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

2024-05-18

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

首先进行一个定义说明,本文所提及的大学生,只狭义地指大学本专科阶段毕业生。

一提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当今社会的第一反映就是一个“难”字,中国大陆,除极少数高校,概莫能外。在属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市,情况更为严峻,而在属于冷门,已经却又亟待发展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看来,就业,又何止一个“难”字了得?

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以至于是社会问题。当然,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以至于社会问题,其目的绝不是抱怨,唉声叹气,而是发觉,揭示其积极意义与解决之道。

为何会出现如此之情形?社会上说法诸多。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后,以此时此地的立场与视角,浅析其原因,从共性方面来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共性方面来讲,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不及时、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不完善、部分行业就业存在“潜规则”、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等。

“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战略的实行,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跨越式的幅度增长;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高增长,而是陷入了“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的怪圈;

由于直线式上升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偏向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处于人才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这种“供需借位”的就业市场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大学生错误的就业取向同样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对大学生“贬值”认识不充分,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自己缺乏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过高,盲目的自信,浮躁与功利的社会风气对其的影响。甚至在校期间从事过学生干部、管理者的经历,也会使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

薄弱的就业指导,没有帮助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的准备;就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在另一方面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托关系,走后门,本已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就是紧缺的工作岗位,自然使这一社会现象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方面。自然,这种权力寻租会满足部分拥有关系的大学生及其家长的急切需求,如潮水般的就业困难浪潮将这一社会现象推向一个极致。这种“潜规则”打乱了就业中的竞争机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社会人才的逆淘汰。就业困难,自然可以理解。

有两句话,分别是“物以稀为贵”,“高不成低不就”。在大学

生就业中,“物”是指工作岗位以及其背后大批的需求者。工作岗位是稀缺的,这决定了用人单位处于人才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到过。用人单位决定了大学生就业中的“高”与“低”。我国大学本科之后的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用人单位,除去“潜规则”录取者,需要高端人才,或至少“有(若干年)工作经验者”,而新大学生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高端需求有限,但用人单位的低端需求却较为广大。然而,不少就业观念不端正,缺乏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多数无法接受此类工作。

再从发展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个性方面来讲。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的学问。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专业,社会对它的认知程度还很不深入,在招生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些学生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调节过来的,给专业的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毕业生要进入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参加公务员录用考

试,而每年的公务员录用名额非常有限,而且面临其他专业学生及“潜规则”的挤压。而进入企业,当前大部分企业没有直接对应的部门或岗位,学生也还要面临与人资等专业求职者的竞争。

加之专业社保专业定位不明确,与专业科研成果及专业政策连接不及时,师资力量有限,都制约了社保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从社保学生个人来看,在四年的学习与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社保诸多方面的知识,更了解到了当前我国社保体制与机制的弊病。对自己就业中的社会保障异常看重。而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了就业,因为与专业学生相比,对社保的知识与形势并不了解,对不健全的社保体制与机制可以接受。举一个例子,医生由于对药物药理过于了解,对药物副作用认识较其他人敏感地多,而不同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因此,医生自己在服药过程中要比其他人更纠结。选择了一个单位就等于选择了它的社保情况,社保学生在择业方面,要比其他人更纠结。就业状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问题如此严峻,因此发觉、揭示重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其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主要来自:

杨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掌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贺平赵晓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的实施机制研究

篇2: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篇3: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一些企业也缩减了用人指标, 导致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据广东官方公布的数据, 截至2009年3月10日, 全省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7.61%, 专科毕业生签约率为8.43%, 毕业研究生签约率为14.87%, 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个百分点左右[1]。对大学生就业而言, 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 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所以,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具有很强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二) 研究方法

1. 定义界定。

长期以来, 中外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就业能力的研究,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进一步讲, 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 实现潜能的自信[2]。经过调查, 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 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 基础实践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 知识拓展能力——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 (3) 创新能力——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2. 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取配额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 对重庆市八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 调查以匿名填写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问卷分两个部分, 大学生部分的问卷发出1700份, 回收1618份;用人单位部分的问卷发出350份, 回收319份。问卷数据的收集整理主要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相关的统计学知识, 从技术层次上保证了样本数据的信度。

(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

1. 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 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各种实践能力, 其中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实践经验是实践能力的基础, 实践能力随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基础实践能力评价不高, 自我满意度较低。有25%―40%的大学生对各项实践能力都感到很欠缺, 欠缺度最高的是组织管理能力, 占38.0%, 其他依次是:人际交往能力为35.5%, 表达能力为34.4%, 沟通协调能力为28.1%, 动手能力为27.6%, 获取知识能力为18.3%。通过对满意度与欠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 大学生某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度高于满意度。

2. 专业拓展能力相对欠缺。

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累, 对大学生而言, 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 知识量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调查显示, 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 其次看重的是专业知识, 占43.5% (见下图) 。这说明用人单位对知识广博度的要求比专业知识更高, 也表明用人单位偏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调查显示, 64.5%的大学生希望今后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 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看重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 并愿意把主要精力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而忽视知识面的扩展, 这样就导致知识广博度不够, 知识结构单一, 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3. 创新能力较为缺乏。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 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调查发现, 65.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 只有17.3%的大学生感到满意。调查进一步显示, 只有24.7%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创新的设想和建议”, 偶尔有创新设想和建议的占66.5%。有关资料显示, 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 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 而在美国, 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 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二者的巨大反差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当欠缺, 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迫在眉睫。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23%的毛入学率 (2007年) 只有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67%) 的1/3, 但每年却有100多万大学生就不了业。通过分析社会需求可知, 我国主要依靠粗加工的产业结构及发展, 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对路,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 作为承担主要责任的高校而言,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场所。然而,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认识不够, 缺乏应有的重视, 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没有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升到高校办学的战略高度。

高校常常更多地强调学科或科研发展规划, 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列入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不够明确, 如何将就业能力列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也缺乏清醒的认识, 部分高校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还十分模糊, 将其误解为应聘能力, 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布就业信息等层面。

2. 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

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 在整个大学教育中, 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 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极为薄弱, 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重办学规模扩大轻教学质量提高。

近几年,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高校办学条件的紧张状况显得较为突出, 从整体上看, 由于师资、教学设施的相对紧缺, 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另外, 学校办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将一个学校的科研排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忽略了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问题, 教师晋升也主要依靠科研成果这一“硬指标”。在这样的重压之下, 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 也常常忽视学生就业的“软实力”的提高。

(二) 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

1. 没有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 是针对广泛意义上体系的具体化, 指一系列事物构成的一个系统, 主要指教学、实践、校企联合等环节的有效组合。在实际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教学环节上以灌输为主, 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二是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三是缺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四是学校如何建立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学生的方式尚在探索中。

2. 未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守旧性, 导致其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变化。现在很多高校没有针对社会的变化优化拓展知识面和实习环节的课程设置, 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与社会所需脱节, 尤其是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尚未形成浓厚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创新赖以生存的土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必须有一个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目前, 高校创新文化氛围令人堪忧:一是心态浮躁, 急功近利;二是弄虚作假, 不讲诚信。另外, 我国大学生正面临科学献身精神的没落, 学习更加功利化、物质化。英国一项民意测验显示, 当问及“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 多数学生回答是霍金 (1) 。英国的年轻人崇拜霍金是看到了霍金的伟大精神, 而中国大学生寝室里的壁画则是些一夜成名的歌星或“超女”。献身科学精神的没落和创新文化的贫瘠, 使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为一句空话。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若干差异, 造成劳动力市场上对大学生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双向矛盾, 直接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 高校要以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人才质量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服务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

(一) 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适应性发展, 使学生具有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潜能性发展,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三是连续性发展,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是不间断的、连续性的;四是协调性发展, 学生的发展应实现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内部发展相协调[3]。

2. 树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

实现教育理念由人才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化, 使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默契”。具体来说, 高校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育目标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确立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 把学生就业能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与质量的核心指标,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二是进一步将教育重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师的实际教学环节都应注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前提。高校应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并以此作为其突破口。

1.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组织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在校内, 高校各部门要改变目前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职能分割的局面, 应建立由教务处牵头, 实验设备处、学工部、财务、后勤、教学单位等多部门参与和配合的组织机构, 齐抓共管。如:教务处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 实验设备处在抓硬件配套与学生实践环节的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统一, 学工部在抓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中要与教务处及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 形成一个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力, 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外, 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与部门接洽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2. 确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活动内容单一的情况, 一方面增加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的实践环节, 旨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 加大师资、设备、场所等的投入;另一方面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扩充实践内容, 增强实效性。发挥实践学期顶岗实习的作用, 使大学生零距离适应社会成为可能。例如, 为了切实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鸡西大学实行了“新三学期制” (每学年都有三个月的时间供学生到社会上实习实践) 让学生带着课题深入到社会进行实践锻炼[4]。“新三学期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就业竞争能力。

3. 建立大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机制。

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自觉锻炼就业能力, 同时应把学生实践能力作为素质考核的指标加以细化, 加大实践能力评价在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权重。高校可摸索建立学校主导、用人单位支持、大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考核机制, 按季度、学年进行考核, 毕业时进行最终评定, 实践能力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图钉型”知识结构:顶部代表较宽的知识面, 钉部代表某一方面过硬的专业知识, 钉尖代表对某些问题有特别的长处和造诣。针对目前大学生知识广博度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高校应该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重点考虑制订科学的教学规划和选课体系。在教学规划上, 学生入校的前两年可只按学科大类培养而不分专业, 后两年 (一年) 再根据就业市场的状况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 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在选课体系上, 改变目前专业课过重的局面, 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 学生可以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 高校之间可以尝试学生跨校选课。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经验, 完善必修课课标, 探索开发选修课纲要, 注重学科综合化渗透, 突出基础知识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综合素质评价, 激励拓宽视野, 坚持全面发展[5]。

(四) 建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

高校作为创新的重要园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当务之急是建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精神和学术文化。

1. 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

创新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 也需要严谨求真、勤奋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中外许多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其创新成果大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面对大学生功利化的学术态度趋向, 加强献身精神的培养是高校目前紧迫的任务。要积极引导学生专心致志, 刻苦努力, 以巨大的热情和甘于寂寞的精神投身于科学研究, 反对急功近利。

2. 进行卓有成效的学术诚信教育。

弄虚作假, 不讲诚信, 是创新的大敌。近几年来, 国内许多著名高校传出学术丑闻, 这在本质上与创新精神背道而弛, 严重贬损了学术的崇高形象, 严重阻碍了学术创新。高校一方面要增加诚信教育内容, 在师生中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 将其纳入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和学生“两课”教学计划;另一方面, 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摘要: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致因。调查发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若干差异, 而高校对此承担着主要责任。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培养对策

参考文献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新视角[EB/OL].ht t p://www.8020r c.com/news/23/22198.ht ml.

[2]王桂香.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就业能力的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S1) .

[3]葛承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1) .

[4]李连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可行方法——以鸡西大学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6) .

篇4:大学生就业研究背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对策研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更加严重,就业形势因此也更加复杂。劳动力供给方面,新增长劳动力仍然在持续增加,2009年,我国有611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据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为100万人,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将有超过700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据统计,2009年春节前后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原有工作岗位,他们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历年累计未就业人员一起,都将在市场上和大学生争夺日益锐减的社会富裕岗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不久前结束的调研表明,包括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等,2009年,全国的失业人口将超过2500万。2009年也将成为我国30年来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也已超过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面对以上情况,占到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试从高职大学生,高职院校和政府三方面探讨高职大学生就业研究对策。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的状态,提高综合素质是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高职大学生应当准确定位,转变就业观念

根据国际通行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15%至50%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截至2008年秋季入学,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毕竟正处于大众化教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规模过快,意识形态领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一定时期以来,大学生都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就业被认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以为上大学就意味着获得干部身份、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步到位”“铁饭碗”和“工作稳定”的观念。在就业观上表现为:就业地点多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行业多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国家垄断性质的企业。这也导致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一些条件较为艰苦的行业常常因招不满人而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乡镇企业则干脆招不到急需的人才。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过剩”,一定程度上说是“结构性的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在发达国家,大学生从业人员近40%,而我国仅占5%。”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的:“如今‘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在毕业生中同时存在,毕业生的心态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6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率为85%,首次出现大部分省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超过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的现象。2009年初,我们对山东6所高职院校的5000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以下所提到的问卷调查皆是同一次),43.6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自身优势,不比普通高校差”。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其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在就业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优势。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和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我国大力发展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社会的发展进步既需要研究型(学术型)、工程型(设计型)的人才,也需要大批活跃在第一线的技术性(技能型)、应用性(工艺型)的人才——就需求量来说,后一类人才应是前一类人才的5倍左右。”社会较大数量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给高职大学生就业以希望。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准确定位,调整期望值,改变择业方向,使学生牢固树立‘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生产一线’的就业观念。”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很多“漂”在城市等待机会,却不肯到有适合自己岗位的其他地区就业的高职生,还有的高职生宁愿选择薪水很低只有几百元的工作暂时糊口但却不肯去做月薪两三千元的农民工可以做的工作。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一部分仍进行精英教育以外,更多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开出租车、作保姆、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搬运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而我们的媒体却还一直在讨论大学生打扫卫生,卖猪肉,当“船娘”是不是人才浪费。我们的一些学生家长还在为孩子能有一个体面的稳定的工作而奔走呼号,在高等教育高额的教育花费之外,又追加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普通员工’应是大学生科学的身份定位,也是大势所趋……由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形状,大学生就业岗位是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滑动,大部分毕业生处在‘普通员工’层面。”“要淡化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消除不恰当的优越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观念。”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的学生占到39.92%,高职毕业生不再将经济收入和单位知名度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放在重要位置(以上三者分别占到15.59%、4.17%和10.48%)。这是高职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的结果。“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做到别人没法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认真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个人能得到最大发展的直接原因。”“所谓成功者,并不单纯指百万富翁,而是指那些完美地完成一件工作,进而完成每件工作的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的王晓松一席话,道出一个朴实而新颖的道理。

2.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增多,各高职院校因扩招而形成的生源的争夺战直接导致高职学生的素质下降。甚至一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因其粗鲁的言辞,不雅的形象,没有表现出对用人单位应有的尊重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某些高职院校的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又使得一些高职毕业生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优势不突出。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的时候,一些学生不经任何法定程序频繁而随意的变换工作岗位,丧失诚信原则。这些都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降低,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声誉,也为用人单位人才的“高消费”打下心理基础,人为的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因此,高职大学生应当在在校期间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树立诚信意识。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锻炼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总之,新的时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应当首先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身份定位,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调整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近一半(49.5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有50.66%的学生证明学校没有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63.41%的学生证明学校没有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或报告会,而有62.66%的学生表示若学校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的话,一定会选修。分别有36.59%和31.5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一般和不满意。这个结果表明,我们的高职院校在改善就业方面当有更大的作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应当更加的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办学思路,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大开展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学生能够掌握熟练的技术,就业后及早的适应企业的生产状况。

1.高职院校应当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表现在学生临毕业之前举行的一两场就业指导讲座,教给学生一些求职技巧。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并不能给学生增加多少胜算,阅历丰富的用人单位很快就会剥去涂在学生脸上的薄薄的油彩,直视本色内里。而没有经过系统的就业指导的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苛刻的条件谈判时,可能会失去很多本应有的权利和机会。

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体系。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职业教育指导:“新生教育阶段”重点在专业介绍,发展前景“讲授市场需求,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和专业发展方向”;“成长发展阶段”重点在“讲授就业形势,并帮助学生作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与此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从各方面完善自身”;“就业实践阶段”,要“点面结合,主要进行求职应聘、面试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可以讲授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到人才市场体验”,请往届毕业生来现身说法。“对于特殊生(如无学位、延期毕业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进行特殊的帮扶,使他们自信地面对人生,解决生存问题,顺利就业。”

我国各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一支专职的指导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美国高校学生服务中心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为1∶200左右,例如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学生生涯服务中心有专职人员20人,负责全校5600名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职业指导教师少,而且很多只有相关经验,没有相关知识,不够专业。

另外,还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养成合理健康的竞争观念,磨炼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的培养。鼓励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各高职院校之间应该加强相互合作,打破院校界限、专业界限、学历层次界限,形成一个学历层次多、专业面广、毕业生数量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各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准备长期稳定的就业渠道。”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育方向和重点。充分利用就业网络及时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信息沟通和互动交流,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平台。

2.调整办学思路,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

我国从1999年到2005年间,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刮起一股浮躁之风,许多高校出现盲目追求“大而全”,“上档次”,“上综合”,导致一些高校出现了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状况。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各高校一窝蜂地扩大当时认为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千方百计增加低成本专业的招生名额,没有长远的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结构的平衡性,导致高校的专业教育“冷”“热”迅速变更,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严格地从宏观上统筹考虑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凭一些高校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拼规模,求数量,忽视挖掘潜力,发展内涵,致使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用人单位不满意。”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接受教训,给自己的办学特色准确定位,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在办学思路上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长期性,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强调内涵建设,着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调整办学思路,本着“基础性知识要‘必需、够用’,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现代化知识要‘先进、新颖’。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产品”。

3.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

高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已经形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成为共识。”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也证明,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了解市场和处理社会关系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通过产学合作,高职学校一方面可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优越的条件,让学生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增加他们对以后所从事工作和岗位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企业相应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略”。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当适时转变观念,克服校企合作的观念、政策法规及体制方面的瓶颈,共同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相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在以后的招聘过程中就不会只作“培训基地”,也能及时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结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一定成就,但解决当前校企合作的问题,还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的积极促进。

政府方面应当调整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降低学生家庭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通过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持GDP增长拉动就业需求。

1.调整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D.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都必须由来自政府、家长、学生、纳税人和高等学院几方面的资源来分担。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高校学费标准,大约占人均GDP的20%。2001年,美国大学平均学费为5000美元,约占美国人均GDP的15%;在欧盟国家中,英国是较早开始打破免费高等教育制的国家。从1998年起,英国开始对本国学生每年收取最高不超过1100英镑的学费,占英国人均GDP的7.3%,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尤。另外,许多欧洲国家都实行福利教育制度。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并不收取任何高等教育费用,法国等一些国家则只收取少量的入学注册费。西欧和北欧等许多国家,其大学生的教育是免费的,如瑞典、芬兰和丹麦的各大学也会继续推行免费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需要建议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学费应为学生培养成本的25%实际分摊。依照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既1.2万到1.5万,按照现在每个学生每年5000的学费,1200.00元的住宿费的标准,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大大超过国际20%的比例。——来源《中国财经报》2006年2月1日。全国高校收费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再到2005年的“普通专业每年不能超6000元”,这就是说,在短短的十年间,大学的学费飞涨750%。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过去十年,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中,来自政府的部分只增长了3.5倍,来自学费的部分增长了18倍。

现在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仍屡禁不止,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受教育者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过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分摊更多的高等教育成本基础上的。受教育者过高的学费支出,已经形成了眼下上学贵的社会问题,因上大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成为送子上学的反面教材。教育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已达到了在校生的20~30%。而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48.98%来自农村。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将上大学当成子女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上学,希望子女能学的一技之长,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然而现实却是,家长支付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后,换来的却是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又一个门槛——就业难。这对依然重视教育,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们的教育投资积极性,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教育投资的增加所带动起来的对高等教育的高期望值也形成强烈的落差。“知识无用论”重新抬头,继续加大广大老百姓不敢读书、不想读书、不能读书的趋势,这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衷相悖,不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009年5月底,根据最新的数据,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高昂的高校教育成本和渺茫的就业前景,使得很多学生和家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失去信心。

“从政府的角度讲,一是要规范教育收费,二是要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把家庭分担的费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接受和负担得起的范围内,以弱化大学生‘预期工资’的刚性。”整个社会应当形成尊重知识,重视高等教育,崇尚教育的氛围,政府当尽量减少因教育致贫的家庭人数,利用各种政策推动高校大学生自立自强,利用勤工助学,助学贷款,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作兼职,以增长社会阅历和减轻家庭负担。

2.政府为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这样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缓解了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所以鼓励高职大学生创业是一举多得的。我们2009年初的调查问卷显示,有59.11%的高职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又有调查显示,我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有总数的1%左右,且成功率很低。而国外毕业生创业的比例最高可达20%~30%,美国大学生创业率就高达30%。调查结果显示有共近50%的(分别30.91%和17.31%)高职大学生认为影响创业的因素是资金和政策。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从资金和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设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给予税收和信贷方面的扶持,以此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门槛。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把大学生毕业纳入失业保险体系,在其失业阶段提供必要的收入支持。”

“建议高校除了举办阶段性、局部性的创业大赛,还要想方设法导入创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企业家精神和自主创业的知识技能,而政府要对有创业意图的高职大学生提供低息贷款或者降低注册门槛,同时针对困扰高职大学生创业缺少经验这个问题,政府可以作为一个中间角色联系一些富有管理经营经验的公司和高职大学生创业者一起合作。”

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就业时有后顾之忧而放弃。“就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深化体制改革,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3.政府通过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持GDP增长拉动就业需求

2003~2005年,毕业生流向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是76.8%70.20%和81.10%。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共有约47.63%的高职大学生愿意到外资、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因此政府通过鼓励发展民营、三资企业和第三产业就能拉动社会就业。一般地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市场就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是80万人。我国GDP一直在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速度减缓,GDP增长的就业弹性降低。如果我国的GDP增长保持在7%~8%左右,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00~800万个。近年来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相对减少,但经济增长仍然是拉动就业的一支巨大力量。

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临更大挑战,要改变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大学生、高职院校、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作为,改革创新,以推动全社会的经济协调发展,让我们共度2009年就业难关。

参考文献:

[1]王银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观念性障碍及对策研究.消费导刊,2007,(5).

[2]金爱平.浅析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及对策.大连干部学刊.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S].

[4]苏明飞.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44.

[5]王继辉,申群喜.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科纵横,2008,23(7).

[6]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8,(3):169.

[7]王晓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09.

[8]张少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6,(12):108-109.

[9]孙萌珏.对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8,(37).

[10]李占文,王艳,侯东明.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0):47-48.

[11]王银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观念性障碍及对策研究.消费导刊,2007,(5).

[12]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高教探索.2009,(1):103-107.

[13]蔡虹焰,武毅英.论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8,27(5):146-148.

[14]王晓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09.

[15]李树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3(6):65-67.

[16]刘效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职业教育,2008.

[17]陈国梁.从高职就业生流向看就业的重点开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篇5:关于就业与财政收入的研究背景

关于财政收入与就业人数的研究

背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包括数量巨大的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需要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因此,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无疑是政府面临的重要目标之一。

篇6: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引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数据表明,2009年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之高,这就意味着今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将会更加凸显.当前,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蔓延,在造成经济整体下滑的同时,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对于招聘人数的削减.

作 者:罗菲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刊 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 NONGYE年,卷(期):2009“”(3)分类号:G64关键词:

上一篇: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计划下一篇:药企新员工岗前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