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024-05-15

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精选8篇)

篇1: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每到一次课堂作业发下来,或者每当一次练习、测试结束后,我时常会听见一些小朋友们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被自己做错了!还有很多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懊悔。细细一想,“是啊!为什么孩子们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做后怎么不去认真检查呢?”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一定能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保障。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呢,笔者结合几年来中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来看,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检查意义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充分认识到答题或者做事情之后检查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一些科学家、名人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让学生明白检查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另外要使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就会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错误”就会通过学生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认真读审题目、细心落笔答题

解题时的读题、审题以及第一次的落笔是解答结果正确与否的关键之所在。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

过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如果做到这一点,检查就会变得轻松和容易。

三、掌握检查方法、熟练进行检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答题后,不是没有去检查,而是“不会”检查。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很多孩子看去来是在“拼命”地检查,如果教师仔细观察或者向他们进行询问时,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用眼睛看来看去,内心的思维却总是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也教师老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当中,因此这种检查就变成“穿新鞋、走老路”,没有意义,也毫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

1、对于学生解答计算题类型的,引导学生用垫书的簿本、草稿纸把原来的解答过程遮住,然后一道一道地重新读审题目,并计算一遍。在这儿一定要摒弃想当然的态度,接着看前后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没有出入,相同的就检查下一题。如有不同,则再重复检查,看究竟是哪一次解答时出错,找出错误原因再决定选择哪一种解答方法。

2、对于学生做解决问题类的,采取把计算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的办法进行检查演算。例如,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小店运来5盒梨子,每箱装9个,卖掉28个,还剩多少个?有的学生列的算式是5X9=45(个),45+28=73(个)。我引导学生这样进行检查:小店还剩73个苹果,比

小店原来运来的5盒一共45个还要多,而且小店是运来后又卖掉了28个,等于是减少了28个,这里用加法和题目要求显然是相矛盾的。当然还可以是通过估算进行检查,根据条件通过估算得出正确答案的大概范围,看自己的解答结果是否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果不是,那就应该好好地检查这道题目了。

四、长期反复磨练、自然形成习惯

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带来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必定是有益于人的一生的。习惯决定命运,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惰性、粗心等等坏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时进行检查的习惯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实践去磨练。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通过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培养学生良好的细心检查习惯显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2: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郭旭英

二年级孩子年龄小,上课容易分心、走神,做题时常丢三落四,如何让他们养成细心做题,自查自纠的好习惯呢,我想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读题、审题、做题的好习惯。

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读题时要分为三步。首先是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一定要读完整。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防止思维定势,想当然。再就是重点读。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的设问,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比如:“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用除法”很重 要,一定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伸手和我一起把“用除法”三个字圈起来,或者让学生自己拿起笔把它们圈起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过程其实已经把这道题的题意展示给全班的学生,如果是学生自己独立做题,我也要求他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读两遍题目——圈出重要的字——告诉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最后是返读。就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看所做题目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部分孩子题目还没读完就开始写了,之后发现不对再去改,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此做题前就要求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拿起笔来就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之后再拿笔做题,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用橡皮。

二、养成自查自纠的好习惯

认真检查是做题不可缺少的步骤。做完一道题目,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一些学生很早就做完题目之后就无所事事,没有去检查自己所做的题目。结果作业中明显的错误也没有被发现,几道会做的题目漏做。(漏做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排版比较紧密的题目、文字题和画图题特别容易落题)在做作业时我要求学生眼和手不要离开作业,做完后要手指着题目一字不漏的再把题目读一读,看所做题目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检查有没有漏题,养成善于检查,自查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 是受益终生的。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篇3:数学教学中学生细心习惯的培养

一、“陷阱”的刺激

在一次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做一个长方体的落水管,长、宽都是1分米,高8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尽管作业前我特别提醒过大家,有些实物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硬搬硬套。可作业交上来,数了数,有一半的学生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我想到了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通风管、水池、火柴盒、拖拉机后箱……这时我灵机一动,与其让我讲得不厌其烦,孩子们却听得麻木,何不给他们一个一次性的刺激?于是我收集了这一类题型,做了一个专项训练。在练习前,我特别提醒大家要小心陷阱,有了我的这个开头,孩子们解题时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做完后看到孩子们犹如打了胜仗的笑容,我也好像享受到在和粗心战斗中胜利的喜悦。

二、大家来找茬

我总喜欢带着发现的眼光去研究学生身边的粗心。有一次,遇到这样一道题:有一个长方体木料,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分米,把它切成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切成多少块?一开始,许多学生没注意到单位的不一样。而在作业、考试中,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小学生耐心不足,好动有余,大多数同学看题时走马观花,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我联想到自己在玩网络游戏“大家来找茬”(在两张貌似一样的照片上找出五处不同)时,一开始也是走马观花,屡战屡输后,终于养成了“吹毛求疵”的习惯。于是在教学中,展开了“大家来找茬”的比赛,让同学们进行审题比赛,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看谁找得多,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达芬奇画蛋的作用

达芬奇画蛋固然追求熟能生巧,但更多的是追求一次比一次画得好。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因为学生屡屡计算错误,气愤不过,罚做十道、二十道……认为必然熟能生巧,其实小学生的心是好动的、浮躁的,罚对他来说又是一个任务,他只想尽快完成任务,并没有想保证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想的招儿是:细心的计算需要“精而多”的锻炼。“精”就是态度要端正认真,认真的态度表现在,拿起笔、伏下身、静下心,不管是考试还是作业,不求量多,但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能够检查三到四遍的时间。要求必须有检查的草稿,这个检查可以是按检验方法的验算,也可以抛开第一次的结果,重新看题重新计算,力求万无一失,争取一次比一次好。由于孩子的自觉性不够,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练,长期下去,才能形成有做必查的好习惯。

除此外,我还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并组织学生多开展“认真检查的新方法”研讨会,让学生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找茬的好习惯。

篇4: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一、检查有动力,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

虽然所有的小学生认为粗心是个坏习惯,可是大部分小学生认为粗心只是个小毛病,而且大部分男同学认为粗心、马虎的毛病改不掉。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树立一种观念:粗心,马虎误大事,粗心,马虎要不得。为此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找一个因为粗心而犯大错的故事。并在班里举行讲故事大赛,有的学生讲到一个工作人员把乌鲁木齐写成了鸟鲁木齐结果导致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对学生影响较大。有的学生讲到了在野外作业中由于粗心使用过期的地图,危及了几十个人的生命。课后学生们反响很大,没想到粗心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看来以后一定要细心。我特别强调: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错误正是由于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养成细心的习惯造成的,说不定他们小时候就是个小粗心、小马虎。在做作业时马马虎虎,错误百出,而且还满不在乎。大家在今后数学课的学习中一定要锻炼自己细心检查、和粗心马虎作斗争的能力。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另外在随堂练习的时候,我会专门做错一些题讲错一些题,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同时找出避免错误的方法——检查。在进行小测试的时候,我会“小题大做”,把扣分值加大,题中本该扣1分的,我会扣3—5分。通过大分值的扣分引起学生对检查的重视,激发学生检查的动力。

二、检查有坚持,意识到检查的随时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粗心马虎无论对谁几乎都难以避免,那么如何保证最后的正确率呢?方法就是要细心检查。在学生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培养学生检查意识和习惯的过程中,我坚持做到在讲练的各个环节都留出或长或短的时间由师生共同检查或者由学生来检查。课堂练习时,我也会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检查或两人小组内进行互查;每次上交作业时,我都要求学生再检查一遍:可以自己查也可以和别人交叉检查,作业以先自己检查为主,和别人互查为辅。考试之前,我要求学生在考试时把检查的过程写在稿纸上。总之,在教学各种讲练活动中,我都要求学生务必做到:有练习必有检查。

三、检查有激励,意识到检查的绩效性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有收获往往会引发更多的付出。但是有时检查强调多了,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疲态,检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使检查效果不高甚至流于形式,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学生看不到检查的成果,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影响的,所以我会经常让学生来体验检查的成果。随堂讲练时,我会专门让一些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来发现并大声表扬那些因检查而自己改正错误的同学,“王敏检查出一处错误,自己改正了,这还得感谢检查这个好习惯!。”当我发现有的同学疏于检查或检查不认真时,我会说“看王婷同学在认真检查,做得很好哟!等一会儿大家比一比、看一看谁的错误最少?”。被表扬的同学很兴奋,会加倍努力,其他同学也会立即认真检查起来。每周,我都会让2-3名书写认真、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班上介绍他作业得优的经验,这些学生常常说“还要认真检查”;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有榜样,我还会请作业进步较大的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这些学生也总是不忘说“做完要认真检查”。

篇5: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怎么能养成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我们有心,这种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第一、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家长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

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当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

新再做一次。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并坚持要求,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无原则地心软原谅,更不能代替孩子收拾残局。

我相信只有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才能有条理。

第二、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倒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看笼统地看大概。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引导孩子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孩子说说杏与桃有何异同。

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课文中有特别多的形近字,像欢迎的欢与吹气的吹,奔驰的驰与池塘的池等等,孩子们如果善于观察、会观察,那么学习也会很轻松。

第三、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做题习惯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家长饭碗一推就张

三、李四地打电话一起搓麻、打牌; 或者把电视、电脑、音

响声音开得过大,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孩子能细心做作业吗?

其次,要求孩子做题不要图快,要讲究质量,对不会写的字先放下做后面的。最后,我们要区分孩子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如果是真粗心则要批评教育或加以惩罚,如果是表面上看似已弄懂,并能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对一些题,可是换了同一种类型的不同题目,或过一段时间再做相关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大大降低了的假粗心.,我们则要耐心讲解,直至孩子明白为止。

第四、培养孩子耐心、细心的检查习惯

要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先要从生活中开始,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麽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业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纠正孩子粗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家长、老师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并耐心给予纠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成克服作业粗心、马虎的习惯。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最后,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

篇6:浅谈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袁俊兰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在孩子刚刚开始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礼貌,进入学校,老师教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爱护公物。

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需要开展广泛持久的教育。我认为我们学校加强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学生经常用语文明,对长辈或向问话的对方表示尊敬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要用“请”;别人帮助了你要“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声“不客气”;当妨碍了别人时说声“对不起”。见到来宾、客人要主动打招呼。这一点我们老师是经常强调,但有时碰到学生,他就是不打招呼,他甚至也不跟你打招呼,如其说:“你怎么不跟老师打招呼?”还不如老师自己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言传身教,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教育。其次,举止高雅,我要求学生课间动作轻轻、说话轻轻,不在教室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垃圾要随时拣起来,丢进垃圾桶。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礼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明礼仪真正伴随我们成长。

其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校园内要求学生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在教室里要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上课要佩戴好红领巾,放学要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是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其三·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四·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四年级的孩子经过三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习惯,但是还有些还是要我们老师经常去督促的,提醒的,不对的都要及时纠正,比如我们班邵天乐同学,据了解父亲做生意,经常在外地不怎么管孩子,孩子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家带,他还有一个四岁多滴小弟弟,所以母亲大多数时间都有孩子放任自由的玩耍,导致现在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学校经常打架,骂人。我就多次跟他谈心,还耐心教育他,小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良好行为习惯。做错事情给他讲道理,诱导他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现在也慢慢的能遵守一定的习惯了。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老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其五·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损坏公物的现象:在墙上乱写乱画,随意践踏花草树木,摔打刻划课桌椅,损坏教室门窗等等。这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公共财物是大家的,而不是个人的,不能独自占有,更不能随意损坏,要教育孩子树立爱护公物的观念。平时,我注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搬桌椅要轻拿轻放,整理好卫生用具等。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中树立爱护公物的典型,发挥同伴榜样的作用。

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应该及时提醒学生,如何防止公物被损坏、要经常指导学生如何爱护公物,例如在大风天气,我及时提醒学生关好门窗;移动桌椅时,我提醒学生抬起来要轻轻放下;打扫卫生时,我及时提醒学生不要把扫帚当打闹的武器,还不时告诫学生进门用手推,桌面不可用刀刻;看见在教室里、花圃里追逐打闹者应立即制止并教育,以免损坏公物。从生活中让学生知道他们接触的桌椅、书籍、文具用品是工人们经过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不能任意损坏,要好好爱护,使孩子逐渐从爱护学校的卫生用具、花草、桌椅扩展到学校的一切设施,进而再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虽是小事但却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具有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的有效做法。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对自己毫无帮助,而且还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坏印象,这也会决定自己今后的人生成败。

篇7: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习惯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家长饭碗一推就张三、李四地打电话一起搓麻、打牌; 或者把电视、电脑、音响声音开得过大,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 孩子能细心做作业吗?

其次,要求孩子做题不要图快,要讲究质量,对不会写的字先放下做后面的

最后,我们要区分孩子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如果是真粗心则要批评教育或加以惩罚, 如果是表面上看似已弄懂,并能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对一些题,可是换了同一种类型的不同题目,或过一段时间再做相关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大大降低了的假粗心.,我们则要耐心讲解,直至孩子明白为止。

篇8: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

1. 要培养学生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有目标的习惯。

有计划、有目标可以减少随意性, 少走弯路。科学精确地安排每天的学习、锻炼和休息时间, 是形成良好习惯的保证。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 这样, 脑神经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到规定的时间就能集中精力去做应做的事情, 做到忙而不乱。

2. 要培养学生讲方法、讲效率的习惯。

办任何事, 方法不止一个, 在多种方法中必然有优劣之分, 有优与更优之别, 应有尽可能选择“最优”的意识。只有讲方法, 才能提高学习、办事效率, 做到事办功倍, 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回报。

3. 要培养学生做事有头有尾, 善始善终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没经过什么困难, 没受过什么挫折, 碰不得硬, 吃不得苦。做事一开始热情很高, 一遇到困难, 就想打退堂鼓。在这种时候, 要想方设法, 鼓励他们坚持做下去, 顽强拼搏, 百折不挠, 不干完、干不好誓不罢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静下心思考一下,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好多方面还须改正, 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的唯一标准。因此, 我觉得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老师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1.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思考的基础, 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 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 注意力要集中;其次, 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 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 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 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 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 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 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 条理要分明, 方法要灵活多样, 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 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教学中, 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乐于思考,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要使学生独立思考,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 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 教师提出问题后, 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 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 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 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 再根据情况, 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 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有什么困难, 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 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 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 或在老师的指导下, 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 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 寻找矛盾和疑问,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 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 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一个好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 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好学生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主动地去学习, 应该自己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别人代替。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 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老师应给予讲解和启发诱导, 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 找到答案。因为孩子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不怕困难的坚毅精神,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才能做到。

4. 养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

通过系统复习可以使知识系统化, 把先后学得的知识连贯起来, 形成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复习,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5. 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 孩子读的书越多, 他的知识面就越广, 思维就越清晰, 智慧就越活跃, 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因此, 老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6.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 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 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 教师要经常讲评, 要以典型示范, 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 经常会做做玩玩, 心神不定, 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 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 教师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 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 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根据《标准》的新理念, 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应该是“活而不乱”的。也就是说, 学生的外在的行为是表面的, 而学生的注意力是内在的、实质的。

上一篇:friendly的反义词下一篇:汽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