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2024-05-12

《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精选8篇)

篇1:《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其背景介绍(结合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幻灯片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幻灯片出示总结)

3、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沉思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乐范读全词。

全体学生初读全词:

1.播放朗读的音频文件

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

3.由学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

三、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

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篇2:《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原文】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问题】

7.(1)根据晏殊《浣溪沙》的语境,仿照下面的示例,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示例:“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运用拟人手法,从“山”与“我”的关系着笔,叙述诗人一人独行于从未到过的山中的经历,写出了诗人左顾右盼中的孤凄感受。(2

分)

(2)对《浣溪沙》和《山行》赏析不正确的是(2分)(▲)

A..《浣溪沙》在伤春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B.“无可奈何花落”,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C.《山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的山中绚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D.《浣溪沙》语言婉丽,画面生动;《山行》用语质朴,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显得素净、淡雅。

(3)晏殊和叶茵的作品,都写见到了鸟儿(燕子、飞鸟)的“似曾相识”之感,但包含其中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析。(2分)。(2分)

【参考答案】

7.(1)“小园香径独徘徊”,融情于景(或情融景中,或寓情于景,或景中含情)(1分),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不能平静。写出了诗人伤春、惜春的`感情。(1分)

(2)(2分)C(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展示山中一幅幅绚丽景色,而是只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是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篇3:《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1、数据同步客户端

保持业务系统的数据正确性对企业的发展及正常的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行数据同步的过程及数据两者的管理、监控极为重要。采用独立的数据库将所有的同步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存放, 方便了同步系统客户端对数据及过程的管理。通过设置同步系统服务器端的IP地址输入正确的登陆用户名及密码才能够进入客户端实施操作。

2、数据同步客户端功能

2.1 进行待发送表的数据查询、修改。

所有未发送到目标系统的正常状态及异常状态消息都存放在待发送表中, 利用数据同步客户端可以实现对这些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的功能。数据同步客户端不存在删除数据的功能,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2.2 查询已发送表数据。

所有正确发送到目标系统的数据都会存放在已发送表中。这些信息利用数据同步客户端只能够进行查询, 不可以修改和删除。

2.3 查询异常信息日志表数据。

数据同步系统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信息及转发器端接受系统发过来的数据出现异常的信息时都会存放在异常信息日志表内。利用数据同步客户端可以进行相关的查询, 方便系统负责人实施故障排查。

3、数据同步客户端的C语言设计研究

3.1 服务器端初始化

数据同步系统能够提供数据接收接口给源数据发送系统使用, 当验证过源数据发送系统的身份之后, 在数据库中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等待转发器将其转发。我们先介绍数据同步客户端的整个工作过程, 然后再详细分析从初始化到运行的过程。实现Remoting服务器端的初始化通过.NET只需两步便可实现:

(1) 指定通道

两个应用程序域间的对象通信在Remoting中可以利用通道 (channel) 实现。同步系统客户端需要先进行通信通道的指定才能够实现跨应用程序域的通信。Tcp类型及Http类型是Remoting主要的两种通道模式。IChannel接口在.NET的System.Runtime.Remoting Channel命名空间里进行了定义, 其中就有Tcp类型及Http类型这两种通道类型。

二进制格式是TcpChannel类型默认的系列化消息对象, 具有高传输性能。指定通道代码如下方显示:

(2) 对远程对象的激活方式进行设置。进行远程访问对象的时候需要先创建通道并进行初始化, 通过客户端通道进行远程对象的创建的方式叫做对象的激活。服务器端激活 (WellKnow方式激活) 及客户端激活是Remoting中最常见的两种远程对象的激活方式。WellKnow方式激活对象实例以前会先将此类型在URI上进行发布, 同时配置一个WellKnow对象, 最后将对象依据指定的要求发布在相应的端口或地址上。服务器端激活在.NET上有SingleCal1及SingleTon两种模式。

3.2 接口实现

数据接收接口是数据同步系统被须具备的获得源数据发送方数据信息的重要端口。系统服务端口会把接口函数在串行化类中进行封装然后生成.dll文件, 发还源数据发送方, 这样源数据发送方就可以引用此文件对远程对象进行端口、IP地址及激活方式进行设置, 实现获取远程对象的目的。Remoting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远程对象的传递。激活远程对象时会接受到其代理, 要对其进行重新定向, 才能实现正确截取及转发调用。对远程对象定义如下显示:

4、总结

通过设计数据同步客户端, 能够解决企业数据同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此项系统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研制, 能够实现企业多个且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及交换, 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信息系统间存在的数据信息交流困难及兼容性差问题, 解决了因系统内数据不一致造成的阻碍公司运作困难现象。

摘要:通过对数据同步客户端及其功能进行研究, 分析了采用C语言设计数据同步客户端的研究, 解决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同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数据同步,客户端,C语言设计

参考文献

[1]江鸿瑾.谈C语言程序设计[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 (8) :100

[2]艾红, 王捷.数字频率计中C语言编程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 23 (z1) :7-8

篇4:《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关键词: 同步练习 初中化学 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同步练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但因应试教育导向,传统化学教学中作业布置在理念、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缺陷,常见练习册中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给学生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对有效的同步练习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作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初中化学教学当前迫切需求。

一、初中化学常见练习册中普遍问题

在我国,初中化学练习册通常由学校或班级统一征订,征订的练习册多为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练习册。综观这些练习册,大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大部分练习册的练习题量都较大,且容易出现习题重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从化学习题题海中解脱出来,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抄袭作业现象比较严重。其次,很多初中化学练习册中的习题不仅偏难而且质量较差,设计缺乏层次性,未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不同情况,练习效率不高。再次,很多练习册习题与各个学校初中化学教学具体要求和实际脱节,而练习习题的不配套导致化学教学结束后学生难以实现必要的巩固和训练,练习效益甚微。练习习题本身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只有与初中化学教学互相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初中化学教学高效性。所以,对与初中化学教学进度、学生情况相一致的同步练习进行有效设计,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说非常必要。

二、对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进行有效设计的策略

对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进行设计,需要建立在深入思考与调研的基础上,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组织,明确成员分工,落实同步练习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保证同步练习的有效性,设计出的同步练习题需要具备系统性、实用性及基础性和趣味性。基于这一要求,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根据学生发展层次对化学同步练习进行设计

初中化学同步练习习题的设计,应认识到学生差异性,讲究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发展层次进行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与自己学习层次相适应的同步练习下,更有效地学习。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设计时,可以与学生等级评价结合起来,设置三个级别的同步练习难度,分别为基础题、中档题与综合题。其中学困生可以选择只完成基础题,中等生可以选择只完成基础题与中档题,学优生则可以选择将三组题全部完成。只有从初中化学教学中全体学生实际出发,才能解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与要求,最终促进全部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强化。

(二)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同步练习

在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设计中,除了注意学生层次外,还需要注意练习习题本身的层次,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同步练习。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的习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同步练习设计中应着重初中化学比较基本和简单的题目,引导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技能进行理解和掌握;第二个层次的同步练习设计中应注重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化学题目,帮助学生完成对有关化学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目标,促进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完善;第三层次的同步练习设计中应着重思考性与创造性化学题目,对学生潜能进行开发,进一步完善学生化学知识认知结构。另外,这一同步练习设计要求,在基础题、中档题与综合题这三个级别的初中化学同步练习中都应有所体现。

(三)强化化学同步练习的趣味性

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完成化学同步练习最好的催化剂。为了保持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的趣味性,在同步练习设计中可以采取习题设置少量多次原则,强化化学同步练习习题的探究性与开放性,设计出与新教材教育理念相符的化学同步练习。即在化学同步练习设计中,应对作业尽量少布置,通过增加练习作业次数达到化学习题训练效果,习题练习时间可保持在二十分钟左右;在同步练习设计中,增加开放性化学题目比重,让学生从化学书本和题海中跳脱出来,深入社会与深化,激发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实现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四)保证同步练习与初中化学教学保持同步性

学生学习记忆有一定的规律性,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针对学生的记忆规律,在化学同步练习设计中必须强调作业的同步性,特别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点,当学生完成记忆后,可立即提出相应的习题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记忆,保持对学生学习记忆的刺激。课题习题设计,更需要注重针对性,与课堂保持高度同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

初中化学同步练习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初中化学同步练习,通过有效策略对初中化学同步练习进行设计,保证初中化学同步练习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5:《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摊声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日照门前千万峰,睛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①精明过少壮,次公②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③苔自绿,舞衣红。

【注】①定国,于定国,西汉人,官至丞相,为人清廉,判决案件公允准确。②次公,盖宽饶,西汉人,官为司隶,勤于职政,行清能高。③听讼阴中:传说西周召公行巡乡邑,在甘棠树下审理诉讼案件,故有“听讼阴中”之说。

1.前人把这首词归为豪放词,请结合词的开头两句说明这样归类的理由。(5分)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分)理由:①意境开阔:晴空万里,日照千峰,体现了阔大的意境。②语言富有气势:“千万峰”数量众多,“扫”有席卷、涤荡的豪迈气势。(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两点得5分)

篇6:《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5).林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8).欣然规往()

(9).未果,寻病终()(10).后遂无问津者()

2.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其意。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同解释: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同解释:

3.给下面加点的词选出正确的解释。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妻子:

A.男子的配偶B.妻子和儿子C.妻子儿女

②.绝境:()

A.险峻的地方B.与世隔绝的地方C.令人绝望的处境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A.运输往来B.交错相通C.相互连接

4.《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时的人,《桃花源记》原是

中的。

5.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6.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汉朝、魏晋,他们都不知道。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A.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B.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

C.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无路可走的地方,再也出不去了。

D.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7.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忘路之远近

C.处处志之D.故时有物外之趣

【综合练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句中“皆”字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把下面一句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文字填入括号内。

()()()

4.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用

简短文字回答。

答:

【拓展练习】

一.阅读

①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所得,辄起绕室以旋。②室有洼,径尺,浸淫(逐渐)日广,每履(走)之,足若踬(被东西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③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④命童子取土平之。⑤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上急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⑥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⑦噫!习之中人,甚矣哉!⑧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乃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即平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⑨故君子之学,贵乎甚始。

1.将这段文章分为两层,准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所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君子之学,贵乎甚始。

二.作文

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有形的,如学校围墙;也有无形的,如“可悲的厚障壁”。有形的墙,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形的墙,我们有时难以回避。有的墙是安全的保障,是迷人的风景,是故事的载体……有的墙是感情的隔膜,是观念的差距,是文明的枷锁……有的墙需要筑,有的墙需要拆。有的人在筑墙,有的人在拆墙,有的人在读墙。这其间定会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鲜明的形象,许多深刻的道理。

请以“墙”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题目中必须出现“墙”宇。

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篇7:《海燕》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象征的手法,学会带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想像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恶劣的环境中勇敢乐观的形象;积累品味语言。

2、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托义于物的散文诗,学习本文以朗读训练为主,内容的挖掘是在朗读的基础上想像、思索,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朗读;重点研读、合作探究,渗入感情美读,从而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渗入的感情,从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中发掘这篇散文诗的深刻思想,增强学生面对逆境的勇气和毅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恶劣环境的烘托,其他海鸟的对比,海燕自身形象的重笔描写,从而把海燕的勇敢乐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学习、揣摩、积累诗的语言。

2、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语言渗透了不同的情感;在美读中思索文章的主题。教学设想:

1、通过讲解写作背景和当时的革命形式,明确海燕的象征意义;通过朗读、诵读、美读相结合,感悟人数逆境中的选择,激发学生热爱多味的生活。

2、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海燕的形象。

课前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争情况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发表情况。(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体感知:读海燕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联系旧知,初步熟悉作者的情况。

学生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大家会领略到别样的 补充与创新 风味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

指导学生朗读,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节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参与评议。

3、问题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海燕,要求尽可能说得完整。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4、组织交流评价

二、局部精读,找海燕

1、问题设计:

(1)文章为海燕的出现设置了怎样的环境,你能分别用三个短语概括吗?(2)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环境?

学生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理清三幅画面,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思考环境描写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2、问题设计:(3)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怎样?

圈点勾画描写海燕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字、词、句进行赏析。

3、组织交流评价

海燕在飞翔、海燕在叫喊、海燕在大笑

课后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同题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对比衬托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通过朗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和炽烈的战斗情绪。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读课文,说海燕 补充与创新

1、复习导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问题设计:

(1)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大海的主角,那么,海面上还有其他海鸟吗?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海鸟?(2)看到海燕搏击风浪,你会联想到什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勇敢乐观,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形象?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3、教师引导讨论,指导学生阅读页下注释(1),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象征”这一名词,并由学生最后归纳出文中各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

听讲、介绍写作背景,归纳各事物的象征意义。

二、质疑解难,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提出课堂上仍未解决的问题。质疑、交流、解答。

2、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青松—— 鲜花——

三、再读课文,提升水平

组织开展小小朗诵会,看一看谁读的更有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2、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写一个作文小片断。

《海燕》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胆怯(qiâ)怒吼(hǒu)B.蜿蜒(wān)飞翔(xiánɡ)C.火焰(yán)呻吟(yīn)D.悬崖(yá)深渊(yuān)2.下列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心灵是一剂药,上帝和凡人都参与了它的配制。B.我要去的部落位置处于喀麦隆、乍得、中非交界一带。C.苍茫的大海,狂风卷集着乌云。

D.看看企鹅偷东西的情景是十分滑稽的,它们的恶劣行径与人间的小偷竟有几分相似。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对邻居家中有几个孩子,谁多大了,性格怎样,都能够洞若观火。B、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C、今年初,美英多次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但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光明磊落的理由。D、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绘声绘色的话剧来。

4.《海燕》是__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_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是《_________》。高尔基,_______国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5~9题。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①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 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② 5.“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海燕”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8.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9.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编一段“海燕”和“海鸥”的对话,注意反映出各自的性格。

二、提高部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海 燕

①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着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怠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②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③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④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⑤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的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⑥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⑦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⑧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原文较长,有删节 郑振铎1927年作)

10.仔细阅读全文,(1)找出最能表现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特点的词语。

(2)作者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背景是怎样的?

11.本文写的是海燕,为什么先从故乡的小燕子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2.作者见到海燕,托物寄思,在文中有两处抒情描写,一在中间,一在结尾,其作用是:

(1)中间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尾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试一试

14.请举一例说说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散文诗,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海燕》)

(乙)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 “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节选自《鹰之歌》

15.甲、乙两文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时都用了______和______的写作手法。16.甲、乙两文中的海燕和鹰这两个艺术形象,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乙两文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海燕和鹰的战斗生活,具体地说,是()A.海燕面对战斗,鹰召唤战斗。B.海燕迎接战斗,鹰临死前渴望再次投入战斗。C.海燕迎接战斗,鹰期待战斗。D.海燕面对战斗,鹰追求理想、宁死不屈。18.两文在塑造两个艺术形象时,主要描写了海燕的_________和鹰的_________。两文在描写中运用了引用、反复、对偶、对比、______和______等修辞方法。19.甲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乙文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甲文烘托海燕的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映衬鹰的思想境界。

20.两文在塑造海燕和鹰的形象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甲文__________,乙文______。

21.鹰说:“我见过天!”这句话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可用甲文中描写海燕的______和_____两个词语来进行表述。

答案:

一、1.C(yàn yín)2.A 3.B 4.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 俄 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二、阅读下文,回答5~9题。

5.反革命的黑暗势力,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6.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7.动词“抱”“摔”,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8.①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②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两句话是对时代精神的传神写照和高度概括。9.略

二、10.(1)伶俐可爱、隽逸从容。(2)隽妙无比的春之图、绝美的海天。11.这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发思乡 之情。12.(1)直抒思乡之情,点明大段描写乡燕的用意。(2)加深思乡之情的寄托,收束全文。13.作者既赞美了故乡的小燕子,又赞美了大海上的小燕子,更以海燕反衬故乡的小燕子,烘托乡情。14.略

篇8:《浣溪沙》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同步器是汽车变速箱的关键部件之一。同步器滑动齿套的尺寸精度不仅影响同步器总成的装配精度, 同时对变速器整箱的使用寿命, 精度以及噪音有直接影响。此零件的关键尺寸为两个外花键和一个内花键, 这两项结构使它与相关部件结合, 最终实现轴与齿轮的同步。为了控制产品质量, 我们需要一种有效并且便捷的检具对产品进行检验。

1 产品简介

变速箱同步器中, 锁销式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同步器滑动齿套为其核心部件。齿套的内花键齿圈与输出轴相结合, 通过拨叉运动, 凹端面外花键齿圈与驱动齿轮相结合, 运动至另一侧时, 凸端面外花键与变速齿轮相结合。为保证齿圈结合的平稳性, 设计对齿套的内花键, 和外花键都有精度要求, 并且对内外花键有位置度要求。

2 工艺问题

实际生产中, 对于该零件的花键综合检验是比较困难的,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1) 内花键综合精度的检测, 检测工具为内花键综合塞规 (通规) ; (2) 凹面外花键综合精度的检测, 检测工具为外花键综合环规 (通规) ; (3) 凸面外花键综合精度的检测, 检测工具为外花键综合环规 (通规) ; (4) 同轴度的检测, 检测工具为位置度检具。

按照以上方案进行检测时有以下弊端: (1) 需用的检具种类多; (2) 检测过程繁琐; (3) 不适用于大批量检测时现场操作; (4) 不能直观的反映该零件的使用效果。

综合以上分析, 需要设计一种更为合理的综合检具以提高检测精度, 简化检测步骤, 降低检测成本。

3 工艺方案

3.1 测量要素

关联被测要素:齿套凹面外花键和 (或) 凹面外花键;

关联基准要素:齿套内花键。

位置公差:同轴度0.076

(注:鉴于技术参数保密, 以上参数并非实际产品参数)

3.2 同时检验

为了简化设计方案, 检具应考虑使用同时检验。即:在同一基准体系的条件下用同一位置量规检测被测要素的位置公差与基准要素本身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当同时检验时, 可用位置量规代替光滑极限量规通端。若综合量规能通过, 则表示被测的实际齿廓未超越规定边界。

3.3 检具设计

根据产品的综合公差 (同轴度0.076) , 按照GB 8069-87确定检具测量部位以及定位部位的尺寸公差:

工作部位位置公差tp=0.008 (以上单位mm)

3.4 综合检具关键部位参数设计

3.4.1 测量部位内花键参数

内花键齿槽宽:

基本尺寸=外花键最大有效弧齿厚+被测要素形位公=8.0567

3.4.2 定位部位外花键参数:

外花键齿厚:

3.5 检具制造方案及改进

为了保证最终的位置度尺寸 (同轴度0.008) , 必须提高心轴, 本体和环规的制造精度。

环规制造很难保证止口 (φ114) 与内花键的同轴度, 变化设计方案, 将定位止口φ114结构去掉, 环规与本体直接用圆柱销连接。装配检具时先找正环规齿圈与φ31.747内孔同轴, 压入圆柱销固定环规与本体, 再安装心轴, 将整个检具的精度换成了人工找正环规中心的精度。相较上一种方案, 提高了整个检具的制造工艺性和精度。

4 结束语

该检具的设计, 基于六项互换性原则, 参考位置度量规和花键综合检具的设计, 从设计理念上兼顾了产品对内外花键本身精度和相关联位置精度, 更为高效和综合的对产品进行检测。该检具的制造, 通过反复几次的改进, 在保证精度的同时, 解决了原先加工工艺性不强的缺陷。该检具已在车间批量检验使用, 效果良好。不仅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了检具的设计方案, 同时极大地减小了检验的工作强度, 在同类型产品的检验中也逐步进行推广。另已将该检具方案申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 专利公开号:CN202709936U。

参考文献

[1]黄丹中.轿车变速器同步器设计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2.

[2]寥念钊, 古莹蓭, 莫雨松, 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1.

上一篇:2022年《老人与海》读后感优秀下一篇:校园招聘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