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2024-04-11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共7篇)

篇1: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公司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双基”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公司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中长期规划。“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

一、指导思想 “MsoNormal” style=““>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

产分级管理,强化“一岗双责”和行政问责。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为重点。紧紧围绕“消除隐患、防范事故”这一主题,树立科学理念,落实各项措施,弘扬安全文化,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的安全氛围。大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制、安全标准化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为我司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奠定基础。

二、主要工作目标、近期规划

1、安全生产目标:生产性工伤死亡事故为零;火灾责任事故为零;爆炸责任事故为零。

2、巩**全标准化达标的成果。

3、创建安全保障型示范企业。

4、控制指标:

杜绝社会灾害性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公司安全事故伤亡人数指标:死亡人数为零,重伤人数为零,轻伤人数≤1;

特殊工种的有效持证上岗率100﹪,安全管理人员的有效持证上岗率100﹪;

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100﹪。

中期规划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

2、全年零事故,安全每一天。

3、创建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4、创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A级企业。

5、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综合防范体系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远期规划

1、战略目标:提高本质安全和人本安全,实行零伤亡。

2、建立和完善“一机四体”安全管理体系,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制、安全标准化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安全文化体系。

3、达到同行业安全管理先进水平。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1、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科室人员应自觉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

首位,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实施方案》结合起来。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解和落实,将“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目

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并不断修订、完善和细化各项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有效地落到实处。

公司仓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前沿,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的安全责任意识,实行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移。把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落实到生产岗位,形成从领导覆盖到全体职工的共**全责任体系,最终实现**全格局。

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公司整体安全素质,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安全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熟练生产技能的员工队伍。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坚持对新进公司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人员严格持证上岗,认真做好特殊工种的复审办证工作。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使员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技能和事故急救知识。有计划做好培训工作,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各科室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每月必须主动参加安全会议或活动。会议或活动要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结合公司的相关安全规定,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MsoNormal” style=““>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制定预案演练方案,做到定期组织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不断修订、完善。要求公司全体员工每年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使全体员工进一步熟悉、了

解消防设备、器材的使用和如何进行应急疏散,提高灭火作战技能和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及时有效的处置突发性烟花爆竹安全事故提供经验基础。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大力倡导“安全是魂,预防为主”、“安全工作,以人为本”、“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

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狠抓安全隐患整改

强化日常安全检查,抓好季节性安全检查。进行经常性、突击性、针对性的定时或不定时的日常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要深入现场,坚决采取“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作业现场发现的违章行为,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解决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季节特点对安全工作的

影响,开展各种安全检查。雨季应以防雷电、防洪、防触电为内容进行检查;夏季以防暑降温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冬季以防寒防冻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安全管理人员要注重人性化、亲情化管理,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各部门的安全隐患,严格按时保质保量按照整改措施进行隐患整改,不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拒绝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完成。对较难处理隐患,定时、定人、定措施进行全面监护,统一协调整改。

突出重点安全检查,公司的重点就是烟花爆竹储存仓库,因此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以“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及时通知其进行整改,并负责跟踪隐患整改情况。对所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报请公司领导进行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安全

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在十二五期间里,安全生产工作要以求实的态度,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扎实工作,以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好基础。以安全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篇2: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需要,为明确公司安全生产发展目标,切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安全生产中长期(五年)规划,予以发布。

一、编制目的 为避免重生产、轻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的短期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与公司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必须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的长远计划,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力争责任事故频率: 2.5次/百万车公里逐年下降0.5个百分点,五年后达到0.5次/百万车公里; 责任事故死亡率:由0.2人/百万车公里逐步达到0人/百万车公里; 责任事故受伤率: 1.5人/百万车公里逐年下降0.1个百分点,力争五年后达到1人/百万车公里; 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率: 3万元/百万车公里逐年降低5千元/百万车公里,力争五年后达到1万元/百万车公里;GPS系统完好率在线率由95%以上逐年递增0.1个百分点,力争五年后达到100%; 在岗员工安全教育率继续每年保持 100%; 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继续保持 100%;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由95%以上逐年递增1个百分点,力争五年后达到100%。

二、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1、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我司在未来五年内要做到,使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在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组织保障、安全宣传教育、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隐患治理、责任事故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具体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管理机制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公司在未来五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首先要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于公司每位员工,深入到一线操作者(驾驶员)层面,为构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杜绝三违、遵章守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根扎基层、深入人心,使安全文化真正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措施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它规定了各部门安全工作的程序,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阐述了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4)保证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

在未来五年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公司要保证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氛围,力求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手段,不断改善生产环境,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方法,使安全生产得到切实保障,尽可能接近或达到本质安全的水平。

(5)加强隐患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不可替代的核心措施。公司要以隐患排查、整改为主线,以岗位标准化作业为契机,完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隐患

举报、隐患整改、奖惩追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使各种事故隐患真正被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治久安。

(6)规范事故管理,严肃事故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要以人为本,以事故预防为基础,以“四不放过”为原则,严格依法报告、调查、处理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制定防范措施,举一反三,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

(7)强化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机制。

应急救援工作的目地是为了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使事故的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损失降低到可控制的最低程度,使事故的报告更加及时有效,使事故对相关方的不良危害降到最小程度,对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应急防护能力、有效救援能力、应急避险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篇3: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为切实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纲要。纲要在总结近10年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分析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2008—2020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及相应政策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纲要中的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食物,指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规划期为2008—2020年。

1. 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 016亿kg,人均占有量380 kg,人均消费量388 kg。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2年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亿hm2 (16.9亿亩),产量突破5 000亿kg,其中谷物超过4 500亿kg。“九五”期间,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5 000亿kg水平。1998年以后,由于连年丰收,库存逐年增加,市场粮价下跌,加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降至1亿hm2 (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0.14万hm2 (2.16亿亩);粮食产量由1998年5 123亿kg降至4 307亿kg,减产816亿kg,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减产。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保护耕地、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税收、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1亿hm2 (15.86亿亩),比2003年增加640万hm2 (0.96亿亩);产量达到5 016亿kg,比2003年增产709亿kg。其中,谷物面积0.86亿hm2 (12.9亿亩),增加0.09亿hm2 (1.36亿亩);产量4 563亿kg,增产820亿kg。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1996—2006年,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666.7万hm2 (1亿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1 000万hm2 (1.5亿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4.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3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4 743 kg/hm2 (316.2 kg/亩),其中谷物单产5 325kg/hm2 (355 kg/亩),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小麦、水稻种植比例分别达到55%和69%。

在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其他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与1995年相比,2007年肉类产品人均占有量52 kg,增加8.5 kg,其中牛羊肉所占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禽蛋人均占有量19 kg,增加5.2 kg;牛奶人均占有量26.7 kg,增加近22 kg;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6 kg,增加16kg左右。

(2)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998年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全面放开,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现货交易进一步活跃,期货交易稳步发展。国有粮食企业全面推向市场,“老人、老粮、老账”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在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3)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公布实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建立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消农业4税(农业税、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初步建立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机制。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了对种粮农民的保护机制,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投入倾斜力度,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调整中央财政对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比例,实施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4)粮食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完善粮食省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在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的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制,确立粮食经营企业最低库存制度,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粮食进出口品种调剂,促进了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粮食产销区合作关系得到发展。国家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公布施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依法管粮取得重要进展。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条件有所改善,1998—2003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国家储备粮新增库容527亿kg,粮食物流“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变革开始起步。

2.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1)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 kg,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 250亿kg;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 kg,需求总量5 725亿kg。

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2 585亿kg,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2 475亿kg,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为1 870亿kg,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2 355亿kg,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

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17.8 kg,消费需求总量2 410万t;2020年人均消费量20 kg,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 900万t。

(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22亿hm2 (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0.08亿hm2 (1.25亿亩),年均减少73.33万hm2 (1 100万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092 hm2 (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 200 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m3,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m,部分区域下降3~5 m,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km2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2007年的43.5%。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6个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由1991年的36%下降到2007年的31.6%。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2007年的6.3%;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kg扩大到2007年550亿kg左右。此外,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存在供需缺口。

(5)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

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优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米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步提高,但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需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供需关系趋紧。大豆生产徘徊不前,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北方种植大豆、南方种植油菜籽比较效益低,生产缩减。粮食品种间(如东北大豆、玉米、水稻)争地及粮食作物与油料、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

(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7)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 200亿kg,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 000亿kg,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和豆油价格相继创历史新高。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特别是在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全球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

3. 保障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食物供给;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主要品种结构平衡,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强化生产能力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合理利用非耕地资源,增加食物供给来源。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粮食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完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储备制度,加强粮食进出口调剂,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坚持粮食省长负责制,增强销区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

倡导科学节约用粮。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降低粮食产后损耗,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倡导科学饮食,减少粮食浪费。

(2)主要目标。

为保证到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不低于389 kg,到2020年不低于395 kg,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表1)。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hm2 (18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0.84亿hm2 (12.6亿亩)以上,其中稻谷稳定在0.3亿hm2 (4.5亿亩)左右。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力争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恢复到0.12亿hm2 (1.8亿亩)左右。

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 000亿kg以上,到2020年达到5 400亿kg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保持在合理规模水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趋向合理,小麦和稻谷比重不低于70%。

建立健全“4散化”粮食物流体系。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4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到2010年全国粮食物流“4散化”比例达到30%,到2020年提高到55%。

4. 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1)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hm2 (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04亿hm2 (15.6亿亩),其中水田面积保持在0.32亿hm2 (4.75亿亩)左右。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性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改进耕作方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加大水资源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灌区水管体制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切实扭转耕地质量和水环境恶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加快实施全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其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完善灌排体系建设;适量开发建设后备灌区,扩大水源丰富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5提升到2010年的0.50, 2020年达到0.55以上。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加快完成中部粮食主产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提高粮食主产区排涝抗灾能力。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东北地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持续产出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力争到2010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降至60%左右,到2020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降到50%左右。

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力争粮食单产有大的突破,到2010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4 875 kg/hm2 (325 kg/亩)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5 250 kg/hm2 (350 kg/亩)左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力争在粮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模式、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粮油品种。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集成推广超级杂交稻等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栽培模式,提倡精耕细作。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加强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布局,明确分区功能和发展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大的核心产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增产潜力的后备产区。核心产区、后备产区等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要抓紧研究增加本地区粮食生产的规划和措施。加快推进优势粮食品种产业带建设,优先抓好小麦、稻谷等品种生产,在稳定南方地区稻谷生产的同时,促进东北地区发展粳稻生产。继续扩大优质稻谷、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和优质薯类杂粮的种植面积。在粮食主产省和西部重要产粮区,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积极推行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抓好非主产区重点产粮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扩大西部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稳定粮食自给水平。在稳定发展粮油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

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工程见表2。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粮食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改良、良种繁育、质量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整合资源,建立高效、务实、精干的基层涉农服务机构,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病虫害防治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重要粮食品种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体系,提高植物保护水平。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村粮食产后服务,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利用非粮食物资源。

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种养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加强北方天然草原保护和改良,充分利用农区坡地和零星草地,建设高产、稳产人工饲草地,提高草地产出能力。加快南方草地资源的开发,积极发展山地和丘陵多年生人工草地、一年生高产饲草,扩大南方养殖业的饲草来源。力争在2020年之前全国牧草地保有面积稳定在2.6亿hm2 (39.2亿亩)以上。加快农区和半农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行秸秆养畜。转变畜禽饲养方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充分利用内陆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加强近海渔业资源保护,扩大、提高远洋捕捞规模和水平。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等主要油料作物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继续建设东北地区高油大豆、长江流域“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基地。鼓励和引导南方地区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加强油料作物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油料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大力推广高产高油新品种,着力提高大豆、油菜籽和花生等油料作物单产和品质。到2010年油料单产比2006年提高6%左右,油料含油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积极开发特种油料,大力发展芝麻、胡麻、油葵等作物生产,充分利用棉籽榨油。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快提高油茶、油橄榄、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品种的品质和单产水平。积极引导和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化,促进木本粮油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木本粮油供给。

(3)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体系。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在保障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进出口调剂。继续发挥国有贸易企业在粮食进出口中的作用。加强政府间合作,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粮油)合作关系。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

(4)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努力提高粮食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重点扶持一批国有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骨干企业,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在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鼓励和引导粮食购销、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粮食订单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为农民提供粮食产销服务。引导各类中介组织开展对农民的市场营销、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充分发挥粮食协会等中介组织行业自律和维护市场秩序作用。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重点建设和发展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发展粮食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积极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稳步发展粮食期货交易,引导粮食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建立全国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粮食网上交易。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编制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变革。加快改造跨地区粮食物流通道,重点改造和建设东北地区粮食流出、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流出以及玉米流入、华东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粮食流入、京津地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地区粮食物流通道。在交通枢纽和粮食主要集散地,建成一批全国性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基地。重点加强散粮运输中转、接收、发放设施及检验检测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培育大型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大力发展铁海联运,完善粮食集疏运网络。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5)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相结合、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商业最低库存相结合的粮油储备调控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保证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需要。 (2) 中央调节周转储备主要用于执行中央政府为保护农民利益而实行的保护性收购预案,调节年度间丰歉。 (3) 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及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各省(区、市)储备数量按“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由国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并做好与中央储备的衔接。 (4) 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积极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农民和用粮企业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业务,提倡农户科学储粮。

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逐步调整优化中央储备粮油地区布局,重点向主销区、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充分利用重要物流节点、粮食集散地,增强对大中城市粮食供应的保障能力。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品种结构,保证小麦和稻谷的库存比例不低于70%,适当提高稻谷和大豆库存比例;逐步充实中央和地方食用植物油储备;重点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

健全储备粮管理机制。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设。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建立销区地方储备粮轮换与产区粮食收购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完善储备粮监管制度,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加强储备粮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

(6)完善粮食加工体系。

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引导粮油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按照“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要求,推进传统主食食品工业化生产,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推进粮油食品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值效益。强化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建设,促进粮油食品加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我国玉米生产首先是满足养殖业发展对饲料的需要。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改进饲料配方技术,加快发展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预混合饲料,提高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的比重,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秸秆资源,缓解饲料对粮食需求的压力。积极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建立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

适度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粮食深加工业。生物质燃料生产要坚持走非粮道路,把握“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制定和完善粮食加工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强对粮食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和科学规划,未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一律不得新建和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粮食流通、加工领域重点工程见表3。

5. 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1)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省级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主产区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全国提供主要商品粮源;主销区要稳定现有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继续确保本地区粮食产需基本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充实地方储备和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等任务落实到各省(区、市),并纳入省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全国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总量平衡,统一管理粮食进出口,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建立和完善中央粮食储备,调控全国粮食市场和价格。要不断完善政策,进一步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粮食经营者和用粮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粮食经营者保持必要库存的规定,履行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销存等基本数据的义务。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承担粮食应急任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服从国家统一安排和调度。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分解任务,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的管理。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执行征地听证和公告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的评定和审核,禁止跨省区异地占补。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建立耕地撂荒惩罚制度。健全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严格土地执法,坚决遏制土地违规违法行为。

加强草原等非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划定基本草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征用、占用基本草原或改变其用途。建立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逐步实现草畜平衡。加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防止草原退化和沙化。积极研究推进南方草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对水域、森林资源的保护。

(3)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增加对农业(粮食)科研的投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区域性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的作用。

引导和鼓励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活动,积极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加大支持投入力度。

增加粮食生产的投入。强化农业基础,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和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重点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倾斜,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国家对基本农田整理、土地复垦、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各类支持农业和粮油生产的投入,突出向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油料生产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

加大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加大对粮油生产者和规模化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品范围,保证农业再生产需要。

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在现有基础上中央财政要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促进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继续实施中央对粮食(油料)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加大对东北大豆、长江流域油菜籽和山区木本粮油生产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加快建立大宗粮食作物风险规避、损失补偿机制和灾后农田恢复能力建设的应急补助机制。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根据粮食产销格局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粮食产销衔接的支持。建立健全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铁路和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跨区域粮食运输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优先安排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运输。粮食主销区要支持销区的粮食企业到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参与产区粮食生产、收购并定向运往销区。鼓励产区粮食企业到销区建立粮食销售网络,保证销区粮食供应。主产区粮食企业在销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储设施的,主销区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必要支持。

加大对散粮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多渠道社会资金建设散粮物流设施,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变革。对服务于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上的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及信息检测等设施的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予以支持。

(5)健全粮食宏观调控。

健全粮食统计制度。完善粮食统计调查手段。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进出口、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加快建立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会商机制。成立粮食市场调控部际协调小组,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粮食调控机制。

健全和完善粮食应急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协调的粮食应急网络。增加投入,加强对全国大中城市及其他重点地区粮食加工、供应和储运等应急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应急工作需求。对列入应急网络的指定加工和销售企业,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增强粮油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对特殊群体的粮食供应保障制度,保证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等对粮食的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完善粮食流通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研究制定国内粮油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领域产业政策,完善管理办法。

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和健全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统计调查职责,保障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需要。

(6)引导科学节约用粮。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改进粮食收购、储运方式,加快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减少粮食产后损耗。积极倡导科学用粮,控制粮油不合理的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和饲料转化水平。引导科学饮食、健康消费,抑制粮油不合理消费,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和营养水平。建立食堂、饭店等餐饮场所“绿色餐饮、节约粮食”的文明规范,积极提倡分餐制。抓紧研究制定鼓励节约用粮、减少浪费的相关政策措施。

(7)推进粮食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制定公布粮食安全法,制(修)订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规范粮食经营和交易行为等方面的配套法规。

(8)制定落实专项规划。

篇4: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2010年—2020年)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并结合我公

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逐级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单位法人—部门负责

人—专(兼)职安全员—全体员工。2010年—2012年期间能够熟练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常识,有较强的安全生意识和驾驭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安全生产队伍,形成上下联动、信息畅通

网络化。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台帐,明确分工,职责到人,严格责任追究制。

三、充实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企业实施事故救援演练,合理配备救援设施和救援工具。真正做到突发事件不慌乱,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抢救及时。

四、强化对高危作业的督查和监管力度。每年到检查不少于12

次,建立专门台帐,实行跟踪监督、跟踪整改。

五、做到日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生产一

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六、加强对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争取3年内公司能够足额提取

安全生产费用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增强公司抵御事故风险能力。

七、科学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及时将上级部门下达的工

作任务和工作指标合理分解,做到层层落实。实行定量考核,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八、每年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

产调度会,分析安全形式,安排短期工作;每年对安全管理人员进

行一次安全生产知识考试,测评、了解工作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程度。

九、坚持每季度出一期“安全生产工作简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结。简报发至各部门,小结、总结报上级主要领导。

十、争取上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努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五年内实现无重大事故发生、无人员死亡,促进我公司的协调发展。

南平路兴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篇5: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方案

一、安全基础管理建设目标

(一)积极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务求实效,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真正地为公司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二)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2)的要求开展工作,力争通过努力,使公司逐步达到安全标准化企业。

(三)至2014年,企业通过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验收考核。企业无重大安全、环保、职业安全健康事故,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0.1‰。

(四)至2016年,企业无重大安全、环保、职业安全健康事故,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0.1‰。

(五)至2018年,企业无重大安全、环保、职业安全健康事故,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0.1‰。

二、安全投入指标

每年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保证计划所需资金的安全投入。设立安全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加大投入。

三、管理目标

(一)基本从业条件

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从业经历、管理能力等条件符合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

(二)安全生产职责

1.公司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2.不断修订、完善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三)风险管理

1.积极开展风险评价工作,依法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2.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强化督促检查,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五)培训教育

对从业人员每月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生产设备管理

公司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七)作业安全

加强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作业的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

(八)救援

适时更新、添置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同时积极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活动。

有限公司

篇6: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根据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

针,以及市安全管理部门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确保公司全年无重大事故,确保安全运营,实现公司董事会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公司领导对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负重自强,团结登攀,锐意进取,依据《安全承诺书》及考核方法及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并力争在生产安全、人身财产安全、资金安全等管理工作上有重大突破。使安全标准化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未来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管理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生命、健康、卫生、环保”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稳定发展服务。今后我们工作的原则是:“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2、安全目标

a、无交通事故、重大火灾、工伤设备,无影响社会稳定事件。b、千人重伤率(年):≤0.15‰

c、千人负伤率(年):≤2‰

d、争创各级文明、标准化安全生产企业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领导、部门以及各岗位员工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3、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制定合理的奖罚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完善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5、充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安全重点部门应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三、加强学习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

2、各岗位员工要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3、各岗位员工要了解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

2、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的针对性条款,以便明确职责。

3、各部门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运营。

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是监督管理的基础;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

2、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和人身事故、防火、防爆中毒等项目,监管的重点是车辆、设备和人身安全。

3、加大对自管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部门每月应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持续改进

1、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干部。

2、按公司生产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人力资源的配备。

3、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反馈制度,虚心接受改进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将好的建议、好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篇7: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018-2018)

近年来, 供水安全评价主要集中于城市供水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方面[3,4,5], 采取的方法主要为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 从水量、水质、供水途径等多个层面选取大量指标开展供水安全评价工作, 为评价城镇的供水安全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为后续供水安全评价方法、评价因子等的选择提供参考。但关于农业供水安全评价的内容尚不多见;且目前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城市发展规划对环境、生态影响的分析评价较多见, 水资源相关规划实施效果分析较少。因此,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云南省实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前后农业的供水安全评价, 也能为其他地区水资源相关规划实施效果分析提供参考。

1 农业供水安全内涵

农业供水安全指农业需水量得到一定满足, 使得农业不出现旱灾损失或者农业旱灾损失处于可接受范围的状态。农业供水安全是一个相对安全概念, 当农业灌溉保证率越高, 旱灾损失越小, 农业供水越安全。农业需水完全得到满足, 旱损为零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农业供水安全包含了两层内容, 一个方面指农业需水得到保证的情况, 主要和来水情况、需水情况及工程保障等有关;另一个方面指在一定的农业需水保证率下, 农业损失情况, 主要和农作物生长与供水关系有关。供水保证率和农业损失是反映供水安全程度的决定性指标。

供水安全状况可以用函数式 (1) 表示:

式中:S为供水安全势函数;M为表征农业需水、供水关系的控制变量, 直接决定农业供水情况, 决定控制变量的因子主要有:农业供水因子 (p) 、农业需水因子 (n) 及工程保障与管理因子 (a) 等;L为表征农业旱灾损失的状态变量, 是一个结果性变量, 受到农业供水情况的影响, 但却是最能直观反映农业供水安全程度的有力参数。

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农业供水安全涉及来水条件、供水情况、农作物需水情况、供水工程及保障情况, 以及一定需水保证率下的损失情况等, 影响因素多且复杂, 水文气象、土壤、作物本身特征 (物种、种植结构、数量等) 、地质灾害、温度等众多因素都将对供水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 农业供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涉及干旱-水资源- 农业- 社会复合系统的不同子系统和不同层面的多维协调关系, 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问题。这样将农业供水安全指标体系分成3个层次, 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单一目标, 干旱程度、农业需水、农业供水、工程保障与管理制度作为四大准则层, 在每一准则层下有若干具体指标, 评价层次结构见图1。

结合国内外现有的供水安全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按照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 在各准则层下继续构建指标变量。供水安全评价指标变量的构建以全面为主, 力求收集能表征农业供水的各个方面, 为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一个全面、丰富的基础库, 具体包括:①干旱程度:减产指数、干旱率、干旱烈度、农业产量递减率、农业经济损失、单方水粮食产量、用水弹性系数等;②农业需水:农业种植结构、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农业供水亏缺系数、耕种条件 (土壤条件、耕种方式等) 、挤占农用水率、土壤墒情、蒸发蒸腾指数、温度、光照、风力等;③农业供水:农业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降水距平、径流模数、地下水开采程度、干旱指数、产水模数、多年平均缺水率、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节灌率、人均用水量等;④ 工程保障与管理制度:工程供水能力保障、供水工程覆盖率、正常运行情况、工程配套率、应急预案、灌溉制度优化、供水管理、联合供水制度等。

3 现状农业供水安全评价

3.1 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结合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基本情况, 对四大准则层进行指标筛选, 建立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Delphi法”对指标集进行初步的定性筛选。Delphi法是在初步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向专家征求意见, 然后进行统计处理, 并反馈咨询结果, 经过几轮咨询, 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后, 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此时, 通过定性分析已删除掉部分相关性很强的指标, 但仍会存在隐含的相关指标。因此, 通过定量化的分析方法, 剔除掉带有干扰信息的指标, 提高评判结果的合理性。本文选择原理明了、计算简便的主成分分析作为定量筛选的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确定的评价指标, 如表1 所示。同时, 本文结合云南省2009-2010年度受旱情况、缺水情况、降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各项调查数据, 根据指标含义进行指标值计算, 如表1所示。

指标权重的合理选择关系到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各指标的初始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 先将指标之间两两比较, 按照相对重要等级赋值, 构造判断矩阵, 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其次, 对各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 如式 (2) 所示。

式中:ωy是目标函数受第i个指标变化影响的变化率;ωx是第i个指标的变化率;Δyi是目标函数受第i个指标变化影响的变动幅度;Δxi是第i个指标的变化率;y0是目标函数基值;x0为第i个指标的基值。

最后, 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专家意见对权重进行调整, 如表2所示。

从权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对农业供水安全影响较大的有指标有多水源调水能力、工程供水能力、农业种植结构合理性等指标, 说明在相同的来水条件下, 农业供水安全与工程保障、农业自身种植结构更为密切, 该情况基本符合云南省现状供水概况。

3.2 评价结果

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 结合专家意见, 设定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标准, 如表3所示。

本次计算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计算, 模糊综合评价法[6,7,8,9]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评价方法, 以模糊数学为基础, 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 将一些边界不清, 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 由多个因素对被评判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把定性指标合理地量化, 很好地解决了农业供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可以作为农业供水安全评价理论工具。

根据表1中的特征值, 计算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风险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根据上述权重, 对2009-2010年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进行分析计算, 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0.743, 根据表2可知, 2009-2010年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处于橙色预警状态, 存在较高风险, 基本符合云南省现状实况, 说明该套指标可以用于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评价。

4 规划实施前后效果分析

(1) 农业供水安全现状分析。2009-2010年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存在较高风险, 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长达半年的干季 (11-4月) 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3%~39%;其次引水工程数量最多, 占总供水量的48.1%, 在枯季无水可引现象较为普遍, 且引水工程质量差, 在绝大多数地区的供水保证程度低;第三, 水源调度及应急保障能力不够。这就导致云南省供水保证能力低、灌溉保证率低、旱涝保收程度低 (只占有效灌面积的57.5%, 常用耕地面积的21%) 、抵抗洪旱灾害能力弱。

(2) 规划实施后供水安全评价。目前云南省由于干旱缺水, 每年造成农田因旱成灾面积在1 334万hm2以上, 体现出灌区供水能力严重不足[10,11]。2010年遭遇的100年一遇特大干旱, 充分暴露了水利仍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且《云南省新增50 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 年) 》提出2020年云南省要新增50亿kg粮食, 这对农业供水安全也提出巨大挑战。

因此,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要求[12], 未来云南省必须提高供水保证率, 保障稳定供水, 提高旱涝保收程度。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继续推进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和边疆、民族、贫困等地区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力度。②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完成200万件以上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③ 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到2020年, 全面完成12个大型、90个重点中型及一批小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结合云南省新增50亿kg粮食工程建设,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积极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云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规划成果逐步实施后, 农业种植结构合理性、节灌率、工程供水能力、多水源调水能力等指标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对农业干旱供水安全进行评价, 与现状供水安全进行对比, 分析规划实施的效果, 结果如表4所示。

中长期规划实施后, 根据积极抗旱、供水基础设施的加强建设及应急保障措施等工程、非工程措施的落实, 工程保障与管理制度得到加强, 其中工程供水能力由现状的87% 达到2030年95%, 多水源调水能力也由目前的干旱期间 “无水可调”达到90%, 农业种植结构到2030年调整合理, 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度更是大大加强。2020年云南省再次遭遇100年一遇特大干旱时, 农业供水安全分值为0.479, 处于预警状态, 减产率下降到18%;2030年遭遇时, 农业供水安全0.136, 已经达到基本安全, 减产率下降到9%, 抗风险能力已大大加强, 规划成果明显。

5 结语

本文在分析农业供水内涵的基础上, 建立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模型, 对云南的2009-2010年农业供水安全进行评价;其次, 分析云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 对水中长期规划、云南省地方相关规划实施后的农业供水安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 本文以云南省农业供水为例, 根据建立的云南省农业干旱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对现状及未来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实施后农业供水安全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与云南省农业供水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建立的农业供水安全评价模型对规划实施的评价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 对评价其他地方的农业供水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对2009-2010年云南省农业供水安全进行评价, 结果为0.625, 处于橙色预警状态, 存在较高风险。分析原因, 主要是由于云南省目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而引水工程占供水量比重较大, 枯水季节无水可引造成农业供水得不到保障。

(3) 针对目前云南省灌溉保证率低、旱涝保收程度低、抵抗洪旱灾害能力弱等弱势,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提出积极抗旱、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进、供水基础设施的加强建设及应急保障措施等多项工程、非工程措施。评价结果显示, 规划实施后, 农业供水安全从现状的橙色预警到2020年的预警, 2030年达到基本安全, 供水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规划实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罗丽艳, 李芸, 马平森, 等.云南省干旱及演变趋势分析[J].人民珠江, 2011, (2) :13-15.

[2]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灾害年鉴[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1.

[3]陆建宏, 丁立杰, 徐建新, 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2) :99-102.

[4]朱伟, 江长胜, 郝庆菊, 等.安徽省巢湖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0 (9) :118-122.

[5]崔艳强, 范弢, 杨佳, 等.云南省城市饮用水安全评价研究[J].人民长江, 2011, 42 (7) :51-55.

[6]金菊良, 吴开亚, 李如忠, 等.信息熵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耦合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模型[J].水力发电学报, 2007, 26 (6) :61-66.

[7]杨铭威, 石亚东.盛东, 等.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水利经济, 2009, 27 (6) :32-35.

[8]B H Tangena.Risk assessment of a water supply system during drought[J].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1981, 11 (2) :185-204.

[9]Zhang R, Chen J, Cui G.Drought and Wat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East River (Dong jiang) Basin in South China[C]∥Proceedings of 16th IAHR-APD Congress and 3rd Symposium of IAHRISHS.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8:296-300.

[10]陈雷.应对西南特大干旱灾害的实践与思考[J].时事报告, 2010, (5) :8-21.

[11]马建华.西南地区近年特大干旱灾害的启示与对策[J].人民长江, 2010, 41 (24) :7-12.

上一篇:日暮下的身影的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小学音乐教资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