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意见

2023-02-16

第一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意见

河南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司法【2009】1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工作大局,坚持建设、管理、工作与服务并重,着力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建设,推动司法所工作持续发展进步,为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全省司法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争取在五年内,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设施设备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有一套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协调、作用明显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制机制。

——有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健全、保障有力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平台。

——有一个业务活跃、服务民生、持续创新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局面。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一)组织机构建设

1、司法所是县(市、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管理和组织实施行政区域内的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司法所全称为:xx县(市、区)司法局xx(司法所所在地地名,不含乡镇街道字样)司法所,并制作与名称一致的印章、标牌。

2、司法所实行县(市、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

3、司法所一般按行政区划单独设臵,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设臵一个司法所。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矿区等设臵司法所。

4、司法所应当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配备5名以上工作人员。司法所人员应为全供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其中至少一名为公务员。

5、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设所长一人,根据需要可以设副所长。所长的任免、调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所长应具有公务员身份。

6、司法所工作人员党(团)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司法所有3名正式党(团)员的,应建立党(团)支部或党小组,健全党(团)组织生活,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

7、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所实质分离,人员、印章、办公场所、财务管理分开。司法所长不得兼任法律服务所主任。

(二)干部队伍建设

8、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录取必须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司法所所长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管理要求。

9、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工作人员未经县(市、区)司法局同意,不得调离或转任其他工作岗位。要积极争取地方编制,配备好工作人员。

10、司法所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学习,严明纪律。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作风建设,树立群众观点。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11、加大司法所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实行分级培训机制,省司法厅组织司法所长培训班,用2年的时间,对全省司法所长集中轮训一遍;市、县两级结合各地情况,合理安排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司法所长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工作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新录用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由县(市、区)司法局统一组织。

12、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符合基层特点、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本质。

(三)业务能力建设

13、司法所主要承担九项职能:(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非监禁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3)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14、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积极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抓好乡、村、组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

选配好人民调解员,积极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全省所有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至少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开展业务培训。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培训工作机制,确保人民调解员每年有不少于3天的集中培训机会。

加强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臵、联动联调等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能,调解成功率95%以上。

依法规范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提高人民调解质量。 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相关规定,做好委托人民调解,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15、积极探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开展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认真组织开展对非监禁服刑人员得接受、等级、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失控,切实降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

16、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开展,保持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常运转,完成省司法厅确定的工作目标。

规划、指导、监督本辖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认真履行职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执业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严禁以司法所名义开展有偿法律服务或以基层法律服务所名义行使行政职权;杜绝超越各自的职责范围,办理依法应由其他部门办理的事务。

17、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队伍、资质网络、工作制度。

建立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实时了解和掌握服刑在教人员基本情况,依托村(社区)、单位、监所和家庭,制定配合监管和改造的帮教方案,确定帮教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自愿者。

配合县级安臵帮教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就学问题,帮助稳定家庭婚姻关系,动员家庭成员参加安臵帮教工作。

落实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工作机制。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动员安臵帮教责任单位、家庭成员和村(居)代表在刑释解教重点对象刑释解教之日将其接回,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后续帮教措施。

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安臵帮教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安臵帮教率和帮教质量。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重点帮教对象的帮教率和安臵率分别达到100%,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

18、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承担本辖区内普法工作的

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组织建立法制宣传网络,培训法制宣传员队伍。根据各时期普法重点并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重点法律的普及宣传工作,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活动。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定期考核验收,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19、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协助制定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积极推进各层次的依法治理活动;协助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检查监督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干部法律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政务决策,建章立制和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处理好本地区的重大经济、社会事务。

20、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依据基层政府委托,协助基层政府及时受理调处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的纠纷或调解委员会解决不了的疑难纠纷;贯彻调解优先、依法处臵原则,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协助,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对重大疑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随时可能激化的纠纷,在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疏导的同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21、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

按照综治部门的部署,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对本地区治安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的排查、治理和防范工作,协助参与对外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协助组织开展平安创建等群众性活动。

22、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和其他法律事务。

(四)所务管理建设

23、实行司法所所务管理“四公开”。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公开;工作人员职责、职务、联系方式公开;工作人员每日工作去向公开;管理事物和工作过程依法公开。强化工作人员自身管理,做到所内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考评公证、奖惩分明。

24、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健全完善请示汇报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公开公示制度、廉政勤政制度、执法监督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信访制度、考评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统计表报制度、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制宣传、依法治理、法律援助等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保障司法所业务和日常工作高效运转。

25、建立各类业务台账登记册。建立健全民间纠纷调处情况登记册、民间纠纷专项排查治理登记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情况登记册、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和工作情况登记册、法制宣传教育情况登记册、参与综合治理情况登记册、司法所会议记录

册、重大案件讨论情况登记册等工作台账。

(五)基础设施建设

26、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乡镇街道司法所120平方米以上,有齐全的土地证或产权确权证明。

加强司法所办公用房管理,严禁转接、出让和出租办公用房。

27、办公场所标识明显。

(1)司法所办公场所应保持整洁美观、庄重大方。除悬挂司法行政徽、司法所标牌外,不得悬挂其他任何标牌、标识。

(2)司法行政徽应当端正悬挂司法所正门上方显著位臵,标准规格为:直径70cm、100cm、150cm. (3)司法所标牌为竖式外挂标牌,白底黑字,悬挂于司法所正门左侧合适位臵,通常规格为:长165cm、宽31cm、字体为“文鼎CS大黑”。可结合司法所办公用房实际,按比例缩放,但不得改变颜色和字体。

28、规范办公用房设臵。司法所应设有所长办公室、调解室、安臵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室、档案室、法律援助工作室等;房间门外悬挂职能标识牌。(规格为:长30cm、宽10cm)。室内公开明示各项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照片、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内容。在司法所办公区适当位臵设立政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去向明示栏。

29、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司法所配臵开展业务工作需要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业务信息处理设备;传真机、电话机等

业务通讯网络设备;电视机、DVD、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扩音机等法制宣传设备;配备齐全的办公桌椅、文件柜、档案柜及常用的法律法规书籍等;有条件的司法所要配备汽车、摩托车等业务用车,以满足司法所履行各项职能的要求。建立业务装备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业务装备资产账目,加强对国有资产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30、落实各项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司法所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司法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全额保障新体制。建立司法所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保障标准,保持经费合理增长。建立监督制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保障司法所各项经费专门用于司法所办公业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三、切实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31、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机器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发展基层的思想,

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摆上司法行政基层工作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尽快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辖区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

32、建全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司法所领导责任制,完善领导

干部基层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坚持把司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总体工作考评体系。省司法厅对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工贸工作落后的,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基层工作评先资格。

第二篇: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创建规范化司法所活动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创建规范化司法所活动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司法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规范化司法所活动,具体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推进司法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活跃司法所工作,充分履行职能,提升司法所整体工作效能,为服务省委“两创”总战略和服务保障民生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司法所基本达到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效能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立起综合配套、运转协调的司法所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发挥司法所的职能作用。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一)组织机构正规化

1.司法所应当为县(市、区)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管理和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条件暂不具备的,可作为乡镇(街道)内设机构。

司法所按行政区划单独设置,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设一个司法所。根据工作需要,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旅游区、大型集贸市场等特定区域设置司法所。

各地建立的乡镇(街道)司法行政组织机构统一称为司法所,全称为“××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机构所在地地名)司法所”;属乡镇(街道)内设机构的,全称为“××县(市、区)××乡镇(街道)司法所”。

2.加强对司法行政专项编制的管理,用足用好现有编制,精简县(市、区)司法局机关工作人员,清理2000年以来国办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脱钩改制及其他部门借用的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充实到司法所,保证工作需要。

3.司法所实行县(市、区)司法局与乡镇(街道)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司法所长的任免、调动,司法局应征求乡镇(街道)党委的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二)干部队伍专业化

1.司法所应当由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应具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身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新任命的司法所长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或相当学历。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般应具备国家公务员条件,热爱司法行政工作,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

2.凡有3名以上中共党员的司法所应当建立党支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要明确党员的隶属关系。党组织应当纳入所在乡镇(街道)党委管理。

3.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大力开展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司法所长的培训以市级司法局为主,司法所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县级司法局为主。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一次,时间不少于一周。

4.新任命司法所所长和新录用司法所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用人标准、考录程序和审核、审批、任免权限等有关规定办理。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每年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对不称职人员,要及时报请组织、人事部门予以调整;对违法违纪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维护基层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司法行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基础设施标准化

1.按照《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落实司法所业务用房和与业务密切相关的办公装备,以满足司法所履行各项职能的需要。业务用房包括办公室、调解室、接待室(法律服务室)、谈话教育室、档案资料库等;办公装备主要包括电话、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2.按照《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浙财政字(2008)75号)要求,把司法所日常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四)业务工作效能化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服务。司法所主要承担九项职能:

1.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巩固、完善调解网络,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定期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调解程序符合规定,案卷材料完整,装订规范。

2.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完善,社区服刑人员的交接、管理、教育、考察、解除等环节合法规范;工作措施得力、方法科学,矫正效果良好;工作资料完备,档案管理规范。

3.按照“衔接工作规范化、帮教工作社会化、安置工作市场化、管理工作信息化”要求,规范衔接登记,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对归正人员的日常管理、帮助、教育和扶助,充分掌握辖区内归正人员的底数和现实表现,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4.协助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管理,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规范开展业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组织律基层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5.协助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工作计划,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建设,大力做好普法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为村(社区、居)依法自治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和服务;为辖区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和服务。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向基层党委、政府提供对策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建立防止社会矛盾纠纷激化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通过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途径参与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平安乡镇(街道)”、“民主法制村(社区、居)”创建工作。 9.认真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所务管理制度化

1.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传达学习上级精神,研究司法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对策措施,部署工作任务。

3.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制度。按照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特殊时期、重点区域适时组织专项排查,认真分析研判排查结果,及时上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县(市、区)司法局。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调处。

4.首办责任人制度。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调处申请后,第一接待人负有调处职责,耐心询问情况,做好记录和调解工作。遇到重大情况和问题时,应及时报告所长,由所长指定有关人员进行调处。

5.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司法所长、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根据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和要求,定期开展考核评比。

6.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定期向县(市、区)司法局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报告工作,遇重大疑难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纠纷及其他重大问题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7.登记、统计和档案管理制度。按要求做好各项业务登记工作,定期统计上报有关业务数据;建立各项业务档案,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8.办事公开制度。在醒目位置悬挂或摆放司法所职责、分工示意图表、工作纪律、廉政制度、工作人员照片等,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

9.其他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其他各项制度。

四、创建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是根据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形势、任务和司法所建设现状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根本目的是在近年来司法所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确保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符合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这项活动,从长远的思路,高标准、严要求地组织好创建活动,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及目标的圆满实现。为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省厅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指导协调、检查评定等工作。各市、县(市、区)司法局也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的创建领导小组,落实创建责任,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沟通,争取支持。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是一项涉及司法所组织、队伍、业务和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过程,单靠司法行政机关一家往往难以取得实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汇报和协调,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司法所编制、职级、人员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努力为创建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建规范化司法所活动,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各地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创建规划,分步分批开展创建活动。对列为创建目标的司法所,要咬住目标,集中全力予以指导帮助,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对列为后续创建的司法所,要及早谋划,积极创造创建条件,为尽快达到创建目标打好基础。同时,要及时总结创建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五、考评办法

(一)申报程序。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时间暂定三年,从2009年起至2011年止。考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采取县(市、区)司法局申报、市司法局审核、省司法厅考核评定的方式进行。申报考评工作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各市司法局应在每年的11月底之前完成申报工作。鉴于今年是开展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的第一年,申报工作的截止时间延长至12月10日。

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考评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县(市、区)司法局在申报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前,应当充分听取该司法所所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辖区内群众以及调解组织的意见;市司法局在审核时,应当充分听取该司法所所在县(市、区)政法委、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省司法厅考评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时,将在浙江省司法厅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评定标准。根据《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考评细则》,考评得分不低于90分的司法所,由省司法厅厅命名为“浙江省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命名后发现在申报、考评过程中存在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的,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并撤销命名。对“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每两年复查一次,不再符合“浙江省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条件的,予以取消。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

来源: http:///fg/detail366889.html

第三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切实发挥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全市法院要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将司法建议工作与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司法建议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采用司法建议的形式协助被建议单位预防法律风险、修补管理漏洞,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司法建议分为个案建议、类案建议、综合建议三种类型。个案建议针对个案中反映的具体问题提出;类案建议针对一类案件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综合建议针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提出。

3.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下列问题,应当发出司法建议: (1)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需要相关方面积极加以应对的;

(2)相关行业或者部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3)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管理中存在漏洞或者法律风险的;

(4)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威胁,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5)涉及劳动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6)法律规定的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执行,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7)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8)发现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9)诉讼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尚未彻底解决,或者有其他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关注的; (10)其他有必要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

4.司法建议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发送对象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二、提高司法建议书撰写质量

5.司法建议书是司法建议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司法建议书一般包括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包括法院名称、司法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编号、主送单位(被建议单位)名称。

主文包括在审理和执行案件中或者相关调研中发现的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的具体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尾部包括院印和日期,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回函邮寄地址。

6.司法建议应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充分阐明提出建议的理由和根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7.司法建议书应表述清楚、措词得当,确保司法建议书易被有关单位或人员接受,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

三、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程序

8.司法建议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各法院应明确司法建议工作的主管部门,并设专人负责本院司法建议工作。

9.司法建议书一般由所涉案件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类案司法建议书、综合司法建议书可以由有关综合部门或者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要进一步加大类案建议和综合建议的工作力度。司法建议书起草完成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必要时可先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向政府机关发送的重要司法建议书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发送的司法建议书,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院长签发。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10、司法建议书一般应由做出生效裁判的法院发送。基层法院拟向上级政府及其部门提出的司法建议书,必要时可报送高级法院审判业务部门审核。

对提起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认为有必要发送司法建议时,司法建议书的内容不得与二审处理意见和结果相抵触。

11.司法建议书在必要时可以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

(1)司法建议涉及多个单位,需要由其上级单位配合协调、督促整改或统一部署的;

(2)涉及本意见第3条第(4)项至第(8)项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未采纳,经法院询问督促无正当理由仍不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的;

(3)发送司法建议书后,被建议单位在审判活动中仍存在同样或类似问题的; (4)存在其他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情形的。

如需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应当在司法建议书尾部列明抄送单位全称。

12.各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督促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做好本院司法建议书的跟踪落实工作。司法建议书回复期限届满后未收到反馈意见的,相关承办部门应主动向被建议单位进行询问或回访。

13.建立司法建议反馈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制度。各法院应定期梳理本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本级政府发送并报送高级法院。高级法院汇总全市法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市政府报送。

14.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应及时将司法建议书及反馈情况报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强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5.高级法院研究室承担全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督导、评比、表彰、培训职能。 16.各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当承担以下司法建议工作管理职能:

(1)重点司法建议选题工作。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确定一至两项重点司法建议课题,指派专人调研论证,完成司法建议书并向有关单位发送。重点司法建议课题应以综合建议为主;

(2)司法建议内容审核、文书及反馈意见备案、统计分析工作; (3)司法建议教育培训、总结考评工作; (4)其他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7.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完成上一司法建议工作总结,对上一司法建议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送高级法院研究室。

18.各法院应积极推动司法建议书公开工作,拓宽司法建议书公开的范围、渠道和方式,通过司法建议公开,更好地发挥司法建议的功能作用。

19.各法院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司法建议工作的宣传,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司法建议工作的社会效果。对优秀或重大司法建议,应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专题稿件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五、加大司法建议工作考评力度

20、高级法院对各法院司法建议发送、反馈、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纳入优秀调研成果评审并通报考评结果。考评细则由高级法院研究室制定。

21.各法院应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本院目标管理考核中,对司法建议工作完成情况好、取得显著社会效果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表彰。

附件:司法建议文书样式 附件

×××人民法院 司法建议书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建[20××]××号

××××(主送单位名称):

我院在审判(执行)工作(或写明××个案,或写明××案件类型,或写明调研工作)中,发现…………(写明有关单位存在的重要问题和提出建议的理由)。为此,特建议:…………(写明建议的具体事项,内容多的可分项书写)。

以上建议请予以考虑,并将反馈意见及时函告我院。

附:相关××判决书或裁定书×份及其他相关材料 回函地址:×××××××× 联 系 人:××× 电话:×××××××× 抄送:××××(抄送单位名称)

来源: http:///fg/zdalsyb/detail526647.html

(院印) 年

第四篇: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情况

单独设立、双重管理。经市编委正式发文单独设立行政机构,作为市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受市司法局与镇党委、政府双重管理、以市司法局管理为主。编制X人,所长XX,副科级国家公务员,大专学历,XXXX年参加工作,从事司法工作XXX年,工作人员两名,XXX,女,XX岁,XXX,女,XX岁,均为事业编制,大专学历。

队伍齐整、胜任本职。注重自身队伍建设,建立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能够定期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作风纪律教育和自查自纠,多年来全所同志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为提高全所同志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市局以上各种培训人均在80小时。

制度健全,奖惩分明。所长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落实,登记、统计、排查、报表及各项所务工作,遵上规范,薄册有序,遇重大事件有及时记录措施和报告制度;案卷归档成册,专人保管,主要业务上墙图式化。有书面目标责任书,全员定岗、定责、定目标、定奖惩;

工作规范、作风扎实。作为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辖区内设立的镇调解中心和XX个村居及社内调解组织,有义务调解员XX人,队伍整齐,工作扎实,制度健全,报酬落实。民间纠纷调解率达98%,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负责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对法律服务所管理到位,指导得力,能够围绕当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心展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人民群众满意。努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健全安置帮教组织网络,落实各种安置帮教措施,几年来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xx人,衔接帮教率92%,安置率73%,年内重新违法犯罪率已控在6%以下。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辖区内普法单位达到了100%,普法对象受教育面在95%以上,定期教育活动多样化,有固定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具体组织实施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本级政府和企业单位担当法律顾问xx家,协助本级政府开展依法行政和执法检查监督工作,辖区内依法治理单位达70%以上。以司法所为工作平台,协助本级政府定期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协助本级政府处理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纠纷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使大多数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肯定。配合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了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设施统配、财政保障。

司法所为纳入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的落实单位,有独立办公的X间北京平房,建筑面积110平方米。达到了司法部 “分设所长室、办公室、档案室和调解室” 统一要求。所外正门前悬挂司法行政机关统一制作的标牌,室内工作人员每人一桌一椅一柜,调解厅内悬挂司法部统一制作的人民调解标志,并配备专门桌椅X张、XX位和桌牌,档案室配备了专用档案柜。有制式服装,有电脑、电话、照相录音等办公设备。机动车辆已纳入预算年内配备一台(辆)。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已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保障良好。

第五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总结[大全]

司法所建设工作总结

为推动我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我们严格按照《河南省司法所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我市的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和各项业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司法所国债建设项目为基础,全面推进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为司法所配置各类办公设施。截止2008年底,我市前4批67个国债司法所建设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占全市司法所总数的86%,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利用新所建成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资金,在几年的时间里,为司法所配备了新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条件好的县(市、区)还为司法所配备了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现在我市78个司法所拥有汽车20辆,摩托车28辆,电脑80余台,极大的提高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统一规范司法所标识,全力打造司法所新形象。司法所标识直接关系司法所的外在形象,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业务开展。我们将司法所标识工作作为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年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下发了《关于司法所标识统一规范使用有关情况的通知》,确保工作开展有标准、有督导、有落实。同时,进行了认真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限期进行了整改,目前我市78个司法所全部悬挂了新的标识、标牌,对树立我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良好形象、提升社会认知度、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以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强司法所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为司法所配齐、配强工作人员。2004年,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司法所人员编制不少于2-3人,司法所所长要享受副科级待遇,这对我市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起到的极大的促进作用。截止目前,我市78个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145 人。其中,11名司法所长享受了副科级待遇。

二是大力开展司法所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司法所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市司法局每年举办一期针对全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各县(市、区)司法局严格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录用司法所工作人员,并坚持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目前,在全市已经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素质较高的司法所工作人员队伍,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未出现违法违纪案事件。

三、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司法所各项业务建设

(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今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后,各司法所在街头、集市等人员集中场所,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内容和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方便、快捷、不收费的特点和优势,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民调解法,提高了人民调解的社会认知度。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宣传活动中共设立咨询台90余个,解答法律咨询2400余人次,展出版面350余块,散发宣传资料19000余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四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为贯彻落实《xx市开展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四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Xx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联动构建大调解格局的意见》,在坚持依法调解与以德调解、引导调解与当事人自愿调解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大力实施“四调联动”,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Xx印发了《关于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四调联动调解机制的意见》,在xx、xx、xx等乡镇开展四调联动试点,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搭建了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新平台。卢氏县司法局启动了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检察院委托调解、派出所委托的治安案件中的民事赔偿调解、乡镇政府交办的各类纠纷调解等形式,强化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

(二)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确保社会大局安全 一是积极推进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管理。安置帮教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司法所来完成,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启用以来,我们始终把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每年坚持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软件操作培训。目前,我市各司法所均建立了服刑在教人员员信息数据库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管理。今年司法所共核查服刑在教人员信息2932人。

二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帮教对象”的管理。在“重点帮教对象”出监所时,严格按要求实行“必接必送”。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将其列为重点人员管理,逐一建档,制定管控方案。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刑释解教人员“重点帮教对象”129人,其中监所送回16人、由司法所接回104人、公安机关落实管控6人。

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我市各司法所与有关部门联系,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落实就业、生活等政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技能介绍。民政部门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低保等优惠措施。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为从事个体经营的刑释解教人员落实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积极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生活等问题,促进他们尽快融入社会,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确保了社会大局安全。

上一篇:十二届五次会议观后感下一篇:十二月份语文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