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之源

2024-05-05

教师的幸福之源(精选四篇)

教师的幸福之源 篇1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而其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并且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应用有利于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当前小学感恩教育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语文应该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语文课文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然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将这些内容加入其中。这样一来对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给予积极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注意重视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恩自然

大自然是生命的母亲,我们来自于自然,我们生存下去所需要的所有元素也同样来自于自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感恩自然。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和空气, 还给我们美丽的风景。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之中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恩自然。

(二)引导学生感恩双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忽略引导孩子感谢自己。所以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恩双亲,让学生对父母心存感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歌颂母爱、歌颂父爱的文章并不在少数,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感谢祖国

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伟大母亲,而我们是伟大母亲的儿女。只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才能够对所有人民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让学生看到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绩,让学生对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样有助于增强祖国的凝聚力,让学生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依感。

二、正确的运用教学资源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

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感恩首先要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所有事情有意义的前提。近些年来不少地方都发生了学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的事件,这说明感恩教育存在有很大的问题。父母辛苦地将孩子养大, 而孩子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对父母的打击是巨大的。而感恩最重要的对象就是父母,只有对得起父母才能够说自己开始懂得感恩。其次,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担当,在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到宽容大度。有时候一些人、一些事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影响,但是正确的对待方式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应该宽容和大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消极的事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恩。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感恩的对象。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如若遇到写景的文章,就会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对大自然产生感恩的心理,感谢大自然对自己的馈赠。而如果文章内容是写人的,那么,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想象如果是自己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应该怎么做,而这么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同样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其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到一些必要的情感,这些情感的体验是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的必要环节。只有充实地体验到这些情感,学生才能够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一来感恩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最后,感恩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比如说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这样一来有助于促进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善好的学校生活是教师幸福之源 篇2

何谓善好的学校生活?书中是这样解读的:“善的生活,即体面的、有尊严的、负责任的生活,精神高贵和优越的生活,正直与光明的生活,富于德性的生活,充满了同情与关爱的生活。而好的生活是能够感受到惬意与轻松,感受到内心的成熟与和谐、感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富足、感受到心灵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善好生活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惑、不忧、不惧’的生活。”

我想,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人,具有鲜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人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当人有幸福感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就会产生正能量。我校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为目的,努力创造善好的学校生活,让教师充分体验幸福人生。

一、“上善文化”从根本上给予教师成长养分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胡通祥老校长的遗训“勤之效之”激励和鞭策着河埒中学一代又一代师生。面对新的时机,历经多番论证,将校训演变为“上善”二字。“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争。”在人性层面上,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在办学历史上,它是对前身化新中学“化旧为新”品质的最好传承;地域文化上,它凸显学校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在教育本质上,它体现了立德务真的办学哲学。“上善”文化的确立,既是对原有办学精神的传承,又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引导广大教师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明确“教书育人”使命的哲学考量。

二、“三风建设”从方向上引领教师不懈追求

河埒中学以“仁爱和融”为校风,倡导师生之间相互敬爱、和谐交融,这体现了学校以德立校、建立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学校以“有容润新”为教风,一方面提倡全体教师要心胸宽阔,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另一方面倡导教师“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以“勤勉敏行”为学风,这既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职员工的倡导,长期以来,正是在“勤之效之”“勉力修身”精神的引导下,河埒人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推陈出新,完善自我。

三、“文化舞台”从实践上给予教师成功体验

河埒中学搭建校园“文化舞台”,每年一主题、一形式。2010年开展的“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活动许多教师成功登上“文化舞台”,诉说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动人故事,不管是晨曦中的顿悟还是薄暮中的迷惘,不管是春雨中的欣喜还是冬雪中的感动,无不充满了讲述者的教育情结和教育智慧。让教师感受成功,让成功激励教师。

2011年“梁溪诗韵”吟诵活动展演,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张特色名片。许多教师在活动中展示了自身的才华,也留下了感人的故事:领导班子亲自创作并集体朗诵《我们—肩负起教育的光荣使命》;黄昌华老师在多媒体技术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顾向东老师为求得最佳演出效果诚恳拜师纠正语音、忘情挥毫。

2012年第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走进校园活动应邀在学校举行。活动中,被誉为“亚洲车神”的中国香港自行车队队员黄金宝以及奥地利等国赛手走进河埒中学,和师生互动。同学们很兴奋,为明星们献上珍贵的红领巾,与他们互赠礼品;运动员与同学代表进行自行车慢骑比赛;同学们拿着环太湖赛首日封,成了“追星”一族;教师们也纷纷加入,抢着与明星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明星人气指数最高的黄金宝还特地为河埒中学签下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阳光体育,上善育人”八个大字……这一天,学校像过节一样,幸福和快乐写满了师生的脸庞。

2013年举行红歌会,全校师生人人参与,连学校的保安人员、保洁员、食堂炊事员都登台演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工在歌唱祖国、赞美校园的旋律中陶冶情操,凝聚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生活。

2014年开展以“悦动”为主题的课堂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倡导课堂是愉悦的,课堂又是动态的,因喜欢而“悦”,因探究而“动”。本次活动由省内六所学校参与,进行同课异构,涉及七门学科,二十节课。激发教师们共同思索与发现:如何营造和融共生的师生关系?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如何在教学相长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四、“教师协会”从身心上给予教师愉悦空间

学校根据教师年龄,分别组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发展协会。三个教师协会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分别确定各自的组织目标,激励和提升教师的内聚力。青年教师协会以“专业历练、快速成长”为组织目标;中年教师协会以“智慧共享、愉悦人生”为组织目标;老年教师协会以“流金岁月、厚德为教”为组织目标。学校教师发展协会自成立以后,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愉悦身心,促进专业成长,取得了良好效果。

长期以来,河埒中学秉承优良传统,抓住发展机遇,夯实人文底蕴,优化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下,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共创善好的学校生活,让师生得以善好的发展。

教师的幸福之源 篇3

一、成就感 (achievement feeling) 与成就感之源 (achieve-ment feeling Source)

大家都知道, 成就感是因做事而产生的, 但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关于成就感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百度百科的: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事或做完事时, 为自己所做的事的过程或结果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比较符合人们对成就感的固有认识.因此, 所做事情的过程或结果就是成就感之源.

根据行为者主要追求的是事情的结果还是过程, 可以把成就感分为外源性成就感 (Extrinsic achievement feeling) 和内源性成就感 (Intrinsic achievement feeling) , 外源性成就感主要追求的是行为结果能够带来的利益, 内源性成就感主要追求的是行为过程的内心体验.因为外源性成就感看重的是行为结果带来的收益, 故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往往抱有不成功则一场空的心态, 所以只拥有它者难以享受到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故易失望, 难坚守, 境界也不会很高, 影响力也不会太强;而内源性成就感主要追求的是行为过程带来的人生境界提升, 它看重的是行为本身的固有价值, 在不成功的情况下, 还能享受到行为过程所带来的愉悦, 所以拥有它者能够享受到行为过程和结果带来的欢乐, 能抗磨难, 固坚守, 能够像袁隆平、屠呦呦、张亭栋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进行科学研究, 故境界高, 影响力强.所以一个人的成就感之源能够反应出他境界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强弱, 一般是内源性成就感的境界和影响力均超过外源性的.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已是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一般而言, 一个人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又是他的成就感之源的先决者, 所以, 一个人的成就感之源还能够反映出———他所处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他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一个人又影响着他人, 特别是影响着他服务的受众.因此, 教师的成就感之源既决定着教师的信念与坚守, 也决定着他们将用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去培养和影响学生.所以, 教师的成就感之源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二、中小学教师成就感之源的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 中小学教师成就感之源的调查结果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成就感来源, 我们设计了如下单项选择问卷:您工作的成就感主要来源于:A所教的学生考试超常发挥, 考取了理想的学校;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持之以恒的探究下去;C其他.我们将此问卷发放给随机抽取的我县248名教师, 实际收回236分, 回收率95.16%.

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 结果为:选择A的206人, 占87.29%;选择B的3人, 占1.27%;选择C的27人, 占11.44%.

2. 结果的成因解读

这个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学生的分数, 是依赖于别人 (学生) 而产生的、看重结果的外源性成就感, 很少有源于自己的思考、坚守和探究而产生的享受过程的内源性成就感.看来, 把老师比作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蜡烛, 是非常符合教师的成就感之源的.

虽然这个结果仅限于对调查对象的统计, 但它应该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为我们不论是在旅途中遇到的中小学教师、还是新闻中看到的中小学教师以及平时接触到的中小学教师, 听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总是自己教的学生考了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学校.就是媒体对一些作出特殊贡献的教师的宣传, 也决不能搞忘捎带上他 (她) 教的学生的成绩, 如果不这样, 宣传就会极不给力.所教学生的分数, 考上什么级别的学校, 还是评价一个中小学老师水平高低的最硬指标, 也是一名中小学教师能否评上先进和职称的最坚定性指标;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要求, 也几乎是只看分数.学校对自己的宣传, 也是说自己的学生考取了什么级别的学校.设考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奖, 已是广大教师工作动力和额外收入的主要来源.花钱买高分的学生, 对考上一类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特别的重奖, 已是许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不得不采用的办法, 甚至是唯一的办法, 而且这种办法还延伸到了一些著名的大学.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也是看它的学生考的分数和考取的上一级学校类别……就是被誉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曹瑾, 也是因为要让自己所带的毕业班学生能够在小升初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才耽误了治疗, 而使生命定格在23岁上的.

可见分数连着: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我们的教育评价和选择体系还是建立在分数之上, 分数才是硬道理的格局还没有看到一点松动的迹象.在我们的意识中, 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一致:每个中小学教师所做的一切, 只有变成了学生的分数之后, 才能得到认可, 否则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在这种对中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下, 设单元考、月末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等各种考试训练, 就成了每个教师的工作常态, 钻研各种考试题目及应答技术, 则是每个教师的冥思苦想, 如此想打造出有一定数量的、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并持之以恒的探究下去的中小学教师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 不是凤毛麟角, 也是寥若晨星.我们所千呼万唤的新教育评价体系还没露端倪.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只能在分数中体会到成就感, 是没有选择的必然结果.所以, 出现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内源性成就感的调查结果, 是既在预料之中, 也在情理之中.

三、教师成就感之源与教师和学生质量的关系

事有境界皆缘心.如果说“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那么内源性成就感就是教师质量的第一资源, 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就是一所学校的最优质资源, 他们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档次和境界及有无可持续性.很难想象, 一群普遍没有自我思考的内源性成就感的中小学教师、把自己的成就感唯系在学生分数上的中小学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并从中找到成就感的学生———恐怕只有反例.

由于中小学教师普遍没有源于自己的思考、坚守和探究而产生的内源性成就感, 所以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就不会受到这种成就感的熏陶, 而且还会因为分数决定成败的压力, 使他们想从独立思考中找成就感的欲望受到压抑, 等12年的中小学生涯完成后, 到了大学再想把这种感觉找回来, 恐怕为时已晚, 且十分困难, 因为思维的惯性已经养成.不然怎么会出现应试教育延伸到大学阶段, 大学生为考研而学的现象?

由于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没有内源性成就感, 所以他们的内在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将远远低于其所教知识及考分对学生的影响, 还难以生出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因为脱颖而出往往需要对独立思考的坚守, 且要在坚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或方法, 直到被证实或有别的新发现或发明取代, 这是追求考分的人不敢尝试的, 因为它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此, 我们的教育肯定会出现:如果你进不了好的幼儿园, 你就进不了重点小学, 进不了重点小学, 你就难以考上重点初中, 考不上重点初中, 你就难以考上重点高中, 考不上重点高中, 你就难以考上重点大学, 考不上重点大学, 你就难以找到好的工作的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的恶性递推逻辑.正是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 为进名校 (就是能让学生考高分的中小学) 出现排大队、交高费、通关系、强补习、的“景观”也就十分的自然了;为了让学生考高分, 出现“绿领巾”、多作业、少休息、被体罚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紧紧围绕考试转, 往往是考什么, 就教什么, 不考的就是“没用的”, 当然也是不教的, 例如由于中考作文普遍不考借条、通知一类的应用文, 所以许多老师就不教, 致使很多的初中毕业生连借条、通知都不会写, 如此下去, 学以致考会更加盛行, 我们的教师会更加没有勇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内源性成就感, 也就不可能把学生从“要我学”真正引领到“我要学”, 更难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最易被问到的问题是, 成绩好不好, 考了多少分, 班上排几名.成绩一好遮百丑的思维方式, 已经深植在我们许多的大学毕业的家长和教师心中, 他们现在是除了孩子的成绩之外, 再无心、也不敢从别的地方寻找成就感了.这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熏陶的结果.所以, 我们好像掌握不了用功的真谛, 往往是非常勤奋, 很会学习和跟新, 却没有创新[8], 很想就业, 少想创业.经常是人家想了, 我们才去想;人家做了, 我们才想去做;人家有了, 我们才想有.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位父亲, 他女儿的高考分达到了可以任选高校, 但当他问女儿要读什么专业时, 面对父亲的征问, 女儿迷茫回答:“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读书考试.”这种现象的产生, 正是因为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内源性成就感, 普遍围着考试转.所以他们的教育方式被人形象喻为:不是在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 而是给孩子吃磨碎的不需要咀嚼、看上去营养丰富的东西, 导致孩子的“咀嚼功能”丧失, 等到没人喂的时候, 孩子反而不会吃饭了.

如此看来, 没有内源性成就感的中小学“第一资源”引领下的考上大学者, 必然会导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产生, 就是没有“钱学森之问”, 也会有类似甚至更尖锐的问来取而代之.

四、教师成就感之源与继续教育的方向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已被列入教师发展规划, 而且各省都规定各级、各类教师每年要完成多少的继续教育学时.但是我们的教师现在最缺乏什么?这种缺乏将对学生怎样的影响?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缺乏?如何改进等都没有准确的把握.这导致我们的许多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好, 有时甚至变成了混继续教育学时的一种形式.

从前分析可见, 内源性成就感是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 它是制约学生质量的瓶颈.让中小学教师敢于寻找自己的内源性成就感, 并拥有它, 是教师成为“一眼泉”的前提;也是教师能够把学生看成一眼泉, 而不是一只桶的前提;是把为应考而偏重于知识的掌握和复述的单一教学模式, 转变为注重知识的生产和应用的多彩教学模式的人才基础;是培养出有创新力的学生,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条件.所以, 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应该把握这个方向.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师, 有相当的人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持之以恒的探究下去, 那么他们就有了来自于自身的内源性成就感.而人都有自我表现和追求成功的欲望, 特别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见解可以坚守时, 他就一定会把这种坚守与人分享.有如此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 必然会影响到他所教的学生, 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在中小学阶段, 能受这种成就感影响的学生, 肯定会把这种品质带入大学, 直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受此理念影响的人数多了, 恐怕想不冒出几个大师都难.因此, 让更多的教师具有内源性成就感必然要成为今后继续教育的方向.

五、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应占的比例

虽然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是一所学校最优质的资源, 他们决定着学生的质量和一所学校的档次、境界及有无可持续性.但是要求一所学校的每个老师都拥有内源性成就感是不可能的.“二八定律” (80/20 law或Pareto law) 是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发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普遍适合的定律, 即在一个相对的社会整体中, 最重要的或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大约只占20%, 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 却是次要的.所以, 根据“二八定律”, 这类教师在一所学校内占到应该两成左右, 而调查结果表明: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仅有1.27%, 因为许多乡村学校的教师都在几十人左右, 所以在这些学校, 往往是一个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都没有, 可见要达到20%是何其的任重道远.

六、结语

放眼望去,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而且还将继续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突破, 首先是思想的突破.要取得思想的突破, 必须以内源性的独立思考为前提.如果有一天, 一个中小学教师能够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 不因没有教出高分的学生而感到愧疚、不因没有教出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而感到无能, 而是认真思考自己的坚守对学生的影响.那时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就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在搞真正的教育!规律是不能抗拒的, 看来, 造就20%的有内源性成就感的中小学教师, 是提升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档次必须翻越的“门槛”.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 中小学教师的成就感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成绩.通过分析又发现, 中小学教师的成就感之源能够反映出现在教育评价体系下的教师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终影响我们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建立起让教师产生内源性成就感的继续教育体系, 将是解决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困惑的有效途径.一所中小学有内源性成就感的教师数量应该在20%左右.

关键词:内源性成就感,教师和学生的质量,继续教育,二八定律

参考文献

[1]佚名.成就感[.EB/OL] (2011-11-6)

[2]曹丙利.让科研回归追求真理的轨道[J].前沿科学.2011, 5 (3) :1

[3]朱建华.北大901万奖优秀新生.高考状元每人5万元[N]长江日报2011-12-16

[4]佚名.“最美乡村教师”曹瑾:为了教书延误了治病.[EB/OL] (2011-11-6)

[5]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谢小庆.教育体系已形成自我复制自我欣赏的利益共同体[N].中国青年报2008-09-01

[7]吴飞鹏.我们真的用功了吗[.EB/OL]. (2011-11-6)

[8]武际可.为啥我们非常勤奋却没有创新.[EB/OL] (2011-11-6)

[9]王芳浅谈素质评价标准——兼谈美国学生评价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11.4:17

[10]高玉详.个性心理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9月

[11]王善平.“SCI核心期刊”政策推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J].科学2011, 63 (3) :31

创造与协调是幸福之源 篇4

人人向往幸福,但未必人人都知道什么是幸福,生活中常常有人误读、误解幸福。

从哲学的角度讲,幸福是人们对主客观和谐状态的感受。人们对自己的生活都有美好的愿望,当主观愿望同客观状况及主观感受比较接近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即幸福感。幸福感的强弱一方面取决于主客观之间的接近程度,同时还取决于人们的心理。

如何获得幸福?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但具有创造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会比较幸福,这是已被生活实践证明了的,相信不会有人提出疑义。

人是物质实体与精神主体的统一体,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规定性。唯有人能使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所以唯有人有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动物是没有的。

人体是生物体,在“人猿相揖别”之前,他就是动物群中的一个群落,人具有动物性是很自然的。人之初,性本物(动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应不断以理性超越自身的动物性,逐步实现人性的完善,这是幸福的本质。

人的物质性决定了人在生活中需要消费物质资源。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自然物不可能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且要求越来越高的物质需要,所以人类就要创造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人工自然物,从而创造了新的生活。这种同时可以享用自然物和人工自然物的生活比之前仅靠自然物生存,显然是幸福的。为此人类就要不断提高创造能力。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对人的生存的延续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所以生活的幸福首先是指达到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苦行僧式的禁欲生活是违背人性的。

物质资源的消费会自发产生资源危机与环境危机。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力戒过度消费和奢侈性消费。奢侈消费未必幸福。当然,我们要努力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种物质需要的满足,会诱发更大的欲求和新的物质需要。正当需要的合理满足才是幸福,否则同幸福相悖。

不能把幸福归结为物欲的满足。人的物欲与生俱来,并有不断膨胀的自然趋势。物质资料的消费会带来生理、心理上一时的快感。但这种快感遵循边际效益递减原则,当到达一定程度后便会逐渐减弱乃至完全消失。一味地追求物欲的满足,欲壑难填,没有止境,反而会带来痛苦甚至精神的失落。纵欲同禁欲一样,都不幸福。应适当节欲。节制能力是检验一个人成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自我节制就是自我超越,人应通过自我节制来自觉协调本能冲动与理智的关系。

人类不仅有物质需要、物质生活,还有精神需要、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资料已不再匮乏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幸福显得尤为重要。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精神生活突显,是符合人的需求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对人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需求层次论”,5种需求呈阶梯状递升,如图1所示。在这个呈阶梯状的需求层次图中,处于低层次的第一层次(生理)及第二层次(安全),都是物质性或接近物质性的需求,而处于中间层次和高层次的则都是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它们由低到高依次为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图1 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图示

人的幸福是个综合的概念,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交相辉映。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会形成较高境界的幸福生活。

近代以来,市场的繁荣和技术的创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创造了新的精神文明。但市场与技术都是“双刃剑”。市场运作遵循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技术创新遵循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原则,由此实现创新者利益的最大化。二者都是通过刺激、诱发、制造人们的消费欲望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市场与技术的成功会自发滋生拜物教、拜金主义和畸形的消费观念,导致物本主义的泛滥。价值论的物本主义是相对于人本主义而言的,强调物欲至上,它不是本体论的唯物主义。物本主义是对唯物主义的误读。物本主义幸福观认为,人的所有物欲都天然合理,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物欲,是人生的目的。可是,物质消费的一时快感岂能取代精神上的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放纵者一般都是精神生活空虚的人,而缺少或没有精神生活所反映出来的正是这些人身上的动物性,即兽性。人若无心灵的充实,又何异于一般动物?有何幸福可言?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协调自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将物质生活保持在适当的水平,将精神生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节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超越原始本能并非易事,需要精神的动力。

幸福是一种感受,它不仅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东西,还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东西。我们不仅要努力创造我们的“物境”,还要积极协调我们的“心境”,心物交融,共建幸福生活。

幸福当然伴随着收获,但贡献是更高境界的幸福。贡献与收获应达到某种平衡:通过贡献谋取收获,借助收获推动贡献。

没有绝对的幸福,幸福都是相对的。因为主客观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便是合理的愿望也不一定都能实现,所以心态的调整是感受幸福的需要。由于观点不同,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由于心态不同,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无幸福感,常常不是由客观状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不同人的主观感受与判断。物质的不足,可以用精神来弥补,良好的心态会化烦恼为愉悦。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心态失衡、精神缺失的表现。不要老想到自己所没有的,应当珍惜自己已有的。事业上不能满足于现状,物质生活上则应知足常乐。

人是最富个性的存在,各有各的性格和习惯,各有各的看法和利益。人不可能独处,生活在社会上,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因此人与人应相互关爱、和睦相处。

上一篇:展馆空间下一篇:AC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