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2024-04-30

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精选7篇)

篇1: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高三英语学科会学习心得

XX年1月27日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体参加了在XX市XX一中举办的XX省高三英语学科会。会议日程满满,内容充实,开幕式和四堂不同课型的观摩课(阅读课、听说课、写作课和词汇课)、专家的精彩点评和微型讲座以及各地市代表的发言,让与会老师收获颇丰。

四堂观摩课和专家点评、讲座给我带来了视觉、听觉和思想上的震撼。总的来讲,四位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均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来自XX五中的郭贝老师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思维导图”式阅读课,XX一中的马XX老师呈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听说课,XX八中的郑XX老师献上了师生其乐融融的写作课及我们工作室的林明文老师展示了听说读写融会贯通的词汇复习课。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授课老师们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口语地道、流利,教学极富感染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与会老师们的参与热情。

四位老师和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示范和教研启发。这次会议的学习,让我联想到了葛XX老师研究的课题的“原点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力”。我深刻感悟到:

首先,英语语言教学首先应该符合语言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力。

其次,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和创造智慧,充分开发和利用优质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课标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三维目标”的界定、教学方式的选取和教学过程的充分预设。

教师不应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多阅读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著作,参加教学观摩,让自己在不断的学习活动中汲取养分和动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篇2: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规范成就梦想规范铸就辉煌

英语学习规范的要求:

1.英语课上的规范: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维,密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能力 英语得分意识规范的要求: 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分分必争,才能成功;

低档易题,力争满分;高档难题,尽少失分;

规范答题,书写工整;掌握命运,笑傲群雄。切配合;记忆重点,充实高效。2.英语自习课规范:积极思考,独立完成;按时收缴,及

时反馈;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3.英语早读的规范:精力充沛,朝气十足;单词课文,高

声朗读;短语句式,多背记熟。

4.英语课下的规范:英语学科,要点繁多;零碎时间,积

极把握;功夫多下,定有收获。英语良好学习习惯规范的要求: 持之以恒,积极努力;长期坚持,提高能力 积累知识,承受压力;快乐学习,注重效率 加快投入,稳定情绪;注重平时,着重细节 接受挑战,义不容辞;稳定发挥,蟾宫折桂 英语答卷规范的要求:

篇3: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一、指导全面复习,学会举一反三

(一)政治教师引导复习,当好领航员。

从微观上来说,考点的全面复习,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复习每个考点,包括含义、性质、地位、作用(或意义)、途径(或措施),与相关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从宏观上来说,,一是要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复习所有的考点,不能挑挑拣拣;二是要强调重点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心中有主干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政治生活考点“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例,必须掌握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意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权威和无权威的政府的区别,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心中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树”,就能应对类似的高考试题。

(二)要求学生以教材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

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教材、复习用书,进一步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近几年来,关注思想政治教材也已经成为高考文综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试题选择了教材中的材料,一些设问也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多数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看复习资料、做各种模拟试题上,而对政治教材重视不够。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引语、名言、正文、辅文、插图、设问栏目、相关链接、综合探究、专家点评、理论评析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当前高考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回归教材进行自主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1. 指导归纳同类知识

我们在看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除了要掌握这一知识点外,还应该进一步思考:课本上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如我们看到政治生活中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内容时,应该想到政治生活中除了这一基本原则外,还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更进一步考虑,还应想到经济常识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等。

2. 指导联系相关知识

我们在看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应善于把课本上其他一些与这一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看到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时候,要把它与经济生活中的国家宏观调控联系起来;在看到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中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要把它与我国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联系起来(因为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基础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指导比较易混知识

我们在看某一个知识点时,还应该把这一知识点与课本上其他地方的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更好地把握。如在看到政治生活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时候,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在看到生活与哲学常识中的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时候,要自觉地把它与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全面的比较与分析;在看到经济生活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要很自然地想到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区别,等等。

归纳同类知识,实际上是阅读教材时的“以点带面”———以看到的某一个知识点为切口,带出课本上与之类似的其他知识;联系相关知识,实际上是阅读教材时的“以点阅读教材串线”———以看到的某一知识点为起点,把课本上与之有内在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比较易混知识,则是阅读教材时的“以点对点”———把课本上易与这一知识点混淆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教材时这种正确处理了前与后的关系,能极大地提高阅读教材的效率和效益,真正收到举一隅而三隅反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科学阅读教材达到对考点的全面复习,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在高考中得心应手。

二、引导发现问题,激发思维活力

帮助学生针对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问题,让他们“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这也是高考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题中之义。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传媒手段快捷,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学生每天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得的新闻较多,若能把学生经常遇到的又暂时无法理解的现象用问题形式提出来,然后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就不仅对政治课的学习有特殊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如学生在不同的信息渠道看到了我党和政府的领导同志讲“2011年必须保持物价稳定”,就要对“保持物价稳定”的重要性予以了解,在高三年级的综合复习中围绕这一问题,从经济、哲学、文化、政治四大块内容对保持物价稳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存疑质疑的丰富的背景资料,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为挖掘、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供相关条件,然后引导学生从已理解的问题上延伸或演绎出新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从而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做到三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高考文综在“稳”的基础上追求情境和设问的“新”和“活”,因此我们在政治复习备考中要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相关学科结合点,从而真正做到三个“结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复习备考原则。

(一)生活观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文综政治高考试题不仅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越来越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与心理实际,有的试题涉及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成就。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观察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同时进行理性思考,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用于观察生活的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水平。例如在看经济生活中公司能否经营成功的要素时,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应该把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想想公司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有何地位和作用;看到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这一内容时,应把这一内容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联系起来;在看政治生活中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这一知识点时,应把它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经济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的思考,等等。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也可尝试由外联内,即在看电视读报纸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了某则新闻或某个问题跟教材知识点联系密切,我们就可及时把课本上与之有关的知识点挖掘出来,自觉地加以分析与说明。我们要做有心之人,随时关注社会生活,并联系教材知识深入分析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

文综政治高考试题往往以时政热点为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并要求考生整合教材知识来组织答案。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平时关心国内外重大时政,力求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之间的交汇点。把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关键是要领会时政材料中隐含的国家意志与命题意向。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例,经济发展上的和谐要求———重点在发展速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符合人民利益,也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共同富裕的方向,也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政治发展上的和谐要求———重点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就是要求党和政府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哲学生活角度思考的和谐社会要求———主要涉及辩证唯物论规律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如何解决涉及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物价、医疗、教育和就业等问题。由此可见,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考试通常会是现实、具体的,与教材知识点是相联系的。

(三)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相结合。

对于高三文科班学生来讲,参加文综考试一定要“看好自家门,适当串串门”,即要在学好各学科主干知识和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内的综合(这是主要的)。我们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时,要注意选取材料的范围,既包括教材提供的,又包括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既包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两会”精神,又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小事;既包括政治、经济类报刊杂志,又涵盖小说、诗词歌赋,等等。与此同时,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联结,尤其要注意那些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基本知识点,重视那些与当前形势紧密结合的时政热点,通过强化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渗透能力。

篇4:谈谈学科能力生根的学习过程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落实“提高质量”和“四个坚持”目标的要求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其中,坚持“能力为重”就是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提高质量”和“四个坚持”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问题体系课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郭元祥教授在“质量与能力”的专题报告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对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能力生根”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能力生根的过程、生长的过程。

2.能力生根的基本概念

如何不懈地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地吸取和创造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学生的培养应由知识数量的获得转向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由“学会”到“会学”,讲究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而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正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难点问题。

课堂教学如果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和心理品质及其发展的培育,忽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传授知识,本质上都是符号的灌输。

学生能力发展是我国2010~2020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改革行动。

能力生根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学科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孩子奠定终身发展必备的能力素养。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开发研究,初步建立起能力生根计划的框架。

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升学乃至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能力对于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各个学段输出的学生以及最后终端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的合格率有多少?以师范类为例。与20世纪70、80年代相比,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失败的。“学习能力生根”就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既注重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更注重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埋下能力之种。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就能形成其他能力。所以,学习能力为其他能力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有的学生学得很快,有人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关键即在学习不懂得使用方法。如果我们认识到学习有其方法,经常演练这些方法使之成为习惯,那么,学习将会又快又透彻,能力、知识的成长和发展也就会加速。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学科能力表现三个方面。能力生根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为每个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定终身必备的能力基础,让各种能力成为学生人生的成长之根。

(1)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指人的一生必备的基本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中小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会认知”,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不是哪一门课程学习的特殊能力,而是人的成长和发展必备的基础能力,在不同学科中,这些能力具有不同的能力表现和要求。

(2)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指人的终身发展必备的行为处事的能力,主要包括规划能力、总结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包括工具性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性实践能力)等。中小学教育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

(3)学科能力表现

学科能力表现,是指中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它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业成就或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显的、可观察的学习过程质量。它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科能力表现的类型:第一,基础性学科能力表现。它是指各个学科皆有所表现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在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指以思维活动的一般过程和形式相关的能力表现,如布卢姆所解析的认知领域目标: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要求,就是各个学科都包含的基础性能力表现。基础性学科能力表现是认知能力在学科中的具体化。第二,知识性学科能力表现。它是学科具体知识学习的能力要求。不同学科的知识要素、知识性质、具体内容不同,知识性学科能力表现的要求就不同。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而学科能力表现是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中小学各科教学必须明确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方向和方式。

知识是课程或学科的基本内容。是“课标”的核心组成部分。知识是学科能力形成的基础。

什么是有效性教学?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就是:知识向学科能力的转化、向态度和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的转化。

不同学科学习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表现,不同学科同样也具有相同的能力表现要素。比如观察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发现与提出问题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在诸多学科领域都是非常关键的能力表现。

课程实施要在这些核心能力表现上,要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质和差异性。科学观察与数学中的对数量关系观察、对空间关系的观察,以及与语文中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就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具体指标和水平要求不同,培养方式以及知识转化的方式也就不同。

同一学科在不同年龄段和学习水平上,核心能力表现的指标和项目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数学能力表现,在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是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而到了初中和高中,这一核心能力表现则退到了比较成熟和次要的地位,而数学假设、推理、论证和应用则成为最关键的能力表现了。

同一学科的核心能力表现指标因学生学习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学科中,各种学科能力表现指标及其重要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行的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往往忽视了核心能力表现的变化性、差异性,而仅仅考虑其水平的差异性,这是存在局限性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课程教学理论家布卢姆开展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学,本质上探讨的是学科教学质量或学业质量的类型、层次和水平问题,提出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构建起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对世界各国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1982年开始,比格斯和科林斯领导的课题组研究了中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发展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提出了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质量分类理论。

知识究竟是什么?从教育的角度看,知识问题是与学生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知识再生产问题,是关于学生成长的价值性问题。在对待知识问题上,教育是不能仅仅把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来传递和告诉的。在教育学视野中,对知识的理解,不是把知识看作是一种事实存在的符号、载体,而是看成与学生的生长、生成和发展相关联的意义系统。

任何层次和学段的学校教育,如果把知识仅仅当作符号来传递,当作事实来记忆,当作物品来展现,把未确定的假定性意义告诉学生,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讲,都是缺乏活力的,都只能够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都难以真正实现知识对人的发展意义。所以,我们反对在教育活动中直接对知识进行接受性的传授,强调通过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

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不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和迷恋的是预设的确定性结果,并由于过于注重预设结果而掩盖了过程本身的意义以及忽略了对教育目标的超越性价值的追求。

教育学视野里的知识,不应该是现存的、可直接传递和接受的“事实”或“展品”。教育更不是把人类知识总库中的“库存知识”位移到学生脑海里的过程。对学生成长而言,一切知识都应该是可征询、可批判、可分析、可研讨的对象,教育教学绝不是对库存知识的简单打开,不能仅仅把知识当成“展品”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通过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丰富学习过程,生成新的意义。只关注预设的知识和假定性的意义,忽视甚至无视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结果和价值,教育便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创新,没有了鲜活的经验流动,没有了情感和思想的冲突,更没有了创造,剩下的只能是告诉、训练和杂乱无章的过往知识的堆积。

在教育活动中,真正的知识不是一种事实存在,或者符号存在,不能作为展品或者定论、结果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生命立场、过程取向和价值关怀的角度看,教育中的知识,是基于前人的认识成果,通过师生互动而产生的新的意义系统。前人的认识成果或所谓知识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而言,仅仅具有假定性意义,而人文知识的假定性意义更是如此。本真的教育不是要把知识及其假定性意义直接告诉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对假定性意义直接接受,而是要通过感知与理解、抽象与移情、感悟与升华、体验与反思等活动过程,生成新的意义。

我们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而忽视知识与学生发展历程之间的联系,导致形成了一种静态的知识理解立场,把“知识”作为“库存知识”来打开或接受。

能力生根重视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反对单一的符号知识接受性学习,强调转变知识观,实现知识的发展价值。

4.教育活动中的反思

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不能使学生获得新的意义系统的知识教学或知识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开展,在本质上都只能是灌输。所以说,教育即启发、教育即解放、教育即发展。启发什么?解放什么?发展什么?毫无疑问,是新的意义。是智慧、心灵和价值观等构成的新的意义系统。没有新的意义的形成,一切按照知识的假定性意义来灌输,那就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如何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能?”“知识的活动是直达目标好,还是把过程抻长一点,学会拐个弯?”……思维需要“健康而缓慢地生长”,要拒绝直线型教学,提倡抛物线型教学。

所谓“直线型教学”,就是把知识从老师那里,一条直线式地传输给学生。知识学得快,效率高,但学生的思维无法向深层次发展,智慧悟得少。所谓“抛物线型教学”,就是老师先去“探测”出学生脑海中已经有的知识,对其发出挑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意识到问题所在,去探索,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它强调质量重于数量,意义重于记忆,理解重于知觉。

知识作为前人创造的认识成果,依存于特定的自然背景或社会背景,依存于特定的逻辑,依存于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基于此,知识的依存方式可归结为三点:即背景依存、逻辑依存和经验依存。离开了知识的依存方式,知识是难以被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必须应用“还原方法”,即还原知识的背景、还原知识的逻辑,还原前人的理性经验。这正是杜威反对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主张将知识“还原”为“儿童的经验”和“有效率的习惯”的重要原因,也是知识教育中注重直观教学、强调联系实际的本质诉求。

篇5: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暑假到了,家长们也开始筹划着怎么好好利用这个假期,让孩子查漏补缺,超前一步进入全面复习。心理会盘算:要不要报个复习班?哪的老师授课好?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这些问题不免在心头盘旋,到底这个假期怎么安排才好?

前几天,我电话联系了女儿几位主科老师,之后又和我校颇有经验的高级英语教师和语文老师聊了聊英语和语文学科的学习,老师们都给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具体的方法,有些方法确实比较实际,不像专家报告那样,听了一大通理论,等回家一落实仍感无从下手。现把老师们的建议归纳一下和大家分享:

物理老师:假期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各科都要占用时间,全面细致地复习恐怕做不到,可以把知识先简单系统的捋一遍,找出自己薄弱点,重点攻克,记住,一定把知识点夯实,为后面的一轮复习扫清障碍。因为以后的复习包括了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到一轮时紧跟老师地毯式复习,不留疑问。

语文老师:时间允许的话,把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字词的音、形、意,背诵默写,文常,病句等)弄扎实,保证这部分死知识不丢分。重点放在提高作文水平上,可以先用笨办法,了解些高考作文的规范模式(只是通常的理解,其实没啥规范模式),多积累不同类型的素材和精彩句子,试着套写,多看高水平文章,看多了,写多了,脑子里又有素材,下笔就有得可写,之后再注意文采的修炼,慢慢会有提高,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化学老师:如果可能,对着《考试说明》过一下,重要的化学原理、实验现象弄懂,联系生活实际,出题方式越来越新,要多见见各种题型。以后复习跟住我的节奏,不会赶紧问,不懂知识别超三天,复习到哪跟到哪就行,不必报班。说说新高三暑假复习的事

英语老师:各有各的方法,我只推荐给你一个方法,只要坚持定有效果,不妨一试。每天大声朗读英语课文10-20分钟。读句子时捎带复习了单词,比单纯背单词记得牢,而且熟读也了解了单词的用法,课文读熟了它的语法句式自然也熟了,英语作文时可以信手拈来借用一下,高考作文难度不会超过课文水平,其实就一句话:教材是根本。通过朗读,听、说、读、写四个环节都有了。我的女儿现在用英文写博士论文时还在感叹中学熟读课文(几乎都背下来了)的好处。说说新高三暑假复习的事说说新高三暑假复习的事

博主感悟:

篇6:高三学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2、“舌尖现象”。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3、“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4、“心理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5、“阴影缠绕现象”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高三学生因为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往往容易出现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家长的言行也会传染给孩子,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从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适当降低期望值、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帮助孩子合理膳食等方面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张扬的家长也应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给她制造学习的氛围,让她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篇7:高三学科学习过程记录

一、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酸雨的问题。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4. 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二) 研究方法

文献法 (网络图书馆) 、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三) 研究过程

1. 准备。

大家讨论, 确定子课题: (1) 酸雨的具体含义。 (2) 酸雨的形成原理。 (3) 酸雨的危害。 (4) 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 (5) 根据 (1) ~ (4) 的知识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2. 学生按子课题 (1) ~ (4) 分组行动。

3. 集中交流与讨论。

4. 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5. 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 最后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 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 立即开展行动。 (1) (2) (4) 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 并且下载了大量的有关酸雨的含义、原理、形成等资料。 (3) 课题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 积极动手搜集实验药品, 带着极大的好奇心, 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 稀硝酸, 混凝土, 石头, 活鱼, 盆景, 水, 钢。

[操作] (1) 用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 (2) 用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 (3) 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 被称为“空中死神”, 是因为有以下危害:

1. 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造成危害。

2. 使土壤酸化、贫瘠化。

3. 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

4. 对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造成腐蚀。

5. 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大家面对已得到的结论, 笔者马上给出练习: (1) 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如何减少酸雨? (3) 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自己在探究中所得到的经验, 大多可以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

二、研究成果与收获

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 学生系统地了解了酸雨的危害, 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查阅, 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 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酸雨是有具体含义的, 比如上面的练习“雷雨肥庄稼”中的雷雨也是显酸性, 但对环境不造成危害, 不能称为酸雨。酸雨是p H<5.6的降水, 包括雨、雾、露、霜等形式。酸雨形成原理比较复杂, SO2、Nx O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由SO2形成硫酸过程如下:

气相反应:2SO2+O2=2SO3

液相反应:SO2+H2O=H2SO3

由氮氧化物形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酸雨的形成原理, 大家很自然地想到酸雨的防治方法与措施, 又由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很快总结出减少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可以用生石灰脱硫法, 原理为:Ca O+SO2=Ca SO3, 2CaSO3+O2=2CaSO4, 也可以用氨水来吸收:2NH3·H2O+SO2= (NH4) 2SO3+H2O, 2 (NH4) 2SO3+O2=2 (NH4) 2SO4等多种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讨论, 学生对酸雨有了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验、归纳、讨论得出的, 在这个过程中, 酸雨的相关知识就自然地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3.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1) (2) (4) 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很多, 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特别是 (3) 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 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 动手做实验, 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处理信息, 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 及时给出相应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 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4.通过教学实践, 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教学是不适应的, 体会到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 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体会

上一篇:工作执行计划表网路优化下一篇:店内开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