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

2024-05-09

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共6篇)

篇1: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

11月2日上午,我校全体师生参加了“华东师大三附中20**年科技节”启动仪式,由王兰桢老师作主题为“科技提升品质,创意成就梦想”国旗下讲话。

我校20**年科技节指导思想:积极响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节“创新·探索·成才——创新行动 科学圆梦”活动主题,营造“我创意、我设计、我动手、我制作”的科创氛围;全面践行金山教育“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生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工作总要求,在相关学科中发挥科技教育的显著功能;深入推进我校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金山光启创新学院华三分院为载体,“提供经历、培养兴趣、适当拓展、提升能力”,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

活动主题:科技提升品质,创意成就梦想。

活动内容:学习科技知识,体验科技探究。

参加对象:以高一和高二学生为主体,华三师生全员参与。

活动时间:20**年11月。

组织机构:组长:干亚清;副组长:黄兰珍、边贻宽、戴绚、刘亚中;成员: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成事中成人”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金山光启创新学院华三分院第五期学员。

具体实施:第10周,科普知识大奖赛;第11周,前往华师大理化生实验室动手实践;第12周,科技节节徽设计评比、黑板报评比、“越高越好、纸质滑坡车”比赛、开放学校实验大楼等系列活动;第13周,汇总“科技明日之星、 科技知识达人、科技探究达人”名单,节徽设计获奖学生名单,黑板报评比获奖班级,以及本次科技节所有小制作、小论文、评比方案;第14周,升旗仪式上举行科技节闭幕式。

回首金秋十月,桂花飘香、书香四溢。

华三园里学术节、读书节、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展示周等系列活动,始终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思维能力”两力的推进,让我们牢记“我们要更优秀”!深信10月的精彩,同样力推11月的科技节有序开启。

篇2: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

创意闪亮童年 科技文化融入生活 科学精神扎根心中

为了认真贯彻《3—6岁儿童发展指南》,落实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让孩子们亲近科学、喜欢科学,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成功和愉快,也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金扇子幼儿园首届科技节”于12月23日正式开幕啦!

此次科技节活动的主题是:科技点亮生活

创意闪亮童年,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在活动期间,各年级根据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游戏、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索的主题活动,每个幼儿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主动探索、发现,获得经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幼儿在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在玩,我不只是在玩”的课程理念。

开幕式上,园长热情洋溢地介绍了金扇子幼儿园建园一年来的科学教育特色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幼儿代表和家长代表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幼儿和家长对科学的热爱。

大厅里一块块各具特色的展板;楼道中独特实用的环保列车、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展室中家长与孩子的巧手创意:准备发射的“战机”、独具匠心的“旱地蛟龙”、别具一格的“ 楼外楼 ”、堪称艺术品的“幸福之家”„„这一件件新颖、设计独特的作品,都来源于废弃的纸箱、木料、雪糕棒、棒骨头、秸秆……他们与农村的元素有机结合,彰显了老师、家长与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富有童趣的创意。一节节生动的科学启蒙课,激发了幼儿积极动脑、感知操作、无限畅想的无穷乐趣。幼儿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尝试、获得、超越的激动,科学实验的神奇与魅力尽显无余。活动中,幼儿和家长穿梭在人群中,这儿有趣地瞧瞧,那儿好奇地试试,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每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参加活动的家长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年龄这么小的幼儿也能了解有趣的科学现象,对从小养成科学素养很有帮助”。

金扇子幼儿园始终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为宗旨,在幼儿玩科学的过程中开拓了幼儿们的视野,提高了对问题的探索、解决能力,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精神。

篇3: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

科技新闻是指报道公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技前沿最新动态, 科技界的重大突破, 重大科研项目领军人物的介绍, 国家关于科技发展方向的大政方针, 自然界的新物种的发现和神奇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等。当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最新科技成果的日益普及, 并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科技新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对于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 科技新闻除了具备新闻基本特点和要素之外, 还要求其受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中国科协组织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 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 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更受关注。2010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 被调查者关注度最高的科技信息是“医学与健康”方面, 选择比例为82.7%。上面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国公民对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信息感兴趣, 有科普知识方面的需求。但是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限制, 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实际的理解能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的繁荣昌盛, 综合国力的提高, 需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需要科学精神的普及。所以, 科学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全局性问题。科技新闻报道在宣传科技新政、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供科学方法等方面, 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 各类传媒的科技新闻报道对传播最新科技成果、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科技新闻如“嫦娥一号”探月、“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上天、地震减灾、三聚氰胺、日本核辐射等等, 通过各类传媒的及时准确报道, 几乎家喻户晓, 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科技新闻确实产生了重要社会作用, 成为公众获取科技新知的重要渠道。但另一方面, 部分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出现过不少问题和失误, 追根溯源, 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新闻工作者没有能够认真看待自己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科技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 必须有充分科学依据和符合事实真相。从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到细节, 都要真实可信, 经得起推敲, 来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和夸大。

今年3月份, 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了9级大地震, 从而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物质泄漏事故, 我国媒体在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事件真相的同时, 还通过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理论, 分析了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成因, 同时还大量地介绍了有关抗震防震知识及核电站原理等科普知识, 并在新闻报道中及时报道每天的权威科学检测结果, 让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和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消除公众的恐惧心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这是真正肩负起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公众更加迫切需要及时地获取各种准确的科技信息。及时准确的科技信息, 常常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生机和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一条科技信息救活一个企业、一条科技信息安定人心的典型事例屡见不鲜。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受关注程度, 将直接影响科技进步的速度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经济频道, 利用大量的频道资源和播出时间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军事和农业科技知识和大量的农经信息, 这些科技信息不仅开阔了受众的视野, 也为群众的自主创业、农民致富搭建了良好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也是科技新闻和科技信息的受益者。

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从来就未曾停止过, 科学观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入信息社会后, 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发展, 伪科学却并没因此而消失, 而是经常披着科学的外衣, 出现在公众面前。新闻工作者怎样分辨新闻事件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从什么角度和以什么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 对于科技报道的从业人员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信息获取的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 广大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面对大量科技信息, 去伪存真, 拨云见日显得更加重要。在“华南虎事件”、“人体特异功能”等几起影响较大的伪科学案例中, 伪科学的制造者往往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江湖骗术进行各种表演, 并借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媒进行传播, 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误导和欺骗, 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 科技新闻除了要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 还要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意识。科技新闻区别于其它类型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灵魂。科技新闻、科技新信息的传播, 必须符合自然科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失去科学性的“科技新闻”将失去它的根本新闻价值, 甚至会误导公众, 混淆视听, 影响媒体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坚持新闻报道的科学性, 是维护新闻严肃性和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需要, 也是维护受众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科技新闻工作的从业人员除了要像其他新闻工作者一样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高度的新闻敏感性, 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科技素养, 了熟悉和掌握相关行业的有关政策, 采取严肃的、对受众负责的态度科学、真实、准确、通俗易懂地传播科技新闻, 传播普及科技知识。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不断学习, 及时掌握科技新知识、新动向, 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新闻报道方针, 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摘要:科技新闻区别于普通新闻的特点是科学性, 坚持科技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是新闻实践的客观要求, 更是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科技新闻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解惑释疑, 群众才会欢迎。

关键词:科技新闻,社会责任,科学素养,科学性,科技信息

参考文献

[1]郑保章, 刘乃仲.试论科技新闻传播如何实现社会化及大众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6) .

[2]陈光.科技, 还是新闻?——浅谈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J].新闻前哨, 2003 (9) .

篇4: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一、直面"轰动性"

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联系人杨焕明"近来在多种场合,一再重申的""在SARS面前,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的说辞作出了理性的回应。与此同时,赵寿元还尖锐地指出:

"一种不好的气氛正在中国科学界蔓延,急需警惕。我们几乎隔几天就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防治SARS又有新突破',一会儿是分化了多少特定蛋白质,一会儿是发现了多少种抗体,一会儿是'抗SARS疫苗'已经进行动物实验……如果这些都是真的,我们不但是'反败为胜',甚至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同行了,可惜报纸上吹得震天响,就是不见严谨的学术论文,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用新闻传播理论衡量,赵教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科技新闻传播者如何对待新闻的"轰动性"?

"轰动性"在一般意义上指任何事物中包含着"同时惊动很多人"的属性。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负面的字眼。在社会生活领域,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平时人们喜欢扎堆寻热闹,北京等城市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禁而复始,都是例证。在新闻传播领域,"轰动性"是对由新闻信息、传播行为和社会反响共同构成的一种新闻传播效果的考量。同样的信息,经由新闻媒体的传播会比其他载体产生更大的社会反响。由此可以说,"轰动性"是新闻传播这一特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质。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大到人类登月、小到学童辍学,凡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都会引起某种"轰动",只是波及的范围大小不一、影响的程度轻重不等而已。

然而,对于新闻报道的"轰动性",承认它的存在是一回事,如何看待它是另一回事。在科技报道这个严肃、严谨的领域,"轰动性"与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这些字眼相比,只能是第二位的东西。承认"轰动性"作为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特质,并不意味着凡报道都要刻意追求轰动效应。恰恰相反,新闻传播者要时刻保持清醒,努力将新闻事实中潜在的"轰动性"因素降到最低程度,而不能人为地去夸大、炒作甚至"制造"事件的轰动性。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甚至走向事物的反面。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基因皇后"、"核酸食品"等事件以至上述"抗SARS疫苗"报道中,我们看到,包括严肃的科学家在内的广大受众对科技新闻的"轰动性"报道早已提出质疑,甚至表示出厌倦和不满。由此而带来的对科技报道权威地位的侵害,也日益为新闻界所认知。

二、坚守科学性

相比其他新闻--如体育新闻、服务新闻甚至经济新闻,科技报道更严肃,对精确性和报道时机的要求更高。

赵教授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科技报道失范的个案,但它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报道正是在这种"吹得震天响"的语境中向受众展示我们的科技成就如何如何"领先世界"的。

赵寿元引证国际惯例,就科研工作中一个关键环节--科研成果的发布方式问题,向中国科技界、同时更是向中国新闻界发出了振聋发聩般的警示:

科技成果的发布,靠的是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是国际惯例,《纽约时报》们绝不会比《科学》们早发一条科研进展的消息,发了也没人承认。可惜这样的学术规范,在国内却往往得不到遵守,特别是在SARS面前,急于求成、人前炫耀的浮躁心态暴露无遗,这对真正防治SARS并没多大裨益,颠来倒去、不甚了了的说法,反而引起民众的迷茫和不信任。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科技报道科学性的重大命题,即必须用科学性去实践"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味追求轰动性,最终必然会牺牲真实性和科学性。在科技报道中,必须用科学性制衡"轰动性",以科学性为第一把量尺,遵循科技界成果发布的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则。

科学性可以纠正轰动性的偏差。2001年,陈晓宁携带三大"基因库"回国的消息刊登在一些媒体的显著版面。文中称这位"副教授"为世界顶级生物学家,而明眼人马上就会产生疑问:副教授怎么可能是世界顶级呢?如果记者意识到这点,进而向有关专家求证,就不难发现这位"基因皇后"及其基因库的价值所在。

科学性有助于澄清笼罩在事实(科技成果)上的迷雾。2001年10月和11月,科技日报两次在第一版发表有关蒋春暄取得数论研究成果的文章。报道的基本内容是,蒋春暄的论文在中国得不到承认,但在美国却发表了。记者对中国科技界的揶揄抱怨显迹于字里行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张利华和李宏在有关媒体上发表《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一文,指出报道没有清晰交代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对发表该成果的所谓"美国权威数学杂志"和"基础研究所"缺少基本的常识、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验证,致使报道出现了事实的歪曲和舆论的误导。

科技新闻因其科学性而真确、而有生命力,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命门"所在。对此,科技新闻工作者理应刻骨铭心,将其确立为自己的第一意识。在科学性面前,新闻人需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职业"软肋":追求轰动性。盲听妄信,炫耀夸张,必然会失真于事实、失信于受众。我们常看到,记者或偏信研究者自己的说法,或主观进行夸张性评价,"世界领先"、"国际一流"、"重大突破"等极端性字眼常出现在科技报道中。有的甚至忽视保密原则,造成技术泄密。

三、倡导人文性

科技报道常常面对数据和公式,但这并不是说科技新闻就只能是抽象符号的组合。事实上,报道者的情感、科研人员的精神、科技成果的社会意义,科技新闻应该体现这些人文蕴含。

科技成果当然值得大力报道,但尽可能宣传科技人物,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

美国《科学》周刊不仅发布国际科学新闻,还刊登各国包括欠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者的故事。欠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远没有美国先进,为什么要关注?总编鲁宾斯坦解释:"这些国家落后,主要是国力不强,科研设备和手段赶不上美国。但是,这些国家科学家的思想水平不一定落后。科学往往是靠思想火花的撞击而发展的,我们希望《科学》能够为各国科学家思想的撞击提供一个天地。"

可见,宣传科技工作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求实探索等科学精神,是科技报道应有的题中之义。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让读者看到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2002年数学家大会召开之际,新闻《重新认识陈景润》让公众深刻并感性地理解到一位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内心世界。

成功者固然具有新闻价值,但还未到达彼岸者也能体现科学精神,科技新闻应该注意报道平衡,以促进科学体制的完善。

科技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社会环境和制度的保障,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科学体制。新闻报道可以为新的研究计划、科技幼苗鼓与呼,也可以使希望之花枯萎。关键在于新闻界怎样对待科研中的曲折与失败。鼓励是最重要的。鼓励新领域的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奋斗,不能泼冷水,而应给予必要的舆论支持。

容许失败是核心环节,但常常被科技报道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的版面更多的是留给重大科技事件,我们的镜头更多的是对准科技风云人物。其实,失败是成功的阶梯,鼓励、关心和支持暂时的失败,是科技报道应该切实注意的。

科学技术固然具有改善人类生活的能力,但报道若过分侧重技术,就完全可能导致伦理失常。

现代科技及其产品日益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些科技成果虽然具有很高的技术性,但对人类社会伦理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干扰到基本的社会关系。比如"克隆"技术,日本正在研制的"性机器人"等,都影响着人类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存在方式。

科技新闻必须注意到这种变化,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正确引导科技伦理,树立重视科技伦理的舆论氛围,以此来促进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报道时,不能一味突出科技的先进性和彰显研究者的个人能力,不能老是举手赞成,要注意科技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为社会良性发展服务的。

四、体现贴近性

科技新闻的传播对象应该是社会公众,能否为大多数人理解接受是报道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之一。

科学技术所特有的专门化、专业化、深奥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得科技报道在满足新闻报道所共有的一般性要求外,必须更注重形式生动、表达通俗,否则,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运用比喻法、举例法、描述法、定义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可以把抽象、专业的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尽量减少专业知识给受众设置的接受心理障碍。科技新闻的对象经常是数字的陈列、生硬的分析、理性的探究,如果融入感性的语言、寻找贴近的角度、突出引人入胜的新闻点,让硬邦邦的科学技术体现出人情味,就可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俗话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将标题做得有吸引力和生活味是科技新闻引人注目的有效方法。解放日报2003年3月刊登的一篇新闻《到底像不像》,主题其实是探讨基因问题,线索是一个骨髓移植者相貌变得与骨髓捐赠者相似的医学案例,标题道出一般读者的疑思,富有贴近性。

科学技术是理性的东西,如果不动脑筋,报道就会陷入枯燥干瘪的语言困境。科技报道的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灵活丰富的,一定要投入精力去打磨。比如上面提到的《到底像不像》,除了标题引人注目外,正文的趣味性和故事性都很强,科学理论的阐述有了故事的支撑,针对性和可读性增强了,文章就不显得那么单调和抽象了。

科技新闻不具有社会新闻、经济新闻那样的广泛性和密切度,对于许多科技信息,受众所闻所知都很有限。如果只提供动态性的或者零碎的信息,受众往往会一头雾水。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有利于为受众解惑。2002年8月,有关"小行星撞地球"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新闻《2019小行星撞地球风波始末》及时刊登,同时链接了一篇背景材料:《小行星知多少》,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意义解释得清清楚楚。现在不少媒体,在主题报道外,链接相关的报道、背景和知识,不仅很好地解释了新闻,还起到了科普的作用。

新闻标准不恰当,是美国科技界对新闻界极不信任的主要因素。不信任的原因之一,是撰写科技报道的新闻记者不懂科技,因而报道失真。美国科普工作者在最近的一次"科学与新闻"专题讨论会上进一步指出,不仅要对新闻记者进行科普,还要再延伸一步,对新闻编辑进行科普,因为他们是待发表或播送的信息的"把门人"。

篇5:科技期刊深度报道的策划

作为新闻学范畴, 深度报道 (InDepth Reporting) 因其在揭示新闻本质、预测事物发展趋势、提供新闻背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的作用, 自它产生以来, 就受到新闻媒体的普遍重视, 赢得受众的欢迎, 已成为包括专业学者、传媒管理者和编采人员等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与其他报道形式相同, 深度报道的实施包括编辑策划和操作 (或执行) 两个环节, 其中编辑策划环节是深度报道的出发点和重心, 没有经过策划的专题报道很难达到预期的编辑目的。对于同一区域的内容交叉重复不可避免, 深度报道则可以媒体凸显其特色而赢得更多的读者, 成为同类媒体中独创风格、形成品牌的标志。与其他媒体相比, 虽然期刊在争抢新闻时效方面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 却完全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深度报道对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创新和支持期刊出版机构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而受到国内期刊业的高度重视。

1 问题的提出

一般意义上的科技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据统计, 我国现有4 300种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对现代科学研究中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有效扩展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 通过编辑的策划工作, 期刊可以深入挖掘、全面报道那些带有典型性、先进性和高价值的科技成果、方法论等, 促进各学科、各行业学术研究和应用工作的持续发展, 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1]。

1.1 深度报道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继政党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调查性报道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为争取市场、赢得读者, 美国报纸对世纪之交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和揭露, 包括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 其中, 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更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 《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 标志着这种报道形式发展的巅峰;另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解释性新闻, 产生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 美国新闻界将其称作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无数个为什么把美国人打入迷宫, ”一些编辑, 记者意识到, 长期以来为美国记者所坚持的客观报道手法无法深入事件的本质探讨背后的原因, 于是, 探讨“为什么”变得与“是什么”同样重要, 解释性新闻便应运而生[2]。

不过, 国外新闻界并没有将深度报道作为一个严谨的专业术语进行深入地研究, 而是多从操作角度去理解深度报道,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 (R o s c o e Drummond) 提出“以今日之事态, 核对昨日之背景, 揭示明日之意义”的较有代表性。二是20世纪40年代, 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报告中为深度报道做了简洁的定义:“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三是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 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 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3]。

作为新闻学和编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研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研究多从业务角度切入来探讨深度报道, 或者通过解析某个专题栏目、作品或编辑/记者的风格研究深度报道。2001年, 杜骏飞、胡翼青在其所著的《深度报道原理》 (ON IN-DEPTH REPORTING) 一书中提出深度报道的定义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4]。他们所强调的是深度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内涵, 表明对受众认知的关注, 凸现了作为新闻、编辑理念而存在的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可以说, 作为得到国内外新闻界广泛认同的主流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无疑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阐明事件因果关系, 揭示新闻背后的实质, 追踪和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1.2 编辑策划是深度报道的前提和关键

杜骏飞、胡翼青还从对深度报道的本体的研究出发, 强调指出“媒体不能毫无准备的等待事件的发生, 深度报道是不能缺少策划的”。笔者认为, 面对国际期刊质量精品化、运营集群化、手段信息化、市场细分化、竞争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国内期刊企业化转型起步较晚, 市场竞争力较弱, 发行范围多局限于国内某一地域或行业, 国际认可程度仍然不高, 同时存在品牌分散、内容重复、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 依据“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 深度报道已成为国内期刊业树立传媒特色、获取比较竞争优势的举措之一。从深度报道的方法来看, 策划作为编辑流程中的起始环节, 贯穿于整个编辑实践过程之中, 对深度报道方式起着定向和整合的作用, 关乎全局成败, 是期刊编辑业务的核心和灵魂[5]。

1.2.1 编辑策划的内涵

要弄清楚编辑策划是什么, 首先得搞清楚策划是什么。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 也就是说, 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物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 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 衡度未来可采取之途径, 以为目前决策之依据。亦即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 何时做, 如何做, 谁来做。策划如同一座桥, 它连接着我们目前之地与未来我们要往之处。” (注:1997年台湾出版社出版的哈佛管理丛书之一《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因此, 我们可以将策划理解为战略高度的研究加战术预案的筹划, 是一种立足现实, 制定操作方案的活动。策划与计划的区别是:一个是主动性的, 目标性很强的行为;另一个是被动性的, 执行性很强的行为[6]。

我国学者也对策划的涵义提出各自的观点, 得到认同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针对一些其他人很少或者尚未有机联系、组合在一起的因素, 创造性地联系、组合起来, 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事物。这就是策划的实质[7]。

根据上述分析, 编辑策划是指期刊编辑凭借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敏锐的洞察力, 以某项事物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的变化、发展趋势为中心, 制定期刊选题和操作方案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是对期刊进行富有表现力和前瞻性的深层开发和总体布局。深度报道的编辑策划实质是运用策划控制深度报道的目标和实施过程。深度报道之所以称之为深度报道, 它不等同于一般的专题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在确定选题之后, 必须做到纵深追踪、意义深刻。每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 从选题策划、制定操作方案到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都是一个综合性工程[8]。

1.2.2 编辑策划的价值取向

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之下, 期刊出版周期较长, 版面篇幅弹性较大, 是最适合做深度报道的载体之一。以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的引入与运用, 给期刊提供与其他媒体抗衡的支撑点, 也为编辑, 记者搭筑施展才能的平台[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期刊编辑要优化配置内容和版面资源, 就要有的放矢, 通过有策划、有选择的报道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以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而选择某学科某专业的某个学术问题或某项技术进行相对系统的报道, 更能体现一种“创意”, 使期刊突出个性, 提升质量, 充满生机。期刊的编辑针对某一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成果的某类课题做出调查性报道, 是值得肯定的报道形式[10]。

2 编辑策划的原则和方法

深度报道的策划是一种动态的决策和设计工作, 其策划的客体是一系列文章组成的一种整体产品, 是一种由各要素、各部分有机组合成的新事物。编辑策划的作用就是建立一种有形或无形的质量体系, 以确保深度报道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达到或接近预定的效果, 使其总体上符合媒体的定位从而形成媒体一种相对稳定的诉求风格, 从而形成一种的学术或舆论引导力量。

2.1 原则

深度报道的策划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应遵守下列四项原则。

2.1.1 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

作为一个概念, “正面报道”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首先, 以正面报道为主就是要有全局意识, 在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 树立媒体的公信力。科技期刊同时还要注重科学精神, 最大限度地克服倾向性, 注意报道题材的公平和准确性。其次, 选题内容必须按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思路来选取, 报道那些有利于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科研尝试及其成果。使期刊起到检验真理、发展真理、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

2.1.2 编辑要有极强的创新意识

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 是指编辑在期刊定位、策划、组稿、审稿过程中, 对高品质、高质量作品的执著追求。深度报道内容必须新颖, 包括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 学术上能否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也包括报道角度的新颖性。选题策划的创新, 编辑人员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进行预测和把握, 对选题资源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开发, 策划出新的选题计划, 使选题新颖而独特, 目的在于使科技期刊树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 有效地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11]。

2.1.2 编辑要做好前期调研和论证

调研、论证是编辑策划的基础。调查主要是了解同类报刊动态、科技信息、读者需求和作者资源。一方面, 通过阅读书刊、浏览互联网、参加专业会议、与有关专家交流等渠道获取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同时, 要兼顾不同层面作者的资源, 对作者的研究方向、进展和时间做到胸中有数。另一方面, 每个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都要对选题的价值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做好选题论证工作, 才能为选题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选题操作的困难和失误, 往往是由于论证不够充分的缘故。所以, 选题论证是每个编辑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2.1.3 内容针对性要强、分析要深刻

要求所报道的内容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有科学依据, 要实在必须剔除伪理论、伪技术和假设中的伪证, 反对内容上的弄虚作假、数据上的浮夸失真, 做到实事求是。选题一般是在掌握丰富信息资源后确定的, 通过有针对性地报道最新科研理论、技术、方法上的争鸣文章, 为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诞生, 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2 方法

编辑策划是对选题调研、论证、操作等采编活动的事先谋划, 是每一次深度报道实施之前, 策划者都在获取并分析大量信息后才出现一种潜意识, 然后将这种潜意识逐步形成报道方案或计划。通常的深度报道计划十分完整和严实, 涉及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设计、校对和反馈的编辑流程全过程, 哪一个环节都不可以疏忽。

2.2.1 充分挖掘背景资料洞察全局

在时间方面, 可以记录现实, 还可以追溯以往, 以至预示未来;在地点方面, 不仅要报道现场, 还要注意事件的延伸与波及地点;在人物方面, 既要报道当事人, 还要尽量报道间接或幕后的有关人员;在过程方面, 凡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情况和细节都要报道, 要说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还要揭示新闻事件或学术课题的意义、影响。

2.2.2 通过深入调研预见未来

编辑策划往往是从研究资料、事件开始的, 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视野, 可及时掌握新闻事件或学术课题的背景。深度报道往往是通过综述文章展示事件发生、发展形态, 或通过分析性通讯展示事件发生及其演变的缘由, 或运用调研分析展示编辑, 记者的见解等, 从而使受众预测事件或课题的发展趋向。

2.2.3 利用编采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捕捉灵感

不仅需要编采人员有捕捉新闻的嗅觉, 而且要求采写者有全面系统、追根溯源地了解事情幕前幕后的发现力、挖掘力, 不仅要求编采人员有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 而且要求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理论思维能力。一个高素质的编采人员应该有发现深度报道选题和采写深度报道的能力。

3 选题策划和操作策划

与新闻类媒体不同, 科技期刊深度报道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科研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课题, 其深度报道的策划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编辑具备新闻学、编辑学和期刊所涉及学科专业的科学理论基础、技术常识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时会根据不同的市场趋向和行业发展态势提出几种策划模式, 然后再根据期刊自身的情况进行优选或重组。这些工作往往都需要从业人员共同合作, 群策群力, 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对于决策者来说, 还需要对个体创意和集体智慧做进一步的整合与加工, 最后选定切实可行的策划模式。

科技期刊的编辑策划体现为选题策划和操作策划两个层面。

3.1 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指要迅速、敏感地洞察事态的动因, 捕捉有新闻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选题, 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地将读者应知未知、想知难知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使刊物内容处于某种动态调整之中, 既定位鲜明, 风格完整, 又常变常新, 在适应目标读者常态需求的同时, 又恰到好处地满足其对新知识的需求。

为克服选题策划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将期刊的编辑意图贯穿于刊物之中, 让每期刊物中的深度报道都成为吸引读者关注的精品, 就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深度报道的选题大都是期刊的重点内容, 是期刊发挥其作为一种特殊媒体的导向功能的手段, 也体现着编辑的思想观点。因此, 科技期刊应注意挖掘编辑的智慧, 群策群力, 围绕刊物的编辑方针, 制定各个时期的报道重点, 使重点选题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3.2 操作策划

一般来说, 完整的深度报道操作计划包括具体的目标、内容安排、方法与进度。科技期刊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解决学科领域和生产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因此, 在内容安排上, 要尽可能做到使报道内容新颖一些, 并要把握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 在科技前沿起到领先和导向作用。这就要求策划者对科技信息如指掌, 对新生事物慎重对待。还有方法上的问题, 制定计划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规定出每一工作环节该如何操作, 如怎样才能开辟出丰富的稿源等。安排工作进度, 提示编辑人员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任务观念和责任意识, 凡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 追究其责任。这样做才能把一个完整的报道计划通过强有力的“团队精神”来加以执行和完成。

对选题操作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因此, 编辑必须要掌握当前学术界的前沿、思潮和发展方向, 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并深钻细研,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提高策划水平, 方能策划出具有学术价值的深度报道。

策划是一项具有主动性、先导性的基础工作, 强烈地体现着编辑、记者的主体意识, 体现着编辑的办刊思路, 体现着科技期刊的定位和特色。但长期以来大多数科技期刊的编辑把中心工作放在了案头上, 只是就手头上的稿件进行筛选, “等米下锅”的现象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 就要求编辑深入到广大科研人员中去, 了解作者和读者的科研情况和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找准科技期刊与社会变革、科研与开发的最佳结合点, 然后才有可能提出并确立适应社会发展的选题, 并通过组稿去实施,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科技期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从这一角度看, 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期刊内容的水平高低。

首先, 要在编辑人员当中强化对深度报道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通过组织大家学习其他媒体编辑策划理念, 掌握编辑策划的原则, 熟悉其基本的技能、技巧, 从而提高编辑策划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还应充分掌握科研信息, 了解当前各学科、各专业当前学术界的前沿、思潮和发展方向, 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并深钻细研。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体现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 编辑人员还要下功夫研究本专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 进而使编辑策划卓有成效。编辑必须要掌握

再次, 注意让编辑在策划实践过程中提高。陆放翁说:“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提高期刊策划水平也是这个道理, 要在策划环节以外的编辑实践中去下功夫。

例如, 《中国金融电脑》去年对中国工商银行软件中心成立十周年的报道。本刊编辑部抓住2006年6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成立十周年的契机, 策划并进行了深度报道。旨在扩大工商银行科技领先优势的宣传, 使受众了解“科技兴行”和“科技引领”战略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 我们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领导的角度切入, 采编杨凯生行长的贺信和对张衢副行长的专访——《引领中国银行业软件开发走向国际》, 从战略高度阐述中国工商银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自主创新方针的成功实践, 进而从历史角度说明十年前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充分肯定软件开发中心成立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其次, 编辑部从全行科技管理的角度, 专访了科技部和软件开发中心的领导, 发表了《更高, 更快, 更远——访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林晓轩》、《自主创新的探路者——访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梁礼方》, 概括地总结软件开发中心创建初期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快速成长历程, 全面地介绍工商银行自主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客观地体现工商银行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智慧和魄力。

再次, 编辑部从科技与业务部门协作创新的角度深入, 专访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 发表《加强信息系统整合, 提升核心竞争力——访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魏国雄》、《信息化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层次延伸——访中国工商银行会计结算部总经理许燕》、《业务与科技紧密合作创新发展个人金融业务——访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郭超》、《科技支撑电子银行跨越式发展——访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王嵩》, 从而进一步探讨业务与技术融和发展的趋势, 协作创新在企业改革中发挥更具战略意义的作用。

最后, 编辑部透过软件开发中心先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的调查, 编发了《用青春谱写的一曲金融科技赞歌——记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研发管理部总经理左小波》、《倾心奉献, 青春无悔——记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推广部总经理吴能斌》两篇通讯文章, 高调弘扬了软件开发中心这个集体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企业文化。

由于上述全面、深入的系列报道达到了编辑预期的从宏观到微观、从高层到基层逐步深入的报道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中国工商银行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使其他金融机构认识到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探索出的成功模式和管理理念, 因而得到期刊受众、尤其是其他金融机构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好评。

4 结束语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虽然我国至今并未承诺开放传媒市场, 但根据中国和美国达成的相应协议条款, 明确规定一段时间之后, 外国资本可以有条件地进入图书和期刊市场。从长远来看, 传媒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 期刊市场尤其是科技期刊将成为中国媒体产业开放最早的领域。

与国际各大传媒企业相比, 无论是专业水平、科技手段、人才素质, 还是资本实力、传媒品牌、经营管理等, 国内传媒机构的差距十分明显。因此, 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驱动下, 许多国内期刊出版机构尤其需要通过转型和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是科技期刊的主题, 惟有树立危机意识, 我国科技期刊才能实现企业化转型,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的出版机构创新编辑管理模式,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把策划编辑与普通编采人员岗位分开, 收到了明显效果。

摘要:目前, 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社已基本完成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的转型。作为小微型企业, 期刊社不仅要面对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数字传媒等媒体的同场竞争, 还要做好应对中国传媒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挑战的准备。

关键词:科技期刊,现代企业,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07-01

[2]杜骏飞, 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1版,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12.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福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7.

[4]张建伟.深呼吸 (下)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5]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与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

[6]李剑桥.党报深度报道模式概观.济南:青年记者, 200-4-14 (4) .

[7]徐晓泉, 郑俊海.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编辑策划.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4) .

[8]颜智强.深度报道的选题与策划.中国记者, 2003-8.

[9]胡传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0]姜新祺.选题策划的系统解析.太原:编辑之友, 2003 (3) :27-29.

篇6:科技史 昨天的科学报道

化学通信

其他星球可能存在这样一些文明社会,他们以或闻或尝的方式,通过化学物质来彼此交流。虽然这看起来不太现实,但理论上的可能并不能排除。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大量、高效地传播信息的化学系统,至少在纸面上并不困难。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通信系统当然是奇怪的,因为我们的世界观受到了我们奇特的听觉和视觉结构的局限。这种世界观的局限甚至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者当中也有体现:他们喜欢的是那些交流方式和我们相似,因而更容易分析的动物。但有一点是越来越清楚了,那就是化学系统才是许多动物交流的主要方式,或许还是大多数动物交流的主要方式。

—爱德华·欧·威尔逊(美国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根据《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2013年5月号“经典回眸”栏目)

新知科技改变生活

【世界首款飞行汽车将上市】:

美国Terrafugia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推出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将在2015年上市,售价预计为30万美元。Transition拥有两个座位、4个轮子和能够折叠的翅膀,既像轿车,又像私人飞机。购买者必须拥有飞行员执照,并需要通过20个小时的飞行测试。

via 网易

【“移民火星”尚需耐心等待】荷兰“移民火星”计划项目负责人表示对计划的实施打退堂鼓,认为这个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想象,2023年恐怕难以成行。该项目总部竟然设在荷兰一处出租屋中,目前8万多名报名者的报名费已超过100万美元,中国的报名者已经为该项目贡献了十多万美元报名费。

Via 科学探索

上一篇: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下一篇:大学生实践鉴定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