织好今后一个阶段的畜牧科技工作,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 加快推进畜禽、牧草良种化进程

按照建立现代畜禽、牧草种业体系的要求, 集中开展畜禽、牧草品种资源调查评价、创新利用、高效繁殖、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的步伐, 实现品种获得由引进为主向培育为主、培育由传统技术为主向现代技术为主的转变, 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奠定基础。一是进一步开展畜禽、牧草品种资源的调查评价。在农业部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增加牧草品种资源调查, 摸清现有畜禽、牧草品种的数量分布、品种特性、利用状况, 对地方品种开展种质特性研究和遗传距离评估, 确定开发利用方向, 建立品种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 为建立健全地方良种繁育体系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强畜禽、牧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以畜禽保种场 (区) 、牧草实验区为依托,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进一步搞好地方畜禽、牧草品种的选育。要研究制定引进国外畜禽及牧草良种计划, 并对计划的实施制定具体保障措施。三是进一步强化畜禽育种配套和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应用。在鼓励科研教育单位积极参与和自主开发畜禽繁殖基础研究的同时, 组织有关力量重点进行胚胎移植、性别控制、顶级优秀个体克隆等技术的研究攻关。四是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要重点加大对肉牛品种的改良, 提高肉牛冻配种比例, 同时要充分调动畜禽良种场和推广单位的积极性, 增强畜禽饲养者使用新品种的自觉性, 进一步优化畜禽良种推广应用的环境。

(二) 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

以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重点, 加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区) 建设,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 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畜牧业标准体系。与国标、行标体系密切衔接, 抓紧地方标准制 (修) 订, 突出主要畜禽生产技术、兽药饲料安全使用和产品残留检测规程的制 (修) 订, 并指导行业协会、畜产品出口企业和养殖生产基地按照进口国的标准制 (修) 订企业标准, 尽快完善我省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切实把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做为重要工作内容, 把各种畜牧业生产标准制成明白纸、宣传图、口袋书, 使饲养者易看、易懂、易操作。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ISO、GAP、GMP、HACCP、QS等认证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区) 建设。通过与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等联合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区) 和备案场建设与认证工作, 加快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打造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县, 完成两个千万战略工程规划的目标要求。四是开展环境净化和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攻关。在注重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迁移、降解, 微生物处理等基础研究的同时, 着力开展农牧循环利用、污染物减量化排放、污水达标处理排放、有害气体控制等实用技术的研究。

(三) 加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以动物疫病防控和药物残留控制为重点, 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与推广应用, 实现畜禽疫病由就病防病向综合防控、质量安全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控制的转变。一是完善疫情监测网点, 强化疫情监测制度。建立执业兽医网络, 及时进行疫情通报, 搞好疫情监测;了解国内外疫情动态, 科学研判, 搞好疫情分析预测。修订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的物资人员准备, 一旦发生疫情, 及时扑灭, 确保疫情不扩散蔓延。二是加强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应用。要在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面下功夫, 争取研究出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三是加大各类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技术应用。要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的机遇, 逐步建立起一个省、市、县三级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要充分发挥我省现有动物卫生监督、饲料兽药监察、畜禽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 加强检验方法、检测标准和检测仪器等方面的研究, 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四是强化高效低残兽药的研制与推广应用。目前, 我省兽药企业GMP达标改造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要组织兽药企业与有关科研单位结合起来, 加强高效低残新兽药的研发, 进一步完善药物规范化使用程序, 推广安全用药。加强对畜禽养殖过程药物使用的指导, 加大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兽药的推广力度, 规范兽药使用,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 加快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要提高饲料的供给与转化, 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 加强饲料资源开发、添加剂生产、配合饲料推广应用, 实现消耗型生产向精细化发展的转变。一是加快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继续深化饲料添加剂与配合饲料优化配方技术的研究, 促进配合饲料的本土化、高效化。通过提高配合饲料质量、搞好配套服务、加强示范推广, 不断扩大配合饲料使用覆盖面, 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二是加快添加剂生产技术的研发。围绕提高饲料转化率, 保障饲料安全等方面, 深入开展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单项饲料添加剂来源不足, 开展精细化工合成和利用本地生物资源提取单项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针对现有饲料添加剂功效不高的现状, 加强发酵、生物酶、包被技术等在生产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开发;针对开发生产功能性畜产品, 进行专门化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应用;针对现有饲料添加剂安全水平较低的现状, 加快高效、低残和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生产。三是加快粗饲料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开展苜蓿和羊草等粗饲料的种植、贮运、饲喂等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大农作物秸秆青贮等常规技术的推广应用, 研究推广作物秸秆的生物处理、机械加工、保存储藏、配合使用技术, 提高秸秆饲喂的转化率。大力开发非常规性饲料蛋白资源, 增加蛋白饲料的供应。集中力量对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下脚料进行开发研究, 加大利用生物技术获得蛋白资源的研究推广力度, 增加饲料资源的供应总量。四是加快“二元”向“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化。要研究相关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牧草种植技术, 培育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 加快推广不同地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模式, 解决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推动我省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 加强畜牧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面向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调控监管水平, 组织开展数字生产、信息管理、质量追溯和预警预报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 实现畜牧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变。

三、创新机制, 强化措施, 切实提高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质量

我省已步入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快车道, 畜牧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加快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 任务相当繁重, 机遇非常难得。要把握我省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加强畜牧科技工作的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增加资金投入,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体制。

(一)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保障畜牧科技工作顺利开展

要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切实把科技工作放在整个畜牧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推进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各市县畜牧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工作力度, 设立专门机构, 指定专人负责科技工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深入了解畜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大力增强畜牧科技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积极主动与科技、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争取各方支持;要在摸清本地区畜牧科研、教育、推广单位及畜牧企业科技资源状况的基础上, 调动各方面力量, 围绕畜牧科技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组织重大科技推广活动。

(二) 完善机制, 加大投入,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畜牧科技资金的稳定投入, 是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各级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把畜牧科技资金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 提高畜牧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要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 确保财政对畜牧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要通过提供信息、开展服务、牵线搭桥、协助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 鼓励企业增加对重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投入, 引导二、三产业方面的企业, 投资创立畜牧高科技企业。要协调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部门, 对畜产品的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给予信贷支持。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的机会, 引进外资建立科技型企业, 参与畜牧科研开发。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格局。

(三) 深化改革, 整合资源, 建立产学研良性协作机制

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涉及多单位、多部门、多学科, 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强化协作,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提高效率。要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 明确基层畜牧科技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 合理设置县、乡畜牧科技推广机构, 理顺管理体制, 加快两所 (省畜牧研究所、省兽医科学研究所) 的合并步伐, 大力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建设, 推进产学研协作, 建立产业技术联盟, 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 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单位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建立紧密衔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鼓励和引导畜牧科研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要发展社会性、公益性畜牧科技服务组织,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畜牧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 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四) 重视人才, 加强培养, 打造素质优良的科技服务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清醒认识“重视畜牧科技人才就是重视畜牧业的未来, 投资畜牧科技就是投资畜牧的未来”, 大力实施人才强牧战略。要按照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工作高效”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求, 着力打造一批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人才群体;培养一批职业素质优、专业技能强、培训水平高的科技培训专家和科技推广人才群体;通过大中专院校培养适合我省畜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挖掘一批科技意识浓厚、先进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农村乡土科技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专家。

同志们, 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级畜牧部门和科研教育单位要坚定信心, 解放思想, 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在推进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大思路上凝聚共识, 在推进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关键环节上汇聚力量, 在推进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点领域集聚资源, 形成推进我省畜牧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走好富有我省特色的畜牧科技进步之路。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畜牧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打赌叙事作文下一篇:铃声像什么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