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2024-04-25

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共9篇)

篇1: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世纪合格人才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世纪合格人才

黄增森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高速发展,日益明显的不平衡和激烈的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荷,也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是青少年人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他们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高中学生随着身心不断趋向成熟,他们的情感日益深厚、含蓄而稳定。喜、怒、哀、乐不轻易外露,总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时间和地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社会重大政治问题、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生的理解等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有了较深的发展。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和艺术的鉴赏中体验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高中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等,特别是随着高中学生理论思维的发展,他们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在确定因果关系时,思维的独立性发展起来。随之思维的批判性也发展起来,他们一般不轻信结论,喜欢怀疑、争论和评论,在讨论问题时,注重别人或自己是否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论据,看问题已不像初中生那样肯定或否定一切。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和理智。随着他们社会经验不断丰富和智力发展,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和主动,认识到现实的自我是通过个人行为表现与社会,以及别人的评价来确定的。人生观初步形成,但这种认识和探索往往缺乏经验,初步形成的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且不稳定,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富于理想,憧憬未来,为追求美好的前途,立志刻苦攻读,发奋学习,这是一种积极的倾向。充满浪漫主义热情,憧憬未来。激倩更多地与理想和前途交织在一起,虽然情绪相对于少年期较为稳定,但也经常因前途未卜、抉择太多而郁闷。

社会交往大大扩展。很重视同伴友谊,择友有较高的原则性。友谊的标准是信任和互助。更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朋友,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对朋友倾诉.

尽管高中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一方面中小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过高的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心理障碍现象明显增加,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和兼容性较差,刻苦精神欠缺,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果他们的心理抵抗力较差,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这些新变化,我们认为中小学德育要增强学生社会生活的适应性,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方向教育与基本道德和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改革德育的方式方法,克服成人化和形式主义积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明确的看法。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2、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对父母和家庭其它成员很亲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

其表现:

①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

②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③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④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3、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4、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与这一条相对立的是喜怒无常。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说他们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5、行动自觉果断

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便果断地采取决定,不盲目、不犹豫、把自己的决定贯彻如一,决不是说是一样而做又是一样。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决定,而是说不能轻易地改变决定。

6、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热爱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爱学习,如爱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把学习看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责任感,对于工作积极,认真完成.

7、正确的自我观

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正确的自我观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有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取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

上述标准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呈现出心理的多元化。因此我们在分析学生心理时要全方面的考虑。高中生处于心理成长阶段 ,由于家庭与社会的愿望,加上沉重的学业负担,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学生就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现象。学校的教育职责不仅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学习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又是各种素质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整体素质的内部依据,是基础。因此,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德、智、体育的基础和前提。

“心病还得心药医”。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列到首位,必须先解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在一个人神志不清、失去理智、失去正常思维的情况下,任何教育措施都不会发生效力。同样道理,智育也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在两个学生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甲心理健康,精神振作,精力旺盛,乐观活泼,学习轻松,乐学勤学,其成绩必然很好。而学生乙因故精神不振,苦闷悲伤、疲惫厌学,一学习就头痛,其成绩必然很差,甚至感到学习痛苦劳累。后者由于心理障碍严重,其智力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也需要有良好的心境,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长期处于忧心忡忡状态中的孩子,一个处于惊恐伤悲中的孩子,其肌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

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高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

人的自身发展,是一个独立的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从胎儿期孩子感知世界开始,人便进入了心理发生、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需要进行心理辅导,需要给予心理训练和进行养成教育,错过了最佳期,就会如“狼孩”一样,造成心理发展的空白,大脑开发就会受阻。特别是到了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这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处于急遽变化的高峰期,随着性的成熟和个体独立性的增强,其内心世界变得矛盾重重。动荡不安,有些学者称这个青春发育期为第二次断乳,也称为“危险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产生心理疾病。如: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孤独症等等。对新生一代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客观要求,时代呼唤,更是高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改变教育现状、克服教育弊端的迫切需要。

从家庭教育来看,普遍心态是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观念上体现为重智力轻品德,重分数轻实践,重统一轻个性,重养育轻教育的“四重四轻”现象;在实践上的表现则是四个过度行为,即:过高的期望,过苛的要求,过份的溺爱和过度的保护。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许多弱点。例如过度的依赖性,不善于自理、自立,缺少生存能力;自私、任性,自我中心主义;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缺少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

学校长期以来受到升学率的压力,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学生心理教育知识而做出一些违背学生心理规律的事情来,使用心理惩罚手段造成学生心灵伤害就是一例。心罚相对于体罚而言,是更加残酷的一种精神伤害,其后果是给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学生产生心灰意冷、孤立无援的心境。心罚是一种错误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普及心理教育知识,把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纳入教育工作日程,把心理素质培养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一环来抓实抓好。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心理品质是人才成长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要想在一生中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生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大科学家爱迪生也说过:“伟大人物最显着的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

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素质要求更高的时代。这代人必须具备优良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创造性,具有竞争意识,具有抗挫折能力,具有适应性和自我完善能力等等。一句话,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要为明天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把心理教育摆上日程,怎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开拓学生的潜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后来者,在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的同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时,充分注意利用高中生多数时间是在校集中学习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集中性优势,遵循了示范性、活动性、引导性、合力性等原则。我们在教育与疏导工作中充分注意营创团结、民主、友好、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共同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与疏导。

(一)示范性原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除家长外的成年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楷模,是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好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心理的进步,做好学生的导航员,尽量减少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二)活动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我们学校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着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在活动中陶冶学生。而学生在课业的重负下,他们也渴盼有更多的机会锤炼与体现自我,松驰神经。我们就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在学生的活动兴趣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心理疏导之目的。

(三)引导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走向成熟,走向独立,我们在教育与疏导时注意多激励、鞭策、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注意教育与疏导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以便教育与疏导获得最佳效果。

(四)合力性原则。

这里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应注意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统一,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使心理疏导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教育报》,1990年10月16日)足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之于学校教育、个体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面对日益扩大的生活视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朝气蓬勃,富有创造激情;他们渴望独立,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是初升的太阳,是明天的栋梁。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这些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下一代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压力,成为新世纪高层次、高素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2: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老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战术,以心育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和人格的谐调,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培训,我学到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这对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心理健康实践浅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善用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礼记·学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育中运用表扬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成绩进行肯定,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位教育家说过:“无论什么

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是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因此,聪明的老师会用表扬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用他们的优点鞭策进步,以局部带动全体。在一次周会课中,我表扬了班中许晓栩、潘林丰等几位积极冲洗厕所的同学,不仅能自觉学习,又能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思想,持之以恒地冲洗学校里最脏的卫生死角。我话刚说完,教室里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此后,在每天的卫生轮值工作上,卫生委员在安排卫生工作上再没有汇报“谁逃跑了,谁不去冲厕所”等现象。就连平时劳动好逃跑的曾楷敏同学,一天放学后,看到班里的门窗坏了,他马上向我汇报后,带动其他同学共同修理好。我抓住机会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从此,他不再对劳动产生厌恶,甚至毛遂自荐要当卫生委员呢!

表扬得当、及时,会使受表扬者乘风破浪,不断进取;表扬不得当,也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性谈话,要注意好以下几方面:

(一)表扬的准确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之前,首先要对表扬的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讲究分寸,要分析要表扬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表扬,以免产生表扬一个,挫伤一批等副作用。

(二)注意表扬的导向性。通过表扬个别,激励全部,让学生在表扬的激励下,朝着老师表扬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注意表扬的艺术性。对不同的时间、人物、事情要采用不同的表扬方法。如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用给予荣誉的方法;对中差生要指出 2

优点,公开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注意考虑表扬是否起到反作用。

二、巧妙批评,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言行,通常需要运用批评的武器,使其得到改正。教师的批评,不应是大声叱责,也不应挖苦讽刺,更不应拍桌打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由此可见,教师的批评方式如果粗鲁,不但不能使其改正错误,相反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可见,批评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巧妙地运用批评,才能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使之改过自新,使之“去人之短。”那么作为教育者,应如何正确利用批评性谈话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呢?

(一)用微笑来暗示。用微笑的方式去批评学生,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法,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的细微违纪行为,或偶一为之的过错。如:学生上课迟到一二分钟,或上课时思想开了小差,这时,教师对其微微一笑,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能告诫自己:老师注意到了,下次千万别重犯。

(二)寓批评于表扬中。多数学生一听到批评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小学生大多喜欢听表扬的话。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可先发掘受批评学生的优点,争取批评于表扬中,这样易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班谢泽彪同学喜欢搞小群体,甚至与其他班的小淘气包拉在一起。我教育他说:

“泽彪,你的交际能力很好,能与某些同学搞好团结,如果你能成为全班同学的好伙伴,那我就真服了你。”班中的黄梦智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屡次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可他却骄傲自满。我教育他时说:“梦智,你在老师心目中是一名好学生,如果你能克服骄傲自满的缺点,那么你在老师、同学心目中就更完美了。”这种教育方式,能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故常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用故事来感化。生动的故事是“一部”可供借鉴的“历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通过相关的生动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感化其被扭曲的心灵。如我班的黄立煌、吴圳煌等几位同学,经常放学后或星期

六、日到网吧上网打游戏。甚至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借口生病不参加学校开展的游园活动,而结伴到网吧。我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发现事情真相后,立即与其家长联系,把他们找回来。开始,我严厉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进而用缓和的口气向他们讲述上网吧而造成的人格损坏、发生暴力、发生枪杀等有关真实事件,让他们感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通过几次的教育点化。这几位好上网的同学终于在一次书信作文中自我表白了自己的心声与悔改。所以,老师不应该整天盯着孩子的缺点,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而是要尽量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对一此确实很调皮的学生,老师要有耐心和信心,对他们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循循善诱,而不能态度粗暴。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长期的教育工程,任重道远,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途径,改进教育方法,常抓不懈。只有老师善于运用心理战术,以心育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和人格的谐调,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篇3: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一、端正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恶”的。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与他的思想和个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自身、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健康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气质和个人的性格。只有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个性,学生才会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有了一定的兴趣,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倾向性,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顺利开展。

二、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情感关怀在德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对德育的冷漠、道德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学生较多的爱心、诚心、热心、关心,给学生多一些理解沟通,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效果,必能使学生走出心灵困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爱”,体会到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这种师生氛围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处在这个氛围中的群体行为、个人思维都有重大影响力。然而,师生关系也依托于和谐的群体环境存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身处这种关系中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关系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育人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也会让学生精神颓废,道德沦丧,厌恶学习。所以,对于德育不能懈怠,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真正从学生出发,真正为学生付出,有效开展德育。

三、精心整合德育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礼记·学记》开篇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师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精心丰富德育知识的内容体系,增强德育的趣味性,陶冶学生情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的、形式多样的德育,如励志的青春演讲活动、网络道德问题辩论会、重大热点道德问题讨论会。也可以把文艺和娱乐活动融入其中,使道德修养、智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道德感,实现知行统一。根据学生接受情况,组织道德心理讲座,使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与感染,主动参与到德育中去,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效果。

四、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磨炼学生道德意志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忠、孝、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文化积淀,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应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把这个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大力吸收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营养成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礼记·大学》中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摆在第一位,只有学生自身修养提高了,才有机会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使命感,提高道德心理素质,以规范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意志就是指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学生在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有坚定的道德意志,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肯定会提高道德修养,磨炼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4: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一要充满爱心。只有真正的爱才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应该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真爱,用自己的爱心去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要有耐心。心理问题通常是反复无常的,教师不能有厌烦心理,更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要坚持不懈地工作。教育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对老师的爱心和耐心是一个考验,教师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循循善诱。

三是班主任要多少懂得一点心理学。心理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完善。人的举止受动机支配,是心理活动的表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掌握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品质因素,善于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信息和行为信息,并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细心观察,尽力做到坏苗头立即灭止,好萌芽及时培养,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重视群体教育,促进宽容、友善、理解、支持、信任、激励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勇于面对挫折,消除自卑,恢复自信,正确评价自己。

四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良好的品德,对不和群、不习惯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学生及时鼓励,使他们养成关心集体,热爱班级的品质;对胆子小、做事怕担风险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即胆怯心理,去迎接挑战;对好强自负,自以为是的学生要选择一些动作难度较大、复杂的项目,使他们看到天外有天,克服他们自负、骄傲的毛病。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求知欲、责任感、自信心、自制力、调节人际关系等能力,克服焦虑的心态。

总之,未来的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创造美好的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的武器。

(作者单位:哈尔滨秋实中学)

篇5: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点亮一盏心灯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打开搜索引擎google,在大约15000项“心理高压人群”查询结果中,有一半以上关于大学生:“大学生:新的心理高压人群”、“三成大学生郁闷”,“毕业生成高压人群”等,而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中则以就业压力最为突出。

一、近年来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人事用工制度以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从“统包统分”过渡并转型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工作年限延长,使社会接受毕业生的力度大大减少,军队裁军和每年正常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等,也给毕业生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自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迎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官方数据称201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660万余人,毕业生人数与岗位相比显然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不同性别的就业趋势差异日益明显。这些新形势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而近些年我国出现的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则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信心不足,心理负担加剧。

二、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虚荣心理

随着高校大范围的扩招,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光环退失殆尽,但其“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却始终未改。“面子”比“票子”重要的观点不在少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优越感,自以为学识渊博,是一个“人才”,不肯从基层做起,到头来往往是“眼高手低”。虚荣心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二)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对全国近百所高校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三)怯懦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过度的自卑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在用人单位的招聘者面前畏首畏尾,过分紧张,不能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往往因此错失就业机会。

(四)承受力差

2012年,华师武汉传媒学院校通讯社对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师武汉传媒学院等13所武汉高校进行了一项网上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超六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独生子女似一碰即碎的“瓷娃娃”。66%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都向父母以及身边的朋友求助,仅有34%的学生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较差的心理承受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处理所面临的不顺与挫折,进

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控对策

(一)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四)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

篇6: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性心理网恋心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 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03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面对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网恋现象,大学生们持什么态度呢?调查显示,多数(占65%)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既不明确表示反对,也不公开表示赞成。而对网恋明确表示赞成(占12%)或反对(占24%)的都是少数。但对于网恋是否有可能成功,受访者的回答分化较大。8%的被访者认为“十分可能”,认为“有一点可能”和“不确定”的分别占到36%和28%,另外还有25%和4%的被访者选择了“不太可能”和“绝对不可能”。在整体上,对网恋成功持乐观态度的大学生要更多一些。乐观者认为,网恋更注重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爱情应该更加牢固,成功的机会也比较大。而悲观者则认为,网上聊天是网恋初期

相对单一的了解方式,这种方式使双方缺乏实际的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很容易“见光死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篇7: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倾向或个性心理特征,而健康职业心理是在职场环境熏陶下个体对工作的不同看法,态度和意见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的一种心理结果,是职业心理的最佳状态。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有以下特征: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

5.人际关系和谐 6.能动地适应环境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

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学性。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健康职业心理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的保障。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下,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和职业观,才能够经受困难和挫折,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勇往直前、积累经验教训,赢得就业机会、获得就业岗位;相反,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下,大学生或盲目就业、或犹豫不定、或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消极等待机遇出现。不良的就业心理成为求职择业的内在屏障,阻碍了大学生客观认识就业问题、清醒对待就业问题,导致错过很多就业机会、后悔莫及。青年大学生要立足社会需求、立足职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实习活动等等,主动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地应对就业问题,迎接社会挑战。

大学生是否具有一份良好的职业心态,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由于受到“就业”这一事件的刺激,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所波动是正常的。针对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应当采取适当的调试方法,否则将对大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最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危害:有焦虑症、体化症、解离症、性心理异常、情感症、精神分裂症以及人格异常症。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就拿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来说,跳楼者有大部分是在读的大学实习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这些年轻人迈入社会踏出第一步之后,就迎面遇上了一堵墙,“而我们所有的机制都是排斥他们的;我们所有的声音都是告诉他们,你们是打工的,你们不属于这里;所有信息对他们都是不利的。所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就加剧了他们的这种困境。这种矛盾没办法解决、克服的时候,那么脆弱一点的人,就会选择自杀的形式来克服这种困难。”大学生刚走向社会,就好像从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下子回到了现实,从一个学习者转变成职业者。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适应人类的发展,只有人去慢慢的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就应该树立起这种职业意识,以便于在刚走出社会后不会手足无措,甚至走上不归路。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环境瞬息万变。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受到异乎寻常的挑战,致使个人内心情绪郁结,人际沟通不畅时有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各方面的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卫生知识和技能措施,那么,极易造成严重心理失衡,甚至日久成疾,其后果不仅对个人生活以及事业和学习造成严重损害,也会给家庭带来额外负担,并将加重社会正常运行成本和不和谐程度。所以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变得尤为重要,要做到:

1.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2.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养成高尚的职业品德

3.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5.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6.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篇8: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经常会给人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人们如何面对成功、面对失败、面对挫折, 甚至面对灾难, 都将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即心理素质, 这是决定竞争成败的重要条件。在当前经济腾飞的信息时代,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会产生很多矛盾和斗争, 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 甚至陷入“误区”, 发展成为精神障碍等。近年来, 从中小学生出现的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中, 逐渐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偏差, 大多数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 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而形成的。

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对此更不能漠视不理。现在青少年的主流是健康的, 但也不能否定, 在他们当中经常出现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 表现在学习上怕吃苦、懒于独立思考, 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 心理脆弱, 易产生消极情绪。取得成绩时则认为是自己的天智和勤奋, 不能认识到群体的作用, 在群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 对集体的活动不热心, 对社会舆论不在乎, 我行我素, 不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导致个别学生因受到严厉批评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而走绝路等现象, 这一切都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健康。因此, 我们必须下足工夫, 正视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健全他们的人格,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健康的心理素质, 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从教材内容看, 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 思想品德与生活、语文、历史、地理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科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处处都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 联系家庭, 引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存在固有的血缘关系, 感情和伦理道德上存在固有的内在联系,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所以, 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 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 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 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 如, 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 由于认识的片面性,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 甚至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 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学生心理有缺陷时要及时矫正, 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 使他们养成乐观进取的习惯。

3. 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 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 解决心理困惑, 治疗心理疾患, 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2) 通过师生之间朋友式的谈心交流, 架起爱的桥梁,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恢复自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成绩等方面产生的困惑, 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3) 建立“悄悄话”信箱, 学生把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疑问, 随时以书信形式投入信箱, 并很快能得到咨询回复, 引导学生、疏导学生。

(4) 学校设立一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每天定时开通, 帮助一些有心理隐私的同学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5) 学校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和教学工具, 向学生公布心理咨询情况, 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直接与老师对话, 谈学习, 谈工作, 谈心里的秘密, 及时解除心理上的压力。

同时, 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阵地, 通过交流,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 做好宣传广播, 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 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教育的鞭策。

篇9: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心理障碍倾向占2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10%,严重的占1%。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本文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问题对策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解析

1.心理健康的定义及评定标准

给心理健康一个明确的界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作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卡特曼在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良好人际关系;⑧适当情绪表达与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条件下,对个人需要做恰當满足。

我国学者也相继对心理健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陈家麟综合国内外学者将心理健康标准界定如下:①智力发展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⑧意志品质健全:④行为协调适度:⑤人际关系和谐:⑥人格完整独立。

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国内外学者为了制定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孟庆茂、西南政法大学梅传强等著名学者都做了深入研究,而黄希庭教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协调:(7)适应能力强(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描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从众多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介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病率为16%,其中以神经症为主,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见心理障碍对高校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及身体健康己构成严重威胁。

马晓明,徐宪春也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进行了研究(自我同一性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能增进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会给个体带来冲突、不安、痛苦和焦虑,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区域文化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情绪和意志力等。

2.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

对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讲,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但又非常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新入学学生的适应和调整问题。首先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第二是生活环境上的变化也很大,这种变化主要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第三是地位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中学时往往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他们已习惯了成绩比较好、比较拔尖的地位,但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势必使大部分同学失去原来的拔尖地位,而成为一般甚至比较差的成员,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存在着明显差异,更由于今天90%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他人交往中有的以我为中心,任性、霸道、自私等心理特点便会暴露无遗。所以在大学生里对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

(3)恋爱心理困惑

时下的大学校园谈恋爱已很普遍,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和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茶饭不思、神态迷乱,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惩后果。

(4)抑郁心理

有少数大学生因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在容貌、体形、身材、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在自身个性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如心胸狭窄、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这些缺陷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由过度的自卑引发出过度的自尊、敏感、多疑、敌视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有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也有与性有关的不适应因素以及其他遭受重大损失、早年伤害性体验、家庭和意外因素等。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自我因素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来自学校这个小社会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1)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化。知识信息的丰富、学习生活的紧张、社会竞争的激烈等往往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负担,对于心理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时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毕业分配的市场化趋势使大学生不能不对进入社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从而造成心理失衡。

(2)学校价值日标单一化。我国学校教育价值理念长期存在偏差:以学科为本位,以知识为中心,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在这种知识唯一,分数至上的理念下,学习过程不仅不能成为学生滋养心灵提升人格的过程,反而成为压制人、异化人的过程。

2.家庭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众多,其中家庭因素作为基础性和根源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深刻而持久。亲身体验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睦带来的烦恼、痛苦,或父母等有不良人格特质,教养态度恶劣;或家庭成员及其亲属的过分关注;或家庭及本人长期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或家庭经济状况长期严重困难等都会使大学生心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3.自我因素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 —22 岁,正处在青年中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四、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应从社会环境因素、自我因素等方面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1.从社会方面看

第一,大力改善农村面貌。农村户籍在心理健康的低水平上有很强的阳性预测值。中国的城乡剪刀差长期存在,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各项社会资源贫乏,农村人口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和较明显的社会歧视。政府应该以比建设城市更大的力度来建设农村,进一步免除相关税费,还利于农民,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缩小、消除剪刀差。

第二,进一步推行独生子女制度。虽然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非独生子女的问题要更突出一些。目前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超生现象十分普遍,这将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人均生存资源、人均教育资源会交得紧缺。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生存压力、抚养压力、升学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第三,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较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如果政府和社会能关注这一现象,使特困家庭最低保障金相应增长,将大大缓解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紧张。

第四,强化民政部门的职能。双亲缺失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边沿群体,他们的许多权力无法得到保障,有的甚至无家可归。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应该做细致工作,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2.从个体方面看

第一,悦纳自我。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礙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如自己的家庭、才能、容貌性格等。悦纳自我最主要的是无条件地、平静而理智地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第二,情绪调适。面对学业压力、交往困惑、就业竞争、家庭贫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许多同学跨入校门时的渴望与激情会慢慢逝去,惆怅、压抑、恐惧、焦虑等灰色情绪会渐渐盘踞心底。自我调适在很多时候就是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以缓解压力。例如倾诉、写信、娱乐、电影、电视、音乐、旅游、聚会、运动等都是分解消极情绪的渠道。

第三,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状态良好,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协调平衡的个体,便会身体健康,情绪乐观稳定,学习、工作游刃有余。在适应外界环境时,大学生应摆正心态,降低期望值,像杨柳一样柔软韧,而不要像钢板一样板直僵死,否则只会被社会淘汰。

第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艾利斯理性情绪治疗(RET)理论(ABC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个体合理的解释、评价、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所以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91-94.

[4]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1):109-112.

上一篇:谨防跳槽陷阱 换工作要权衡利弊下一篇:教师公招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