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鉴定的方法

2024-05-02

字画鉴定的方法(精选6篇)

篇1:字画鉴定的方法

字画的鉴定

1.书画的时代和个人风格鉴别

书画时代风格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有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字画的鉴定。如写字,自古至今就有过许多变化。宋以前人写字,席地而坐,一手拿简册,一手悬肘挥写,后来用高桌子,手和臂的姿势以及执笔的方法也随之而改变。再后来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不同时期的考试规定,对书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明代规定虽要写小楷,但书画还未限制。由于写小楷笔锋活动的范围有限,手指握管离开笔毫的距离变近了,手臂也随着贴着桌案。清代试卷到康熙以后更为严格,要求行行整齐,字字匀称,横平竖直,又光又圆,于是连手腕都挨着桌面了,形成了所谓馆阁体的书风。这固然属于科举仕禄范围的现象,但却是在野的文人、方行的僧道,由于种种关系的影响,也常无形中反映出那一时期的风气。若问某时代的书风究竟是怎样,这便须把各代的字迹摆出来观摩比较,才能理会。只凭观摩,不作有意识地比较分析,不会看出差别;而只从理论上讲求差别不多接触实物,也仍然是空谈而已。

再以书法为例:不仅书法本身关系重要,即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都能看也它的时代风格。例如陆机《平复帖》的句法语气,在明朝人的句法中是不会有的。再就书札行款格式来说,自晋唐至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不相同。今天我们用千古作为对死者的衷悼,明代却用来对生人表示尊敬。清人书画题款惯用的某某仁兄雅属,明人是不会这样写的。不同时代的字,笔画也不同。武则天时新创的字,不可能在南北朝时出现。古代写书、刻本的书籍可以凭避讳字来断定朝代,这种鉴别方法对书画又何尝不适用?还有作者的生卒年代、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制度等等,也都直接或间接有助于判断时代、区别真伪。

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的风格。古代绘画创作的操作方式也和元明以后文人案头作画的方式不同。唐宋以前,壁画盛行,画家们是站着画的,就是在绢至少上作画,也多绷在框架上,立着束画,像今天画油画似的。大约从宋代开始,将纸绢平铺桌上的作画方式才渐渐兴起来。框架绷绢的画法后来只在民间画工中还沿用下去。这种立画的用笔角度和手臂的力量与平画不同,它的效果也就处然两样,这与上述的书法效果问题是同一道理的。

2.纸绢鉴别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纸的质料是判断书画年代的又一标准。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它的特点是纤维较粗,所以也难以作得精细,它无光、无毛、纤维束成圆形,有时见木素。隋、唐、五代书画大都用麻纸,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亩兰亭序》、杜牧书《张好好诗》,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无不如此。北宋以后则急剧减少,但北方辽金的经纸还用麻料。以后用麻纸作书画的则几乎没有。

隋、唐之间,开始看到有用树皮造的纸,大都用楮或檀树皮,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同时又随着手工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精细的佳作。此种质料亦发暗无光,仅比麻纸稍亮一些,纤维束成扁片形,微有纸毛。还有用桑树皮造的纸,其特点是纤维更细,发亮,纸面容易起长毛,纤维束为扁片形。北宋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量的树皮造纸。以后,树皮纸产于全国。竹料的造纸用于书画始于北宋。竹料坚硬,最难制浆,前人无法处理它,所以不采用。竹料造纸其纤维最细,光亮无毛,纤维束或硬刺形,转角外也见棱角。北宋中期后,造书画纸的原料已无不具备,因而从此就不易以纸质来区别时代的前后了。

3.装潢鉴别

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什么轴心;立轴的用料的颜色、尺寸、轴头等都有一定的格式。

元代宫廷藏画选择专人装裱。大德四年,命裱工五芝以古玉象牙为轴,以鸾鹊木锦天碧绫为装裱,并精制漆匣藏于秘书库,计有画幅六百四十六件。

明代书画的装潢形式有进一步发展,书画卷增加了引首,并且有的被写上了字,有仿宣和装窄边的,也有用绫或绢挖厢宽边的;立轴则有宽边、窄边之分,有的还加了诗堂,鉴定材料《字画的鉴定》。清代宫廷收画的装裱,有其特殊的风格面貌。唐熙、乾隆时期,装裱的用料和技术、形式各方面都比较好,卷、轴的天头绫多为淡青色,副隔水多为牙色绫,临近画心那一部分多为米色绫(或绢),立轴有的有诗堂,有的则没有,但一般都有两条绶带。立轴天杆上的圆曲是定制的,与非宫廷有显著不同。嘉庆以后,宫廷装裱的质量逐渐低落,立轴的天杆逐渐变粗(晚期成为方形)一部分轴头不再用紫檀、红木了,而且显得比较笨拙。手卷比康乾时期也显得粗些。

4.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保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樱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樱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

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樱

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

5.服用饰与生活用具鉴别

因时代不同,各历史时期的服饰与生活用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宋代官服帽子,有两根较长的燕翅,分向左右两边。元代主要统治者是蒙族,他们衣冠服饰与宋代明显有异。明代人衣冠服饰又有变代,人们都是留发满头,衣服也没有领子。清代的衣冠服饰则为长袍短褂马蹄袖。

6.题跋鉴别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 张变幻。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

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如果传到现在,宋人题跋虽真,帖本身却是米芾临的。

题跋对书画的鉴定是否可信还要看题跋者的水平。弘历收藏至富,题跋也很多,但鉴别能力都差,往往弄假成真。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他先得了赝本,叹为旷世无双。后来对真本他反说是假的。文征明的题跋就较为可信,因他工书善画,鉴别能力高。鉴别的人除了眼力有高低之分,还须看他对作品的负责态度如何。董其昌经眼过很多书画明迹,但在评真上极不严肃,因此不能对他的题跋完全相信。总的说来,前代的鉴赏家去古较近,见到的东西多,有比我们占便宜的地方。他们的题跋虽不克尽信,还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

7、其它一些证据

别字:历来把写别字看得很严重,书画作者等都不至于有此等错误。如书画上或题跋上,尤其是书画的题款等等出现了这种情况,都被认为是作伪者所露出的马脚。

避讳:在封建帝王时代,行文要避讳,就是当写到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写一笔,这就叫避讳,通称为缺笔。在书画上面,看到缺笔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讳,就可以断定书画的创作时期,不能早于避讳的那代皇帝的时期,否则就是作伪的漏洞。这一问题,一向作为无可置疑的铁证。

年月:书画上或题跋上所题的年月或作者的年龄、生卒不符,或与事实有出入,也将被认为是作伪的佐征。如张大千藏《湘江风雨图》与卷,曾影印于《大风堂名迹》第一集中。纸本,长幅。画墨笔水石风雨竹。自识;风林顾有终,志行昆季,求予写《湘江风雨》已三年矣,而予倥偬未能酬之。今年予上京师,与友携酒追而送别于鹿城之南,乘兴一挥而就,但愧用笔不精而情谊则蔼然也,时正统丙寅岁(十一年,1446年)秋七月望后一日,东吴夏昶仲昭识。钤朱文东吴夏昶仲照图书英太常卿图书等樱另北京文物研究所存一卷,画法款题印记,和张氏藏本完全一样。画在生纸,而末尾题识处纸色拖浆煮熟。细看两卷画笔均欠沉着,款字略有文微明法派,完全是一手之作。再拿夏画真迹中题记印亲校勘,乃知正统十一年丙寅(1446年)夏氏还在吏部考功习,而他官太常卿,则要到天顺至成化五年已丑(约1457年--1469年)间,所以不可能正统中已用太常卿图书的印章,因此肯定这两卷多是明代中期人凭空仿造的伪本。作伪者对夏氏的生平事迹,没有仔细调查研究过,所以露出了这样的破绽来,下述几例书法伪品也是以此判断鉴别的。

唐代颜真卿《裴将军诗卷》(这本身是假的,姑不论),后面有宋初以蔬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闻名的诗人林通的题跋,系伪造,因为该跋的字体是学黄庭坚的,考林通死后17年黄庭坚才出生,不可能学到黄的字体。

唐代欧阳询书小楷《般若婆罗蜜心经》本署书写年月是贞观九年十月四日。而《心经》乃玄奘法师从西域诸经中的一种,玄奘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才奉敕开始译经,欧阳旬岂能预书此经?由此可以断定此帖非欧阳询所书。

唐代李邕书《少林寺戒坛铭》末署杭州刺史李邕书,开元三年正月十五日建。查 《新唐书》本传,李邕书开元甘三年始为杭州刺史,史事不合,可知其伪。潜惠堂刻《灵飞经》后有赵孟俯二跋,其中一跋作于泰定四年(1327年),赵氏时年 应74岁,而赵孟俯卒于至治二年(1322年),享年69岁。可见此跋不可能为赵书。

明代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度有一帖,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考沈度卒于宣德九年(1434年),至成化于十四年(1478年)已死去45年了,凭此即可断定它是伪作。

篇2:字画鉴定的方法

“辨真伪,明是非”是书画鉴别的首要目的。收藏者都希望收藏真品,但因眼力所限区别不了,所以有必要鉴别。从市场角度看,现在市场还有不规范的地方,缺乏诚信,从免费鉴定会的情况看,真少假多。

书画造假由来已久。到今天业界仍然认为,书画现在很难用科学手段鉴定,因为只能辨定纸质的真伪,这样一来后人可用前人的纸作假,所以以纸为依据也是不保险的。鉴定当以“目鉴”为主。鉴别之“鉴”就是用脑中信息库储存的经验与假作品进行对照、鉴别,储存的经验越多,鉴定水平就越高。

做假方法及特点

1、勾填:纸上蜡,覆在真迹上,勾出轮廓,填上墨,其特点是有形无神。

2、临:对临,有原本对照,看一笔,画一笔。此法,神或许可体现些许,但不全面,易错位,不能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才有神韵)。凑出来的作品神韵不易体现,多半是没有成名的画家为生存而作。

3、仿:无原本作依据,大致画出一个风格体现出原画七八成的画意。

4、造:既无原本,也无画迹流传下来,凭空造画,毫无依据。如市场上有唐伯虎画的虎,其实唐伯虎没有画过虎。

5、改:改款将小名家的落款擦掉,落上大名家的款。

6、揭二层:夹宣本书画是可以揭下来的,那么一张原作可以揭成两张,对下面模糊的一张再加工。

7、代笔:过去知名书画家有时请朋友代笔,如宋徽宗有个画院,专请人为之代笔,他题名落款即可。

鉴定要点

现在鉴定还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与个人的艺术修为及实践经验也有密切联系,其中,看笔墨是基础。

首先看“用笔”。这是关键。从用笔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几何。几十年的艺术修为与几年艺术修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从用笔中体现出来。鉴别中须将每一笔拆开,看其是否到位。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层次,前笔和后笔能分开,该重则重,该淡则淡。而且有韵味,如同“余音绕梁三日”黑白分明,前后层次分明。

第三看“用水”。要会用水,如“泼水法”。

第四看“用色”。矿物质颜料,历史愈久越漂亮,不会褪色,而植物质颜料则会随时间而逐渐褪色。

其中,笔墨不可造假,这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因为仿造笔墨达不到原本的境界。所以对笔墨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会在书画鉴定上掌握主动权。

以上是从个人风格的角度谈怎样鉴别,同时,书画的时代风格不可忽略。如北宋以全景山水为主,而南宋则以局部画为主,主题更易突出表现。所以若看到全景山水多为北宋年间的,局部画则是南宋年间的作品。掌握了时代风格,就可大致判定时期。

篇3:2006收藏一流字画的最后良机

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从1998年开始, 到2005年, 经历了一场乌鸡变凤凰的神奇魔术, 许多亲历者都眼睁睁地看到一流字画从自己买得起的价钱, 绝尘而去, 与自己形成阶层性隔核。1998年我跑上海拍卖会, 10万元买的字画可以装满一网球包, 都是清代民国我有用处的。2003年非典是一个时间节点, 那之后字画价格开始飙升, 这是社会财富与货币供应双重增量刺激的结果。因为涨幅太大, 新增财富尚不具备完全的承载能力, 加之一手藏品的原始价格之低, 甚至多数是酬应无偿所得, 财富奇迹刺激卖盘涌出, 所以2005年底出现价格回落。

2005年前的这一轮上涨完全属于价值回归性质, 价格回落只是供求关系暂时失衡, 所以我说, 2006年出现了一次普通收入人群想拥有一流字画的最后机会, 错过这一年的人都在观望中预测行情还会低迷到什么程度?低迷到哪一年?最后永远失去机会。以钱松喦为例, 2005年精品已达10万元一平尺, 2006年我在嘉德拍卖一不小心居然以5万一平尺买到比较精彩的画作, 其它拍卖公司还有更低价格买到不够精彩的, 次年即可翻番卖出。

2006年我经手的几件书画, 最难忘的是张大千《溪山茅茨图》。此画117cm×60cm, 嘉德2005年11月5日秋季拍卖会105万落锤, 加佣金115.5万。我的朋友小胖持有一册1947年《张大千近作展览目次》, 为张开勋先生旧藏, 亲笔《大千居士画影集》序文一页, 记述张大千1946年和1947年两次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展览情况, 内有重点作品照片用相角镶嵌其中, 实际为一本影集, 这就是早期的画展宣传册, 弥足珍贵。《溪山茅茨图》有照片在其中, 这是小胖独享的资料。如果这幅画的原始出处众所周知, 一定就不是这个价格。小胖问我值多少钱?我说300万, 于是他托我以180万寻找买家。我帮他推荐给一位房地产老板, 对方付了30万定金, 说画先放在你那里, 付了全款再取走。

我从来没有挂过这么贵重的画, 纵是别人的, 享受一下也过瘾, 于是这幅张大千让我饱了半个月眼福。等到了约定付款的日期, 取下画真有些不舍, 人与物交流也会生情。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幅少有的张大千精品力作。浅绛, 虽不是最上价的大红大绿, 但画面的静谧却高过任何热闹。山体设色恬淡, 色墨交融, 稠糯一般的细密。我可以感到他在题款前, 用渴笔蘸焦墨, 潇洒地点了几个苔点, 然后得意地写下:“溪静风不过, 树深啼鸟知。山人未来处, 云气入茅茨。丁亥春日拟董叔达笔于潇湘画楼, 蜀郡张大千爰。”

我带着画去老板办公室, 他反复问我值不值这个价钱?我坚持说值300万。他说, 有人告诉他是115万刚买的。我告诉他因为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价差, 以及我看了半个月的不舍。他很勉强, 说那就付180万吧。我说要适当给点酬金, 这也是前面说好的, 他却不同意。其实不是他小气, 而是他对别人买来的低价耿耿于怀。字画行里就这样, 常常有人对你的买卖放水, 最易攻击的点是把真的说成假的, 流传有序就揭价钱老底。我说, 你不信它值300万, 我买下日后证明给你看。于是, 我成了这幅画的真正拥有者, 但筹钱却不容易, 毕竟我没有这么多钱。

画在我手上, 不断有拍卖公司劝我再拿去拍卖。我为什么恨拍卖公司, 可能是这幅画结下的怨, 他们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以为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 把一幅画卖个天价就是成就。到了2009年秋, 我的老乡到重组后的上海天衡拍卖公司, 又动员我卖张大千, 被回绝。11月底的一天深夜, 老乡打电话给我, 拍卖图录在印制过程中, 有人指出一幅张大千有问题, 急需替补一幅张大千, 请帮忙。我真傻, 第二天派人将画送过去。说签个合同作个价好一些, 是的, 假如遇到丢失、毁损, 总得有个稽考。这是我内心所想, 不是朋友诓我。我说:400万。12月22日, 我在现场眼看着从280万起拍, 505万落锤。这件因一时意气买下的一流画作, 又因朋友意气永远地失去了。

我当即对人说, 以前偶然可以买下一两件顶级书画, 以后我这种财富级别的人, 再也不可能买得起这样等级的画, 因为它再不可能有我卖出的价钱。果然, 次年朋友调侃我, 说我去年亏了500万。原来他们说的是, 这幅张大千2010年的市价是千万以上。我倒不在意价钱, 比如今年它可能又不值千万了, 我就在意这幅画的归属。

2006年3月26日, 这是一个吉祥的好日子, 潘敏钟拿来一幅高二适的书法, 第一行写的: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这是李白古诗五十九首之十八, 35cm×102cm, 一共写了173个字, 笔笔工整, 错落有致。没看过高二适写得这么规矩的章草, 估计是二十世纪60年代的。纸很黄, 没有拓裱过, 时间的磨损, 边缘有些缺口, 看了让人生怜, 怕它再有损坏。我决定买下, 价4万。问能便宜吗?他说:你先找人看看, 价格好说。我说不要找人看。他说, 有人拿给桑作楷看过, 桑老师看假。我说不会吧?

常常有人买了东西心里不踏实, 逢人便问真假、优劣。只要有一个人说不好, 就疑神疑鬼。扬州俗语:“养儿像邻居, 臆惑意动。”说的就是这种人。退货的理由也是花样百出, 有说老婆不喜欢的, 有说三岁小儿指这一笔不像的, 最典型的是抬出某名家看假, 实际并没有找那名家看过。我认为这么好的高二适, 桑作楷不可能看假, 说, 不管谁看假, 我买了, 马上付钱!真的付了38000元买下。付钱后, 潘敏钟告诉我, 这是孙洵的。我说潘敏钟这人也怪, 一般人卖东西会把来龙去脉先给你渲染一番, 他却不动声色, 实际上他是看买家识货不识货, 这也算恃才傲物的狂人表现吧。我与他虽走动不多, 想必也有几分相互认可。孙洵在南京地界是一位名不彰显的高人, 我读过他的《民国书法史》, 那详实的资料才叫学问, 一本书页码不多, 条理清晰, 面面俱到, 没有一句空发议论的闲言, 你在其它书中找不到的名头, 他的书中应有尽有。我不认识孙洵, 但我敬佩真有学问的人, 他与高二适有师生之谊, 只有这种不凡的门生才会冷不丁拥有这等少见的精品。

数日后我遇见桑作楷, 正好谈到高二适, 我不经意间说:“桑老师, 我买了一件高二适, 特精, 三尺写了一百五六十个字, 听说是孙洵的, 哪天请你看看?”桑老师说:“好啊。”不管他以前有没有看过, 我告诉他买了这件东西。当然在我手上也不可能跑出去再给不相干的人看见, 倒是我显摆, 将之精裱上框, 放在美术馆画廊里。那时宋玉麟还在当馆长, 看了也称精彩, 说, 如出手可以卖给他。我只好冲他笑笑。不卖的东西应该拿回家才安全, 但是好东西让人分享, 于人于己都是赏心乐事, 何乐而不为?一位老板带一位有书法造诣的领导来, 转一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隔天老板问我高二适什么价钱?说其它都没看上, 就要这个。我告诉他, 这是非卖品。他说, 你考虑考虑, 价钱可以贵一点。我也冲他笑笑, 那时候还没有流行咱不差钱这句话。半年时间里老板很严肃地找了我三回, 我知道人家没有把这件东西不当回事, 也没有以为我不卖是矫情或漫天要价。最后我无奈地笑笑, 有时面子难却, 不就一幅字吗?解人所难也值当。后来我与这位老板成了好朋友, 这么多年来他帮了我很多忙。

到了2011年, 老板突然问我, 领导说高二适有人看假, 咋办?我想也不想说, 我加钱赎回来呀!这么多年, 这幅字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它不是价格高得镇住人的那种, 却是有人可以拿出很多, 就是比不上这一幅。拥有一件东西就让人艳羡, 得意, 不是虚荣, 是实力的展现。这种级别的藏品有机会失而复得, 那是喜出望外。老板说这么做不行, 你买回来不能证明是真的, 要能让他看到是真的, 怎么办?我说, 拍卖, 应该值20万。就这样, 2011年11月25日, 荣宝斋 (上海) 首拍“翰墨飘香”专场, 这幅字以218500元成交, 从此不知飘向何方, 不知这位领导拿到买价几倍的溢价作何想?他应该不会在乎这钱, 更多的该是遗憾。

中国书画真假问题一直是最易受到攻击的软肋, 没有很高的专业水准确实很难判断真伪, 但是偏偏有人不具备这样的权威, 却草菅人命。我首先痛恨造假的人, 也无可奈何不懂真假自以为是的人, 以及认为什么都不是的人。

篇4:印章对鉴定字画真伪作用两例

我以前有文章谈印章在书画鉴定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张祖翼这几件作品中,比较其所钤“逖先海外归来之书”朱文印,对鉴定作品的真伪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别号甚多,有磊堪、磊戡、磊翁等。桐城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八世孙。擅书法、篆刻,偶写兰竹。光绪初,张祖翼在外务部供职,光绪十年(1884)前后,张祖翼远赴英、意等国游历,回国后撰《伦敦竹枝词》、《伦敦风土记》。张祖翼专门为这次出游刻了“逖先海外归来之书”朱文印,稍晚又刻“海外归来”白文印,经常钤盖在作品上。三件隶书联上,都钤有“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章,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在大同中是有小异的,我们先看桐城馆作品上的这方印,其最明显处是“先”字右下部分缺失了,造成这个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印面不平,钤盖时使这一部分没有接触到纸;一是原来完好,后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磕碰损坏。一般来讲,现代字画中作伪的印章,一是传统仿刻,二是用电脑仿制,前者必须水平很高,否则是较易识别的。后者在表面上很像,但因材料和制作方式原因,也是有破绽可寻的,但非有经验者莫办。无论何种仿刻,都要有仿刻对象,大多数情况下,现代仿刻者都是借助《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其实这本书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绝对权威性,除了本身存在一些错误外,其收入的印章也只是书画家某一时期的用印,而书画家一生用印情况是较复杂的,更何况使用时还有各种其他因素存在。也有部分作伪者的印章是通过其他渠道复制的,如原作上所钤的印章。即便如此,同样存在上述的一些问题。

我们再回到张祖翼作品上来,《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只收了张祖翼两方很模糊的印,而且这几件作品上并没有使用。我们看徽博两件作品的用印情况,“文有、诗随”七言联与桐城馆藏印章一样,“先”字有缺。而“纳民、理躬”八言联文字完整。三件隶书联都没有纪年,但在三件隶书上联的下方,分别钤有干支印章,“天山、地理”六言联钤“辛亥”(1911),“纳民、理躬”八言联钤“丙申”(1896)、“文有、诗随”七言联钤“庚戌”(1910)。桐城馆藏品中“得尺、呼马”八言篆书联钤“戊申”(1908),“先”字也有缺损。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题“观获读书后图卷”亦是如此。而书于庚寅(1890)秋的行书“唐诗册页”上所钤“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完整无缺。将上述作品按年代先后排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规律,庚寅(1890)、丙申(1896)“先”字完整,丙午(1906)、“戊申”(1908)、“庚戌”(1910)、“辛亥”(1911)“先”字缺失,这个现象说明该印至少在光绪二十二年以前是完好的,在其后某个时间损坏了,缺失部分应不是钤盖的轻重和手法问题。有这样一个用印过程,说“天山、地理”六言联不真,我相信作伪者在印章的使用上不会如此系统地研究过吧?更何况这些作品分别藏桐城馆和徽博,两者是可以互证的。其实“天山、地理”六言联本身不存在真伪问题,谈印章,是想说明其在鉴定中有时所起到的作用。

上面是通过一方印章的辨析证明作品为真。下面我们再根据一方印章的使用来考鉴作品为伪。展品中有两件邓石如的作品,一为行草轴,一为“明月、读书”七言隶书联。我看这两件作品,可以断定其中必有一件为赝品,根据就是两件作品引首上钤盖的“家在龙山凤水”朱文印。邓石如虽是篆刻大家,但其作品很少,现在遗存的印章实物也不过三十件左右,生前也未辑印谱。后人尽力收集,不过百余枚,有的还是摹刻以及采集自书法作品上的用印,并偶有伪印夹杂其间。造成这种情况,一是邓石如在当时以书法名世,“中年以篆隶真行驰名海内,无暇为人镌刻。”(王尔度《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剩》跋)二是邓石如63岁去世,未享大年。这两件邓石如作品所钤“家在龙山风水”,粗看是一样的,显然是同~方印章,但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字的第二画,两印的位置和走势是明显不同的,可以说明不是出自同一方印。两件作品都是旧的,伪印当为摹刻,水平有限,不能逼真。从两件书法作品看,隶书联徒有其形,笔墨臃肿,呆头呆脑。而行草轴行笔自然、洒脱、老辣,笔墨枯湿、绞转变化很多,信为老手所为,两者水平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此印在(《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和邓石如印谱中均有收录,是邓的常用印,将两印与之比较,也证明隶书联用印与印鉴、印谱是有出入的。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自然收有他的印鉴款识,不仅收了,还很多,“启南”、“石田”、“白石翁”同样的都有好几方,分别钤在不同的作品上。说同样,仔细看,又没有几方完全是一样的,其他许多大名家的情况亦是如此。可见印章即是鉴定的帮手,同时它又是让人困惑的问题。

(责任编辑:马怡运)

篇5:范增字画鉴定 (写写帮推荐)

上海鼎藏上海泓宝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综合艺术品文化公司。本公司以宏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坚持以诚为本、信誉第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创造辉煌的业绩。公司主要以文化艺术品为主,致力于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展览、艺术品鉴定、艺术品交流、艺术品销售等艺术品经营项目。公司拥有一支权威鉴定专家团队和以多渠道、全方位营销方式进行运作的团队,是一支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实力强厚的队伍,具备专业的鉴定水平和有专门的策划和经纪人员,对艺术品进行专业的包装,公司从拍品论证到接受拍品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售后的一条龙服务,上海鼎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泓宝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拍卖、展览、文化沙龙、销售、教育讲座以及开展地方鉴宝活动为一体的古玩玩交易平台,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服务原则,搭建投资艺术品的服务平台,鉴定材料《范增字画鉴定》。

艺术品投资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之一,艺术品投资属于中长线投资,由于艺术精品具有超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且具有不可取代之唯一性和限量性,随着社会经济上升和推广持续,需求将会远超所供,价格必然上升,其增值的功能最终超过金融及地产投资收益。

强大的宣传措施,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广告立体化强势宣传,本场拍卖会必将得到业内更多藏家的关注,值得期待!

本公司,在同时在政界、商界建立、积累了雄厚的社会人脉资源,这必将是一笔丰厚而难得的买家资源;而近年来良好的拍卖信誉及宝贵的高端买家资源,必将为本场拍卖会锦上添花;

此次拍卖凝聚众多资源及优势,秉承“互利、双赢”的原则,必将成为一场藏友关注、行业期待,盛况空前的展拍会!

拍卖会征集范围很广 只要是您认可的古董近现代艺术品 经过专家鉴定 都可上拍

1、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妙,皮色好!

3、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名人绘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精品及当代书画精品!

4、杂项精品:历代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竹牙角雕、奇石等!

愿有缘相见更多的经典藏品,结识更多的有藏识士!

公司竭诚为供拍和竞买双方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届时垂询。

公司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 中星经贸大厦15楼/

联系人:蒋经理 TEL:*** 邮箱:jiangbing0322 @

网址: 博客/u/2239343562

篇6:字画鉴定的方法

一、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粮食字画的制作方法,属于作业、运输领域中的一种装饰艺术品的制作方法,它采用粮食作为原料,通过选粒浸泡、晾晒风干、作字构图、封面防腐,装框而成。用这种方法制作成的粮食字画能防虫蛀、防腐蚀、不霉变、不褪色,可长久保存,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立体感强、灵动飘逸、自然质朴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书画艺术品。

二、竞争产品

粮食字画作为一种新兴、特殊的书画装饰艺术品,为人类文化艺术装饰行业增色添辉,同时又是一种最具有民俗书画艺术的新种类,开创、填补了国内外粮食文化和艺术史上的一大空白。粮食字画系纯手工制作,用料简便,品位却很高雅,不需要机械设备,材料是随处可见的五谷杂粮,其装饰范围极其广泛,适用于传统书画作品装饰的一切场所。具体一些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会议厅等,挂上粮食字画能充分体现公仆的为民情怀,时时提醒自已不忘土地,把人民时刻放在心里,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一面,其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字画用五谷杂粮 1

所制作,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落尽繁华、一派天然、淳朴亲切,为装修装饰行业独树一帜,增色添辉;特别是宾馆饭店、酒楼酒店、茶屋饭馆、农家饭庄等住宿、餐饮行业,挂上粮食字画有天然融合的独特韵味,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生活中的人们居家生活,堂屋客厅、书房居室等挂上粮食字画,迎合了现代人们绿色环保、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带给人们淳朴的生活气息,带给人乡间田野的感觉,久看不厌、陶冶情趣、蓬荜生辉;同时生活中的人们都需要至情至爱的关怀,其作为礼品赠送友人,能体现纯真、朴实的感情与友情。

粮食字画也是一门很奇妙的艺术,同一幅底稿,不同的人制作出的效果绝对不同。因为每一粒粮食的大小、粗细不同,再加上制作摆放方向的差异,所以天底下没有两幅完全相同的粮食字画,这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其作品不仅具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细腻、清雅;既有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又有绘画艺术的笔墨色彩效果,真可谓气势雄伟、精湛绝伦,与传统的字画作品相比,具有创意独特、灵动飘逸、立体感强、苍劲有力、手法高妙,使人耳目一新等特点。

三、项目优势

粮食字画系纯手工制作(生产),工艺简单,通过选粒、浸泡、晾晒(风干)、制板、作字、构图、封面(防腐)、装框等几道工序;具有成本低,用料简便,材料是随处可见的五谷杂粮;其作(产)品立体感强、灵动飘逸、自然质朴,可长久保存,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兴书画装饰艺术品。

粮食字画生产投资少,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依靠各种粮食和制作者的双手,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机械设备,只需购置一些必用的工具,购备一些色彩斑谰的粮食等材料。对于现有经营企业、生产厂家增加新品种,本项目直接实施投入只有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费用(以100人制作生产规模而言)。对于新上项目的企业、厂家,既便考虑到厂房建设、初期宣传推广费用,也不会超过100~150万元人民币(以100人制作生产规模而言),而能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每年获得高达110万元以上的纯利。

四、市场前景

1、市场预测:本发明专利项目制作生产的作(产)品,适用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等办公室、会议厅,特别适用于酒楼酒店、宾馆饭店、茶屋饭馆、农家饭庄等,适用于家庭堂屋客厅、书房居室等装饰。单就饮食行业而言,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680万家餐饮企业,平均装饰作品3幅/家,涉及的粮食字画需求量超过2040万幅,只要得到1%的市场份额,就能达到20.4万幅,按发明专利20年分摊1.02万幅/年,按照平均480元/幅的出厂价,能够实现489.6万元的产值,110万元/年的纯利。预计3年以后,能够达到占领餐饮企业装饰市场至少5%的市场份额,年实现

纯利550万元人民币。

以上市场预测效益,仅指本项目制作生产的作(产)品市场营销这一块,还不包括开展本项目技术培训收益方面,比如向社会广招学员,传授制作技术;与职业学院、技工学校等联姻,开设专业课堂教学。

2、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根据接产方(者)情况不同,初期投入资金10~150万元,可安排100人就业,初期至少获利110万元/年,3年以后获利550万元/年。

五、转让方式及合作意向

上一篇:七、课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下一篇:小升初英语作文预测:My holiday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