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宝桑园科普思路创新探究

2022-09-11

宝桑园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缠岗村山前大道旁, 是一个以蚕桑文化为核心, 集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一体, 以休闲观光, 科普教育为主的新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就产业发展思路前景进行科普创新,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 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 在特定的环境中, 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 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 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预期将拓宽园内产业链, 达到以园养园,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收效。

1 花都区宝桑园产业发展现状

花都宝桑园作为一个新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园区占地超过53.33 hm2, 自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 在其产品研发中心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 园区内共种植了超过40 hm2桑树, 拥有数10万株, 年产桑果达800余t, 园区发展潜力十足却迟迟未能得到发展, 项目通过实地调研, 分析得出以下弊端。

1.1 产业结构单一化

当前, 基地产品主要是以桑葚为原料制作的一系列保健品, 产业链狭窄, 未能进一步拓宽,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品质量。

1.2 设备技术滞后化

宝桑园的基本设施有限, 局限了宝桑园的发展;园区内的基础设备过于陈旧, 安全系数不高。陈旧的设备与落后的技术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宝桑园的生产技术与设备等因素趋于落后, 生产成本也相对过高, 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1.3 展览模式保守化

花都区宝桑园充分展示了桑蚕文化, 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圣地。园区主要分为桑田采摘区、蚕桑文化博物馆、蚕宝宝体验馆、百果园、机动游戏区、水上运动区、拓展训练区、农家乐大草原、野炊烧烤区、养生别墅区、体育休闲区、垂钓区以及蚕桑产品展示区等特色游乐区。近年来, 越来越多人来到宝桑园进行科学实践和游玩, 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但由于现阶段宝桑园的展览模式比较传统, 趋于静态、走马观花。

1.4 活动体验乏味化

宝桑园园区活动缺少互动、缺少体验、深入不够, 活动大部分类似简单农家乐, 不能以园养园, 造成发展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 拓展和延伸园区的科普性刻不容缓。

2 科普思路创新的必要性

2.1 传播桑蚕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 桑和蚕是紧密相连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与桑蚕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桑蚕, 即养蚕与种桑。据考究, 在新时期时代晚期, 人类就已经开始养蚕, 并沉淀了大量与桑蚕有关的形象图文, 诗歌等, 特别是桑蚕文化物化表现的丝绸之路, 成为了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五千年来, 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1]。宝桑园通过建立桑蚕文化科普体验区, 供游客进行参观, 利用多种途径, 传播桑蚕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开发桑蚕生态旅游业, 可以加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互动, 极大地提升了人流量与物流量, 增加了就业岗位, 加快了资金的流动, 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宝桑园桑蚕新生态农业, 以桑蚕文化为主体, 打造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服务区, 形成一系列的特色生态旅游服务。

宝桑园园区总面积达53.33 hm2, 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桑田示范基地。开发桑蚕生态旅游业, 有利于扩大消费者的需求, 拉动农业、交通、餐饮、旅馆、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具有“一业带百业”的经济效益。

2.3 延长产业链, 多方面发展

延长宝桑园生态农业的产业链, 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还能丰富消费市场的供应,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经济效应。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宝桑园现有的技术资源优势, 保持园内生态文明的基础上, 延长企业的产业链, 多方面发展, 提高宝桑园的资源利用率, 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宝桑园在种桑养蚕的同时, 大力发展副业, 将原材料产品进行加工包装, 并经行销售[2]。开发桑蚕生态旅游业, 以桑蚕为主体衍生出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区、桑蚕喂养体验区等, 打造一个集农业种养、绿色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生态农业[3]示范基地。

3 创新科普思路,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宝桑园作为一个新型桑蚕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桑蚕文化的宣传力度, 在科普的基础上建衍生出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以园养园,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由一到多、从简到难逐步创新科普思路。从生产设施、园内服务以及园外政策支持等方面来创新科普思路。

3.1 加强基地协作, 丰富游客视野

多数省份都有综合性生态基地, 与其他省份的生态基地合作, 非常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每个综合性生态基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状况都会有所不同, 发展的水平也自然有所差异, 所以, 当宝桑园与其他省份的生态基地相合作时, 便可以相互交流自身的经验, 优秀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制度、方式、经验等都可以相互借鉴, 而发展中的不足, 所遇到的问题便可以一起交流, 而这也有利于更好的改进与发展。每个省份由于气候、光照、水分等自然因素的不同, 其企业的产业也自然不会一样, 所以, 大家便可以对自己所具有的特色产业进行交流, 并引进与培养一些可以在本地存活的优良品种。此外, 宝桑园还可以与其他省份的综合性生态基地相联合打造跨省旅游专线[4], 打造一条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专线, 让游客可以体验各种不同地域的生态文化

3.2 引进生产设施, 完善园区设备

宝桑园应该定期排查园区内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 提高安全系数。同时, 宝桑园应该加大对公共设备的投入, 增建公共设备。交通是影响游客到此游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完善发达的交通路线自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但由于宝桑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所以交通存在不便的问题。由于建立公交线路的投入过于巨大, 所以宝桑园可以在繁华地带设置免费接送转车, 特别是在各高校设置接送点。同时, 如果每个高校的游客数量固定时, 宝桑园也可以派送转车负责接送。当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时, 也将会吸引更多游客, 宝桑园的企业形象与知名度也会相应的得以提高。

宝桑园需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生产优质的产品, 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3R与1D原则, 以绿色生产为目标, 树立企业生态化形象。

3.3 发展周边的产业, 促进区域发展

由于宝桑园处于花都地区, 周边环境特殊, 自然相应的产业也会有所欠缺。特别是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缺乏, 而这也会影响到宝桑园的发展。宝桑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产业链。例如, 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农业产品资源, 建立集餐饮、住宿与娱乐与一体的绿色生态农庄。同时, 可以面向社会招标, 吸引其他类型的产业, 使产业趋向于多样化与社会化。各种各样的产业是以桑蚕为主体的主题产业的重要辅助产业, 周边产业的完善与发展也将促进宝桑园经济的发展。

3.4 营造亲身体验, 提升游客兴趣

在成人制作蚕丝被体验区、少年儿童蚕沙制作以及养蚕体验区的基础上, 发展其他多元化项目。如可以划分出专门的土地, 设立农作物与圈养动物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分为农作物种植体验园与动物养殖体验园。游客可以在基地里认租一小块土地, 体验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整个过程, 真正地体验种植的乐趣;此外, 游客还可以在动物体验园认养动物, 体验养殖动物和与动物相处得乐趣。建立综合性生态基地, 将农作物与动物两者联系起来。植物种植体验园可以为动物养殖体验园提供足够的饲料, 动物养殖体验园可以为植物种植园提够肥沃的养料, 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园区的发展。此外, 种植农作物与养殖动物的是需要周期性时间段的, 因此, 游客的往返率必然会有所提升。

作为一个具有产学研发展潜力的新型桑蚕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普思路, 提高宝桑园知名度, 在科普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从而打造出一个集农业种养、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5], 提高桑蚕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宝桑园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宝桑园作为广州市花都区一个具有产学研发展潜力的新型桑蚕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桑蚕文化的宣传力度, 提高宝桑园知名度, 在科普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服务活动, 为打造一个集农业种养、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不断拓展和延伸园区的科普性, 以园养园, 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宝桑园,科普思路,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参考文献

[1] 张金花, 盛敏刚, 褚道葆.蚕沙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探析[J].资源与环境, 2007, 23 (10) :924-926.

[2] 尹永志, 常晶, 郭春华, 等.蚕沙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9 (8) :36-37.

[3] 顾晓君, 马佳, 张晨, 等.基于农业多功能性视角下的农家乐经营模式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 2010, 26 (1) :13-15.

[4] 龚琬惠.浅谈桑蚕旅游的深度开发[J].学理论, 2012:87-89.

[5] 苏振宇.花都区宝桑园产业链的拓展[J].现代商业, 2013 (31) .

上一篇:克深区块盐膏层安全钻井技术下一篇:日本高校环境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