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部管理制度

2024-04-20

演艺部管理制度(共6篇)

篇1:演艺部管理制度

演艺部规章制度

第一部分 基本管理

(一)演艺部人员的工作准则

1、宣传及发扬旺得福娱乐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以维护公司利益及形象为己任

2、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公司的任何组织安排

3、服从以上级领导、认真完成各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4、准时参加公司会议,排练、培训及其他各项活动

5、拟定计划及每月工作计划并细化工作计划。

(二)演义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1、同上演艺人员的工作准则(1-6项)

2、对所辖演艺人员的指导、培训等工作

3、对所辖演艺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及演艺策划、奖罚管理、工作量管理

4、协助各级领导完成公司战略目标,传达及执行公司精神,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5、完成上级下达的本部门的工作任务指标

6、监督、管理、下级人员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7、对各项经营成本与费用进行管控

8、及对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及规划,以便上级及时调整工作布置。

※ 对未履行相关工作职责的革吉的演艺企划人员,公司有权对其做出扣除相关利益、降级、开除等相应处罚。第二部分 差勤管理

一、演艺企划人员请假必须填写《请假申请书》,经书面批准后方可获假: 1——2天由 超出3天由

驻场队请多天不得超2人,主秀不得请假 二、一个月内无故旷工3天以上公司将做开除处理,一年内病假、年假累计()以上,一律做开除处理。

三、演艺企划人员如遇以下情况可申请事假 ①事假:因事必须本人处理

②病假:因病体检或治疗,两天以上需附诊断证明或医生建议休息证明 ③婚假:结婚者可享受()天 ④产假:

⑤丧假:直系亲属或配偶身故,可()

四、演艺部门排练及开会事项规定:

1、无故迟到(早退)15分钟,以未到论处,作罚款处理

2、迟到(早退)5分钟,扣款每次

五、演艺部将本月假条及时送至人事部门,输入电脑,本部门备案。第三部分 演艺企划部门会议管理

一、会议是部门内人员协调工作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会议。策划内容,沟通工作。演艺部门应每周一次固定会议。(周三下午四点)由部门主管主持。

二、会议应起以下作用

1、配合公司整体战略。策划辅助性、推动性的演艺计划。

2、总结上周,落实下手工作安排。并掌控各级人员工作进展,落实工作部属。

3、了解演职人员思想动态、激励团队工作士气。

4、了解公司整个战略目标,及部门工作计划,学习、交流资源共享。

5、与会人员畅谈对部门及公司的新看法、新建议。

三、会议考勤

1、部门管理人员须准时参加并打卡。(每周三下午四点)

2、请事假须提前一谈上报部门主管,病假须出示市级以上医院病例及诊断书。

3、迟到,早退按公司相关制度处以出发,每次处罚须纪录备案。第四部分 演艺企划人员品质管理办法

为发挥公司企业文化,及树立公司良好形象,促进公司发展,规范本部门人员行为,奖优罚劣。特制定演艺部门人员品质管理办法。第一节,嘉奖

一、演义企划人员有下列各项之一,经总监审查认定属实,将予以适当嘉奖。㈠有具体事例或言行维护公司形象,赢得荣誉。㈡为维护公司利益及保护财产安全见义勇为的。

㈢为公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对提出本公司经营绩效做出贡献的。㈣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或受表扬奖励累计到一定次数的。㈤一年中工作绩效考评名列前茅的。

㈥品质良好,无不良表现纪录,且在公司服务年限长的 ㈦其他特殊优良事迹的。

有符合上述各项情形之一,可视情况予以下奖励: ㈠书面奖励

㈡月员工大会上领导给予表扬及证书,鲜花奖励 ㈢办法奖金,视情节,给予单次季度、的奖金 ㈣提供旅游机会 ㈤受邀表彰大会 ㈥其他适当奖励 第二节 罚则

一、演艺人员发生下列违规行为者,经公司审查认定属实,根据情节性质,予以警告、罚款、开除等处分:

1、个人言行损害公司及部门利益、形象,并在外界造成不良影响者,处()

2、违法行为吸毒、盗窃公司及个人财务者,处()

3、打架、斗殴、传播谣言、私人拉帮结派造成严重后果者,处()

4、由演职人员的工作失误,影响舞台节目的质量,并相关人员处连带责任,处()

5、未戴公号牌者,处()

6、排练不认真者,处()

7、排练迟到、早退(10分钟以内,10分钟以外按未到处理)、未到者处()

8、不听从上级管理者,处()

9、舞台上说话的、嚼口香糖的、不认真的、队形错误者,处()

10、不化妆上台者,处()

11、带情绪上台者,处()

12、后台骂人、讲脏话者,处()

13、未保持室内卫生、破坏公司财物者,处()

14、舞台上及化妆间抽烟、喝酒者,处()

15、演艺人员如被处分后,有积极改善行为,且一年内未再犯者,其之前被处分纪录予以撤消。如个人累计违规()次以上者,公司予以开除处理。罚款及时上报人管处,工资扣除或现金处罚,望相关人员监督。

16、被客人投诉的,处()

17、违反公司规定的,处()

18、以上制度,管理人员如有违犯,处以双倍罚款。注:①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公司相关部门协调后订之。

②本办法解释权和修改权在公司演艺部门。

篇2:演艺部管理制度

三说明

1.部门奖惩说明

奖励(通告表扬、现金奖励、晋升提级):

①严格按照公司及领导要求,工作表现自觉优异的员工,都将有机会获得月度以及优秀员工称号并加现金奖励;

②通过集体努力,以团结向上的作风不断进取,除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能充分发挥部门的优秀素质帮助我们别的部门,将有机会获得当月进步团队称号并加现金奖励;

③在每次的活动前部门商讨会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断创新,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创意的员工,只要创意一经采用,都将有机会获得当月演艺部最杰出贡献、演艺部闪耀之星称号并加现金奖励。

惩罚(口头警告、罚款、劝退、开除):

①妄自尊大、任意妄为、屡教不改,随意违反和破坏公司及领导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大小轻重将处以口头警告、罚款、劝退、开除等处罚;

②搬弄是非、惹是生非、朝秦暮楚,随意破坏公司及部门团结,将同事与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弄得勾心斗角、关系紧张的员工,一经发现或举报查实将根据情节大小轻重处以口头警告、劝退、开除等处罚;

③在标准工作制度中的“三要求”分栏每一条后都将会注明不同要求所处罚金额,所有处罚金额一半将归入“演艺部基金”,用于月度、聚餐补贴以及所有优秀员工的部门奖励。附注:“演艺部基金”的所有金额由部门领导开卡管理,于每月月末面向部门所有员工出具使用明细。

2.工作及部门会议时间说明

①演艺部驻场员工工作时间为四个半小时,为晚9点至次日凌晨1点30分;

②演艺部跑场员工工作时间为两个小时,表演前一小时到场内,从到场时间算起; ③暂定部门会议时间为每周四晚12点30分。

3.工作考勤制度说明

为员工能明确工作和休息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工作效率,特制定此制度。① 本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度,演艺部员工每月休息2天,如有特殊情况可另行安排作息时

间;

② 公司实行双重考勤制度,分为指纹考勤和手工考勤,指纹考勤和手工考勤在上班前一个

小时内方为有效。

⑴指纹考勤地点:办公室走廊。手工考勤地点:办公室。

⑵演艺部手工考勤必须在上班之前完成,超过时间办公室将封存手工考勤表不再受理手工考勤,并按迟到处理。

⑶演艺部指纹考勤,按部门上班时间为准记录,一天两次,分为上、下班。

⑷因手指问题影响打考勤的,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备案。

⑸本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考勤第一责任人,考勤员可由部门负责人确定。

⑹部门每月2日前根据手工考勤和指纹考勤记录情况,对本部门上月的出勤情况实事求是汇总,经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并上报公司办公室审核再由总经办签字确认,财务部据总经办核准情况核发全勤奖金。

⑺凡有下列情况者之一:迟到、早退、旷工、事假、病假(特殊情况除外),则扣除当月全勤奖。

③ 考勤管理办法细节

⑴迟到1次扣除当月全勤奖;后每次迟到罚款10元,三次迟到按旷工一次处理;迟到30分钟以上按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按当日工资额的3倍处以罚款。

⑵早退1次扣除当月全勤奖;后每次早退按旷工处理并按当日工资额的3倍处以罚款;提前下班均为早退。

⑶旷工1次扣除当月全勤奖并按当日工资额3倍处以罚款;一个月内累计3次旷工视为自动离职;未经提前请假,私自不来上班者为旷工。

⑷病假1天扣除当月全勤奖并扣一天工资,员工病假必须提前通知部门主管并出据医院诊断证明。

⑸事假必须提前1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部门主管和总经理,经批准后方可执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以旷工处;超期请假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离岗;超期离岗者,以旷工处理,超期3天以上,视为自动离职,无工资、奖金和押金;事假1天扣除当月全

勤奖并扣除日薪1天(以此类推),当月事假超过5天者,扣除当月奖金。

三要求

1. 针对歌手及DS的要求

歌手:①每月必须增加新歌四首,中英文不限,于每月最后一天接受舞台总监统计检查;(违

反处100元罚款)

②每月演出歌曲按照套路出发,分为A、B、C三套歌,最多每三天一个轮换,每天

演出需提前观察思考现场情况及自己所安排在的时段,做到把握十足的上台;(违反处20元罚款)

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歌手在交碟前需检查自己的碟片是否完好!话筒是否正

常!确定所唱歌曲碟号序号及排列在演出单上是否准确!自己的仪容仪表是否整理完好;(违反处20元罚款)

④作为歌手,针对所演出歌曲必须要有至少九成的把握,如基本的歌词不出错,旋律的熟悉度,踩拍的准确度等并保持一定的激情度,切记要感染客人先感染自己;(违反处20元罚款)

⑤每日的歌曲套路演出单必须于表演前一天填写好交于舞台总监,并于表演当日提前

10分钟将碟片交于DJ台,有特殊要求需提前与放碟DJ沟通,并于演出前5分钟候台准备。(违反处20元罚款)

DS:①因为现在设立有舞编,故每月必须增加新秀四个(可以是成品秀或剧情秀)或是歌

伴舞6个(歌曲与歌手沟通决定),于每月月末最后一周内接受舞台总监统计检查;(违反处100元罚款)

②排练时间由舞编制定并严格遵守!排练迟到、早退(15分钟以内,15分钟以外按未

到处理)、不认真者、未到者都将接受处罚;(迟到、早退、不认真处20元罚款,未到处50元罚款)

③上台前10分钟前务必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化装、确定配释不会掉落)于台前候台

准备;(违反处20元罚款)

④DS有义务与DJ灯光分别沟通音乐类型及灯光所需效果,以保证舞蹈秀质量,秀表演过程中注意表情的配合(酷与微笑等的应用);(违反处20元罚款)

⑤DS在为歌手伴舞的过程中,注意与歌手及客人的互动,保证激情度!(违反处20元

罚款)

⑥DS的着装:演出时必须穿演出服上场,着装要注意整体感,每月必须根据舞台总监的要求更换新服装,每日各场演出不得穿相同演出服装出场,演出服装必须保持整洁。(违反处20元罚款)

⑦DS要求舞蹈秀每两天一个轮换,需提前将两天内的时段及秀与舞台总监商订好;个

人独秀等特殊表演需时刻增加新鲜感(如服装、道具、配饰等);所有DS秀都应添加一定的观赏性,可及时主动的与舞台总监商量!(违反处20元罚款)

附注:节目安排等临时变动时间不得底于表演前20分钟,一切临时变动的最终决定权及解

释权都归舞台总监所有,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2.部门全体员工要求

工作服装:演艺的意思是表演的技艺。我们要带给客人的不光光是表演形式的愉悦,还有艺

术的感染力,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入手去带动客人,为了不断的给客人带去新的感官刺激,除了节目的及时更新以外,我们的服装也应时常的变换,以带给客

人不同的感受!故相同的演出服装不得重复穿超过两天;(违反处30元罚款)

工作准备:每天的工作都应当提前的做好与演出相关的所有准备

① 化妆必须于演出前20分钟结束,演出服装必须于表演前10分种换好;(违

反处20元罚款)

② 为保证每天的演出质量,必须增加歌曲和秀的熟练度,但必须在演出前10

分钟结束;(违反处20元罚款)

③ 演出道具应于演出前20分钟准备及检查好,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准时

后场,每天必须认真对照流程单,准时上场,不得误场,遇特殊情况须提前

20分钟报备通知舞台总监。(违反处50元罚款)

工作状态:① 演员在台上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带微笑,在演出中不允许有交头接耳、搔首弄姿、做小动作、吃东西、带手机等有损舞台形象的行为。(违反处20

元罚款)

② 上台必须控制自己的个人情绪,不得带不好的情绪上台表演。(违反处30元

罚款)

③ 在台下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当遇客人打招呼时应热情回应并投以笑容。(违反处20元罚款)

④ 上班时间在化妆间内不得横七竖八躺在地上,更不得在化妆间内睡觉。(违

反处30元罚款)

⑤ 每天的节目演出顺序以公司制定流程设置为准,没在舞台总监的同意下,任

何人不得私自调整节目顺序和位置,若增加或调整节目,必须经过舞台总监

同意。(违反处50元罚款)

工作大忌:①不服从上司工作安排,且遇事不沟通并以不尊重态度顶撞、漫骂上司;(违反

处50元罚款或辞退,无工资、奖金和押金)

②违法行为吸毒(如:K粉、麻姑、冰、海洛因等)、盗窃损坏公司及个人财务;(违反处100元罚款或辞退,无工资、奖金和押金)

③打架、斗殴、传播谣言、私人拉帮结派造成严重后果;(违反处100元罚款或

辞退,无工资、奖金和押金)

④个人言行损害公司及部门利益、形象,并在外界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处100

元罚款或辞退,无工资、奖金和押金)

⑤上班、排练、开会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旷会等;(违反处50元罚款)

⑥上班时间未经演艺总监同意,擅自离开公司;(违反处50元罚款)

⑦上班时间未经演艺总监同意,私自离开大厅陪客人;(违反处50元罚款)

⑧因个人原因影响整场工作流程。(违反处50元罚款)

工作细节:① 宣传及发扬BABI的企业文化。以维护团队利益及形象为己任

② 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团队及公司的任何组织安排

③服从上级领导、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④准时参加团队及公司安排的会议,排练、培训及其他各项活动

⑤ 主动的拟定自我计划及每月工作计划并细化工作计划,落实到执行上。

3.化妆间的卫生及物品摆放要求

清洁卫生的维护:化妆间是为演艺人员提供更衣、化妆、小憩的地方,任何人必须保持化妆

间内的整体卫生,不得随意堆放杂物,不得乱扔垃圾,不得在化妆间内打

牌、赌博、吸毒,不得将外人带入化妆间,快餐及任何异味零食带进化妆

间食用后必须及时主动丢弃至垃圾桶。请大家相互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让我们享有一份舒适的工作环境!(违反处30元罚款)

清洁卫生的打扫:清洁卫生必须于每天的值日生在每晚下班之前打扫完毕,打扫不能敷衍了

事,注意细节角落。(违反处30元罚款)

化妆间内的物品摆放:所有演职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整齐放置衣物鞋袜及大小演出道具配饰;

不得恶意损坏其他同事服装,整理好本人及公司服装(如因乱丢、乱

放而被损坏,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违反处20元罚款)

以上制度,管理人员如有违犯,处以双倍罚款。请大家互相监督严格执行!注:①本制度未尽事宜,在日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部门主管有权利填加相应条款,相应条款通过上级领导批准后与原条款具相同效力。

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公司演艺部门。

篇3:演艺部管理制度

一、2003 年以来体制改革历程

2003 年10 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为文化体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指明了时代背景, 在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必然之时, 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加入WTO, 面临国际性产业升级的世界文化产业冲击之际, 积极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演艺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来看, 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总结。

第一阶段为2003 年6 月至2005 年底, 改革的主要特征是积极探索、开展试点。2003 年7 月, 以中办、国办联合转发《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标志,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和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 各地区正式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35 家单位正式被确定为改革试点单位。

第二阶段为2005 年底到2009 年8 月, 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扩大试点、由点到面。在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顺利结束之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 年底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部署, 决定将试点扩大到除西藏、新疆之外的所有省 ( 区、市) 。从此, 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开始走上快车道。2006 年3 月, 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再次确定了一批试点地区和单位, 改革逐步向纵深拓展、向面上推开。

第三阶段为2009 年8 月到2013 年初, 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加快推进、全面展开。2009 年8 月, 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 系统总结了试点阶段的工作经验, 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提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进入加快推进、全面展开的新阶段。2011 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聚焦文化体制改革, 强调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至2013 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

第四个阶段为2013 年至今, 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巩固成果、全面深化。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 特别是演艺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新的起点上开拓前行、扎实推进、全面深化, 随着2103 家院团如期完成既定改革任务, 演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对转制院团进行“扶上马、送一程”。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深化改革, 加强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系统性, 加强顶层设计, 继续将政策落地;二是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并且实现标准化、均等化;三是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四是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解放文化生产力。

2013 年6 月5 日, 中宣部、文化部等9 部门联合印发《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就落实和强化对转制院团的政策扶持、促进转制院团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加强转制院团改革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提出14 条政策。2013 年12 月30 日国家艺术基金的正式成立改变了以往财政投入直接“养人”的模式, 通过间接赞助、专家评审、社会监督、绩效考评等手段,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导向作用, 对演艺单位的文艺创作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 年全年共启动80 多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2014 年2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共开列出25 项、104 条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 并按照2015 年、2017 年、2020 年三个时间节点明确了进度要求,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能落地、见实效。2014 年3 月3 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明确了到2020 年的发展目标;2014 年3 月17 日, 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 提出创新文化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为文化企业投融资提供体制保障;2014 年3 月19 日, 由文化部、中宣部、中央编办等20 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正式成立:演艺管理体制改革被纳入新的宏观视野之中。

2014 年4 月2 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 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资产和土地处置、收入分配等方面对文化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持。

二、演艺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演艺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改革优惠政策的接续和落地问题。改革优惠政策的接续和落地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历史性和兑现性三个方面。由于演艺行业和演艺单位地域性的差异, 一般性的中央政策往往很难顾及地方实际情况, 导致中央政策与地方执行之间的对接问题, 突出表现在政策的执行层面。而由于改革过程较长, 最初的部分改革优惠政策目前面临着“超时”问题, 部分改革优惠政策需要重新制定以延续其优惠期。另外,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 改革优惠政策往往得不到全面兑现,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

(二) 政府文化管理的科学性问题。由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法律框架尚未形成, 政府许多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战略构想尚缺乏强有力的立法支持, 客观上导致政府在以演艺领域为代表的文化管理方面职能权限不明或越界, 通常表现为对演艺主体干预过多、管办不分、行政审批繁琐、人事制度越线等方面。

(三) 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与监管问题。受到历史条件和客观状况的影响, 我国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尚需着力塑造, 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也尚需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履行演艺业管理职能时通常具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不足、市场监管不力等能力弱化问题, 导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之间的待遇不同、国有演艺单位和民营演艺企业的机会不均等等问题。

(四) 文化市场的培育与拓展问题。文化市场的培育与拓展无论对国有演艺企业还是民营演艺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演艺企业只有在文化市场发育完善的前提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目前文化市场发育还处于较低阶段, 文化市场体量不足, 演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生存发展困难。这一点虽属于全国性普遍问题, 但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国民收入较低、文化消费理念薄弱、文化消费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中介机构不发达、演艺要素市场远未形成、花钱看演出的消费习惯有待养成等诸多症状, 改制后的演艺院团演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推广十分困难, 市场风险明显增大。

(五) 文化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基础设施的配置问题。目前, 演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办公场所、排练场、剧场等基础设施所占成本较高, 许多转制院团苦于租用场地, 导致演出盈利微薄, “一团一场”政策亟需落实。

(六) 文化企业“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的激发问题。文化企业通过自身优势在文化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在目前所处的改革阶段和所面临的文化企业状况等条件下, 实现转制院团由政府供养转向演艺企业“自给”, 激发演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是演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从现实来看, 许多改制院团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七) 演艺人才的培养和保护问题。演艺人才方面的问题是转企改制之后演艺企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转企改制之后, 许多转制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大批优秀骨干人才为保留事业身份待遇选择提前退休, 中层骨干缺失严重, 而由于种种条件所限, 这类人才又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造成演艺企业运营发展困难。此外演艺人才待遇偏低、民营演艺人才职称评定困难等也是演艺人才相关的突出难题。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一) 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提升演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演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推动转制院团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这也是提升演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 就必须深入推动演艺企业在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等方面现代化, 不断建立和完善演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使演艺企业成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 二)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强化演艺企业经营自主权。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演艺企业经营自主权是演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 就必须进一步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尊重演艺行业创作生产和管理运营规律, 赋予演艺企业更充足的经营自主权。

( 三) 要明确演艺企业产权,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立演艺企业产权制度是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演艺企业土地、住房、剧场等有形资产和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要划分清楚、评估准确。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 就必须在明确演艺企业产权, 充分摸清演艺企业“家底”的基础上, 加强演艺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为演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充足的设施、设备保障, 切实落实好“一团一场”政策。

( 四) 要保证改革优惠政策持续性, 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力度。扶持院团发展最需要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强力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较好地保持了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 就必须要根据改革的实际情况和演艺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适当延长政策优惠期, 为演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真正实现“扶上马, 送一程”。

( 五) 要提高市场培育、拓展和监管能力, 打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公平的文化市场环境是演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 而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则是政府维护公平竞争文化市场环境的应有职能。在当前的现实条件的下, 文化市场的培育和拓展不能仅仅依靠演艺企业, 政府应当在其中发挥相当的作用, 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合力。因此, 进一步深化演艺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就必须切实履行文化市场监管能力,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同时与作为文化市场主体的演艺企业共同配合, 实现文化市场的不断培育和拓展。

篇4:演艺部管理制度

关键词:演艺;管理;古代;体系

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自先秦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对艺术进行分类管理。虽然没有专门的相关著述,但多散見于各类典籍中。其中,在演艺管理方面的实践,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演艺管理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官方管理体系和民间管理组织两个主要的管理方向。本文则主要对古代官方演艺管理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征进行大致的梳理与论述。

中国古代官方演艺管理的实践几乎与乐舞的产生是同步的,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管理的最早实践。“乐舞”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在远古氏族部落时期,乐舞多用于体现原始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是部落的集体性活动,属于全体氏族部落成员。而表演乐舞的是“巫”,即是乐舞的拥有者,也是乐舞的组织者。黄帝、尧帝、舜帝时期,开始出现了各具代表性的祭祀乐舞,即《云门》《咸池》《韶》。这说明原始社会的统治者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乐舞的创作,以及组织乐舞的表演和传播,为此后的官方演艺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根据发展概况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即夏商周时期;二是发展阶段,即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三是定型阶段,即隋唐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宫廷始终作为管理的主体,根据国家政治需求而设立约束演艺活动的相关制度及行政管理机构,最终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官方演艺管理体系。

1 萌芽阶段

自夏代建立以来,中国古代开始跨入了奴隶制社会。乐舞的表演逐渐在社会中独立出来,已经不再属于全体部落成员。此时的乐舞便具有了迎合统治者需要的功利性特点,统治者将乐舞用于祭祀、礼仪、歌功颂德等各方面,以此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如夏代乐舞《大夏》、商代乐舞《大濩》,与之前乐舞不同的是,这两部乐舞开始歌颂真实的人,即统治阶级。这说明夏商时期的统治者开始有目的性的创作乐舞,并且只可以由统治阶级来决策、组织乐舞的创作和表演。因此,夏商时期乐舞的创作者、组织者便有了职位,称为“师”,并且出现了大量专门从事乐舞的奴隶。

周代在积累前代乐舞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创作了歌颂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武》,以此创立了雅乐体系,并赋予了“乐从属于礼”的标准思想,即“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1]根据礼乐不同的表演规模,以此区分统治阶级的内部等级,从而形成了具有典章性质的礼乐制度。因此,周代统治者设置了负责礼乐演出、礼乐教育、发挥礼乐功能的行政官职——大司乐。其主要的职能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负责皇亲贵族子弟的音乐教育;二是组织宫廷的各类音乐表演;三是发挥宫廷乐舞的社会功能。至此,由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雅乐体系而形成的相关制度和官职,标志着中国古代演艺管理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2 发展阶段

秦统一中国后,创立了帝制及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位于九卿之一的“奉常”,即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官职,并开始配有了副职官佐“太乐丞”,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上来看,其应该是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此外另下设属官,如“太史令”、“太乐令”等,来协助奉常组织祭祀大典表演礼乐等活动。由此形成了影响后世官方演艺管理的“令丞官制”的格局,即有负责日常管理的副职,也有负责组织演出、创作乐舞的乐官。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本地的民间歌舞,因此秦朝统一后参照周代采风制度设立了另一个音乐行政机构——乐府,也设令和丞。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采集各地民间歌舞,并做统一整理以用于表演,与雅乐相对应,亦称为“俗乐”。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秦朝的演艺管理行政机构即由奉常和乐府构成,前者掌管典礼乐,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后者执掌俗乐,供宫廷休闲娱乐享用。

西汉的官制多因承袭秦代,故称汉承秦制。西汉时期将奉常改为“太常”(后代称为“太常寺”),仍掌管宫廷乐舞,并且开始兼管乐舞的教育,具体负责的实施者别称为“太常博士”。由于整个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趋于上升的时期,统治者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方式减轻民众的负担。因此,民间歌舞得到了相对繁荣的发展,乐府的功能也在此时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并形成了相关的乐府管理制度。汉代乐府的职能不仅收集民间诗歌,还有把歌舞表演的民间形式引进到宫廷中,并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按照时令节日举行百姓参与的公众性演出的服务,表示帝王将相“与民同乐”。

至南北朝时期,各代均在太常寺和乐府的基础上增设机构,或有职能内容上的重叠,或有管理对象缺乏演艺的属性,故本文不再表述。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宫廷,开始延伸不同艺术的用途并分设机构。这表示着中国古代官方演艺管理实践已向系统化的方向探索。

3 定型阶段

经过战乱频繁的南北对峙时代,隋代再一次统一了南北。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至鼎盛的阶段,国家高度的统一使各民族不断融合,并加强了中外交流。因此,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就演艺方面来讲,首先,唐朝在吸取前朝俗乐的基础上融合了外族歌舞,开创了“燕乐”体系,因多数用于宫廷宴饮,故又称“宴乐”。其次,由于唐朝国力的强盛,对艺术的表现也具有了追求宏大效果的意识。因此朝廷又整合了雅乐、燕乐、法曲(由宗教音乐演变而来的较为优雅的歌舞形式)、少数民族音乐等,从而创立了一种集器乐、声乐、舞蹈并可连续表演的大型综合性歌舞艺术,即“唐代大曲”。从中又分立出了“雅乐大曲”和“燕乐大曲”,前者用于祭祀等重大国家典礼中,后者则在朝会和重大节日中进行表演。由于表演艺术的种类繁多,迫使唐代演艺管理机构的设立,必须具备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因此,唐朝开创性地将演艺管理机构构建成了由政府管辖和内廷管辖的两大系统。

太常寺属政府管辖,仍掌管礼乐制度,并分设“大乐署”和“鼓吹乐”两个机构,分别负责祭祀用的大型礼乐和卤薄仪仗及军乐。其中太常寺中的“太乐署”则主要负责对宫廷演艺人员进行选拔、训练与考核工作,并在整体上管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太常寺中设有正卿一人,少卿、丞各两人,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和博士等职位。“太常寺高级乐官并不要求有音乐素养,但是低级乐官则需要精通音乐。”[2]其中协律都尉的职责最为重要,承担着类似于“艺术总监”的职责。这说明唐代时的演艺管理已经对行政化与专业化不同层面的管理,区分得尤为明晰。

由内廷管辖的机构有两个,即“教坊”和“梨园”。 教坊的含义是教乐之坊,即设坊教乐。其初设于隋代。教坊的职能是培养燕乐艺人和组织排演燕乐,其中又分设左、右两教坊。据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唐代教坊内部机构设置情况还可以从宋代教坊制度中得到印证。宋代教坊每种乐器称一色,由色长统领。教坊又分十三部,每部设部头以统之。吹、弹、舞、拍各有总之者,号为部头。宋代教坊沿续唐代管理模式,因而可以推测唐代教坊乐人编制概况。”[3]梨园则负责教习法曲、培养歌舞妓及组织法曲表演等。机构内主要包括乐官、乐师和乐人。其中乐官中的最高长官为梨园教坊使,设下属梨园判官,主要负责梨园的演出业务。

至此,依据政治需求而设立的古代官方演艺管理机构的结构和框架,已基本确立而定。除南宋以“君王清净无欲,恭俭节约,不喜豪华奢侈”[4]为由,解散了教坊外。此后历朝历代均基本沿袭了这一模式,如唐代以后的太常寺的功能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宋元明清时期的太常寺仍然是掌管祭祀礼乐的中央直属机构。直至乾隆七年,在分属礼部、太常寺和内廷的各类演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宣告设立统一的上级管理部门——乐部,一种全新的官方演艺管理模式才得以呈现。乐部是礼部的平行机构,由礼部尚书主持日常工作,地位之高,为历代之作。但从管理的责权上来看,“凡郊庙祠祭之乐,神乐署司之;殿廷朝会宴飨之乐,和声署司之;宫中庆贺宴飨之乐,掌仪司司之;铙歌鼓吹前部大乐,銮仪卫司之,均隶于乐部”。[5]因此,不同朝代的机构增减及名称的更迭,均因国家政治的需要,时代的要求,或表演艺术新形式、新种类的出现而进行的简化或细分化,并沒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4 皇权影响

通过上文对唐朝之前的官方演艺管理机构及制度建立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官方演艺管理体系形成的首要特征是,唐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会根据国家政治需求,对不同表演艺术的形式和功能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但是,封建社会由于皇帝是国家的主宰者,所以宫廷还会依照皇帝的旨意,即皇帝的喜好态度,施行一些额外的或具有补充性的管理措施。因此,古代演艺管理的官方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具有遵循着这两个原则的特征。受皇权影响对演艺管理而实施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另设机构。如上文提到的唐代教坊,其前身是唐初设立的内教坊,是只属于皇室的雅乐表演机构。唐玄宗时期,另设教坊,与内教坊并列,并将原来属于太常寺兼管的燕乐表演,归为教坊负责管理。另如,因“玄宗即知音律,又酷爱法曲”,便在梨园的基础上另设“禁中梨园”,其中“宫女数百,居宜春北院”,故又称“宜春院”,同样属于皇室的私家表演机构。

二是颁布条令。查阅史料时,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的演艺管理实践中,除了相关行政管理机构的制度及法令外,还存在着受皇权影响而颁布的条令。如明代朱元璋就曾经禁令乐人妆扮杂剧戏文时妆扮成帝王后妃、忠臣烈士等,违者则受到杖刑。又如在清乾隆年间兴起的文字狱,同样也涉及到了相关剧目的演出条令。“至乾隆四十五年,有谕令称‘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违碍之处,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自当一体饬查……”[6]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古代官方演艺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由于封建社会的性质,也存在着一定随意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以宫廷为主体的演艺管理实践,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和发展,最终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官方管理体系。在这实践的过程中,为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的繁荣创新,演艺管理的经验积累以及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无疑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因此,笔者相信,梳理与总结中国古代演艺管理实践的经验,对现代演艺管理及艺术管理学的史论方面的建设,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茂春,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M].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李西林.盛唐乐官编制、乐人数量问题探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4).

[3]李西林.唐代宫廷音乐管理机构制度述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4).

[4]龙建国.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发展研究(第二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5]陈康祺(清).郎潜纪闻三笔[M].中华书局,1984.

篇5:演艺部市场拓展计划方案

非常感谢能够拥有与您交流的机会,由于目前本人尚不熟悉公司的具体情况,所以在此所述的操作思路偏颇之处,望予修正。如果本人有幸成为公司一员,将在本部门着手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行业现状【市场格局基础概念】

1、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为演艺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现在,休闲时间观看文艺演出、欣赏音乐舞 蹈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2、市场应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工程上的频频亮相,国内外企业正进一步地走近了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

3、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可满足公共娱乐和文艺演出需求的场馆和广场,政府用、商用和民用的楼堂馆舍等场所的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动工。就成都地区,很多家演艺公司上市,日益增多的趋势。

二、竞争状况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

1、已有很多竞争者进入该市场,虽然竞争对手参差不齐,但实力并非一般,在不断的 扩充。不管是演艺队伍、演艺设备、还是庆典物料,都拥有雄厚的资源。

2、在演艺市场中,一定有着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我们本公司以新的面貌跻身于市场。首先,要将所在区域内的竞争对手进行摸底,了解对方的优劣势。包括对手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业务覆盖面及拓展速度等情况分析后,根据对方情况,本公司自身要做到眼中有局,心中有势,脑中有定的高度冷静的思维。通过对局势的把握,对趋势的预测,对竞争对手动态的正确判断和谋略做到能够突破障碍并且取得胜利。

三、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由面到立体三维的动态拓展【点是具体目标的达成;线是点上的延伸与良性循环;面是公司在某个区域即产品制作、服务项目及加工领域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1、点:讲的是本公司将、月度、日制定的预计目标在一个指定的区域业务的拓展时精细化、量化。然后在这个点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口碑为建立自己的品牌打基础。

2、线:在点的基础上不断的延伸和扩展。由业务到业务范围,由小城到大城,由信息到承接定单,形成市场链的良性循环。

3、面:本公司在某个领域成长达到面的成熟境界,也就产生了在某个区段内不可撼动的生存力。有了树品牌的基础。

四、市场开发【由浅入深,渗透市场,做细市场】

1、现由于逐步走向正规化对原有的市场业务进行精耕细作的同时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抓住市场信息后经过筛选将有效信息进行由浅如深的渗透。

2、高品质节目是演艺业成功的关键。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打造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节目是演艺业生存之本,已成为所有演艺企业的共识。为此,各家演艺企业都使出看家本领,争相出招,努力提高节目质量,使演艺节目整体质量达到较高水准。

3、整合资源,统一战线、步伐和前进目标。

人力、物力、财力的整合,针对每一个活动的执行,只有先统一作战的口径、步伐和前进的目标,全体协同。最终以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意识展开市场面。

五、渠道建设与推广【策略与计划】

渠道建设也是市场开拓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步,先从区域市场开始运作,可以以点带面,以强带弱。

1、市场布局。市场不能盲目的开发,应将市场划分为:重点市场、潜力市场、关注市场。目前先将重点市场开发指向成都。

2、渠道规划。以目前公司的情况,若承接活动就只有与其他公司合作以及拉赞助商。

3、演艺资源。目前本公司的演艺资源几乎为零,如果我们承接活动,就只有找兼职的演员和模特,具体人员来源可以与附近学校衔接,或者是与其他公司合作。争取早些进入市场,当达到一定的业绩和有定单时,可以招募演艺队伍和模特,就有了自己的演艺资源。

4、设备租赁。公司的演出设备除了承接活动用之外,我们可以出租,具体方案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网上发布。

5、打造样板市场。总结一套模式,到各处宣传、调查以及承接演出任务,使公司本部门早些投入正常运作。

6、广告宣传。广告宣传是塑造品牌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以及海报、DM宣传单等宣传载体,把企业的形象向公众展示,把我们的服务项目向大家宣传、推广。

7、市场跟踪、推广、开拓及调研。随时多跟踪市场情况,对演艺活动多做推广宣传,参观其他公司的演艺活动,多了解演出活动人员的配置、节目的类型以及舞台的搭建等等。

8、后期的维护。每次演出任务完成之后多了解客户的意见和看法,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与客户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让公司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9、整合资源,打造演艺品牌。文化发达地区有一个有益的经验,就是聚集资源树品牌,放大效应促发展。树立品牌是吸聚资金,增加效益,扩大影响,塑造形象,大力发展演艺业的有效途经。当前公司紧要工作就是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演艺品牌。

10、后期MV制作。每次演出后把拍摄的MV现场经过剪切和编辑后与照片一起 投放到公司网站上,加大宣传力度。

六、演艺展示及服务项目

1、演艺节目种类很多,可以根据承接的活动任务来策划相关的节目。

2、目前的演艺公司服务项目无非就那几种,我公司就现在情况,可以设立这些项目:

活动策划、庆典物料、演艺展示、演出设备、舞美特效以及设备租赁。等公司正式投入市场运作,再开发新的项目。

3、公司网站主页的设计。公司网站首页也是公司的门面,所以一定要精心设计,要体现出公司的气派、体面、新颖以及专业。

七、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是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

理念的浓缩和精华。

1、构建“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营造“开放、学习、专业”的主流学习文化,致力于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

2、推行“制度文化、风险文化、诚信文化、执行文化和绩效文化”等企业理念和文化建设。

3、秉承“稳健进取、规范运作、诚信经营、审慎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创造稳定和高水平的价值增长。

4、注重在公司各项活动中提升企业精神。

5、加大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带动公司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篇6:演艺经济与管理

试论中国演艺产业管理

演艺产业化是当今演艺活动的发展趋势,演艺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形式。有了众多的演艺形式与元素就需要对演艺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在整合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认清我国演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演艺产业管理的核心,以及对于演艺产业管理提出相关措施。

一、我国演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A.演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低

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产业的发展,演艺产业是我国新兴的文化产业之一。然而,目前国内演出市场还不得不面对各种形式的走穴项目,在品质 和规模上部受到制约。各地方原有的演艺剧团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压力,限制了精品化发展之路。加上成熟的经营人才奇缺,市场效率极低,演艺产业的经营效益普 遍不高,限制了持续发展。

B.我国目前演艺产业链分布产业体系不明晰也是中国演艺产业的缺陷,演艺市场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个产业链按照产业关系分隔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产业三块:

1上游产业,剧团、乐队、剧组等演艺团体和个人,是演艺作品诞生之源 2中游产业,票务、经纪、策划、包装、推广等中介,走向市场、大众的通道 3下游产业,剧场、影院、文艺广场等演出场所,实现价值,消费服务终端市场 从演艺产业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但同时任何一个环节得以优化,都可带动其他环节联动发展。然而我国的这条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每个环节的缺陷较多。

C.演艺产业的盈利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盈利手段比较单一,主要的盈利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售票利润,在演艺活动中通过剧场、演出地点的票务满足演出 的基本收益,这是我国目前演艺产业盈利的基本形式也是普遍的形式。通过固定地点的固定演出和非固定地点的巡回演出的售票形式,主办方、演艺团体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这种收益的形式是适用于各个演艺形式的,但是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单一的把收益寄托于演出的票务销售上,被动性强。二是广告赞助收益,演艺产业的另一项主要收入在于企业的广告收益,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看,更多的收入应该是赞助收益。也就是在演出的冠名上做文章 加以某某企业的名字,以此来获取某场或巡回演出的利润,这种形式在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广告赞助的收益明显,资金回笼快,是演艺产 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来源,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收益的目的性强,功利性明显,赞助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企业的广告效应的最大化,往往只会出钱赞助“明星、大腕”对于普通的商业演艺演出时不会出作出大手笔投资的,所以广告赞助的效益的不是所有的演出都能获得的。从某种方面也不利于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化。

中国演艺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A.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为演艺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现在,休闲时间观看文艺演出、欣赏音乐舞 蹈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据分析,中国未来五年包括演艺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国内对外来演艺产品的需求。仅2004年一年,经文化部审批的进口商业性演出项目就达639项,另外还有参加艺术节和交流活动的非商业性演出项目267项。我认为,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观众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观众。他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像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以色列爱乐等一流交响乐团,欣赏到俄罗斯芭蕾舞团、法国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等一流芭蕾舞团和阿尔文•艾 利舞蹈团、兰伯特舞蹈团等一流现代舞团的表演,而且可以观看到百老汇《狮子王》、《歌剧魅影》、《猫》、《芝加哥》、英国莎士比亚话剧团原汁原味的莎翁名 剧,观看到德国纽伦堡歌剧院的瓦格纳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意大利实景歌剧《图兰多》、《阿依达》等精彩演出。经营运作这些演艺项目的经纪公司,大 都名利双收、满载而归。据悉,西澳交响乐团今年5月访问过中国,悉尼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国家歌剧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詹姆斯•莫里森爵士乐团和澳大利亚马戏团近期也有访华的意向。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对中国演艺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作出客观的判断。

B、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艺术表演产品创作与生产的不竭源泉。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延绵不断、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从闻名遐迩的长江、黄河、长城、兵马俑,到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花木兰,从充满东方智 慧的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到中国的古琴、昆曲、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等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都为演 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目前,中国演艺市场已经出现多元共荣的发展格局,交响乐、歌剧、芭蕾、现代舞蹈和音乐剧,民族戏剧、民间歌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和通俗流行的爵士摇滚乐,以及夜总会、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的歌舞音乐表演等,精彩纷呈,竞相斗艳。

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也为世界表演艺术生产做出突出的贡献。如普契尼的歌剧 《图兰朵》、马勒的声乐交响作品《大地之歌》、雷哈尔的歌剧《微笑的国度》、克莱斯勒的小提琴作品《中国花鼓》,无不受到中国文化素材的影响。美国迪斯尼 根据中国历史故事花木兰改编的动画片,韩国媒体公司根据中国历史名著《三国志》制作的网络游戏软件,也都取得不凡的业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期待着独具慧眼的澳大利亚演出商、经纪中介机构和艺术编导们能够到中国来,与我们共同研发生产中国元素的演艺产品,深度开发中国的演艺市场。C、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我国演艺企业的实力得到不断壮大。上个世纪50年 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一些掌 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我国正在对全国文化体制包括国有艺术表演团体 和经纪中介机构进行深化改革。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重点是加大扶持,转换机制;对国家办的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学校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国办的演出中介机构和一般性的艺术院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同时,通过资 源整合、强强联手,培育一批代表国家艺术水平的文艺团体和中介机构。如把文化部直属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合并为国家话剧院;将中国对外演出 公司与中国对外展览中心合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中国演艺机构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演艺产品的生产和演艺人才的培 养。另外,我们还对演出经纪人的资格提出专业要求,规范演艺经纪机构的经营,促使中国演艺市场出现一批资信可靠、运作专业、有能力经营涉外演出业务的演艺 经纪机构。

四、各类国际国内的艺术节活动,为中国演艺产业迅速发展打造了宽阔的舞台。目前,在中国由国家文化部参与主办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主要有:一年一度的“相约北京”国 际大联欢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南宁国际民歌节、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中国武汉杂技艺术节等等。在办节过程中,我们注意学习借鉴包括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艺术节、悉尼艺术节和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等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艺术节的成功经验,采取了中央、地方政府资助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既给承 办商和举办城市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各类优秀艺术演出项目和演艺经纪机构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从而带动了中国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发 展。此外,中国演艺产品,在参与国际双边、多边事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演艺机构通过官方或民间渠道,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海外各类艺术节、艺 术比赛和演艺交易会,使中国演出团体和演艺经纪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每年5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演艺产品交易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演艺产业管理的核心

1、资源优化时经济效益管理的关键

经济效益的获取是通过某种利益的满足来取得的,和所有产业一样,只有满足了公众的需要才能在经济效益上看到汇报。要对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使之持续化,并推动产业发展就要明确获取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中,资源最优配置原则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任何产业要提高综合效益,就要把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合理利用。用有限 资源满足公众递增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从事产业的经营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筹划,巧妙组合,综合利用,以取得增产和节约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了 社会资源;既包括技术资源,又包括经济资源。只有在产业发展和创造效益中优化这些资源,是各种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另外,资源的优化还体现在资源的优势替代上,资源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以此为基础安排生产,满足社会递增的需求和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发生资源间即生产要素的替代问题。为此要运用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方法,通过调整要素比重改变生产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以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

2、演艺产业资源优化的含义

在演艺产业中的资源主要就是来自产业上中下游的各种相关的资源,主要分为软性资源和硬件资源。软性资源就是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就是各个演出的场所的建设和发展。从这另方面看,演艺产业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要的产业,所以软性资源的优化是演艺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演艺的节目优化了演出的过程优化了才能使公众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硬件设施的跟进和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都要靠经济效益管理中的资源优化来实现。

三、演艺产业的管理措施

1、对演艺产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完全企业化。

现在,不少地方的演艺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限制了经济效益的获取。很多演艺单位基本上还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他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演艺产业,必须结合经营体制改革,加快经营者结构调整的步伐。要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老资源,开拓新领域。发展与新技术 结合的新兴演艺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使演艺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这种情况下,具备市场条件的营利性演艺团体要逐步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各类演艺性质 的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基础 上,有计划、有步骤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运作手段,组建和培育演艺产业集团。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 支持产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产业集团,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在实践中,注意培养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要发展演艺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人才 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本在各个产业领域内的流动不断加快。要想发展演艺产业,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演艺产业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特别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为演艺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与新兴科技接轨,在演艺产业发展中借助更先进的舞台效果和传媒技术。

高科技的利用是满足公众需要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公众欣赏的审美观和科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和技术,使公众要求舞台效果达到更 高的标准,已达到对身心的刺激和震撼。反观,演艺产业的重要获益手段就是演出,不论是剧场还是其他的演艺场所对于演出现场的气氛营造和对观众的感官刺激都 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打动观众的演出才是有市场的、有效益的。所以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中一定不能忽视对高科技的应用。

4、以建立品牌为目的进行产业效益管理

通过管理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使演艺企业的形象固定化,到达培植“演艺品牌”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任何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安身立命 之本。所以,我们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打造具有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另外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品牌的民族化、地方化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市场中独树一帜,从而进为国际化打下基础。

上一篇: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材料范文下一篇:学生党员入党初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