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2024-04-12

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共6篇)

篇1: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全面分析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政府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本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进一步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外网平台和涉密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一批重大政

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及其数据库(简称“三网”,如图1所示),为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保障。

图1 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体系

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了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应急避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一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不同程度地提升了企业防范事故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部分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服务等工作开始步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信息化为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监察以及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主要成效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了“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了支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的资源专网及其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多种网络资源建成了覆盖全国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全部省级安全监管机构和大部分市(地)、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互联互通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级

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间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初步建成了面向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调度与统计和矿山应急救援等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事故和执法统计等基础业务数据库,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非涉密业务办公、网络舆情分析和电子公文传输等系统,为日常行政办公、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应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息化对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保障能力。

2.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全国省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80%的市(地)级和50%的县级机构基于互联网络建成了政府网站门户系统,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政务、政策法规、事故调查处理、为民服务等信息,开展了安全生产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安全生产建言献策等公共服务,一些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进一步加强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信息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舆情民意,正确引导安全生产舆论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撑。

3.加强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按照涉密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涉密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扩容和升级了机关内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涉密网办公系统的功能,通过了国

家保密局组织的安全保密检查和测评,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提供了安全的业务信息处理环境。

4.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得到立项并实施。各地区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市(地)及部分县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大连、青岛、南京、沈阳、南昌、南宁、威海、秦皇岛以及北京市房山区等城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充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5.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国有重点煤矿全部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应急避险系统正在全面建设;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等;化工园区建设了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非煤矿山企业建设了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烟花爆竹企业建设了礼花弹流向管理系统。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和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6.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安全

监管监察机构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了运维保障制度。通过“金安”工程一期项目的实施,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以及供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使用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维保障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全国安全生产专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尚不能全面保障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

2.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效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状况在各地区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各类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企业基础信息难以有效采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更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尚未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传输通道,无法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企业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整体保障作用不明显。

3.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信息化驱动安全生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

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的工作进展缓慢。信息技术尚未全方位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安全生产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4.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仍未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严重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分类不同、库表结构和编码规范不一,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

5.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落后。尚未完全建立从规划设计、系统研发、工程实施到运维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面向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产业。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滞后,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推进。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时期,是确保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

1.安全生产工作日趋复杂,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需要信息化手段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6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机遇。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不断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4.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更加迫切。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

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和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关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推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科学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平衡发展。

以用促建,以建保用。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

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

夯实基础,安全可靠。依托现有多种网络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

精选示范,分类推广。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等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先行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标准规范体系、典型业务系统及数据库,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管理,为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信息化保障。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市(地)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

——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安全监管监察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建成覆盖国家、省(区、市)、市(地)、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明显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建设。

1.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业务系统,煤矿安全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煤矿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巡查。建立覆盖煤矿职业卫生申报、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

2.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发放。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管理。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利用移动网络和3S等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掌

握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扩充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网上申报和审批、执法检查信息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实现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数据交换。

4.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花爆竹流向网上查询、跟踪、管理等全过程监管功能以及生产经营重点场所(部位)视频监控与报警功能,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6.职业健康监管系统: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中介机构管理、专家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职业危害场所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动态监管。

7.调度与统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扩充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统计功能,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全国生产安

全事故分析及形势预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国家、省(区、市)、市(地)以及国家和区域矿山救援队、重点企业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实效;建设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研制应急演练、预测预警和智能方案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展现,形成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保障能力。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级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生产作业环境的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作业环境实现超前感知,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2011年,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到2012年,煤矿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到2013年6月底,非煤矿山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到2015年,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区的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妥地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到2015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

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各形成50家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指导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安委会成员单位接口建设和信息共享交换。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接入规范、资源目录规范、业务功能规范、系统建设标准和标准使用指南等。

(五)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1.信息资源规划:根据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职能,梳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全面规划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研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构建全面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2.数据库系统建设:扩充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数据库,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煤矿安全监察与执法、安全生产应急三大类数据库,为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新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业务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分析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

理等业务流程,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广域网内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六)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1.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政务办公、政府信息公开、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建设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系统,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查询、安全生产舆情分析等系统,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公开以及媒体和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党建网站、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建设党风廉政、监察、信访等政务系统,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关于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拓展和完善内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公文智能收发系统和基于GIS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加强涉密信息安全管理。

3.政府网站群建设:继续完善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为主站,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业务司局、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

开、公共信息服务、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互动等系统建设。到2015年,所有市(地)级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依托专网数据资源实现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许可、科技成果、安全评价资质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继续深化公众参与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社会监督信息化,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加快开通“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平台建设。对政府网站进行扩容和系统升级,保障网站安全运行。推进安全生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

(七)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1.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完善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重点加强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满足安全监管执法、调度统计等业务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以无线网络、3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补充,实现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联接。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涉密内网改造: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进一步缩小涉密内网的覆盖范围,加强涉密内网的安全改造,强化用户终端的安全保障。更新密码系统并升级加密传输系统。调整涉密内网的政务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

3.视频会议及IP电话系统建设:扩充完善视频会议系统

和IP电话系统,覆盖到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将现有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的使用效率。

(八)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非涉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完善安全生产专网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人才和运维保障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保障安全生产专网的正常运行。扩充完善专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专网核心节点和骨干节点的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网络设备及广域网传输通道的实时监控管理。制定完善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系统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九)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和安全保障实验室,开展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化检测和验证,加强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测试。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能。研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视频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十)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

积极开展信息化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在煤矿等行业(领

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重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打造安全生产领域信息产业,加强专用信息产品研发。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转化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成果推广的服务平台。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0个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城市。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二期。依托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金安”工程一期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所形成的信息化成果,建设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信息处理的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运行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等六个方面。通过试点应用,形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职业安全健康、统计分析等领域共用共享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制定适用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

通过“金安”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以及有关单位的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和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机构系统内、相关部门间、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间相关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全面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在已有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装备标准规范以及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标准,指导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编制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数据接口规范。通过标准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信息采集和分类编码标准,统一各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格式,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全生产数据的及时报送和更新。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监管工程。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网上申报、业务办理、达标情况考核及评审管理等功能,重点实现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标准化达标内容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动态跟踪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进展情况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外网改造工程。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要求,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19 调整内外网环境及其应用系统布局,构建机密级内网应用平台,将原有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整合迁移到专网平台,完善机密级内网基础平台和涉密应用系统,健全内网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扩充专网信息平台,新建非涉密信息办公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办公、通知、短信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的整合。扩容升级外网电子邮件系统。完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办公相关应用的国产正版软件基础环境的升级改造。健全外网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选择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要素和职业危害因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与相关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立信息关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联网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五、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协调有序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做到信息化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步骤地开展。

(二)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顶层设计,重视需求分析,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提高进度控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信息化培训,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通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推进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信息系统应用评价制度,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有关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效果的考核监督,将应用推

进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逐步纳入单位和个人的政绩业绩考核体系。

(四)保障资金投入,严格项目资金管控。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维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或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对项目建设进行资源、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经济控制和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五)完善运维机制,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各级信息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系统运维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构建覆盖全国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明确信息系统运维机构,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明确岗位职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要求,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篇2: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保障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实施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重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行政执法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了支持。但是,安全生产信息化未能覆盖全部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及其主要业务领域,应用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到2020年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兴安”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工程作为主量性重点工程,已列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事故预防、风险防控、应急管理和行政执法中的作用,将成为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

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对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信息化迫切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本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目 录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工作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监管监察及执法业务系统建设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五)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六)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七)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八)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

(九)加强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二期工程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外网工程.(五)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二)保障资金投入,严格管控项目资金

(三)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

(五)完善运行维护机制,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实施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重点工程,提高了各级监管监察机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行政执法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和应急管理工作以及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支撑。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成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1.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专网及其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和互联网VPN(虚拟专用网)方式建设了覆盖全国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互联互通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级机构间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初步建成了安全生产监管及行政执法、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和矿山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等3大应用系统及其16个专项业务应用系统和重大安全隐患、事故统计等10个基础数据库,并在各级机构得到了应用,为日常监管监察和事故应急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有效提高了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效率。2.依托互联网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全国省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80%的地级和50%的县级机构基于互联网络建成了政府网站系统,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政务、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事故调查处理等信息,开展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覆盖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了面向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一些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舆情民意,正确引导安全生产舆论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了涉密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和信息系统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按照涉密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等级划分、备案和实施分级管理和保护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扩容和升级了机关内部信息平台,建立了连接各省级监管监察机构的涉密业务内网,形成了总局机关内网及其应用系统。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保密检查、安全测评、防护加固和保密培训等工作,提高了内网办公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为总局机关提供安全的业务信息处理环境。

4.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得到立项并实施。各地区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地市及部分区县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大连、青岛、南京、沈阳、南昌、南宁、威海、秦皇岛以及北京市房山区等城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充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有力促进了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业通过实施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非煤矿山企业建设了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烟花爆竹企业建设了礼花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了事故风险防控能力。6.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机构加强了信息系统运行基础环境建设,完善了信息化基础工程和设备设施。通过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实施,建成了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以及供各级机构使用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了总局信息系统运行支撑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各级机构也明确了系统运维机构或人员,信息化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运维保障制度。形成了一批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为实现各级机构之间、部门之间以及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是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提高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状况差异较大,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全国安全生产专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各级机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难以保障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信息系统运维和软硬件设备更新维护资金投入不足,难以保障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

2.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效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状况在各地区、各类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基层监管监察机构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企业基础信息难以有效采集。企业与各级监管监察机构之间还没有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传输通道,无法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信息化难以在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事故应急救援和企业事故预防等方面发挥整体保障作用。

3.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到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监管方法方式的认识还不到位,信息技术尚未全方位融入到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安全生产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进度和成效。

4.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仍未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严重滞后,难以实现业务协同和信息的交换共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分类不同、库表结构和编码规范不一,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

5.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落后。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规划设计、系统研发、工程实施到运维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面向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总量不足,基层监管监察机构、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滞后,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推进。

(三)“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时期,也是确保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

1.安全生产工作日趋复杂,进入攻坚阶段。“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情况日趋复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2.提高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保障能力对信息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难以为继,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保障能力、提高执法效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保障。

3.信息化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已成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的有效监控。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4.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机遇。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已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工程作为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推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进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和落实政府监管责任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努力提高政府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推进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信息化发展的统一和平衡。

以用促建,以建保用。以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建设,推动不同业务、部门和地区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夯实基础,安全可靠。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库和标准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各级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的机制以及规范和指导企业安全管理的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电子标签、固移融合网络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并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提供信息化服务和保障。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总局(含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应急指挥中心)机关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地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100%。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8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基础信息入库率达60%。

——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完成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建成覆盖国家、省、市、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总局、各省级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地和县级机构明显加强。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各建设50家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企业。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监管监察及执法业务系统建设。1.煤矿企业安全监察系统。

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煤矿监察执法、“三同时”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等业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煤矿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对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巡查。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申报、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管理系统。

2.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监管系统。

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对尾矿库位移、浸润线、干滩、库水位、降水量等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事故超前预防。建设非煤矿山网上巡查、企业动态监管、风险预测分析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监管。

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系统。

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利用电子标签、移动网络和3S等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各类危险物质状态的动态跟踪,掌握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扩充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证明)申报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监管执法检查信息管理,与安全监管部门其他有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并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进行联网数据交换。

4.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管系统。

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烟花爆竹监管系统。利用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烟花爆竹流向网上查询、跟踪、管理等全过程监管功能,以及生产经营重点场所(部位)视频监控与报警功能,为各级机构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6.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系统。

建设职业危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职业危害场所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的动态监管。

7.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系统。

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扩充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调度统计应急值守、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统计功能。建设全国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形势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网上查询等功能。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国家、省、市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可满足应急管理与救援核心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应急评估等功能;根据实际需要研制应急演练、预测预警、智能方案等高级功能。建设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实现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展现。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生产作业环境条件的监测监控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引导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作业环境实现超前感知,提高对生产事故的预控能力。到2013年,煤矿、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大型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完成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到2015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各形成50家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企业。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指导全国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安委会成员单位接口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交换。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接入规范、资源目录规范、业务功能规范、系统建设标准和标准使用指南等。

(五)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1.信息资源规划。

根据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职能,全面规划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研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范围,有效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构建全面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2.数据库系统建设。

扩充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数据库,形成安全生产监管与执法、煤矿安全监察与执法、安全生产应急三大类数据库,为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新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业务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

分析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等业务流程,以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广域网内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六)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1.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级监管监察机构的政务办公、政府信息公开、公文流转、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建设各级机构的党建网站、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信访、效能监察、监审等政务系统,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

2.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涉密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改造升级内网公文加密传输系统,建设和完善内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公文智能收发系统和基于GIS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加强涉密信息安全管理。

3.政府网站建设。

继续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网站系统,重点加强信息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公共信息服务、网上审批等系统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宣传、公共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到2015年,所有地级、县级安全监管机构开通政府门户网站。依托专网数据资源实现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许可、科技成果、安全评价资质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各级机构加快开通“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加强举报投诉处理结果的公开。开设党风廉政、反腐倡廉等专题栏目,加强党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强政府网站扩容和系统升级,健全安全生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及安全保障制度。

4.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建设。

继续完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重点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为领导决策分析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信息支持。地方各级机构根据本地区工作需求,建设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七)基础信息网络建设。1.安全生产专网建设。

依托国家和地方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健全完善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重点加强地市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满足安全监管、调度统计等业务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以无线网络、3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等手段为补充,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接入和信息共享。完善总局网控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运行支撑环境,保障全国安全生产基础网络正常运行。2.总局机关涉密内网改造。

按照“涉密最小化”原则,进一步缩小总局机关涉密内网的覆盖范围,加强涉密内网的安全改造,强化用户终端的安全保障措施。更新密码系统并升级加密传输系统。调整涉密内网的政务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

3.视频会议及IP电话系统建设。

健全完善覆盖总局机关、32个省级安监局、26个省级煤监机构、京内直属单位和4个京外直属单位、77个煤监分局和333个地级安监局的视频会议和IP电话系统,将现有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的使用效率。

(八)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非涉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完善安全生产专网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远程数据备份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保障安全生产专网正常运行。扩展完善专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总局核心节点及骨干节点的基础设施、系统运行环境、网络设备及广域网传输通道的实时监控管理。制定完善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系统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九)加强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和安全保障实验室,开展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化检测和验证,加强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测试。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能。研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视频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信息化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在煤矿等行业(领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重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打造安全生产领域信息产业,加强专用信息产品研发。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转化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成果推广的服务平台。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建设10个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城市。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二期工程。

依托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金安工程一期以及各级监管监察机构所形成的信息化成果,建设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信息处理的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运行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等六个方面。通过试点应用形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等行业(领域)监管监察和应急、职业安全健康、统计分析等领域共用共享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形成适用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业务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

通过金安工程二期项目,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以及有关单位的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和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各级监管监察和应急机构系统内、相关部门间、基层监管监察机构与行业企业间相关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全面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有效防范并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服务和保障。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在已有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标准,指导地方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编制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数据接口规范。通过标准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和分类编码标准,统一各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格式,确保各级机构安全生产数据的及时报送和更新。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实现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网上申报、业务办理、达标情况考核及评审管理等功能,重点实现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标准化达标内容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动态跟踪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进展情况提供信息支持,促进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外网工程。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要求,按照“涉密最小化”原则,调整内外网环境及其应用系统布局,构建机密级内网应用平台,将原有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整合迁移到专网平台,完善机密级内网基础平台和涉密应用系统,健全内网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扩充专网信息平台,新建非涉密信息办公业务系统,构建一站式登陆,实现信息公开、办公、通知、短信与监管监察业务系统的整合。扩容升级外网电子邮件系统。完善总局机关办公相关应用的国产正版软件基础环境的升级改造。健全外网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程。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选择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部分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物体的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作业场所、安全要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与相关监察监管机构建立实时信息关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中心,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联网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实现各级监管监察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五、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协调有序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监管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建立业务系统应用考核机制,做到信息化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二)保障资金投入,严格管控项目资金。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力量,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维的资金保障。对项目建设进行资源、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经济控制和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顶层设计,重视需求分析,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提高进度控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

各级监管监察机构以及大型重点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养和引进既懂安全生产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相对稳定、技术全面,能够满足本地信息化工作的技术队伍。充分发挥各级监管监察机构信息中心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系统运维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五)完善运行维护机制,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篇3: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启动

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规划工作会议。会上部署启动了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与会并讲话。

苗圩系统总结了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成就, 科学分析了全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提出了“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需研究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强调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

规划司负责同志介绍了“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工作总体安排。会议还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有关专家, 分别就国民经济战略转型、资源战略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重大问题作了专题辅导讲座。与会代表围绕苗圩讲话、会议文件以及专家讲座, 对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篇4:“十二五”规划与我国能源安全

为了实现国家能源安全,2010年4月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能源战略的十六字方针:“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能源“十二五”规划重点围绕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和碳减排40%-45%这两项目标展开。为此,各类能源在“十二五”能源“饼图”中的份额将出现明显变化:煤炭占比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占比要翻番,而新能源比重将显著上升。所以,能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我们国家未来5年能源领域的重点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物资,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5%的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在相当大程度上就等于石油安全。根据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的方针、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国内外石油资源、石油经济与石油政治格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石油领域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石油领域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规划最根本的战略目标之一是要将国民经济这一“蛋糕”做优。所谓做优就是要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国家决策机构统筹经济社会与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制定能源规划时,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能源替代、科技创新、能源效率等多种因素,结合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情况,以能源结构优化、碳排放控制总量等为约束条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时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具体到石油领域,就是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

第二,建立健全石油期货市场。所谓石油安全,必要条件之一是合理的价格。我国的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量都非常大,但是至今未建立健全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从而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波动,对石油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国际上应对油价大幅波动的有效手段是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通过购买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由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缺乏,我国企业在与外国油商进行交易时没有国内期货市场提供的基准价,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石油定价权的丧失对我国显然是不利的,因为国际油价反应的并不是我国的石油供求情况。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缺乏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承担溢价和安全的双重风险。

事实上,我国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首先,上海期货交易所曾经在1993年开展过石油期货交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次,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构架,石油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我国重新开启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最后,我国目前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在石油期货需求方面,国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主体已经形成。中国作为石油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尤其是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完全有理由成为亚洲地区的石油定价中心,也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石油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快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安全的首要条件是持续的供应能力。除了油源的多元化等方面,持续供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稳定石油市场价格、保持石油持续供应、遏制石油供应中断威胁的有力武器。国际经验表明,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越大,能源安全目标越高,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就应该越大。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近年来呈现加快局面。2004年3月开始,国家选定第一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浙江宁波、舟山,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开工建设,2008年底这4处基地建设完成并开始注油。此间2008年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我国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基地建设增加石油进口,同时制定《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确定2020年之前国家要完成第二、第三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形成相当于我国100天的石油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2009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决定比照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其成员国的储备标准,近几年内要逐渐达到90天消费量的国家石油储备规模。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第四,大力加强管网建设,提升天然气的消费比重。经验表明,天然气领域受能源地缘政治影响十分显著,呈现出“管网决定一切”的特点。我国天然气开发应用的核心工程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经于2004年12月实现全线商业运营。在此基础上,西气东输二线也于2008年开工,计划2011年全线贯通。该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联通中亚数国,东达上海,南至广州,加上8条支干线总长度超过9000公里,以中亚地区引进天然气为主供气源,国内西北地区气源为补充,联通我国中西部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天然气消费市场,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对于实现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长远的意义。

篇5:安全生产“十二五”期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总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化管理。

二、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逐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技术支撑化,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轧钢部实现生产安全重伤、死亡事故为“零”,年轻伤事故控制在千分之一,杜绝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计划

1、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轧钢安全规程》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启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加强法制宣传,督促工段建立遵法守法的约束机制,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重心工作,实施一级对一级负责和问责制管理机制,逐级形成岗位保班组,班组保工段,工段保实业部;部长向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和工段长问责,工段长向班组长问责,班组长向岗位职工问责的安全管理思路,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思路方式和手段,来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建设。充分利用每周一题,一题一考,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安全培训。重点围绕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实业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搞好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努力营造全员关注安全的氛围。

篇6: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上一篇:打水工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医院门诊部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