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词鉴赏

2024-04-17

《浣溪沙》宋词鉴赏(精选6篇)

篇1:《浣溪沙》宋词鉴赏

浣溪沙宋词鉴赏

浣溪沙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赏析:

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历代诗评家评此词“雅练”,“淡语中致语”(沈际飞本《草堂诗余》)。写闺中春怨,以不语语之,又借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微阴淡化,雅化,微微逗露。这种婉曲、蕴藉的传情方式,是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的。(侯孝琼)

篇2:《浣溪沙》宋词鉴赏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篇3:唐诗宋词鉴赏策略谈

一、知人论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就是要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等来欣赏诗人的作品, “论世”就是要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的高度的艺术概括, 不了解背景, 就难以切实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因此, 在讲解古典诗歌作品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事件, 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感情推动下创作作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才能使学生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 和诗人同呼吸, 共命运, 设身处地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李商隐十六岁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 并受东都 (洛阳) 留守令狐楚赏识, 又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 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 (僧孺) 李 (德裕) 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 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 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其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 困顿凄凉。学生了解到李商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中寄托的诗人遭受压抑、人生不得志的情怀。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 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即使是从前的人, 那诗文完全超出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 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 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 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 既有诗, 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作为佐证, 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是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 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腐败政治的不满。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这山野风光而且又是雨后秋凉写得这样明丽动人, 并且为什么认为“王孙自可留”的原因。

二、比较鉴赏策略

叶嘉莹指出:“只看一首诗怎么知道他的好坏?你一定要比较, 而且一定要找到相近的、作用差不多的或作风截然不同的诗人来对比, 只有经常做这样的比较, 才能够养成我们欣赏判断的能力。”艾略特也曾指出:“任何诗人、任何艺术家, 都不能单独地有他自己的完全意义。”“我们不能单独地评量, 必须把他置于已故的人中间, 加以对照、比较。”对于作品, 他认为:“只有与系统发生关系时, 个别的文学艺术作品、个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有其意义。”不论是作家还是作品,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充分显示其特征和差异, 才能有所发现并且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只要有可比性, 并能导致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代的作家或本人的其他作品都可进行比较, 对此教师有选择的充分自由。

对同时代的作家我们可以使用共时比较法分析不同点, 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作品的深刻内涵。中国古代诗坛双星———李白和杜甫, 尽管生活遭际有许多相似之处, 诗歌活动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他们在诗歌中塑造的“我”的形象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李白的“我”狂放不羁、飘然不群, 以风浪逸其情, 乾坤纵其志, 指点江山, 笑傲王侯, 扬言要用“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 “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临沧海, 钩巨鳌”, 为社会和苍生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杜甫的“我”脚踏实地, 忧思萦怀, 以泪眼凝视多灾多难的社会与人生, 在丛丛榛莽中, 在如磐夜气下, 寻寻觅觅, 辗转漂泊, 力图为国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对这两个大诗人的作品分析就能比较到位。

有些诗人、词人或因国运衰落或因个人生活变化等而出现了作品风格变化, 对此我们需要用历时比较法进行分析。比如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说:“东篱把酒黄昏后。”那时远方有一个可以让她想念的人, 可是后来的《声声慢》中就只能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是在寒冷中喝一杯酒来减少寒冷的感觉, 但是三杯两盏的淡酒, 怎么能够抵挡傍晚时候那么寒冷的风。此时她已经渡江南下, 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 温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再来看苏轼, 曾有人评价他的词说:“眉山公词短于情。”实际上苏轼不仅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而且是婉约中的圣手。《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策略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 经常与课前预设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 有经验的教师把这些看成是动态生成性资源, 他们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 而是耐心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 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的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再者, 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 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的学生认为展现了作者的悲壮情感, 有的认为展现了自然的伟大, 有的认为展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等等。对于这些不在自己教案范围内的理解, 教师要能兼容并包, 同中有异, 并给出确切的评价, 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要加以欣赏, 教师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要知道对文本的理解不能随意化、自由化。文本的客观内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文教师应把这些资源积淀在自己的大脑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并相机点拨, 学生可以走得歪歪扭扭, 但不能走出主干线。我们的课堂不是越热闹越好, 学生的观点也不是越离奇越好, 而是应该杂而不乱, 应该在一定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标准下进行, 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四、课型多样化策略

唐诗宋词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 教师通过讲授, 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羁精神, 感受到仁者光辉, 倾听到豪迈高歌, 聆听到浅斟低唱……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 难度略小, 教学要求低, 系统性也较弱, 且其人文内涵都只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 这些篇目分散在各个教学时段讲授。对于选修课本上的63篇唐诗宋词, 如果我们仅依赖于“讲授”这一单一的课型, 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 同时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起来。选修课本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使用另外的标准编排讲授, 比如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与王勃的《滕王阁》、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等有关“登高”题材的诗词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就能避免费时低效, 整天忙于赶进度的烦恼。

朗读课, 教师可以规定篇目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考查学生借助声音、表情、动作传达诗歌精髓的能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很讲究韵律节奏, 极具音乐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不读不能得其要旨, 不读不能知其意味,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朗读, 不仅要读出音乐美, 而且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 读出喜怒哀乐, 读出真情实感, 读诗的过程是对诗词的再创作。“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 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课这种课型许多教师不敢尝试, 因为相对于考核机制来说, 这种模式没有具体的“功利”。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对一首美的诗歌, 如果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 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 声调高低的安排, 则能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在抑扬顿挫吟诵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朗读中, 学生能够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 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

评论课, 让学生尝试对某一首诗词的创作与构思、结构与内容、修辞与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分析, 学会自己对一首诗词进行全方位认识;还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对某一流派 (比如豪放派) 、某一主题 (比如“建功立业”、“思想怀人”等) 、某一意象 (比如“月”、“菊花”等) 进行多元化、开放性的解读。这样能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激发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在评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汲取许多成长需要的营养, 形成了自己认识世事、认识人生的观念。同时, 作文素材的积累, 写作能力的迁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隐性“生成”。

另外, 我们还应有自习课, 规定篇目让学生圈点勾画、评点批注, 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还应有与所学内容相对应的习题课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组织视频欣赏、书法比赛, 等等。总之, 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型让学生亲近唐诗宋词, 亲近传统文化。

当然, 唐诗宋词是浩瀚的大海, 仅凭以上四种策略难以达到“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个性鲜明的现代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 那些远去的诗人和绝妙的辞章能够帮助学生们建造起精神家园”的效果。为了唐诗宋词鉴赏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我们还需继续探索。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在唐诗宋词鉴赏中要注意的四种策略, 试图借助它们达到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唐诗宋词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江德松.走向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 (6) .

[2]许昌良.灵活对话文本.教学与管理, 2007, (11) .

[3]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评论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5]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6]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9]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10]周宏锐.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建议.互联网, 2009.

篇4:《浣溪沙》宋词鉴赏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 宋词 翻译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大多学者对宋词的研究是从诗歌赏析或文学翻译角度出发,对其阐释或评论难免带有主观色彩。随着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逐渐兴起,黄国文教授首先将该理论应用于古诗英译的研究中,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研究古诗词。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开始在该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古诗词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下的及物性理论为工具,对晏殊的《浣溪沙》及其多个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对比研究,旨在找出与原诗的过程类型达成最大程度上的对等且更好地传达其内容与思想的译文,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二、理论简介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承担的功能是无限的。但若将其归纳或抽象为若干个更具概括性的功能,其功能就是有限的。Halliday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即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胡壮麟,2005:74)。概念功能广义上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部分:逻辑功能主要特征是递归性;经验功能通过“及物性” (transitivity)和“语态”(voice)体现。本文主要运用及物性理论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将该理论进行详述。

及物性被看作一个语义系统,从而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抽象或归纳为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明确指出各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和环境成分。Halliday将人类的经验分成了以下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4)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5)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6)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三、《浣溪沙》原诗及及物性分析

(1)句是存在过程。“一曲新词”和“酒一杯”是存在物。其中,“一曲”和“新”做“词”的修饰语;“一杯”做“酒”的修饰语。(2)句同样是存在过程。“去年天气”和“旧亭台”是存在物。“去年”修饰“天气”;“旧”修饰“亭台”。(3)句表示物质过程。“夕阳西下”中,“夕阳”是动作者,“夕”做“阳”的修饰语,“下”表示动作,“西”表述动作发生的方向,即做表示空间的环境成分;“几时回”是另一个物质过程,动作者是“太阳”,动作是“回”,“几时”做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4)和(5)句是并列关系。“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表心理过程,感受者是“我”,“花落去”和“燕归来”是现象。同时,“花落去”和“燕归来”又是物理过程,动作者是“花”和“燕”,动作由“落去”和“归来”表示。(6)句是物质过程。动作者是我,动作由“独徘徊”表示,“小园香径”做表示空间的环境成分。

四、《浣溪沙》五种英译文及及物性分析

关于《浣溪沙》一诗的英译文,我们收集到五种。为叙述方便,下面分别以许一译、许二译(许渊冲)、黄译(黄新渠)、铁译(铁冰)、Louisa译代表这五种译文。为了便于比较,下面我们逐句分析这五种不同译文的过程类型。先看第一句“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一曲新词酒一杯

从过程类型看,五种译文中只有铁译和Louisa译采用了存在过程,将两个意象作为存在物表现出来,与原文一致。许译先使用filled with体现物质过程,并用隐性的there is体现存在过程;随后又将两个过程都作为物质过程,参与者是I,由compose和drink体现动作。黄译则将该过程视为心理过程,将a new tune作为时间段During a cup of wine 时I感知的现象。

从过程意义来看,原文通过两个存在物体现作者记忆中那次难忘的歌,因此铁译和Louisa译是最忠实的译法,无论从形式还是意义上,都比其他三人的译文更能表达原诗意境。且原文中不存在环境成分,因此黄译将“酒一杯”译作表时间的环境成分略显不适。

(二)去年天气旧亭台

以上五种译文中三种采用了关系过程,与原文存在过程不一致。许一译用属性last years和as fine体现亭子和天气仍与去年一样;黄译和Louisa译用the same分别体现同样的天气和亭子,而将此句中的另一种意象作为环境成分体现。许二译和铁译将此句中两意象皆表示前一句的环境成分。

从过程意义来看,原诗句中包蕴了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感,天气和亭子为并列关系,因此,许一译文相比其他几个译本与原文更接近,更能体现怀旧感以及糅合在其中的深婉伤今之情。

(三)夕阳西下几时回

以上五种译文采用了与原诗句一致的物质过程来体现,其中表示“夕阳西下”的动作分别由环境成分as the sun on decline(许译一)、关系词is(许译二、Louisa译)、动作词sinks(黄译)、修饰词slanting(铁译)体现,另一过程中表示“回”的动作分别由reappear(许译一)、come back(许译二)、return(黄译)、again appear(铁译)、appear(Louisa译)体现。许译先将夕阳西下作为环境成分,后又将其译为关系过程;而黄译采用物质过程与原文在形式上更接近,但该诗句流露出的是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在此将my past glory作为参与者使用似乎与原文在意义上略有差异。相比之下,Louisa译虽然采用了心理过程,与原文的物质过程不同,但却恰好反映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原诗句采用了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的过程类型,而译文多采用与原诗一致的物质过程。在表达“花落去”的动作时使用了fallen in vain(许译)、have faded away(黄译)、flown in helpless regret(铁译)、pass by(Louisa译)这样一些动词词组,但这些过程都将flower作为动作者,因此体现更多的是花而不是人的无可奈何。而许译采用了行为过程,I作参与者,for the flowers fallen in vain作环境成分表示原因,通过行为词sigh deeply表现作者的无可奈何,与原诗的心理过程相照应,因此,从过程意义上讲,许译更能表达原诗句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

(五)似曾相识燕归来

从过程类型和意义看,以上四种译文中三种采用了与原句相同的物质过程,其中swallows做动作者,但表示“燕归来”动作的词分别为have come back(黄译)、return(铁译)、come to fly(Louisa译),而在许的译文中,该过程被当作了心理过程的感知现象而体现。在表达“似曾相识”的心理过程时,许译通过动词know体现,黄译将my old friends yesterday作为识别者,铁译则使用Whom as if Ive known作环境成分以体现,Louisa则选择了修饰语acquired。铁译既有I作为感受者感受现象,又留给作者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其译文无论是在类型还是在意义上都与原文一致。

(六)小园香径独徘徊

原诗句仅采用物质过程,而在这五种译文中,译者却采用了不同的过程类型。许译的两个译本过程类型虽不同,但都将I作为关系过程的载体,remain alone作为过程,in fragrant garden path/on the garden path做表示空间的环境成分,不同之处在于许二译中增加了loitering的过程,突显了作者“徘徊”的意思;黄译着重描写了小园的香径,却忽略了徘徊的人;相比之下,铁译和Louisa译更体现原诗句中作者想表达的忧伤和哀愁。

五、结语

通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浣溪沙》五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由于视角和依据的背景知识的不同,不同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对及物性过程的参与者、过程以及环境成分的选择各不相同。因此,正确选择及物性过程对于翻译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为准确传达词义及词的意境,在选词上译者应参考及物性理论细细斟酌。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红阳.中国语境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

[6]张威.功能语言学关照下的翻译形式等效——《游子吟》英译文的及物性剖析[J].当代外语研究,2002,(5).

[7]王正鑫.对《渔翁》及其三种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J].科技视界,2012,(8).

[8]刘冰冰.对古诗《春晓》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科教文汇(文化研究),2007,(6).

[9]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J].中国翻译,2006,(5):45-49.

篇5:苏轼《浣溪沙》的宋词鉴赏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篇6:《浣溪沙》赵令畤宋词鉴赏

赵令畤

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

燕交飞处柳烟低。

上一篇:借鉴经验 范文下一篇:置业顾问的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