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

2024-05-08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精选8篇)

篇1: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一、概说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

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

5、形成局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结果:留下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人物、著作

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著作是《墨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老子》 《道德经》、《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三、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礼、仁、中庸孟子=性善、民本、仁政

墨家:兼爱、兼相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道家:道

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四、著作特点: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

《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

《荀子》行文气魄雄浑;

《老子》哲思清远深邃;

《墨子》质朴;

《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

风格。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1、理清学习障碍:(见《完全解读》P14)

• 1)、拼音

• 2)、通假字……..2、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3)《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三、学生整体翻译,教师指导(详解见《完全解读》)

四、全面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讨论并得出文章中的哲理。(学生讨论,教师指正)

例: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人为什么能进步,与自身的学习无不关系,对于脸子,那倒是次要的,一个人的谦虚,不但体现人的知识水平,也能体现人的素质层次人。

教师解读:

2、态度往往决定一切,包括别人对你的态度。

3、放条宽路,大慈大悲。

4、今人如有文过之念,便是小人。

5、人始终是一切的主宰。

6、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

五、全文背诵

七、小结

六、练习:《完全解读》P16-

篇2: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

教学背景: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学生对原著较有兴趣。

本单元为《先秦诸子》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课程已经涉及到儒家、道家、墨家经典的部分段落。作为最后一单元,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先秦文章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基础。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文段字词基础之上的文法结构:即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学情: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13)班,为年级理科普通班,学生较活跃,但基础一般。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师板书问题字词。

不胜

shēng(古音破读)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

dú(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钻燧取火

zuān suì

鲧禹

gǔn 耒

lěi

2、投影重要字词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2、使王天下

(名作动)

3、民多疾病

(名作动)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效法

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

(于是)(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

(被)

2、因为之备

(替)(3)、古今异义词

1、桀、纣**

(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措施治理)(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状语后置)

3、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3)宋人有耕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三、解读文章结构。

师: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生:

四个

分别是:比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师: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生:

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旧的事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生: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四、深入解读。

师:文章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讲解:如要证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中心,即举出一些这样不效法先王的例子。可文章前半部分却说了效法先王的可笑结果,这不是举例论证。要说明正面的中心,假设反面事例的结果,反推出中心的论证方法叫:假设法。假设法(本文论点之前的文段):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生: 还有寓言论证。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

师:用寓言论证是一种生动的论证法方,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师追问: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吗?

生:比喻残暴的统治者。

师:如果改编成那个在田里劳作的人整天坐在树桩下杀兔子,就可以说它是比喻残暴统治者了。联系论点部分,想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呢?

生: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人。

五、升华主题

投影韩非子生平,结合课文注释介绍,了解为什么他要创作这样的寓言。

韩非子其人: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师: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师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他的法家思想远远不同于当时的儒、道、墨思想,他认为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末期,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故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适的思想。

六、比较作业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

七、板书:

文章结构

上古:构木

钻燧

人物

耕田的宋人 为„„笑

统治者 中古:决渎

不期修古

事件

守株待兔 为„„笑

—→

←—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近古:伐**

不法常可

结果

为宋国笑 为„„笑

为历史笑 当今

假设法

中心论点

篇3:教《先秦诸子选读》有感

用生活诠释经典

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之一的《先秦诸子选读》, 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 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科学精神, 提高文化素养, 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 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有益于陶冶学生身心、涵养德性, 有益于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 有异常敏锐而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应对社会人生问题, 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如今, 这些睿智的思考对我们仍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下面我就从老庄作品中各选取一个片段, 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在老子的《有无相生》一节中有这么几句:“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 老子前去探望, 问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常枞张开了嘴, 他的牙齿全都掉光了, 他伸了伸舌头, 问老子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子深思了一会, 恍然大悟:“牙齿虽然坚硬, 但它们全都掉光了;而舌头虽然柔软却能长存。”常枞说:“对了, 天下道理都在这里面了!我没有什么要告诉你的了!”

于是, 老子的很多根本思想就在这舌头和牙齿的启发下产生了。

这一节老子重在阐明强与弱的辩证关系。生活中, 事物往往充满了从一个方面向另外一个对立面转化的可能, 必须抓住那些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 并付出必要的努力, 这是《老子》带给后人的启示。那么, 对于老子的“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的思想, 学生是怎么看待的?

学生看法不一, 有的说:我觉得老子说得很有道理。“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俗话说的好:“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哀兵必胜”、“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 晚”, 有时太过于强势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形势之中。

有的说:有些事物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弱小, 但我们不能小看它们的力量, 人们常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也强调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正所谓“柔弱处上”。

有的说:人际交往中也不能处处争强好胜,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些都是在忍让和委屈中保持清醒理智的态度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 蓄力量, 用以夺取最后胜利, 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

我在高度肯定学生见解的同时,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老子强调大与小、难与易、有与无、长与短、强与弱、福与祸之间会相互转化, 老子的“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强调的是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 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 要使自己能持久而有韧性, 体现老子“以退为进”的哲学, 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处世之道, 有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老子的辩证法对提高人的自身修养, 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如“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因为现实生活中, 自知实际更为困难, 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 强调了加强自我修为的重要性。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经常反省自己, 要不断地战胜自己的弱点, 要抑制贪欲坚守本分, 一心一意不屈不挠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还有“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 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为轻易许诺, 就不会拿出足够的心神力量去面对那些事, 也不会认真去对待, 最终必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容易就会轻敌, 不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最终面对困难无所措手,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因此, 圣人把事情看得很困难, 所以始终没有困难。这些经典言论, 对于现在的我们, 无论行事求学, 都是不移的至理。

学会笑对人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 意外的打击会使人猝然陷入绝境。当我们遭遇意外变故或打击时, 很多人陷入了消极颓废的境地不可自拔, 觉得人生已无路可走、无路可退, 而庄子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他的人生处世哲学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在《庄子》的《恶乎往而不可》 一文中, 病后的子舆变得腰弯背弓, 五脏比头都高, 下巴藏到肚脐眼上, 肩膀高过了头顶, 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面对让人惊颤的畸变, 生不如死的哀痛, 子舆却泰然处之, “心闲而无事”, 甚至自嘲说:“伟哉夫造物主, 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伟大啊那造物者, 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子来“喘喘然将死, 其妻子环而泣之”。但他却能做到“成然寐, 蘧然觉”。酣然入睡, 自在地醒来。

我们常人遇到子舆、子来那样的不幸大概会觉得生不如死、万念俱灰, 而子舆、子来为什么能保持平静、镇定呢?

子舆与子来之所以能坦然面对疾病和死亡, 是因为他们能正确看待生死。子舆解释自己生病是合时顺理的, 是自解倒悬之苦, 故泰然处之。“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子舆、子来这样的人虽面临着某种困境, 但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靠“道”, 靠巨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 没有被困境压倒。庄子看来, 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 是被头下脚上地倒悬着, 解除倒悬之苦只能靠自己。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唯有德者能之。”也就是说, 人应当有“德”, 不能失去精神支柱。只有有德者才能安然地领受那些人生的无奈, 就像顺从命一样。反之, 承受这种人生无奈而能做到心安的人, 也就是有德之人了。庄子试图使人在陷入绝境时, 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 自解倒悬之苦, 实现突围, 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庄子强调的是人面对疾病、死亡时的乐观态度。既然无可奈何、无力回天, 那就不妨安然接受。庄子启发世人说, 安然接受就是一条出路。一代文豪苏轼的人生处世态度就深深地受到道家的影响。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之后, 苏东坡也一度消沉、颓废过, 他带着政坛和文坛泼给他的满身脏水向黄州赤壁走来, 最终在“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现代作家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东坡突围》, 讲的就是苏东坡怎样安然地面对人生的风雨, 实现精神上的突围。

安时处顺的思想固然有它的消极面, 它折射出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 但在困境中的安时处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命运的屈服或坐以待毙,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人生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在庄子看来, 我们能做的是接受这无可奈何的现实, 从对死亡和困厄的恐慌中解脱出来, 实现精神上的突围, 而不是让困境把你压倒。当无可奈何之事不能扰乱你内心的安宁时, 从精神上说你就是胜利者, 从实际上说你的生命显示了更强大的韧性。庄子就是要启示我们从精神方面着手, 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它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记得高中老教材有一篇文章叫《庄子, 在你无路可走的时候》,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当我们在现实的物欲面前迷失了自我时, 不妨读读《庄子》, 庄子告诉我们要看守住心灵的月亮;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 甚至陷入困境时, 不妨回头看看庄子, 庄子告诉我们:人生总是有路可走的, 因为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源自内心。老庄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以无胜有, 以亏胜盈, 宠辱不惊, 百折不挠。他们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给焦虑、浮躁的社会心境开出一剂清凉方。如果说儒家给我们指引了世俗社会的进取之路, 那么道家则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如何实现精神突围。

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充满智慧、经验、哲理, 富含人文精神,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因此, 怎么用好这本教材是要下一番苦功的。我觉得, 教师应做到:

1、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常规,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先贤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就像于丹教授所说的那样, “用生活诠释经典”,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 结合一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来理解经典,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学有所获。

3、要把《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与学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文素材, 让课本素材走入作文, 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深度。

篇4:《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浅析

关键词:先秦诸子;内涵;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69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课程标准版选修教材。学好这一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情感与精神内涵,塑造健全向上的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讲好这一选修教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发现古文、古人、与古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造性地将其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为表情达意所用,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对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全方位提升,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却新课程标准对《先秦诸子选读》一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做出的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本教材还有其独特之处。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首先,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它对社会、历史、人生有着深刻而透彻的见地。这门课程的落脚点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体认,透过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历史哲思,学生会从中感悟到中华历史的沉重与渊远,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中国古人的睿智与潇洒,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思考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其次,先秦诸子散文不仅是对厚重的人生、社会的哲理思考,不仅代表先贤的人生观,还代表着方法论。它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抉择问题有着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这门课程关乎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立身处世与待人接物,理想价值与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是古人和古文化对现代学生、现代人的情感与精神内涵的深深涵养。

再次,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鲜明的先秦哲人形象均是富有人格魅力的先贤形象,这将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诸如孔子在颠沛流离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仁心不改的举动,可以启发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孟子关于生与义的精辟论述和对于富贵的体认,可以启发学生在功利诱惑中如何选择;庄子宁愿曳尾涂中自逍遥,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在富贵名利面前追求精神的自由。

总之,《先秦诸子选读》一书,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优秀载体,又是提升学生情感与精神内涵的优秀载体。所谓教育,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人”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在此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自身解放的同时,承载起民族文化传承,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论著的教学应着眼于“人”的核心,因为“一切文学皆是人学”,更何况和人文情感与精神内涵息息相关的先秦诸子文化。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要促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境界、科学精神和思想探索,促使学生探索、思考、形成、坚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详略得当,不必篇篇都学,面面俱到。在篇目和语段的取舍上,删繁就简,选学简易浅显、有故事、有情节的经典文章,不必在佶屈聱牙的文字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注重文本讲授和知识学习,不要把这门课程上成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思想史课程,要结合必修的相关篇目,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说:读好先秦时候的典籍,再往下读,那是“顺流而下”;反过来,先读了后面的典籍,即便读得很好,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仰攻”。学生通过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掌握一批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再次,要注重背诵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先秦文学知识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还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可以成为学生终生的营养。第四,重视挖掘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应让学生自主“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后,要运用讲座、论坛、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联系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实现学习文化论著现实意义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芬.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

篇5: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何”“则”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目标重点难点】

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作者简介

略:见前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

1、析题:

非:非难、责怪。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2、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亏、损害。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3、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介词)

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省略宾语)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

②设问句: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③反问句: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举史事说明好战必亡。下篇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小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后能天下无敌。由此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

本节文字共五个层次,作者由“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四个层次,层层推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的结论,最

后一层分析“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指责了侵略它国的行径是极为不义,应当受到唾骂和谴责的。

本段从偷窃抢劫的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人们也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的程度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同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在有人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事——侵略别国,大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称誉它合于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的原则区别吗?用这种层层剥进的办法,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原来以征讨别国标榜为天经地义者,实与偷窃抢劫同出一辙,而且是它们恶性发展到顶点的产物。文章就此揭示了侵略的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于此并不进行义正辞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用幽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来用以类比的事例的字字句句,无不落实在对侵略行径的暴露与谴责上。比之正面谴责,显得含蓄、辛辣和有力。语言知识

【难读字】

园圃(pǔ)鸡豚(tún)栏厩(jiù)衣裘(qiú)兹(zī)甚不辜(gū)

【古今异义】

众闻则非之(非,非难。今义:不对,过错。)苟亏人愈多(苟.如果。今无此义。)

其不仁兹甚,罪益厚(重,大。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一词多义】

今至大为攻国(国家)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域)

是何故也(原因,缘故)

暮去胡来颜色故(衰老)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以亏人自利也(因为)

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以

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以其亏人愈多(亏,损人)

从而誉之(誉,赞美)

②形容词作动词:

众闻则非之(非,非难)

断句要领: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文言文断句规律:

(1)注意文中的反复之处(2)找准语气词(3)划出人名、地名及指代性词语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句首:夫、惟、盖、凡

——发语词 故、然

——连词 其、此、亦

——语气副词 句中:以、于、而、则

—— 连词 句末:焉、也、矣、乎、哉、欤

——语气助词

文言文断句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语气词,定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5、依总分,定句读。

6、对话、引文定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三、疑难问题探析

1、本文思想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不义战争。

入人园圃,窃人桃李,尽管是偷,但只是对别人造成了轻微的损失,尽管不义,也还不至于造成多坏的影响,而众人便纷纷指责,掌权者则重重处罚,这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其实损害别人,贪点小便宜,尽管可恶,可也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这便宜实在小得有点微不足道。至于偷鸡摸狗,尽管比窃人桃李严重,显得不仁不义,但也仅仅是鸡鸣狗盗而已,至多给牲畜的主人造成一阵财产的阵痛。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这似乎有点严重了,因为牛马是主人家中耕种负载主要的依靠,没有了牛马,主人可能无法完成春种秋收,进而影响到主人的生计。所以这就比偷鸡摸狗更严重了一些,但还不至于威胁到主人的身家性命。至于杀不辜人,情况就大大地严重了,因为这剥夺了别人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如果剥夺了别人的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他自己也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被处以极刑。但即便如此,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足以动摇整个国家的

社会基础。以上四种行为都是不义行为,而且程度由浅入深,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这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这四种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发展到攻打别的国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些个君子却又跟在强权者的后面屁颠屁颠地赞誉有加呢?那些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竟然赢得了众人的喝彩,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似乎杀人越多,不义越甚,才能成就大义。既然如此,那么用残杀众多生灵的生命换来的所谓大义又有什么狗屁价值呢?这种所谓的“大义”还有什么值得赞叹的呢?那些个赞誉有加的君子们不是混蛋又是什么呢?其实发动战争侵略别国,荼毒生灵才是真正的大不义。这样,文章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不义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的罪魁祸首。

2、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分析。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

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小结

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御性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本文的结构特点:层层递进

四、写作特点:

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

篇6:《先秦诸子选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孝悌(tì) 荷蓧(diào) 木铎(yì) 一箪食(dān)

B、夫子哂之(shěn)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

C、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èng) 恶乎成名 (wū) 墦间(fán)

D、怃然(wǔ) 沂水(qí)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施施(yí)从外来

2、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3、下列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B、恭而无礼则劳(劳累、辛苦)

C、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D、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4、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全是古今异现象的一项()

A、①子路问成人②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B、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②颠沛必于是

C、①至于他邦 ②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①子路从而后 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5、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子之武城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B、非其鬼而祭之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D、先生将何之

6、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仁以为己任。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D、孟子遇于石丘

二、文言文翻译。(9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

三、填出横线处的名句(12分)

1)平时我们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对此也有淳淳的教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仁,孔子分别从否定和肯定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十者衣帛食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6)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1—4题。(共2 0分)

“仁”与“礼”

——究竟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王杰文

儒家创 始人孔子在中国被称为“圣人”,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推崇。但对于究竟什么才是其思想的核心,目前理论界似乎仍没有一个定论。穷其各种说法,“仁”说和“礼”说市场最广,呼声最高,竞争也最激烈。本人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赞成“仁”说。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的 人,多数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生长在鲁国,而“周礼在鲁”。且孔子从小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礼教家。孔子本身也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① (《论语》)另外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又主张以礼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一再强调“克己复礼”等。

上面一系列的引述和论证似乎确实可以说明“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本人想就此提出几点自己不同的看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是我国历来对孔子的评价。这里面很突出的指出孔子是一名思想家,既然是一名思想家,那么我们在判定其思想核心时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而不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哪些思想,因为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如果你赞成我的观点,那么我就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前一段那些引述和论证都是一纸空文,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如《左转》中有这么几段记载: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昭公七年载孟僖子办学,告诫学生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大多均可以从前人思想中窥见一斑,并不是其本人思想,故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其思想核心。

而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克己复礼”这一引证,我们首先可以回到《论语·颜渊》的原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就是说:颜渊询问仁,孔子说:“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明白的看到,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确实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但他的落脚点不在于“复礼”,而是在于“归仁”,强调只要做到礼的尽善尽美,即可达到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克己复礼”实为由礼的政治向仁的政治过渡的桥梁。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正是迈向仁的政治的具体的礼。

通观《论语》,我们发现“仁”在书中出现的频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另外,在《左转》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而在《论语》中,“仁”在频数上首次战胜了“礼”,“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次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孙景坛《正确认识孔子的“克己复礼”》)。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

另外,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是具有统帅作用的。特别是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论语·阳货》中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乍一看,我所引用的这段话似乎恰恰说明孔子十分重视礼,然而我想说,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这一“礼”呢?道理很简单,如《学而》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而且引文中,宰我出去后,孔子说的第一句就是 “予之不仁也”,可见其对“仁”的重视。

其实,孔子讲“仁”,非单讲伦理道德中的“仁”,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正是这种升华使孔子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即一种新的治国学说。而这种学说在其前人著作中是没有明确反映的,所以可谓前无古人。既然是前无古人的独创,自然可以成为其思想的核心。

最后,我们也可以利用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来佐证我的看法。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这恐怕大家都赞成。而孟子是最了解孔子思想核心的,也是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最尽善尽美的一位,其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孔孟之道”为大家所熟识,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为“仁”。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很丰富,有礼,有恕,有忠,有孝,有三纲,也有中庸等,而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为最终的“仁”服务,都是达到“仁”所需经历的各种具体的途径。

[注释]①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商的后代宋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因此这两国的典籍不足,了解夏礼、殷礼的贤人也太少。如果有记载夏礼、殷礼的典籍和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夏礼、殷礼了。”)

1、“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这句话中的“那些观点”指的是哪些观点?(4分)

2、如何理解“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语言特色?(6分)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思想家?他认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其理论上的贡献是什么?(5分)

篇7:先秦诸子选读概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1则

1、“读”与“释”

2、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

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3)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2、3则,初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二、朗读第2、3则

三、讲读第2则

1、“读”与”释”

2、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杀君主一类的事情。”

3、解读:

这一则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段千古名章。它是什么意思呢?

齐宣王可能动了很久的脑筋想着怎么为难他的老师孟子,终于给

他发现了一个反击老师的漏洞。

他兴冲冲的找着老师孟子,马上就请教道:“老师,商汤把夏桀干掉了,周武王把商纣王干掉了,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啊?”孟子是谁?不愧是千古名师,虽然不知道齐宣王想做什么,但发现这小子来者不善,马上“狡猾”的回答道:“历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好一个“于传有之”啊!给自己留下无限的回旋空间!笨宣王却没有发现这点,马上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总攻:“臣子杀死君王,下级杀死上级,这也可以?”(因为儒家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学说)

齐宣王以为自己这招是拿儒家的矛戳儒家的盾,自以为很高明啊!不过怎么高也没有孟子老师高,因为孟子老师是守正不阿的!老师耐心的对齐宣王说:“侵犯仁爱的人是贼,侵犯道义的人是残,拥有‘残’和‘贼’这两种品质的人叫‘一夫’(独夫民贼),我只听说把独夫民贼纣杀掉了,没有听说杀的是君王!”

4、中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合法有限性理论和革命性思想。

四、讲读第3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是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的人,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要用放置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就会终身忧愁受辱,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与落水一块儿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3、讨论:(畅所欲言)

怎样看待“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例:

(1)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好的国家去。

因此,统治者想要得到民心,首先自己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等对待人民,不搞特权,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2)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3)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

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的,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

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4、小结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而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的观点;指出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

总之,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对比,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4、5则,理解“君权谁授”的问题。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述“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二、朗读第4、5则

三、讲读第4则

1、讨论

君权谁授?„„„ 【提示】

(1)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却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的桥粱,寻找“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

(2)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民”的一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之中国,践天子位”,完全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从

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4、小结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便你是伟大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三、讲读第5则

1、“读”与”释”

2、解读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4、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第二,批判性。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对后世的影响:

1、唐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例

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例

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深度解读:

1、《民为贵》选文1、2、3则解读

孟子有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民为贵”。

选文1记载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指出诸侯国的国君是可以重立的,如果他危害土神谷神;土神谷神也是可以重立的,如果它们得到了适当的祭祀,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但是庶民是不可动摇的。

在现实社会中,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则是“得乎丘民”。在我国古代,孟子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很有震撼性的。书中类似内容曾经惨遭删削,也可以看出它的独特意义。

选文2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番对话。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孟子毫不回避书册之中记载了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的事。

于是齐宣王又问:“臣弑其君,可乎?”对孟子来说,这个问题真是咄咄逼人。因为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而另一方面,孟子把商汤看成是“以德服人”的代表;对于周武王的德行,孟子也是高度肯定的,曾说尧和舜实行仁义是根于本性,商汤周武王实行仁义是身体力行。

一方面强调君臣父子秩序,一方面又肯定流放夏桀的商汤和讨伐殷纣的周武王,这样孟子面对齐宣王,似乎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看孟子怎么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首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界定: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也就是贼和残)叫做独夫。由于夏桀、殷纣残害仁义,商汤、周武王诛灭夏桀和殷纣,就只不过是诛灭了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存在以臣弑君的问题。

这一回答,又机智,又锐利,又深刻。选文3和选文1、2的内涵其实是相通的。

孟子认为,要想赢得百姓的心其实很简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而这样做也便是仁。

孟子接下来用“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比喻,说明国君如果平时不践履仁、不施行仁政,那么终身都有丧失天下人民的隐忧和耻辱,以至陷于被诛杀或

者逃亡的境地,并引用经典来作印证“这样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呢?只会相继都掉进水中被淹。”

开放式讨论。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可参阅下文:

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 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他“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监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

后来虽以“文星暗”而复孟子配享如故,《孟子》一书仍被列入《四书》,作为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他由孟子“对君不逊”而引发的雷霆之怒始终未曾平息。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中“国人皆曰贤”和“国人皆曰可杀”、《离娄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万章篇》中“天与贤则贤”诸章,以及诸如散见于各篇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不合“名教”的言论尽行删除,编选成一部只剩下170余条的《孟子节文》。透过这部足堪被专制君主们视为“洁本”的《孟子节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反对捐税和内战、不许抨击黑暗的官僚政治、不许强调君主要担负净化社会风习责任,甚至连统治者应力行仁政以救庶民的话都不许说!朱元璋唯知强化绝对专制统治而丝毫不顾及其他的心态,于此可见一斑。主持对《孟子》实施阉割的刘三吾,对之当然心领神会,故其亦如其主子,对孟子大加斥责,并在《孟子节文题辞》中说:凡被

删除掉的孟子言论,或许“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所以,删节《孟子》实在是“扶持名教”的伟业。

这样一部将孟子思想精义阉割殆尽的《孟子节文》,甚获朱元璋之心,被诏令“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凡删去“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篇8: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本重要的选修教材,怎么教?教什么?一直是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但既然是选修,就不能用必修课的教法去上。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是有区别的。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与提升,选修课的教学必须突出“选”和“修”。选者,强调取舍;修者,关注探究。“选”需要认真推敲,重点难点要准确定位,切入角度要体现“选”的匠心;“修”则要研而有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对话,积极交流,调动积累,有所发现。秉承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理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要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一、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各家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之间既有对立,也有师承。前者如庄子与杨朱的争论、庄子与墨家的争论、庄子与儒家的争论,后者如庄子与韩非子都出自儒门,却又另立门户,庄子丰富了道家思想,韩非子开创了法家学派。所以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时,教师若能从宏观的角度观照各家,无疑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譬如教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就可以联系老子的话,并以此了解两家的思想。同是借水喻理,在诸子眼中却有异样的风采。在孔子眼里,水是生无所息的代表,与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一脉,都赋予水积极进取的特性。孔子感悟到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告诉世人要珍惜光阴;而孟子领悟到的是人不可声闻过情,应该名副其实,必须保证源头活水。

而在道家看来,水则被赋予另一种精神了。老子认为水就是大道运行的标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有功于万物而又不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于“道”。同样用水打比方,而两家的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就体现出来了。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在道家看来,水有着与世无争的避世情怀,是“出世”的象征。

二、通过自能探究以获得切身体验

如教学中讲到孔子与墨子都主张“爱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主张“仁爱”思想以“孝悌”为前提,建立在尊尊亲亲的等级基础上。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由此可见墨子的“兼相爱”建立在人与人绝对平等、取消上下尊卑的基础上,这种思想是对儒家尊卑观念、等级观念的一种颠覆,因此遭到了孟子的强烈抨击。

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法家和儒家为政观的不同,孔子主张“德治”,认为“法治”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法治”。由此,让学生组织辩论会,主题就是“德治还是法治”,通过有理有据的辩论,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走近社会,用自己评判的眼光来烛照现实,有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表达。

三、联系后世言论以解读诸子

如在教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到孔子的义利观时,可以引入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的一句话“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所言其实就是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做的诠释,这种阐发式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再如教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则“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这时用李白的“凤歌笑孔丘”再恰当不过了。一个“笑”字,更准确的概括出接舆对孔子的态度,儒道两家的分歧也由此可见一斑,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也鲜明可见。

同时,引导学生品读美文,如朱以撒的《庄子,会飞翔的人》,易中天的《诸子脸谱》等。他们用感性的笔墨表达知性的内容和理性的思考,正是在这种知性和思考的比较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诸子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上一篇:学生外出活动应急预案示例下一篇:寒冷的高纬度的阅读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