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

2024-05-07

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

铁芯车间管理评审总结

铁芯车间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铁芯下料、叠装,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确保安全生产。下面就本部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如下:

一、生产业绩:

1、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车间产品的转交率为100%,一次送检合格率达到了96.09%。

2013铁心车间产品质量一次交检合格率

290

8280

2等状况,三、截止

2013每月转出产品容量(KVA)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3事故;车间的安全制度施行正常,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三级安全81人次,特除工种培训4人次,坚持安全日检查,消除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

五、建议: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车间量具的校正不及时,按照公司规定一年校正一次,实际使用时往往不到一年就出现测量不准确,为保证产品质量建议公司允许车间在发现测量不准时及时校正。2设备调试刀具时,刀具间隙把握不准,往往出现啃刀现象,这方面有技术问题也有经验问题,下一步将集思广益,制定合理化操作程序,共同解决实际难题。

3、上道工序在攻丝时,应不分内、外螺纹全部攻丝。

铁心车间2013.11.18

篇2: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

自公司推行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以来,生产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展开工作,在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生产业绩:

1、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其中生产计划完成率达到95.6%,制程不良率为1006PPM等,符合ISO9001:2015质量体系要求,达到了公司KPI绩效指标要求。

二、生产现场严格按5S管理规定实施,通过日常检查结果显示,现场就再没出现散乱现象。同时针对冲压车间场地较小,仓库产品放置产品混乱情况进行了专项改善。设备工具摆放也较整齐,整个车间给人整洁、清爽的感觉,针对“5S”判定的管理规定措施,有效给予肯定,跟进效果满意。

三、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0月,生产部共接到销售部下达的订货清单或客户订单共二千多份,大部分均按计划完成,在完成公司KPI指标的过程中,同时也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这个讨论应该从上次管审到现在,应该是1年.1、为了满足客户的须求,经生产部、技术部采取了改进措施,在生产部全体员工的努力,在生产线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证明了生产部、技术部制定改进措施的有效。

2、公司现有生产关键设备,已全部通过验收,并建立了相关设备管理卡、保养计划、保养记录和日常点检表等,通过这些措施,公司的所有设备基本未出现重大问题,说明生产部制定的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3、为确保各工序产品质量的稳定,各道工序均采用质量记录来改善不良和预防不良的产生,每道工序必须协助质保部做好首、未件必检和首、中、末检制度。

4、生产部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培训为基准,对员工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意识和成本意识。

5、对产品的交货期,生产部做到“一准时、二提前”的原则,使合格的产品在交货期前送到客户手中,每次订单下至生产部时,生产部管理人员即对其进行周密的策划,使生产能够顺畅的进行。

四、针对浙江地区从8月份开始的节能减排限电,为完成生产计划,生产部组织各部门做了各种积极准备和计划。如调休,公司组织用柴油机发电,不限电日期采用加班生产等措施,基本满足客户的订单交货要求。

总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公司内、外部都没出现批量性退货,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坚决使不良品不流入到客户手中,以提高公司美誉度。

编制:

篇3: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

日前在国家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程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完善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善企业制度管理,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等系列措施,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维持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企业在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较多常见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基于2016年安全标准化评审,对上海市某区150家工贸类企业生产作业场所进行了考核,其中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有4家,三级有128家,未通过的16家,终止评审2家,退回资料2家。本文选取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要素中的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两个要素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得分误差分析和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有关建议和相应结论。

1 研究方法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关要求,评审员和评审专家对受评审企业进行评审,根据企业管理现状进行打分,最后依据打分的情况汇总得出评审结论。

1.2 数据选取

工贸企业评审按照《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总分为1000分,评审后根据百分制进行换算,最终得分在60到75分为三级,75到90为二级,90分以上为一级。评分按照13个要素进行,本文选取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两个要素进行分析,更突能出体现企业生产作业场所的现场管理现状。

1.3 建立模型

按照两个要素的打分情况进行汇总,按分数段分为0到60分,60到65分,65分到70分,70到75分以及75分以上五个间区,根据每个区间两个要素得分率情况,建立误差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某区150家工贸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并选取有效分数的146家工贸企业的打分情况,按照误差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将受评审工贸企业按照五个分数段划分后,用A代表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得分率,用B代表作业安全要素的得分率,根据每个分段A、B两个要素分别得分情况误差分析表示其离散程度。

2.1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A

如图一所示,横坐标代表评审得出的总分数,纵坐标A代表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百分制换算得分。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中间三个分数段误差棒长度呈现缩短的规律,因为样本数据的标准偏差在减小。因此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现场管理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其总分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情况标准化程度更加接近。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样本数量差异导致的,处于第一和第五分数段的总样本数量相对中间的较少,比例为128∶18;第二是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实际情况差异导致的,其中该要素工贸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表表一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工贸企业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存在的问题涉及: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检定、安全出入口设置、配电房、起重机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整改意见进行有效地整改,进而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管理步入新台阶。

2.2 作业安全B

如图二所示,横坐标代表评审得出的总分数,纵坐标B代表作业安全要素的百分制换算得分。同样由于数据群和企业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中作业安全存在的问题,随着企业总分数提高,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中间三个分数段所对应的误差棒长度呈现出由长到短的规律。表明随着企业作业安全得分的提升,总分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状况水平更高,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情况标准化程度也更加接近。

由表二可知工贸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应急照明、安全线路、操作牌、劳防用品等,此类问题容易被企业忽视,一旦发生事故又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及时整改此类问题。

3 结束语

(1)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现场管理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其总分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同一分数段的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更加接近。生产设备设施中主要体现出的问题有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检定、安全出入口设置、配电房、起重机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2)企业总得分随着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同一分数段的企业作业安全现场管理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也更加接近。作业安全主要体现问题有:应急照明、安全线路、操作牌、劳防用品等,企业应结合此类问题的特点,提高重视程度并及时进行整改。

本文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企业由上海市安监总局分配,受到企业总数量的限制,仅仅对上海市某一区的150家工贸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和安全生产两个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得分数据误差分析和主要问题讨论针对性的对工贸企业现场管理情况进行剖析,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问题的特点,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并维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福富,曾宇春,陈国华,等.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4,8(13):124-126.

[2]杨凯,吕淑然.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09):190-193.

[3]高健.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评价方法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

[4]李克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11版)[M].北京: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2011.

[5]沈伟杰.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国防科技工业,2012,(12):56-57.

[6]胡淑双,陈璐,张雪中,等.浅谈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陶瓷,2014,(01):15-17.

[7]关燕鹤,刘琼,黄锐,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0):140-146.

篇4:服装企业生产技术评审现状研究

评审是指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1]。生产技术评审是指在生产管理中,为确定生产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研究背景

我国的服装企业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发展壮大的,相对机械制造和轻纺等产业,存在着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特别是对以接单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中小服装企业来说,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已经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证企业的快速运转,提高其经济效益。

生产技术评审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就目前查阅的资料和文献来看,生产技术评审都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控制中提出和应用的。质量控制的评审是评价产品质量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的一种活动[2]。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理论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评审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理论研究[2]。总结生产技术评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生产过程评审和生产工艺评审。

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①本世纪30年代以前为质量检验阶段,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②1924年提出休哈特理论,质量控制从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过程控制阶段;③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④70年代,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⑤80年代,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出现了在CIMS环境下的质量信息系统[3]。

从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以来,各国都在积极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德国的Goodrich公司、西门子公司、比利时的SONACA公司都建立了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在大中型企业当中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经历了推行日本TQC方法、引进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以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等多个阶段[4]。

1.生产过程评审

专业人员根据生产管理理论及各种文件、标准要求,将生产过程管理上的评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计划阶段、项目阶段、提升阶段。提升阶段评审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项目后评审。

2.生产工艺评审

目前,工艺管理范畴拓展到产品全生命周期,拓展到企业经营全过程,专业人员对国际国内一些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好的实践,建立了比较科学的企业工艺管理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生产技术评审研究的意义

1.服装企业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服装行业与其他制造业相比,有着很多共性,其加工模式和产品实现过程相同。但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来看,多半还是以接单生产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是运用简单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用传统的理念和多年的经验从事管理。因此,服装业可以借鉴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本行业的生产管理。

2.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例如生产过程的进度跟踪及质量监控难度加强,生产计划的编排更加繁琐和复杂,生产决策所需要的调查分析和计算难度增大,产业更新换代和人才、技术的竞争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产技术评审的支持。

3.生产技术评审在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在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生产技术评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作用。企业的质量评审机构根据技术标准、合同、法规等依据,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各阶段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标准比较,做出符合或不符合标准的判断,或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依此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有关条款,即采购产品的验证、不合格品控制、产品的监测量等活动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把关作用。评审人员通过对各种材料、技术、流程等的检测和评审结果,将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剔除,以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预防作用。评审人员通过对生产计划、制作流程、工艺文件等的评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4)信息反馈作用。一方面,通过各阶段的评审,可以记录和汇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这些记录是证实产品符合性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证据;另一方面当生产项目发生变化时,这些评审记录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5)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当有要求时,评审部门通过产品的状态评审记录、质量记录等相关活动,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4.研究意义

目前,有关服装生产技术评审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加工过程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用到生产技术评审。管理及技术人员往往将检验、验证、审核、评审等环节混为一谈,诸如此类现象,在我国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屡屡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的混乱、生产效率的降低,影响了服装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因此,结合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评审方法是一项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篇5:生产部管理评审工作总结

在公司全体员工紧张忙碌中,不自不觉就走过了一年,过去的一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也是充实发展的一年,现将生产计划部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生产情况

1、产品计划及交付情况

全年计划完成产量489台,实际完成489台,完成率100%,其中压缩式垃圾车321台,餐厨式垃圾车62台,自卸式垃圾车42台,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1台,其他车型53台。

2、生产计划合理性

生产计划部以销定产,合理分布产能,部分热门车型根据库存进行合理储备,保证生产持续稳定进行,未出现订单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况,未引起任何顾客投诉产品交付问题。该处体系运行无异常。

3、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一直是生产车间全年工作的重点,2017年由于生产任务急,时间紧工作量大,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第一原则,不敢有一刻放松。由于从车间到班组的重视,在各个工位贴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致全年生产车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车间每次召开班组会都强调要求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2017年为职工重新配备安全帽、劳保鞋等,提高了职工工作中的安全性。

4、生产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保证产品质量是提升事业部信誉度的关键,亚洁事业部所有车辆必须保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不能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目前由于车间新入职员工较多,他们处于学习积累经验时期,对产品配件的组装存在一定差距,组装过程中会出现部分不达标问题,针对此现象车间班组长亲力亲为指导并监督,严格执行各项组装的自检工作,每天认真填写作业合格验收单,做到谁组装谁签字,责任到人。加强了车辆组装程序,保证了质量,同时提升了员工责任意识。

生产车间转移到顺义基地后,由于生产条件有限,车间要求各生产班组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如配件整齐码放,各种螺丝组件实名标识,保证所有配件利用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做到环环检验,层层把关,确保车辆组装每个环节质量关,提升所有车辆合格率。

二、销售情况

1、产品销售情况

全年销售竣工数量383台,其中压缩式垃圾车262台,餐厨式垃圾车60台,自卸式垃圾车2台,车厢可卸式垃圾车6台,其他车型53台。满足销售需求。

2、服务提供控制

生产计划部紧紧围绕让顾客满意这一目标,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主要做到:

(1)对顾客的口头询价做到当即回复,对书面正式报价做到四小时内办毕,特殊情况下不过天。

(2)负责及时组织、协调产品交付等服务工作,对发运产品负责跟踪,直到顾客收到产品且核对无误后为止。

(3)及时负责与顾客联络,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和各类来电,来访询问事项,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并作记录。

3、客户维护及市场推广

生产计划部建立了健全的客户档案,了解顾客订货倾向,随时做好供货准备,并且不定期派员工走访或电话询问,及时掌握顾客需求。为维护客户做足准备。不定期派员工进行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为市场推广做好准备工作,也让客户觉得公司在为他们而一直努力。

三、设备情况

全年新能源车型及传统车型销量乐观,生产车间紧张有序的进行组装生产,为了保证生产任务、满足新型产品的需求,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又购置了5台KR350及1台1台等离子切割级。为了配合生产我公司大型设备如: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弯管机等也在满负荷运行。设备的更新及有效的控制,满足了生产任务也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设备使用中我们制定了设备的三级保养即:年、月、日保养,制定了相关的使用及管理制度,如:《设备的维护管理》、《设备的保养规范要求》及《设备的操作规程》。从而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通过合理的使用及保养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公司目前有设备67台,投入使用的62台(并按《设备保养计划》实施)其中包括:

1、板料折弯机1台;

2、货架3套;

3、激光切割机1台;

4、管端成型机1台;

5、金属圆锯机1台;

6、万向摇臂钻床1台

7、叉车1台;

8、充电枪1台

9、CO2焊机27台;

10、台钻1台;

11、交流焊机5台;

12、启动电源1台;

13、工业标号机1台;

14、压线机1台

15、液压装卸车1台;

16、空压机1台

17、水箱(氩弧焊机辅助设备)1台

18、移动式升降平台1台

19、型材切割机2台; 20、充电桩5台

21、等离子切割机1台;

22、工具箱3套;

23、除尘机1台; 封存设备5台如下:

1、四轮定位仪1台

2、检测设备1台

3、淋雨实验台1台

4、总装线地轨台车1套

5、电动车辅助设备1台

四、环境情况

我公司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号召,积极开展实施电动车项目,投产了大批新能源环卫车,总体形势较好。与相关资质企业签订了《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技术服务合同》,优化了厂区环境,为生态环境维护尽到一份责任。车间配套烟尘收集净化设施,可收集焊接烟尘及激光切割粉尘,减少烟尘的排放。组装车间激光切割机、弯管机等设备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条件和能力,为生产车间作业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合理规划了库房及成品库区,大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存放秩序和环境,提高了作业环境及生产效率,改善了重要结构部件的存放条件。通过ERP软件控制,组装的公告车和量产车按生产订单领用配件,有效的控制了车辆组装过程中关键零部件使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所需配件的领用发放效率和有效地管控制造成本。

五、部门风险及体系管控情况 生产计划部存在顾客对产品服务要求未能确定和未对外供方进行评估、审核等风险,均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生产计划部根据各体系文件的内容要求进行了下述工作:

(1)识别和形成本部门《风险机遇管理台账》,识别评价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2)根据公司的三体系年度目标分解细化了本部门的年度目标,并及时考核完成情况,其结果都达到目标。

六、外协工作

1、相关方的对接

按照相关流程,让工作透明化,并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及外协件订购、绩效评价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在拓展外协件渠道的同时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这样可有效控制成本,并且严格把控外协件的质量,在获取产品最优选择的供应商同时保持跟上游相关方的良好的供需关系。

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前往车间了解相关外协件的使用状况,跟生产车间相关人员直接对接,保证产品跟踪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对所定做的外协件使用状态进行跟踪,了解相关参数指标性能,收集数据进行同类产品的对比。

整年度目前无相关方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投诉,该处体系运行目前合理且无异常。

七、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依据产品的功能及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对发现的异常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部分问题较大的产品组织相应的评审会议,并按会议决议的方法执行,整个质量保证过程按照PDCA的模式解决现有问题,保证了产品稳定合理的生产。

八、应急响应及演练过程

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项目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生产计划部和生产车间参与了综合管理部于2017年11月组织的《火灾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消防应急演习》等演习内容。以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以及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部按照体系要求进行稳定合理的布局,全年销售、计划、生产等方面都符合现有体系要求,目前满足体系运行要求,达到体系运行原计划的效果。

生产计划部

篇6:生产部管理评审

我们公司自2010年开始实施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产部严格按照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要求,认真对待,积极行动,把体系认证列如到日常工作中,按照体系相关要求落实生产各项工作。并就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文件的学习,作为生产部各项工作的指导性依据。我们从一下几方面谈起。

一、认真学习公司文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员工对认证体系的理解和认识,组织相关人员对认证文件进行学习和探讨。尤其在日常实际操作对22000体系的标准条款认真落实。细心对照表上每项要求,并结合实际如实填写,不定期的对各项工作予以抽查,出现不合格项,立即要求落实整改。2010年第一次内审结束后,生产部存在记录不完善、部分记录填写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及时补充相关记录表格。使大家都得知员工做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和意义。

二、生产车间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到卫生检疫部门进行体检,持有健康证者方能上岗。并对每个员工的健康证证号、体检时间和到期时间详细注册登记,防止员工健康证过期,确保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人员都是健康。到目前为止无员工健康证过期现象。

三、食品安全目标是生产和服务过程无重大安全事故,设施完好98%以上,出厂产品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度99%以上。2008年度食品安全目标均已达成。

四、在内审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不合格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经相关人员验证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效。

五、为了加工出合格的食品,加工食品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设备设施的配备和维护保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配备了各种设备和设施,并建立了设备台帐,同时制定了设备设施使用办法。在设备运行安全方面要求定期进行润滑和故障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人员定期检修,停产后对设备设施进行大修,使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明确责任分工到人,每个人负责设备和设施的卫生清理和日常维护。经过管理人员努力,监控人员严格检查,我公司设备设施多年来一直在良性运转,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

生产部:

篇7: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版本:A/0

从我公司2012年11月10日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以来,结合我部门的实际情况,作如下汇报:

1、设施管理

我部门对我公司的实施、设备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入册管理,其中对设备制定了日常保养、保养的要求,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保养计划表,生产作业人员也确实按规定做好了日常保养工作,设备保养人员也按照保养计划的时间安排按时做到了保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实施故障及时进行了维修。保证了产品的正常生产,现场保持了清洁,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

2、工作环境管理

我部门对生产车间布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车间的灰尘等采取了相应措施,实施控制,保持车间无油污、清洁、整齐,机台上无脏布及杂物,并在机器四周留出安全通道,对车间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了适当的维护,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3、产品实现的策划

为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我部门对产品制造的实现进行策划。根据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定了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为产品最终检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8%;通过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等编制原材料和半成品检验文件、工艺图纸、工序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明确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通上述规定要求编制确定了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如进货验证记录、出厂检验记录等。

4、生产过程的管理

我部门对销售部所接的订单配合做好了合同评审,并按照生产任务单及时排好生产任务,下达生产指令,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对作业员都做到了一定的培训,保证了各岗位人员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员按照产品配料

第1页

共2页 单、技术要求、工序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并将生产情况填写在生产记录并配合检验员做好了中间检验工作和产品标识,对在现场用料做好了标识工作,并按此放置。同时操作员也做到了积极配合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和检验员的对产品判定处理,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及时做了相应的处理。

5、仓库管理

对仓库管理按照规定做好了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产品才入库,入库一律凭入库单,材料出库一律凭领料单,成品出库一律凭发货通知单,在仓库区做好了相应的产品标识和仓库整洁工作,做好了在库保管,出库复核的工作,也做到了帐、物、卡相符和定期盘点工作。

6、改进的建议

6.1为提高生产车间的生产率,建议对新员工进行生产工艺的培训。

报告人: 日期:2014-3-20

第2页

篇8:职称评审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目前,全国各高校进入职称评审季。职称评审制度是稳定和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职称评审制度所体现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特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所以,职称评审的工作必须是严谨的、没有漏洞的。

职称评审管理工作,一共分为职称申报、评委库建设、评审筹备和评审组织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规范和要求。总的说来,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这三个原则。

在职称申报时,了解首次职改以来的有关职称政策,尤其应熟悉掌握评审年度的职称评审政策。认真为申报人员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申报方面的指导。认真按规定审查评审材料,确保所审材料的真实性,把关不严,在评审中发现假冒伪劣材料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查处制造、贩卖、购买假证件者。审查过程中,发现不真实苗头,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共同做好“防假、打假”工作。录入、审核、整理参评人员信息数据, 制作评审票。按规定标准收取评审费。向评委会提交整理归类清楚、客观真实的评审材料,及时收审并向省有关高、中级评审委员会呈报评审材料,及时清退评审材料。在评审结果审核公布后及时将评审材料按原渠道退回给申报单位,同时将有关存档的评审资料交档案管理人员。

在评委库建设中,熟悉掌握各年度的职称政策,准确把握评审的标准条件,做好相关政策解释说明和政策答复工作;按标准遴选评委会备选人员,建立评委会成员信息数据库;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当年度各职称系列评委会执行委员和专业组成员;了解专业组成员的工作特点,合理搭配专业组成员;与评委会成员保持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评委反馈的意见。

在评审筹备时,注意事项应在评审工作开展之前修改完善。注意事项要与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学科发展要求和工作实际相适应,重视评价科技人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见解,评价科技人员推动本学科发展方面的贡献,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后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在评审过程中要听取评委的意见,完善有关事项。

在评审组织中,严格保守工作秘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在评审材料上做手脚,不私自答复问题,不向评委说情,不接待来人来访,清正廉洁,不参加与评审有关的宴请,不乱许诺,不乱收礼,不乱办事。

职称评审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客观、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审工作对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权威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其实,职称评审最终的目标是选拔优秀的人才,其本质是一种人才的评价和发现机制。然而,人才该如何发现?如何培养呢?仅仅是几年资历,几篇论文能体现得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职称的评审,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人。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这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承认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即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职称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该如何体现呢?

首先,牢固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套稳定、规范、公开、透明的职称评审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其中的运用,并让高校中青年教师能够明确努力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引导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

建设新时代的职称评审制度,需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从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转到数量和质量并重上来。对人才不求全责备,要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慧眼和勇气,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术论文和科研课题为主的评价标准,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审出更多有创新特质、能脚踏实地为行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才来。

加强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需要健全人才评价过程。要坚持以品德为底线和基础,坚决反对在评审过程中有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净化评审环境,对于论文造假和权力寻租等恶劣行为应严惩不贷;坚持开放评价过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监督力量;尊重同行内部的看法,避免因为专业不同而造成的评判失真,对于行政凌驾学术之上的行为坚决加以纠正;拓宽人才评价的方式和范围,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相结合。

其次,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保障教师的权利,改革和完善教师动员机制,保证教师有政治上的参与感、主人翁感。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培育讲了一个还称不上遥远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招收研究人员。任继愈先生做主考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应聘者,前来面试答辩,他并不认识任先生。任先生说,你讲讲藏传因明吧。听了他的讲解,任先生大为赞赏,将他破格评为研究员。可这位应聘者当时连讲师也不是,也没有什么文章。而现在,报纸上一个个负面新闻,让刘培育对职称评审越来越看不懂了。这样一件单纯的事情为何越来越复杂?这样一件干净的事情为何变得越来越混浊?

“表面看,好像评聘工作组织健全,但是问题恰恰在于,教师职称评聘组织不是由专业水平领先和学术水平领先的教师组成,而是由校长、书记、副校长、中层管理者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群众推荐实际上演化成了个人关系,量化打分演化成了形式,领导小组评议演化成了关系亲疏之争,择优推荐也就演化成了校长说了算。”兰州某中学教师马得清这样告诉记者。

“在大学里,学术委员会是有,但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一个校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就会影响整个评比。”吴梓同表示,“搞职称评审,我们想得到什么?显然,公平、水平是最重要的。重学术同行评议是应该迈出的第一步。”不同的门类应有不同的评价。还是应该同行评价,比如教育学需要大同行,再细到教育心理学就需要小同行。衡量人才应该大同行和小同行相结合,组成专家委员会,给予最客观公正、最有说服力的评价。

对待职称评审,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态度,要看到各方面都在不断探索求解,问题的关键是要逐步让同行评审成为主导,让行政力量慢慢消退。“第三方专业评价系统是彻底根治卖版面和学术腐败的根本和长久之计。对于眼前问题的应急之策不外两点:一是加大对违规报纸和期刊的惩罚力度;二是提高职称评定或绩效评价过程的开放度、参与度、透明度,使同行和相关当事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监督,让灰暗部分都被阳光照到。”

最后,科学管理,建立长效心理疏导机制,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

评职称要经过怎样的历程?这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磨砺,有些人终其一生而不得,有些人屡屡受挫却欲罢不能。很少有人不怨它,又很少有人不在乎它。评职称如此折磨我们的身心。

“看看学校的职称评比标准,几年就一个变化,而且是越来越严,这对年轻老师非常不利。”吴梓同说,“新来的一些名牌大学的老师,他们的研究水平并不弱,一个上世纪80年代评上的教授并不见得就比现在一个讲师水平高。然而这群正值创造力勃发年龄的人,很多处于郁闷、浮躁之中。”

这样折磨人的评职称,会使教师心理健康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以烦躁、冲动、偏执为特征的非健康心理,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学校事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如果对教师的心理的变化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并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心理救助,就会严重影响校园甚至是学术界的和谐,并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要积极推动教师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和学术工作中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营造培育和谐心理的氛围,从而为构建学术界的和谐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

上一篇:《十日谈》800字左右读书笔记的下一篇:我和小伙伴小学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