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2024-05-01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精选3篇)

篇1: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出处:网络 作者:严尔权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①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②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③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④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

“从做中学”和“教学做合一”之间有两重关系,一是师承,一是创新。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教学做合一”的直接源头便是“从做中学。”陶行知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从杜威那里学习继承了许多合理的积极的对中国有用的东西。

首先,是向旧的传统教育开刀。

“从做中学”是对传统旧教育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的教育,指出这种教育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和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生吞活剥书本上的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始终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征的发展。他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杜威针对传统教学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认识中心、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主导作用为中心,提出了以活动教学代替课堂讲授、以儿童亲身经历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的现代教育新的“三中心”。进而突现了他“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

“从做中学”把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作业既当教材,也当教学方法,着重解决儿童怎样主动学习的问题。“从做中学”以活动教学冲击了传统教育那种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

“教学做合一”的斗争矛头也是直指旧的传统教育的。传统教育是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这种教育所造成的社会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的社会。教学做三者不仅自身死气沉沉,而且彼此不相闻问。⑤“教学做合一”不仅要将上述所有的“死”字变成“活”字,而且将三者的壁垒打通,“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已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⑥他还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⑦这就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劳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由“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的逐步演进。“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是对我国现代教育的重大贡献。

其次,是在改革实验中探索。

为了实现改革教育的抱负,杜威在做了大量的调查、考察工作之后于1896年在芝加哥大学里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在4岁至13岁儿童中进行科学实验研究,让儿童在学校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互相合作的生活习惯与良好心理。学校采用活动课程和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是静坐聆听而成为积极活动的求知者。这个实验学校虽仅存在8年,但却构成了“人做中学”及其活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杜威从实验的情况与结果的整理分析中,发表了大批论著,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继承和发扬了他老师的光荣传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于1927年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自筹资金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并将“教学做合一”当作晓庄的校训。他脱下长袍马褂,穿上布衣草鞋,住茅屋,睡地铺,扛锄头,闻牛粪,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试验。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文集》、《陶行知全集》。

“教学做合一”并不是“从做中学”的翻版,陶行知对杜威的继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创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践出真知。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杜威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谓本能,依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与行为”。⑧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交际、艺术表现和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做下面四件事体:就是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⑨他认为这正是儿童的自然本能生长的要素所决定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可见,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给“做”下了一个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第二、“接知如接枝”。⑩“从做中学”要求由做而学,是由经验论哲学观所决定的。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一切”。他心目中的“做”指的是“适应环境”的“自我活动”。11所以他不承认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也不承认前人实践的理论成果,而只强调通过个人的个别活动去从头摸索,不断改组个人的经验。他认为通过一个人的、直接的“做”,更能发展儿童的“思想”与“智慧”。他从经验论出发,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摸索性的“做”的基础上,这是违背教与学的规律的。“从做中学”以活动课程完全取代在杜威之前久经使用的学科课程,把传统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一概否弃,也是片面的。他仅仅满足于活动、活动作业和个人经验,把从书本上只需花费半个小时就能领会的前人知识,让儿童花费大量时间去亲身经历,从头摸索,是根本不科学的。

陶行知早在1927年就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再明白不过地揭示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虽然“教学做合一”实验曾走过一段弯路,也曾一度取消了课堂教学,取消了教科书,担很快得到了矫正。“教学做合一”的“做”在晓庄的特定含义是“在劳力上劳心”。这就是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作“做”;单纯的“劳心”是空想,也不能算作“做”;只有既“劳力”,同时又“劳心”,才是真正的“做”。真正的“做”不是单纯的劳力,要“看书”、“问人”“用工具”,劳力与劳心相结合。在论述“教学做合一”的特质时,陶行知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接知如接枝”。即是说,接受、增长知识的过程,就像植物的嫁接一样,可以利用“砧木”来经济、快捷地进行繁育。这“砧木”就是“亲知”或经验,那嫁接上去的枝和芽即是“闻知‟或其它间接知识。他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样一来,别人的知识在我们的经验里活着,我们的经验也就生长在别人知识里去开花结果。”这等于在明白无误地宣告:“教学做合一”并不反对讲课、读书,并不排斥理性知识学习;而只是要求以感性认识作为基础,作为“砧木”。

第三、解放创造力。“从做中学”重视儿童思维。杜威还把他提出的思维的五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展开。要求在“做”中思维,通过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做”中验证所获经验的有效性。这使学生能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这是合理的。但他的认识论是主观唯心的。他说:“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12他只要求在个人活动中展开思维,在思维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这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

“教学做合一”以“发现”作为最高目标,看重改造、改进和创造,追求的是“求异思维模式”,培养创造性人材。陶行知提出:“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13“教学做合一”是为了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必须实施“五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儿童手脑并用;鼓励儿童“每事问”;“开笼放雀”,“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这在杜威“从做中学”的基础上来了一个飞跃,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四、“以教人者教已”。14“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的全部,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课本变成试验品。”15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而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并未从本质上阐明师生关系,阐明教师该怎么做。“教学做合一”第三大特质是“以教人者教已”,说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这样表述过这种思想:“„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这是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相长”的思想也是类通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中,“连环教学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艺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传递先生制”之“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之“运动式地发动小学生来做小先生”等等,16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1章开沅、唐文权著:《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2胡振坤编著:《中外著名教育家》,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3、6陶行知著:《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原载1931年8 月《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4期。4、7陶行知著:《教学做合一》,原载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

5陶行知著:《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原载1932年11月28日《教育周刊》第137期。8、9杜威著:《明日之学校》,商务印书馆,民国12年初版、民国24年国难后第2版、第1页、第36页、第40页。

10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 年版,第635页。

11王天

一、夏之莲、朱美玉著:《外国文学史》(下册),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12《杜威教育论著选》,第297页。

13陶行知著:《创造的儿童教育》,原载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

14陶行知著:《以教人者教已》,原载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

16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290、第359─374页。

篇2:论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观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内涵

杜威说“思维起源于疑难”, 就是说人在生活中遭逢难题而从事解决, 才能进行思维, 不是为思维而思维和为真理而真理的。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 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这种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应用在教育上, 便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应用在教学上, 便是“从做中学”。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工作。杜威批驳说, 犹如由工具箱中取出锯子不是制造工具, 从别人口中听来知识也非真正获得知识。因为儿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静听讲解和记诵课本, 全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 单凭教师的灌输去吸取与生活无关的教条, 绝谈不到掌握知识, 谈不到积极、自觉、和爱好、兴趣, 更不能自由探索和启发智慧, 其结果是抑制儿童的活力和滞塞儿童的创造才能。杜威坚决反对这种把“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他主张“从做中学”强调学习者个人直接的主观的经验, 鼓励个人探索, 提倡知识的学以致用。

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在他们的生活中求取经验, 获得知识, 他们获取直接经验就是获取知识, 学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 为此, 杜威主张学校应成为雏形社会, 设立各种工厂、实验室、厨房、农场等, 让学生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 便去收集有关资料, 确定问题所在, 并提出各种假设。杜威说, 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 而力求克服, 自然引起他们高度注意。儿童的知识虽然贫乏, 但当他全力以赴探讨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时, 他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

二、“从做中学”的作用与不足

杜威“从做中学”的提出改造了传统的教学观, 也对人们的教育观念的改变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有其积极的一面, 具体表现在:首先, 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观主张从做中去学习, 从经验中积累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让儿童有活动的机会, 在自身的活动中学习, 让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 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再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最后达到亲自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其次, 杜威倡导“活动课程”, 他认为儿童是从经验中学习的, 学校应该让学生进行烹调、手工、缝纫等活动, 以便获得知识和技能。传统的教材是“把事物归了类, 并不是儿童经验的事情”。而杜威的观点是主张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 作为学校的教材, 教材要选自实际生活, 要与社会工业发展相联系, 并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结构, 力主“学”、“做”结合, 突出培养学生能力、技术训练和就业准备。再次, 杜威强调选择学习方法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认真研究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观在国际教育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那么他的这种观点是完美无缺的吗?不是的, 它也是存在不足之处的, 这个必须客观的认识到。并且把“从做中学”完全应用于教学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是不妥当的。首先,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学校内, 在教师的主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人类文化成果的过程, 也即主要学习前人已经总结概括的间接知识的过程, 因此, 实际上, 有时也不可能都亲自加以经验, 更不允许“尝试错误”。其次, 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观“只适用于初级阶段和低层次的教学工作, 并不适用于高级阶段和深层次的教学工作”。

三、“从做中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观是积极的进步的, 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 对于其积极的一面, 我们要利用和发扬, 而对于其不足之处要善于改造创新, 使其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服务。

首先, “从做中学”所强调和重视的就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件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 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 尤其对语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枯燥乏味的散文等来说, 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 那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杜威重视学习兴趣的作用, 他认为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有兴趣的时候, 他才能集中注意, 集中思考, 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诱化出强烈而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 真正变“要我学”变“我要学”。

其次, “从做中学”的教学观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的高低。杜威曾说, “主要是气氛上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之显得更亲切和民主化”, 传统的教育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课堂上老师讲, 学生听, 没有师生双方的互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压抑, 学生的学习只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从做中学”的教学观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 如独立性、主动性、智慧性等等。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能促进师生的互动, 能使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 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定的目标, 收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情境教学, 杜威“从做中学”强调设置真实情境, 在情境中设计刺激思维的课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培养学生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 通过观察, 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去逐步认识世界, 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

摘要:杜威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观, 这一观点无论对当时还是现在的的教育观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从做中学”的内涵, 以及“从做中学”与传统教学的“从听中学”的比较, 客观评析“从做中学”几个方面对“从做中学”进行讨论, 进而思考其对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篇3: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 市场竞争激烈, 在这样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中, 企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向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如何成功地执行战略?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 管理学理论、咨询顾问和商业出版机构均聚焦在如何制定出可以产生突出绩效的战略上, 战略规划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但根据《财富》杂志对CEO失败原因的一份调查显示, 得到有效执行的企业战略不超过10%。很多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失败的原因在于, 他们过分地强调愿景和战略, 这就导致企业内部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即只要有正确的战略就可以成功了。其实战略以失败告终的最常见原因是没有执行好, 而不是战略本身不好。博意门咨询公司对中国105家企业的调研发现,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战略制定, 而是战略执行, 战略执行甚至比战略本身更为重要。

2 战略执行不成功的成因分析

许多企业经常反映战略执行不成功是企业内部各单元的战略执行力不强, 执行不到位所导致。但这只是表征现象, 实际上企业战略执行未能成功乃至失败是由多种内外因造成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问题:

2.1 战略环境变化

当战略环境与企业制定战略时相比发生较大变化, 例如经济萎缩、产业政策调整、技术革新等导致市场环境与企业制定战略时的预测产生较大差异, 均可能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如比亚迪公司在2009年的汽车销售量增至45万辆, 该企业预测国内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必将掀起汽车消费热潮, 所以预测2010年会实现成倍增长, 并定下80万辆的销售目标, 结果国内经济受国内外各项因素影响, 出现了滞涨, 加上国家对汽车的优惠政策取消, 居民的购车需求进一步降温, 使得比亚迪的战略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并影响到企业的赢利, 企业被迫采取裁员等措施压缩成本, 企业业绩和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2.2 战略思想不统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各类新兴行业与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企业发展面临多种选择, 每种选择都有利有弊。因此, 从战略制定到战略实施, 企业内部对战略的选择会存在不同的观点乃至较大分歧。另外, 企业战略实施必将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重新调整、配置, 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以及利益分配会产生较大调整, 总有人拒绝变革, 害怕变革, 在执行战略的工作上他们不是与同人齐心协力的推动。此外, 战略宣贯不到位, 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 员工对公司在实施什么样的战略全无所知, 缺乏对实施战略的参与感。如果企业内部无法形成共识, 将导致企业战略实施难以形成同向性的步调, 战略实施将大打折扣。因此, 思想不统一, 行动方案不一致, 是战略执行不成功的关键问题。

2.3 战略目标分解不到位

国内企业的通病是企业制定了总体战略, 但往往没有将战略进一步分解给各部门和各岗位员工, 即使有分解步骤, 但也不够明确, 缺乏一对一的责任。战略目标分解不到位, 企业内部各战略执行单元难以明晰自身的定位, 不清楚该承担多少职能、该投入多少资源, 导致没有目标导向, 企业内部各战略执行单元以及员工将无法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最可怕的是, 当各执行单位和员工头上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时, 他们会把战略当成企业领导人实现目标的规划, 战略执行是领导们的事, 与企业经营和个人工作无关, 战略被动操作将远远超越主动执行, 战略的执行效果也可想而知。

2.4 战略实施配套措施不足

国内企业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一是集团总部只会下目标, 但缺乏足够的配套支撑。一方面要求下属公司开拓外部市场, 但却没有足够的营销费用及人脉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求下属公司优化人员结构, 提升企业高素质人才比例, 但集团总部却没有利用统一招聘平台去为下属公司寻找合适的人才。二是对企业战略执行没有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或操作流程, 没有建立执行的指导思想, 当问题出现时, 缺乏基本的解决问题逻辑。三是缺乏对实施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你是采取战略设计型还是战略控制型或是运营管控型, 均需要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 国内企业往往在这方面比较含糊。四是在支持实施目标方面, 缺乏激励措施或激励措施不恰当, 并缺乏足够的财务资源和上层领导的支持实现战略。

战略实施配套措施不足, 将大大影响企业内部各战略执行单元和员工实施战略的信心, 对战略实施产生负激励。

2.5 组织协同不足

战略实施较大的障碍是组织不协同。很多企业就像一条不能统一协调的龙舟。它们由多个优秀的业务单元组成。但是, 每个业务单元之间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最多做到各个业务单元互不影响。更有甚者, 大多数时候, 这些业务单元在实际运作中还会互相争夺客户资源或在其他共享资源方面产生矛盾, 或者由于互相间的协调不力而导致与一些原本可以取得更高绩效的商机失之交臂。因此汇总后的公司运营结果自然与战略预测的协调一致结果有较大差距。

3 战略有效执行的路径

纵观国内外企业战略实施的实际案例, 战略的贯彻实施的确是一项困难工作, 它不是简单地通过找个咨询机构绘个战略地图或少数几个具有战略家精神的企业领导人指点江山就可以实施, 它需要一种逻辑模式和有章可循的方法, 将重点放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为什么做以及按照什么顺序去做等问题上。其成败的关键要素包括战略统一、目标分解、管控模式、组织结构、组织协同、流程管理、激励与控制等问题做出决策, 这些决策又必须建立在合适的权力、文化、领导和处理变革的能力上。战略只是明确企业要做正确的事, 但战略的成功与否关键是靠人把事做正确, 因此战略执行实际上就是把战略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 并通过如下路径推进战略落实, 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并有效执行。

3.1 统一战略思想

在战略制定和战略实践之间还存在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 因为广大员工不清楚整个战略制定过程, 对战略出台的背景不了解, 对战略的认知差异较大, 甚至部分人可能认为战略执行是企业“一把手”工程。如果企业上下对战略的认识没有形成共识, 将无法对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甚至构成阻力或者障碍。

因此, 战略执行的首要路径是统一企业上下的战略思想。通过专题介绍、座谈交流、点评支招等多种形式进行战略宣贯, 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选择的背景、战略发展方向以及战略实施的行动方案等方面对战略进行全面、深入解读, 让企业上下深刻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与战略目标, 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让大家消除心理障碍, 统一战略思想, 从而获得广泛支持, 积极推动企业变革和战略实施。

3.2 实施有效的组织变革

新的战略实施, 必将导致企业内部的资源和流程重新调整, 资源的重新分配将引起不同业务单元对资源的争夺, 尤其拥有多种业务单元的企业集团。因此, 这个时候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变革, 建立能掌控资源并能提供专业支持的集团管控模式, 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只有建立了控制型的集团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 才能集中资源, 并根据不同业务的战略定位进行针对性的资源配置, 尤其是支撑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 企业只有集中了资源, 也才能有资本去协调不同业务单元的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 提升组织整体的协同效应, 使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更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3.3 战略化行动

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时经常提出, 企业规模和利润要达到多少, 或者企业要成为该行业多少强等, 这些仅仅是企业的愿景, 要实现企业愿景还必须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在国内, 很多中国企业采用的是绩效管理, 他们认为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把战略目标分解到各单元, 明确了目标后大家就会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但其实这种方法是片面的, 它只会让各单位片面追求财务效益, 与之相应采取的是短期经营行为, 对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实施以及企业竞争力提升毫无裨益。因为企业的经营行为不是单维度的财务行为, 是多维度、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综合行动。

例如, 企业要达到一定的企业规模和利润, 就必须在业务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拓展业务必须维持老顾客, 并拓展新的客户, 企业在客户与市场拓展方面需要有具体行动。行动的执行关键在于企业内部流程和合适的人, 所以企业必须优化内部流程, 提高效率, 并且在组织与人才资本方面提供足够支持。

因此, 战略实施不仅是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行动, 更需要的是在财务层面、客户与市场层面、内部 (流程) 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 (人力、信息、组织资本) 形成高度精练、具有清晰因果关系的企业发展路线图, 然后把战略转化成各种具体行动。通过这样, 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 而不是年度经营计划。

3.4 让战略成为全员的工作

战略要落实, 最终是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如果战略实施不得到每位员工的支持, 企业将难以获得成功的战略执行。因此, 对企业管理而言, 首先要将战略目标实施与组织绩效、个人绩效联系起来, 通过绩效管理, 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实现人人身上有指标, 事事有人抓落实。

但这种战略目标分解仍然比较僵化, 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提高员工执行战略的积极性, 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挂钩, 将战略的执行结果与个人业绩、个人的职业发展、员工能力提升、个人薪酬与职位提升等进行挂钩, 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战略管理系统。这样员工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使战略成为全员的工作。

3.5 持续调整和完善战略

诚如李嘉诚所言, 做生意不是买古董, 企业不能对某一项业务情有独钟, 对企业而言只有赢利的业务, 而没有永远的业务。市场在变, 政策在变, 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在变, 因此企业的战略执行就不能一成不变, 战略执行必须结合环境变化及执行效果持续进行优化、调整和完善。

我们看到IBM不卖PC转做咨询, 万科不再专注住宅开发而加大商业地产开发, 因为它们发现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允许企业固执地执行单一战略, 战略的转型与调整完善使他们取得成功。反之, 诺基亚因为固执于原有战略而完败于苹果, 甚至濒于破产边缘。因此, 战略执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够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断回顾、紧盯整改, 从过去侧重战略规划转变为同时监控和评价战略的执行过程, 对战略执行实行动态管理。

4 结论

战略设计很重要, 但战略实施的能力和方法更重要。在新经济的发展步伐中, 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或是企业经营模型均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 本文希望将一些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通病以及有效的方法提供给大家, 希望能为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一些有效借鉴。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借助战略的指引, 中国企业能够以务实奋进、创业干事的精神把握机遇, 迎难而上, 转型成功, 实现基业常青, 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毕意文, 孙永玲.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罗伯特·卡普兰, 戴维·诺顿.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上一篇:抓三化建设走循环发展之路下一篇:师范毕业生中教育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