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2024-04-19

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精选8篇)

篇1: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永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我县3月6日召开的全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动员大会精神做了如下对我所自我自查自评。

一、组织机构建设

1、永燊司法所属编委下文设立。标分1分,自评1分。

2、永燊司法所是县司法局、乡党委、乡政府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标分1分,自评1分。

3、编制没有被挤占、挪用、借用,政法专编、公益岗位人员全部到位。标分5分,自评5分。

4、司法所实行负责人制,人事任免、调动由县司法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标分1分,自评1分。

二、干部队伍建设

1、司法所负责人是法律体育本科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法律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知识及工作技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标分2分,自评2分。

2、司法所工作人员具备撰写机关公文和起草常用法律文书能力(1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1分),具有宣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为群众,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党政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以及协调有关方面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1分)。标分3分,自评3分。

3、司法所对工作人员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每月不少于两次,每年集中培训一次,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标分2分,自评2分。

4、司法所工作人员无以司法所名义开展有偿法律服务或以法律服务各义行使行政职权(2分),服从领导、团结协作、遵章守纪、热情服务,考评在称职以上(1分)。标分3分,自评3分。

5、司法所有1名党员,按时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标分1分,自评1分。

三、业务建设

(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

1、辖区内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100%,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完善,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名册齐全,达到“六统一(统一标牌、统一印章、统一标识、统一程序、统一制度、统一文书)的标准。标分3分,自评3分。

2、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和调解员调解纠纷补贴经费落实到位。标分1分,自评1分。

3、落实调解员分级培训制度,每年对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以上培训。标分2分,自评2分。

4、建立并落实民间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积极参与讼讼外疑难复杂民间纠纷的调解。标分1分,自评1分。

5、按时上报人民调解工作统计报表。标分1分,自评1分。

6、辖区内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5%以上。标分1分,自评1分。

7、调解原则、程序、内容规范合法,调解文书制作规范详细,使用统一的人民调解工作台账、文书格式,登记齐备。标分1分,自评1分。

8、无民间纠纷调解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民转刑案件或酿成群体性事件。标分1分,自评1分。

9、防止矛盾激化,机制健全,措施落实,及时上报通报工作情况和重大信息。标分1分,自评1分。

(二)、指导管理法律服务工作。(辖区内无法律服务机构)。标分5分,自评5分。

(三、)安置帮教工作

1、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情况明、底数清,在帮教期内的开释解教人员名册和帮教安置档案齐全。标分2分,自评2分。

2、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刑释解教衔接工作,衔接率达100%。标分2分,自评2分。

3、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和解教工作。信息、统计、数据上报准备确及时。标分1分,自评1分。

4、对已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100%,协助有关部

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安置率80%以上。年内无一人重新犯罪。标分3分,自评1分。

(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协助基层党政制定并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制定工作计划。标分1分,自评1分。

2、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分),每年为群众(含学校)上法制宣传课2次以上(1分)。标分2分,自评2分。

3、有固定的法制宣传阵地。每年办法制宣传栏4期以上。标分2分,自评2分。

4、每年在县级以上(含县)报刊杂志或电视上有相关宣传报道1次以上,或者信息简报上级有关部门采用1次以上。标分1分,自0分。

(五)、社区矫正

1、积极协商相关部门、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团体抓好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并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标分2分,自评2分。

2、年内无一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标分3分,自评3分。

3、积极协商相关部门、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团体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工作,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等

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标分1分,自评1分。

4、按照统一的社区矫正工作文书格式,加强档案管理,确保国家刑罚法规范执行。标分2分,自评2分。

(六)、法律援助工作

1、统一悬挂法律助标识(盾牌形牵手图)、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职责上墙。标分1分,自评0分。

2、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标分1分,自评1分。

3、指导、帮助有法律援助需要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并对案件进行初审。标分1分,自评0分。

4、积极办理法律援助中心交办的事项和指派的案件。标分1分,自评1分。

(七)、依法治理工作 1、1年内为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提出法律建议并被采纳1件以上(含1件)。标分1分,自评0分。

2、协助基层政府及时受理调处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纠纷或村(社区)解决不了的疑难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和群众性械斗事件。标分2分,自评2分。

3、积极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乡政府交办的维护稳定有关工作,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工作满意。标分1分,自评1分。

四、所务管理建设

(一)、所务管理

1、司法所工作职能、工作程流、工作规则、工作人员职责、职务、联系方式、每日去向,均要公开上墙。标分2分,自评2分。

2、按照双重管理原则,坚持考勤制度,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月考勤由乡乡(街道)领导签字后上交县司法局。标分2分,自评0分。

3、有请示汇报、政治业务学习、岗位目标责任、执法监督与过错责任追究、考评奖罚等各项管理制度和人民调解、社矫、安帮、信息报送等各类工作制度。标分2分,自评2分。

4、司法所工作人员以司法所名义办案或提供法律服务不能收取费用,要恪守诚信、廉洁执业、文明执法,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标分2分,自查2分。

5、按要求及时、准确统计上报各类统计报表,无虚报、漏报、迟报和拒报现象。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基层信息管理平台试运行工作。标分2分,自评2分。

6、按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使用统一的文书格式,建立基本情况登记册和各种工作台帐。标分1分,自评1分。

7、档案管理、按司法所归档的文件资料,完整、准确、齐全、分门别类;填写封面、目标、备注和编页码;文件材料字迹工整、规范、规格统一。使用统一的卷皮,分类归档,并确定保管期。档案柜齐备整洁。标分2分,自评2分。

8、司法所信息化应用应依托我省司法行政专网、联网或其它政法系统网络运行,并按照统一使用司法行政相关软件或其它政法工作相关软件,及时进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工作。标分1分,自评1分。

9、建立并落实信息采集化应用、管理、操作和安全保密规定。标分2分,自评2分。

10、明确并落实信息采集、编写、传送数量质量,每月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报送1篇以上工作信息。标分1分,自评1分。

五、基础设施建设

1、司法所应包含“三室一庭”,即:办公室、档案室、接待室、调解庭,各功能房应有明显标识,办理了产权划分、产权明细的法律文件。标分5分,自评5分。

2、无租、出让和转借。标分5分,自评5分。

3、司法所外墙要按《司法部关于统一司法所标识的通知》要求,除悬挂司法行政徽章、司法所标牌外,不得悬挂其它任何标牌、标识。司法所挂牌规范,内容为兴义市司法局永燊司法所”。标分2分,自评2分。

4、按照《司法部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业务装备配备标准》配备业务装备。没有摄像器材,没有交通工具,工作经费不足。标分3分,自评0分。

5、乡司法所建立业务装备台账,账目清楚。标分2分,自查2分。

经过自查自评,结果为87分,望检查组领导给予查验。在不足之处给予批评建议。

黔西县司法局永燊司法所

2012年3月29日

篇2: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一、组织机构建设

1、泥凼司法所属市编委下文设立。标分1分,自评1分。

2、泥凼司法所是市司法局、镇党委、镇政府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标分1分,自评1分。

3、编制没有被挤占、挪用、借用,政法专编、公益岗位人员全部到位。标分5分,自评5分。

4、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人事任免、调动由市司法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标分1分,自评1分。

二、干部队伍建设

1、司法所所长是法律大专毕业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法律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知识及工作技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标分2分,自评2分。

2、司法所工作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法律文化程度,具备撰写机关公文和起草常用法律文书能力(1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1分),具有宣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为群众,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党政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以及协调有关方面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1分)。标分3分,自评3分。

3、司法所对工作人员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每月不少于两次,每年集中培训一次,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标分2分,自评2分。

4、司法所工作人员无以司法所名义开展有偿法律服务或以法律服务各义行使行政职权(2分),服从领导、团结协作、遵章守纪、热情服务,考评在称职以上(1分)。标分3分,自评3分。

5、司法所有1名党员,按时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标分1分,自评1分。

三、业务建设

(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

1、辖区内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100%,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完善,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名册齐全,达到“六统一(统一标牌、统一印章、统一标识、统一程序、统一制度、统一文书)的标准。标分3分,自评3分。

2、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和调解员调解纠纷补贴经费落实到位。标分1分,自评1分。

3、落实调解员分级培训制度,每年对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以上培训。标分2分,自评2分。

4、建立并落实民间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积极参与讼讼外疑难复杂民间纠纷的调解。标分1分,自评1分。

5、按时上报人民调解工作统计报表。标分1分,自评1分。

6、辖区内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5%以上。标分1分,自评1分。

7、调解原则、程序、内容规范合法,调解文书制作规范详细,使用统一的人民调解工作台账、文书格式,登记齐备。标分1分,自评1分。

8、无民间纠纷调解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民转刑案件或酿成群体性事件。标分1分,自评1分。

9、防止矛盾激化,机制健全,措施落实,及时上报通报工作情况和重大信息。标分1分,自评1分。

(二)、指导管理法律服务工作。(辖区内无法律服务机构)。标分5分,自评5分。

(三、)帮教安置工作

1、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情况明、底数清,在帮教期内的开释解教人员名册和帮教安置档案齐全。标分2分,自评2分。

2、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刑释解教衔接工作,衔接率达100%。标分2分,自评2分。

3、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和解教工作。信息、统计、数据上报准备确及时。标分1分,自评1分。

4、对已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100%,协助有关部 3

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安置率80%以上。年内无一人重新犯罪。标分3分,自评3分。

(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协助基层党政制定并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制定工作计划。标分1分,自评1分。

2、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分),每年为群众(含学校)上法制宣传课2次以上(1分)。标分2分,自评2分。

3、有固定的法制宣传阵地。每年办法制宣传栏4期以上。标分2分,自评2分。

4、每年在县级以上(含县)报刊杂志或电视上有相关宣传报道1次以上,或者信息简报上级有关部门采用1次以上。标分1分,自0分。

(五)、社区矫正

1、积极协商相关部门、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团体抓好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并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标分2分,自评2分。

2、年内无一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标分3分,自评3分。

3、积极协商相关部门、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团体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工作,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等 4

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标分1分,自评1分。

4、按照统一的社区矫正工作文书格式,加强档案管理,确保国家刑罚法规范执行。标分2分,自评2分。

(六)、法律援助工作

1、统一悬挂法律助标识(盾牌形牵手图)、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职责上墙。标分1分,自评1分。

2、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标分1分,自评1分。

3、指导、帮助有法律援助需要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并对案件进行初审。标分1分,自评1分。

4、积极办理法律援助中心交办的事项和指派的案件。标分1分,自评1分。

(七)、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1、1年内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提出法律建议并被采纳1件以上(含1件)。标分1分,自评1分。

(八)、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1、协助基层政府及时受理调处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纠纷或村(社区)解决不了的疑难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和群众性械斗事件。标分2分,自评2分。

(九)、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司法所职能做好相关综治工作。标分1分,自评1分。

(十)、完成上级和当地政府交办工作

1、积极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政府交办的维护稳定有关工作,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工作满意。标分1分,自评1分。

四、所务管理建设

(一)、所务管理

1、司法所工作职能、工作程流、工作规则、工作人员职责、职务、联系方式、每日去向,均要公开上墙。标分2分,自评2分。

(二)、人员管理

1、按照双重管理原则,坚持考勤制度,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月考勤由乡镇(街道)领导签字后上交县司法局。标分2分,自评2分。

(三)、工作制度

1、有请示汇报、政治业务学习、岗位目标责任、执法监督与过错责任追究、考评奖罚等各项管理制度和人民调解、社矫、安帮、信息报送等各类工作制度。标分2分,自评2分。

(四)、廉政所务

1、司法所工作人员以司法所名义办案或提供法律服务不能收取费用,要恪守诚信、廉洁执业、文明执法,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标分2分,自查2分。

(五)、统计台账规范

1、按要求及时、准确统计上报各类统计报表,无虚报、漏报、迟报和拒报现象。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基层信息管理平台试运行工作。标分2分,自评2分。

2、按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使用统一的文书格式,建立基本情况登记册和各种工作台帐。标分1分,自评1分。

(六)、档案管理、按司法所归档的文件资料,完整、准确、齐全、分门别类;填写封面、目标、备注和编页码;文件材料字迹工整、规范、规格统一。使用统一的卷皮,分类归档,并确定保管期。档案柜齐备整洁。标分2分,自评2分。

(七)、信息化应用

1、司法所信息化应用应依托我省司法行政专网、联网或其它政法系统网络运行,并按照统一使用司法行政相关软件或其它政法工作相关软件,及时进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工作。标分1分,自评1分。

2、建立并落实信息采集化应用、管理、操作和安全保密规定。标分2分,自评2分。

(八)信息报送

1、明确并落实信息采集、编写、传送数量质量,每月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报送1篇以上工作信息。标分1分,自评1分。

五、基础设施建设

(一)、业务用房

1、司法所应包含“三室一庭”,即:办公室、档案室、接待室、调解庭,各功能房应有明显标识,办理了产权划分、产权明细的法律文件。标分5分,自评5分。

2、无租、出让和转借。标分5分,自评5分。

六、装备保障

1、司法所外墙要按《司法部关于统一司法所标识的通知》要求,除悬挂司法行政徽章、司法所标牌外,不得悬挂其它任何标牌、标识。司法所挂牌规范,内容为兴义市司法局泥凼司法所”。标分2分,自评2分。

2、按照《司法部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业务装备配备标准》配备业务装备。没有摄像器材,没有交通工具,工作经费不足。标分3分,自评0分。

3、乡镇司法所建立业务装备台账,账目清楚。标分2分,自查2分。

经过自查自评,结果为96分,望检查组领导给予查验。

兴义市司法局泥凼司法所

篇3: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关键词:刑事执法,规范化,问题,对策

新形势下, 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强调的法治思维, 要求公安机关的一切执法行为必须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框架之内, 按照法律、法规所明确的职权和程序依法行政。在当前强调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中, 公安机关不但要强化行政职能, 服务好大局, 更应顺势而为, 突出司法力量的建设, 强化刑事诉讼工作, 才能够做到对犯罪活动, 不枉不纵; 才能够积极适应检法机关主审法官、主诉检察官的改革, 不等不靠; 才能够充分满足公安部提出的“对公安、安全机关具有刑事司法属性的侦查人员探索试行主办侦查员制度, 并完善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改革要求, 不偏不倚。作为公安工作重点之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应如何建立统一标准, 加强规范化管理, 将是各级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当前公安刑事执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点粗线的分析, 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当前公安基层刑事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执法程序不够规范

1. 办案程序操作不规范

首先是受理案件。公安机关受案的来源有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犯罪嫌疑人自首和其他部门移送等六种情况, 这当中以公民报案占绝大多数, 而公民报案往往是向辖区派出所报案, 或电话或来所。而在我们的刑事案卷中往往缺少派出所的接警登记, 反映的是群众直接向刑警大队报案, 不能如实的、完整反映案件的报案经过。这种情况在一些重大案件的后期诉讼中造成麻烦。比如杀人案件, 派出所接到报案后, 先期到达现场后, 有的要采取现场保护措施、有的要采取紧急措施, 比如抢救被害人、救火等; 如果受案中将派出所接警这一环节省略, 会造成案卷材料前后不一致, 导致案件来源不清。

其次是符合立案条件, 不及时依法立案, 主要表现在:不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立案, 在调查的案卷中, 21% 的立案决定书与接处警登记表时间间隔较长, 有的超过7 天, 有的长达一个月; 有部分案件不走案事件系统, 以开具纸质立案决定书的方式立案, 也未开具立案告知书; 有的案件立而不侦, 未及时开展相关侦查工作。

再次是撤销案件, 在何种情况下应撤销案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已作出具体规定, 据此, 转治安处罚的案件、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作案及双方协商处理或被害人自诉 ( 公安机关已立案) 的轻伤害案件都应当撤销案件, 但一些该撤销的案件没有撤销。同时转治安处罚的案件, 在撤销刑事案件后如何走治安处罚的程序也存在一定争议。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的说明”的问题, 这项内容在《刑事诉讼法》及办案程序规定中都没有提及, 是近年来公安部根据办案实际作出的要求。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 各地写法也不一样。以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为例, 有的是以抓获单位出具说明, 有的是参与抓捕的民警以第一人称“我们”共同书写由单位加盖公章, 有的是参与抓捕的民警以个人第一人称分别书写加盖或不加盖单位公章等等, 没有统一的标准。

此外, 还有一个毋庸讳言的环节就是程序倒置现象的存在, 表现在先侦查后立案, 有的甚至案件破了再立案, 有的先采取强制措施后立案; 有的受案、立案、采取强制措施、移送起诉等不依法履行告知程序; 有的先搜查后补手续; 有的对拘逮捕行情况不按规定及时通知检察院等等。

2. 取证程序不规范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忽视见证人的作用。见证人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保证执法公正有至关重要的法律地位。在现场勘查、搜查、扣押物品、辨认、侦查实验等时都要有见证人见证。在实际办案中见证人往往是派出所的协警。协警作为派出所的协助力量, 从法律地位上说, 不能成为独立的第三方。 ( 2) 对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使用传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7 规定: 传唤适用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而办案中在一些重大案件甚至杀人案件中对嫌疑人使用传唤措施。传唤不属于强制措施, 嫌疑人可来可不来, 有的专家甚至提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传唤期间主动供述的, 应当以自首论。此外, 对传唤时间的延长, 多数办案单位均无延长传唤时间的呈请报告, 未经审批直接就延长至24 小时。 ( 3) 对嫌疑人、被害人权利义务告知不够重视。让嫌疑人和被害人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对保证诉讼的公正性有重要意义, 也可避免在诉讼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告知的程序在笔录中都有所反映, 但多流于形式。对权利义务告知书只是交给嫌疑人、被害人、证人阅读或读给他们听, 而没有对内容作必要的解释。

( 二) 案件取证不到位

1. 犯罪构成的四要素是取证的四个方面。在办案中往往最重视的是犯罪的客观方面, 对案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都调查的较清楚, 但对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都有所忽视。 ( 1) 对嫌疑人身份的认定。有的是根据嫌疑人自报的身份从全国人口资源库中调取的打印资料, 这种情况在协同办案系统运行之前较突出; 有的甚至缺失, 这在一些未成年嫌疑人轻微案件中较多, 有的办案人员一看嫌疑人在上小学, 肯定不到责任年龄, 干脆连身份证明都省略了。 ( 2) 犯罪主观方面, 包括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动机更能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更需要全面的调查。在实际办案中反映犯罪动机的往往只有嫌疑人自己的供述, 缺少相应的调查材料相印证。

2. 收集证据不全面。有些办案人员先入为主, 只注意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而对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收集不全甚至不去收集, 或未收集另一当事人的过错, 导致案件事实模棱两可, 证据之间不能很好地相互联系和相互印证, 不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 甚至相互矛盾。

3. 对证据的固定, 方法简单, 形式单一。实践中, 侦查员为图简便, 往往只以一种形式固定证据 ( 通常以言词证据和书证居多) , 不太注重运用视听资料固定证据。当前, 虽然运用录音录像固定证据已逐步增多, 但却存在视听资料制作不规范、制作质量不高, 有的甚至不能当庭正常播放的情况, 起不到证明作用。

( 三) 侦查措施运用不规范, 突出表现在扣押、辨认和询问

1. 扣押, 《刑事诉讼法》139 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 应当查封、扣押”, 这一规定扩大了扣押适用的范围, 改变了刑诉法修改前只能在勘查和搜查时实施扣押的规定。当前, 对扣押措施的运用较为普遍,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无《呈请扣押报告》和《扣押决定书》、扣押贵重财物时拍照和录像固定扣押的意识不强, 且未及时进行必要的鉴定和估价等手段来补充证明扣押的法律效力、有时扣押嫌疑人与案件无关的物品。

2. 辨认, 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侦查措施,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将辨认笔录规定为证据的一种, 而对相关操作没有具体规定, 这是立法的缺陷, 虽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有一定规定, 也不尽完善。在具体办案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指认现场或物品取代对现场或物品的辨认。本身应该由嫌疑人进行辨认的物品和场所, 很多办案单位都按照以往的思维和作法搞成了指认, 导致辨认笔录制作不够规范, 影响了作为证据的“辨认笔录”的证明力。此外, 除制作必要的辨认笔录外, 多数办案部门未对辨认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辨认结果的真实性, 导致辨认结果的证明力大打折扣。

3. 询问, 作为最常用的一项侦查措施, 实践中, 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对在现场以外的地点进行询问时, 办案民警未出具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即《询问通知书》。对这一程序的忽略和缺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也削弱了询问笔录的证据效力。

( 四) 笔录制作不规范

主要表现有: 有的询、讯问不分; 有的询问笔录未经证人、被害人签名 ( 盖章) 、捺手印; 有的讯问笔录未经犯罪嫌疑人签名、捺印; 有的提讯证上签署的侦查员姓名、时间与讯问笔录上侦查员、时间不相符合; 有的同一民警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犯罪嫌疑人制作讯问笔录; 有的笔录没有制作的起止时间、地点或者只有一位民警签名; 有的笔录内容残缺不全; 有的笔录涂改后未捺指印; 有的笔录制作水平不高, 该问的问不到, 无关的情节记了不少; 问话方式不正确, 有的先入为主或有指供、诱供的嫌疑; 若干笔录中同一人姓名记录不一致; 有的讯问笔录除时间不同外, 其它内容存在粘贴复制现象; 有的案材料缺少侦查员签收; 电脑制作的文书或笔录, 错别字、漏字、多字的情况常常出现, 等等。

( 五) 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

特别是在报立案、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 一些民警未认真参考文书制作范文, 过于简单, 导致不能准确反映该案件的时间、地点、参与人、起因、过程、导致的结果及涉嫌违反的法律条文。

二、解决对策和建议

( 一) 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规范执法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每个公安民警都应树立规范执法是公安工作生命线、是公安机关永恒的主题的理念, 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是公安工作的核心问题, 更是当前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 理性、文明、规范执法应成为全体公安民警的一种自觉行为和行动要求。同时, 还应认识到, 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增强公安机关履职能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重大举措, 也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有力保障。

( 二) 规范执法环节, 细化执法要求

近年来, 公安部虽然出台了《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细则》, 对各警种日常执法的范围、程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随着日常警情的不断变化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确保民警的每个执法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提高现场接处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就应对执法的各个环节一一细化, 并将与之对应的相关法律法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还可借助现代化设备对信息的采集、证据的固定、现场处警的操作指导等来提高执法的效果和质量。

( 三) 开拓创新, 以刑侦息化建设为契机, 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将民警从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使传统侦查模式瓶颈得以突破、使有限警力得以增加的有效途径。通过网上办公, 海量信息的采集录入、各类信息数据的梳理、分类、分析、关联, 推行执法办案的网上流程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 把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通过执法平台固定执法标准, 强化执法监督, 从而不断提高执法质量,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 四) 完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法制、纪检、督察、信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切实改变力量分散、监管不力的状态, 努力在执法责任制落实上求突破、见成效; 二是完善网上监督巡查机制。建立网上监控、网上巡查、网上督查、网上预警等四项监督机制, 随时在网上掌握各单位的接处警信息、发破案动态、使用强制措施情况、涉案人员和财物处理结果, 及时查纠普遍性、苗头性的执法问题, 对接处警、治安调解、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是否规范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 三是要落实责任, 严明奖惩, 形成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按照“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切实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四是利用公安网络和社会信息网络两个监督平台, 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透明度。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通过视频信号接入各级监控中心, 由专人对值班人员、窗口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拓宽网上举报渠道, 通过互联网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探索一直在路上, 永远没有终点, 规范化执法建设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每位民警从自身作起, 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作好每一份笔录、每一份法律文书, 完成好每一项侦查措施, 办理好每一起案件, 忠于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 就一定能够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这个中国170 多万人民警察追求的执法理念。

参考文献

[1]佚名.浅谈如何在公安信息化背景下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EB/OL].金盾网, 2009.12.

[2]程振华.基层刑警大队在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EB/OL].南国警察网, 2011.12.

[3]张萍.关于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篇4:论新时期司法警察履职规范化建设

摘要: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担负着预防和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使命。搞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履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对促进检察院全面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司法警察;职责;职权;履职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161-02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担负着预防和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使命。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各种利益的冲突日益凸显,甚至进一步激化。化解纠纷、维护稳定,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务和职责所在,新时期的形势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对司法警察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对新的形势下法院司法警察职责和职权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因此,搞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履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对促进检察院全面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司法警察职责的概述

①司法警察的职责、职权。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以上规定内容可以看出,法院司法警察的工作方式具有不同于法院其他审判辅助人员的特殊性质。目前,各级法院的法警是否负责执行案件各地做法不一,有些法警队负责执行案件,有些法警被安排在执行局从事执行工作,还有些法警队的工作范畴仅仅是警务工作,不办理执行案件.文章倾向执行警务化这一做法.首先,按我国传统的观点认为司法警察是“武官”,执行官就应该是“武官”,就应该具有强制性,“武官”给人在心理上和外观上具有畏惧感。那些“欺软怕硬”的被执行人一见到警察就会在不同程度上打消抗拒执行的念头。司法警察身着威严的警服、驾驶着警车,佩带械具和枪支,威慑力无形中就在人们心中产生,自然就减少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其次,法律赋予司法警察有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的实施权,由司法警察承担执行工作的实施,既增强了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又能强化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自觉性。

另外,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执行案件中的裁判行为只能由具有审判职称的人去实施,而执行案件中的具体实施行为并非一定要具有审判职称的人去实施,只要通过了执行员资格考试的都可以实施。而法警特有的身份和特殊的工作性质更适合执行工作,在事关执行中需要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异议等做出裁判的,由执行人员将案件材料交执行裁判部门以审判员的身份裁决,而在事关查封、扣押、扣划、冻结、拍卖和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的裁定和决定时,可以由执行实施部门以执行员的身份做出.这不仅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予以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改革要求,是对我国法院改革中的“审执分立”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这一举措将会大大强化法院的执行工作。

②司法警察的机构设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从立警之时起,一直在一条艰难曲折、存废相争、责权不定、身份不明、管理不顺的小道上蹒跚。1951年《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首次规定了人民法院内设司法警察。1954年正式颁布《人民法院组织法》,当然地取消人民法院内设的司法警察。从此时起(不含十年动乱),人民法院在开展审判工作中确实存在诸多必须的警力配合的困难,于是,“重新立警”的呼声又在法律界响起,1979年修改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正式恢复设立司法警察。此后,1992年7月1日颁行的《人民警察警衔条例》、1995年2月28日颁布的《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这一警种存在的法律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也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定。

纵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历史沿革和成长史,除了存废之争以外,留给人们一个不争的实事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有法定警种存在的明确规定,无履行法定职责职权的具体规定;有履行警察义务的相应规定,无执行司法警务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明确规定;有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司法警察的特殊要求,无实现保障的职责范围内的司法警察权能行使的规定。文章认为,如果对法警的职责和职权做出了改变,其机构也应做相应调整。各级人民法院可以设立司法警察局,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法院的法警部门应在局下设值庭押解(总、支、大)队、案件执行实施(总、支、大)队和安全保卫(总、支、大)队,高、中级法院的法警部门还可增设一个综合部门。值庭押解队的职责为押解被告人,执行死刑,保障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安全保卫队负责院机关以及庭审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安检、值班和处理突发事件,案件执行实施队负责各类案件的执行实施工作。同时执行工作移交法警部门负责后,执行局的人员和机构也应做相应的改动,执行局应改为执行裁判庭,专司执行中的裁判行为,其人员只能由具有审判职称的人组成,其多余人员符合法警条件的可充实法警队伍。

2司法警察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检察机关按照上级要求,狠抓司法警察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以规范履行职责为目标,积极发挥警务职能作用,司法警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①履行职责错位。由于检察业务和法警业务分工不明确,往往出现混岗混责的情形。有时一些警务职责由检察官代行,司法警察成为一般勤务人员。②编队管理未落实。司法警察没有完全实行编队管理,统一使用,而是分散在其他部门,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发挥整体优势。③工作协调不够。警务部门上下之间,横向之间沟通不够,队伍的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④履行职务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各项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履职不规范。

3司法警察履职规范化的改进措施

3.1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司法警察规范履职工作机制

机制建设是规范执法,提高执法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根据司法警察职责要求,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检查工作规律,具有司法警察特点的办案工作机制,为司法警察规范履职,保障办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建立和规范司法警察编队管理制度。法警大队应真正实行机构单列,人员实行编队管理,以进行集中办公、集中学习、集中履职、集中考评。②建立和规范用警派警制度。申请用警派警审批手续齐全,做到用警先申请,审批后再派警,并做好出警的各种警务登记,确保警力使用的程序合法。③建立完善办案安全防范机制。完善办案安全领导制度,构建检察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案件承办部门和警务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加强办案工作区的规范管理,完善办案工作区功能,发挥办案工作区的综合效益。同时定期分析办案安全形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确保办案安全,严防办案安全事故的发生。④创新追逃工作机制。一是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自责任任务。二是注重追逃技巧,借助各种社会关系,摸清在逃人员的各种生活规律,采取网上追逃、定点监控、特情耳目等手段,根据情报信息及时执行抓捕任务。⑤拓展司法警察服务职能。法警部门除协助检察官开展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外,还应与渎侦公诉科、监所科密切联系,拓宽履职面。

3.2提高司法警察规范履职的能力和素质

①加强综合素质培训。以高检院提出的一熟(熟悉法警职责)、两懂(懂检察业务、懂办案程序)、三会(会使用枪械具、会擒拿技术、会微机操作)为标准,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使每个法警队员明确法警职责,熟悉办案程序,会微机操作,增强其文明执法、人性执法、有效执法的能力。②加强三项训练。一是体制训练,坚持早晨锻炼一小时的晨炼制度;二是体能训练,组织法警每年定期参加一次为期十日的体能集中训练;三是警务技能训练,开展手枪射击、枪械保养、擒拿格斗等警务技能训练,以增强其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③开展心理素质训练。邀请心理专家对每次参与办案的司法警察,进行心理辅导,让司法警察掌握心理常识,克服心理障碍。

3.3 探索司法警察规范履职的途径和方法

① 司法警察职能的定位。司法警察与查办案件的检察官既紧密配合,又各司其职。坚持决策层面与执行层面任务相分离的原则,对案件执行层面的事务,应由司法警察执行。决策层面的事务,由检察官完成。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完成各项警务任务。

②探索“检警一体化”的办案模式。将法警与检察官共同编组,形成办案的“老搭档”,便于协调、配合;在协助侦查过程中,法警不仅要熟悉自己的职责和技能,又要懂得案件侦查的程序和方法;案件侦查、决策、人员组织、指挥等由主办检察官负责,检察官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侦查方向,研究案件的突破和质量把关上;司法警察按照检察官的要求履行职责,协助收集调取证据,查找犯罪嫌疑人和涉案当事人,按照有关规定参与讯问、询问、执行传呼、搜查、看管、提押、配合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措施等,确保检察官集中精力突破案件,保障办案安全。

③增强警务工作科技含量,提高效益。加强警务工作区规范化建设,按照功能完备、设备齐全、相对封闭、监控到位的要求,加大警务工作区的经费,技术投入。警务工作区功能用房应配有讯问室、指挥监控室、律师(证人)接待室、案件讨论室、警用器械室等。讯问室和讯问室配置办案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控设备,为检察办案提供安全规范的场所。同时配备必要的警械具、警用器材和警用车辆,不断改善办公、办案条件,推行办公办案网络化、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篇5:XX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根据《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评选细则》要求,结合XX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组织建设

XX司法所为XX司法局派出机构,由XX机构编制部门正式行文批准,机构独立,编制单列,由XX司法局主要管理,XX镇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自查得分:15分。

二、基础建设

XX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时间为2009年12月,拥有独立办公用房,面积为127.8m。功能分区明显,接待大厅、调解室、档案管理室科学布局,方便办事。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符合《四川省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要求》的要求,门头、标牌、标识醒目规范。办公设备齐全,能满足各项工作的办公需求。司法所信息化进程迅速,现已接通司法专网,四川省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顺畅。

自查得分:30分。

三、队伍建设

司法所负责人的任免调动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司法所现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政法专编1人,辅助人员1人,兼职人员1名。司法所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在岗率为100%,无擅离职守情形发生。坚持学习,加强

2教育培训,司法所工作人员全年自学法律知识不低于48学时,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培训累计超过90学时。

自查得分:30分。

四、业务建设

所内制度完善,建立健全了请示汇报、业务学习、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坚持所务公开,在醒目位置设置了锁屋公开栏,工作人员照片、联系方式、去向、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均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档案记录完善,可追溯,可查证,坚持做到一案一档。熟练使用办案系统,资料信息录入完整,网上办理流程通畅便捷。

篇6:规范司法行为自查报告

“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区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严格按照专项活动的要求和目标,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宗旨,结合本院的工作实际,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针对容易发生的问题,认真查摆问题,切实进行了集中规范和整改,全面完成了集中整改阶段各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审判质量和效率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案件审判质量不高,时有改判情况;二是办案周期过长,超审限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执行力度不大,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辩法析理工作做得不够,不能使诉讼当事人胜败皆服。

2、队伍建设方面。从总体上看,我院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审判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干警大局意识、政治意识不强,存在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现象,不注重社会效果;二是有的业务水平较低,驾驭庭审的能力不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不够、质量不高。少数法官不注重审判业务知识的更新,对法律的规定尤其是立法的原意、立法所追求的目的缺乏深入地理解掌握,自我感觉良好,从而导致机械办案、适用法律上的武断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办案的质量不高。

3、司法作风方面。近几年来,我院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司法为民的新途径,出台了一系列司法便民、利民、护民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距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司法指导还不够到位;有的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混同于、甚至不及普通群众;干警队伍总体凝聚力还不够强。

4、司法管理方面。当前,我院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制度有薄弱环节,尤其是抓制度落实不够;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不够。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还不够,对队伍的教育管理还不够严格。对此,我们将认真听取多方评议意见,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

【篇二】规范司法行为自查报告

“司法公开年”、“审判监督年”、“作风建设年”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市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严格按照专项活动的要求和目标,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宗旨,结合本院的工作实际,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针对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容易侵犯当事人权利的岗位和环节,认真查摆问题,切实进行了集中规范和整改,全面完成了集中整改阶段各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专项整改活动开展以来,院党组给予充分重视,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和全院干警大会进行专门的动员和部署,并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改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改活动的日常工作,组织抓好活动的实施和检查,形成院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总负责,各党支部牵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协调配合,全院干警广泛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专项整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动员部署,认真开展学习教育

专项整改活动启动后,我院高度重视活动的学习教育工作,建立了以支部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要求所有学员都按时参加集中学习,严格考勤制度,认真学习《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三大诉讼法相关内容,法院《两个办法》等,并分庭室、分支部进行讨论,加强参学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明确开展专项整改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以进一步提高干警专项整改的主动性。

(三)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自查自纠

我院在上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以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的角度查找问题,对办案超审限、执限,不作为或乱作为,故意拖案、压案、裁判不公、办案作风是否文明等问题派出调查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看法,向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表》62 份,收集到对院班子成员以及干警个人意见 60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法院以专项整改的形式来提高审判作风、改善面貌表

示赞赏和满意。通过发调查表、开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以及各部门的自查,查摆出少数案件审判质量不高,个别法官办案效率低下,随意延长审执期限,职业道德较差等方面近20 个问题。

(四)严格考核,务求取得实效

严格执行上级法院关于培训考核的工作标准。组织全体干警参加统一组织的专项整改考核。要求每位干警认真对待,个别干警因公务无法参加考核的,积极做好补考工作,确保参考率达到 100%。

二、专项整改活动摆查出的主要问题

对照专项整改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征求到的各种意见,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我院司法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查找,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审判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问题。当前,我院司法不公的问题在社会上和群众中还有比较多的反映,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案件审判质量不高,时有改判情况;二是办案周期过长,超审限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执行力度不大,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辩法析理工作做得不够,不能使诉讼当事人胜败皆服,等等。

2、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院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审判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不强,存在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现象,办案社会效果不好;二是学历层次不高,与《法官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有的业务水平较低,驾驭庭审的能力不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不够、质量不高;四是个别人有吃请现象,行为失检,不注意法官形象,甚至有违法违禁的苗头;五是有的职业道德较差,审判纪律不严,素质不高等等。

3、司法作风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院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司法为民的新途径,出台了一系列司法便民、利民、护民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距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同志衙门作风严重,对当事人“生、冷、硬、横、烦”时有发生,经常有信访件反映;二是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司法指导、司法救助还不够到位;四是涉诉上访工作做得不够,“群体访、重复访、越级访”尚有发生;五是司法为民措

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有的不完善、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走过场;六是有的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混同于、甚至不及普通群众;七是对新时期如何做好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好的办法和措施,干警队伍总体凝聚力还不够强等等

4、司法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前,我院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制度有漏洞、有隐患、有薄弱环节,尤其是抓制度落实不够;二是内部缺乏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有的公文不规范,文书处理不规范;四是有的案卷归档不及时,甚至出现案卷多年不归的现象;五是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不够;六是后勤管理问题较多,等等。

三、针对问题,扎实整改

1、制定措施,以制度管人。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我院先后整理、修订了《廉政制度》、《岗位目标考核》、《保密制度》、《首问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有针对性地制订各类整改措施 30 条,结合我院实际,共修订完善立案、审判、执行、法院管理等方面 70余个规范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力求客观公正评价每位干警的适岗性。

2、采取便民措施,提供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为将司法为民要求落到实处,我院研究制订了六项立案便民措施。一是设立便民服务台,实行预约接待制。二是开通诉讼绿色通道,涉及弱势群体案件优先立案。三是推行三个“当日”,即当日立案、当时受理、当时移送。三是提供模拟诉状样本,方便当事人撰写诉讼文书。四是推行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度,方便群众诉讼。五是推行立案大厅AB 岗工作制度,确保信访岗位不空岗、不缺岗。六是明确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使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3、抓审理执行,规范司法行为全过程。我院规范司法行为不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对审判执行全过程进行认真规范。立案阶段,将各类案件受理的条件、程序、时限通过发放诉讼指南等方式向当事人公开释明;审理阶段,增设流程管理图,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审理进程;裁判阶段,要求法官加强判后释法、释疑工作,引导当事人理解并服从法院裁判;执行阶段,将执行财产情况、案件进度情况、强制措施实施情况等,纳入公开告知的范围。同时规范庭审,由审委会成员不定期地对庭审进行观摩,要求法官认真把握庭审技能,不断提高庭审驾驭能力。

4、强化审限监督,提高办案效率,解决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建立案件超期预警制度,对刑事案件三十天内未办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二个月内未办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五个月内未办结的,要求承办人上报分管院领导和审监庭,并对未能及时办结的原因作出说明,便于院领导和审监庭跟踪监督,严防案件超审限。

5、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实行繁简分流。我院进一步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对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合议、调解、裁判、文书制作、执行、归档等工作步骤、具体内容和要求,提出具体操作指南,明确具体时限。对拖延审判的案件及时发出警示,督促法官及时结案。要求干警办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快速、便捷、经济的特点,对案件审理实行繁简分流,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缩短办案周期,并随着条件的成熟,不断扩大简易案件适用范围。

6、强化调解机制,提高办案效率,我院针对案件当事人在诉讼中对立情绪大、矛盾激化,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民事审判调解机制,强度地体现司法为民原则。要求干警在办案过程中把握诉讼调解工作的切入点,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坚持“立案调、庭前调、开庭调、执行调”和借助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方法,运用调解手段,尽量调解结案。在专项整改活动中,我院审结的民商案件调解结案率达到了 56%。

7、规范法官细节行为,提升法官形象。我院以提高对外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做好多个“一”字文章:方便当事人,力求“少跑一次腿、少累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花一分钱”;服务态度上力求“一视同仁”,即生人熟人一个样,有无关系一个样,外地本地一个样;服务方式力求“四个一”,即给一张笑脸,让一个座位,递一坏茶水,说一句暖心话;第一印象要求做到“五个感”即进庭有清洁感,登门有亲切感,说话有热情感,办事有实在感,工作有高效感

四、立足长远,构建长效机制

专项整改活动从总体上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干警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得到明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有了新的增强,但专项整改活动不仅仅是一项活动,而应该把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体现其日常性和长效性。通过专项整改活动,我院积极探索司法为民、维护公正的具体举措,构建专项整改的长效机制,以进一步推进法院各项工作。

(一)积极探索建立加强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清醒坚定,干事创业,团结协调,敢于负责,群众拥护的班子,使领导班子成为带领广大干警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从加强学习入手,着力提高班子的决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总结经验教育,并继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班子成为干警的表率。

(二)积极探索建立加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切实抓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大力推进学习型相关的建设,健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在队伍中营造重视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经常性的党风党纪教育,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运用典型案例教育干警,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三)积极探索进一步保障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按照“依法、科学、便民、公正、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涵盖审判和执行、队伍建设、法院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制度,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和效率参评体系。继续完善和落实审判权责、规范审判运行的各项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着力抓好庭审规范化工作,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提高庭审的性和公信力。

(四)积极探索建立司法为民的长效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在思想上化为司法的基本理念,在审判中化解为严格执法的实际行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工作,限度地实现审判工作的司法效益,弘扬司法民主、强化开放意识、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推进司法文明,从文化建设、作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入手,真正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使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司法文明的魅力和享受到人性化的司法服务。

【篇三】规范司法行为自查报告

20xx 年 XX 镇的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在区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所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对本辖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调整充实了我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我镇 20xx 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司法所、派出所、行政村联席会

议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签订了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举办了村级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监督者业务知识培训班,建立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强化了各种工作措施的落实,定期开展对矫正对象的帮教。

下面就我镇今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XX 镇社区矫正,现有 14 人接受矫正,另外有 59 名安置帮教人员在我所接受帮教,其中 20 人为二级帮教对象,其余全部为三级帮教对象。刑罚执行类别分别为缓刑 12 人,假释 1 人,管制 1 人。现有 13 人解除矫正,都能顺利回归社会,没有出现脱管、漏管以及重新犯罪的现象。另外有 1 名保外就医人员在我所接受监督和教育改造。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以及安置帮教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安置帮教办事机构,由镇党委委员具体负责,制定下发了《XX 镇 20xx 社区矫正工和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了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和安置帮教责任书,落实了工作责任,实行了责任追究制。XX 司法所在 XX 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

一、抓好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整理在矫和已解矫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确保社区矫正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注重社区矫正信息化工作。每天登陆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及时、准确的录入工作信息,切实发挥社区矫正管理系统的作用,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三、实行分类矫正。针对犯罪的不同类型,结合本人接受矫正的态度,对不同类型的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对于态度端正,认罪态度好的社区矫正对象,我们采取比较宽松的管理方式;对于态度恶劣,不服从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我们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方式。确保矫正对象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强改造,不再重新违法犯罪。

篇7: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报告

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工作

2012年4月期间,由我局局长蒋艳平带队,对司法所特别是创建一个国家级模范司法所和三个精品司法所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为搞好规范化工作打牢基础,在21个司法所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面规范司法所建设为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促工作、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在解决司法所建设过程中,切实尊重和执行双重领导体制,注重协调政府各部门共同搞好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经费投入。就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向区委、区政府领导专题汇报,取得最大支持。

二、加大投入,解决问题,努力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各种社会矛盾出现了多发性、多样化的状况。因此,基层调解组织所遇到的民间矛盾纠纷也日益复杂,调解难度日益加大。而我们的基层调解队伍却长期存在着人员变动过快、素质偏低、兼职过多、年龄老化、司法所力量薄弱、调解工作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在社会主义基层法制建设中,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尤其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是极不相适应的。为此,我们按照市司法局布置的全面建设规范化司法所的工作任务,协调区内各个部门,紧紧抓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两个关键环节,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现已向区编制委员会提出申请,拟建立区工业园区司法所。我局投入近20万元用于司法所建设中各项制度展板、外观标识、吊牌的制作、安装,添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等。此外,我局也对辖区14个司法所进行了新所长的任命,并且新所长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今年4月,我局新录用2名基层司法助理员充实到司法所。除了配强配足工作队伍外,我们还加强基础办公设施的投入,办公和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基本达到80平方米。我局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分别为每个司法所划拨3000元添置办公用品。目前按遂委办[2013]29号文件的要求,更新三个精品司法所的陈旧办公座椅、文件橱柜、上墙制度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三、建章立制,内外监督,切实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不仅任务十分繁重,而且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措施,才能保证司法所适应时代和工作的需要,全面充分地履行九项工作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行为规范和工作目标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司法所人员守则、接待制度、文明用语制度、值班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干部的行为,并在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采取领导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激励机制。

四、强化职能,完善机制,不断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

我们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把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作为提高司法所工作能力,切实履行司法所工作职能,树立司法形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整合司法所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各项职能,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努力维护一方政治稳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我区司法助理员的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平安、和谐”这条主线,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存在问题:一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个别司法所未按标准和要求建设。二是个别司法所办公场所外观、标识陈旧,配套办公设施及装备不统一。本着规范、实用、独立办公、符合司法工作性质要求的原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大力度完成整改和规范。

篇8:泥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自查报告

按照农业部、省、市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文件要求, 自2009年以来, 河北省迁西县把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做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总体目标, 通过强化管理, 摸清了全县资产、资源存量, 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了集体服务功能, 对迁西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以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达标年”活动为抓手, 从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入手, 出台了一系列财务管理文件, 建立健全了农村财务管理委托代理服务制, 制订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 417个村全部进行了清产核资, 目前全县资产总额14.33亿元, 其中货币资金2.05亿元, 固定资产8.4亿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63万亩, 其中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51万亩, 建设用地总面积7.6万亩。摸清了迁西县资产现状, 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第一, 提高认识, 宣传发动。按照农业部、省、市相关文件要求, 利用公开栏、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所在。

第二,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为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 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农工委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县财务管理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农经中心, 具体负责全县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监督。及时掌握各乡镇运作中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 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各乡镇、村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县、乡镇、村三级齐抓共管, 健全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

第三, 清产核资, 强化重点。着力抓实财务清理基础工作, 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整章建制。为进一步

心采取召开调度会、现场观摩会、工作进度汇报会等多种形式, 制定工作进度月上报制度, 实时掌握工作进展, 解决工作难题。

第四, 加大力度, 重视培训。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为主线, 着力提高农经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每年举行5期集中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主要领导、农经站长、农村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培训人数达1058人次。通过培训使乡镇领导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及其担负的责任, 业务人员切实掌握相关政策、法规, 做到了规范化操作, 为财务管理提供保障。

第五, 全面权衡, 选好试点。根据各个乡镇实际, 如领导班子、群众基础、所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等因素综合考虑, 采取“试点先行, 带动全县”的工作策略, 选定三屯营镇、白庙子乡两个乡镇, 开展建立农村集体财务监管机制的试点工作, 试点乡镇严格按规定步骤、标准规范运作, 通过试点乡镇情况看, 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体财富的保值增值。

三、存在不足

第一, 农经管理队伍不稳定。对于村会计人员基本是随着两委换届而变动, 一届村班子, 一任新会计,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严重, 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 村干部财务管理的意识淡化。税费改革后, 有的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入甚少, 历史遗留的债务较多, 集体资产存量很少, 且存在闲置、丢失等现象, 有些村干部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满于现状, 增收、创收意识淡化, 存在等、靠、要思想, 制约着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 农经执法力度不强。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造成了农经执法的弱化。

四、工作建议

第一, 纵观当前农村管理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制定出台具有法律效力、可操作性强并便于农经执法的农村集体财务监管的法律法规, 真正实现用法规制度管人管事, 同时建议就农经执法组织专题培训, 提升农经队伍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二, 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农经队伍。农村会计做为一种职业, 实行村级报名, 乡镇考核聘用。

第三, 随着迁西县财务规范化监管网络的建成实施, 进一步加强农村主要干部及财会人员的培训, 提高农经政策法律法规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促进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要以加强财务管理为突破口, 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 真正使财务管理置于“阳光”下操作, 做到干部清清白白, 群众明明白白, 规范村组集体财务运营程序, 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开创“十二五”农经管理的新局面。

摘要:2009年,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成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总体目标, 河北省迁西县成立财务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 并加大宣传力度, 重视会计队伍培训, 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促进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无需熏蒸证明下一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