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2024-05-09

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精选11篇)

篇1: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1.你是否加入社团?

A.是B.否

2.你同时加入几个社团?

A.1~2B.3~4

3.你参加社团的目的是什么?

A.获得学分B.增加阅历C.其他

4.你所参加的社团是否收会费?

A.是B.否

5.你是否了解社费使用去向?

A.是B.否

6.你所在社团一年举行几次活动?

A.1~3B.4~6C.6次以上

7.你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如何?

A.非常积极B.积极C.不积极

8.参加社团期间,你认为收获如何?

A很多B.一点C.没有

9.你是否有意愿担任下一届负责人?

A.是B.否

10.如果让你重选一次,你是否仍选你所在社团?A是B.否

11.参加社团是否影响你的学习时间?

A有B.有一点C.没有

12.对于校园社团活动,你的评价是?

A很好,有意义B一般般C没什么意思

13.你觉得参加社团活动周期多少最好?

A.每两月一次B.每月一次C.每周一次

14.参加社团是否提高了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A.很大的提高B.有一点C.基本上没有

15.下学期还会继续坚持所在社团吗?

A.会B不会C是具体情况而定

篇2: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完成此问卷调查。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在高校中 ,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情况十分重要。

1性别

A 男B女

2、您觉得大学里有必要参加社团活动吗?

A有B没有C 看情况而定

3.您是否在社团中任职

A 是B 否

4、你对所加入的社团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B大概了解C 一般D 不了解

5、您所在社团的活动参与率或上座率如何呢?

A高B 低C 一般

6、您对目前校园内社团活动情况的总体评价是?

A十分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7、你参加的社团属于什么性质?

A理论学习性社团B社会实践性社团C志愿服务性社团

8、参加社团的最主要目的?

A 没什么目的B 丰富生活、增大交际面、广结人脉

C 想和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D对今后考研、工作、出国直接有益

E增加社会经验,对就业有益,职场道路的铺垫

F挂名玩票,纯打酱油

9、假如社团活动与学习相冲突,您将倾向于哪一方呢?

A学习B社团C不偏于任何一方

10、您参加社团的最初想法是(可选多项)

A纯粹个人兴趣

B打发课余时间

C认识更多朋友和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

D为自己将来的简历做准备

11、现在您对所参加过的社团活动的感觉

A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

B喜欢,没有参加错

C枯燥,有些无聊

12、自己想组织或正在组织社团?

A有B 没有

娱乐类社团D

大一新生加入社团情况的调查表

1、专业

A 营销 B 会计 C国贸

2、性别

A 男 B女

3、偏好哪一类型的社团

A学习B才艺 C 实用

4、加入社团的目的A锻炼自己 B 增大交际面 C 娱乐 D其他

5、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社团信息

A 现场咨询 B同学推荐 C 宣传单

6、对入会费的看法

A 贵 B 一般 C 便宜

7、对所选社团的评价

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8、所加入社团举办活动情况

A较多 B较少 C从来没有

9、是否愿意为社团活动牺牲自己的时间A是 B否

10、是否有想法自己创建一个社团

篇3: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关键词:高中生,参加社团态度,蚌埠二中

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化情况不容乐观,由此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求知欲和进取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在处理外部压力和接纳被动任务时更愿意采用积极的处理方式[1]。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建设和发展,笔者在省重点高中蚌埠二中针对未参加社团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原因调查,对已参加社团的学生也进行了对目前社团建设的心理感受调查,以探讨学校社团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校社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把社团建设得更稳固,更强大。

1. 调查经过

1.1 调查对象

2012年5月随机抽取蚌埠二中高一年级平行班两个班115名同学,重点班两个班116名同学,共计331人进行调查。其中已参加社团的同学为重点班31人,占所调查全部重点班同学的26.7%,平行班34人,占所调查全部平行班人数的29.6%,共计61人,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6.4%;未参加社团的同学为重点班85人,占所调查全部重点班同学的73.%,平行班81人,占所调查全部平行班同学的70.4%,共计65人,占总人数的19.6%。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已参加社团同学和未参加社团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未参加社团同学主要调查不愿参加社团的心理原因,对已参加社团同学主要调查对参加社团后对社团活动的感受和是否愿意继续留在社团工作。全部采取多项选择或单项选择题方式进行调查,选项中未列出的可自行写出。

1.3 质量控制

问卷由笔者和几位老师当场分发,当场收回,不必写名字,时间为15分钟,问卷要求独立完成,不允许讨论。

1.4 统计方法

搜集全部问卷,去除平行班未参加社团学生无效问卷2份,平行班未参加社团学生有效问卷共计79份,占总调查份数的97.5%。重点班未参加社团学生有效问卷共计85份,有效率100%。参加社团同学问卷全部有效,共计61份,其中平行班34份,重点班27份,占总调查份数的100%。对有效问卷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2. 调查结果

未参加社团的170名同学提出不愿参加社团的原因共计16类,其中选择“不了解学生社团,不想轻易进入的”、“觉得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参加”、“不知如何进入社团”、“觉得社团活动没意思”位居这16类原因的前4位,如下表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社团宣传仍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学业负担重已不是学生不愿参加社团的首要原因,但仍是阻碍学生参加社团的重要原因。平行班学生因为不了解社团而不愿加入社团的比重点班多,因为性格、父母不同意等其他原因而不愿参加社团的也比重点班多,在其他原因中两类班级间并无明显差异。无论重点班还是平行班学生,大多数同学对社团活动还是比较满意的,觉得能够在社团活动和工作中发展能力,获得归属感,丰富业余生活,体验到自我价值。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未参加社团的重点班学生和平行班学生不愿参加社团的原因基本相接近,平行班学生觉得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参加的人数略高于重点班,高出8.5%,平行班学生觉得“对社团缺乏了解,不愿轻易进入的”人数也高于重点班同学,高出8.5%。

在对待社团态度上相比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更多平行班学生比重点班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可以发展兴趣爱好、扩大人际关系网、充实生活。这说明平行班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可能更能体会到社团活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这与重点班学生由于学业成绩普遍比平行班学生好,而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比学业成绩好的同学在人际关系、积极认知等自我概念方面比学业成绩好的同学差[2]。由于社团不比较学业成绩,因而平行班学生能在社团体会到班级所不能体会到的乐趣和自信。

为了促进学生社团更好、更持久地发展,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必须在校园加强对于社团活动的宣传,使更多学生了解社团的运作方法,体会到参加社团对于自身发展的好处,从而主动参加社团。

3.1 使学生了解到社团活动对学生心理具有干预功能,能为成员提供一个环境,帮助成员去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

通过社团活动干预,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焦虑、自卑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3]。

3.2 使学生了解到社团活动有利于消除学生对高中生活的不适应状况,参加社团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强调自主和主动,导致很多学生发生不适应现象。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师长的教诲有一定的抵触和排斥,通过同辈群体间的互动交往,为了社团筹措资金与开发项目,需要与师长进行商议,这种商议事实上是在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社会人士与青少年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平等交流,学生更容易接受建议,审视自己,修正一些不完善的应对方式和观念,建立更加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学生社团在可控制范围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有效的引导[1]。

3.3 使学生了解到、社团是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内化外在的学习动机,可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Ryan等人在其学校动机模型中提出只有当社会情境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自主需要与归属需要时,学生才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活动,并积极内化外在学习动机。而社团恰恰能起到社会平台的作用。

3.4 使学生意识到学生社团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减轻精神压力,促进学生更轻松地去学习。

近七成高中生常有精神压力,最常见的发泄压力的途径是玩游戏、听流行音乐[4],但一不小心便会形成“网瘾”或成为追星族。而社团活动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群体活动把学生引导到有益的社团活动中。

3.5 使学生了解到社团活动可以促进男女学生正常交往,减少早恋的发生。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认为异性充满神秘感,渴望与异性多接触,高中生早恋十分常见。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分散学生对异性的注意力,社团活动的群体性决定了社团活动既可以增加异性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满足学生对异性的渴望,消除神秘感,又因为其具有群体性、可控性,从而减少早恋的发生。

3.6 使学生了解到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增加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策划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在中学生社团中学生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成长,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拥有一套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人生历练与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社团必然会成为未来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必将更大程度地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张昕.对中学社团管理实践模式的心理学解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76:36-37.

[2]郭部洲.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G].信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38.

[3]朱延华.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总107) :26-28.

篇4:高校新生参与社团情况调查分析

关键词:学生社团;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29-01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新生参与社团情况调查

笔者以北京农学院2014级新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3份,有效问卷161份,同时针对部分问卷填写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受访者(学生)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本次调查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新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新生加入社团的原因,有83%的学生认为“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60%的学生认为“加入社团纯粹属于个人兴趣与爱好”、也有22%的学生认为“加入社团可以为将来自己的简历做准备”、21%的学生认为“加入这个社团是因为社团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者招生宣传做的吸引人”、11%的学生加入社团是“因为班主任助理或学长推荐”、只有9%的学生因“有相熟的同学报名,自己也报名、纯粹跟风”。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经过一个月的社团活动后,75%的学生认为“社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加强了综合素质并学到了有用的技能”、有58%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加入的社团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有40%的学生认为“结识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10%和8%的学生认为“找不到存在感和归属感”或“没有收获,浪费时间”,仍有4%的学生从众、持无所谓的态度。

通过访谈,新生基本认为大学生社团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组织结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明确,管理制度完善,社团活动正常有序,社团活动能够发挥积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新生对参与社团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虽高,但目标不明确,甚至没有目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新生普遍存在认识模糊的现象,基本上不能一语中的。一方面价值观偏离。参与社团的新生部分为锻炼自己寻找一个平台,有些仅仅为了获得一些荣誉,名利成分重,奉献成分轻,定位不准确,结果因过于在意得失而也没有收获;另一方面团队协作精神不够。由于当前大学生来自独身子女家庭的较多,加上受到社会物质化时代特征影响,与他人情感交流和工作沟通较少,造成组织成员流动性普遍增大,很难形成凝聚力,也造成不能持久和贪图新鲜感的心态。

高校社团组织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是提高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有力手段,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提高在校学生对社团组织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要常抓不懈,特别是新生刚入学,正是迫切认识和了解这个学校一切的关键时候,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新生树立一个大学明确的目标,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因此,学校应当做到多场合、多层次的引导和教育,广泛宣讲,积极动员,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参与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新生尽快融入到社团当中,并在其中受益。

(二)学生社团的建设缺乏发展规划。学校社团活动有较大的临时动议成分。一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部分社团组织过多依赖老师的指导,缺乏自主性。而老师在指导社团时不免受到学校其他工作的干扰,以至于很难完全从学生收获的角度布置工作。社团开展活动时不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策划方案,为了活动而活动,更没有认真总结和归纳。以至于造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状,不能让社团形成长远发展。二是社团组织干部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存在只要上就不会下来的错误思想。大多数社团组织干部做事仅凭经验和想法开展工作,不写工作计划,不做工作总结,不做可行性调查,也没有宏观思维,就算是上网查资料,也只是走个形式,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不强,往往导致工作虎头蛇尾。而个别成功的活动,也不能及时形成经验,不能让后来者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借鉴,更不能让新入社团的学生及时学习和认知,往往需要重新摸索。总而言之,目前社团工作还是以完成任务为主,缺乏成果评价机制和经验总结推广体系。

笔者建议,应当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校级社团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二级学院院级社团或系级社团,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立足第一课堂,创建校园文化新阵地。同时,要关爱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良性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综合学习的热情。可以选拔不同层面的、责任心强、教学有成果,威望较高的一批教师、专家指导和参与社团组织建设工作,负责指导社团的发展和组织建设,制定相适应的发展与活动项目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进行活动成果评价,总结工作经验,反复推广。把社团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二级目标管理体系,促进校院二级社团组织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达到社团组织活动有特色、有效果、有经验、有推广。

高等学校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对学生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塑造。社团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精神传播途径。学校应当从源头上抓起,从新生加入社团之前就开始正面引导,使社团的正面影响扎根于广大学生之中;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引导社团为学生群体本身服务,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助力。

作者简介:李玮洁:女,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

篇5: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09级经济学 2009021071 刘侃幸

大学生的课外社团是大学生在课余之外结识朋友丰富自身业余爱好的最好机会,在大学生社团中能够更好更多的是自己的交际生活以及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此基于此中原因我们决定做一份关于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调查情况表,并以此了解以及帮助改进社团活动的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拟写调查问卷以及发放与收回调查问卷,从问卷的13个问句中得出了一些初始数据如下:

在收回来的一共50份问卷中,第一项是否参加过社团的选项中,一共有38位同学选择的是参加过社团,而有12位同则是回答的是没参加过社团。以这种回答的比例来看大学生社团的开展活动算是中规中矩,但是从38和12 这两个数据反应的情况来看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并没有达到全员性的普及和推广程度。而在第二个选项性别选项中,参加过社团的女生占了20个,男生则为18个,大致均等。

问卷的反应范围以按比例的形式在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范围内展开。在所调查的专业学生中以经济管理学部的成员对社团活动反响有兴趣的居多,因为全院范围内经济管理学部的学生人数最多,所以相应的社团活动以及赞助活动也最集中,并且最积极。其他的专业由于在人数上相对较少,因此社团的类型和活动开展的并不是特别频繁。因此造成第二项中,男女比例均等的原因。

在第5项中,有20位选择了参加的是体育娱乐型的社团,而公益服务型和学术型的社团则为10和8而思想政治性社团和科技创新型社团的选择人数是所有社团中最少的。因为此种社团的特殊性较强,对于人选的素质要求于一般的社团不同因此造成了此类社团的学术性强但是参与人数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社团性质的选择性应该更平衡各种素质和个性的同学。对于专业性强的要深刻影响,娱乐性强的应广泛影响。

在第6项中,问卷中有9个同学所在的社团举办活动处于高的频率,而另外29个同学所在的社团举办的活动频率处于低的频率。由此表示我们学校的社团的举办的活动的频率很低。

在第7项参加社团活动的程度选项中,有25个同学都是悬着的是经常的参加活动,而只有13个同学是很少去参加活动。

在第8项中,有30个同学觉得参加社团是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而只有8个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帮助。

在第9项对社团的预期中,有11个同学认为是大于预期的,而另外一样15个同学是觉得跟预期的差不多,同时也有12个同学是认为低于预期了。在此看来不同的同学都是抱着不同的心态。

在第10项中,有28个同学的社团是与其他的团体合作程度是偏低的,而只有10个同学所在社团保持了与其他社团合作机构的高程度的合作。

在第11项中,有8个同学所在的社团到社会上参加活动的频率处在高频率,而其他30个同学所处的社团都是很少去社会上活动的。

在12项参加完社团后的人生态度选项中,有35个同学还是持有乐观的态度的,而只有3个同学是认为消极的。

在最后一项中的,有30个同学觉得要在自己过的好的前提下才能服务好社会,而各有4个同学是愿意无私奉献或者持相反的态度的。

通过以上的调查选项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大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偏少,而且都集中在少数几种类型中,而且很多同学要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要麽是抱着随大流的态度加入社团,很少是出于为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在仅有的这些社团中,很明显大多社团不仅很少与其他的社团合作而且自身举办活动的频率非常低,甚至有的社团一个学期会连个活动都没有,纯属挂牌圈钱而已,对此很多同学表示无可奈何。虽然面对着学校社团这样的现状,但是很多同学只要有活动还是会积极的参加与响应的,明显我们的同学对活动还是很热情的,即使面对这样的学校组织其对人身态度依旧很是乐观,消极的也只是少数。但最后一项结果确实大多人都认为只有自己过的好了才能有能力服务社会,很少有人持有那种大不畏的无私奉献精神。的确,如果连自己都过不好谈何让社会的其他人过的更好,在现实的生活中,全部为社会付出要麽是空想家,要麽是精神受刺激之人所谓。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认为自己应该各扫自家门前雪,不要管他人闲事,人总有苦难的一天,帮助下别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现代大学本应该让自己幸福,也应该服务于社会。

篇6:大学社团情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是******大学****学院的调查员,我正在进行母校社团运作现状的调查,感谢你能从百忙中抽出一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以下问卷。

1.你现在是大几的学生?()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参加的社团数是多少?()

A.0B.1C.2D.3E.4F.>4

3.(可多选)你参加的社团是什么类型的?()

A.理论学习B.电子科技C.社会实践D.文化娱乐E.体育健身F.公益服务G.就业创业H.其他I.没参加

4.(可多选)你如果加入社团你认为加入社团的原因是()

A.娱乐和兴趣B.增长知识C.提高自己能力D.结交朋友 E.服务社会F.打发课余时间

5.你感觉你所在的社团对社员的培养是否积极?()

A.很积极,经常一起活动B.不太积极,偶尔举办一些活动

C.不积极,很少一起活动D.基本没活动,不知道社团干嘛的6.你们社团的社员活动积极吗?()

A.很积极,每次大家都很积极的响应参加B.不太积极,后来就一部分人参加

C.不积极,现在基本没人了D.没参加,不了解。

7.(可多选)你在社团中的作用是()

A.领导阶级B.打酱油C.帮忙做事D.调节气氛E.没参加

8.你喜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吗?()

A.很喜欢啊,很有意思,很丰富很想参加B.很好啊,不太丰富,但是自己不想参加

C.不太喜欢,有的挺好,有的很没意思D.不喜欢,老是逼迫我们做不想做的活动

9.(可多选)你感觉本大学生社团存在哪些的问题?()

A.制度不完善,管理散漫,没纪律性B.形式主义太严重,活动性不强

C.社团财务紧缺,活动很难进行D.不能为自己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10.你社团举办活动的奖励措施是什么?()

A.物质奖励B.荣誉奖励C.提拔奖励D.其他

11.你社团有社团规章制度吗?()

A.有B.没C.没参加,不了解

12.你是否觉得当前大学社团功利性过浓?()

A.是B.不是C.不知道

13.(可多选)你社团的经费来自哪里?()

A.学校拨款B.社会赞助C.收取会费D.社会捐助 E.其他F.不了解

14.(可多选)你认为影响社团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学校领导对社团的发展不重视B.社团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篇7: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调查

本调查问卷为了调查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和对公益活动的看法。请按照真实想法作答,在相应字母上打钩即可。未标示(多选)的请只选一项,标示(多选)的可以选不止一项。谢谢。

1.你的性别

A男B女

B大三

E.硕二C大四F博士及以上 2.你目前的年级 A大二及以下 D硕一

3.你现任或曾任的职务?(多选)

A无B班级干部 C学生会成员或干部

D社团成员或干部E党支部成员或干部

4.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你关注公益活动的动态的频率如何? A经常B.有时会留意 C.很少留意D.从不留意

5.你做志愿者或参加其他的公益活动的次数

A没参加过B.1-2次(参加过)

C.3-5次(偶尔参加)D.6次及以上(经常参加)

【以下6-12题不必全部作答。如果你参加过公益活动,请作答6-11题,如果你没参加过,请作答第12题】

6.如果你参加过公益活动,活动平均持续时间是多长?

A一天及以下 B.一天到一周 C.一周到一月 D.一月到半年

7.你参加公益活动是在什么时候?(多选)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8.你参加公益活动是在什么时候?(多选)

A周中课余时间 B.双休日C.寒暑假E硕博研究生 D.国家法定假日

E.半年以上 9.你参加公益活动的渠道是?(多选)A学校社团组织B校外社会公益组织

C电视、报纸、网上的公开招募

10.请问以下哪些人物曾激励过你参与公益活动?(多选)

A国家领导人 B名人、演员 C家庭成员或者朋友

E一个精神领袖 F 一个商业领袖 G一个国际亲善大使D根据周围的人的推荐、介绍 D老师 H自觉参加

11.你更看重参加公益活动的益处是什么?(可选两项)A可以增加社会见识B多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找工作C积聚人脉、行业信息等社会资源 D能够解决社会问题

E奉献爱心

G展现才能,获得成就感F让生活更充实

12.什么原因导致了你至今仍未参加过公益活动?(可选两项)

A课业太重,无暇分身B没有我认为合适的公益活动

C经费等客观条件原因所限D参加公益活动对我没有益处或益处很小

13.如果您想参加公益活动,您更愿意选择的地点是

A校内B校外C无所谓

14.如果你的父母朋友因怕耽误学习而反对你参加公益活动,你将如何处理 A听从其意见不再参加活动B坚持参加活动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调查

15.较另外两种,你更认同如下哪一种公益活动?

A帮助他人的公益活动

B为解决自身困难而发起的公益活动(如打工群体组成的互助组织)

C基于兴趣而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摄影爱好者协会,科学松鼠会)

16.请给以下公益活动按照你参加的意愿强烈与否排序。最强烈——最不强烈

A帮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 B关心老年人及残疾人 C关心残障儿童

D关心特殊患病人群E.救灾F文化交流

G为低学历人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17.如果有机会并且条件允许,你毕业后会投身于公益事业或者在公益机构任职吗?

A会B不好说 C不会

【如果你不会,请说明原因(多选)

A公益事业前景暗淡D公益事业辛苦B无法发挥自身优势E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C自己能力不足F社会地位低】

18.你认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存在哪些不足?(多选)

A公众参与热情低 B组织机构不透明 C公益效果不明显

D没有持续长效机制 E宣传力度不够

19.你认为公益活动可以或者应该盈利吗?

A可以B说不清 C不可以

20.如果公益活动有盈利的话,盈利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多选)

A支持以后的公益活动B.用于公益活动组织的自身发展

C.用于参与者及组织内部分红 D.说不清

篇8: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体育适应多目标、多功能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招收学生数量日益增多, 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是当今学校体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各种锻炼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在内的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校外体育活动等, 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昆明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使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分析影响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及措施。以促使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 分为教师和学生问卷, 分别就昆明市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形式、态度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在问卷发放前, 就问卷的信、效度问题征求了相关专家、领导的意见, 在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后, 进行了14人的问卷效度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问卷效度较高, 具备了进一步研究的有效性。发放教师问卷120份, 回收113份问卷, 回收率94.2%;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率91.7%。发放学生问卷800份, 回收775份问卷, 回收率96.9%;有效问卷763份, 有效率98.5%。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76.04%的男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体质、强壮体格、发展个性。有68.3%的女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体质、强壮体格、丰富生活情趣、塑造健美体型。调查结果说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大多数集中在增强体质, 强壮体格, 塑造健美体型等方面, 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 充分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分析

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 男生有37.8%选择蓝球, 有28.4%的男生选择足球和健身运动, 选择排球的占12.1%。女生有38.5%的选择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形体课程, 选择球类的仅占10%。调查结果表明男生所选项目多趋向于趣味和对抗性教强的球类项目, 而女生选择多数是以塑造形体为主的项目。

(三)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出勤率分析

从一个学期三次随机抽样得出, 高一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出勤率最高, 出勤率最低的是高三年级。其原因是:高一学生刚进入中学, 对新的体育学习环境、内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处于了解好奇之中 (如担心体育“达标”是否能通过) , 所以参加与频数呈最高状态。高二学生相对于处于稳定阶段。高三学生由于课程负担较重, 还要参加高考, 故参加体育活动受到时间限制, 出勤率最低。

三、建议与措施

(一) 加大力度投入专项经费, 以

改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等。改变老师及家长只重文化成绩而轻体育锻炼的意识, 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外出学习符合中学生兴趣爱好的新项目。

(二) 教学大纲要兼顾学生兴趣趋

向于健身健美和娱乐性强的特点。学校体育教研室协同团委、学生会等部门, 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 在抓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结合达标项目举行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 对早操, 校代表队训练进行齐抓共管, 做到统筹兼顾, 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三) 加强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

了解, 明确体育活动的目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是体育基础知识获得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这样学生才会自觉、积极的参与体育课中的锻炼。

(四) 加强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

安全管理, 制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与体能表现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领导、教师、学生的监督管理体制, 做到管理人员落实、锻炼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评价措施落实。提高体育活动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永焕、吕志勇、刘巍:《关于中学体育课中素质教育的研究》, 《体育科学》, 2004 (1) :75。

[2]余丁友:《对浙江省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及其变化的调查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4) :465。

[3]戴文忠、李桦、张弓增:《新世纪体育科学——学科展望》,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12。

篇9: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关键词】旅游管理 高职生 导游 资格考试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68-02

按照我国《旅游法》的有关要求,学生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导游资格考试)并获取导游证,是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条件。导游资格考试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核发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含金量较高,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导游行业实习和工作的门槛。可以说,导游资格考试的过关率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生命线,是衡量该专业建设成效、课程建设成果的关键指标。

一、北海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现状

导游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进行。广西的导游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进行,笔试由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知识、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四门课程内容组成,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三种题型,自2013年起以机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口试则依托参考教材《现场导游考试指南》,由自我介绍、导游词讲解、回答问题三部分组成,按照当前广西的导游资格考试每年仅进行一次的情况,高职院校一般安排相关专业考生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参加考试。

在对学院2011级、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调查中显示,我院2011级学生人数为24名,其中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为18名,占75%,通过考试的学生为4名,占报名人数22%,占班级人数17%;2012级学生人数为18名,其中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为14名,占78%,通过考试的学生为9名,占报名人数64%,占班级人数50%。

在对2012级全班18位学生调查中得出,全班学生除了导游资格考试之外,没有任何人报考其他资格证书,在目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导游证,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调查中还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导游资格考试题目并不难,但考起来较难,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内容尽管涉及面很宽,但浅显易懂,并不具备深度,而考起来难的原因在于学生一般在9月份开始报名,10月中旬才能拿到当年笔试科目的四本参考书,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掌握导游资格考试的所有参考书,对于绝大多数高职考生而言难度较高。

二、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针对导游资格考试所安排的四门笔试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全部集中于第二学年上学期,导游资格考试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进行,为保证学生备考时间教师必须在10月下旬结束理论授课,除了导游业务知识和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外,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课程内容多考点细复习紧,而教师为了缩短授课时间往往讲授知识大点,对这两门课程的细节内容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对考点的把握。

在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环节的自我介绍、导游词讲解、回答问题三部分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景点讲解及问题回答内容之外,还必须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得体的仪容仪表和规范标准的普通话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强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根据上述原因,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安排前紧后松,在学生考证前由于备课安排紧张,授课教师将知识点全面讲解后已临近考试时间,无法开展系统复习、重点把握、模拟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方式指导学生复习,更谈不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高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欠缺,若缺乏专业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考证通过率可想而知。

(三)备考教材受到严重制约

当前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采用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套教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编写并年年进行修订,每年的出版时间为9月中旬至下旬,学生领到教材已是10月中旬,因而教师在10月中旬前的教学采用旧版教材,学生则全部征订新版教材,10月中旬前学生大多是以向学长借教材的方式进行学习,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由于借不到教材而空手上课的情况,当新教材下发时,距离考试仅剩下一个半月的时间,任课教师在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之余还必须及时修订教学内容以与考试一致,致使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备课复习均受到较大制约。

(四)复习模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高职生普遍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调查显示,尽管专业老师多次强调计划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利用当年暑期开始进行考前准备,但真正能做到的学生数为零,由于教材年年变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10月中旬新教材到位时才真正开始进入考试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加上高职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备考难度进一步加大,学生往往大多选择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间突击复习,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多数老师仅仅针对课堂时间进行教学和复习,在临近考试时的针对性复习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政策的指导和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学辅方案,对考证的管理不是散放式自觉管理型就是临时应急管理型,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以上。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扩大学生的见习岗位群,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提高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三、应对的策略:构建“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是指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者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按照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的内容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对技能的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为提高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导游资格考证培训相互融通,以重构课程安排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调整课程考核方式等为手段,围绕职业资格考试探讨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依据“课证融通”理念,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围绕导游资格考试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一)整合职业资格考试科目,重构课程安排设置

根据导游资格考试的时间节点要求,在调查分析考证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行重构,调整与导游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培训、考证三位一体,提高学生考证综合能力。

(二)围绕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和分析考证指定教材,针对导游资格考试教材每年均进行改版的现状,探索考试教材改版规律,把握考试难点及重点,在教学方式中试行以点带面、建立知识关联、突出重点等方式进行授课,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调研、讨论等方式,详细分析学生考证通过率低的原因,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特点进行模拟考题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在此基础上编制校本模拟习题集,在教学安排上强化模拟考试环节,提高考证通过率。

(三)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特点,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的要求,在常规的将导游实务、导游业务知识等课程以校外景点参观、景点模拟演练等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课程安排的基础上,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将职业形象与礼仪、普通话训练等课程以赛课合一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整体职业形象,增强口试环节的应试能力。

(四)参照职业资格考试要求,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将该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进行整合,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要求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尝试将笔试科目相关课程以模拟笔试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将口试科目相关课程以抽签形式进行景点讲解和问题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以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证提前演练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应试能力,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考证通过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2]詹丰霞.高职高专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思考[J].科教新报,2010(39)

[3]魏巍.导游员职业能力培养探析[J].商业经济,2009(4)

[4]白稚萍.导游考证口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问题与建议,2011(1)

[5]贺瑜. 关于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与旅游职业教育关系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3(6)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

【作者简介】钟 莹,女,广西北海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篇10: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调查

您好:

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研究小组希望通过这份问卷了解华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以期我们的调查结果能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建议,请您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您的回答将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再次感谢!O(∩_∩)O

研究小组全体成员

1、您的基本情况:

性别:女年级:大一专业:小教户籍:湖南A:农村B:城镇

2、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A

A:是(请跳到第6题继续回答)B:否(请回答完第8题后停止)

3、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是:

A:对自己没多大帮助B:觉得是浪费时间C:个人性格影响D:其他

4、您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社会实践?

A:一年内B:两年内C:三年内D:在校期间都没打算参加

5、您觉得周围参加了社会实践的同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A:总体上都得到了提高B:只在某一两方面得到提高

C:基本没有改变D:没有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力降低了

6、您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持什么看法A

A:有必要,应尽量多参与B:无所谓C:不应该花时间去做D:其它

7、您觉得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会遇到什么困难? [多选题]AD

A:实践单位联系与协调B:需要资金投入C:实践时间的要求D:组建实践团队E:社会、法律等保障不够F:家庭不支持G:其他

8、您觉得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多选题]ABCD

A:提高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B:接触真实社会,认清现实C:勤工俭学,逐渐自立D:减少玩游戏等浪费时间现象 E:占用学习时间F:降低学习成绩G:其他

9、您参加过的社会实践类型主要是:(多选题)AC

A:兼职B:家教C:义工或义教D:其他

10、您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ABC

A:赚取生活费 B: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 C:充实和提高自己D:其它

11、目前为止您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大概持续了多久?B

A:一个月(含)以内B:一至三个月(含)C:三至六个月(含)D:半年以上

12、您觉得参加社会实践是否达到了您满意的效果?C

A:达到了,很满意B:基本达到,满意C:小部分达到,不太满意D:根本没达到

13、以后您是否还有计划继续参加社会实践呢?A

A:有,但要换一种类型B:有,继续现在的社会实践C:没有D:不确定

14、您根据您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有什么对其他未参加实践的同学的建议吗?

学习和实践要兼顾

篇11:关于高中学生社团发展情况的调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社团发展。目前,我校共有37个学生社团,按组织主体不同分成两类:一是由学校组建的“官方社团”,主要校团委、学生会、心理协会、舞蹈队、合唱队、科技协会、社团联合会等;另外一类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自主组建的“民间社团”,如戏剧社、跆拳社、小提琴社、魔术协会、模型协会等。为了保证社团活动的开展,学校把每周三第8、9节定为社团活动时间,每个社团举办特色活动,广大学生自由参与。所有社团均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每个社团都有一名负责老师,但老师只作宏观指导,所有活动从创意设计到具体落实都由学生负责。

那么这种类似大学社团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高中能否发展壮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和能力培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经验值得日后借鉴?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面向全校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研究,不仅能让教育界各人士更深入地了解现今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调查为日后高中社团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对象的选取和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由于佛山市南海区是广东省教育强区,石门中学作为佛山市南海区的窗口学校对于佛山市乃至广东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取石门中学作为调查的对像是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还由于在社团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对社团的认识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把普通成员和社团干部区分开来,单独对社团干部作了调查。

因此我们共设计了二份调查问卷,当中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问题。

(二)研究的方法

本次调查分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问卷调查。针对普通成员,分别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率为95.23%。调查对象为高一高二学号尾数为2和5的学生,由于我校学生学号是按姓氏的首字母编排的,不带有成绩、能力、家庭背景或地域色彩,因此采取这样的抽样调查也保证了科学性和客观性。

而针对社团干部的,则发放对象为高三曾经担任过社团核心干部的学生,共47份,回收问卷45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无效问卷0份。

二.是个人访谈。采访对象主要为部分高三前任学生社团负责人或社团干部。

研究过程

1.搜集相关文献,掌握相关知识

2.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样本见附录)

2.1.向 老师和部分学生干部了解学校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初步了解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2.2.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上网查询资料,进一步思考目前高中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2.3.设计调查问卷。

3.进行部分学生负责人的采访,了解学生在自主管理社团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4.得出结果。

4.1 将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和筛选,做好资料分析。

4.2 将统计得到的资料绘制成统计图。

4.3 综合各份问卷反映的内容,写成论文。

一、学生对社团的基本认识

有96.8%的学生表示支持在高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之向对应的正是目前石门中学学生高涨的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热情。

2、在你的印象中高中学生社团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在这项调查中,有62.8%的人认为是”锻炼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 22.1%的人认为是”交朋友的场所” 4.7%的人认为是”优秀学生的集中营”,35.5%的人认为”可以丰富校园生活的组织”,没有人选择”纯属摆设,没什么实际意义”。由此可见,在绝大部分同学心中学生社团的形象是正面和友好的。没有学生认为学生社团只是作为摆设,说明学生社团发挥了实际作用,影响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

而在关于社团类型方面的调查中,87.3%学生不同意学校只成立与学习有关的社团,可见有大部分同学认为社团活动的作用不应局限在学习上。但表示“同意”或“比较同意”的学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仍然有部分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应该为学习而服务。而在“你心目中学生社团类型”的调查中,高一级的学生有71.5%选择了“文体娱乐”类,可见在大部分学生心里,休闲放松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功能。

在4、社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在关于“你觉得学生社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的调查中,有3.8%人认为是“管理学生”,22.5%认为是“娱乐大众”,31%人认为是“服务大众”,21.5%人认为是“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而在普通学生中做同样的调查,则选择“管理学生”的人有3.5%,选择“娱乐大众”的有52.3%,选择“服务大众”的有29.1%,选择“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的有26.1%。而通过对比上述几组数据我们发现,在社团干部当中选择“服务大众”和“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两个选项的比例较普通学生来说要高,说明在参加社团工作以后,社团干部的为公众服务意识增强,思想道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参加社团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呢?

1、在关于“你会报名参加我校的学生社团吗”的调查中,有75.1%的学生选择“会”。那么参加哪

2、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66.9%学生选择“文体娱乐”类。而像“学术交流”类和“管理策划”类等其它种类的学生社团则较少学生问津。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学生社团的发展偏向着文体娱乐类型,学术性的社团数量较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而更多的学生选择做“参与者”,而不去尝试管理策划,则在这方面的能力就难以提高。

本年度的石门中学社团招新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报名的踊跃程度与调查中反映出来的结果相当,学生社团相当受高一新生的欢迎。报名参加社团活动的高一学生动机不一,3、在“你为什么会报名参加学生社团”的调查中,有18.6%的人觉得新奇,14.5%觉得自己能力能够胜任,56.4%希望能够增长见识,很少一部分的人是 家长 老师建议。由此证明,参加社团活动的人大多是出于自愿。这对于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益处。首先,成员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活动的热情高涨,不会把社团活动看作是一件沉闷的事;其次,他们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见识,自然会用心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注意工作的细节,在工作中细心观察,找出不足,并向社团的负责人提出合理的条件,有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营造一个活跃的言论氛围。但是另一个事实是老师和家长在推动自己的学生和子女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意识并不强烈。就高中生所在的年龄段,老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做出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两个人群没有推动自己的学生和子女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意识,对自己的学生和子女在这方面的想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作用。

4、参加社团对自身有哪些帮助和提高?

上表反映了学生在担任社团干部工作后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社团干部在通过社团工作的锻炼后,其交际、心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而在“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会参加社团干部吗”的调查中,则有80%人表示“会”,可见在大部分同学心里,参加社团成为社团干部,获得更多的锻炼是共同的愿望。

5、参加社团活动对学业产生什么影响?

由上表可见在大部分同学心中,参加社团有利于学业。

6、老师和家长对社团活动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从下表我们可以发现在担任过社团干部的学生的师长中持支持态度的要比普通成员高,由此可见,由于参加社团工作给自身带来的提高和进步,大部分的社团 干部的 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从以上调查我们得知绝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在高中阶段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反映了新时代学生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事实上通过参加社团,他们收获了能力、自信和友谊等等,成为人生重要财富。

三、对社团发展现状的分析

1、从以上数据得知在大部分社团干部对我校社团的生存状况并不是十分满意。而在普通成员的调查中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大部分还是认同的,结论的不同反映了两者心态的差异:作为策划者和管理者对活动寄予了较高的期望,而普通成员带着休闲放松的心态自然不会苛求。

2、学校为保证学生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特将周三下午第八、九节课定为社团活动时间,鼓励高

一、高二级的同学去参加社团活动。对此学生认同度有多高呢?

由上可见,多数社团干部及同学认为每周一次的活动频率是合理的。

3、在“你认为我校社团的发展规模如何”的调查中,有20人认为“过于庞大,要遏止”。有22人认为“正常,要保持”仅有3人认为“远远不够”可见,绝大多数社团干部不赞成加大发展力度。

“现在的社团发展有重量不重质的势头,一味追求社团数量,”学生会学艺部部长说,“一些新成立的社团实为一个空壳,平日里无声无息,活动时就出来凑下热闹,没什么实际意义。”石门中学团委借社联成立的契机组织成立了十余个社团,但这些新成立的社团成立后不久便了无声息,为人所遗忘。“不过新社团成立后总要有个磨合的过程。石中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心协等一些老牌社团在石中根基牢固,新进社团想很快冲破这些老社团的包围是很难的。”心协的一位部长指出。团委对于上面提到的那十余个社团的成立仅做到选拔出其主要负责人而已,至于其它的诸如部门设置,规章制度的制订等则完全放给了这些新上任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社团管理经验的负责人,自然,这些负责人只身一人要处理这么多事,已无暇顾及什么社团活动、社团影响等其它事务,其学习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位心协部长认为,新社团的成立有助于丰富石中校园生活,但学校应加大对新社团的扶持力度,协助其完成规章制订等工作,度过磨合期,而非一上来就让其自生自灭。

就目前来看,很多新进社团实力较弱,学校理应重点对其帮扶。而很多新进社团都采取了与老社团联合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知名度,并借此提升实力。在上学期举行的社团节目文艺晚会中,有不少新进社团采取与老社团联合的方式,从众多新老社团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登台演出的资格。由此看出,我校的社团干部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进取景升,能自己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

4、在针对普通成员“你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成员参与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但绝大多数参加社团活动的而在关于“影响你参加社团活动频率的主要因素”的进一步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选择看当时的活动是否感兴趣和当天的作业量来决定是否参加社团活动的。

5、社团成员的工作情况。社团成员为社团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顺利举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下表数据统计可见,所有的社团成员都是会认真对待社团和社团工作,不会消极怠工。“我们手下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很热情地工作,但也有个别是相对来说每那么积极的。但可贵的是,虽然能力态度各有差别,但高度的责任感还是一样的。”记者站的一位副站长说道。我校的社团工作人员大多数都能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正是他们的认真负责,保证了我校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由上可见,我校的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是相当尽职尽责的,但通过活动效果亦可暴露出其在技能和经验上的不足。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

6、增强社团间的交流

“虽然社团之间看起来关系不错,但实际上却暗自较劲,自然就放不下‘架子’去请人过来指导啊,交流啊之类的。“心理协会的一位部长说。的确,通过走访发现,许多社团未来表示“是凭一己之力发展起来的”而不与其它社团交流学到什么而发展成这样的,以免落下个”师徒“名份。这在一些老社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7、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下表得知硬件等条件限制是主要问题,“活动密集开展,但硬件设施不足、场地分配不均,加上学业的冲突,导致社团的生存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文学社的一位部长表示。而记者站的一位副站长也认为,除了硬件、场地受限外,经费问题也是困扰社团的难题之一。“只有像团委、学生会这样的社团在搞一些如体艺节这样的一些活动经费才有所保证,其它社团举办一次活动需要的经费就很难申请,为保证活动效果我们常要自己掏钱。”这位副站长说道。在针对普通成员的相同调查中我们得出相似的数据,可见,广大参与社团活动的同学是认同社团干部的看法的,目前石门中学社团发展的确面临着经费、硬件、成员学业等多项难题。

据了解,我校目前提供给社团使用的场室为10个,专室专用,无法满足我校37个社团的活动要求。更多的社团只能选择在露天广场和平台进行活动,一旦刮风下雨,活动便无法开展。而经费问题,学生会的一位部长表示,“即使是团委学生会在举办活动时也不能保证经费的充足,其它社团进行周三社团活动或其它社团活动时经费申请的难度更大。”“不过,有些时候他们的申请要求的确过分,对于追求效果导致成本增加。”这位部长同时也说道。据观察发现,过于追求效果导致活动成本增加的现象确实存在。部分社团过于追求活动现场的装饰效果,或是追求奖品的丰富以吸引同学,学校对于这些方面的经费的拒批或减少批准金额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若必要的金额都不批准,社团干部只能通过自己掏腰包的方式以保证活动效果,或是只能选择放弃,被迫令精心策划的计划流产。但是,也有个别社团有别的解决方式。

“我们直接向各参与活动的班级募集资金,”体育协会的一位部长表示。他说,“通过这种管道,可以规避学校拒绝申请的风险。”不过,一来不知这么做是否违反相关规定。二来,高中生对这种募资的方式认同程度并不高,在高中校园内这么做,环境尚未成熟。”他同时表示。

而社团成员学业与活动的冲突也不容忽视,很多社团干部都表示,他们不可能阻止成员去学习。“社团成员中不乏有希望考上浙大、复旦甚至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他们视学业如生命。”心理协会的一位部长表示。石门中学校园中几乎都是优秀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自然,当活动与学业冲突时,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学习。那么对活动的影响呢?“没办法,推迟,甚至取消。”记者站一位部长表示。

8、学校应在哪方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监督和管理?

从下表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学校在“加强师生的重视度”、“社团活动资源的整合规划”“社团活动的质量” “社团活动时间”等方面加强调控。

综上所述,目前我校社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诸如活动质量、活动开展的条件和时间、社团管理和社团影响等问题需要由校方和社团共同去解决。其中,社团干部关心的是社团的质量,而同学们更关心的则是社团的影响力。由于所站角度的不同造成了倾向的不同,但是这两个观点正好点出了目前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学校场地本来就紧张,还要不断新进社团,那么硬件的制约就会越来越明显,而新进社团因为在起步时便多方受限,其发展不容乐观,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广播站的一位干部表示。实际上,学校成立社团联合会,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统一管理社团、统一配置资源。但社联刚成立,其职能尚不能最大化地去发挥。而据观察发现,大部分社团的计划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这也是导致现有资源不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原因。同时学校应正视现有硬件已开始不适应目前社团发展现状的事实,加大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而在之前的调查中,也反映出目前社团活动的创新意识不足。“现在创意人才的确缺乏,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向广大师生征集创意。但这样耗时耗力,有时只能放弃。”心理协会的一位部长表示。不过,很多社团在策划活动时都是参照过往档案制订计划,这也是制约创意的原因之一。

而在前面我们也提到社团干部认为师生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是举办好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上述调查中,很多人也选择了与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有关的选项。

我们认为,目前仍有很多家长、老师和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等于浪费时间。为扭转这种观点,需要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实实在在地学到东西,并将此影响扩大。不过就目前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社团能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还是在社团和社团活动的质量上出了问题。而对于数量和质量的监管,学艺部部长认为,学校应当巩固好现有基础,保证目前的社团能健康稳固发展,再考虑扩大规模数量。在这一点上,不仅学校应当发挥作用,社联的职能也需要充分发挥。社联应当发挥对社团的主导作用,对资源合理调配,对社团计划合理整合和调整。这些就目前来看,社联的作用并不明显。

石门中学的学生对学生社团的热情之高涨无庸质疑,这是石门中学学生社团景象一片繁荣的重要保证。学生对社团的热情就是对社团最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为了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增长见识,显然就目前来看,学生社团能为此提供一个很广阔的平台。而社团干部在参与社团工作以来,其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技能、大众服务意识等当今社会优秀人才所必须的素质都有所提高,思想道德质量得到升华,心理承受能力、坚韧性和自信心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令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对比起同龄人而言有了一定的优势。也证明高中社团采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行得通的。但学生社团的发展也面临着硬件、经费和学生学业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学生社团还不能很好地去调和自身发展与上述三者之间的矛盾,社团和社团干部自身缺乏足够的能力水平去独立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对这些方面的指引和教导也需要加强。

四、建议

对于学生,首先要纠正社团活动对立于学习的错误认识,要认识到参加社团活动与学业是辨证统一的,是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参加多个社团、多种社团所举办的活动,不要局限在某一类社团的活动中,避免自身的不均衡增长。同时,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中,要表现出自信和果敢,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去提高,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社团资源去提高自己。但是,无论参加什么样的社团活动,都要时刻牢记学习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

对于社团来说,应当着重提升社团、社团活动的质量以及自身的影响。社团应当有计划性和时效性,既要充分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和口味,也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要墨守成规,也不要一味去跟风,失去自己的特色。对于每一次活动,事先都要做调查,了解目前周围环境,了解自己手上可以使用的资源,然后做详细合理的计划,充分论证每个项目的可行性,尽可能地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不浪费资源的使用,但也要敢于去争取合理的资源;同时也要准备好应急预案。计划完成后,要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同时,在计划当中要附上预期成果,以便更好把握未来走向。另外,要学会总结每次的活动,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参考以往经验。每次活动后社团以及社团干部要学会能够向有限的投入要最大的产出,向有限的时间要最好的成绩,向计划要成果,向效率要效益。此外,社团干部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免给社团以及自己本身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社团干部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他人放松休息的时候,也许社团干部仍然需要加紧努力,把因为参与工作而落下的时间给补回来。同时,对于因为工作而忘时的现象,可将学习时间直接排进工作计划中,这样既可以提醒自己按时学习,也可以对未来有个更好的把握,避免工作对学习的影响,也可避免因为要学习而对工作造成的耽误。而社团与社团之间的交流也应当有所加强。

上一篇:研究生硕士论文致谢下一篇:科技报道的社会责任