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2024-05-11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七营小学 张黎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广的进程中,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过程性教学的大力提倡,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由于加强过程教学,增加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常常不得不缩短堂上练习的时间,相对地减少了练习量。但是,作为数学教师,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深化,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于是,就只有在家庭作业上加码,这样一来,家庭作业就演变为教的强化和补充,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学生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就疲于应付,不但缺少个性化的思考,更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一提到作业就愁苦满面,家长怨声四起,教师更是郁闷不已„„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校三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就数学家庭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希望通过实情调查,找出原因,并进行反思,进而探讨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从我校三至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的占42%。

(2)“认为作业形式基本不变”的占81%。

(3)“教师是否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来布置作业”选“不是”的占83%。

(4)有79%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大部分内容都是书本上现成的”。

(5)“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困难怎么办?”有65%的学生选“随便应付完成”或“不做”。

(6)“作业完不成是由于老师布置得多”占36%。

2、从我校数学教师中任意抽取1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家庭作业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只占10%。

(2)80%的教师不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数学作业。”

(3)“只布置书面作业”的占70%。

(4)“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占60%。

(5)认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作业”的占60%。

(6)“学生不完成作业采取向家长投诉”的占30%,“先教育一顿,再补做”的占60%,无可奈何的占10%。

3、从我校三至五年级学生家长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觉得孩子的家庭作业量过多”的占38%。

(2)“认为家庭作业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的占39%。

(3)89%的家长希望“教师能布置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

(4)希望“家庭作业是教师自己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习题”的占90%。

(5)希望“数学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的占58%。(6)有20%的家长希望“孩子的作业在学校里完成”。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及教师对作业都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学生对于作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反复训练的内容较多,形式上也基本不变,且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在这种单调乏味、呆板机械的作业面前,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

2、家长对于作业。家长们认为孩子的作业量过多且形式单一,基本上只有书上现成的题目,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灵性和思维,希望教师多布置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但是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并没有很大的信心,过分看重了老师的作用。

3、教师对于作业。教师把作业看成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置的一种练习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布置作业时,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缺乏对作业内容的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上的差异性,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大多数教师对如何设置作业感到迷茫,认为自己经验不足,又没有接受专业的指导。

反思我校教师所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作业量偏多;作业题目难度设置不清,没有层次性;机械重复训练的现象广泛存在;作业形式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厌烦,家长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应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更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三、探索与改革

1、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形式上充满乐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毫无选择地照搬课本或练习册上的练习,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选择、改编或精心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各种形式的作业,如操作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收集调查性作业等等,让学生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通过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来完成作业,都认为“自己能行”;使学生在做经过教师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能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这样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丰富的情感得到体验。

2、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内容上贴近生活

数学本身是对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提炼,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数学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而且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把课本上的内容回归到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中去,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掌握知识。把家庭作业与社会相联系,学生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业,不是为了解答而解答,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生活,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进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能力。

3、让数学家庭作业从数量上凸显层次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由于受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各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而传统的作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全部是“一刀切”,导致尖子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智力发展受到限制,而学困生又跟不上,感觉压力大、任务重,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数学家庭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之,作业的设计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给优秀生增加压力,让学困生看到希望,使第一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篇2: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新沂市唐店小学 高芳

一、作业现状的解剖:

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及认可怎样的家庭作业却很少。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以心理认可为突破口,设计学生喜爱的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高效性。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有51.8%的学生回答“老师不是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数学家庭作业”。

2、有80.4%的学生回答“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中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操作作业”。

3、有32.3%的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没有与人合作的经历。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

——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教师在作业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业也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但学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样的作业是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可,主动的完成作业,又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这样的作业存在吗?

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二、家庭作业的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学生自己认可的家庭作业,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一)设计作业要注意:

1、多样性。作业在设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3、激励性。作业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时刻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合作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激活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情感,引领学生互动学习。而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作业。

(二)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

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毫无选择地照搬课本的课后练习,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让所有的学生都认可家庭作业,在做作业中体验“自己能行”;学生有差异,要区分对待,“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趣味性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乐做。传统家庭作业过多,机械、单调、重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长不满意,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设计家庭家庭作业,一定要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家庭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找一找、连一连、画一画是小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只要灵活运用,就能使家庭作业增趣。例如,低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以后,可以这样设计:把“几加几”的练习,设计为“帮小动物找家”的形式。也就是在家庭作业纸的左边一栏印上带有算式的小动物,右边一栏印上带有不同门牌号的小房子,然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动物找家——连一连。同学们很喜欢。把训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2、操作性作业——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操作性作业,我们认为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原理等。如测量一下你睡的床约几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对应的家庭作业。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因此,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设计操作性的家庭作业,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利于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用硬纸自制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学了计算知识后,再让学生算出自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这种家庭作业就要求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既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如:学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后,让学生量一量家里的物品(有必量的物品,也有选量的物品);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调查一下商品的价格。这类家庭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

3、自主性作业——自选、自编、自批家庭作业。传统的家庭作业,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做。长期的家庭作业模式,养成了学生等待家庭作业的习惯。怎样做,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家庭作业的主人。如,让学生自选家庭作业、自编家庭作业、自批家庭作业。自选家庭作业,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课本上的练习作为家庭家庭作业;自编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某节课的内容为全班同学设计试题,并写出答案作为家庭家庭作业;自批家庭作业,就是把某一次的家庭作业与同学交流,让同学当一次小老师批改,第二天再交流,学生成了家庭作业的主人。

4、开放性作业——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1、在开放式的家庭作业练习中创新。一题多法,一题多解。如,画一个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探讨,只要底乘高除以等于24平方厘米就可以(也就是底乘高等于48平方厘米即可),有无数解,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2、在阅读中创新。古今中外,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对小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布置一些阅读家庭作业,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充实头脑,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篇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调查

调查活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分别是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五年级和泰州渔行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及家长。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 问卷调查是匿名的不需要调查对象透露姓名, 并要求学生和家长如实回答, 保证回馈信息的真实性。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

(一 ) 学生对数学家庭作业的态度 。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待数学家庭作业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学习有兴趣、有家长的辅导督促都是提高数学家庭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 统一的家庭作业对这些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另外,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告诉我们, 学生更喜欢灵活的、可动手操作的、有个性的数学家庭作业。

(二 ) 家长对数学家庭作业的态度 。

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40%左右的家长是亲自过问孩子的数学家庭作业的。这是由于两个被调查学校都处于城乡结合部, 很多家长在外地打工, 他们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 成了留守儿童。一些孩子虽然父母在身边, 但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也有家长乐于由老人隔代教育, 自己轻松。这些隔代教育的孩子, 生活上被爷爷奶奶照顾得不错, 但由于爷爷奶奶受教育程度有限, 因而不能辅导他们。

三、相关对策的探究

(一 ) 师生 、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

家长希望数学家庭作业量多一些, 认为熟能生巧, 多做数学成绩自然会提高。教师认为作业要少, 否则违背“减负”原则。很多学生无论数学作业多少, 都觉得是一种负担, 恨不得取消家庭作业。所以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正确地看待数学家庭作业。数学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补充, 减负不是减少作业的量或降低作业的难度。数学家庭作业的量不能对数学成绩有很大影响, 只有布置高质量的数学家庭作业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 ) 分层次布置数学家庭作业 ,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一刀切”式的作业没有层次性 , 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势必造成“学困生吃不消, 学优生吃不饱”的状况, 显然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 尤其是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发展。因此, 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他们既能脚踏实地前进, 又能伸手摸高。

(三 ) 布置有趣的数学家庭作业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都是写、算, 很容易厌倦, 所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家庭作业能让学生既快乐又认真地完成。比如在学习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后, 我布置了用这三个单位写一段话的家庭作业。这个作业既有趣又把数学应用于生活, 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 ) 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

1.面 批作业

一些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 改好的家庭作业本上的错题可能根本不看, 或者抄别人的混过关。老师面批, 现场解说, 针对学生的特点指正, 效果更好。

2.二次批改

很多学生通常对作业本上的叉无所谓, 也不会认真订正。教师可以错题不打叉只打个最后的等级外, 但在错题旁写上点中要害的评语, 等他自己订正好之后, 二次批改, 根据书写可以晋一个等级。

3.加 眉批评价

作业除了打优良等级, 还可以加上眉批。比如, “这道题写对了, 不过还有更简单的算法, 想想看, 把方法写在旁边”。又如, “这道题错了, 可以参考课本第×页的例题订正”。学生有了老师的指导和鼓励, 订正的积极性提高, 认真改错, 也能避免再次犯错, 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正确率。

4.适 当奖励

一周数学家庭作业都能认真完成的学生, 老师会在他的作业本上盖上一个卡通印章, 老师把每个同学得印章的情况定期情况公布。学生都力争上游, 数学家庭作业完成得更加积极。

以上一些调查和探究表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 作业内容、类型应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业要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对作业的评价要丰富, 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数学家庭作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236.

篇4: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了解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以某市两所小学在校全体师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分别选取二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10个班400名学生构成本次调查的学生样本,并随机抽取6个年级的教师共36人构成本次调查的教师样本。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当前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家庭作业设计较为封闭、单调,以静态的文本式作业为主

调查显示,家庭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封闭、单调。在作业内容上,教师经常布置的是教材与相关练习资料上的内容,很少有扩展型作业内容,如查阅收集资料、阅读书报等;在作业形式上,教师经常布置书面式的作业,如抄写、练习等;在作业类型上,教师经常布置书面作业,而对于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型、作品型作业则较少布置;在作业的完成方式上,学生做作业大多采取独立完成的方式,很少有同学之间合作、实践的方式。然而,学生对教师经常布置的这类家庭作业态度不是很积极,如许多学生认为作业没有意思、不感兴趣、做作业容易走神等。此外,调查还发现,虽然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减少了,但是许多学生家长在课外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内容,给学生“开小灶”,而这些补习班或者额外作业内容的形式也多以复习巩固书本知识的练习型书面作业为主,较少有扩展、应用实践性的内容和形式。可见,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中仍然以复习巩固知识技能的静态文本式作业为主,而缺乏扩展应用、合作实践的动态活动式作业。

2.家庭作业评价方式较为冷漠,缺乏交流和互动

在作业批改形式中,审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对与错”、“等级”、“完成与没完成”成为主要评价标准。然而,学生最喜欢的评价方式却是评语,这种情况反映出小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指导,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小学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然而,多数教师却较少使用这种评价方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业评价作为家庭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起到一定的反馈作用。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同时也要重视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反馈作用。学生希望通过作业评价,获得老师的建议、激励和指导,而非仅仅是没有情感的对错、等级评判,或者一个“阅”字了事。这种评价方式对小学生而言显然是冷漠的,至少缺乏师生间应有的情感互动,缺乏一种平等的交流和人文关怀,小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难以激发。

3.家庭作业布置较为专制,缺乏多样性、选择性和层次性

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小学生认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太多,其次是作业太难,而大多数教师则认为作业量适当,难度与学生能力相当。可见,师生之间对此认识有差异,而作业布置的专制性就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作业布置中,真正主体是教师,作业“做什么”、“做多少”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性缺失,其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所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完成。作业布置专制性的根源在于教师习惯了传统作业的“一刀切”和“题海战术”,缺乏与学生的沟通,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的差异,作业布置没有“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学困生”,作业的量、作业的难易程度没有体现出可选择性和层次性。因此,对于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如一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拖拉、抄袭等现象,教师不能一味地加以指责、批评和处罚,而要深入了解学生作业不能完成的原因。

4.家庭作业的功能狭隘,没有发挥出作业的多元价值

调查显示,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完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作用较小。总体而言,造成家庭作业功能狭隘的原因在于家庭作业布置多为静态的文本性书面作业,而缺少活动性、应用实践性作业,即家庭作业的设计、内容、形式都较为封闭、单调,这些都决定了作业功能的窄化,作业的多元价值不能得到彰显。而这种狭隘的家庭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调查发现,家庭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消极影响:一是学生由于作业压力大而产生心理负担;二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厌学情绪,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些现象出现的概率更高。

二、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改进策略

家庭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它应该是学生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小学生后面的学习和成长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能让家庭作业成为小学生疲于应付的负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反思传统的家庭作业观念,重构与当下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相适应的家庭作业。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实现以下几个观念的转变。

1.家庭作业布置由“专制”走向“自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课程与教学观下的作业是“规定式”的作业,是教师意志和行为的体现,教师是作业的“主宰者”,从作业的选题、完成方式、作业的审阅到评定等各个环节均由教师一人“操纵”和规定,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这样,作业就被演绎成对学生的一种变相“强制”和“灌输”的过程,缺乏民主与和谐,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了作业的功效。既导致学生厌倦作业,出现抵触和应付作业的情况,也使教师陷入了布置作业的“两难”境地。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不断提高,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日本学者在“学困生”较多的筱井旭高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一律布置“一刀切”家庭作业而不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即使给予再严厉的惩罚,仍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发生。但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分别设计与其相适应的课外作业,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

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并与学生沟通互动,以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力等差异和特点,设计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层次性和自主性的形式多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菜单”或作业超市,让学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作业内容,根据自己的水平自选作业难度。在作业的要求上,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学生的需求,既让优秀生“吃得饱”,也让“学困生”“吃得好”。在作业内容上,为学生创设自主选择和自由发挥的平台,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样的家庭作业布置,才能走出教师单方面说了算的“专制”格局,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得到最优化发展,实现作业从“专制”走向“自主”。

2.家庭作业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让文本式作业与活动性作业相得益彰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过程中,传统的家庭作业只重视学生的纸上功夫,大多是在“写”作业而非“做”作业,作业的内容较为狭窄,形式单一。事实上,两种主要作业方式,即活动性作业与文本性作业并非是二元对立、截然分开的,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应该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从人的认知发展的进程来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个体的直接经验向人类经验(即间接经验)逐步扩展的过程,那么个体的直接经验至少在个体认知发展的起点上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因此,要让小学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对于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而言,开放性的家庭作业便是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获得,主要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间接的、接受的方式,那么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性家庭作业来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对接。作业设计除了相应的书面练习、阅读、书写等巩固知识的文本式作业外,更要根据知识技能的类型以及学生的具体生活条件,设计出多样的实践活动性作业,尽可能地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运用于生活世界。如通过观察、操作、社会调查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以致用的机会,在生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教科书中的文本知识。

因此,要实现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最为关键。家庭作业改革必须改变“把学生看成机器,使他们依附于学习文本,通过文本获得知识”的观点,使作业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既有适量性的文本式作业,又有多样化的活动性作业。教师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和不同的作业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活动性作业,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要善于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手工制作、调查、体验之中,把听、说、读、写与唱、画、做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做到动手、动口、动脑,使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3.家庭作业的评价由“冷漠”走向“温情”,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心灵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树立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那么,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家庭作业,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如把诊断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方法相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传统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及“非对即错”式的“二值”评判的作业评价显然有点“冷酷无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把激励、期望、关怀、友善的批评等真诚的语言通过作业评价注入学生的心中,多点温情和鼓励,少点冷漠。在评价目的上,应改变作业评价中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的现象,应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标准,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在评价功能上,应重视家庭作业的反馈与沟通作用,作业评价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展示自我,发现与发展其潜能。

家庭作业是学生每天亲历的事情,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愉悦而美好的作业体验。教师要善于让作业本说话,使作业评价充满温情,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使作业评价成为师生心灵沟通与交流的情感桥梁。因此,家庭作业评价应当做到由机械走向人本,由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由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学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家庭作业功能由“狭隘”走向“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方面提出: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可见,我们正在走出“惟知识与技能”的误区,看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将作业功能定位于单一的知识巩固与技能强化,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来布置和设计,设计一定的活动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家庭作业功能的转变,教育工作者还必须要改变将作业看作课堂教学附属的观念,要将其变成课程动态的生成性延伸。当然,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丰富、开放、灵活的作业而非机械的书写、记忆,更能够启迪智慧,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与解决问题中,在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不断碰撞中得到成长。因此,家庭作业功能应该由狭隘走向丰富,发挥多元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在课外、校外的一种丰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体验,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生.新课程:建构“互动—生成”式作业.中学历史,2004(8).

[2] 郑延才.从现代学习理论看现代学习方式的建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篇5: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问卷设计理念

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学校部分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的现状;也听到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

二.调查分析小结:

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完成自主性作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仅占所调查年级总人数的32%,基本能独立的也只有42%,而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的和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高达19%和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例如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而喜欢“老师指定题目”的仅占7%左右;当问及“希望老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指出做错的地方,由自己修改”,或“逐一批出错误,并改正或不必批改只给个分就行。”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70%,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明显多于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作业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三.根据调查结果改革作业形式和评价制度,制定具体措施

为了改革现有的作业设计形式和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作业布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特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1)、变单一作业为多元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

就是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以辅以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等等来表现,用创作的乐曲来表现,用摄录的活动录像来表现,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2)、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给学生自由的天空。

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来说,听话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懒惰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或拖延的办法。教师一厢情愿地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难度,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

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规划出一块“创意坊”为主题的平

台,精心布置一番,作为学生自主作业展示的空间。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

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创意坊”里,供他人挑选。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就交给

谁检查批阅。每天,师生共同评选出一名最佳“作业达人”(即作业完成得最棒的学生)。

最佳“作业达人”优先参加“语文之星”的评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完成作业的热情空前

高涨,完成的作业质量更是大大提高。

3)、变封闭式的作业为开放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应该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开放式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

多彩的活动来展开作业的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得以提高。

4)、变工具作业为人文作业,写作业也学习做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

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学

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5)、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A、学生自评,为学生个性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要求学生,用简要的几句话作分析小结自己的作业,写在作业的角

上。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要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陈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应抱着客观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学生的分析方式,探索其心理因素,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融为一体的新教学观念实施教育。

B、学生互评,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

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

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同

学作业互评,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过

程也更完善了。

C、集体评议,走向创新之路的好形式。

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示台”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先

让学生来点评,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作业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不够,需要改进,力求

要讲出道理,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教师要高度评价有创新的作品,利

用成功作品来激发学生欲望,对于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作品也应充分表扬鼓励。教师还应该在集体评论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提出利于改进的建议。通过学

生自己分析评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如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

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

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6)、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大多数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

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会翻开看

教师的评价。如果每一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

(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呢?我尝试这样做:

对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多次评价,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根据其正确程度与书

写情况评定等级,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修改,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评价,如果学生修改正确,那么将原有等级划去、重新评定等级。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

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沟通,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法宝。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

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这种对话过于苍

白。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评上

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作业来去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太多的作业评语刻板

教条,情感贫乏,没有感染力。其实,教师应该认识到: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

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就连简单的抄写,也都会有着努力的成分,稍稍需要动脑筋的作业,学生更会认真的,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真诚地写

上点评,例如画上代表我们情感的简笔画,例如:赞赏、鼓励、教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

对我们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简直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教学相长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每天盼望着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激动着教师给予的言语,师

生的情感就会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了升华。如此,将一本正经的批改,改变为师生间平等互

动的对话,无疑是在师生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的默契,是

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教师的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和平

等交往的乐趣,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

素养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而言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

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

呼延中心校

篇6:关于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

调查地点:渔歌小学

调查对象:3~6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人员:李红海

调查分工:李红海负责以上三项调查

一直以来,我校学生英语家庭作业地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使学生能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更有效地掌握英语,提高家庭作业地效率,2012年12月中旬我制定了关于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调查问卷,对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家庭作业地调查。具体如下:

一、调查的方式

为了使受调查的学生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采用无记名全员答卷的方法,并按年级在校门口设立了作业问卷投票箱,以便学生家长自由表达意见。然后从每位英语教师任课的班级抽取一个,再从这个班随机抽取18份进行问卷调查汇总,然后对试卷中的各个问题逐项按人次作了统计,结果作为本调查报告的依据。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5道题,包括作业量、完成作业时间、态度、作业批阅与反馈评价以及课外阅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具体题目如下:

1、你觉得孩子英语家庭作业量如何?()

A非常多B.适中C、较少

2、学校教师对家庭作业每次都自己批改吗?()

A.每次都坚持批改B.偶尔批改C.不批改

3、你认为自己的每天的英语家庭作业量多少比较合适?()

A、15分钟左右B.30分钟左右C、1小时左右

4、你希望的英语家庭作业类型是()

A、抄写为主B、课外阅读为主C、听、读为主

5、你喜欢英语学科吗?()

A.喜欢B.不喜欢C.马马虎虎

三、调查数据分析

1、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185人认为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适中,占总数的81.14%,有17人认为我校作业量太少,占总数的7.45%,有人认为我校的英语学科作业量太多,占总数的11.41%。

三、四年英语家庭作业量比较合适,有部分家长认为作业不是很多,五、六年级英语家庭作业量大部分家长认为比较适中,个别教师英语家庭作业量较大。

2、通过第二题 可看出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经常批阅、反馈的有138人,占总数的73%,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有时批阅、反馈的有78人,占总数的29.5%。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没有批阅、反馈的有18.5人,占总数的8.5%。

3、通过第三题可以看出,认为英语学科家庭作业量在15分钟左右合适的有175人,占总数的73%;52人认为30分钟合适,占总数的21%; 没有人认为家庭作业在1小时左右比较好。

4、通过第四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反对机械抄写,英语学科作业最好有不同种类,可以是课外英语阅读,可以是听、读、写,也可以是综合性练习。

5、通过第六题可以看出,有201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对英语感兴趣,占总数的 只有19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对英语不喜欢,且3人都是五、六年级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五、六年级已经有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占五六年级总数的12%,这部分学生现在就对英语不感兴趣,还可以说他们英语学习已经有了障碍,这对他们初中英语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校英语学科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入手。

四、整改措施

(一)三、四年级

针对三、四年级孩子接触英语时间不长,词汇量和作业形式局限性较大,所以家庭作业的布置主要体现在口语、听力及综合性试题三个方面:

1、听磁带与经常在家早读20分钟。

2、制作单词卡片,贴在家中的醒目位置,不断加强对单词的认识与记忆。

3、经常制作海报或英语知识小报。

4、在班级设置英语角,将全班分为4个组,进行英语口语表达与训练的比赛,每周评出周冠军,每月评出月冠军,一学期评出学期冠军,一年评出年度冠军,在国旗下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励学生,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五、六年级五、六年级与三、四年级相比,单词、句型的书写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加强,所以我们力求在作业设计时夯实基础,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

1、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每天留12分钟的英语书写作业,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

2、每单元出一张试卷,把各单元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经常让学生写一写“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告诉你他最想要什么,他最不想要什么,他有什么学习“心思”、学习障碍等等

篇7: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转变教师对作业的传统看法,提高老师布置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弱点和难点,以便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同时使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有更深的认识,优化家庭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真正的从“质”和“量”上实现家庭作业的减负。

调查时间:11月

调查对象:东海县房山镇大倪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发放问卷38份,收回有效卷37份。

调查方式:自编问卷,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家庭作业情况,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评价。

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老师态度:

1. 86%的学生认为老师批改作业的态度认真;10%认为批改比较认真;4%认为批改不认真。

2. 85%的学生反应对没能完成作业的,老师会辅导学生做完;10%的学生反应老师会严厉批评。

3. 75%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会表扬家庭作业做得好的同学,20%的学生认为经常表扬。

以上3点反应老师对家庭作业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来是这样,但有的老师会随便应付作业,带着这种态度给学生的表扬及反馈值得深思。

二、家庭作业:

(一)家庭作业的“量”

1.87%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预习对新课的学习有帮助,1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帮助.

2.65%的学生一般做作业花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以内,30%的学生一个小时多一些,只有5%的学生花了一个半小时。

3.93%的学生在老师批改完作业会后会认真订正,不懂的问同学或老师。

4. 58%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作业和以前的作业比较起来有减少,34%的认为有点减少,8%的感觉没有变化。

通过以上4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业量还是适中的,这让学生对作业没有反感,通过访谈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布置作业是有统一规定的。教师间应当搞好协调关系。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花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由于他们会在其他课上偷做作业,或利用午休的时间以及晨读的时间做作业。

(二)家庭作业的“类型”

1.家庭作业一般有练习册(3本)、写词语背诵、预习;周六周日有小作文、日记。

2.74%的学生喜欢的家庭作业的形式是动手做东西;只有20%平时老师布置的,但要减少;6%的学生选择其他种作业形式。

3.你喜欢做家庭作业吗,为什么?生1:喜欢,因为作业我都会做。生2:喜欢,因为如果没有家庭作业,我会觉得很无聊。

4.91%的学生觉得抄写词语的作业能帮助记住词语。5%的学生认为不抄也能记住。

5.你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布置吗?学生普遍反映没有。

从中以上5点可以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单一,而且一般是为了让他们练习。及时巩固就会使遗忘减速甚至停止减速。抄写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这样的作业要适量,学生更渴望的是灵活的作业方式。

三、家长方面:

1.49%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如果吃点水果或乱动,家长会责骂,不让他们做其他事;27%会责骂,但还是会让他们做小动作。

2.学生家庭作业太多时,20%的父母从来都不会让他们停下来休息;45%的有时会,但需要自己请求;只有29%的学生家长会经常让他们休息。

3. 如果学生没能及时完成作业80%父母会严厉批评,有时会打他们;10%不加以过问 ;41%问明情况,和老师沟通。

从以上3点可以看出,由于父母错误的作业观,限制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的作业成为一种应付,而且变得无正趣。

四、学生对作业的认识:

1.90%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

2.6%的学生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只有4%的学生不知道为了什么。

3.89%的学生认为不做作业不可以考好成绩,只有4%认为不可以。

从以上 3点可以发现学生对作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积极的,这可能是由于作业适中。

五、家长,教师关于家庭作业的沟通:

大倪小学的作业很少需要家长签名,比如背诵,读课本之类的,这是考虑到农村家长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在作业方面的沟通很少!

六、问题对策:

(一)教师方面:

1.不该让学生在早读的时间或正式上课的时间做作业,同时应该纠正学生在上课时间偷写作业的不良习惯。

2.尽可能根据学生需要布置作业。作业设计要尽量分层次,注意把握好难易度,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

3.及时批改反馈给学生。

(二)家长方面:

1.与老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获得孩子家庭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的信息。

2.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不把时间排在快要上床时,这时孩子可能已经困了。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六。

3.应当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给孩子造成有机会依赖家长,什么都问,要让他独立思考。

4.对孩子完成作业好的表现及时表扬。让孩子对作业产生积极的情感。

5.允许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喝水,上厕所等。

篇8: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本调查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 同时辅以访谈及实物收集等基本手段.

(一) 教师方面

问卷从以下五方面设计:是否分层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考虑最多的因素 (如题量的多少、难易程度, 是否涵盖了知识点, 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完成, 学生是否愿意做) ;批改作业所花的时间;批改作业的方法;评价作业的方式.教师作业观的调查, 是通过区域网论坛, 分年级发帖, 收集教师关于有效作业的看法.

(二) 学生方面

采取分层分类的抽样方式, 共15间学校, 约600名学生.问卷从以下四方面设计:数学作业的量、难易程度;数学作业的取材、趣味性;学生完成作业、订正错题的态度;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评讲.在问卷无法直接了解的方面, 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及查阅学校层面对作业的管理、作业本等资料, 了解数学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二、对数学作业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 对来自教师调查结果的分析

1. 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认识

对于数学作业, 许多教师认为:布置作业要难易适中, 要有梯度;若同类型的作业多做几道题会记得牢固一些, 熟能生巧;不同类型的作业多做一些总是好的, 见多识广;多布置几道题目, 就是为学生好.当被问道“设计作业的主要意图”时, 有83.5%的教师认同作业具有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会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并能针对问题采取下一节课解决或课外辅导等措施.而布置作业考虑最多的是:习题是否涵盖了知识点, 题量的多少, 习题的难易程度, 而对于学生是否愿意做, 学生能否独立完成则较少考虑.

2. 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设计

在问卷中教师布置作业主要选择课外练习册的占40%, 课本习题的占35%, 两者兼有的占25%, 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单一, 大多是书本或练习册的习题, 不加筛选, 随意性较大.在分层布置作业方面, 要求学生全部都做的占75%, 可根据难易自己选择的占10%.这与网上访谈有80%的教师表示会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这说明教师在有效作业的观念上有以生为本的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 可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还是整齐划一布置作业的现象较多, 内容以单纯的巩固知识、技能训练方面的题目较多, 而较少布置一些操作型、探究型、开放型的作业.

3. 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

大多数教师每天花在批改作业的时间约是2~3小时, 有65%的教师认为批改作业对于了解学生的学情帮助“很大”;在批改方法上, 有70%的教师全部批改, 20%的老师部分批改, 采取学生互批或自批的有10%.可见教师对作业批改的作用是很认同的, 至于批改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怎样才更有效, 则考虑不多.

结合访谈及收集学生作业本了解到, 教师都会对数学作业进行评定, 如给出分数、等级或评语.作业打分主要依据“作业题的正误”、“作业的规范与整洁程度”两个维度.在作业评定等级上则形式多种多样, 如“甲、乙、丙”, “A, B, C”或“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从教师所写的评语来看, 大致有: (1) 规范性评语:如请认真书写, 请认真审题, 注意格式等 (2) 批评性评语:如态度不端正;作业潦草等. (3) 激励性评语 (较普遍) :如作业整齐准确;作业做得不错, 望继续努力;再细心点, 你会进步更大;你很棒!等等.

(二) 对来自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1. 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量

有53.5%的学生表示在20分钟内完成, 有44.4%的学生表示在30~45分钟内完成;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有33.3%的学生认为简单, 有57.7%的学生认为一般, 有6.7%的学生认为较难;数学作业用时多的原因: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动作慢, 有23.3%的学生认为上课没听懂, 有6.7%的学生认为作业多;另外有15%的学生表示是家长要我做的.问卷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没听懂, 作业时间超过半小时, 有个别学生不完成作业, 甚至抄袭.这说明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匹配, 作业的难度、量超出他们的承受力.

2. 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88%认真完成, 10%有时不完成;完成作业的形式:有75%独立完成, 有5%需要家长辅导, 有20%部分独立完成.从学生对待数学作业的态度来看,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作业有时简单, 对于略有难度的题目缺乏独立探索精神.有12.6%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在作业中给我写评语, 而76%的学生表示不是这样.尽管数学教师不是经常给学生写评语, 但学生对评语的感受还是积极的.在对待错题的态度上, 有60%会全部订正, 有20%有时会订正, 有20%会整理成错题集.这说明教师都很重视通过订正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让学生在发现自己不足的过程中, 改进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对来自学校管理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 只有极少数学校有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 说明作业环节在学校层面的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管理的缺失, 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不注重作业设计的行为.在教师层面的作业管理, 大部分教师都有学生交作业情况、批改记录等, 个别有评优秀作业的措施, 但对作业效果、思路、存在的问题则没有进行分析记录.

三、关于数学作业的建议

(一) 区域层面引领, 更新观念

1. 明确工作思路及策略

从数学作业广义的角度来说, 既包含课内作业 (即课堂练习) 也包含了课外作业,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整合“优秀练习题组”设计及“有效数学作业”研究两项工作, 采取点面结合的推进方式, 确定分层分类研究的思路.分类是依据学科特点, 把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的研究相结合, 明确只有提升课内作业的效率, 才可以最大限度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分层是基于区域特点提出的, 以学科教研引领教师观念的更新, 通过本校教研促进教师开展行动研究, 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探索.

2. 学科引领, 开展专题研究

理念先行, 更新观念, 通过学科的引领、培训、课题研究等活动, 进行有效作业方面的理论讲座, 转变教师的数学作业观念, 培养有效作业意识, 如作业设计及批改的方法、作业的管理、内容选取原则、评讲的要求等.同时发挥小数学科网站及教研中心组的作用, 开展样例展示活动, 向全区教师提供有效数学作业样例, 帮助教师尽快掌握作业各个环节的技巧, 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作业管理方式.

(二) 依托校本教研, 尝试设计个性化作业

1. 成立作业管理研究小组

把作业纳入学校层面的管理, 明确作业的整体规划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落实日常管理行为, 加强教师的作业行为的检验.如:作业是否符合课程目标;作业是否经过设计, 题型是否多样;作业批改是否及时、准确、认真;教师的批语、批改方式是否体现以生为本;教师有没有做好学生作业情况的相关记录等.

2. 通过科研带动学科组研究

在区域课题的引领下, 部分实验基地以数学作业为切入口, 如“练习题组设计的分层研究”、“课堂练习的分层研究”、“课外作业的分层研究”等.部分学校根据科组情况, 以个性化作业为切入点, 开展数学作业的案例研究, 如游戏型课外作业、实验型课外作业及欣赏型课外作业等.部分骨干教师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实践性研究, 如“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生对数学解题的自我纠错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等.

(三) 规范作业设计原则, 提升策略

1. 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要注意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 不同课型作业与不同训练相结合, 要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 要权衡作业对学生的好处与学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成比例.

(1) 作业设计目的要明确.数学作业要以《新课标》为依据, 可就近取材.以课本题目为基本素材, 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可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有的放矢地精选习题;可选择学生的易错点和薄弱点, 进行查缺补漏.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训练,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递进.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不同, 要综合考虑知识点和题型, 减少重复, 在难度上逐层深入, 在题型上从单一到综合, 阶梯上升, 对不同的学生体现不同的要求.同时, 布置作业的时候可增加一些选择性的题型, 如自主选择的分层作业, 也可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 如A类基础题, 紧扣当天所学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 目的是巩固新知, B类变式题, 面向大多数学生, 略有提高或有一定的综合性, C类拓展题, 思考性、创新性强的题目, 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

(3) 作业设计要体现形式多样化.设计数学作业不仅要考虑学科特点, 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作业,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增强其无意注意和思考的集中性.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设计趣味型的作业.如计算课的作业, 可用童趣性的游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 如“黑猫送信”、“帮助小兔找回家”等.也可设计竞赛类题目, 如“小猫闯关”等, 纠错类的练习, 如“数学门诊”、“火眼金睛”等.这样就可避免因单调的口算和竖式计算而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设计实验型的作业.如学习“周长”、“面积”后, 让学生量不规则图形的长度、面积、体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日记型的作业.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等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让数学和生活做到完美的结合.

设计父母共享的作业.让家长经常性的参与学生的家庭作业, 可使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情况, 有利于促进家庭气氛的和谐.

2. 数学作业的批改原则

作业批改是师生双方互相了解、互相评价、互相提升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 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1) 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教师作业批改是一种信息输出行为, 学生能从中得到反馈, 这种双向的信息反馈越多, 教与学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因此作业批改要尽量当日批改.批改方式可以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全批全改、部分批改等, 可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结对式批改、参与式批改等.

(2) 作业批改要灵活, 尊重差异.要使作业批改效益最大化, 利于学生发展, 可根据课型、训练目的、学生不同而灵活应用.如:纠错式的批改, 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出错的习题进行摘录, 一旁改正;阅览式批改, 先进行阅览, 根据作业的重点, 抽批一部分, 归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记下作业典型错误, 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作业批改要注意差异性, 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改态度, 对学困生优先批改, 优先辅导.如, 可采取结对式的批改, 通过同学的辅导帮助学困生,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上一篇:xx年中考迎考复习计划下一篇:行走大西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