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

2024-04-25

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通用3篇)

篇1: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

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

一、“公民”概念及其历史演进

(一)“公民”一词西方溯源及通识用法

“公民”是一个地道的外来语,它的源头在西方。最初的公民产生于城邦政治生活中,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古希腊的“公民”为polites,它是由城邦即polis这个词衍生出来的,其本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作为一个概念,它代表了两个意思,一是民主政治的构想;二是不完整的民主政治的现实,或者说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种特权地位和身份。

在古罗马时期,公民的概念中的等级性特权性被做的很精细。发展出了“人格权”(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一个完整的罗马公民的人格权包括了自由权、市民权(又有称之为公民权的)和家长权三种身份权。其中,自由权的是否享有划分了奴隶和自由人,市民权的是否享有及享有多少,划分了罗马市民、拉丁人和外国人,家长权的是否享有则划分了家长和家庭成员。

注意这个时候,1、公民的范围扩大了;

2、公民开始成为构成国家的一个基本的元素和力量;

3、公民身份开始成为权利义务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时期,由于教权和王权的作用公民的概念逐渐湮灭,臣民的意识开始泛滥。

不过,自11世纪末起,随着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城市发展了起来,开始出现所谓的“市民(civil)阶层”,有强烈的要求民主的要求,于是公民”又开始重现于政治生活中。

近代“公民”概念主要形成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将“公民”普遍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也是自这一时期开始。由于受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影响,公民不可让渡和剥夺的基本权利得到确认,附于公民身份上的诸多限制逐渐被解除,公民的等级色彩日益淡薄。同时,公民概念开始由有限的城镇扩散、泛化到农村在内的广阔领土,并对 1 原有的公民和市民概念的等级观念发起冲击。在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及“主权在民”等原则下,只要具备法定资格,国家的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公民,公民这一称谓也逐渐为资产阶级国家宪法所确认。到了现代,公民概念的外延渐渐法定,内涵则趋于泛化,作为与国家相对应得一方,公民就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这个很宽泛的定义已经被多数人接受。

从以上过程来看,公民概念的演化和发展的现实成果是:

1、公民成为国家和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联结点。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维系个对国家产生认同感和情感的一种动因和元素。而原先这种情感和认同感是只有在民族、血缘当中才能找到的。

2、公民成为人们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和基点,成为判断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和标准。这就为法治国和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臣民”向“公民”的转化,增强了民众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国家和民众关系的内容。

(三)公民一词的当代用法

宪法第3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法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具有中国国籍。

这一规定说明,在我国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成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体,不受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具有某国国籍,这就意味着从法律上同特定国家产生了固定的联系,构成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就基本的权利与自由方面而言,公民与作为人权主体的自然人范围是一致的,人权在实定宪法上表现为基本权利,即人权的宪法便表现为基本法。

(四)“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指派辩护人。培训辩护人。不监督、不监听、不尾随,防逃逸,防串通,防意外。

2、公民是一个法律判断、实事判断、权利判断;人民是一个阶级判断、立 2 场判断、是非判断。所以,这两个概念具有场合性,而且具有互补性和统一性。如,我们在学习讨论的时候,我们是公民的身份,人民的立场。我们应当更多地从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需要立场判断、是非判断。如果都谈成了如何保护权利等等,那么,你没有错,但格调不对。场域决定态度。

我国宪法序言正文中多处使用了人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

1、公民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是政治上表明敌我的概念.2、公民概念的外延大于人民的概念,不仅包括人民,而且包括敌对分子。

3、公民是个体概念,而人民是整体概念。

(五)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内容酌定

二、树立公民意识对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重点)

1、有利于树立国家观念、完善认知结构,驻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1)国家是公民的法律“本座”,没有国家就无所谓公民。

(2)作为公民首先要认可国家的存在,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不容置疑的高于一切的显著地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不能从事任何有损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社会公共管理秩序的行为。当然,这种认可并不意味着对权力的一味地屈服和盲从,而是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商议、管理和监督,所以公民并非“臣民”。

(3)公民不仅仅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在观念上和行为实践中,它也是维系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传统、不同宗教信仰与国家之间的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公民作为个人或者个人的群集,在上述各项上可以有所不同,但在构成国家的基本法律元素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以,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任何民族都不能以民族间的差异以及文化、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别,而擅自地割裂、肢解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国家主权原则和公民个体法律身份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论,也是通行于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逻辑。

(4)引用雷老师课题——《公民政治行为理念研究》:在意识形态领域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不择手段地煽动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是民族分裂主义的惯用伎俩。他们利用民族与宗教的对称属性及其对信教民族群众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借题发挥,歪曲新疆历史、挑拨民 3 族关系、攻击党和政府,恶意把不同民族成员的个人交往对象民族化,诱导民族意识滑向民族仇恨,把宗教意识升温到宗教狂热。实质上,是窃取号召群众的权威资格,为的是掌握群众、运动群众,挟迫群众与我抗拒,把人民内部矛盾演变、激化为敌我矛盾。

所以,为了增强思想教育的深度与实效,我们认为必须在理论与实证的结合部导入新的理论内容和制度元素,即在加强常规教育的同时,进行公民意识和公民观念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将教育对象从偏执的民族意识、民族情结中解脱出来,使所有人的身份、行为、情感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共同的理念载体和共同的评断标准;才能在个人与国家、自由与纪律、行为与法律之间建构新的理论联结点;才能把公民意识渗透到民族性认定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各族群众行为理念的本质内涵,使“三个离不开”的观念真正融入各族群众行为理念当中。

(5)当然,这里的“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说到“中国”、“祖国”,那么,仅仅是树立公民观念还是不够的。

2、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培养正确的权利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观念,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实现法治秩序的思想文化基础。强调公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增进政治民主。就是唤醒公民的主体意识,把民族的内在要求和观念追求外化为公民的实际性定,并且使得公民成为国家权力的捍卫者和有效监督者。(现在法律领域,公民的民主意识很强。例如:听证会,人大代表的言论不受追究,较为广泛的知情权等。)

从公民意识的内在构成来看,它由三个方面构成——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1)公民的主体意识。这是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是公民无论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现实生活当中,都应该具有的和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

第一,主体意识是对人的法律人格的尊重。如----“认为”、“不服”就可以诉讼;“告知”的义务;选举权直接选举到县一级。

第二,主体意识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范畴,是发展的。如如伊斯兰法中关于一夫多妻的规定,实际上是当时历史性的进步。“亲亲得相隐”——“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有义务作证”----“亲属之间作证义务的免除”。

第三,主体意识不是无条件的,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利用法律达到一种非正义的 4 目的。如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的权利意识。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地作出选择或决定的一种资格和可能性。是社会和国家承认并有责任保障其实施的个人利益和行为尺度。是公民可以用来反抗他人非法干涉的可靠凭证和充足理由。公民的权利意识就是指对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的认识。(例如:教育教学权、受教育权中权利义务的统一;又如,现实中的实例:土地使用权分项证书,死囚生子、囚徒捐献肾脏。)

例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几十年来,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①妥善解决好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职工的伙食问题。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公职人员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设立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人数较少的可以几个单位联合举办或备专门灶具,对因客观条件限制,单位没有设立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又不能回家用饭的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公职人员,按规定[(79)鲁财行字第230号文件]发给每人每月伙食补助费4.5元。

②广设清真饮食网点。在城市和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来往较多的交通要道、饭店、旅馆、医院及列车、客船、飞机等交通设施上,设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点,国家对经营清真饮食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各地火车、民航售票处等部门知道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旅客时,应及时通知配餐部门;配餐部门在配备食品时,也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清真食品。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外出,乘火车、飞机者,只需在订购票时申明自己的民族成份,并在购票单上注明“请供应清真食品”字样,即可获得清真食品的供应。

③在经营、销售食品中,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凡供应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的牛羊肉,由阿訇持刀屠宰。如急需屠宰而阿訇不在时,可由回族或食用清真食品的其他民族职工处理,剥皮、剔骨均由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职工按照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操作习惯进行。由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的职工负责牛羊肉等食品出入库的检查,在调拔单和出入库单上,注明特别标志,以便同其它肉类分库保管,分车装运,分别出售。做到单宰、单储、单运、单售,不与其他肉食混杂,并注明“清真”字样;供应糕点及其他食品也应照此办理。在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聚集的大、中城市,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经营牛羊肉的批发部门或零售机构;在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较少的地方,则委托回民或食用清真食品的其他民族人员屠宰加工或批售活体牛羊。

2、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习惯,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3、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我国各民族丧葬习俗各有特点,有火葬、土葬、水葬、天葬等不同葬法。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有土葬习俗,国家划拨专用土地,建立公墓,还设立专为这些民族服务的殡葬服务部门。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不得强迫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实行火葬;对不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干部,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处分。

关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

第三条 对患有鼠疫、霍乱、炭疽死亡的病人遗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必须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和丧葬活动的紧急通知》

(卫法监[2003]105)中规定:“对死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遗体要本着就近原则,及时、就地火化,不得运转,不得采取埋葬等其他方式处理遗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死亡后,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利用遗体进行其他形式的丧葬活动”,“回、维吾尔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公民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残废伯遗体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必须就地火化”。

4、在大众传播媒介防止出现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

禁止使用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和地名,封存和收管带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碑碣、匾联等。大众传播媒介应使用对少数民族的正确称谓。新闻、出版、文艺界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民族政策,正确地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防止出现丑化、侮辱少数民族的作品。歪曲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直接责任人应赔礼道歉;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七款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涉及民族歧视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第七款规定,商标不得使用“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图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五)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我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少数民族有保持、也有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但这种改革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并实施,政府不予强迫和干涉;少数民族自愿地要求进行风俗习惯的改革,国家同样保护他们这种权利,他人不得阻挠和干涉。

(3)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理性化体现,即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可以及对社会基本义务的遵守和执行。由此,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成为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法治秩序的思想文化基础。

责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责任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照对象来分类,包括:

——对国家的责任。如《国家安全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以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2、对社会和组织的责任。----这种责任往往要求你应当“不作为”,例如

集会游行示威,紧急避险,许霆案件,例如在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下,组织成员的“权利克减”理论。——罢考、擅自离校、集体静默等行为的法律分析。

3、对家庭的责任。例如,婚姻法对同居的禁止。如婚姻的本质是责任。孩子判给谁。另外,责任还有延展性,责任在同一体结束之后可能还有一个延续的周期,如孩子的费用还得给。所以,你离开学校之后不久,你对学校依然有一种义务。

4、对他人的责任,——三股势力不考虑他人,什么杀死一个人,等于功修60年,如果战死,立刻可以见到安拉。所以,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轻视他人的生命。这个逻辑下,626中死去的人,岂非去见安拉了吗,你问什么还如此地叫嚣。

5、对相对方的责任如合同责任。----就业毁约。

当然,责任还有很多分类,如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导致醉酒的人死亡案)、行政责任(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还有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两者时常交织在一起,如开除作弊的学生,法官主持调解)等。(紧急避险——为了在骚乱中逃生,驾车撞人。当初90年代,乌鲁木齐爆炸案时,乘客将炸弹扔出去炸伤行人。)

3、有利于明确社会成员的角色定位,摆脱狭隘的民族观念和极端的宗教情结

公民是一种法律身份,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它是国家法律对其社会成员的一种定位,也是社会成员必不可少的一种主观上的自我认知。从法律上看,身份决定认知,认知形成思想,而思想支配行为。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定位,直接关系到他将怎样思想、怎样信仰、怎样行动、怎样处理他与社会的关系国家,而这又将直接和间接地作用和影响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的结和社会的稳定。(例:从许多民族分裂和暴力犯罪事件中我们发现,参与其中的许多人也不是全然没有法律意识的无知无畏者,“7·5”事件中实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塔西油田一所中学里的地下分裂组织,头目13岁女孩;叶城的衣沙木丁,200平米一个院子,那是“圣战大学”,办了3期培养了100多恐怖分子,开三门课:宗教、政治、军事,政治课里就有一门课转讲中国法律和沙里亚;还有递交游行示威申请的大学生;他们并非不懂法律,只是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定位,这个定位要么是“教徒”要么是“圣战者”、“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总归不是“公民”。)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身份和角色上的定位不能是“民 8 族”,也不能是“宗教”。拿民族来定位,会更加凸显民族间的差异,从而产生“异族”和“非我同类”的观念,由此会滋长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如孜牙·乔加勒甫说的——民族精神,惟有民族精神才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和祖国。而当我们以地域、统治范围等等去看待时,我们总是发现我们是他人的奴仆。)而拿宗教定位,其直接后果就是发现所谓“异教徒”(“卡非尔”)的存在。而且,一旦拿宗教来定位,后果就是国界不存在了、法律和沙里亚的差别反而彰显。(其实,教徒到并不是我国法律禁止的概念,关键是要搞清楚,在我们的法律框架内是这样一种逻辑——在思想上你可以是一个教徒,但在行为上你必须是一个公民。现在有一些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是在思想和行为上他都可以是教徒。这是拿宗教定位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可能给“三股势力”、“双泛思想”提供事实上的土壤和温床。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比民族、宗教等更为上位的概念,来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社会公众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的最为本源性和基础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只能是公民。只有以公民观念统领民族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狭隘的民族观念,才能够有效地抵御民族分类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鼓噪喧嚣,才能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出合理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与论证。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公民概念来取代或抹煞民族情感和民族差异,也决不意味着要为某种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这只是要表明,在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之上,还存在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因素,这种因素因为与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直接衔接而成为一种更高的认知标准和价值追求。

4、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宪法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基本原则。从法律的意义上说,民族平等不是民族差异的结果,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理念在民族关系上的必然反馈。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的“人人”,指的不是生物体意义上的人(在法律上叫做“自然人”,自然人是没有国别差异的纯粹的人的生命体),而是一国法律效力作用下的人,也就是同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所以,人的公民性是人的民族性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任何一个民族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公民性、国家性而去单纯地追求民族平等都是片面的,在法律的演绎逻辑上也是行不通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应当进一步明确:

第一,民族平等不是要力图消除民族差异,进而同化某一个民族,而是要在总体态势上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法律平台和法律氛围。

第二,民族平等也不是要刻意强化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状况而事实上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对等。我国的宪法、法律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少数民族公民和少数民族地区所作出的一些“优益性”的规定,一方面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另一方面,也是针对某些事实上存在的不均衡、不对等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对此,我们应认识到:

其一,我国宪法、法律因为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个性,为了推动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做出的特殊的制度规定和制度安排,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法律上将民族性凌驾于公民性之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向民族利益的绥靖或妥协,而是公民性和民族性、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相互统一、相互整合的结果;

其二,因为国家、公民观念的主导作用,我们做出的特殊规定和安排是有选择、有限度的,主要集中体现在政治权力、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特定民族风俗的尊重等方面。而在大量的刑事、民事、行政、经济立法的具体规定中,法律对各个民族的公民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在当今法治国环境下,我们针对少数民族公民和少数民族事物管理而做出的特殊安排和政策选择,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划定的范围和幅度予以实施,不应将法律的特殊性擅自扩大为政策实施的一般性和习惯性,将法律的“优益性”异变为民族“依赖性”和“优越性”。不要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也把“民族”当作一种潜在的“标准”。

篇2: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

?近年来,新疆的“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位一体,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煽动民族仇视,制造宗教狂热,鼓吹对“异教徒”进行“圣战”,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残杀无辜,挑起**骚乱。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新疆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来,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

? 任何一个国家,在涉及主权问题上都是毫不含糊的,今年三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

? 而新疆的“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接连制造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性质恶劣、手段凶残,给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

? 对这些暴恐行径,必须与之展开坚决的斗争。但是新疆问题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复杂因素。为了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必须把维稳和发展很好地加以结合。

篇3:增强公民意识,维护新疆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团结

【关键词】新疆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是民族凝聚力的显著标志和人生重要道德规范。

近年来,境内外“东突”恐怖分裂势力在遭到持续不断的沉重打击和新的国际反恐形势下在继续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舆论攻势,加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与渗透活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斗争成败影响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新疆高校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在本民族的影响力,结合爱国主义,对他们广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进一步振奋精神,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国家主权与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提高加强国防、加强军民团结的自觉性,提高全民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斗争,动员和引导他们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未来地位的特殊性和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的远大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明荣辨耻的判断标准。通过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荣荣,耻耻”的社会价值取向,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社会及社会主义道德存在问题,认真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层次,为日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爱国主义教育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通过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伟大祖国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和全体中国公民利益的代表的基本事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及其与民族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自觉地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

三、培养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新疆高校借助于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受到公民意识教育洗礼。广大“两课”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授课教师应下功夫去深入挖掘,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反复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2.借助广播、校园刊物、网络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校园媒体须大力集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闪耀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事迹,使校园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主阵地”、“主旋律”的作用;深入到教学、管理、科研、服务、育人的各个方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弘扬社会正气,挖掘校园热点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满足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通过树立少数名族大学生中的优秀党员、学生干部典范,现身说法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通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力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努力使他们成为合格、优秀的公民意识教育践行者。培养的一大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可塑性最强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因此,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优秀党员、干部典范,是从源头上推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把他们培养成为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堡垒和团结各族群众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公民意识的推广工作。

4.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校园文化结合时代的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要努力做到:其一,着力建设校园红色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坚持主旋律,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使民族精神在时代的实践中升华、发展。其二,大力建设校园奉献文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到企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前沿,了解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了解社情民意,领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教育晚会、推进感恩教育,积极倡导服务奉献精神。其三,积极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活動中的民族精神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四,努力建设校园人文文化。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举办感染力强、辐射面广,符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主题鲜明的人文讲座或论坛,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点。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使他们将自我成才与国家民族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效教育,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渐使广大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爱国之情升华为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政治觉悟、一种必备的思想素质,树立起爱我中华、兴我中华、建我中华的志向,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与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以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积极投入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中去,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

参考文献:

[1]莫敏秋.浅谈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培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2).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8.

[3]罗少良,彭庆红.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求索,2001,(4).

上一篇:良渚文化论文下一篇:找财会类工作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