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长记录本

2024-04-16

高三成长记录本(精选8篇)

篇1:高三成长记录本

我校从2009年开始响应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号召,开始将高中学生原来的学生档案变成了高中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记录自己学习活动的照片、实验报告等一些相关的证据与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一个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处于高中阶段的高中生忙于学业,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成长记录册的填写和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作为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增强成长记录册的使用意识,并且带领学生整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让他们不但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而且明白成长记录袋的意义,最后真正收获成长的乐趣。

一、关于“成长记录袋”的内容

(一)目录、个人成长规划的设计。

在高一入学之初,我就对本班的成长记录册的填写做了专门的要求。首先从高一入学的军训开始,把高中三年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做以专门的记录,命名为“九班大型活动记录日志”,全班统一用A4纸记录,并且按照统一的格式,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单位以及活动的意义。其次,对于每周的班会课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依照个人的爱好,用“办小报”的方式加以呈现。

为此,我专门抽出了一节班会课,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小报的制作。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很多同学带来了彩笔,照片等,用于装饰自己的成长记录册。我要求学生在填写“我的规划”这一项内容时,必须事先写好草稿,由我来一一审核,并帮助学生进行修改,然后再由学生往成长记录册上誊写。誊写之前必修用铅笔、直尺画好线,誊写时必须字迹工整。誊写完之后再用彩笔加以装饰。对于成长记录袋中得活页内容,全班统一要求编写页码,在活页的最前面附一张目录纸,对活页的内容做一介绍。

(二)成长记录册的内容:自我反思、教师评价、家长寄语。

成长记录册当中的一大块内容就是每学期都要填写自我反思,教师评价以及家长寄语,针对许多同学不重视的情况,我把这几项内容分解成了不同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在期中考试之后就填写自我反思,主要是从考试成绩反面反思自己的得与失,从而促进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改进。

第二阶段:在期末考试前由我及各科任课老师帮助学生填写教师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各方面的表现,对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是在期末考试之后放假的这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由家长填写家长寄语,对孩子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阅读心得笔记:学生们将看电视、课外阅读等渠道看到的名言佳句、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写在里面。

成长记录袋中呈现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平时看电视及课外阅读是读到的一些有意义的文段、佳句以及自己的感想的点点滴滴都用笔记录下来,装进成长记录袋中。

(四)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作等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作品,也可以是失败的、能给学生以启示的、有待提高的作品。总之,只要学生乐意,能对他们的成长、进步产生教育意义的作品都可以装入成长记录册中。

(五)各学科评价表:各学科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实施阶段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许多同学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极其沮丧。为此,我专门给每人印发了一张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表,主要是分析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这六门学科的的得与失。

二、“成长记录册”的操作使用

首先,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不是随机的。其次,成长记录册因为要全面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其内容一定要丰富、充实,但又不能杂乱无序。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

(一)定期展示、交流学生成长记录册。

每月让学生整理一次成长记录册,并在班里进行展示评比,看谁的记录袋内容丰富、整齐美观。让学生把各自的成长记录册带来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收集成长记录袋的资料不是目的,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师不但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长记录袋的机会,还要尽量和他们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

(二)充分发挥成长记录册潜在的教教育功能。

学生每月将记录册带回家中让家长进行评价。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即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了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每月,班里可进行一次成长记录册交流评比活动。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表现好,谁的进步大。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教师应告诉学生成长记录册不是自己作品的堆砌,要不然时间久远了,就会变成一堆大垃圾,即使有珍珠也会被埋没在垃圾里的。在建设记录册时要注意有选择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有一些自己觉得不再有意义的部分可以删去。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也懂得了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总之,建立成长记录册,必须以激励为目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记录册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我们老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刘菲

[记录成长足迹,回味美好人生--谈谈对于成长记录册的使用的一些建议 (高三班主任工作心得)]

篇2:高三成长记录本

“成长”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字眼,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喜悦与烦恼在不经意间在这成长的路上烙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可谓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成长像一条小河,而成长就像一个鱼网,捕捉着成长中的喜悦与忧愁,而这些忧愁就好象入口的茉莉花,在口中不断地回味着,回味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的大海给予我们许多七彩斑斓的贝壳,也造就了我们竞争的能力。在学习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因此在学习上,无数的竞争对手像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帆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身边地每一个人都在进步,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不停地奋斗,因此他们的成绩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看到别人的成功,感到自己做每一件事情都似乎都比任何人差,给我一种失落的感觉。在这条学习的起跑线上,每位选手都“后劲十足”,在马不停蹄地你追我赶。在前面的同学总要时时提防后面的同学赶上来,而在后面的同学则要害怕会不会一直地倒退。因此,无论我的排名在前还是在后,我都是提心吊胆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次次因粗心而后悔的失误,倘若在我的心头上刻了一个又一个不堪回首的回忆,感到无地自容,沮丧塞满了我的心情记录本,有时也会为老师和同学们无缘无故地冤枉而感到伤心,在那时,我只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独自伤心,为没有人明白我而垂头丧气。在生活上,常常也会因为父母与我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而争执起来,每次都弄得不欢而散。而且也会在不经意间,让父母感到非常生气,但是碍于面子的我却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每一次看见父母都会有一阵阵愧疚涌向心底。

篇3:高三成长记录本

一、让“学生成长记录”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利器

现在, 绝大多数中学并没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当然也就没有统一的学生成长记录了。学生们手头拥有的也是惟一的“成长记录”, 就是能够计入初高中三年考试成绩和由班主任所撰写的评语及操行等第的一本《学生素质报告册》。这个报告册完全是班主任填写的, 为了防止学生丢失, 基本上只有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一下, 开学了还是统一保管在班主任那里。当然,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录取高中仍然是以每年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中考考试分数为唯一的依据, 至于大学的录取, 仍然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的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生的成长记录必然就成了“流产儿”。可以说,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中学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当然也就没有多少学生坚持做自己的成长记录了, 因为做与不做并不影响他们的升学。

由此可见, 造成学生没有成长记录的主要原因还是中、高考的指挥棒没指挥好, 当然也有其他的各种原因。比如,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确没有高度重视起来, 或者是根本没有当作日常的工作布置下去, 当然也就无需检查验收了。即使布置了, 又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便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统一操作模式;作为学校, 也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此项“软性”的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去, 因为它不涉及到升学质量, 更不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作为学校的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让学生做成长记录, 必然要进行指导、检查, 这无疑又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作为学生, 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 因为不与成绩挂钩, 不会影响升学。尽管大家都觉得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做好成长记录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但中高考的“指挥棒”必然使人们投入到追求现实的升学率之中, “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就成了一纸空文。

二、让“学生成长记录”真正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

第一, 上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为了落实这次的“绿色评价”措施,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有关高校已经做好准备, 为《意见》的落实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指导”。教育部下一步将建立评价资源平台, 组织专业机构制定评价操作指南, 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 促进评价资源共享。“目前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虽然“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 但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第二, 要有统一的操作模式。像上海市教委专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印制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并于2004年秋季在本市中小学试用。《记录册》分别从小学1~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7年级、初中8~9年级和高中五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每一学段的培养目标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学习兴趣和态度、生活态度与生存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的内容更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 评价项目更为合理, 操作也更为方便。如今, 在试行“绿色评价”的上海, 成果正在凸显。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可以让不同年级学生都便于操作的统一的成长记录册。

第三,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翻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可以看到, 珍爱生命、自尊自信、爱国情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师生关系、睡眠时间、学习状态等都纳入其中。即使是“学业发展水平”一项, 也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 关注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新型“指挥棒”, 把“分数独大”的龙头, 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成长记录”必须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 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宗旨。

第四, 要将“学生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学生成长记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能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 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而且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 使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 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等。“学生成长记录”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故事”, 也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这对于学生自信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关于“绿色评价”,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引入了“效益”的概念:“学习不能不计成本”。为了高分, 中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 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滑、缺乏创新精神等惨重代价。笔者认为, 学生的成长记录应该与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相统一, 尤其是要与其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相一致。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个方面共二十个关键性指标。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 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把重点放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上, 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 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 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如果在学生的成长记录里, 包含着以上的所有指标, 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平时的表现与这些指标一一对应起来, 并用等第或是分数作一定的量化,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 使我国的教育真正进入“绿色GDP”时代。

第五, 要鼓励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成长记录”当然要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发展的现状,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将评价由单主体变为多主体, 这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有利的。特别是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 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反思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全面地认识自我, 培养自主性与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但是, 在多元评价过程中, 教师有责任主动协调与其他主体的关系, 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学生成长记录工作, 共同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在评价方式上采取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结果用等第制、百分制、描述性评价等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这些实践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三、让“学生成长记录”在实践中一路前行

2012年9月,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正式开始实施。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 本着操作方便、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的原则, 笔者结合多年做班主任的经验, 精心设计了八种不同的表格:表一, 入学时的情况统计;表二, 初一阶段的打算;表三, 学生每天每周在校表现及感受;表四, 平时表现情况统计;表五, 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情况统计;表六, 各科成绩记载统计;表七, 学生每月在家里的主要表现;表八, 班务日记等。这些表格体现了重视过程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的评价理念, 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回归, 也是当前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不仅关注对结果的评价, 同时也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不局限于学校的表现, 同时注重在家庭、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在设计这些表格时,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而又节约时间, 一般采用“ABC”的等级制形式呈现。之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是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等级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主要是评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适用范围较广, 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 还能够用于对学生的非认知领域的评价, 因此可以较有效、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可以说, 这种用表格形式来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其目的就是将学生成长的过程进行相对的量化, 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不断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填写的各种表格按次序排放, 再用文件夹夹在一起, 就好似一个档案袋, 这样学生也能从中看到自己平时的表现和成长的过程, 留下一份初中阶段成长过程的宝贵档案。

北师大教授肖川在《教育的力量》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上, 肖川明确指出:“在教育中, 评价有诊断甄别、反馈调节、激励、导向等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就意味着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奖励或惩罚?这就涉及评价标准是否合理?评价过程是否公平?评价究竟是导致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导向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积极推行发展性评价, 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杠杆, 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策略。”肖川教授的这些话语, 使我对自己设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表格, 规范学生的评价充满了信心。目前, 新版《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呈现的, 表格设计上按照“德育为先”的顺序进行编排, 把“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情况记录表”列为每本记录册的第一张表格, 而且在“等第”的栏目旁增设“发展情况”一栏, 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填上“进步”、“保持”、“须努力”等评语, 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更上一层楼。日前看到教育部启动的“绿色评价”, 其中的评价体系框架与自己一年实践的内容基本契合, 这就更坚定了我继续实践的信心, 今后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的内容为指导, 借鉴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内容, 重新设计和完善相应的学生成长记录的各种表格, 使学生的成长记录更加符合教育部推行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可喜的是, 我们已经从《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与研究》实验中尝到了甜头, 特别是翻开学生们一年所保存的一张张表格, 让我们看到了“绿色评价”的希望。当然, 表格的记载只是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的成长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所以, 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表格进行调整、完善, 甚至重新创建新的表格, 更有必要围绕学生成长记录的操作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 使之与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有效地联系起来, 从而使“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在新课程学生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真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档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 有序开展评价工作。”在这些评价工具中, “学生成长记录”是最难做的。对学生来说:一是时间长, 需要坚持做;二是要经常做, 有的甚至是每天、每周、每月要做, 到了期中、期末还要集中做;三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好做等。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 一是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做;二是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 批阅学生的周记等。另外, 在绿色评价体系中, 评价指标的细化问题, 可以细到什么程度?成长记录如何避免千篇一律, 体现学生的个性?成长记录如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成长记录的发展性功能如何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评价”的综合目标因素上?成长记录能否采用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操作?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最后又怎样与升学考试挂钩?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如今, 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以中高考为龙头, 层层相连, 环环相扣, 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 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学生成长记录和绿色评价当然也就难以落实了。“现在, 我们要打造以学生发展为龙头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评价”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现状;二是注重考察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 不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三是注重促进学校质量内控机制, 不再过于依赖外部评价。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 希望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尽管问题很多, 难度很大, 但要想使“绿色评价”有个好的开头, 首先要求各个学校将学生成长记录做起来, 为绿色评价做好准备, 因为只有这项工作是最仔细的、最繁琐的, 当然也是最难造假的。总之, 学生的成长记录是一件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 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成长记录, 才能接轨教育部日前所推行的“绿色评价”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 “学生成长记录”能够纳入各个学校的日常工作, “绿色评价”能够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以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要求班主任“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

知识链接

“绿色评价”

“绿色评价”, 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 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和各校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绿色评价”的原则

“绿色评价”的5个方面、10个指数。

1.学生学业水平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

2.学生为取得成绩付出的代价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

3.学校课程教学行为 (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

4.各校均衡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

5.学生品质和身心健康 (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 。

指数细分

篇4:高三成长记录本

所谓“善言”,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美好语言;“善行”则是指为他人提供方便,帮助他人的美好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校以《善言善行记录本》为实施“亲善”德育的载体,鼓励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善言、善行,帮助学生知善、行善,养成善的美德。

一、自主设计,让善德在参与中萌生

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德发展。《善言善行记录本》是学生自主记录点滴善言善行的记录本,学生喜爱、方便携带和使用是关键。为此,学校倡导学生自主设计《善言善行记录本》,充分发挥小学生天性活泼,拥有无穷想象力的特点,激发学生在自主设计中初步认识善言善行,培育积善立德的意识。

记录本的封面设计以班级为单位,先由各班学生自主设计,然后通过班队会交流,最后共同商讨确定本班《善言善行记录本》的封面样式。学校只提出总体要求,如要有主题、班级和姓名;在统一尺寸内设计图案;图案设计要能体现班级特色;颜色搭配要协调等。

记录本的项目设计,先由班级同学讨论“你想记录哪些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善”的理解。以此集思广益,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记录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最终,学校根据各班的意见确定了记录项目:

一是“亲善寄语”。由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亲自为学生书写,以此为学生指明行善的方向。二是“亲善格言”。由每个同学摘录一句自己喜爱的“做人”格言或亲善小故事,以此启迪心智,激励自我,设定目标。三是“善言善行”。由学生自己记录真实的善言善行,如何时、何地、对谁说了什么善言或为谁做了什么好事。四是“爸爸妈妈鼓励的话”,以此引导父母关注孩子善良品性的形成与发展。五是“同伴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同伴的关心和温暖,充满自信和快乐。最后一项则是“回顾与反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身的言行,不断获得感悟,树立善念。

二、关注生活,让善德在心灵中发芽

学校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身心特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分层记录,注重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记录和交流善言善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道德准则的理解,丰富善的道德情感;让学生懂得尽力做好一点一滴,便能积善成德,成就美德。

学校根据年龄层次和个性差异,让3—6年级学生每人一本自行记录;1—2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记录比较困难,对“善言善行”的理解也比较模糊,因此,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记录。《善言善行记录本》的使用强调实事求是,有善言善行就记录,没有就不记录,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逐渐有了做善事的意识,并喜欢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善言善行。学校适时选择“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教师节”等节日,策划开展“每日一句善言一个善行”活动,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善立德的品质。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善言善行记录本》能否使用好,学生记录是否真实,学生交流是否积极,都需要班主任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学校倡导班主任围绕亲善班规,如“爱自己、爱同学老师、爱父母亲人、爱护自然环境、爱动物植物”等,指导学生的善言善行;注重校园生活细节,做到“多问、巧谈、善观”,及时了解学生的善言善行,并对学生的记录进行适当检查、点评。同时,学校倡议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对学生善的言行及时鼓励,对不良言行要设法帮助改进,逐渐培养学生“向善向上”的良好品行。

例如,三(1)班小琳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下课后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哭泣。歆瑀同学看到后安慰她说:“别难过了,这次没考好没关系的,下次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考好的。我们一起写作业、一起看书、一起努力,好不好!”班主任及时捕捉到这一场景,并引导学生记录下来,让学生懂得善言的内涵。

再如,为鼓励表扬娜娜同学,荣老师在记录本上这样评价:“看到小区楼道被自己扫得干干净净,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其实小小的行动就能给大家和自己带来方便,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坚持这样的善举,娜娜你一定能做到!”

《善言善行记录本》投入使用以来,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亲切文明的语言多了,规范文明的行为也多了。宽容、尊重、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质,正悄然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三、多元评价,让善德在激励中成长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适当的激励,被赞美和被尊重是学生得以自信成长的重要条件,多元发展的评价手段不可或缺。在评价过程中,学校以《善言善行记录本》的内容为基础,采用多元评价,搭建多种展示平台,强化积善立德品行,让学生逐渐实现自主教育和自我发展。

每周四班队课上,班主任组织学生对每位同学的《善言善行记录本》进行交流和评价,评选出4名班级每周“亲善小标兵”,并颁发班级亲善章;每月,再评选出2名学生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校级“亲善小标兵”评比。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民主评比、大队委员检查、学科教师评价等环节,从中评选出18名学生作为当月的“亲善小标兵”。“亲善小标兵”将在周一升旗仪式上统一授奖挂章,其照片和《善言善行记录本》在校园橱窗展出,全校师生共同见证善德成长。这样,在榜样的带动下,更多学生积极加入到向善行善的行列。

每月,学校都会从《善言善行记录本》中精选10条亲善自律格言,张贴在教室、文化长廊、食堂、厕所、体育馆等场所,让全校师生分享;积极筹办“亲善校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与大家分享善言善行,展示自我;每月还开展“三小”创作与展示活动,即低年级创造“善行”小漫画,中年级收集古今中外“向善”小故事,高年级则撰写优秀反思小日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也让全校师生共享善言善行的盛宴。

此外,学校鼓励教师从《善言善行记录本》中捕捉德育切入点,选取优秀的善行小故事引导学生编写剧本,供“亲善话剧社”演出使用。其中,“亲善”道德短剧《孝哲快跑》荣获第八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金犊奖”最佳创意提名奖,《墨水瓶的故事》荣获南京市第二届校园情景剧三等奖。这一特殊的评价手段,让师生们真正体会到了行善的快乐,闪烁善良之光的校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幸福家园。

《善言善行记录本》让德育回归生活本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道德的魅力;而“亲善”德育也因此“由外而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积善立德的内涵,在善的交往中逐渐成长为品性良善的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科所浦口区顶山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篇5:关于高三主题班会记录内容借鉴

在这条通向未来的路上充满着挫折与困难,但是我相信十八岁的我们有着炽热的个感情,勇气盖过怯弱,情趣压倒苟安。在这条路上同样有挑战与辛酸,但是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必能战胜一切,在这条路上我们同样会感到迷茫与无助,但是我们知道有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有父母的关怀为我们祛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美丽的风景。

然而在高三生活中最美丽的并不是挫折与困难,而是那份进取的甜蜜,成功的喜悦和理想的实现。当我们绞尽脑汁攻克一道难题之后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当我们日夜苦学而一次次进步时,我们会由衷的为自己骄傲,那种自信是何等珍贵,当我们勤苦拼奋而向自己的理想迈进时,那种快乐是何等美好。而我们在高三所积累的一切都将会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将变成钙质,帮助我们成长。

高三我们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都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创造了辉煌,我们相信我们会再创辉煌。

高考离我们似近又远,然而今天我们确实感觉到高考就在眼前。最后的决斗开始了,冲锋的号角吹响了。此时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彷徨,不是退缩,我们只有前进,前进。长风猎猎战鼓催,旌旗飞扬马蹄碎,我们是狂奔的骏马,哪怕沟壑纵横,我们是飞翔的雄鹰,何惧狂风雷电!十年寒窗,我们即将走进收获的季节。但是,攀折成功的花朵要冒着手被扎破的危险。我们深知竞争的惨烈,我们知道战场的无情,我们还知道美丽的蝴蝶破蛹而出时要经受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然而再多的苦,我们都会用稚嫩而又坚强的肩膀去扛;再多的泪,我们也会留到成功喜悦时再去尽情的挥洒。我们决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在泪水中悔恨,我们将骄傲地在汗水中创造我们的未来。心中美丽的理想已经点燃我们的熊熊斗志,青春热血中倔强的个性已经激起我们战斗的勇气。我们欣赏搏击长空的雄鹰,我们赞美闪电暴雨中的海燕,在我们面临人生大决战的庄严时刻,我们就是雄鹰,我们就是海燕,让我们面对劈空而来的闪电,高声歌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将在勇敢、顽强的战斗中证明:高三一年,将成为我们人生长路中激情燃烧的一段!

想想父母和老师殷切期待的眼神,想想自己儿时的梦想,同学们,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拒绝一年的拼搏呢?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必然有收获。无论夏日的骄阳多么毒热,冬日的狂风多么猛烈,我们都愿意去做执着的追梦人。感谢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年的时间去努力。踏上最后的征程,我们更要沉着、冷静,以平常心对待学习和生活。学海无涯,还有许多知识我们没有很好的掌握,还有很多规律等待去探索,还有很多技巧等待总结,还有很多错误等待补救,每一个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都有难以想象的潜力,都有无穷的进步空间。放平心态,戒骄戒躁,潜力钻研,每一秒都有成功的契机,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的喜悦。每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新的一页,每一页都写满奋斗的历程。拿破仑说:“最困难之日,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先贤留下的哲理告诉我们:否极泰来,苦尽甘来。越是接近成功,道路便越艰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放下包袱,勇往直前,无畏拼搏。勤奋的学习加上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只要我们全力奋斗每一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我深信一句话:天道酬勤。我们要用快乐迎接高考,用沉着对待学习,用平常心对待成绩,用无畏的心来对待前进路上的困难。

同学们,高考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却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步。人这一生会有许多坎坷要跨越,高考也算其中之一。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圆心中的梦”,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紫陌红尘使得人心浮动,然而,面对高考,逐鹿六月的我们,确实不能走进那泛舟湖心徜徉花丛的浪漫诱惑,但却有一种品篱菊之清芳,赏秋月之朗照那恬淡的心境。拥有一片宁静的心湖,胸怀一份高远的理想,这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和优质的人生!

篇6:记录时光诠释成长的成长日记

时间过得不快,也不慢,犹如那些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孩子,一段时间之内看起来还是那样大,可是一些日子不见,却突然长得很高高了。

人们总是习惯的感叹说:“时间过得真快,都长大了!”

都长大了,曾经那些在风中奔跑和欢笑的年华,已经悄然流逝!

人们说,现实理想,中间隔着道墙,墙下站满仰望的儿郎!处象牙塔中的我们,站在环绕的书本之中,抬头仰望着外面的繁华世界,有兴奋,有担忧,也有梦想与现实交融的剧烈疼痛。

这一年的三月,春天悄然而至,过往那些时日冰天雪地的寒冷,早已被春日的温暖熏染得气息全无。无数的`鲜花,无数的阳光,点燃了一整个世界亮丽的表情,点燃了年少的梦想,在这个季节里所有的细节所有的情绪,都显得那样的充满意义!

正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一样,当人们看到我们明媚的笑脸的时候,是否也能够看到我们欢笑背后的忧伤和压力!

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现实越来越近,越来越丧失距离,将我们稚气的脸庞一日一日雕刻出细密的纹理。那纹理,正如同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记录成长和忧伤。

总是很关注那些已经走出去的人,总是拼命地了解外面的信息,想从中寻找出规律,在众多条路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一条!

可是站在象牙塔里的我们看外面的眼光,就如同雾里看花,看到朦胧,却看不到真正蕴涵的意义。所以茫然在这其中,就悄然而至。

焦虑,灼热,一切都是伤害。

可是,人生就如同磨铁,倘若没有最高温度的灼烧,最强烈的挫炼又怎能打磨出最精致的铁器呢?

所以一切淡然,一切都可以笑着面对。

篇7:高三真实生活记录:忘却了的生日

1月20日

心情气象:晴

考生篇

忘却了的生日

“铃、铃……”一条短信把我吵醒。抬头一看表,不能再睡了,今天还有考试,于是我规律性地做着早晨的准备,准备完之后再一看表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于是我坐在写字台前,开始进入短暂的`复习……

“儿子,该去考试了!”妈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到了学校经过连续4个多小时的战斗,我得到了暂时的休息。这时候我忽然想起了早上的那条短信,早上没来得及看,我打开收件箱“炜匀兄: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祝你生日快乐!”自己仔细那么一算,才恍然大悟,今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我就18岁了,我算是大人了,心中顿时无比喜悦!

面对考试我们已经适应了,面对自己的生日却忘得那么死!现在可以回家了,我从学校走出去时,传达室的爷爷告诉我“这里有你的一个包裹,是外地的”。我到那一看是山东日照一位久违了的老朋友。打开包裹一看有张纸条,上写着:“知道你是20号的生日,想在这一天让你收到,也许寄到的会晚一两天,或许会早几天,祝你生日快乐!”里面还有几本我最爱看的书。

到了家,妈妈告诉我:今天是你18岁的生日,一会儿咱出去吃。我很疑惑为什么之前都不和我说一声。准备了一下,我们就去吃饭了,可到了饭店,令我惊奇的是,所有的家里人都在,我看着妈妈,妈妈冲着我微笑。不知怎么着,面对家里人仿佛要比我考试之前还要紧张。从刚会说话的小弟弟到年近8旬的姥爷都给我送祝福。弄得我的确有些不好意思了。

篇8:高三成长记录本

缘起一:

现代学校教育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数字化校园”已逐渐在改变着传统学校教育模式, 网络环境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局限, 对学生的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科学技能等的教育, 正逐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全员参与、实时互动交流。

为此, 我校探求构建一种能促使学生自主展示、积极协作的平台;能为实施新课程教学评价所要求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评和互评提供最好条件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尝试与探索, 我校开发了“电子成长记录袋”网络平台, 并纳入校本课程建设, 以此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德育与教学空间体系, 以期有力地促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促进课程反思与重建, 为师生提供一个“反思—改进—提高”的契机。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同时推进学校的发展。

缘起二:

目前, 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还是一门较薄弱的课程, 每周一课时的教学, 仅仅能完成教材上的教学内容, 而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与练习, 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 更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养成。

本着对现行课程的缺陷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的意图, 我们寻找一个新的教与学的载体, 能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 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经过我校一线教师多方试用、甄选各种软件平台, 我们发现:在“电子成长记录袋”的建设过程中, 学生需要综合学习、运用各种信息技能。需要使用输入法录入汉字、编排文档格式来发表网志;需要上网搜索资源, 如图片、动画、音乐、Flash、视频等, 需要学会对这些资源的下载、上传与发布, 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成长记录;需要同学之间对彼此的成长日志、记录袋进行评论, 学会网上交流等……所有的操作是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 在综合运用中培养信息素养。为此, “电子成长记录袋”被我校作为全新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载体。

“电子成长记录袋”的实施教学

1. 互动课案, 引领学生的网上学习

我校研发的中小学数字校园系统中的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最大的功能, 就是能与教师在线备写的“教案”、“学案”无缝连接, 当教师采用在线备课, 不仅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乃至PPT课件等素材以超文体格式编入课案, 重要的是, 能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类生成功能, 加入让学生操作的互动栏目:论坛、投票、填空、测试等, 让学生在线互动学习, 并记录下学生在线测试的成绩、上传的作业、发布的论帖、老师的评价等。

在线作业:如我校老师利用在线课案《秦兵马俑》进行教学时, 通过图片、视频与课文诵读,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姿态万千, 而且也领略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感染力。在线学习时, 通过观察秦兵马俑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图片, 充分形象感知后, 在“在线练笔”模块中写一写, 并以博文日志发表在网上, 老师回复评点, 学生交流互评。这样的“在线练笔”为学生提供了从模仿走向创作的平台, 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欣赏评析, 并以此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向课外拓展延伸。

在线测试:如我校老师利用在线课案《走进古诗》进行教学时, 充分利用了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结合来组卷测试, 形成一个“古诗森林”的测试场, 大象、小鹿、蝴蝶、小鸟等可爱的动物各自链接着一套检测题, 并配合种种动画帮助与背景, 使测试内容表现手法形象化、多样化, 学生的感官接受多种刺激, 可谓趣味盎然。测试时间一到, 屏幕上立即显示他们的得分情况。学生还能点击“电脑帮助”, 查看正确与错误的具体情况及答案。

在线交流:如我校教师利用在线课案《跟着唐僧去西游》 (见图1) 进行教学时, 在学生进入印度的“独特的生活习俗”在线学习后, 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小小论坛”, 利用交流模块进行讨论, 在论坛中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对于印度独特习俗的见解——

“我觉得不能理解这样的风俗, 这么多人在一条河里沐浴, 既不卫生也不文明。”

“对呀, 我从网上看到每次恒河沐浴都有人被挤死或踩死, 怎么还有人要去呢?我觉得他们有些盲目。

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奉牛为神了, 他们怎么会这么愚昧呢?”

“我也同意。动物是为人服务的, 怎么变成人是他们的奴隶了呢?

我虽然不欣赏他们的做法, 但却能理解。这是他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 就像我们过年要请祖宗, 放鞭炮, 贴春联一样。”

……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和学是双边活动, 师生双方都要获得反馈信息。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中的“互动课案”, 使教对学的反馈和学对教的反馈这种双向反馈得到真正实现, 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智力劳动过程。

2.博客主页, 建立学生的网上家园

“电子成长记录袋”中另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网上博文。这是一个支持博客群功能的工具。可以让学生发表博文, 随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活动计划、支持学习的资料、成长反思等, 分栏管理有关学习成长的各类信息, 建立“思想集”、“作品集”……, 并将自己的创造发挥与老师和同学共享、互评。

我校每个班级, 均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网络博客, 所有本班学生的个人博客汇聚在班级博客主页 (见图2) ;所有班级主页, 又汇聚在全校博客主页上。那是学生自己的天地, 里面有学生自己喜欢的音乐、Flash、生动的个人相册和成长日记。所有的媒体素材均为学生自己从网络收集、整理、发布……同时, 这里还是师生间交流的平台, 师生间在网志上真情对话……这样的学生博客, 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个性空间”, 又同时能聚合全班同学、全校同学的博客。学生们的“网上家园”, 以此汇聚人气。目前, 我校的学生博客, 已有近两万篇博文, 数十万次的浏览量。

如我校小安同学的电子成长记录袋 (见图3) , 那是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有他自己喜欢的音乐, 生动的个人相册和成长日记。《北京之旅》、《如果我当爸爸了》、《流浪猫苦儿》, 一个个生动的题目, 让我们看到孩子多彩的生活, 美好的心灵。打开他的文章, 我们还能看到, 这里还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有学生对他说:“你也太不懂事了!不过, 知道自己错了还是好的。”有老师对他说:“有你那一句‘爷爷, 我错了’, 爷爷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这里的成长记录, 不仅吸引着本校师生, 还吸引着“游客”、家长的关注。有一位家长这样说:“我异常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构筑的这个展示的舞台, 以及从校长到教师、家长、学生等共同参与研讨的氛围。”这样的“网上家园”, 记载着学生成长的足迹!

正如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交换一下, 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 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我们交换一下, 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网上博客家园”给了学生、老师彼此对话, 相互交流的空间;在这里, 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 独特的体验、情感在这里交融;这里, 引领着全校师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这里, 是全校师生共同成长的心灵家园!

“电子成长记录袋”的实施保障

1.学时保障

在教学课时上, 我校从三至六年级, 在原有的一节信息技术课时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节地方课程的课时, 专

门安排教师辅导学生建设自己的网络“成长记录袋”, 并在中午开放机房, 让学生自主上机练习。

从三年级开始, 每个学期, 信息技术老师都会结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上网登录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修改个人信息、学习设置、管理的相关网络操作。并结合汉字输入、格式编排, 网上资源的搜索、下载、上传、发布等技能的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发布网志、交流评论, 增加相册, 查看成绩等来建设自己的网上成长记录袋。

2. 职责保障

上表是我校基于“电子成长记录袋”校本课程的教学职责设置。

3. 鼓励保障

正如上文所述, 各学科老师利用平台的课案制作功能, 制作互动式的网上课案来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学生在网上学习活动中所获的学分会自动累积在其成长记录袋中, 同时教师输入相关评语;语文、科学等老师布置让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发布网络博文, 如作文、实验观察记录等。

另外, 作为鼓励措施, 将学生成长记录袋集成在学校网站首页, 学生的网志实时呈现, 班主任老师看后, 便可以直接在管理后台将本班学生的优秀成长记录袋和优秀网志设为“推荐”、“每日之星”等, 以此鼓励学生。全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也都可以参与网上评论。同时, 德育处老师组织在全校性开展电子成长记录袋评比, 评比班级, 评比个人。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推荐, 让家长也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建设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4. 技术保障

学校自主研发系统平台, 将老师与学生互动性的操作无缝接合, 数据内容同时呈现在一个前台界面上, 共享共看, 形成氛围;而在管理后台, 师生各有自己的管理界面, 且只要在自己的界面上就能实现所有的操作, 非常方便快捷。

我校电子成长记录建设三年以来, 学生汉字输入速度大大提高, 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都能熟练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最为可贵的是, 这是全校学生对汉字输入水平整体性的提高。同时, 学生网络应用技能大大提高, 涌现了无数优秀的成长档案袋。每个档案袋, 都记载着学生成长的足迹。

基于“电子成长记录袋”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施, 我们总结出以下的实践价值。

第一,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学会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新型学习环境, 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发布信息, 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发现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达到现代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和信息意识。通过评价策略, 学生能关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反思、交流表达等能力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并不断完善自我。

第二, 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电子成长记录袋构建了适合发展性评价的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 既是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更是观念、思想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环境, 拓展教学外延, 丰富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内涵,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践, 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产生一次革新, 形成新的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体系。

第三, 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 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实时化、网络化、过程化。通过以关注课堂为主线, 成果展示为基点, 老师、学生、家长反馈为协调的评价体系, 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 发挥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四, 改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条件基础, 使得学习的时空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为学生实现自由选课和自主择师创造了条件。促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 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真正实现教学民主, 从而使学生真正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第五, 促进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发展。为学校办出特色, 打造品牌, 快速发展提供成功案例。2006年7月28日至8月4日, “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峰会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电教馆、中央教科所、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和美国西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等共同主办的第一次全球性的教育技术学术会议, 吸引了来自五大洲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我校作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心小学, 被大会邀请作主题发言, 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一个样例, 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赏。其后又在多次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应用会议中作主题交流汇报。

上一篇:一线风采典型人物刘忠允下一篇: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大海啊,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