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特色

2024-05-22

中国民族特色(精选十篇)

中国民族特色 篇1

一、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不断增强民族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道路、制度的三位一体。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民族特色。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理论创新、制度革新的宝贵经验, 我们认为关键是两条:一是从国情出发, 时刻不离开我们的民族实际;二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时刻不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的民族特色来源于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历史、民族当今的伟大实践, 来自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包括三大体系, 即道路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的开拓发展之路。

首先, 走自己的理论创新道路, 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这种动力源泉来自自觉的民族意识, 正是有了自觉的民族意识, 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才有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种自觉的民族意识要求我们在理论创新中: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用中华民族的智慧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今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来规范我们民族的当今实践, 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理论创新离开了自觉的民族意识, 就会失去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智力资源和对象性基础。

其次, 走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就是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 为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来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目前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我们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美国人拉莫提出了“北京共识”, 也就是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 正在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影响。西方政要、学者经常讲的“中国模式”, 其实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对此, 我们自己更要有一种坚定的道路自信。

再次, 走自己的制度革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从民族的实际出发,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总结经验, 反复接受实践检验, 而确立下来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具有着独特的政治优势。今天我们要发展完善基本制度, 创立、革新具体制度, 就在于我们民族的实际在发展变化, 我们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把握我们民族的实际和特点, 努力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和定型的制度体系。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制度定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20多年来, 制度定型的思想逐步完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在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 党都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加快制度创新, 完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体现了我们党的制度自信, 而制度创新之路就在于从民族的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总之,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就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一条民族特色鲜明的改革创新之路, 就是国家在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寻求自我变革和发展。

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创造先进中华文明, 不断增强民族自豪

民族特色的根在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创造物, 是民族的基石, 是民族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渗透着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民族意志、一种民族智慧。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民族当今的一种崭新的文化样态。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是民族文化。古往今来, 大到文明兴衰, 小到团体消长, 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一种民族文化一经产生就会伴随和推动者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会伴随着中华文明对世界影响的发展和扩大, 这个影响力体现的就是民族特色。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创造先进中华文明。

弘扬中华文化, 创造先进中华文明, 首先要“文化自觉”, 通过文化自觉不断探究和把握好中华文化的精华, 明确其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它是当今时代创造先进中华文明的基础工程。正如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讲的:“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什么是我们民族最好的东西?我们没有经过像西方文艺复兴那样一个自觉的梳理、分析、批判、吸收、继承和改造。历史上我们要么全盘继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要么全盘否定, 把几千年历史文化贴上一个标签叫‘封建专制服务的思想工具’加以否定。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我们不知道。我觉得我们历史上这种认真梳理还是比较缺乏的。”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 如倡导重农节用、富民惠民的经济文化, 民为邦本、尚贤用能的政治文化, 以德为治、见利思义的道德文化, 崇尚和合的哲学文化, 以及厚德载物的中华人文精神,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等, 对此, 我们应当很好地梳理、继承和发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的态度, 批判地继承, 这是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辩证法。早在革命年代, 毛泽东就明确指出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 有它的特点, 有它的许多珍品。……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 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今天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概念, 就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精华的理论范式。

弘扬中华文化, 创造先进中华文明, 其次要推进“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创造先进中华文明的主体工程。文化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追求, 其包蕴并体现着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效率意识、契约精神、公民意识、法制精神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整个社会由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的全面跃升。从现代化的系统观来看, 文化的现代化至关重要, 也更为艰难。实现文化现代化才能更加体现民族特色, 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现代化, 从时、空两个维度看, 关键是处理好“古”与“今”, “中”与“外”两个关系问题。首先, 文化现代化体现为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矛盾运动过程。文化的产生、发展脱离不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产生、演变的;同时,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一面, 也有与现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一面。因此,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传统性和时代性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不是简单并列的, 而是对立统一、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两者共同构成文化的生命系统。这样,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 又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这是文化传承的规律, 亦是文化创新的铁律, 所以首先要处理好“古”与“今”也就是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其次, 文化现代化又体现为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华文明在绵延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历史之后, 至今仍在发扬光大,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四大文明古国中, 除中国而外, 其他三大文明消失了, 中华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并延续下来, 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其奥秘正如黑格尔在《历史哲学》所指出的, 中国文化有一种吐故纳新能力。这种文化创新能力, 来自于中国文化所固有的“自强不息、求变图强、日日维新”的文化精神。因此, 中国文化现代化必须置于全球文化格局中来考虑, 要在相互联系, 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 相互吸收中得到发展, 这样, 我们文化的民族特色会更加凸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会更加鲜明。所以要处理好“中”和“外”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问题, 推进文化现代化。

三、在开放的世界中包容互鉴, 不断增强民族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在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中, 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体现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基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将一个民族或国家置于一定世界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道路。因此, 我们要在开放的世界交往中包容互鉴, 凸显民族特色, 增强民族意识、民族自觉。

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 必须有世界整体意识, 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来思考、来谋划。从世界历史整体的维度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创的。上世纪50年代我们既学习苏联, 又提出了要“以苏为戒”;后来我们也参考过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所有这些都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我们认识到:“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正是有了世界整体意识, 我们更加积极借鉴, 才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才凸显了我们的民族特色。

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 必须有全球视野。从实践的维度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我们党就以宽广的世界眼光, 审视中国的发展, 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反复强调:我们搞建设“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站在世界历史视阈的高度,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在包容互鉴中, 彰显民族特色。我国要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国特色将更加鲜明。拉莫先生的《北京共识》虽未必能准确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 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以及它的世界历史的价值。这也证明了“越是世界的, 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 也越具有世界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里讲的民族性就是鲜明的民族特色;这里讲的世界性, 是指越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4][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叶自成.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先驱导报》2013-1-4.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 篇2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规定体现了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方针,为建设和发展包括民族理论在内的我国各门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中国的民族理论创立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各民族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共同繁荣的伟大实践,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但因种种原因,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理论并不完善,明显具有分散和系统性不够等缺陷.因此,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仍需我们做出长期的努力.

作 者:王希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刊 名:民族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ETHNO-NATIONAL STUDIES年,卷(期):“”(3)分类号:C95关键词: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 篇3

20世纪以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动画产业等到高速发展。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据着极其高的比重。

21世纪以后,我们中国动画大国也步入了激动人心的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动画产业繁荣也极大的促进我国动画企业发展和壮大我国动画企业研发规模,同时也培养出大批新的动画产业人才。

这批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产业人才学识广泛,能够中西融合,扩大了动画研发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工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我国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人才对动画研发方向的理解已经改变了以往创作的思维方式。切确的说这批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人才能够让世界重新定位中国动画产业地位,让中国动画产业有希望能跻身世界动画强国之例。

动画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内涵势必能够担当文化传播的功能,现在国外动画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势必会对我国动画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国内动画产业人需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负着让国内动画产业在世界动画产业界崛起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一段时间内国家艺术在动画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链接层渗透在具体的生活中,将在意识形态对我们青少年产生久远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探究。

在中国当下动画产业人已经开始觉醒,,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有责任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价值进行挖掘,以及在动画形象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的时代。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称之为出生的本土文化的真正意义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不仅涉及动画产业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文化战略的意义。

我们专注于“文化生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文化和现代人群的关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领域的文化存在。

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西方科学理性的世界观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当用这种观点来发展科学,也破坏了自然生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适应性质为标准,态度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协调发展。

人类追求自己的完美的人生,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更不能输几千年文明,保持我们的文化生态关系。我们的动画创造学习是无止境的,可以说,那些有文化,直接体现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创造宝贵的文化资源去创造动画,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忽视人文学科,但绝不可以重复科学现代,失去传统民族文化。

多年来,动画创作的艺术形象,提及国有化,本地化,中国风格,民族特色,很多人总是认为是落后的,旧的,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一知识在这一领域——动画艺术创作是非常普遍。

从1950年代开始,我国是专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特别关注,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价值范畴,研究思路从艺术语言的角度,但真正的创新的审美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罕见的。

在动画创作,例如,使用水墨画,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如剪纸、木偶、皮影更好的创早动画形象,今天提出寻找动画形象从当地文化,更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研究,我们逐渐开始感到当地艺术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国艺术语言是非常富有的,但是怎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造型形象,使中国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更具有当代民族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动画语言的创新。

应该说,中国文化包含深刻的创意概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根基,也是一个完整的参考,创建动画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动画形象不仅是动画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后续产品开发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起到促进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我们的动画制作人员应该更多的思考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来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益的民族文化,让它通过动画艺术形式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的方式。

创建动画形象,与中国文化的特点不仅仅是动画专业,文化事业的一个系统。事业的完成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动画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

动画教育的关键是要解决动画形象和民族地方文化相结合的重点,其目的是建立民族文化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是定位民族文化,扩大主要部分的影响。如果我们能从国家动画当地文化生态系统的矿产资源一样,借助一个好的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这么说,美哉,中国动画。

比较中看中国小说的民族特色 篇4

精彩传神的外部描写

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初中教材的经典篇章。小说写“我”回故乡搬家时, 小时熟知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来“我”家了。她的突然到来, 是有极强的心理动机——那就是得到人家的剩余财物。她在捞到“我”搬家的消息后直奔财物而来——你瞧, 在见到在外漂泊二十多年的同乡后, 不是嘘寒问暖——贫困使她失去了礼仪, 而是为自己所要东西创造条件:“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竟有这种见面问候?多么粗俗无礼!她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既羡慕又嫉妒, 语言放肆刻薄。在要东西碰壁后就造谣中伤, 既偷窃, 又栽赃陷害闰土, 以造成“立功”机会达到目的, 内心多么龌踀自私!鲁迅对她的内心活动的展示是通过语言、行动、肖像等外部描写来实现的。无独有偶, 《红楼梦》第三回中写王熙凤, 当黛玉刚到贾府, 贾母等人正在和黛玉闲话时, “凤辣子”王熙凤来了。作者用细密圆熟的文笔集中描写了她的语言、动作、神态和表情。她竭力称赞黛玉, 同情黛玉的命运并附之以眼泪, 进而嘘寒问暖, 周密的安排其生活, 这里明显地潜藏着的心理动机就是讨好。继而她叮嘱黛玉“只管告诉我”, 接着吩咐下人打扫屋子, 意在向黛玉炫耀自己掌着大权的威风。如此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 也是借助外部描写完成的。正因为如鲁迅一样的后继者们对传统技法的纳入, 才形成了“行动性是中国小说民族特色的集中表现”。[1]

出奇制胜的情节安排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情节安排的摇曳多姿、出奇制胜同样是我国小说的优良传统。《故乡》中因为“我”回故乡心情的悲凉, 对未来的渺茫, 感情基调是低沉的。远离都市的故乡的巨变是在不为人所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 搬家的整个过程是平静的, 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可是在平静中却泛起粼粼微波——这是作家精心设计的。如, 文中“我”正在和宏儿闲聊时, 突然, 一阵尖利的声音大叫起来:“哈!这模样了, 胡子都这么长了!”这犹如平的湖水中投下的石块, “使我吃了一下”, 这种“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的出场, 把杨二嫂放诞无理的粗俗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而《红楼梦》第三回中王熙凤的出场不也是这样吗?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 奴才对主子, 后辈对长辈, “皆敛声屏气”, 作为女性的王熙凤却大肆喧声笑语, 只因贾母的宠爱才有恃无恐, 泼辣至极, 放诞无礼之极!这正是曹雪芹刻画王熙凤“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性格之匠心所在。两篇小说中的两位人物出场有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 正表明我国小说对情节安排的关注和鲁迅对我国传统创作手法的继承。

正由于我国叙事性小说对人物外部描写和情节安排方面的孜孜追求, 才形成了与西方小说缠绵悠长的心理描写的浪漫主义风格完全不同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特色 篇5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5·泰州三模)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①③符合题意;②认为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夸大了恳亲会的作用,不选;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④错误;故答案选B。

2.(2015·南京三模)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解析】选B。材料强调“四君子”蕴含的文化,没有体现对人的影响,排除A;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符合题意;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5·浙江五校联考)“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②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并不总是主动接受的,①表述有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交融”,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新中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②③符合题意。

4.(2015·泰州一模)“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正确;因为设问强调的是“从历史中”,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5.(2015·泰安一模)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祭奠亡灵,祈祷和平!在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全场高唱国歌,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的意义在于()①能够为改革创新注入时代精神 ②有利于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有利于让人们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无关。

6.(2015·盐城三模)2014年,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小苹果》迅速流行。不少网友称,被这首歌“洗脑”后“唱得停不下来”,并戏称其为“神曲”。《小苹果》的流行说明()A.群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B.文化发展要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C.通俗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 D.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通俗性的特点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等有关知识。《小苹果》的流行说明文化发展要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错误。

【加固训练】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CCTV-1播出了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③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创新,但不只是形式的创新,①③错误。故选D。

7.(2015·德州二模)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①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②坚持“双百”方针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针对文艺提出的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要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②说法错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8.(2015·泰州一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④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①③正确;②与设问要求不符;④本身说法错误。

9.(2015·烟台一模)2015年2月28日,烟台市连续第四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烟台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烟台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以广大市民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这表明()①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②文化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③精神文明创建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③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0.(2015·济南一模)2014年12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因公殉职。他投身司法事业26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邹碧华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①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本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②③正确;①材料未体现;④中的“根本不同”说法错误。11.(2015·潍坊二模)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他们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有待提升以及圈子文化影响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①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②主导文化市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国家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①③正确;②中的“主导”说法错误;④中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说法错误。

12.(2015·青岛一模)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舍己救人的少年等人的行为,启示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正确;②中的“承袭传统文化”说法错误;④中的“多元化”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3分)(2015·临沂一模)从古至今,通俗文艺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近年来,从小品、相声、流行歌舞到电视娱乐节目,通俗文艺精品,或益智,或针砭时弊,或娱乐身心,以通俗的形式传播着真善美,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舞台和荧屏,赢得大众口碑。但一些文艺作品,为追求点击率、收视率和票房收入,“用欲望取代希望,用单纯感官刺激替代精神快乐”,格调低下,哗众取宠,通俗演变为低俗,社会责任感缺失,最终也会失去市场。(1)结合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15分)(2)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8分)【解析】第(1)问结合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认识。解答这一问,应围绕“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来展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应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要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第(2)问,设问要求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文艺创作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要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答案:(1)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俗文艺历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②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通俗不等于低俗,低俗的文艺作品最终会失去市场。

③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2)①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文艺创作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加固训练】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

【解析】作答时注意明确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具体指向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3)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4.(29分)(2015·日照二模)四德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活动;以“三个倡导”为指针,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细化道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大众化。(1)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7分)【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中挖掘其中蕴含的辩证法观点,通过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活动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中多次出现“突出”一词,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解答时注意限制的知识要求,按照题目规定的知识范围,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如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承传统美德、立足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注意从细小事情抓起等。

答案:(1)①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活动,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②四德建设四个“突出”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①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推动活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

民族特色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灵魂 篇6

[关键词]民族特色音乐创作电影音乐

从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她的姊妹一艺术电视相继出现。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最年轻的现代艺术_也只有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影视文化,对于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所有艺术中,音乐是最为活泼的,它以音波为载体,成为所有艺术中一个最为活跃的元素。有机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成为其新的艺术体系。

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摄制公演的影片《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真正成为一部完全的有声影片,是1929年由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成的《城市之光》。从此,电影才真正从视觉艺术发展成为视听的综合艺术,使音乐、音响和语言都成为电影的艺术元素。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早期的中国电影中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从丰富多彩的中国戏曲音乐中汲取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中的音乐内容主要是由当时的流行歌曲和其他的选配的伴奏音乐共同构成的。各个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都各具特色。无论是20世纪的30年代或40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都产生过许多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如影片《渔光曲》(1934年)中的《渔光曲》、影片《大路》(1935年)中的主题歌《大路歌》、影片《上甘岭》(1956年)的主题歌《我的祖国》等。但遗憾的是这些音乐的创作风格相对比较单一,直至“文革”后“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才使中国电影的音乐创作真正苏醒。此时,尽管我们的电影音乐创作与西方(尤其是同美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差距。但中国电影音乐进入了一种探索期,各种风格和形式都在尝试中出现。

电影音乐出现了两大现象,是从上世纪的50年代。一是电影音乐器乐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二是电影歌曲创作空前的活跃。随着长春、北京、上海3个电影制片厂的成立,电影乐团的相继建立,为电影音乐创作创造了客观的条件,为电影音乐器乐创作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奠定了一定基础。于是这一时期电影音乐在30年代单一的电影歌曲的基础上出现了器乐电影音乐创作。其比较成功的作品有1952年成荫、汤晓丹导演,葛言作曲的故事影片《南征北战》、1955年苏里、武兆堤导演,车明作曲的影片《平原游击队》等影片。50年代苏联电影歌曲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也引导着中国电影歌曲创作十分活跃,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作曲家,为观众创作出具有本民族音乐特色的电影歌曲。如影片《雷锋》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焦萍词,践耳曲),影片《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欧阳谦叙词),影片《红日》插曲《谁不说我家乡好》(吕启明词、肖培衍曲),影片《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傅庚辰词曲)等等。在这同一时期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儿童电影插曲,如影片《护士日记》插曲《小燕子》(王路、王云阶词、王云阶曲)……这些歌词朴实亲切,旋律自然动听的电影歌曲伴随着许多人从少年唱到成年,对推动电影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80年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时期使国外各种理论和作曲技法像潮水般涌来,给电影作曲家借鉴外来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新的写作技法给电影音乐创作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电影音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电影音乐在音乐风格、写作技巧上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如1979年,著名作曲家王酩为张铮、黄健中导演的影片《小花》创作的音乐,以其清新的风格柔美流畅的旋律,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音乐奖。1983年作曲家吕其明为吴贻弓导演的影片《城南旧事》创作的音乐,采用音域较低、音色清亮的民族乐器笙为独奏乐器,同时采用弦乐队加竖琴、钢片琴与小钟琴的非常规的乐队的配器,为影片塑造出淡淡的哀愁的环境氛围,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该影片获得了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张艺谋评述“谈及80~9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说赵季平,他就代表了这一段的电影音乐。他是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这又是一例坚持民族音乐风格而又有相当创作深度的典范。作曲家赵季平从1984年第一次为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黄土地》作曲开始,先后为电影《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影片作曲。其创作风格多样。创作技巧高超,赵季平先生在20多年中先后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电影作曲。这位从黄土地走出的作曲家,随着电影载体的广泛传播与屡屡获奖而蜚声海外。他不满足于熟悉、使用现成的民间音乐,更不囿于表面的“民族化”,而是不断汲取其总体的精华、神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血液中,成为自己出新的、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而运用于不同题材、多样化风格的影片中。

作曲家出新和深度不但表现在民族气息与现代意识的结合,还表现在他有意识地根据影片的风格,突出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主奏,其音质个性又与影片总体构思如此协调,令人难以忘怀。如《红高粱》中震天撼地的唢呐群曲《菊豆》的远古幽灵般的埙,《霸王别姬》中倾诉主人翁心声的京胡等等,它们既丰富了电影音乐的瑰丽色彩,又赋予它新鲜的时代气息。如此大量地运用各种民族乐器主奏,与交响乐队、民族管弦乐队、合唱队甚至电声乐器的多种音响结合,带来了新音色、新音源、新的音响世界,开创了电影音乐创作民族风韵的又一新途径。正如某导演称道:“最好的,常常是最简单的。”这就是赵季平的创作深度。其对推动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西音乐文化从来就存在着巨大差异,作曲家郭文景是在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却能以“川言川调”为其音乐语言特色。如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南行记》、《死水微澜》等其音乐,或灵秀l或雄浑,或诡秘,或神奇,即使其中透出某些强悍或野性,也只能令人感受到那是中国特有的热情冲涌和坚忍不拔的气度,他决不以写中国的原始、愚昧、粗俗、落后来取悦那些把中国当作猎奇对象的西方人,作为一位悟性颇高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他的血液中融汇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精华,加上他深厚的作曲功力,使他笔下的那些民族民间音调、音色、节奏等早已翻出新意,升华为具有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很有深度的新音乐。

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局面。作曲家已不再单纯满足于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去填补语言与音效的空白,而是根据影片的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人物、情节,打破传统规则的创作模式,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或引经据典,或洋为中用,或中西合璧,恰到好处地突出影片风格,参与揭示影片主题。同时,音乐还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充满个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陈凯歌导演的《和你在一起》几次引用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烘托人物、揭示影片主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由谭盾谱写配乐的影片《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等堪称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经典之作。让人听着很是享受,但用语言又说不清楚的全新感受。

中国民族特色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它既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也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的基础之上, 走出了一条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与马列主义思想文化的契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时代特点相结合的过程, 又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这种契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哲学思维的契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相融相通之处。战国时期形成的水、火、木、金、土“五行说”、宋明理学等都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国先哲从观察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的机体活动, 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如“天人合一”、“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对立统一”等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代哲学中包含了唯物论、辩证法思想, 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相融相通,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思维契机。

1.2 社会思维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从总体上说是消灭私有制, 消灭剥削, 解放全人类, 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相通之处, 中国的志士仁人对这一理想进行了不懈地追求和探索。孔子较早地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理想国模式, 即所有人都按照礼制的规定各处其位, 各行其是, 全社会贵贱有等, 上下有序。《礼记·礼运篇》集中地描述了以“天下为公”为总原则的“大同”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上是相通的。

1.3 发展思维的契合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早在春秋时期《管子·霸言》中就有“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的人本思想, 我们党“以人为本”思想, 阐明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的中国化民族化的最高理论成就。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召唤与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召唤与反映。这种召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主要表现在:

2.1 自强不息的独立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我国自古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激励下, 我们党坚持“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在实践中, 一方面,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 另一方面, 继续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国经济政治发展规律,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而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2.2 兼容并包的开放宽容精神

《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此天地之这所以为大也。”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具有民族性的一面, 而且具有开放性的一面, 使其可以与其它民族相互交往与其它民族精神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和相互促进。“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正是这种开放性的特点和品格, 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生存和发展, 一个重要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兼容并包的开放宽容精神存在着一种能够相互契合的因子, 从而产生相互认同和融合。

2.3 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从“商鞅变法”以来就有“变则通, 通则久, 久则安”的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之下, 本着:“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大无畏精神,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并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在改革, 出路在改革, 希望也在改革, 改革是民族精神与时代需求的现实契合, 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召唤和反映。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实践的现实总结

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 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

3.1 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形成

任何一国的历史都不可能是另一国历史的重复, 中国独特的历史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我国建国初期, 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只能照搬苏联模式, 实行由政府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多方面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严重地影响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随着小岗农民包产到户实践的发现, 中国掀起了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 实践证明“中国模式”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逐步探索出的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道路, 是中华民族伟大实践的现实总结。

3.2 成功的理论实践———理论自信的形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最好的实践检验, 也是该理论的再实践, 为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提供了实践证明。

中国民族特色 篇8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先驱者。毛泽东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积极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然而,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某些教条式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偏差, 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 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做的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永远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于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扭转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而且亲自主持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开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立场、目标和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明确阐述,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体现了党站在时代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9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根本。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过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继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萌芽于党局部执政时期, 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 从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提出“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历史的轨迹清晰地表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给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 而民族复兴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一历史的产物, 这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

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可以启迪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需要的正确道路。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 关键看两条:一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自己, 是否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 即是否体现了合规律性;二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即是否体现了合目的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和最宝贵的经验, 就是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而不是割裂开来。实践证明, 它既能充分发扬民主, 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 又富有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成就, 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旺盛生命力。所以说,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 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 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就是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 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些方面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正因如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没有现成答案, 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障。

当前, 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对巩固和发展90多年来党所创造的成就提出了严峻挑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的总结, 我们党已经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为我们解决前进途中的问题, 克服前进途中的困难, 应对前进途中的风险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原则的规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不为任何挫折所动,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 只要我们全党一心、同心同德、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在前面,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在前面,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在前面!

摘要: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 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60多年的执政经验显示, 唯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内涵,唯一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国民族特色 篇9

《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 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中来, 我觉得这非常有必要。就拿语文教科书来说, 不管我们强调不强调、突出不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都渗透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中, 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无法割断的, 但从前我们并没有提到如此的高度。现在虽然教育部颁布了《纲要》, 但我认为社会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太够, 还缺少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自觉弘扬和坚定捍卫。党的十八大提出过三个“自信”, 就是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其实从中华民族发展而言, 我认为还应有文化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取得众多受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渐渐有了民族的自信, 开始反省、反问自身文化的价值。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纲要》的颁布适逢其时, 表明我们今天已经重新审视考量与认识我们中华文化的价值。

一个民族不管怎样, 她都必须要无条件地热爱自己的文化, 更何况我们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这是让我们每一个国民不仅有黄皮肤、黑头发, 还要有一颗中国心。这中国心拥有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要立根于中华文化, 所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中讲道,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是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 就等于切断了我们的血脉, 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阐发。文化的教育传承一定要从学生开始, 特别是从小学生开始。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 具有民族特点与本色的事物越来越少, 特别是经过五四时期和改革开放的“西化”, 我们的国民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隔膜, 中华文化发展实际上出现了断层,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意识到并强化与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 中华民族就可能会有很大危险。

《中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 对语文课程, 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对此, 您是如何看待的?

张燕玲:我非常同意习总书记的这个提法, 不仅不应该删掉, 而且应该加大。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是从小的熏陶濡养, 而从语文习得的角度来讲, 是因为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能够背诵大量的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 能够奠定一个人一生的文化基石, 这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 现在我们的学生“一怕文言文, 二怕周树人, 三怕写作文”, 就是因为他们胸无点墨, 该铭刻于心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经典诗文太少, 囊中无物, 当然不能汩汩泉涌。古人说, 背会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来也会吟, 就是说, 如果我们有几百首诗储存在大脑中, 就有了生发、化合、创作的基础, 再加上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佳词丽句就会喷涌而出。从小背诵古诗文是提升语文表现力的不二途径。

而且, 中华古诗词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无论它的表达方式、审美意象, 还是审美写意的意境营造, 都独具中国特色。因此, 我觉得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富有特点与亮色的方面。所以, 不仅不应该删掉, 反而应该大量地增加, 但应该增加到什么程度合适呢?其实, 古人, 或者说20世纪20、30年代的一些“大师级”人物, 如钱穆、胡适、鲁迅、杨振宁, 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因为具有古代文化的经典熏陶与文化底蕴, 他们才能成为佼佼者。但这个文化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 要有“童子功”。如果缺乏童子功, 当我们成人之后再去学习的话, 可能事倍功半, 效果就会差很多。背诵中华优秀经典诗文的时机非常重要。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燕玲:所有的文献典籍都是用文字写成的, 语文本身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途径获取我们对作品或者内容、思想情感的了解与把握, 所以它必须要靠文字这个载体。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广泛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服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文字这个媒介和载体来传承, 所以语文学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方面的使命与任务和其他学科相比就更加突出与重要一些。

并且, 我觉得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一个奠基的作用。它本身是一个基础学科, 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可以离开数学, 但他不可能离开语文, 我们一辈子都要生活交流, 都要和语言打交道。其实, 生活即语文, 语文无处不在, 所包含的文化也无处不在。在古代, 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所有一切用语言文字形成的东西都是语文, 就像是空气中的氧、海水中的盐一样, 有质而无形, 虽然看不到, 摸不着, 但实际存在着。而且, 以前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用语言作为载体, 通过语文的渠道获取, 最终归属到语文中。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课程与教材设计中, 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 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哪些影响?

张燕玲: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比如说现当代作品中有没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文化是一种血脉传承, 它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以各种方式隐含在作品中。文化的内容是立体多面的, 民族的心理、情感、审美、表达方式等都是文化的因素。但我认为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还不够, 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篇目比例还比较少。例如, 语文教材中, 至少从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的数量上说, 其篇幅就非常少, 当然因为教材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时间又紧, 我们不能将它全部变成古代文化的内容, 现代的内容也不可或缺。但是我们可以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从课堂向课外去延伸, 让学生通过课内的“斑”而去窥课下的“豹”, 自己去读、去品, 因此应加大对学生从课堂向课下延伸与引导的力度。现在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有限的课堂, 但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读书, 自主地、独立地学习。

我们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在新时期慢慢成长起来的“80后”, 还有一些教师是“70后”、“60后”, 都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积累不够。例如, 现在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 我们的很多教师却是和学生一样, 第一次读《弟子规》、《三字经》。现在我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让我们未来的教师一定要奠定好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因此, 我会让我的学生读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老子》、《文心雕龙》, 争取让学生读够100遍, 能通解大意。如果教师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就会心虚, 而且没有自己的感悟, 很难有传道的热情与真诚, 很难领会与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只有当我们读完《弟子规》后, 才会知道它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 教师必须自己先读、熟读, 尽管我们还达不到研究的地步。但是如果教师连中国文化经典读都没有读过的话, 是很可怜、可悲的。所以说现在我们的师范教育任重而道远, 弘扬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问题是缺乏应有的能够担当起这个任务使命的教师。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 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 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张燕玲:在教材编写方面, 我们当前可能更多地强调现代性比较多一些, 强调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些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它和现代社会生活的隔膜, 或是它没有与时俱进的那种迂腐、落伍、不合时宜的内容, 比如, 一些古代礼仪、观念意识。是的, 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同于孔子、孟子时代, 但文化不同于科学技术, 文化是血脉, 我们首先要了解, 然后才能去甄别, 最后才是扬弃。值得发扬、汲取的内容, 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确实并非全是精华, 就像手心手背一样, 我们不能只汲取其一面, 要在吸纳文化时注意不要抛离具体语境, 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它的合理性。我们在看问题时要抛开一些具象的表浅的东西, 更好地发挥与弘扬其内在的精神, 吸纳和传承它里面的一些精髓。比如, 有人会讲岳飞是愚忠的, 那我们如何在当今时期看待忠君思想。其实, 古代忠君思想中的“君”实际是一种象征, 象征国体, 忠君其实就是对国家的爱, 对国家的深厚责任, 因此, 我们要将一些外在的东西剥离掉, 吸取最核心的精神内核。

另外, 今天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是一种精神与理念层面的, 而不是外在形式上的“一切都要复古”, 是要从根本上继承古人的修身、诚信、勤劳、和谐、辩证, 儒家的君子人格、士子气概, 是从更高的精神层面汲取营养。习总书记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内核, 但如何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它传承与发扬, 我认为需要有中国特色, 有中国气派, 采取鲁迅的“拿来主义”原则,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 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张燕玲:我认为各个学校在自主开发课程时应因材施教, 注重实效性, 这个实效性不是要轰轰烈烈地走一些过场, 文化不是搞运动、做活动, 它是一种熏陶和潜移默化。传统文化要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情感中, 生根入心, 渐渐落实到行为规范中。现在很多学校会在入学初让学生读《弟子规》, 无论是初中学生, 还是高中学生, 甚至一些企业也会用《弟子规》进行企业管理。当然《弟子规》中的某些内容不太合时宜, 但总体来讲还是适用的, 不必咬文嚼字, 不必追逐细枝末节, 对不合时宜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还可以根据时代变迁, 适当地改动。当今世界强权独霸, 秩序混乱, 缺乏一种互相宽容、互相换位的多元的共存和和谐。早在1988年,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讲过一句话,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 就必须要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 就是我们每个人要自我修身, 严于利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但也有很多人担心我们的这种文化是不是会让我们民族太保守、太因循而没有创造力, 没有冒险精神?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儒家精神的误解, 杀生以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才是儒家精神的内核, 两千多年前的见解, 依然历久弥新。只要人类存在, 人性就有恒久性, 先贤的智慧就有永恒的价值。

从语文课程来讲,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中华古文诗词的诵读课, 如古诗文、《弟子规》、《礼记》等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课程, 让学生习读这些经典著作, 耳濡目染。我们需要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选本) , 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是最基本的内容, 要让这些思想深入人心, 就是要过心, 要了解, 要慢慢地在自己的行为中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但我们要读, 要了解这些精髓内容, 才能“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才会“吾日三省吾身”, 进行反省。因此, 必须要大量地阅读经典, 让经典入心。不一定需要整本读, 但也不能如同我们目前的教材一样, 只是蜻蜓点水。

此外,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比如一些学校会在孔子诞辰日进行孔子祭祀活动, 让孩子给母亲洗脚……这些方式是否有作秀的嫌疑有待商榷, 但这些类似的活动, 能够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 让他们有感恩之心, 通过活动, 将传统文化理念践行到孩子的行为规范中去, 还是值得肯定的。同时, 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社团, 让学生发展一些兴趣爱好, 如京剧、戏曲、太极、武术, 但不应面面俱到,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发挥学校和地区优势。对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一些人好像不大喜欢, 主要是不了解, 不去接近, 当他们了解了, 接触了, 就会慢慢地爱上。所以,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 了解了才会热爱, 热爱了才会发扬。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 或者说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张燕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 因为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还没有发生改变。比如, 在大学, 我在师范生的课上会采取一种积极倡导的方式, 让学生接触经典诵读, 在师范生进行语文教学试讲时, 我会抛弃原来讲教材的方式, 变成讲《论语》, 让学生一举多得, 既进行了试讲, 符合语文教育的试讲方式, 又会“逼迫”学生, 或者说客观上督促他们接触和触碰经典, 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因为在大学教育中, 我们没有系统而完整地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孟子》, 我们只是知道了它们的主要思想、基本特点, 我们离经典太远了。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很少有国学底蕴与滋养, 开口不能说, 举手不能书, 胸无点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蒙学阶段的幼儿园、小学就进行大量的古代经典的积累, 在中学、大学的课程里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 这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师范生, 必须加大力度。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 现在还是有点茫然的, 虽然有《纲要》, 但不知应该怎么做。现在的教育很功利, 如果高考的方向没有确定的话, 教师是不知道怎么教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还没有太切实的官方行为。真正的落实, 恐怕还是要根据国情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来进行。当前, 我们教师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选修课、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式, 在语文课中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等。但体制内的推行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学生很功利, 中考高考不考, 就会很抵触, 没有时间背, 不想背;教师也是功利的, 不考就不教, 一切为考试和考分。即便教师有高屋建瓴的眼光, 但迫于家长、学校各方面的压力, 也不得不功利。我认为这种怪圈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打破的, 只能看教师自身有没有足够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 让学生真正从经典中感受价值, 获取益处。

中国民族特色 篇10

关键词:民族问题,中国特色民族之路,创造性继承

一、民族问题

什么是民族问题?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问题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社会现象。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 民族与阶级, 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发展, 核心是民族权益, 表现为民族之间的关系状况。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等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 由于其复杂的历史 (政治经济文化) 背景, 我国的民族问题较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言, 更加复杂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揭示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 这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南性理论武器。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相关学说, 结合具体的国情区情民族情, 以及卓越而伟大的革命和改革实践,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和创新, 创造性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之路 (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民族之路) 。历史和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民族之路是成功的, 是符合自己国情的, 是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科学道路。具体说来,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

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质的根本体现, 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总政策之一。1990年,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新疆考察期间, 谈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时指出:“各民族不分大小、历史长短、社会发育程度高低, 都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面前具有平等地位。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 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色, 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坚决反对民族歧视, 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各民族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这充分说明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发展阶段高低, 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 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 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禁止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进行的民族优劣划分的任何言行。在这一方面, 党和国家做了大量工作, 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 以立法形式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等举措, 切实保障了各民族平等权利和义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切实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占社会上层统治地位的旧西藏, 广大劳动人民只有被剥削压迫受苦受累的宿命, 过着没有土地, 卖身为奴, 任由买卖的暗无天日的生活。西藏和平解放及民主改革后, 千年农奴制废除, 人民当家做主人, 解放了西藏生产力的桎梏, 极大鼓舞了西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推动西藏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2. 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也是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当代中国发展宏伟目标, 靠的是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 艰苦奋斗, 奋勇拼搏。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国改革道路上攻坚克难的根本力量和坚强后盾。我党一贯重视实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 实现各民族的真诚团结。从党的第一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 不要压迫、剥削, 而是要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民族团结思想, 到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两个离不开”思想, 再到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个离不开”思想, 直至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系列民族团结理论和指导思想, 以及新一届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解决民族问题, 促进民族团结的指导思想, 都体现了我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高度重视。

3.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

“团结稳定是福, 分裂动乱是祸”, 历史告诉我们:祖国统一, 各民族繁荣稳定发展, 各民族利益得到保障, 各民族人民幸福安康;相反, 祖国遭遇外敌入侵或国家四分五裂, 各民族也是受害者, 各民族人民更是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这是我党基于我国复杂的民族问题这一实际情况创造性继承马克思祖国观民族观的基本思想形成的。

“拉萨3.14”“新疆7.05”“昆明3.01”等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告诉我们, 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东突”“十四世达赖集团”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依然存在, 他们图谋分裂祖国之心不死, 这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民族工作更复杂。面对西藏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 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强调:“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的主题, 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的思政教育, 确保我们思想文化阵地的坚不可摧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

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以及“民族自治”原则, 用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的伟大创举, 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把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我国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 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 (或旗) , 这些地区都施行党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政策, 国家政策扶持这些区域并立法保障各民族对自己的事务的决定权, 自主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权利, 取得了不菲的建设成绩。较之以前, 这些区域发展变化很大, 很多区域甚至从后进走向了全国同行地区前列。

实践证明,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机关和政府, 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熟悉地方事务的能力和优势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5. 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是我党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工作, 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对此进行过多次专题研究, 部署民族区域工作,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建立和完善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 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 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 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同时, 实行专项财政预算支出等办法发现、培养和造就了大量少数民族干部人才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内地民族预科班”、“定向委培与特殊人才选培”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 并建立了强大的后备干部队伍, 大幅提高了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和能力, 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工作人才欠缺、专业人才不够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之路, 指导我国的民族工作,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绩。坚持民族政策与并时俱进并贯彻执行,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号角中,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团结和凝聚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 同心同德、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开拓创新, 为早日兑现党的“十八大”规划的我国民族工作蓝图,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民族工作改革责任书, 实现民族振兴的“民族梦”以及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周松青.马克思主义“四观”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 (5) .

[2]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民族出版社, 1994:245.

[3]黄铸.中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J].中国统一战线, 2007 (6) .

[4]陈全国在西藏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讲话..2011-11-12.

上一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下一篇:体育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