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2024-04-20

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共6篇)

篇1: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等有关规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0‟4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能源形势与建筑能耗现状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区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能源自给率仅为1/

4、石油和天然气几乎100%依赖区外、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从区外调入近6000万吨煤,节能任务异常艰巨。我区建筑能耗已经从2000年约290万吨标准煤快速增长到2009年超过1470万吨标准煤,占广西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13%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21%。“十二五”期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在快速、持续推进的阶段,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快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维修建造和拆毁、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用能,预计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0%~30%。

在建筑50~70年的使用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 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耗能。建材和建造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建筑运行直接由人控制管理,除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外,人的行为对能源消耗高低有很大影响。“十二五”期间,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建设规模增大,建筑用能还将持续增长。因此,通过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照明节电技术和建筑运营管理等手段推进的建筑节能工作,是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区在建筑节能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战略决策,确定了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推进目标、组织体系和实施措施,并通过完善节能机制、节能配套技术标准、抓好节能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框架,为我区在建筑节能领域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明确目标,完成任务

我区于2006年制定了“十一五”建筑节能累计节约142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陆续出台了《广西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具体工作方案》、《广西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广西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 2011年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2年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关于从规划阶段开始加强我区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的通知》(桂建科„2009‟45号)、《关于加强我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桂建科„2009‟1号)、《广西建设厅2009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及《关于做好2009年9-12月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桂建科„2009‟31号)、《关于公布2008年各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中建筑节能有关内容评分结果的通知》(桂建科„2009‟3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表彰和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以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加强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为重点的工作目标。截至2010年年底,我区累计完成建筑节能161.05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建筑节能总目标任务的113.42%。

2.成立领导机构,编制技术标准

“十一五”期间,成立了广西建设厅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转发了《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发了《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节能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08‟192号),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5/221-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民用建筑节能检验规范》(DB45/T393-2007)、《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 检测规范》(DB45/T394-2007)、《广西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建筑外保温构造图集(一)》(桂06J301)、《广西建筑防水构造设计图集》(桂05J201)、《非承重轻质条块构造》(桂06TJ501)、《自隔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型及墙体结构构造图集》、《屋面隔热保温构造》、《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45/T586-2009)、《预拌砂浆生产及应用技术规程》(DB45/T569-2009)、《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45/T567-2009)等二十余项相关的地方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为我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

3.加强新建建筑监管,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区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建立了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要求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根据《关于加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管理的通知》(桂建科„2008‟2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的通知》(桂建科„2008‟36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全区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开展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截至2010年年底,我区执行建筑节能要求的城镇新建建筑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设计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100%,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为95.2%,完成了全区设区城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达到100%和施工阶段达到或超过95%以上的“十一五” 目标任务。

4.完善组织机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十一五”期间,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推广绿色建筑实施意见》(桂建科„2009‟43号)和《广西绿色建筑评价》,并专门成立了广西建设厅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一名正处级领导专职负责绿色建筑推广工作。我区在全国率先成立的绿色建筑分会—“广西建设科技协会绿色建筑分会”于2009年被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评为“先进机构”。2007年,南宁“裕丰〃英伦”房地产项目成为我区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试点项目,被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美国能源基金会联合评选为“绿色建筑十佳设计项目”;2008年,我区第一个绿色星级物流园项目—凭祥物流园,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2009年科学技术试点示范项目、绿色建筑与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项目;2009年,我区首批获得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可以开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召开了“广西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咨询会”,组织了2010年广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评选出华蓝奕园等12个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确定了南宁市“裕丰〃英伦”住宅小区和北海“止泊园”住宅小区达到了广西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评价标准,并在项目公示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绿标办备案。我区对上林、田阳等40多个县的现有路灯照明设施进行节能改造,节电率达到22%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绿色照明示范县建设。5.加强试点示范,推广建筑节能

根据我区实际,因地制宜地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以政府机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为突破口,率先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开展节能改造试点示范工作,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2008年至2009年,自治区财政安排了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以奖代补资金4200万元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400万元等用于建筑节能示范改造;2010年,自治区财政安排了2600万元的建筑节能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组织了广西建筑节能试点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共有78项建筑节能试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6.加强能耗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大型公共建筑

2007年以来,我区先后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700多万元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审计、公示和分项计量工作。至2009年底,共完成1079栋建筑能耗统计、187栋建筑能源审计、181栋建筑能效公示、33栋建筑分项计量楼宇的安装、自治区和南宁市两级数据监测中心和平台建设、9项配套制度编制的工作。2010年,完成了全区50栋建筑能源审计、20栋建筑能效公示及20栋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7.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化成果丰硕

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305号)、《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306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的通知》(财办建„2010‟34号)精神,我区及时组织了项目申报工作。钦州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分别获2009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共获得国家0.68亿元资金支持;南宁市、柳州市和岑溪市、灵川县分别获2010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共获得国家1.96亿元资金支持。

8.结合实际情况,推广节能新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区组织相关技术力量,结合广西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及经济实际,重点推广技术成熟、经济适用、适合广西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建筑节能技术。自2007年以来,在建设领域重点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空调节电、自隔热混凝土砌块、页岩烧结多孔砖、空心无梁楼板、新型建筑防水、新三级钢、高性能混凝土、照明节电等10项建筑节能技术,打破了技术研究与推广严重脱节的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社会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区建筑节能工作侧重于研究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和设计建造节能建筑,对建筑节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建筑节能先进技术、绿色建筑理念还没有得到公众认知,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注建筑节能的舆论氛围,全社会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难度大

我区既有公共建筑多是能耗大户,节能潜力大,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其改造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有待加强。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较低

由于技术、成本、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原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使用尚处于试点阶段,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建筑用能中比例偏低,需要继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

4.建筑节能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我区的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技术人才缺乏,建筑节能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产品开发及推广使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都跟不上节能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等环节尚有很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十二五”建筑节能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重点,把建筑节能作为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靠科技、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强宣 传,努力开创我区建筑节能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原则 1.气候适应性

针对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夏季漫长冬季短暂,太阳辐射较强烈,长年气温高的“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十二五”期间开展建筑节能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考虑建筑选址及朝向,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空调、照明及其他用电设备的节能等。

2.经济适用性

针对广西总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特点,开展建筑节能的关键要以节约为主,开发并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符合广西实际的高效节能、经济适用的用能设备与产品,大幅度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3.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

建筑节能是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包括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等各个环节,应注重短期经济投入与长期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改善建筑居住舒适度和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筹发展

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抓好村镇的建筑节能工作,提高城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加强新型建筑材 料、太阳能、浅层地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统筹城乡建筑节能发展。

5.政府的强制与激励措施并举

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的宏观调控作用,用政策、法规和标准推动建筑节能市场和节能产业化的发展。对新建建筑,通过严格的节能设计和验收标准,引导建设单位自觉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对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要求进行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建筑节能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巩固“十一五”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与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措施,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总目标:累计实现节约2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新建居住建筑节约112万吨标准煤,新建公共建筑节约64万吨标准煤,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约16万吨标准煤,采取其他措施如推广使用节能型照明、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和一体化应用等节约28万吨标准煤。

2.工作目标

(1)到2015年底,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验收,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8%,5年内新建建筑争取实现累计节能176万吨标准煤。(2)创建一批节约型校园、节能型宾馆、节能型住宅小区,到2015年底,累计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示范小区)30个以上。

(3)以既有办公楼、商场、宾馆等类型的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为重点,以广西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为平台,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约16万吨标准煤。

(4)以既有办公楼、商场、宾馆等3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为重点,普及中央空调节电技术、照明节电技术以及其他设备节电技术,力争“十二五”期间普及建筑用能重点单位的能耗监管。

(5)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创建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农村地区示范县。

(6)在酒店、商场、医院、学校等以照明为主要负荷单位的公共设施中,大力推广照明节电技术的应用;在城镇化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普及应用路灯照明节电技术。

(7)引导农民自建住宅采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组织太阳能、浅层地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村镇建设中的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

四、“十二五”建筑节能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主要任务

1.监督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督促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严格审核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节能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

加强对新建公共建筑的用电分项计量装置,室内温度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审核。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对公共建筑的用电分项计量装置、室内温度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专门提出审查意见。在新建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时,空调房间均应具备温度控制功能,在可自主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和区域,应设计安装带有温度显示功能的室温控制器。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村镇建设节约用地,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在农村地区开展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组织太阳能、浅层地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村镇应用技术中的研发及示范推广,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

2.促进低成本绿色建筑技术的规模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构建和完善广西绿色建筑的标准与技术保障体系、建筑结构体系、部品与构配件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创建绿色建筑示范及评审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鼓励打造低成本绿色建筑。引导建设方由被迫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向自觉建设低能耗建筑转变,争取到2015年底,累计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示范小区)30个以上。3.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改造对象、进度计划、资金筹措方案和保证措施。积极推动既有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率先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开展节能改造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加强节能运行管理,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对建筑物供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保证供能系统的运行符合相应的标准,切实降低运行能耗。

4.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 建全和完善广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积极推进我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和能效公示等工作进展,促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和改造。研究并制定针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效公示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能效公示制度,研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

5.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规模化

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开展一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立自治区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构,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自治区级能力建设。整体考虑 城市的节能工作,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为总体目标,开展广西主要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基础研究,科学分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我区主要城市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规划的指导意见,加强技术人员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6.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

建立和完善我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的相关政策体系,大力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再利用,加大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研究的工作力度,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标准体系文件,建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7.继续推进绿色照明工程

督促新建公共建筑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照明功率密度(LPD)目标值,鼓励既有建筑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具。政府机关率先更换使用节能灯,逐步安装照明自动控制开关;在酒店、商场、医院、学校等以照明为主要负荷的单位大力推广照明节电技术的应用;继续在全区开展照明节电技术城镇化综合应用示范县工作。

8.做好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广西发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广西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性研究”等重大(重点)项目,以广西建设科技行动计划和广西建设 科技试点示范项目为载体,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既有建筑节能低成本改造技术研究,进行建筑门窗综合节能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空调等设备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9.加快能效测评及标识管理机制建设

按照《广西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测评和标识,推广实施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通过编制相应的标准、规范和能效检测技术研究,完善能效测评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广西能效测评及标识管理机制。

10.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技术监督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推广、限制、淘汰公告制度,加强对我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及技术的监督管理。同时,引进第三方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由第三方的建筑节能监督机构参与到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技术及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扩大建筑节能监管范围,促进我区建筑节能的发展。

(二)重点项目 1.全面推进绿色建筑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鼓励打造低成本绿色建 筑,争取到2015年底,累计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示范小区)30个以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推进绿色建筑在我区的规模化发展。

2.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动既有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率先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开展节能改造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改造重点一是增强建筑物围护结构(含墙体、屋顶、门窗等)的隔热性能,加强遮阳措施;二是提高中央空调、照明、电梯和热水供应等系统的效率;三是适当考虑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造形式一是增加屋顶隔热和窗户遮阳设施,采用优化系统运行、安装系统调节、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置;二是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定期对建筑物供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保证供能系统的运行符合相应的标准。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

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开展一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并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浅层地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强有力的建筑节能领导机制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协调配合、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要对全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出重要政策建议,制定实施意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建筑节能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广西的实际,出台有利于绿色建筑推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并完善能效标识与节能认证制度、绿色能源制度、合同能源管理等有关制度,建立和完善《广西节约能源法实施条例》、《广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等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我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

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和约束政策机制,是引导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利用自治区人民政府统筹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标准的编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绿色照明和新能源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引进第三方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由第三方的建筑节能监督机构参与到建 筑节能材料、产品、技术及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扩大建筑节能监管范围,促进我区建筑节能的发展。

(四)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把建筑节能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主要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系列报道,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建筑节能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大力弘扬“节能光荣”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节能知识培训,通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熟练运用建筑节能标准、熟练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能力,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提高建筑节能的能力建设

创新机制,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体系,整合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实践经验的建筑节能科研单位和教学机构等各方面力量,鼓励各地有能力的建筑节能中心、科研院所、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节能服务企业成立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和完善广西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协助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篇2: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提纲

一、“十一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二、“十二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不利因素

(二)有利条件

三、“十二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展与建设重点

(一)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能力建设

(二)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小区)建设。

(三)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编制、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四)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认证机构、产地认定、“三品”认证。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监管能力建设。

(六)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能力建设。

五、重点建设项目

篇3: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一、建设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 建设基础。

“十一五”期间, 我国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强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支撑。

1. 激励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修订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专利法, 公布实施反垄断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 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逐步落实, 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39%提高到1.76%。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数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 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 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2. 自主创新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实施《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和《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建设了一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构建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台站 (网) 分别达到327家和105个, 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391家、91家、729家, 各类国家检测中心、产品检测实验室等加快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

3. 创新主体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技术创新工程有效推进,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企业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25%、15%和30%, 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知识创新工程、“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实施, 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壮大, 分别达到134家、86家、2200多家和1000多家, 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4. 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

超级计算机、移动通信、高速列车、大型飞机和核能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形成了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清洁煤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节能减排降耗作出了积极贡献。超级稻、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肿瘤靶向治疗、抗肝炎新药以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污染控制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为农业增产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 面临形势。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实现重大科技突破的重要举措。

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4.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客观需要。

当前,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建设缺乏系统前瞻布局,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创新资源配置重复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共享不足;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 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入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 持续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环境有待完善。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 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 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着力加强薄弱环节, 以更大力度推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眼国家全局性和长远性发展需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统筹创新能力建设布局, 加强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增强创新主体动力和全社会创新活力,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 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是:

——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布局更加合理。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 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100家国家工程中心, 新建若干家国家工程 (重点) 实验室, 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产业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的支撑条件更加完善。

——重点领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和综合交通运输等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主体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 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建成若干一流科研机构, 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东中西部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多层次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涌现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服务人才, 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切实加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专利质量和专利技术实施率明显提高。

(三) 总体部署。

“十二五”时期,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加强政府统筹规划指导, 更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引导社会创新主体积极参与, 重点推进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和各类创新基地建设, 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 健全国家标准、计量、检测和认证技术体系, 支撑科技跨越发展;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能力建设, 提升重点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加强创新主体能力、人才队伍和制度等创新环境建设,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

(一) 科学研究实验设施。

1. 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7个领域为重点, 统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十二五”时期, 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工程队伍等因素, 优先安排海底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按照明确定位、完善布局、规范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国家 (重点) 实验室建设。围绕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学工程、重大科学方向探索开展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在明确定位标准、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积极推进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围绕部门、地方优势和特色, 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提高科研装备水平。

加强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 改善科研装备条件, 进一步提高现有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继续推进重大科研装备自主研制, 探索科研装备自主开发有效模式。强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 增强科研条件资源的自主装备能力。

4. 稳步推进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 建设。

加强农业、气象、生态、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 建设。加快推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 的信息化, 改善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 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二) 科技资源与信息平台。

1. 加强自然科技资源库建设。

继续开展自然科技资源的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 整合和完善科学植物园、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微生物菌 (毒) 种和人类遗传资源库、临床样本和疾病信息资源库、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岩矿化石和生物标本资源库。

2. 推动重点领域科技资源平台建设。

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海洋、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 推动多学科交叉集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科技资源平台建设。

3. 加快科学数据平台建设。

实施科研信息化应用推进工程, 强化国家重要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应用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建设, 构建科技资源从数据获取、存储、处理、挖掘到开放共享的完整信息服务链。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 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继续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科技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

(三) 标准计量检测认证平台。

1. 加强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

完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 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提高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能力。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准化工作, 加强科技资源标准化整理工作, 提高数字化表达水平。完善信息安全产品国家认证制度, 突破食品安全、碳排放、新能源、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工具、再制造、农业和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 提升标准和认证认可技术支撑能力。

2. 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整合资源, 构建以国家级机构为龙头、区域性机构为基础、企业及社会检测资源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和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研制关键检测技术、方法和装备。在产业集聚地和主要进出口口岸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 增强适应产业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检验检测能力。

3. 积极推进计量测试平台建设。

掌握基本物理常数、量子基准关键技术及精确测量先进方法、国际关键比对技术与方法, 前瞻布局建设和完善计量基标准和重大精密测量基础设施, 构建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测试平台;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与食品安全、先进制造、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城市矿产、医药安全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形成满足需求的有效测量和溯源能力, 健全高端分析仪器量值溯源体系, 构建满足国内需求并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体系。

四、增强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一) 农业创新能力

1.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我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 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研究示范基地、科学观测实验站、品种改良中心、种质库 (圃) 等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

2. 推进农业创新资源集聚。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3.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构建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 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成果推广应用。

(二) 制造业创新能力

1. 加强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以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必需的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和软件系统为重点, 集聚、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 创新组织模式, 搭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 为提升制造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2. 提高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能力。

围绕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设计验证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关键技术开发, 完善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检测检验和系统验证服务等平台, 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研发机构。完善相应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 提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配套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3. 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加强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装备数字化应用示范, 提升集散控制、数字控制等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要求, 培育和发展网络制造等现代制造模式,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1.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和标准化建设。

前瞻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平台, 完善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一批工程化验证平台, 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前瞻布局, 支持以企业为核心的专利战略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建设, 掌握一批主导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标准,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制高点。

2.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应用示范。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依托产业创新资源聚集区, 布局建设一批重大成果应用示范基地, 支持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政府采购支持新方式, 发展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四) 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

1. 加强服务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

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服务、高技术服务等领域, 加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 发展服务新产品, 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等, 建立和完善新兴服务业标准体系, 加快形成先进服务业标准创制能力, 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2. 加快服务业创新基地建设。

依托有比较优势区域, 建设主体功能突出、创新基础较好的区域性服务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大力发展新兴业态, 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引导推动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试点省 (市) 和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促进高技术服务业集群发展。推动有条件城市加快发展各类高技术服务组织和机构, 支撑服务业创新发展。

(五) 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创新能力

1. 推进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和提升新型煤化工、油气勘探、农村水电开发等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 研究推广动力煤配制新技术,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电网资源优化技术等开发与推广能力, 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加快建设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和绿色交通等领域中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全国交通数据中心, 构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2. 提高能源生产运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

在能源产业领域, 重点围绕煤矿、电站、油气田生产安全和电网、油气管网运行安全等, 完善一批研发和工程化设施, 提升安全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 构建覆盖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环节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加强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重大基础设施耐久性评价与安全保障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提高安全事故主动防控能力。

3. 强化能源和交通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集聚整合行业优势创新资源, 加强关键技术、装备和工艺创新能力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保障国家煤炭基地、大型水 (核) 电站、智能电网、近海海域和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公路桥梁、航道整治、沿海深水港口、干线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顺利建设。

五、提高重点社会领域创新能力

(一) 教育领域。

1. 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 构建和完善网络教学体系。

2. 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撑能力。

开发适应多终端共享要求的内容资源、学习工具和资源生成系统, 提高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

3. 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制定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 制定学校信息化管理业务标准与规范等教育信息化标准。

(二) 医疗卫生领域。

1. 加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技术能力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完善国家、省和地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

2. 推进医疗卫生技术基础能力建设。

加强基础性卫生信息标准研发, 统一卫生领域术语信息标准和代码标准, 研究制订公共卫生和医院信息化功能规范及业务流程规范。

3. 强化疾病防治技术能力建设。

加强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早期预警、预防干预与诊断治疗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加强病因、致病机理等相关基础研究, 健全“预防—诊断—治疗”技术体系。

(三) 文化领域。

1.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着眼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 在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动漫等领域推动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产学研战略联盟, 支持数字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影视制作、数字投送等创新技术应用, 形成一批文化资源数据库, 增强文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2.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大力开发新型文化产品,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四) 公共安全领域。

1. 增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技术能力。

健全地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生态环境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监测体系和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平台, 完善食品安全、突发急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和职业危害等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台和监测预警网络, 建立社会安全基础数据库,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

2. 提高应急管理技术水平。

进一步加强国家应急平台建设, 完善公共安全网络和信息技术标准与应用规范, 强化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能力。

六、强化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一) 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布局建设, 构建运行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 鼓励创新资源密集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支持具有特色创新资源的区域加快提高创新能力。

(二) 推进重点创新集聚区建设与发展。

加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 加快创新支撑条件建设, 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七、推进创新主体能力建设

(一)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1.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链,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加大对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中试和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深化转制院所改革, 增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

2.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采取有效政策措施, 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研发力度。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百强工程, 重点建设一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大力发展省市、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完善重大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支撑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 提升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能力。

3. 推进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在中小企业集聚区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增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支撑能力。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完善第三方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 搭建行业应用平台,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 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重点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平台, 整合高等院校优势创新资源, 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跨校研究中心建设, 增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实施中科院“创新2020”, 在重点领域形成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 大幅提升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系统集成能力。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院所, 利用现有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 合理布局一批国家重大公益性科技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

(三) 增强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

1. 积极推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骨干中介机构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技术服务设备水平, 培养高水平人才和从业人员。推动中介机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 推动业务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以及管理咨询等领域拓展。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组织作用, 加强对科技咨询、技术评估、信息服务和创业投资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 增强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

2. 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的水平。

以提高创业服务能力为重点, 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 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以加速创新成果转移扩散为目标, 增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技术交易中心等组织专业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服务机构, 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创新活动。加强科技信息机构的信息采集与综合加工能力建设, 提升政策咨询与评估机构的决策咨询与技术支撑能力, 面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和决策咨询服务以及第三方技术评估服务。

(四) 进一步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加强协同创新, 积极探索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模式。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组织, 建设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探索企业选题、共同研发的新模式。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强化其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技术转移扩散、人才联合培养等功能。

八、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青年人才开发计划,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 加快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等。统筹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才引智计划, 在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为引进的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提供研发条件保障。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担任重要职务, 增强我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运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

(二) 产业创新紧缺人才。

以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为平台, 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 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实训基地,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加快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造就一大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加快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进程, 培养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三) 创新创业服务人才。

加强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培养。以服务科研开发为目标,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科研支撑人员。着眼产业技术发展需求, 培养一批了解产业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的信息分析专门人才。围绕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培养一批人事代理、人才测评、心理咨询、人才选拔、就业指导等方面专业人才。依托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 加快国家 (地方) 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建设, 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实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与在职培训, 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四) 完善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篇4:“十二五”规划与我国能源安全

为了实现国家能源安全,2010年4月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能源战略的十六字方针:“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能源“十二五”规划重点围绕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和碳减排40%-45%这两项目标展开。为此,各类能源在“十二五”能源“饼图”中的份额将出现明显变化:煤炭占比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占比要翻番,而新能源比重将显著上升。所以,能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我们国家未来5年能源领域的重点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物资,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5%的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在相当大程度上就等于石油安全。根据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的方针、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国内外石油资源、石油经济与石油政治格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石油领域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石油领域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规划最根本的战略目标之一是要将国民经济这一“蛋糕”做优。所谓做优就是要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国家决策机构统筹经济社会与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制定能源规划时,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能源替代、科技创新、能源效率等多种因素,结合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情况,以能源结构优化、碳排放控制总量等为约束条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时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具体到石油领域,就是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

第二,建立健全石油期货市场。所谓石油安全,必要条件之一是合理的价格。我国的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量都非常大,但是至今未建立健全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从而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波动,对石油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国际上应对油价大幅波动的有效手段是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通过购买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由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缺乏,我国企业在与外国油商进行交易时没有国内期货市场提供的基准价,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石油定价权的丧失对我国显然是不利的,因为国际油价反应的并不是我国的石油供求情况。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缺乏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承担溢价和安全的双重风险。

事实上,我国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首先,上海期货交易所曾经在1993年开展过石油期货交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次,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构架,石油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我国重新开启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最后,我国目前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在石油期货需求方面,国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主体已经形成。中国作为石油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尤其是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完全有理由成为亚洲地区的石油定价中心,也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石油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快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安全的首要条件是持续的供应能力。除了油源的多元化等方面,持续供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稳定石油市场价格、保持石油持续供应、遏制石油供应中断威胁的有力武器。国际经验表明,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越大,能源安全目标越高,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就应该越大。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近年来呈现加快局面。2004年3月开始,国家选定第一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浙江宁波、舟山,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开工建设,2008年底这4处基地建设完成并开始注油。此间2008年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我国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基地建设增加石油进口,同时制定《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确定2020年之前国家要完成第二、第三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形成相当于我国100天的石油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2009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决定比照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其成员国的储备标准,近几年内要逐渐达到90天消费量的国家石油储备规模。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第四,大力加强管网建设,提升天然气的消费比重。经验表明,天然气领域受能源地缘政治影响十分显著,呈现出“管网决定一切”的特点。我国天然气开发应用的核心工程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经于2004年12月实现全线商业运营。在此基础上,西气东输二线也于2008年开工,计划2011年全线贯通。该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联通中亚数国,东达上海,南至广州,加上8条支干线总长度超过9000公里,以中亚地区引进天然气为主供气源,国内西北地区气源为补充,联通我国中西部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天然气消费市场,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对于实现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长远的意义。

篇5:体育法制建设“十二五”规划

国家体育总局

(体政字[2011]56号2011年6月17日)

为了推进“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法制的发展,适应建设体育强国对体育法制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体育法制发展的基础与需求

(一)“十一五”体育法制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和民主法制建设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强化了法治奥运的理念,有力促进了我国体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了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进程。

体育立法在多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彩票管理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部体育相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相继颁布,40多部体育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多部地方性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为依法治体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法律依据。

体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围绕推进全民健身、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障运动员权益、建设体育设施、监管体育市场等,各级人大、政府和体育及相关部门广泛开展执法检查,对维护赛风赛纪、反兴奋剂、惩治足坛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依法治理也取得了新的成效。

体育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深入扎实,影响进一步扩大,“五五”体育普法规划有计划地实施,特别是通过奥运与法治同行、依法推进青少年体育、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等集中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法治氛围,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体育法理论研究取得快速发展,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等社团、机构举办的国内外体育法学术活动持续开展,体育法学的研究组织和学术队伍不断扩大,体育法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体育法制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为“十二五”体育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体育法制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需求相比,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仍显滞后,不能完全满足体育工作实践的要求。体育法制在体育工作中的地位还不够高,一些体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忽视体育法制建设、不严格依法办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些领域仍然存在着立法空白,体育立法和配套立法的任务仍然繁重,部分现行体育法规亟待修改;体育行政执法的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体育行政部门的执法能力普遍薄弱;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尚不规范,有效惩治体育违法、解决体育纠纷的法律渠道仍不够通畅;体育法制的社会环境和保障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完善,体育法学研究应更加紧密地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

(三)社会和体育发展对体育法制建设的迫切需求

我国进入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阶段,体育法制建设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一系列新的迫切需求:

1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公民体育权利诉求更加突显。党和国家正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有计划地加强人权保障,为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社会条件,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和体育权利诉求,对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形成了更高的期待。

2.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体育管理、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应当根据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深化体育改革,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加强社会管理。

3.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不断提升体育法制的内涵。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体育法制建设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进一步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二、“十二五”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指导原则

(一)“十二五”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紧密适应建设体育强国对依法治体的现实需要,将体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核心,涵盖体育工作基本方面,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的中国特色体育法规体系,逐步提高体育立法和制度建设的质量,积极推进体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体育执法与检查监督的体系和机制基本建立,体育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多元化维护体育权益和解决体育纠纷的法律途径更加完善,体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和全社会的体育法治氛围普遍提升,进一步形成推动和保障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十二五”体育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

1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切实推进依法治体。继续从改革创新中寻求前进的动力,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和传统体育体制下形成的体育发展方式,实现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优化市场和社会资源配置、坚持依法治体的方向变革。要转变体育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法治环境,切实推进体育法治化进程。

2.保障公民体育权利,促进体育改革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发展新需要,以维护和实现公民体育权利为根本宗旨,为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服务。

3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突出体育行业特色。以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统领体育法制的发展方向,立足体育法制的发展基础和特点,针对建设体育强国和体育改革发展的特殊需要和规律,有效解决体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4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全面加强体育法治。不断提升体育法制工作的系统性,在发挥体育行政部门作用的同时,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全国与地方、体育与相关方面在体育法制建设方面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十二五”体育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高体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1.增强体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意识,增强依法执政、从严治政的自觉性,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种体育行政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善重大体育事项的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依法调整和规范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确立重大体育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听取公众意见、进行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冼定、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制度,严格执行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对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推进体育政务公开。

3重视体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依法行政知识学习培训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和专题的法律学习。在体育行政机关中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组织体育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专业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轮训,落实考核考察措施,全面增强体育行政机关人员依法行政的法治素养。

(二)推进和完善体育立法及其制度建设

1完成《体育法》的修订工作。组织有关力量认真研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主动配合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有关机构,做好调研论证和草案拟定等基础工作,争取早日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安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体育法》的修订工作。2抓紧急需体育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抓紧做好体育法和行政法规配套立法工作,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彩票管理条例》、《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尽快出台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突出重点,根据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急需,加快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引导规范职业体育发展、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规制各类体育市场、完善体育标准化、治理体育赛风赛纪、建立多元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遵守立法权限和程序,努力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体育法规体系。

3.完善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管理程序,加强体育立法监督。建立体育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和评估论证机制,做好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起草、征求意见、备案审查等工作,加强体育立法监督。体育行政部门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增强立法的科学性、适用性,提高立法质量。

4.做好现行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清理。根据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反兴奋剂条例》等行政法规的修订。落实国务院要求,建立规章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每隔2年进行一次清理的制度,及时做好国家体育总局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废止工作。

(三)提高体育行政执法能力,保证严格、公正执法

1建立和完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制度。明确体育行政执法的范围和事项,及时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界定执法权限,细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规范体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权限、程序和责任,依法实施体育行政许可、体育行政处罚。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探索综合执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2加强体育行政执法队伍及其执法能力的建设。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根据依法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地方体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行体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体育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统一组织法律知识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建立体育行政执法人员档案,对体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实行动态管理。

3组织开展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的监督检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和范围的体育执法情况检查和调研,要争取与人大、政府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体育法律法规实施的专项检查,加大对体育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克服体育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提高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效果。

4.推进体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依法履职的积极作为。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体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落实并向社会公布体育行政执法职权和责任,强化依法履行体育行政职责的积极作为。加强对体育行政执法效果的检查,对体育执法人员要进行评议考核。对消极不作为和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或放弃、推诿法定职责的,要实施执法责任追究。

(四)促进体育行业组织内部的规范治理

1强化对体育行业组织的依法治理和审查监管。体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对体育社会团体的行业主管职责,完善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和行业

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在本行业活动的管理规定和活动规范,指导、管理其有关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并通过行政台词、行政指导等方式,建立新型的管理与合作关系。

2完善体育行业组织的管理制度和秩序。体育行业组织要依法加强行业治理,建立健全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制度规范,明晰组织成员之间平等自主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程序和权力制衡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渠道,维护体育行业组织运行的正常秩序与合法权益。

(五)扩大体育法律服务和纠纷救济途径

1发挥各类法律服务机构的体育法律服务作用。适应体育事业发展中法律事务增加的需要,积极扩大体育法律服务的社会资源,加强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团体与法律服务机构的联系合作,支持各类社会机构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法律指导与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建立以从事体育业务为主的专门化法律服务机构。

2建立多元化的体育纠纷处理和权利救济服务体系。针对体育纠纷增多和维权救济的需要,发挥各种纠纷处理方式的积极作用和互补功能,依法化解体育领域的矛盾和纠纷。建立健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内部纠纷处理机构和制度措施,探索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完善和落实体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复议制度。推动、配合司法机构依法处理体育领域发生的各类案件。

(六)深入体育法制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

1继续开展体育系统普法教育活动。制定和实施全国体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体育系统各单位要建立体育法律法规学习与培训制度,根据体育队伍特点开展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体育法制教育活动,努力在体育系统形成尊重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增强体育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不断提高体育队伍的法律素质。体育院校要做好体育法的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对体育法制的媒体宣传和信息传播。加大体育法制的社会宣传力度,建设和培育体育法制文化,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出版物、影视节目、大型体育活动与竞赛等形式,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传播体育法律知识,做好体育法制建设形势、体育法规、体育法制工作先进经验、典型体育案例等方面的宣传报道。

篇6:城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城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到底,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目标的关健时期。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依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淮政发[]113号),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和依据

(一)“十一五”期间**市安全生产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为老百姓管好“生命簿”和“财产簿”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十一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

1、主要控制指标完成较好

据统计,――期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387起,死亡1334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均未突破省安委会下达我市控制指标。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的0.7885下降到的0.2638,下降幅度66.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5年的0.412下降到09年的.0.401,下降幅度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05年的下降到09年的,下降幅度%;“十一五”期间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保持在左右。

-**市各类安全事故统计

2、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在《**日报》设立安全专版,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建立安监网站,发布安全生产信息,编印《市民安全常识手册》,免费发放广大市民群众,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文化示范社区创建等活动,提高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公众的安全意识,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3、安全监管方式不断创新

一是建立和推行“1+3”安全监控体系,积极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网络;二是出**全生产指导员制度,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三是深化“安保互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四是建立“人盯厂(场)”制度,强化危化品企业和公众聚焦场所安全监管;五是实施专家服务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安全技术支撑力量。

4、应急救援基础建设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先后新购置5辆抢险救援车、一辆通信指挥车和各类抢险器材,另外,江苏省内河水上搜救分中心**湖基地、**市水上搜救中心年底投入使用;**灭火救援应急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等,强化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全市安全生产综合应急能力。

但是,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然偏大,重点领域的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由于指标控制、指标基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安全生产工作两项主要指标控降的压力日益增大,降幅也在逐年缩小。这既反映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反映我市事故总量居高不下,特别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事故发生率依然偏高。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不够扎实,历史欠账太多。规划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建设项目安评工作不到位,“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是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还不强。政府层面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少数地方仍然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现象,抓安全生产往往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强调得多,落实得少。企业层面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问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因地位、条件、机制、经费等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大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差,()“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突出,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安全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广大群众安全意识不高,全社会安全法制观念不强,大多数民众不懂安全常识,自我防范能力较差。

四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均显不足。政府层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全监管设施、设备明显不足,欠帐太多;企业安全投入太少,管理水平落后,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不足。虽然排查治理了大量安全隐患,但仍然存在事故隐患常查常有现象,一些重大隐患的治理还不到位,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保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器材配备不足等。

五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监管到位。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配备难以到位。据统计,我市共有企业39109户,其中私营企业30422户,外资企业1080户;个体工商户154944户。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各类类经济和创业点不断涌现,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不少盲区盲点、监管力量不足、方式不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美元,步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快车道,“十二五”期间正处于蓄势腾飞的关键时期,但与之相伴的则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市是苏北重要交通枢纽,公路里程超过1万公里,5条高速公路途经我市,每天进入我市辖区高速公路车辆达到7万余辆,其中危化品运输车辆达2千余辆,同时我市处于南北车辆驾驶人员疲劳区,每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都分别占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70%和90%以上。

上一篇:闫楼中学学教职工考勤制度下一篇: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