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2024-04-17

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通用10篇)

篇1: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和预防》(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 Prevention)表明,在美国,超过1260万癌症幸存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存在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

来自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的Kathryn Weaver教授表示,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关于美国癌症幸存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清晰的数据,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者判断哪些癌症幸存者面临着较长时间的健康问题。另外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改善癌症幸存者生活质量的疗法。

研究人员分析2010年全国健康调查的数据,这项调查是由CDC和NCI两个机构联合进行的。科学家对1822个癌症幸存者进行了分析鉴别,然后将其与24,804个无癌症病史的健康成年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患者相比健康个体,这些癌症幸存者生活质量与其一样,甚至高于健康个体。

而宫颈癌、血癌以及结直肠癌患者中40%的人群5年的生存率低于25%。研究者表示,大约330万美国癌症幸存者都存在较差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几乎有140万人存在较为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

所以作为家属要更多的对生存期患者进行关怀,切不可因为麻烦而对病人冷眼相对,同时支持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如服用灰树花D组分,它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能改善患者脾气虚弱的状况,扭转营养不良的状态,缓解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使患者精神状态好转,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篇2: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摘要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晚期癌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缓疗护。结果: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舒缓疗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痛苦,而且对生命质量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生活质量;疼痛舒缓;晚期癌症;舒缓疗护

晚期癌症是临床公认的不治之症,一旦确诊则意味着患者要“等待”死亡,而在这一期间,因大多数患者都有求生意识,当患者得知生存时间不长时,很容易出现害怕等心理,加之受疼痛影响,很容易扩大患者的负性心态,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基于此,为使患者在生命最后时段能安然、舒适度过,相应护理干预的应用非常重要。舒缓疗护属于全面照顾型护理手段,通过防止、预测及对痛苦的处理,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予以优化。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晚期癌症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经给予舒缓疗护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82例,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研究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67.4±2.5)岁;病程l~3年,平均(1.2±0.4)年。参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3~77岁,平均(68.3±2.6)岁;病程l~3年,平均(1.3±0.3)年。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参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向患者的简单介绍晚期癌症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面对患者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改变态度、言语及行为等方式,拉近和患者间的距离,使其能有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常规安抚、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通过与患者对话、交流,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舒缓疗护,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监视,治疗过程中,需依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执行,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同时还要对症状缓解和身心照护的治疗予以加强,对患者的癌痛感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的不适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叮嘱患者家属要时常给予患者照护及关心,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与患者沟通时,告知其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它是不可抗拒的。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晚期癌症,则意味着“等死”,因大多患者的心理素质较差,很容易出现焦躁等心态,对此,护理人员需最大程度安抚、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如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情况,需即刻采取止痛药治疗,并对用药后患者的机体情况进行详细观察。

评价标准:实施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干预后的生理机能与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和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显著。选择VRS(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定患者干预后的疼痛情况,其中涵盖11点数字评分,剧痛为10分,无痛为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检验进行计数数据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后,两组精神健康与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与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情况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l。

讨论

晚期癌症是临床无法治愈的疾病,伴随患者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的不断恶化,以及机体各项系统功能的降低,患者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一旦患者得知自身生命所剩时日不多,且受疼痛影响,则易使心态进一步恶化。对此,相应护理干预的应用非常重要。有报告显示,对晚期癌症患者积极医治的同时予以护理支持,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对癌痛情况能有效抑制,使患者的精神和躯体压力得到最大程度降低,让患者安详度过最后时光。舒缓疗护属于特殊型护理,它集合了多?N方式,即心理、护理及医疗等,通过给予患者全方面照护,将人文关怀理念有效凸显出来,这样可有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缓解患者病症疼痛。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晚期癌症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其结果中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舒缓疗护的应用能使患者疼痛感减轻,生活质量提升。

篇3: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Tate研究指出, 一般人口学因素, 如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

1.1 年龄的差异:

年龄对生活质量影响有不同的研究结论。部分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但Chan[1]等在调查168例妇产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中发现年龄较大患者在情绪和角色功能方面优于年龄较小者。彭旻等[2]的研究显示总的生活质量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老年患者在情感、社交和经济等方面通常优于年轻患者, 但在身体功能上则较年轻人差[3,4]。这些调查未能结合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同时还与所调查的癌症类别、样本量等因素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1.2 性别的差异:

顾防在对233例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进行的调查得出不同性别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男性的生理机能优于女性。癌痛对女性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更多影响[6]。

1.3 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病理分期越晚, 其生活质量越差[7]。

Kohda[8]等的研究均显示癌症晚期疼痛加剧, 症状越重患者越容易出现悲观、绝望、恐惧的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就越差。

1.4 直肠、结肠癌造口的患者, 因终身需依靠人工肛门, 承担生理、心理双重压力, 生活质量较差[9]。

2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10], 78%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有疲乏的经历。且疲乏是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 癌因性疲乏会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产生极大影响,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3 治疗因素的影响

癌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引发疼痛, 降低生活质量;放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躯体、精神等方面产生影响。江妙玲等[11]对86例癌症化疗患者化疗前、后应用 (EORTC QLQ-C30) 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化疗前。汪洋分析说明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是暂时的, 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

4 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Brown等的研究指出, 心理症状越重的患者存活期越短。心理因素引起不良情绪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12]。

5 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的影响

文化程度越高, 生存期越长。张从军等相关研究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者的职业、经济收入较好, 其生活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 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能配合医护的治疗、同时进行自我护理。在我国50岁以上人口, 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受教育程度偏低, 因而现阶段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偏低, 生活质量也偏低。这也可能是在年龄影响因素中, 部分调查显示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年轻患者差的原因之一。

经济状况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中家庭月收入500元以下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差[13]。家庭收入越高, 患者受到经济的困扰越小, 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由于经济负担过重, 容易产生家庭社会关系的紧张、职责推诿及社会退缩等社会功能缺陷问题。

6 家庭、社会支持因素

生活质量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 其好坏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感受和判断。因而当患者感知的主观支持越高, 其主观体验越好, 生活质量就越好。社会支持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14]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15]。

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可来自于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团体。家庭的支持是癌症患者主要的支持, 在家庭中配偶的支持占主导的地位。配偶健康状况差的患者, 生存质量差。可能是配偶自身的健康状况较差时, 不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顾,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良好生活质量不但要有充分的社会支持, 而且要能被患者积极接纳和利用, 才能体现出社会支持的价值。如果个体不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对此我们应积极与患者交谈沟通, 对患者和家属予以引导, 指导家属给患者提供更多支持, 培养患者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 鼓励患者在遇到问题时从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及单位中得到支持, 提高生存质量。

7 希望水平因素

Herth在1992年提出了“希望理论”, 它强调“希望”是促使患者超越现状并对生命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动态力量。Felder等发现癌症患者希望水平与其应对效果间存在相关性, 即面对疾病时希望水平越高者的应对效果越好。Jari等[16]用meta分析法 (meta-analysis) 开展的“希望”研究进行分析, 结果提示癌症患者的希望水平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

8 应对方式因素

研究发现, 应对能力较强的患者出现的身心症状较轻, 生活质量较好。Feifel等将癌症患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分为“面对”、“回避”和“屈服”3种类型。“面对”应对方式属于积极的应对策略。“回避”应对方式是机体在急性应激状态下采取的转移注意力的行为, 是淡化和漠视应激事件, 以达到减轻应激反应, 减少身心症状的目的。“屈服”应对方式属于消极的应对策略, 不仅无助于缓解应激所造成的机体压力, 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篇4: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不仅带给患者肉体上痛苦,特别是晚期的患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是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这种从身体上、心理上、生活上、精神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恶劣心情,后者又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持久而剧烈的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使一些人因“痛不欲生”而自杀。所以,让癌症患者无痛生存,一直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癌痛范化诊疗技术的提高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的广泛推行,目前,对许多癌痛患者而言,只要能认真做好以下几点,那么,要实现无痛的梦想已不太难。 1、早发现、早治疗: 癌症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转移直接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内的感觉神经所引起,因此,要使癌症患者无痛,最好的办法是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把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其无法产生疼痛。其次,对于那些目前还无法做到早期诊断,或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的患者,也不能放弃对其正确进行疼痛评估。 2、正确疼痛评估:疼痛分四级 0级:无痛。 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仍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

3、积极选用药物止痛: 全面的了解疼痛信息后,在治疗癌痛上,主要是药物三阶梯治疗方法。根据疼痛的不同程度选用不同的药物。第一类是非阿片类镇痛药,第二类是弱阿片类镇痛药,第三类是强镇痛药,如吗啡、阿片类止痛药品 。药物止痛主要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对肿瘤本身进行积极治疗或经治疗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癌痛患者,为有效帮助此类患者止痛,WHO早在1986年就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三阶梯止痛法”,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完善,目前该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和可行性均已得到各国专家的广泛认可。大量研究表明,正确应用该方法,可以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癌症患者因疼痛及治疗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生活质量。由于三阶梯止痛法目前在我国仍没普及,众多的癌痛患者仍在接受着不规范治疗,并饱受其苦,所以,应积极加大该疗法的宣传及推广力度。

篇5: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10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6例, 女24例;年龄48~80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53~77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卫生教育。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目的是宣传生理卫生常识, 重点是让患者知道卫生知识结构, 卫生重要性。不注重对健康行为照护, 是一种单方向的交流, 患者只接受知识。试验组开展临终关怀政策, 内容如下。

1.2.1 减轻患者的病痛:

疼痛对癌症患者而言是最常见的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均产生巨大的伤害, 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因此开展临终关怀, 妥善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关键, 最大限度地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 提供心理精神上抚慰关心和安慰患者。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 包含提供精神上的护理安慰。由心理辅导人员向患者分析解释与疼痛有关的生理学现象, 鼓励患者诉诸自己的疼痛, 耐心倾听患者心中的想法, 给予理解和同情, 以陪伴的方式消除临终前的孤独寂寞感, 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与患者开展积极乐观的沟通方式, 以疾病外的其他话题转移患者对病痛的关注。 (2) 尽量不限制特殊药剂的使用。针对临终患者常出现的疼痛情况, 一旦出现疼痛, 就及时提供止痛剂止痛, 相比于普通患者限时限量的做法, 给予绿色通道, 主要考虑到维护患者生命感受。 (3) 进行放松锻炼。带动患者每天做放松操, 包含指导患者缓解压力, 如闭上眼睛, 伸展扭动脖子运动, 随后弯曲腿部, 平卧姿势, 放松身体的腹部和背部, 在操作过程中慢慢的深呼吸, 结合手、脚部的按摩和热敷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利用适当时间播放舒缓的轻松音乐, 以舒缓患者的精神状态。

1.2.2 发挥家属的力量关怀患者:

首先说服患者的家属接受现实, 其次发动家属, 使家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与医院共同开展临终关怀, 为临终患者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帮助, 给患者完整的人生。医院为家属开展临终关怀的培训教育, 同时, 为家属和患者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独立的环境, 有利于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处, 使患者舒适地度过余生。

1.2.3 进行人性化护理:

为患者提供如家一样的休养环境, 布置有花草工艺物品, 允许患者摆放个人喜爱的物品在病房, 用喜爱、美好的物品营造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精心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 为患者整理仪容仪表, 使患者面部干净整洁漂亮, 维护患者的自尊, 定期帮助患者清洗身体, 刷牙洗脸, 打扫卫生等[2]。

(±s, 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1.3 观察指标

利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详细调查。调查表包含30个项目, 有身体功能、肢体疼痛状况、总体的健康活力、关节功能、情绪状况和精神状态等几个方面。各项目满分为100分, 最低为0分, 分数在0~100分, 分数越低, 健康的状况越差, 反之, 健康状况较好。给2组患者发放调查卷, 调查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先详细讲解调查表的具体填写方法, 然后由患者独立完成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临终关怀是医院携手家属, 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精神支持和帮助的抚慰患者的方式, 是一种综合了卫生和服务的切实行动, 目的在于维护临终患者在最后需要的生活质量, 消减患者的身心痛苦。我院通过开展临终关怀的行动,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患者的身体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功能、情绪和精神状况等显著改善。从而给患者提供善始善终临死服务。经过实施临终关怀后, 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 保持了平稳的心态。另外, 临终关怀可使家属更加安心, 减轻了家属对患者的悲痛, 家属坦然地接受亲人即将离开的事实, 会更多地投入与患者的相处之中。因此, 实施临终关怀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 消除面临死亡的恐惧情绪, 增加患者的信心, 幸福地走完余下的时光[3]。

总之, 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进程, 尤其是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 社会上将会越来越需要临终关怀的帮助。医院在开展临终关怀时, 要注重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一种全面周到的服务, 包含心理上、身体上、精神上等方面, 使濒危患者尽可能地获得善终的关怀, 使患者有尊严的和安详的告别人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断地将临终关怀引向深入。

摘要: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索适合该院情况的临终关怀方式。方法 将10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开展临终关怀政策,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卫生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分析2组患者实施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晚期的癌症患者开展人性化的临终关怀, 可减轻患者的疼痛, 缓解患者的心理抑郁, 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终关怀,癌症晚期,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华凤, 钟慧萍.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护理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6) :741-742.

[2] 魏群.临终关怀护理特点[J].工企医刊, 2007, 20 (2) :52-53.

篇6: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关键词】 护理干预;癌症;化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71-02

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加,化疗患者也逐渐增加,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1],化疗的目的是控制肿瘤病灶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2],由于癌症病人对病情的担忧造成的不良心理反应,往往会影响患者化疗的进展及病情的恢复,因此对于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对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化疗的癌症患者105例,男64例,女41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5.63±2.37)岁;肺癌19例,肝癌14例,胃癌32例,乳腺癌8例,宫颈癌7例,食管癌16例,结肠癌9例,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癌症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给予化疗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化疗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癌症患者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使化疗顺利进行,每周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辅导3次,每次1小时。与患者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患者放松紧张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地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挫折、恐惧心理,帮助患者认识问题,尽快摆脱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对不同的癌症患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疾病化疗知识,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详细介绍自身疾病化疗应注意的饮食、运动、治疗等方面的知识。③化疗负反应护理干预:患者化疗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使患者讨厌或拒绝化疗药物,护士应给予及时疏导和安慰,尽量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给予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呕吐严重者可肌注止吐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致使患者食欲减退,易引起营养不良,对恶心、呕吐剧烈者在化疗前2小时避免进食、进水,指导患者要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用瘦肉、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尽量搭配合理,增加患者食欲,达到化疗的最佳疗效。有些患者可出现脱发,为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可选择戴假发或帽子,对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护理。白细胞下降严重时,应住隔离病房,预防感染。护理人员针对这些毒副作用尽量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防止患者不良情绪出现。良好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表现[4]。④社会、家庭支持护理干预:护士做好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工作,指导家属正确掌握用药时间,鼓励家属、邻居、同事、病友多关心患者,经常探视,互相交流,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适当的宣泄情感,沟通信息,使患者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指导患者要主动与人交流,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化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化疗结束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机体尽快康复。

1.3 判定标准 化疗依从性判定标准:完全依从:化疗过程中完全遵照医嘱,患者情绪乐观,顺利完成化疗过程。不完全依从:化疗过程中勉强遵照医嘱,化疗常不定时,需提示监督化疗,情绪不满。QOL判定标准:采用QOL各项指标计分方法进行评分[3],评分项目包括化疗期间的症状、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等12项,每项1-5分,总分60分。根据各项目总得分。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41分,良21-40分,差≤20分,均于患者化疗结束时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化疗依从性率为94.34%,对照组化疗依从性率为73.08%,两组化疗依从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好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疼痛、恶心、呕吐、脱发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可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癌症化疗患者了解其化疗前后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进而改善这些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不良反应、社会支持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患者信任,指导并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识、用药知识、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对药的耐受性和减轻药物的副反应[4]。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疗效、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立新,刘桂英,单金花.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25-26.

[2] 范慶华,王若兵.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11-13.

[3]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1-262.

篇7: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56),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38-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7.5±2.8岁之间,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病理均证实为癌症晚期患者,肿瘤类型包括33例肺癌,18例乳腺癌,20例肝癌,27例肠癌,其他恶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均没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放疗、化疗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三阶梯治疗法(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第一阶梯:采取止痛片治疗,30mg/次,3次/d,第二阶梯: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mg/次,2次/d,第三阶段:口服10mg吗啡,1次/d,如果出现恶心、呼吸抑制等予以镇静剂和止吐剂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康复治疗法,主要包括:①物理治疗方法:在疼痛区域予以频率为120Hz,脉宽为0.2ms的电刺激,时间约15-20min,2次/d。②心理疗法:通过和患者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③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爱好使患者在治疗室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时间约30-60min,1次/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康复治疗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

1.4 评价标准

根据我院自行制定的疼痛评分表和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疼痛评分表的评价标准为[2]:总分为5分,①重度疼痛:5分,②中度疼痛:3-4分,③轻度疼痛1-2分,④无痛:0分。无痛率=轻度疼痛率与无痛率之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标准为[3]: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_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无痛率为80%(37/46),治疗组患者的无痛率为95%(53/56),治疗组患者的无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1,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4±2.1分,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4.3±2.2分,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1.616,P<0.05。

3 讨论

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治疗法的第三阶梯中应用吗啡进行治疗,而吗啡能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括约肌的张力,从而降低了消化道的消化作用,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相关报道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使用药物剂量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以及心理疗法等,具有安全性高、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康复治疗法治疗的患者的无痛率低于采取三阶梯治疗法,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三阶梯治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康复治疗的方式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彤,常学民,何予功,黄红霞,范奎生.康复治疗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2,15(40):59-61.

[2]王增英,彭金莲,吴惠平,陈伟,韦若梨,李而周.支持性家庭护理对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0(09):1025—1026.

[3]任宇,刘艳,熊海.全人/整体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3,22(11):1751-1753.

篇8:晚期癌症患者如何生活得更好?

晚期癌症的现状:

全力抢救与无效治疗的矛盾

经过全球医学界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抗癌治疗已可让50%以上的癌症患者获得治愈效果,美国报道癌症总治愈率达到62%。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抗癌治疗的作用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对于病期很晚的患者则难以延长生存。终末期癌症患者延长生存只是奢望。然而,尽管如此,由于生命无价,临床上“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似乎成为规矩。

即使在临近生命的终点,患者可能还在接受化疗,或接受具有创伤性的手术或放射治疗。

美国调查结果显示,终末期癌症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尽管无效,但是仍有1/3的患者接受化疗。34131名死于癌症的患者中,在生命的最后3个月,约23%的患者接受化疗;在生命的最后1个月,仍然有14%的患者接受化疗。显然,这些患者接受化疗几乎无法获益。晚期癌症合并恶性肠梗阻的患者,手术治疗的症状缓解率为42%~85%,但并发症发生率为9%~90%,死亡率9%~40%,复发率为10%~50%。

近年开展的分子靶向治疗,在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的情况下,为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延长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该类新药费用昂贵,巨额药品费用显著增加了患者家属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不少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结局,就是人财两空。

卫生部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指出,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此外,由于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其不良预后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生命无价,但医疗作用有限,医疗资源更是有限。WHO在控制癌症纲要中提出,确保抗癌治疗只用于可获益阶段,让人们坦然正视晚期癌症治疗疗效有限的现实,同时警示晚期癌症治疗决策需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资源浪费。认识到确保抗癌治疗只用于可获益阶段,接下来的问题是,临床如何判断抗癌治疗不再获益?除抗癌治疗外,如何让晚期癌症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晚期癌症的原则:

医疗决策需要有据可循

临床制定针对疾病治疗的医疗决策需要遵循如下三个层面的原则:一是规矩原则,二是证据原则,三是美德原则。

规矩原则要求治疗决策符合伦理道德、当地风俗习惯、法规、经验等。规矩能够让人容易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和费用。

证据原则要求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诊疗规范,以决策治疗。但这些证据数据毕竟是群体发生某事件的概率,因此还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决策。规矩原则和证据原则存在的较大缺陷是忽视了患者及家属的意愿,也忽视了社会的公平性。

美德原则弥补了规矩原则和证据原则的不足,强调医疗决策需要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公平性,有限资源消耗的公平性。三个原则结合在一起,将有助于临床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WHO在2007年发布的癌症控制策略中提出抗癌治疗决策原则: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社会价值与意义、费用与获益、医疗资源与公平性。

晚期癌症的希望:

姑息策略贯穿抗癌始终

当因抗癌治疗不再获益而终止抗癌治疗时,以让晚期癌症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长的姑息治疗策略就成为主导。

姑息治疗又称为舒缓治疗。姑息治疗的基本概念是对生命受到威胁的癌症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医疗照顾;承认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主张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癌症姑息治疗反对放弃治疗,反对过度治疗,反对安乐死,反对任何不尊重生命的做法。癌症姑息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癌症患者以较平静的心境和较强的毅力面对困难,帮助癌症患者积极生活直至死亡,帮助癌症患者家属面对现实,承受打击。

姑息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缓解癌症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癌症姑息治疗并不是只针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治疗。癌症姑息治疗应该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根据癌症病变的进展,癌症姑息治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重点和任务不同。

第一阶段,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治疗对象是可以或可能根治的癌症患者。此阶段的姑息治疗主要缓解癌症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保障患者治疗期的生活质量。

第二阶段,抗癌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时,应以姑息治疗为主。治疗对象是无法根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其姑息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阶段,为预期生存时间仅几周至几天的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及善终服务。

篇9: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的32例患者的年龄在28~48岁, 平均年龄为38岁;已婚患者25例, 未婚患者7例;32例患者的癌症患病时间9个月~5年。实验组的32例患者的年龄在30~53岁, 平均年龄为41.5岁;已婚患者26例, 未婚患者6例;32例患者的癌症患病时间8个月~7年。两组患者癌症类型主要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患病类型等等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妇科癌症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情况如下所示:

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妇科癌症患者都要承受较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这些都可能会使患者变得消极, 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体贴、关心患者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气质、心理等特点的不同, 用合适的方式同患者交谈, 为患者量身制定护理计划,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礼貌用语, 微笑服务,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 双方联合鼓励、关心、体贴患者, 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快康复的步伐[2]。

放松训练。优美、舒适的曲调可以让人放松, 可以调节人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愉悦人的心情。多给癌症患者放一些优美、舒适的曲子, 调节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放松患者的心情,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另外, 可以通过脉搏等反馈信号, 告知患者化疗知识, 让患者化疗前保持平静心态, 了解不良反应和化疗后的营养及休息。

微笑护理。微笑是一剂良药, 是打开患者心理的一剂良药, 癌症患者由于饱受病魔的折磨, 变得脆弱或易怒, 可能把护理人员作为发泄的对象, 这时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 耐心找出患者发怒的原因, 找到对策, 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健康教育。只有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清楚地理解, 患者才可能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对健康知识教育需求的不同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自身病情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的化疗知识, 帮助患者了解化疗的原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注意事项, 并告知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让患者化疗前保持平静心态, 作好充分准备。了解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化疗后的营养及休息, 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诊断标准:

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时, 主要观察的指标包括:患者的癌症控制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心理状态情况、癌症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本次研究, 主要对以上指标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合相关标准, 对本次治疗效果的评价我们采用显效、有效、无效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的癌症表现基本消失, 肿瘤消失或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有效:患者的癌症表现有明显好转, 肿瘤体积缩小程度没有达到50%;无效:患者癌症表现没有任何好转或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肿瘤体积没有变化或进一步增大。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以P<0.05为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癌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癌症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少于对照组。见表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近年来, 恶性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恶性肿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折磨, 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带来强烈的冲击、精神上的创伤, 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等不良的负面情绪, 这些都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妇科癌症患者而言, 在患者接受手术或接受化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视, 积极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病情, 做好患者的心理引导和护理, 为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 年长的妇科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优于年轻的妇科癌症患者, 因为较年轻的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永久的失去了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 由此给患者带来丧失生育能力, 提前绝经等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冲击[3]。

通过本次的研究显示, 对癌症患者在术后或化疗后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护理干预, 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 是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同时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春玲, 曹桂华, 张立敏, 等.系统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养生, 2014, 2 (14) :134.

[2]孔静娴, 应翡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 (21) :113-115.

篇10:癌症患者大多生活质量欠佳

关键词:癌症 生存质量 因素 护理干预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nursing intervention

Song Danli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ancer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lated factors and their nursing interventions.Methods:The study used “cancer treatment function evaluation system" to investigate related factors of cancer patiets,and implementated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Results:The clinical stage,marital status,monthly income,educational level were related factors for this group of cancer patients (t = 45.12,31.45,27.23,43.24,P Keywords:Cancer Quality of life Factors Care intervention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32-02

我院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对收治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7月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癌症患者200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1.02±10.25)岁;其中肺癌59例,宫颈癌21例,乳腺癌29例,直肠癌37例,食管癌41例,鼻咽癌13例;入选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及认知障碍患者。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癌症类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①相关因素调查:本研究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量表》评价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专人负责向所有患者进行介绍与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量表》填写注意事项[1]。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200份,有效调查表185份。②干预措施: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则在上述常规护理与指导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与统计,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与生存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由表1可知临床分期、婚姻状况、月收入、文化程度是本组癌症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t =45.12、31.45、27.23、43.24,P均<0.05)。由表2可知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2.2 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比较。干预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总生存质量评分为(102.23±8.74)分,对照组干预后总生存质量评分为(93.31±7.42)分,经统计分析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2.16,P<0.05)。

3 讨论

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症之一,癌症给患者带来躯体及心理造成双重负担[2]。所以,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找出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3]。本研究中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则在上述常规护理与指导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患者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讲解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增强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②加强护理措施,创造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③加强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指导[4]。④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指导,使其正确认识患者的疾病情况,给患者有效的关爱和支持[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临床分期呈负相关,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艳芳,韩巧英.癌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7(18):1653-1654

[2] 林蔚仁.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52-53

[3] 孙爱梅.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7):73-74

[4] 刘丽华,刘志敏,郭莉.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0):1086-1087

上一篇:护士医院辞职报告下一篇:懂礼貌的寓言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