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2024-04-24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通用5篇)

篇1: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

专 项 规 划

莲都区林业局 2010年10月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围绕省、市林业部门的工作要求和莲都区十二五规划内容,结合我区林业工作实际,现制订我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林业成效回顾

‚十一五‛期间,莲都林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区党委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建设生态林业、发展富民林业、倡导人文林业、走在全市前列‛之目标,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一)营造林工作成绩喜人。‚十一五‛期间,全区完成迹地更新造林4.57万亩,林木抚育4.53万亩,新建生物防火林带320.7公里,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1.17万亩。新建义务植树点21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6%。

(二)公益林管理扎实开展。‚十一五‛期间,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49.4万亩。由此,莲都区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102.8万亩。截至2009年,共发放补偿资金2744.61万元,惠及农户1.4万户。2008年,莲都区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

(三)村庄绿化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百村绿化工程,提升了村庄绿化水平,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增强了生态文明意识。‚十一五‛期间,全区已有16个乡镇(街道)158个村完成了村庄绿化,建成绿化示范村73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16个。

二、兴林富民卓有成效

(一)兴林富民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已培训林农284次1.34万人次,建成兴林富民示范乡镇4个、科技示范 1 基地7个、示范村11个。实施毛竹和油茶低产林改造5.67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5.35万亩。建立森林食品基地8个3.79万亩。培育龙头企业5家、林业产业合作社19家、示范性合作社7家,创建森林食品品牌3个。

(二)科技兴林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毛竹高效经营技术推广》等11个课题,发表科技论文80多篇。引进推广无公害笋竹两用林新技术5项2000多亩;引进油茶、香榧等新品种49个,建立良种基地150亩。

三、林政管理全面加强

(一)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活立木总蓄积达335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同比增1.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

(二)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制度较好执行。2006年实现了网上审批发证、2007年推行了采伐公示制度。‚十一五‛期间共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6000多份、木材运输证2.05万份,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41个105.29公顷。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各项限额指标。

(三)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得以加强。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意识明确提高,野生动物驯、繁和经营利用秩序井然,乱捕滥猎现象明显减少。‚十一五‛期间,全区抢救性保护了200多处古树名木,开展了猎捕成灾野猪行动4次。大山峰、葑洋湖和瓯江碧湖段(九龙湿地公园)等三处湿地分别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湿地名录、国家级保护名录,总面积158公顷,且瓯江九龙国家级湿地公园已进入实质性开发保护建设阶段。

(四)林业行政执法强力推进。推进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教活动。规范和强化了林业行政执法内部监管,林业执法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共组织行政执法 2 案卷评查60多次、执法讲评会4次、法制培训班8个。先后组织了‚清火一号‛暨侦破森林火灾大会战行动等活动18次,侦破刑事案件19起,查处行政案件1496起,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四、森林消防成绩斐然

通过创新森林管护模式,实现了森林管护和防火巡查两支力量的合二为一,达到了森林管护全覆盖的目标。有效落实森林消防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森林消防宣传,普及森林消防知识,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实战演练,提高实战和应急能力,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十一五‛期,我区森林消防各项指标均未突破省市考核指标,也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2009年度获丽水市森林消防工作考核一等奖。

五、林改工作实现突破

‚十一五‛期,组建了‚莲都区林权管理中心‛,并配套成立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推行了‚林农信用保证为主,森林资源资产为辅‛的贷款新模式。全区已建‚三山‛清册7.57万份,签订责任山承包合同3.05万份,发放林权证4.97万本,建立林改档案6845册。发生山林权属纠纷196起,调处191起,调处率达97.44%。实现森林资源流转5300多起、总成交金额3464.2万元,完成了167万亩森林资源火灾投保。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共评定37951个信用户,授信额度13亿元。建立林权信息管理系统,深化和完善贷款制度,优化运作环境,形成了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与林农增收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截止 2010年底,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9亿元,其中2010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2.3亿元。莲都区政府被浙江省委评为2006年山林延包工作先进集体。莲都区林业局被丽水市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三等奖。

六、森防森检取得实效

‚十一五‛期间,我区未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性事件,健全森防检疫机构、完善测报网络、组建专业防治队伍、监测预警、减灾防灾能力显著提高。调查监测松材线虫病等疫情400多万亩次,签发检疫证书1.32万份,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测报准确率85.5%、产地检疫率94.9%。销毁疫区流入的松木包装箱和电缆盘21只。营造健康示范林4477亩。2009年,被丽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评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森防森检工作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第二章 莲都区情

一、自然环境。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现为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浙西南的交通枢纽,金丽温高速公路、龙丽和丽龙高速公路,330国道、49省道、省道丽浦线和丽龙线、金温铁路纵贯全区连接各地。

二、地型地貌:莲都区地处浙江第二大河——瓯江中游,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及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介于北纬28°06′~28°44′和东径119°32′~120°08′之间,境处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3山脉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0%。

三、森林资源: 2009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林木总蓄积量33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林木资源特点以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为主。

四、生物资源:境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木本植物有93科278属65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1科12种,其中属于二级重 4 点保护植物的有:伯乐树(钟萼木)、香果树、银杏、鹅掌揪、华东黄杉、长叶榧等6种。动物种类较多,其中:脊椎动物有5纲37目76科400多种。哺乳纲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黑麂;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大灵猫、水獭、猕猴、鬣羚等。爬行纲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为鼋。两栖纲动物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大鲵。

五、社会发展: 2010年,全区实现总产值168.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2.2%;第一产业12.31亿元,增3.5 %;第二产业72.64亿元,增14.6%;第三产业83.93亿元,增11.4%。财政总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18.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4亿元,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8032元,同比增14%。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期限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生态建设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莲都为核心,以维护森林植被生态安全体系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动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广泛参与,谁开发、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与农民脱贫致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兼顾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利益。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注重林权改革和和林场改制,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坚持依靠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和市场引导的原则,实现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统一。

三、编制期限:2011—2015年。

四、奋斗目标

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优化林结构的途径,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森林碳汇储量,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森林面积要保持18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稳定在80%左右,森林蓄积量增长到380万立方米,达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五、“十二五”期间主要指标:

1.林产业发展指标:花卉苗木0.6万亩,速生丰产林1万亩。新建和改造笋竹两用林2万亩,改造和新造油茶5万亩,其中新造1万亩,低改4万亩;建设油茶示范园区1个2000亩;新建香榧1万亩。

2.林产品发展指标:商品木材15 万立方米,苗木花卉120万株,野生动物驯养繁殖5000头(只)。

3.森林旅游发展指标:新建森林公园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总面积2.13 万亩,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

4.林业科技服务指标:进一步发展林业科研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资源调查等事业,提高林业科技队伍素质;逐步完善林业工程监理、林业项目咨询评估、林业资金监管、林业项目规划设计等中介服务内容。

第四章 总体布局思路和重点建设领域

按照‚结合项目建基地、依托基地兴产业‛思路,来布局‚十二五‛期间的林产品基地,发展干果、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竹木生产及加工、苗木花卉、野生动物驯繁养、森林旅游等产业。

一、总体布局思路

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战略环境绿化,以城市景观林、村镇绿化提升、绿色通道建设、‚三沿‛(沿景、沿江、沿路)绿化为重点来布局营林绿化项目,实现重点区域全面绿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导向,加快推进林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建设好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适地发展用材林、碳汇林,提高林业经济效益。要保护好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稳妥地发展森林公园和游憩性森林。完善林业‚五网‛(科技信息网、护林防火网、病虫防治网、林产品产销网、林业应急网)建设,为林业科学、安全、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重点建设领域

(一)体系建设

1、公益林建设。公益林面积达到103万亩。运用林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切实管住、管严公益林,并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逐步建成多层林、混交林、复层林相结合的公益林体系,提高公益林的森林质量,实现了由砍树、卖树到养树、看树的转变。建立公益林体系档案,增强森林质量、林地保存、林地管护、生态旅游、碳汇储存等功能。

2、城市景观林及景区周边的绿化。‚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要求,将城市景观林建设作为重点来落实,基本达到在城市视野范围内普遍进行绿化美化。要加强对东西岩、古堰画乡、九龙湿地公园等景区周边的绿化。在保护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基础上,以提升绿化档次为主,根据景区特点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景区内密植各类观赏树种或种植时令花卉,形成集绿化、美化、防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绿化体系。

3、村镇绿化提升。村镇绿化要以乡镇政府驻地为轴心,向四周辐射,以村庄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绿化为重点,向村镇内部延伸,重点搞好村镇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提升村镇的对外形象。

4、绿色通道建设。建设绿色通道是国土绿化和大环境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全区绿色通道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丽雅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等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但今后仍需与公路、铁路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改建后的50省道、高速铁路等对外通道沿线的绿化工作。

(二)产业体系建设

1、干果产业

现实基础:全区现有经济林18.01万亩。其中板栗面积2.86万亩,年产量0.28万吨;柿0.01万亩,年产量0.02万吨;香榧0.27万亩,枣0.01万亩。

发展方向:深化干果类产业发展,一是开展板栗品种更新换代;二是承接香榧南扩工程,突出培育香榧产业,力争万亩种植规模;三是扩大枣的种植面积;四是引进薄壳山核桃种植发展。同时探索改进干果类产品储藏、加工、包装、运输等新的技术措施。

重点基地:已建成并进一步发展丽新乡马村村的千亩板栗基地、大港头镇石侯村的千亩板栗基地;高溪乡高溪村的香榧苗圃基地、大港头镇北埠的百亩枣树基地;现重点建设雅溪镇雅里片的香榧基地、联城镇后弄片的香榧基地、丽新乡黄弄村的薄壳山核桃引种基地;

重点企业:重点培育丽水市森老大板栗专业合作社、丽水市春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浙江丽水天则林果开发有限公司、丽水绿禾苗木专业合作社。

2、森林药材业

现实基础:全区现有各种木本药材主要是红豆杉0.22万亩,但由 8 于技术落后,目前没有药材深加工企业,无法形成产业链;厚朴0.3029万亩、杜仲0.0075万亩(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发展方向:以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标准,以现有药材生产基地为依托,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改造和提升现有加工厂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重点基地:重点培育岩泉街道、大港头镇的利民南方红豆杉苗木基地、山海珍稀植物研究所红豆杉基地;区林场、峰源林场、太平乡的厚朴基地。

重点企业:重点培育利民南方红豆杉苗木基地、莲都区山海珍稀植物研究所。

3、森林食品业(笋竹、油茶)①笋、竹生产及加工业

现实基础:现有竹林总面积15万亩,其中毛竹林14.5万亩,小径竹0.5万亩。毛竹立竹量2730万株,亩均立竹量182株。年生产竹材180万支、笋1500万公斤,加工转化能力为竹材100万支、笋500万公斤,其余的以原状态外运和销售。竹木制品加工企业50家,笋加工企业2家、笋竹专业合作社8家。

发展方向:一是以大港头镇的现代林业毛竹集约经营示范园区为基础,创建一个集科普教育、对外交流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万亩毛竹现代林业科技园区;二是以促进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引导竹农深化林权体制改革,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采用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无公害笋、竹产品;三是十二五期间创立2个省内著名商标为目标,促进笋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开发新产品,逐步提高莲都笋、竹制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笋、竹产业发展。

重点基地:进一步发展大港头镇的现代林业毛竹集约经营示范园 9 区、峰源乡、黄村乡、雅溪镇、仙渡乡的毛竹林基地。培育仙渡乡的何金富村、皂树梅弄村;碧湖镇的白口、上阁村、平一等村的小径竹基地。

重点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丽水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丽水绿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丽水市成利竹业专业合作社,丽水市龙庙笋竹专业合作社。

②油茶产业

现实基础:现有油茶林面积20.9万亩,年均生产油茶籽335万公斤,加工转化能力为335万公斤。有浙江省著名商标 ‚处州‛牌山茶油,市级名牌 ‚联济‛‚六江源‛牌山茶油,涉及加工龙头企业1家,油茶专业合作社4家,销售企业1家。

发展方向: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司+农户方式,引导油茶林农采用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措施,生产无公害产品。提高加工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资源储备,扶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的做强做精,生产过程中应用科技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人民生活需求。

重点基地:进一步发展位于碧湖镇联济村的联济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高溪乡高溪村、太平乡太平村等的处州山茶油公司油茶基地,碧湖镇大林村的丽水市林森山茶油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黄村乡戈劄村的油茶基地,大港头镇石侯村的春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老竹镇咸宜村的油茶基地。

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处州山茶油公司、联济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丽水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林森山茶油专业合作社、丽水市春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4、竹木生产及加工业

现实基础:我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占81%,非林地面积42.4万亩,占20%。活立木总蓄积量335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5 10 万亩,立竹量2732万株,林木毛竹资源比较丰富。‚十二五‛期间,商品材年采伐限额总量7.5万立方米,毛竹采伐计划按立竹量10%控制。全区现有竹木加工企业396家,产品以木制西餐椅为主,每年需从外地购买木材约5万立方米。

发展方向:我区的竹木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没有大型龙头企业,产品仍经初级加工为主,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应积极扶持较大的竹木加工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促进我区的竹木加工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重点基地、企业:重点建设大港头镇、碧湖镇两大竹木加工基地,其中:大港头镇利用现有的旅游基地和油画写生基地特色,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和油画写生衍生木制产品的精深加工。碧湖镇以木制西餐椅为主,利用碧湖工业区建设碧湖竹木加工园区,用一二个龙头企业带动全区的竹木加工生产。

5、苗木花卉业

现实基础:全区现有苗木花卉种植面积0.4992万亩,年产苗量2316万株。主要为城镇绿化苗木、经济林苗、造林苗和花卉。

发展方向:由于苗木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规划期间一是搭建政府和苗木生产公司或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信息桥梁;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技术扶持,多种方式保障社会资金投入,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做精产品种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管理技术水平;三是集中在大港头镇、老竹镇、碧湖镇培育2-3家苗木花卉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大花惠兰500亩、油茶苗圃50亩、红叶石楠和金叶女贞200亩、香榧苗圃100亩、绿化苗木0.4万亩的基地规模,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形成区域特色苗木经济。

重点基地:重点培育大港头镇北埠村的大花惠兰基地(已有4万多苗,今年能投产)、碧湖镇廊奇村的桂花园、老竹镇丽水绿禾苗木 11 专业合作社的苗木基地、联济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油茶苗圃基地(今年育有20多万苗)。

重点企业:重点建设浙江澳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丽水市百川林业有限公司,丽水绿禾苗木专业合作社、联济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

6、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

现实基础:我区现有三个养殖场,梅花鹿养殖场两个,野猪养殖场一个,其中:丽水市康帝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座落在联城镇叶山底林场,面积约15亩,养殖条件较好,梅花鹿存栏数130头;丽水市永跃梅花鹿养殖场成立于2007年,座落在区良种场,梅花鹿存栏数80头;兰海花野猪养殖场成立于2009年,座落在白云街道城西村,野猪存栏数80头。三家养殖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梅花鹿成品及深加工产品还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野猪还在养殖阶段,尚未上市。

发展方向: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为第一方向,扩大现有梅花鹿、野猪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开发梅花鹿和野猪深加工产品。

重点项目:根据我区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现状,拟将丽水市康帝鹿业有限公司自然放养梅花鹿项目作为重点项目,该公司至今已投入500多万元,完成梅花鹿自然放养场地的围栏修筑,2010年准备再投资100万元,引进100头种鹿进行繁殖。在十二五期间,拟投资3000万元,形成2000头梅花鹿养殖规模。

7、森林旅游业

现实基础:有国家4A级风景区风情东西岩景区;国家2A级风景区大山峰省级森林公园;市级休闲林业观光园区联城镇九坑村、仙渡乡岭头村。

发展方向:在市区一家的基础上,突出莲都区的林业特色,围绕提升‚秀山丽水、画乡莲都‛的旅游主题,侧重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深入挖掘林业文化,扶持林业生产过程中采摘体验活动的观 12 光园建设,加强‚林区人家‛建设,以林业种植产业基地为基础,鼓励开展多种经营,以政策和资金引导,发展森林旅游产业。

重点建设项目:配合风情东西岩景区、大山峰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重点建设以大港头镇小井村为核心的集科普教育、户外运动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林业毛竹集约经营示范园区,加强开发莲都区林场的天堂山湿地,建成10个‚林区人家‛林家乐。

(三)网络体系建设

1、科技信息网。发挥市区一家的独特优势,形成以市林科所为技术依托,下属八个林业站、区属国有林场为科技推广主体,完善林区覆盖涉及各村、乡镇村林场的科技网络体系。以区林业信息服务中心为支撑,抓好林业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同时要加强科技人员知识培训更新,使林业科技人员水平更加适应新形势要求。

2、护林防火网络。以现有森林公安分局队伍为骨干力量,规划在重点林区设立辽望台(点)1座,以管护承包方式落实管护责任,并配备GPS全球定位监管系统,组建广泛覆盖的森林管护防火网络。

3、病虫防治网络。以森林动植物保护(森林检疫)队伍为主,在森林病虫害多发地段设立预报监测点,建立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防治网、森林植物疫情监测网,切实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控力度。

4、林产品产销网络。突出农林产品交易市场带动作用,有规划地推进农林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和林业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面向市场、面向林农,走出一条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相衔接的产销路子,避免因林产品销售不畅而造成滞销压价,增强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

5、林业应急网络。根据林业灾害性事件较大的现状,我区将在‚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健全和完善《莲都区林业灾害应急技术方案》、《莲都区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莲都区森林灾害应急预案》等措施,13 并配套组建有效的应急队伍和工作机制,实现应急反应及时、得力。

第五章 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一)推行林业分类管理。按照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将林业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2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和措施。生态公益林管理划入公益事业管理范畴,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严格控制采伐;商品林纳入基础产业管理范畴,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由市场配臵资源,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利用形式。

(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核心内容。在上一轮承包到期后,原承包做法基本合理的,可直接续包;原承包做法经依法认定明显不合理的,可在完善有关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承包。农户不愿意继续承包的,可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另行处臵;目前仍由集体经营管理的山林,应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将产权逐步明晰到个人;对宜林荒山荒地要推行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

(三)加快林地使用权流转。严格按照《浙江省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丽水市国有和集体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招标拍卖挂牌办法》推进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凡涉及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机构评估,防止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流失。鼓励各类主体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并办理权属变更等手续,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要培育活立木市场,促进森林、林木的合理流转。

(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各类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民营 14 企业、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允许业主对依法拥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自主经营,并允许继承和转让,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五)深化林场体制改革。一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围绕‚稳定推进改革,改革促进发展‛的思路,着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涉及的人事关系、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利益分配等内容。试点推进以活立木有偿流转为保障,妥善做好国有林场富余职工的分流安臵。

二是紧扣‚生态效益优先、‘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提高国有林场的整体效益。依照上级政策积极推进国有林场由森林经营向公益林管护方向转变,适时组建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心(站),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一)加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对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林业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林产品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无公害林产品开发,确立品牌优势,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对林业的金融支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筹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筹融资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完善林业贴息贷款、国债造林、林权抵押贷款以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补助等政策扶持。

(三)强化公益林管理力度。抓住莲都区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组建的契机,切实履行起公益林管护和恢复职责。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明确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要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逐 15 步建立起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

(四)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优势资源,筛选合适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开展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向国内外市场寻找资金,寻求合作,促进林业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坚持走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之路

(一)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重点做好:竹林木良种、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资源与生态监测、林火管理与控制及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科研成果应用,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参股、领办创办实体等,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切实加强林业执法管理。组建以专业执法队伍为骨干,以专职护林队伍为基础,健全‚专群结合、以专为主,防打结合、以防为主,反应迅速、打击有力‛的森林资源保障体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加强以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和乱征滥占林地、防治林木病虫害为重点的林政执法工作。

(三)努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和‚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属地负责原则,健全森林防火工作的属地首长负责制。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和队伍建设,完善森林防火机构和专业扑火队伍,强化林区火源管理,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防火隔离通道、生物隔离带、防火通讯工程)和装备(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扑火设备等)投入力度。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推行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建立重大毁林案件、违规使用资金案件和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善义务植树形式,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考核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六章 “十二五”期间的投资概算

十二五期间林业项目总投资为12005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84543万元,其他投资35507万元。

一、林业生产投入52825万元。政府投资27100万元,其他投资25725万元。其中:①阔叶林发展工程5万亩,投资7500万元。②森林抚育50万亩,投资15000万元。③油茶产业改造与提升5万亩,投资4000万元。④建设香榧高效生态栽培示范基地1万亩,投资3000万元。⑤竹林改造与提升项目(包括笋竹基地1万亩,小径竹1万亩),投资4500万元。⑥建设大港头竹林示范区1万亩,投资1500万元。⑦花卉种苗工程建设0.5万亩,投资3000万元。⑧野生动物放养2000头,投资3000万元。⑨培育大径材1万亩,投资1325万元。⑩林产品加工与改造150亩,投资10000万元。

二、林业管理投入5570万元。政府投资5170万元,其他投资400万元。其中:①新建改建林业站各2个,配套仪器设施,投资1000万元。②建设林业品牌2个,投资500万元。③数字化林业技术投资4070万元。

三、林业设施投入31970万元。政府投资25938万元,其他投资6032万元。其中: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000公里,总投资5000万元。②林道路建设1000公里,投资20000万元。③3个监控网视频前端300万元。④信息及指挥系统90万元,⑤扑火机具及物资库建设150万元。⑥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体系建设共3170万元。⑦林权信息化建设600万元。⑧村庄绿化210个村,投资2660万元。

四、林业保护投入29685万元。政府投资26335万元,其他投资3350万元。①防护林建设10万亩,投资15000万元。②珍贵树种资源保护与建设0.5万亩,投资1475。③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103万亩,总投资1.2亿元。④建设5支森林消防队伍,投资200万元。⑤森林公安建设投资30万元。⑥护林员队伍及全球定位的GPS监管系统900万元及业务培训80万元。

注:莲都区“十二五”林业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表

篇2: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发展现代林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机遇,加快推进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县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及林业发展方向,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情况回顾

㈠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生态立县”确立为凤县长期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2010年又将其提到“四大战略”的首位,对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给予了大力度投资,初步统计凤县“十一五”期间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达1.2亿元。

㈡“绿色宝鸡”“森林城市”创建成效显著

我县立足县情,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同时,以“绿色宝鸡”和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在交通、道路、河流沿线及居民集中居住地等生态脆弱区,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县城绿化、村庄绿化、道路水系绿化等九大林业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县内5条生态路绿化560公里,绿化面积0.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33.5万株,利用公路沿线边角空地营造绿化景点113处;实施环县城绿化3363亩,栽植各类苗木10.83万株;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重点村镇绿化为基础,公路、水系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草搭配有致,路网、水网、林网三网合一,点、线、面协调发展的绿化生态系统。

㈢林业产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凤县林业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花椒、森林旅游、特种动物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现在全县花椒留存4400万株,2009年产量达3500吨,总收入达

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占农民收入的36%;2009年来凤旅游游客达12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提前三年实现了百万游客景区建设目标,我县被列为全省旅游示范县,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称号,森林旅游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县现有林麝养殖户96户,养殖林麝1750头,成为全国人工养殖林麝比较成功的模式。国家已初步确定在我县召开全国林麝养殖现场会。

㈣林业项目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凤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顺利实施,共完成(不含2010)封山育林5.4万亩、飞播造林9万亩、人工荒山造林4.1万亩,全县389.79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年平均消耗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46.21万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2.78万立方米,减少了93.9%,有林地面积增加了83.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较天保工程实施前的59.4%提高了16.4个百分点,达到75.8%,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增加293.25万立方米达到146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我县林业项目工程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

1、随着天保工程的持续深入,四个国营林场、二个公司困难越来越大,职工与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显著,造成队伍不稳,人心不稳,基础不稳,给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也带来较多的社会问题。

2、林业项目标准低,项目实施困难不断增大,基层单位缺乏实施的积极性。

3、林业产业化项目仍处于成长期,急需得到上级的关怀与帮助,如核桃产业、森林旅游等投入大,见效期长,需要上级多给予支持。

4、林业基础落后。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如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得到很大改善,而我们林业道路,得不到维修,多数已无法使用,更不要说改善提高,再如防火设施陈旧,手段落后。

5、林业队伍建设急待加强。不管是林业局机关还是基层事业单位,人员严重老化,业务技术人员形成断层,在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让我们深切感到力量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条件分析

㈠林业发展的机遇

1、党和国家对林业工作十分重视,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战略。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9年6月22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确定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2、我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林业工作的地位更加突出,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

3、通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全县人民爱林护林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进一步突显。

4、通过努力工作,林业成绩得到了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肯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㈡林业发展的挑战

1、全县森林覆盖率已得到75.8%,提升难度加大,发展空间缩小。今后应主要发展城镇林业、乡村林业。

2、人民群众对林业发展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绿化,还要美化,更要具有经济效益。

3、林业产业发展滞后,资源优势未形成经济优势。

4、林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十二五”发展总体战略

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把凤县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炭经济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强林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林业科学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凤县山、水、林、园为一体生态宜人的最佳宜居、宜旅环境,成为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㈡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凤县林业工作按照强化重点区域绿化,狠抓三大板块(公路沿线、重点坡面、村庄),建设绿在身边、村在林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宜居、宜旅环境;大力推进三大产业(森林生态旅游、干杂果、特种动物养殖),实现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努力实施三项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实施林政资源管理改革、积极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确保林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实施三大举措(联合办学、人才补进、实践锻炼竞争淘汰)培养锻炼一支精干、高效的林业队伍的思路。在212省道、316国道、眉凤路、双唐红路等交通沿线两侧,以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其他区域以保护现有森林为主,强化对生态脆弱区的造林绿化力度,完善全县森林管护体系;以林业项目为载体,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建设,以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干杂果和特种动物养殖为抓手,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完善建立森林消防体系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全面提升整体林业生态效益水平。

㈢发展战略

在2011——2015年的“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以保护和增加森林植被为目标,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载体,以道路沿线、重点坡面、城镇村庄绿化为重点,把凤县建设成生态宜人的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国家生态保护工程为依托,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向城镇林业、乡村林业发展,不断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和特种养殖业,不断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㈣发展目标

+2011——2015年5年期间,计划安排工程造林面积5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到2015年新增有林地21万亩,全县有林地达到356.5万亩,“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被率达到80%;森林蓄积量达到1640万立方米。新发展核桃10万亩,林麝5000只,搞好紫柏山、秦岭七彩云顶主题公园森林生态旅游,至“十二五”末,林业相关收入要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进一步提高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四、“十二五”发展项目规划

㈠加强林业工程建设

一是围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脆弱区森林覆盖率,以212省道秦岭至县城段,316国道南星镇连云寺至双石铺镇张家尧段,眉凤路平木东庄至岩湾唐沟、河口太阳升至凤州桥头,双唐红线双石铺至唐藏杨家庄沿线两侧为重点,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美化工程,在“十二五”内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在黄牛铺、红花铺、凤州、唐藏、双石铺、平木、三岔、南星8个乡镇和凤州林场,5年完成封山育林16万亩。三是选择疏灌等地块进行飞播造林10万亩。四是在全县农村19486户75312口人中实施“三化”生态保护工程,对全县森林实施全面封山保护。五是在全县75个村继续实施“三化一片林”建设。

㈡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一是建设核桃基地,发展核桃10万亩,建成核桃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二是巩固花椒发展成果,进行椒园改良2万亩。三是林药栽培基地建设,建设年产150吨的林药栽培基地。四是低产经济林改造项目,改造核桃、花椒4万亩。五是积极实施亚行贷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新建花椒园15090亩、核桃园1950亩。六是建设花椒芽菜生产线,增加花椒附加值。七是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建设年养殖1万头(只)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八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补植补造1万亩,新建核桃园2万亩,改造花椒园4万亩、核桃园1万亩。九是林麝人工驯养示范县项目,建成全国林麝人工驯养示范县。

㈢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经过2011——2015年5年的创建,将嘉陵江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加快屋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㈣建立森林消防体系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一是在2011年——2012年,投资500万元,建设完成县级森林消防指挥中心1个,规范化的森林消防器材库2个,建立2支专业化森林消防队、17支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实现森林消防全覆盖。二是投资200万元,在2012年前,建设完成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站1个、森防基层站16个,聘用观察员36名,实现森防检疫信息网络化管理。三是飞播林病虫害防治,实施10万亩飞播林病虫害防治。

㈤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大力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落后现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主要完成4个国有林场各工区的住房、生活、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实施258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二是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个乡镇林业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改善公安基础设施,实施森林公安分局和3个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林政管理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全县23个管护站及监控设施建设。五是建立林业产权管理信息服务中心。

㈥珍稀树种保护

一是红豆杉、白皮松保护区繁殖基地建设,保护面积60万亩、繁育150亩。二是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挂牌、监测、监管,建立古树名木监测监管体系。三是秦岭西部种质资源保护、推广,保护、推广红豆杉、林麝等动植物种类。

㈦重点公益林抚育

抚育10万亩重点公益林中幼林。

㈧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配合国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积极争取试点任务,坚持国有林场公益事业单位性质,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在国家生态补偿基础上,县级财政补贴,使国有林场人员履行森林管护职责,享受全额事业单位国民待遇,推动国有林业事业健康发展。

㈨招商引资发挥资源优势

一是引进龙源电力集团陕西风电筹建处,建设20万千瓦风电场;二是引进西安润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秦岭七彩云顶主题公园的高尔夫球场、民族风情园、生态观光园、狩猎场、别墅群。

五、“十二五”林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

“十二五”期间,全县林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把凤县建设成山、水、林、园为一体生态宜人的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目标,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依靠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和高新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净增长量列入各乡镇目标考核责任状,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㈡依托工程造林,强化生态建设。

要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全面协调发展。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加快建设综合防护林体系,继续着力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在城镇、村庄、道路、河流两侧等人口聚集区,继续实施县级重点绿化工程,加快建设生态景观林体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面貌大变样。

㈢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产业建设。

针对全县林业产业尚处弱势的情况,通过建立完善扶持政策,建立林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突出抓好核桃产业、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等产业项目的发展,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大对核桃产业、特种动物养殖项目的扶持力度,使其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为加快全县林业产业化进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㈣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科技推广。

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意识,把落实好封山育林技术、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抗旱节水配套技术、生态经济复合型造林模式技术、林下经济模式技术、林木害虫防治技术等推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极大地发挥林业科技推广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提升造林绿化成效。

㈤狠抓机制创新,强化社会造林。

一是按照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全县林农管护森林的积极性;二是落实以项目竞争招标制为重点林业管理新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社会造林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工程管理,推动社会造林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要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民营造林大户和企业造林,在政策、技术等方面优先扶持,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篇3: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一、形势与需求

(一)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科普事业全面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科普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据测算, 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27%, 比2005年的1.6%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科普人员194.6万人, 较2005年增长48.38%。其中, 科普专职人员25.18万人, 科普兼职人员169.22万人。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4.2人。

2.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 0 1 0年, 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为93.66亿元, 比2005年增长163.9%。政府拨款的科普经费中, 科普专项经费为30.17亿元, 全国人均年科普专项经费2.21元。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科普场馆1511个 (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 比2005年增长93.47%。全国共有科普画廊22.84万个, 城市社区科普 (技) 活动专用室7.3万个, 农村科普 (技) 活动场地39.8万个。

3. 科普传播媒介形式多样, 科普活动成为科技惠及公众的重要平台。2010年, 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0.74亿册, 出版科普期刊1.57亿册, 共发放科普读物和资料6.2亿份, 较2005年分别增长116.81%、61.19%和23.77%。全国广播电台播出科普 (技) 节目总时长21.14万个小时, 全国电视台播出科普 (技) 节目总时长为26.13万个小时, 较2005年分别增长177.13%和146.4%。2010年, 全国共举办科普 (技) 讲座91.31万次, 听众达1.82亿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65.34%和62.39%。共举办科普 (技) 专题展览14万次, 参观人数超过2.11亿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62.74%和72.28%。共举办科普 (技) 竞赛5.68万次, 参加人数达5551万人次, 较2005年分别增长38.49%和76.74%。

4.科普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有利于科普发展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科普法》实施工作不断深化, 各地制订了一批相关配套地方法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推进, 使公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对科普场馆门票收入和进口科普产品给予税收优惠等一系列鼓励科普事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制定出台, 强化了政府科普服务能力建设, 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科普发展的积极性, 形成了全力推进科普发展的工作机制, 营造了有利于科普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需求

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新技术、新产品、新型服务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科技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众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需求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迫切需要公众理解科学、支持和参与科学技术活动, 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普产品研发能力不强, 科普原创作品少, 科普产业培育和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专业科普人员数量偏少, 科技工作者、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科普事业投入不足, 企业和社会力量对科普事业的捐助较少等。

“十一五”期间,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为加快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加快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 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 以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科普工作, 支持公益性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鼓励经营性科普产业发展, 加强科普对外交流与合作, 促进教育、科研与科普的紧密结合, 完善科普发展机制和政策环境, 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高, 使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 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国家科普能力明显增强, 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具体目标:

1.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科普投入体系。实现政府科普投入显著提高, 到2015年, 实现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3元/年, 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5元/年以上。全面落实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使企业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主体, 社会团体和个人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来源。

2.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科普基地。到2015年底, 创建100个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中央和国家部委所建立的特色科普基地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省级科普基地总数达到3000个左右。全国科普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有所改善,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 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 在中等城市建有一座科技馆, 县级市建有科技活动中心, 在大型国有企业建有专题科技馆。实现在全国50%的街道 (乡镇) 、社区建有科普活动站 (室) , 50%的行政村建有科普画廊 (宣传栏) 。

3.社会科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6000家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 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备设施 (流程) 或展览馆;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中推动建设500家科普示范企业, 为公民理解科学和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提供丰富的场所。全国科技馆年接待观众量达到5000万人次。逐步推进省级以上科技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成本开放。

4.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 群众性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创作图书、影视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推出一批原创科普精品。引进国外优质科普资源, 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拓展科普传播渠道, 增强大众传播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 使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和途径显著增多。

5.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培训、国外进修、国际交流、实践锻炼等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高素质科普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 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人数达到15人。

三、重点任务

根据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 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

1.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 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使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强, 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 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 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 进一步推广“做中学”活动的经验和成果, 不断完善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和通用技术课程, 支持开展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完善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 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 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 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结合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培训、双学双比、技能竞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百万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等活动,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继续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 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 参与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订单式或定岗培训, 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 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3 . 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竞赛和日常科普教育活动, 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 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课程与培训教材, 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 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4.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任务, 落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规划, 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将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 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使其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处于前列。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 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能力。

5.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 提升社区科普能力, 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 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 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发社区内及周边科普资源, 鼓励科研院所、学校、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驻区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推动科普活动的社会化。

(二)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1.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地基本建设计划,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认定与管理办法以及监测评估体系, 定期开展检查评估。推动大型城市、中等城市、县级市 (区) 建设适应需求、各具特色的科普类场馆。大力推进基层科普设施示范工程, 进一步加强街道 (乡镇) 、社区、行政村的科普活动站 (室) , 科普画廊、宣传栏的建设。

2.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发挥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超大型、综合性科技馆在科学传播普及中的示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向公众开放科研仪器和设施、生产设施 (流程) 或展览馆, 建设一批有特色的行业科普教育基地。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科普基地结合自身优势, 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的职能和效用。重点支持中小科技场馆充实和丰富展教内容, 为中小科技场馆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服务, 提高其业务水平。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培训基地、文化宫等增加科普教育功能。引导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增强其科普教育功能。

3.繁荣科普创作。大力创作图书、影视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推出一批原创科普精品。重点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 开发一批展品、图书、挂图、音像制品和设备等。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 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开展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和推介活动, 推动优秀科普电影、电视节目在基层播放。把科普绩效列为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年度考核内容, 激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的科普创作热情。鼓励将科学、人文、艺术融为一体的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民生、生态和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 以及适合农村和社区科普的设施和产品的开发。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 设计和开发一批与学校科学课程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制作一批在青少年中有广泛影响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作品和科普网络游戏。开发适合社区乡村党员活动室、文化站、科技大院、农家书屋等设施使用的科普展教品, 加快基层科普设施建设。

4.促进科研与科普的紧密结合。研究制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相应增加科普任务的办法与措施。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普活动, 推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创作试点。将科普工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不涉及保密的情况下, 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 对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单位和承担者从事科普的责任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在科技项目立项时提出科普要求, 在项目实施中鼓励向社会普及, 在项目验收时检验其科普成果及社会效应。

(三) 增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

1.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 推动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喜闻乐见的科普节目并增加播出时间, 出版单位增加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 综合性报纸增加科普栏目的数量和版面。推动各类大众传播机构参与科普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充分发挥科技宣传联席制度的作用, 统筹协调科普宣传工作, 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发挥互联网、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游戏软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科普专栏, 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科技专栏, 培育和扶植若干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促进网站之间开展科技传播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网络科学传播水平。

3.提升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质量。加强科学传播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组建科普宣传专家库, 推动科技社团与媒体的交流互动, 定期举办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活动,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科技报道质量。

(四) 强化若干重点领域科普工作

1.人口与健康科普工作。结合我国人口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控要求, 推进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科普宣传, 努力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层和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新传媒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科普活动, 促进医学科技资源科普化。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等重要纪念日和活动中, 加强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心理健康、流行病预防和职业性疾病防控、戒烟禁毒、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科普专题活动。

2 . 环境与气候变化科普工作。创建类型多样、布局合理、适应不同人群的环保科普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报纸、科普教育基地等, 普及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基本知识, 营造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气。

3.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普工作。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 因地制宜, 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做好地震、气象、火灾、洪灾、台风等灾害预警等方面科普工作, 使社会公众了解预警信号、防御指南等气象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常识。

(五) 组织若干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1.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组织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企业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惠民服务活动, 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周、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开展“科普日”、“院士专家西部行”、“院士专家科普巡讲”、“科技列车西部行”、“科学使者校园行”。各地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国际纪念日、安全生产月和防灾减灾日等, 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2.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 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对涉及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工程项目, 建立面向公众的科学听证制度, 扩大公众对重大科技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能力。

3 .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针对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创新科普服务方式, 提高科普服务水平, 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三农”网络书屋等农村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科普活动站 (室) 、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与流动科技馆等多种科普教育形式, 以普及知识、更新观念和传授技能为重点, 加强对农村基层, 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群众的科普服务能力。扩大科普大篷车服务范围, 促进展品展项更新, 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

4 . 组织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 活跃青少年科普活动。不断丰富科普活动内容,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持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活动、走进科学殿堂等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 鼓励在校学生参与科技实践的活动, 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在校博士生到所在地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服务, 从事指导学生科学实验, 传播科学知识等公益活动。

(六) 鼓励经营性科普产业发展

1.鼓励兴办科普产业。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 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推动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出版、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科普玩具、科普游戏、科普旅游等经营性科普产业的发展。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科普展览、设计制作公司, 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品牌, 形成多渠道兴办科普事业的良好局面。

2.开展科普产业试点示范工作。探索科普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和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科普产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设一批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出版、科普会展、科普创意等科普产业试点示范基地, 加强试点引导,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科普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大对科普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 扩大科普服务外包、科普产品与服务采购。举办科普产品博览会、交易会, 发布科普产品需求信息。支持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建设。

(七) 构建应急科普宣传机制

1.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制定应急科普宣传预案和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起协调到位、职责明确、任务落实的应急科普组织体系, 实行点面结合、专群结合的运作机制, 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管理机制。

2.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科普专业化水平。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念, 选择国内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 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进行应急科普的理论探索和相关技术开发。建立专家信息库, 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应急科普队伍。

3.建立针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性科普引导机制。通过专家讲座、举办展览、技能培训、媒体报道、体验式演习等科普活动, 提高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 分类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向社会公众介绍传授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预防、逃生、避险等基本技能和防护措施等, 普及应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 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为社会的稳定与危机的化解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4.建立和完善应急科普服务支撑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建立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科普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应急科普资源开发、集成及配送等机构, 丰富应急科普资源总量。在整合、开发应急科普资源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合作共享的模式, 推动网络应急科普资源的共享。

(八) 积极开展国际科普交流与合作

1.广泛开展政府和民间的国际科普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普理念, 引进国外先进的展教用品等优质科普资源, 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 带动我国科普能力的提高。支持我国优秀的科普展品、作品走向世界。

2.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普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科技夏令营、冬令营等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馆展教具交流与互展活动, 合作开展各种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 鼓励两岸三地的科普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 支持澳门办好科技活动周。

四、保障措施

(一) 完善科普组织机制与政策法规

1.加强政府对科普事业进行统筹协调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协调作用, 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科普工作,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确保科普工作依法行政有效推进。协调解决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监督检查重点科普任务的实施进展和落实情况。

2 . 完善国家科普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科普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加快制定《科普法实施条例》;推进地方科普条例制定工作。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研究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并进行试点监测;研究制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普工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等相关政策。

3.加强对科普事业发展的监测评估。依照《科普法》, 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督促检查, 加强对各地和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科普活动的监测与评估。

(二)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引导社会多元投入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普法》的规定, 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增加科普经费支出, 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职能,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 为开展科普活动、支持科普创作、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开展科普统计与监测以及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等提供经费保障。

2.建立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社会力量开展科普活动给予资助和扶持,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科普投入体系。建立科普投入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逐步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 落实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的优惠政策, 推动各类科普平台整合共享,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3.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针对社会需求, 引导企业开发科普产品, 拓展新型科普服务, 实现良性发展。落实国家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普的投入和捐赠, 享受减免税收的政策, 成为科普投入的重要主体;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科普事业, 相应享受减免税收的政策。

(三) 建立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

1.加快形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科普事业, 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加强高等院校科技传播等专业学科建设, 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 加强业务学习, 全面提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 形成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素质较高的科普兼职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 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鼓励科技、教育、传媒等方面的离退休专家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普工作, 不断壮大科普兼职人才队伍。开展博士科普使者行活动, 支持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科普志愿者服务。

3.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基层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人员, 积极发展科普员队伍。发挥农村科普示范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等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人才建设,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科普人才特别是双语科普人才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四) 加强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1.加强科普展教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推进科普视频网络的共建共享工作, 向社会推介优秀科普作品和选题。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活动, 推动展览和展品在各类科普场馆、设施、服务机构之间交流。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展教资源的支援力度。

2.建设科普资源数据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若干大型科普资源数据库及存储设施, 集成各方面已有数字化科普资源。建立科普数据资源、科普信息资源、科普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中心, 分步骤完成全国服务节点的布局和建设, 为各类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信息共享服务。

3.共建共享基层科普设施。增强现有县级科技馆 (科技活动中心) 的科普展教功能, 共建一批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展示等功能的县级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与相关社会设施共建共享基层科普活动站 (室) 、宣传栏, 建立遍布城乡社区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点。

(五) 完善监测评估与表彰奖励机制

1.加强科普监测评估。建立科普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机制, 形成对科普活动的良好导向。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各类科普场馆的建设标准、管理条例和评估办法, 对科普场馆的运行状况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制定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标准和科普基地分类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国家科普统计工作, 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监测和评估,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普事业发展基础数据, 完善国家科普统计数据库建设。

2.加大对科普工作表彰和奖励力度。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奖励比重。通过设立青少年科技英才奖等方式, 激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并取得优秀成果。探索建立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开展科普活动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 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 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科普作品创作。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多种形式的科普奖。

篇4: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规划》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废旧资源利用科技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废物资源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废有色金属、机电产品再制造、电子废弃物、废旧高分子材料等再生资源,以及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在废物资源化领域应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预期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量大面广和污染严重的废物,以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清洁控制为基本前提,加强废物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发展废物预处理专用技术与装备,加快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打造技术创新产业链,以支撑循环经济大规模发展与示范升级,促进资源可再生与可持续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产出率,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科学分析形势,把握战略机遇

《规划》指出,废物资源化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构建循环型社会的主导产业之一,高度重视专业化废物资源化先进技术装备研发,推动形成了具有高新技术特色的新兴产业,我国废物资源化技术创新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急需加快专业化和废物资源化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好的废物资源化产品,加快培育专业人才与专业化企业,推动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

《规划》科学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重大部署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废物资源化科技专项的作用与定位,提出“十二五”期间废物资源化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形成100项左右废物资源化重大核心技术,开发100项左右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废物资源化产品。选择特色鲜明的城市、区域,推进100项左右示范工程建设;统筹技术研发、创新基地、创新团队、中介服务、公共平台等建设,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与产品认证体系,健全有利于废物资源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科技进步对废物资源化的贡献。

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开拓新的学科方向

近年来,我国废物资源化产值以每年10%~20%速度增长,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单位废物资源化产值仅相当于美国1/4,产业链条仍处于国际再生资源大循环的低端,专业化大型企业仍在成长阶段。

《规划》深入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创新性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加强废物清洁循环利用理论及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凝炼核心学科方向,强化废物资源化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基本特征,开拓和推动废物资源化领域新的学科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提高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加快高新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废物资源化产业化的技术瓶颈,提高高端产品比例与技术竞争力,引导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转变,引领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创新。

明确技术发展重点,深化产业关键环节

《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十二五”期间废物资源化领域技术发展重点方向,确定在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将重点突破废金属的专业化分选拆解与高效清洁利用,低成本和成套化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分选、分离提纯和产品高值利用,废旧机电产品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废旧高分子材料高效分离、复合改性、高端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将重点突破粉煤灰铝硅镓等多种组分高值利用与规模化消纳,冶金废渣有价组分清洁提取、毒害性物质控制,工业副产石膏制备高端建材、硫钙元素循环利用,生物质废物燃气化利用、化学生物转化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与设备,农林废弃物高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设备,形成大型资源基地及工农复合基地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示范与模式;在垃圾与污泥能源化资源化方面,将重点突破城市垃圾分选与预处理、厌氧消化、大型焚烧炉与高效清洁能源转化,建筑废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污泥低成本干化、高效厌氧消化与资源化利用、热解能源回收、替代燃料协同处置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控制技术方面,需重点发展废物资源化标准和再生产品标识构建技术,再生资源物联网监测与信息化集成技术,实现全过程控制,支撑废物回收网络的完善与优化升级;在废物清洁循环利用理论方面,需重点突破废旧金属再生利用过程理论,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的寿命评价与性能控制理论,工业固废多金属清洁提取与协同利用理论,可燃固体废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形成废物清洁利用的重大基础理论体系。

《规划》将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废物循环利用行业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和推进全国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支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撑计划、863)立项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近期的工作部署,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将积极配合国务院七部门做好该规划的宣贯实施工作。

篇5: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

根据《规划》 (征求意见稿) , 到“十二五”期末, 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1 月30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日前公布。

根据《规划》 (征求意见稿) , 到“十二五”期末, 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深化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 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形成27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 形成14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上一篇:小学生暑假生活日记400字素材下一篇:“女司机”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