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书目

2024-05-05

计算机专业书目(共9篇)

篇1:计算机专业书目

计算机专业书目:

1、《IT学生解惑真经》,肖舸、左飞等

2、《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凌志军

3、《ACM图灵奖》,吴鹤龄

4、《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William Stallings 著

5、《数据库系统概念》(第5版),AbrahamSilberschatz等著,杨冬青等译

6、《程序设计实践》(第2版)Brian W.Kernighan Rob Pike 著,裘宗燕译

7、《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俞甲子 / 石凡 / 潘爱民

团委推荐精读书籍:

物理学:《时间简史》 作者:Stephen William Hawking(霍金)

历史:《中国通史》

文学:《论语》作者:翦伯赞

红色经典:《地球的红飘带》 作者:魏巍

备选:

物理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作者:Castor V Pollux 历史:《西方哲学史》 作者:BERTRAND RUSSELL(罗素)

文学:《古文观止》作者:吴乘权、吴调侯

红色经典:《毛泽东自传》(西行漫记)作者:Edgar Snow(斯诺)

要求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每个同学写至少一千字读后感两千字读书笔记,并自行选出班内最优秀的三份作品。请于11月22日前交至社团部负责人处,不得延误。

联系人:李梅 ***

篇2:计算机专业书目

计算机组织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俸远祯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 陈慧南

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

操作系统 汤子瀛

计算方法引论 徐萃薇

计算机专业英语 杨永田

面向对象技术引论 周之英

编译原理 蒋立源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蔡自兴

多媒体技术 林福宗

软件工程 杨文龙

计算机系统结构 郑纬民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高传善

网页制作与设计 陈语林

windows 2000程序设计 刘振刚

J2EE 1.4基础教程 李化泽

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设计与实现 王强

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 罗惠琼

计算机控制技术 王勤

JAVA

篇3:计算机专业书目

一、构建主义理论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影响

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知识的获取不是纯粹来自教师的传授, 而是学生在教师和学习搭档等多方力量的帮助下, 以一定学习载体为支撑, 通过意义构建获取知识。鉴于这样的认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必须克服教师包办的教学思想, 充分利用本专业教学的有利条件,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 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获得本专业教学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反思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 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包括,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与教材作用, 即, 过于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过于突出教材的载体作用, 忽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消极参与。同时, 由于教师教学的垄断性, 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已有的兴趣爱好及学习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他们总是无法摆脱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怪圈,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为了扭转上述种种不利情况, 教师应在构建主义思想下,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构建主义理论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表现还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专业文化知识不重要, 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事实上, 理论与实践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理论的基础, 实践必将缺乏支撑, 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支撑, 或者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贫乏, 他们将难以开展计算机实践操作, 反过来又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事实上, 学生计算机实践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 追根到底在于理论知识的不足, 即, 学生缺乏理论支撑下的必要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行为理论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影响

1. 确立主体实践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体现全面育人的思想,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毋庸置疑, 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已经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得到证明, 这也与中等职业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相吻合, 即,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致力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我们知道, 信息时代背景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毫无疑问必须把实践摆在重要位置, 所以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实践为突破口, 挖掘学生实践潜能, 教师教学尤其应该体现实践主义思想, 即, 学生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 确保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他们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 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设计合理、科学的实践操作程序, 并在计划的制订、行为的指导以及评价等方面做好准备, 确保学生实践的顺利进行。

2. 指导主体实践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显然, 教师故步自封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广大教师应有更为宽广的视野, 把注意力转向更为丰富的计算机实践领域, 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满足本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学生的实践行为不拘一格, 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迎合学生对计算机前沿知识掌握的迫切心理。当然, 网络知识既丰富又体现着一定的复杂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问:网络学习,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帮助;如何将网络中所学的知识与教师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 学会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 直至通过对所获取信息的整理、分析, 将与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化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网络知识的丰富性对初涉网络的学生而言, 可能难以确定学习方向。这时, 教师应把对学生计算机专业学习有用的知识推荐给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掌握知识的意识, 提高网络学习效果。

总之,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只有遵循一定的教学理论, 并通过多方改革,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计算机专业书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在课间之余还要对学校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对学校的网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计算机教师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好信息的更新速度,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接受新的技术,加强自身的专业化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且运用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处理生活的实际问题。

因此,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加强专业化学习。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

首先,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能否实现专业化,学校拥有专业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推广的关键。

其次,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社会影响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再次,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发展、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因为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社会不断地向教育提出新问题,人们不断对教师提高期望值。如果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要不懈追求。

最后,教师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打造优质精品特色教育的需要。任何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1、内因(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

其次,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并理解其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则能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同时也促使他们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专业素质、加快专业成长等问题。

再次,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卓越、力求成功的一种内驱力。教师如果有很强的成就动机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发展。很显然,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直接决定着其是否具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外因(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鼓励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政策导向,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其次,学校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是否营造一个敬业乐业、进取有为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唤醒、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搭建舞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最后,家庭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家庭支持度、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的经济实力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学校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四部曲: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活动。

1、读书活动

读书的热情、习惯和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计算机知识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计算机专业教师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让自己永远有一桶水。

2、学会对教材灵活运用

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上课时应该从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实地讲解,这样不仅学生易于理解,也会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师既拓展了教材,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教材的资料并不是时时都在更新的,所以会有跟不上实际教学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教师们更应该自己收集教材,把一手资料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样既新鲜又有教育意义。

3、善于设计多种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创新教材,还要不断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分配任务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教师设计的课题是给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同时又是可以跟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桥梁。一方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实际处理问题是也增强了自信心。

4、在反思中进步

首先,时刻反思教师这一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

其次,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对自身的知识不断加强、不断充电。

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育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宁晓波,何芳超,盛永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技能的测评及分析[J],统计教育,1996(6)

[2]喻朝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西北职教,2009(3)

[3]百度文库,浅谈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011-7-19

[4]福建省教育厅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007-12-13

篇5:计算机专业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计算机统考大纲/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1、《离散数学》:耿素云等,北京大学。

2、《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Willian Stallings,电子工业出版社。

3、《编译程序设计原理》:杜淑敏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课资料:

《2015厦门大学844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846电子线路(含模拟和数字)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

《2015厦门大学615普通物理学(含热、力、光、电)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2015厦门大学615普通物理学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820量子力学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820量子力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

《2015厦门大学844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

《2015厦门大学846电子线路(含模拟和数字)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820量子力学专业课全真模拟卷与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615普通物理学(含热、力、光、电)专业课全真模拟卷与答案解析》《2015厦门大学844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全真模拟卷与答案解析》

《2015厦门大学846电子线路(含模拟和数字)专业课全真模拟卷与答案解析》

篇6:传媒专业拓展书目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篇7:俄语专业必读书目

课外阅读《大学生必读书目》实施办法

(俄语专业部分)

一.俄语专业课外阅读《大学生必读书目》提供了学生应该阅读的中文.俄文著作,其中中文部分40种(中外名著各20种),俄文部分80种。

二.俄语专业学生从《大学生必读书目》中文部分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10种,其中第二.三学年每学期不少于2种,其余各学期至少1种;俄文部分中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5种,其中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不少于5种,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不少于2种,第二学期至少1种,第四学年每学期至少1种。

三.学生每读完一种中文书籍应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学生在第一.二学年每读完一种俄文书籍应撰写不少于200单词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在三.四学年每读完一种俄文书籍应撰写不少于1000单词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

四.课外阅读成绩考核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按规定每读完一种中文类书籍,并提交一份合格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即可获得0.1学分。中文类书籍课外阅读共1个学分,由各院.系.部助理和教学秘书按学期进行评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按规定每读完一种俄文书籍,并提交一份合格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即可获得0.2学分。俄文类书籍课外阅读共2学分,第一.二学年俄文类书籍课外阅读的成绩由担任俄语阅读课的教师按学期评定,第三.四学年的成绩由外教或担任俄国文学课的教师按学期评定。

五.课外阅读学分不能以其他课程类别的学分代替,未修满学分者不能毕业。

附录一:汉语人文类选读书目(40种)附录二:俄语语言文学类选读书目(80种)

附录一: 汉语人文类选读书目

一.中文书目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3.《孙子兵法》(孙武)

4.《史记选》(司马迁,王柏祥选编)

5.《唐诗三百首》(孙诛注)或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

6.《宋词三百首》或《唐宋词选释》(俞平伯选释)7.《鲁迅小说集:野草》(鲁迅)8.《女神》(郭沫若)9.《家》(巴金)10.《雷雨》(曹禺)11.《子夜》(茅盾)12.《骆驼样子》(老舍)13.《围城》(钱钟书)14.《青春之歌》(杨沫)15.《可爱的中国》(方志敏)16.《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7.《中国当代作品选》(王庆生主编)18.《毛泽东诗词集》(中共中央研究室编)19.《科学发展纵横谈》(王梓坤)

20.《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王士舫,董自励)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在中学阶段已完成,此处没有列入,若中学没有阅读,也应补上。二.外国书目

1.《共产党宣言》(马克斯.恩格斯)2.《自然辩证法》(恩格斯)3.《国家与革命》(列宁)

4.《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5.《母亲》([苏]高尔基)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7.《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8.《叶甫盖尼·奥涅金》([俄]普希金)9.《死魂灵》([俄]果戈理)10.《父与子》([俄]屠格涅夫)

11.《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俄]涅克拉索夫)12.《罪与罚》([俄]陀斯妥耶夫斯基)13.《套中人》([俄]契诃夫)14.《静静的顿河》([苏]肖洛霍夫)15.《老人与海》(美)海明威)16.《简·爱》([法]勃朗特)17.《高老头》 [德]巴尔扎克)18.《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19.《牛虻》([爱尔兰]伏尼契)20.《雪国》 [日]川端康成)

附录二:

俄语语言文学类选读书目

一年级:

1. Гнѐнок(Крылов)2. Кот и повар(Крылов)3. Листы и корни

(Крылов)4. Щука и кот(Крылов)5. Ворона и курица(Крылов)6. Смерть поэта(Лермонов)7. Парус

(Лермонов)8. К Чаадаеву(Пушкин)9. Вольность(Пушкин)

10. сль жизнь тебя обманет(Пушкин)二年级:

1.К морю

(Пушкин)2.Чайка

(Чехов)3.Дядя Ваня

(Чехов)4.Вишнѐвый сад(Чехов)5.Размышления у парадного подъезда

(Некрасов)6.Пнсня о буревестнике(Горький)7.Прозаседавшиеся

(Маяковский)8.В Сибирь

(Пушкин)9.Жди меня

(Симонов)10.Сказка

(Пушкин)11.Кинжал

(Пушкин)12.Узник

(Пушкин)

13.Я вас любил:любовь ещѐ быть(Пушкин)

14.Я помню чудное мгновение

(Пушкин)15.Зимний вечер

(Пушкин)16.Деревня(Пушкин)

17.Выхожу я один на дорогу

(Лермонов)18.Памятник

(Пушкин)19.В дороге

(Некрасов)20.Тройка

(Некрасов)三.四年级

1.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

(Пушкин)2.Кавказкий пленник

(Пушкин)3.Цыгане

(Пушкин)

4.С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Пушкин)

может 5.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Пушкин)6.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и

(Лермонов)7.Пиковая дама

(Пушкин)8.Капитанская дочка

(Пушкин)9.Мцыри

(Лермонов)10.Демон

(Лермонов)11.Ревизор

(Гоголь)12.Мѐртвые души

(Гоголь)13.Обломов

(Гончаров)14.Рудин

(Тургенев)

15.Дворянское гнездо

(Тургенев)16.Накануне

(Тургенев)17.Отцы и дети(Тургенев)18.Дым

(Тургенев)19.Новь(Тургенев)20.Вешние воды

(Тургенев)

21.Кому на Руси жить хорошо

(Некрасов)22.Свои люди-сочтемся

(Островский)23.Доходное место

(Островский)24.Гроза

(Островский)

25.Бедность не порок

(Островский)26.Что делать?(Чернышевский)27.Господа Головлѐвы(Щедрин)

28.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Достоевский)29.Идиот

(Достоевский)

30.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енные

(Достоевский)31.Бесы

(Достоевский)

32.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Достоевский)33.Белые ночи

(Достоевский)34.Война и мир

(Толстой)35.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Толстой)36.Воскресение

(Толстой)37.Шинель

(Гоголь)

38.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

(Чехов)39.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Шолохов)40.Тихий Дон

(Шолохов)41.Детство

(Горький)42.В людях

(Горький)

43.Мо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ы(Горький)44.Мать

(Горький)45.Зимний дуб

(Нагибин)46.Шуба

(Носов)47.Врач Живаго

Пастернак 48.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Фадеев 49.Красное колесо

Солженицын 50.В круге первом

篇8:计算机专业书目

一、构建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基础相同、产业领域相同, 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专业优势互补, 打破原来专业条块分割的模式, 打造以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含网络技术、软件开发、嵌入式技术3个方向) 为核心, 院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培养服务于泰州及周边地区信息产业链重要环节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1]。

专业群组建完成之后, 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 依托行业、企业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 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围绕核心专业, 动态调整专业方向, 渐进拓展新专业, 从而提高办学效率、提升学生多岗位就业能力。

二、专业群建设目标与思路

立足泰州, 兼顾周边和省内, 服务信息技术产业, 定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服务、信息产品的设计与应用领域, 通过几年的建设, 将专业群建成高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在区域和省内发挥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辐射作用。

(1) 科学架构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深化“4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试行长短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 建立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 (2) 以不断创新谋得课程体系更具特色, 建成较为完善的“大平台、多模块、三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平台课程、校本特色教材。 (3) 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完善由专业群课程实训、学期模块实训、综合模块实训、顶岗实习组成的层级化、系列化、多样化的实训体系。 (4) 校企合作高标准建设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校内外共享的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 (5) 打造专业群“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6) 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 为专业群建设、改革与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三、具体建设举措

(一) 校企深度对接, 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1. 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

成立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 成员包括产业园区代表、行业代表、企业代表、专业群和各专业带头人、系部教学主任等。委员会下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等6个工作组和驻地、驻园工作站。开发专业群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网站, 为校企合作、管理、交流提供网络平台。

2. 校企对接, 实现共同育人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共建共管委员会的作用, 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关系,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 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 深化“项目课程+模块实训+顶岗实习”的“4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指1~4学期学习公共平台、专业方向、专业拓展、学期模块实训课程, 以项目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专业单项技能与能力;第一个“1”指第5学期的综合模块实训, 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与能力;第二个“1”指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下, 共同研究产业主流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共同研究区域产业的新动态, 共同研究专业群核心岗位对技能的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 共同制定或修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着力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2,3]。

(2) 推行“双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对相关证书的要求, 校企合作开发课证融通课程。

(3)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引入企业新技术和企业资源,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校本特色教材、优秀教学资源库等, 并带动各专业其它课程的建设工作, 为人才培养工作做好资源准备。

(4) 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将第2~4学期分成长、短学期, 其中短学期是针对长学期所学的多门专业课程集中开展学期模块实训, 培养学生的专业单项技能与能力。在第5学期, 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综合模块实训, 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与能力。

(5)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由“社会—行企业—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内外结合、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重视对实践教学的检查和评价。在抓好校内教学质量监控的同时, 认真采集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的意见。通过综合分析多方信息, 形成改进教学的意见, 并加以实施。

(二) 构建“大平台、多模块、三融通”课程体系

1. 专业群核心岗位 (群) 与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专业群核心岗位 (群) 调研分析, 由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下属相关工作组召开专门研讨会, 围绕核心岗位 (群) 的工作领域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从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归纳出核心技能、共性能力和岗位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群各专业技术模块, 形成核心课程群。

2.“大平台、多模块、三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各专业共性的、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 形成5门专业群平台课程。考虑到学生首岗能力的广泛性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 设置9门高层互选和共选的拓展课程。考虑到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与能力培养层级递进的需要, 设置包含学期模块实训课程、综合模块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在内的多门综合实践课程。由此形成“大平台 (专业群平台课程) 、多模块 (多个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 、三融通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通) ”的综合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具有“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特点[4]。

3. 课程建设

包括突出通用技能培养“宽基础, 促发展”的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重技术, 强技能”的核心课程群建设、“固成果, 彰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平台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主导, 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课程标准、选取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核心课程群, 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的原则, 分年度分级别逐步进行立项建设, 定期检查、调整或整改。核心课程校企共同开发, 引进企业项目资源, 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方案的讨论、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项目开发、校本教材建设、项目教学等工作。

(三) 建设“层级化、系列化、多样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围绕通用基本技能与能力、专业单项技能与能力、综合技能与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等能力层级化, 专业群共性需求、专业个性需求、学生一专多能需求等需求系列化, 认知实习、模块实训、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多样化的校企合作进行分类设计,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系列化、层次化、多样化”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5]。

1. 实训教学内容建设

大力引进企业实践前沿、体现新技术应用、符合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的项目, 及时更新实践教学项目资源, 校企共同开发优质实训课程和校本教材, 按照专业群平台课课程实训→专业方向课课程实训→学期模块实训→综合模块实训→顶岗实习的系列化实训需求, 开展教学内容项目化和模块化建设。其中, 专业群平台课课程实训和专业方向课课程实训是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的实训。学期模块训练是在基本技能训练完成的基础上开展的单项技能训练, 综合模块实训是顶岗实习前与具体岗位零距离对接综合运用各项技能的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是学生直接进入生产实际, 参与真实项目。经过层级化的能力递进、增量叠加的项目训练, 使学生逐步适应更高层级的职业岗位。

2.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根据能力层级化, 需求系列化分类组建, 包括改造现有实训基地。

建立灵活多样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现有基地建设基础上, 继续扩大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每年至少新增3家实训实习基地。根据学生认知规律, 在入学初, 进行短期体验式认知实习, 形成对职业岗位、对专业的初步印象。第2~4学期的短学期和第5学期利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企业依托方式进行模块实训。顶岗实习采用集中式、分散式和轮训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软件设计等岗位由于其企业对这类岗位的需求特点, 采用分散式的实训实习方式。对于网络构建、系统运维等岗位分成多个子岗位, 如规划设计、安装实施、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等, 学生实习时采用分阶段分批次岗位轮换的方式, 每个岗位采用产教结合的模块化项目进行轮训。

(四) 建设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校内外共享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校企共同搭建信息化平台, 创建数字化学习空间, 使信息资源在群内广泛共享。同时, 数字化学习空间不仅要成为群内各专业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而且也要成为服务兄弟院校学生和行企业职工, 实现现场和远程培训与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创建数字化学习空间的重点是专业标准库 (如专业能力标准、职业岗位标准、行业规划和法律法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规范、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标准等) 、专业资源库 (如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虚拟实训室、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学习网站、数字图书资源、重点专业展示网等) 、社会服务资源库 (如企业培训教程、解决方案、产品技术资料、职业资格鉴定、行业技能认证、网络课程、社会服务项目、科研成果库等) 的建设。

(五) 优化结构, 内培外引, 打造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充分利用专业群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优势, 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整合专业群各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 “内培外引”、“请进来、走出去”, 通过将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吸纳到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 以及人才引进、学历提升、人才梯队、兼职教师、双师素质“五项工程”, 建立一支以专兼职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各专业专兼职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的观念先进、能教会做、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专业群教学团队。

(六)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专业群建设管理

在科学架构并不断创新专业群管理与人才培养体制基础上, 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如专业群人才培养自评办法和校企合作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等配套管理办法, 形成服务于专业群人才培养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成果, 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能力, 为专业群建设、改革与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为人才培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制度保障。

四、结语

以上介绍的思路和举措可应用到其他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工作中, 实施后, 将会极大提高专业及专业群的整体实力, 提高计算机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满足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在本校的初步实践表明, 这些思路和举措合理、实用。目前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在的专业群已成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

摘要:针对用人单位急需的纵向高端技能型计算机应用类人才比较紧缺的现状, 根据技术基础和产业领域相同的原则, 依托各专业优势资源, 构建以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强化内涵建设,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举措, 核心环节是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关键词:专业建设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沈建根.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78-80.

[2]付贤政.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校企合作研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42-44.

[3]蒋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新农村 (CN23-1552/S) , 2011, (6) :227-228.

[4]慕东周.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J].职教论坛, 2011, (32) :55-56.

篇9:计算机专业书目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专业 培养研究

一、意义

近年来,社会上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在大形势下呈逐年萎缩的势态,从社会反馈的就业信息来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增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保证。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探讨

计算机软件更新较快,相关知识发展迅速,学生在课本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要求有一定差距,校园教学不能与行业发展不发相一致。

(二)学生在校期间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胜任工作。

(三)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大多是本科或硕士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没经受过企业锻炼,因此所授知识往往趋于理论,而实践应用性不强。

1.课程体系设置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学校就必须要和用人单位进行密切的联系,时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应在对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计算机人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构建。学校要注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可调整理论课学时并增加实践性课程学时。

2.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课程几乎都在多媒体机房中授课,多媒体机房中具有电脑和电脑外接设备,用这些工具构建成教、学、练为一体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利于将知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在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上,均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如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编程类课程,按照企业开发项目的流程和要求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吸取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协作意识,而这种意识正是现在企业所需要的,因此项目教学法能为适应就业铺平道路。

(2)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精选典型案例,结合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及要点技能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在通过案例制作中完成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3)任务驱动法

在每章节开始时布置一个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之间可分组完成任务,小组之间可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课外开展技能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按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开展技能兴趣小组,如办公自动化小组、网站制作小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小组、摄影与摄像小组、影视制作与编辑小组、图形图像处理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和管理。兴趣小组以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为主开展活动。当学校内部有活动需要时,这些小组可在校内承接一些活动,比如为学校某职能部门某个部门制作网站,或为某个活动制作宣传好报,或为学校活动会议等进行摄影摄像,也可承担全校计算机的维修工作,通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加强学生专业实习效果

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三学年将全部到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在实习中,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走进工作岗位,使知识得到升华,使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通过实习活动,学校根据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 实习活动即是从学生过渡到企业员工的孵化器,又是学校跟企业沟通的桥梁,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并利用好专业实习活动,并多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有计划的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战培训,或到企业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积累宝贵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可通过聘请其他院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作为客座教授,请他们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或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特别是技术性、操作性较强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这样可使学生获得大量最新的信息。

六、改变计算机专业考核方式

考核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考试采用纸质闭卷考试,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多数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注重过程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作业、实训、平时上机表现都均可纳入总成绩中。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总之,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和老师要通过多途径、全方位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注重学习和实践结合,注重知识和技能结合,让学生学之有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浅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http://www.studa.net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研究http://www.studa.net

上一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下一篇:父亲和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