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4-05-12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及赏析(精选5篇)

篇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分)

(3)描写萧瑟、凄清的秋景(1分),烘托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2分)。

(4)此句平淡如家常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对早逝的妻子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深情怀想(1分)。词的上阕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阕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也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意(2分)。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的他看来不以为意,仅当平常事看待。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足珍贵。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2分)。

(5).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与景也可)(1分)上半片写景,深秋时节,黄叶飘落,西风习习,残阳余晖。这深秋黄昏的迟暮凄清之景,正和作者沉思往事的心境相映衬,情景交融。(2分)

②虚实结合。(1分)上片实写秋风萧瑟,词人在残阳下孑立窗前,面对萧萧黄叶陷入无限哀思。下片虚写,追忆与妻子美好惬意的生活。(2分)

③对比。(1分)全词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图景,一是和妻子生活时的美好时光,一是眼前自己孤单的情形,两相对照,越发显出对妻子的思念。(2分)

④用典。(1分)赌书消得泼茶香借用宋代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故事,含蓄而又活泼地表现了作者和卢氏情投意合,趣味相投,吟诗读书的文雅闲逸的生活图景。(2分)

(以上手法答出一种即可,手法1分,分析2分)

二: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4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当时只道是寻常”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篇2:《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1)上阕三句,通过西风、黄叶、疏窗、残阳四个意象,(1分)奠定了哀伤的基调,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哀字。(1分)为我们刻画了作者孑立残阳、衣袂飘飘的孤单身影,(1分)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1分)

(2)上、下阕今昔对比,把作者孤独寂寞的现状和往日与妻子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的生活做对比。(2分)但是这些以前看起来极其平常的生活场景,如今一去不复返了。充满了当时不知珍惜、等失去时却再也无从追寻的感叹。(2分)

篇3:《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注释

①谁念句:意谓秋天到了,凉意袭人,独自冷落,有谁再念起我呢?“谁”字指亡妻。

②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③被酒:中酒、酒醉。

④赌书句: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优患困穷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译文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词人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词人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词人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词人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词人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词人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词人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词人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词人追悔之情。

篇4:谁念西风独自凉诗歌

谁念垂柳长廊,一生守望,又怎知红楼听雨,雨声独唱;

谁念长亭送别,依依离殇,又怎知荒草已深,独立残阳;

谁念彼岸海棠,与伊共赏,又怎知物是人非,天地苍茫;

谁念月下思念,对镜凝妆,又怎知红烛弄影,暮色苍凉;

谁念红莲绽放,无限韶光,又怎知花已残落,梦境未央;

谁念那年深情,华灯初上,又怎知悉数过往,暗自思量;

谁念绮梦流淌,蝶翼双双,又怎知蝶心已碎,一世虚妄;

谁念当年初遇,青石雨巷,又怎知绿肥红瘦,人影茫茫;

谁念与君涉水,灯影水桨,又怎知时光向晚,花落愁肠;

谁念桃花树下,琴声悠扬,又怎知朱颜憔悴,花事惝恍;

谁念梦境红妆,地老天荒,又怎知曲终人散,一生怅惘;

谁念楼台锁月,赋诗千行,又怎知末世烟火,幽梦一场;

谁念梦中呓语,地久天长,又怎知乱世流亡,踏碎秋殇;

谁念小楼红窗,当年模样,又怎知浮世沧桑,一人远方;

谁念一夜流光,陌上芬芳,又怎知枫叶染霜,泪染两行;

谁念月朗风清,新绿满墙,又怎知乱红斑驳,覆了华裳;

谁念风花雪月,千古绝唱,又怎知梦里花落,几度回望;

篇5:谁念西风独自凉经典美文

淇水汤汤,蒹葭苍苍。彼时,我是江南的翩翩少年,一脸素净,一袭白衣,一支竹箫,一柄长剑。启程,云游四方,仗剑走天涯。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瘦马踏着满地落红,奔腾在阡陌之中,年少的惆怅客呼啸而过,惊得杨柳上的黄鹂奋翅而飞,震得桃花上的露珠摇曳而下。待回首,蒙蒙烟雨已渐渐氤氲开来了,湿了白衣,醉了红颜。

春秋的战马嘶嘶地叫着,战国的王旗猎猎地响着。豪杰并起,逐鹿中原。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狼烟烽火弥漫了整个九州大地。此刻,我正行至汨罗江旁。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不愿争名夺利,只愿作诗赋词。一盏夜光杯,盛满了葡萄美酒。于夜阑人静之时,举杯,邀月,独自饮尽这一杯苍凉。醉时,一帘残月,共我一帘幽梦。

日出东南隅,乐府爱情的余音在我耳旁萦绕,扣我心弦。悠悠绿水映着青青草树,我荡舟而过。到对岸,欲再看一眼,我暗恋了千百年的女子,哪怕只有一颦,抑或一笑,这已足够了。就像牵牛和织女遥遥相望一样,只可望,而不可及,却是心满意足。

入惆怅客眼帘的,是她的明眸皓齿,冰肌玉骨,如水般的.清纯,在我心中久久荡漾,溅起圈圈涟漪。若有前世,她定是那个与我共箸、与我同眠的江南少女。

留恋时,我始终不愿离去。我要牵着她的纤纤细手,漫步在长安小道。黄昏,看夕阳西下,任杨柳春风拂过面颊。把那海誓山盟的誓言,一点一点地写满,四百年大汉王朝。或许更久。直到,山无棱,天地合。

秦时明月照着古楼兰,风沙陈旧了汉时关。多少沧海桑田,我早已看惯了。

今夜,月明星稀,我站在长江江畔,对酒当歌,七步成诗。不禁想着此时你会在哪。在黄鹤楼?在青风浦?在滕王阁?在西子湖?在朱雀桥?在乌衣巷?

春水涌动,一波接一波,拍打着岸边的白沙。恍惚间,我依稀看见,你的倩影在江面,若隐若现。青丝飘扬,罗裙飞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晓风吹倦了惆怅客。欲入眠。奈何,夜长难寐。陪伴着我的,只有半夜的钟声,空山的乌啼,松间的明月。姑苏城外,我哼着子夜的吴歌,一曲又一曲,一遍又一遍。只为思念一个人。愿南风知我意,吹梦到她身旁,寄去我的相思。

扬州路,春风十里,不知是否会凌乱了惆怅客的发丝。我正乘着乌蓬船赶来……

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有玉人吹箫。桥边红药开得格外茂盛,点缀着惆怅客的相思。我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映着无声的冷月,一如无声的我。

金陵城的秦淮河,青楼林立。歌舞升平,夜夜不休。杨柳岸边,有多少似水含烟的风尘女子?我已记不清。我只看见,娇羞的顾横波,婀娜的柳如是,倾国的陈园园,绝世的董小宛,艳丽的李香君……

可是,纵然她们再美丽,也不过是浮华,过眼云烟而已。怎比得上你,轻启朱唇,嫣然一笑。我愿以天为弦,地为琴,为你弹奏一曲《阳春白雪》。

桃花盛开在烟花三月的陌头,和你的玉容灼灼相映,芳菲满人间。我倚窗而望,却生怕被你发觉。不知你是否知晓,你那如花的笑靥,是我穷尽一生的思念。

梅子时节雨纷纷,我却听闻,你一人,撑着油纸伞,走在江南烟水路。我策马赶来,目送芳尘去。

灞陵桥头,依旧柳色青青。十里长亭,雾霭深锁 ,轻飘迷蒙,如烟如纱。竹箫,怎吹得散心中的思绪?你若不来,我就这样久久地望着。即便,杏花烟雨淋湿了发梢,似水流年斑驳了长剑,尘满面,鬓如霜。我亦无悔。纵然以千年为期限,这一望,我仍觉得少。因为你还不曾归来。

上一篇:五年级家庭通知书教师评语下一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